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码百科 » 推到武后和太平公主小说
扩展阅读
方正科技股股票行情 2025-08-26 16:49:25
星空夜野望股票代码 2025-08-26 14:26:42

推到武后和太平公主小说

发布时间: 2024-04-07 01:24:45

A. 朋友们,听说第一女皇武则天有当上皇帝三宫六院,谁知道武则天几个小爷说一下啊,谢谢喽,详细一点哦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李唐王朝二百九十年的历史,有近半个世纪是由武则天这位女性皇帝导演的。她一生的功过,经受一代又一代人的评说,其中有褒扬也有贬抑。可能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

唐太宗死后,武媚娘(武则天)作为太宗的嫔妃,都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白马寺和感业寺只有一墙之隔,而且两寺同饮一井水,有一天,武媚娘和冯小宝在井台相遇,武媚娘打不动水,正在为难。这时,身材高大,健壮有力的冯小宝也来井台挑水,帮助武媚娘打好了水,还给挑着送到了尼姑庵的大门口,然后再自己去挑水,于是二人就认识了。

和尚和尼姑都是戒吃荤腥的,冯小宝半路出家当然戒不掉。有一天,冯小宝又来井台挑水,有一只山鸡口渴,落在井沿儿找水喝,冯小宝看见了,悄手蹑脚靠上去,一扁担打死了。好肥的一只山鸡,冯小宝决定把山鸡吃掉。他的水也不挑了,捡来一堆柴火,到前边树林子里,笼火烤鸡去了。

偏巧这一天,武媚娘也来井沿儿挑水。井台上只见冯小宝的水桶不见人,武媚娘四处看了半天,附近也没有冯小宝的踪影。这时,顺风刮过来一股烤肉的香味儿。武媚娘自从离开后宫以后,就再也没有吃过肉。这肉味儿好香啊!是从哪里飘过来的呢?不远处的小树林,不是还在冒着一缕清烟吗?一定是在那里。这样想着,就身不由己的朝小树林走去。

武媚娘看清了,正是冯小宝在火上烤肉,不知烤的是什么肉,反正是香味儿直往鼻孔里钻,过了一会儿,肉烤熟了,冯小宝从火上取下烤得焦黄的鸡肉,扯下一条大腿儿咬了一口。

“什么肉,香吗?”武媚娘忍不住地问。冯小宝忽然听见有人说话,当时吓了一跳,回过头一看,见是武媚娘,就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鸡,野鸡。落在井台上喝水,抡起扁担,只一下,哈哈哈……”说着,撕下另一个鸡大腿,递给武媚娘,说:“你敢不敢吃?香极啦!”武媚娘接过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从那以后,冯小宝三天两头不是弄一只鸡,就是弄个狗大腿儿,偷偷送给武媚娘。武媚娘抢着去井沿挑水,也就是去和冯小宝相会。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立刻让冯小宝当上了洛阳名刹白马寺的主持。高宗死后,武则天就让冯小宝随便出入后宫,又把他的名字改为“怀义”,赐给他薛姓。他凭着过人的聪明,加上当年的感情,很得武则天的爱惜。薛怀义又因督建万象神宫有功被擢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后来还多次担任大总管,统领军队,远征突厥。

不久御医沈南蓼成为武则天的新宠,薛怀义出于嫉妒,一把火烧掉了耗资巨万的万象神宫,武则天却不予追究。而后薛怀义日益骄横,终于引起武则天的厌恶,指使人将其暗杀。薛怀义死后,已过中年的沈南蓼温和有加,却身心虚弱,满足不了武则天的要求。七十多岁的她又陷入了寂寥烦闷之中,喜怒无常,脾气暴躁。

恰在此时,有人又荐张易之兄弟待寝,这两个二十岁左右的美少年,不但聪明伶俐,通晓音律,而且精力旺盛,更有侍寝的本领。把个武则天服侍得舒舒服服,身心愉悦。武则天马上给二人加官四品。从此二张俨若王侯,每天随武则天早朝,待其听政完毕,就在后宫陪侍。二张恃宠而骄,不仅在后宫恣意专横,而且结党营私干预朝政,引起了众怒。终于在神龙元年,张柬之等策动了“宫廷政变”,杀掉二张,武则天也在病榻上被“请”下御座,让位于中宗。

武则天依靠历史的条件、特定的婚姻、个人的才干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女皇历史。然而她未料到,那漫骂与诅咒会像排天的巨浪不断打来。尤其她拥有男宠之事,就成了她被人攻击的一大罪状。

冷静分析武则天的男宠问题,可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从她是“人”,一个“女人”的生理需要的角度,一个从她是个政治家,一个女皇的角度。

作为一个女人,她需要男人满足她,这个需要她却永不满足。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的时候,被唐太宗赐名为“媚”,千娇百媚,含苞待放,情窦初开,渴望皇帝的宠爱,可在太宗身边十多年,她仅是个“才人”,与一个侍女的作用差不多。太宗是个盖世英才,他要求女性的只是贤德、温顺、体谅、娇柔,