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知識 » 股票上市交易是敲鑼還是敲鍾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資金帳號登錄 2025-07-08 12:19:50
芯海科技股票深度分析 2025-07-08 12:10:23
新天科技股票走勢圖 2025-07-08 12:04:41

股票上市交易是敲鑼還是敲鍾

發布時間: 2021-04-20 15:41:38

A. 美國上市儀式為何敲鑼

談起紐交所,外界熟悉的一幅畫面就是敲鍾——用來表示每個工作日上午9:30交易的開始和下午4:00結束。敲鍾不僅是一個有趣的慣例,對市場有序運作、確保早間敲鍾前和下午敲鍾後都不會有交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紐交所的起源可追溯到1792年,1863年它改為現名。它第一次敲鍾發生在1870年代,准確說,那時不叫敲鍾,而是敲鑼——對,你沒看錯,最開始用的是鑼,而且是中國製造的鑼。
1903年,紐交所從華爾街40號、月租200美元的一個房間搬到華爾街11號的大樓(也是現址),敲中國鑼就被敲銅鍾(brass bell,也譯作銅鈴)取代了,而且是電動打鍾,可以讓整幢證券交易大樓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今天,紐交所四個交易區都有自己的鍾,由統一控制台同步控制敲響。
很多人認為上市時刻的敲鍾之舉是一生取得巨大成就、非常榮耀的象徵。
敲鍾並非從一開始就有如此高調宣揚的意味。1995年,紐交所才開始定期邀請特殊客人敲鍾,此後才越來越有吸引力,此前,敲鍾這類事情都屬於交易所經理的職責。
紐交所官網是這么解釋的:「開市和休市的敲鍾儀式,提供了一個讓你的公司、公司發展里程碑獲得充分報道的獨特平台。你的敲鍾,不僅會出現在紐交所官網上,還會出現在CNBC電視台、布隆伯格電視台、福克斯電視台商業新聞頻道等電視節目中,讓全世界無數人看到。生意之道,媒體聚焦,無可比肩。」
簡單一句,紐交所讓一些上市公司高管敲鍾,本質上是「讓財神爺沉迷,讓財神爺宣洩,讓財神爺陶醉」。

B. 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儀式上為什麼要敲鑼或者敲鍾

敲鍾不僅是一個有趣的慣例,對市場有序運作、確保早間敲鍾前和下午敲鍾後都不會有交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C. 股票上市敲鍾之前買會漲嗎

股票上市敲鍾之前買一般會漲。

D. 股票上市前敲鍾是什麼意思

股票上市前敲鍾:就是指公司首次在證券市場上市,開盤的意思。
在股票上市當天公司法人代表到交易所敲響交易所裡面的大鈡。
開盤就意味公司在證券市場可以買賣了。

(4)股票上市交易是敲鑼還是敲鍾擴展閱讀:

股票上市是指已經發行的股票經證券交易所批准後,在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法律行為,股票上市,是連接股票發行和股票交易的"橋梁"。

在我國,股票公開發行後即獲得上市資格。上市後,公司將能獲得巨額資金投資,有利於公司的發展。新的股票上市規則主要對信息披露和停牌制度等進行了修改,增強了信息披露的透明性,是一個進步,尤其是重大事件要求細化持續披露,有利於普通投資者化解部分信息不對稱的影響。

目的

1.資本大眾化

股票上市後,會有更多的投資者認購公司股份,公司則可將部分股份轉售給這些投資者,再將得到的資金用於其他方面,這就分散了公司的風險。

2.提高股票的變現力

股票上市後便於投資者購買,自然提高了股票的流動性和變現力。

3.便於籌措新資金

股票上市必須經有關機構審查標准並接受相應的管理,執行各種信息披露和股票上市的規定,這就大大增強了社會公眾對公司的信賴,使之樂於購買公司的股票。同時,由於一般人認為上市公司實力雄厚,也便於公司採用其他方式(如負債)籌措資金。

4.提高公司知名度

上市公司為社會所知,並被認為經營優良,會帶來良好聲譽,吸引更多的顧客,從而擴大銷售量。

5.便於確定公司價值

股票上市後,公司股價有市價可循,便於確定公司的價值,有利於促進公司財富最大化。



E. 公司上市為何要敲鍾

為什麼有上市敲鍾這回事?今天這篇文章,試圖給大夥兒提供點談資,讓你可以邊看電視邊跟TA神侃。

據紐交所官網介紹,談起紐交所,外界熟悉的一幅畫面就是敲鍾——用來表示每個工作日上午9:30交易的開始和下午4:00結束。敲鍾不僅是一個有趣的慣例,對市場有序運作、確保早間敲鍾前和下午敲鍾後都不會有交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紐交所的起源可追溯到1792年,1863年它改為現名。它第一次敲鍾發生在1870年代,准確說,那時不叫敲鍾,而是敲鑼——對,你沒看錯,最開始用的是鑼,而且是中國製造的鑼。

1903年,紐交所從華爾街40號、月租200美元的一個房間搬到華爾街11號的大樓(也是現址),敲中國鑼就被敲銅鍾(brass bell,也譯作銅鈴)取代了,而且是電動打鍾,可以讓整幢證券交易大樓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今天,紐交所四個交易區都有自己的鍾,由統一控制台同步控制敲響。

鍾敲多了也會出故障。1980年代,也就是用了七八十年後,紐交所的鍾終於「出事」。也就是這次出事,讓紐交所管理者覺得每天的敲鍾有多麼重要,決定在修好舊鍾的同時,買一個新鍾應急備用。

在購買新鍾時也有些周折,他們首先得找到這種鍾的製造商,畢竟80年沒打交道了。經過一番「人肉搜索」後,他們終於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諾瓦克找到當年制鍾的G.S.愛德華茲公司。當他們提出要製作直徑18英寸(約合46厘米)、跟舊鍾幾乎一模一樣的新鍾時,愛德華茲公司的人大吃一驚,因為這時包括他們在內的所有制鍾公司,都已不再製作舊鍾那種尺寸、能發出那麼大聲響的鍾了。

盡管如此,愛德華茲公司還是同意按照紐交所要求制鍾,為此,公司專門把已經退休的員工請了回來,來完成這項「艱巨任務」。經過聲波測距、音調調校等,製作出來的新鍾終於跟紐交所正在使用的舊鍾不相上下。

紐交所的鍾這次出事後,還有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故事——發現了一個被遺忘在角落裡的大鍾。負責紐交所電力系統的一位承包商,聽到紐交所要買新鍾後,突然想起自己曾在紐交所主交易室頂棚的電線槽里看到過一個鍾。這是一隻直徑68.5厘米、非常漂亮的鍾,重新找到時它已經落滿厚厚灰塵——它被遺忘至少半個多世紀了,當年沒用它據稱是聲音實在太洪亮,受不了,以至於把它束之高閣。現在,它雖然有些變色,卻依然掛在交易大廳上的平台上,隨時等待並堅守它固有的使命。

今天,我們常常聽到看到一大波企業高管和各界名流,在公司去紐交所上市時敲鍾(或按電鈕敲鍾)或見證敲鍾,又是神馬意思呢?

一個普遍的解釋是:很多人認為上市時刻的敲鍾之舉是一生取得巨大成就、非常榮耀的象徵。據說,無論最強大還是最殘忍的企業高管,在敲鍾時都會激動不已、思緒萬千,「敲鍾太給力了,換句話說,它非常真實」。想想也對,如果沒有敲鍾這種形音色兼備的形式,只看到公司上市後股票價格的數字變動,讓高管們何處宣洩激動的情感?

需要指出的是,敲鍾並非從一開始就有如此高調宣揚的意味。1995年,紐交所才開始定期邀請特殊客人敲鍾,此後才越來越有吸引力,此前,敲鍾這類事情都屬於交易所經理的職責。

紐交所官網是這么解釋的:「開市和休市的敲鍾儀式,提供了一個讓你的公司、公司發展里程碑獲得充分報道的獨特平台。你的敲鍾,不僅會出現在紐交所官網上,還會出現在CNBC電視台、布隆伯格電視台、福克斯電視台商業新聞頻道等電視節目中,讓全世界無數人看到。生意之道,媒體聚焦,無可比肩。」

簡單一句,紐交所讓一些上市公司高管敲鍾,本質上是「讓財神爺沉迷,讓財神爺宣洩,讓財神爺陶醉」。

(作者:鄧璟)

F. 港交所股票上市敲鍾才算正式上市嗎

敲鍾只是一個儀式,不敲也上市了

G. 股市敲鍾是什麼意思

你好,上市時刻的敲鍾之舉是一生取得巨大成就、非常榮耀的象徵。上市敲鍾一是一個公司上市的重要的儀式。
為了這個重要的儀式,一般各大公司在這敲鍾人員也會進行精心的安排,有合作伙、員工代表,公司高層等。
敲鍾的歷史可要追溯到1792年,當時在美國的紐約成立了股票交易所,後來在1863年改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並一直延用至今。
據紐約證券交易所(簡稱紐交所,下同)官方記載,紐交所第一次敲鍾發生在1870年,准確的說,那時候敲的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那個「鍾」。而是「鑼」。對,你們沒有看錯,最開始的時候是「鑼」,據說還是我們中國造的鑼。
敲鍾只是股票交易開始或者是結束的標志,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么高調宣揚,報紙、電視、網路滿天飛。
在1995年,紐交所才正式開始邀請一些特殊的客人來敲鍾,此後發展成為公司上市時一個重要的時刻和標志,而且越來越有吸引力。
第一個在紐交所為開市敲真正的鍾的人,是10歲男孩倫納德·羅斯(Leonard Ross),他獲得敲鍾機會是因為在電視問答節目「大驚喜」中,成功答對了有關證券市場的問題。
除了敲鍾,他還獲得10萬美元獎金。
需要指出的是,企業對於敲鍾上市一事並非從一開始就有如此高調宣揚的意味。
1995年,紐交所才開始定期邀請特殊客人敲鍾,此後才越來越有吸引力,在此之前,敲鍾這類事情都屬於交易所經理的職責,企業為了增加新聞熱點和圖個喜慶,便由高層一同前去。
敲鍾熱潮演發成這種現象,紐交所官網是這么解釋的:「開市和休市的敲鍾儀式,提供了一個讓你的公司、公司發展里程碑獲得充分報道的獨特平台。
你的敲鍾,不僅會出現在紐交所官網上,還會出現在CNBC電視台、布隆伯格電視台、福克斯電視台商業新聞頻道等電視節目中,讓全世界無數人看到。生意之道,媒體聚焦,無可比肩。」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H. 為什麼股票上市要敲鑼打鼓

告訴股民·你們有機會賺錢了

I. 新三板掛牌的條件,流程和耗時大概是什麼樣的

新三板掛板的條件有哪些?
如果僅僅是掛板,量化指標只有一條:經營滿兩年。
其他要求主要是:
(1)滿足主營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記錄的條件;
(2)(2)新三板掛牌公司治理結構健全,運作規范;
(3)新三板掛牌條件,股份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
(4)主辦券商推薦
從本人券商的視角來說,以上都不是問題,關鍵是企業是否具備長遠發展的潛力,以及企業家規范運營的決心。因為在企業家的視角,新三板的要求實際上是這樣的:
(1)不方便了,企業的錢是企業的,自己不能隨便用了,外面的小錢包又要關的關並的並。企業的決策雖然還是大股東說了算,但是要有決策程序,一切走程序辦事了;
(2)稅收要規范交,有的企業就沒怎麼交過所得稅,以前的要補,都是真金白銀的掏出去;
(3)公司的報表和經營情況都對外展示了,競爭對手、客戶和供應商都能看到了,難免會讓人尷尬甚至吵起來;
因此,三板的代價不是那百把萬的中介機構直接費用,而是上面這些。我們希望企業能夠真正考慮以上三個要求是否都能做到。
新三板的流程和耗時大概是什麼樣的
主要流程是:
(1)券商、會計師、律師和企業達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花費1~2周時間做一個初步盡職調查,把重要的問題找出來,然後四家坐在一起依次討論以下這些問題:
(i)是否能做,當前的情況下是不是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礙;
(ii)可以通過時間解決的較大問題,大概需要多久;
(iii)大概需要多少規范成本,和(ii)往往需要兼顧考慮,用資金換時間或者反之;
(iv)具體的整改和實施方案,略過;
如果初步盡職調查結果較好,則提交各自的風控部門進行內核。內核立項通過就正式建立合作關系正式開做。
(2)三家機構進場開始全面盡職調查、寫公開轉讓說明書
會計師的工作量最大,主要是提供後續決策和申報文件撰寫所需的基礎數據,建立企業的核算制度並且達到新三板的基本要求。
律師和券商合作把企業的歷史翻一遍,看看股權方面是否存在問題,是否有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如果有的話關的關並的並。同時看看各種主管部門分管的條線上是否都做到了合法經營,如果有問題協助解決。
最後公司整改的差不多了,按照審計報告的出具時間點將有限公司翻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少數公司一開始成立的就是股份有限公司,這個步驟可以略過。
(3)正式申報
首先三家機構向各自的風控部門再次提交內核,通過以後就可以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有限公司提交申請了。
資料提交以後,股轉公司會向項目組和企業針對一些問題提出問詢,項目組和企業反饋問詢以後如果沒有問題,就會收到股轉公司的「無異議函」,就可以辦理股權登記和簡稱、代碼分配了。
(4)掛牌
掛牌之後,股票可以開始交易,但是一般都靜悄悄,不像是上市一樣熱鬧的敲鍾敲鑼。因為大部分協議轉讓的公司知名度仍然較低,大眾的門檻也高,更重要的是相比上市,新三板沒有公開發行環節,因而外部投資者手裡沒有籌碼,自然也就沒什麼交易……
以上是掛牌的簡單流程,如果公司歷史比較簡單,財務比較規范的話,最快半年之內就能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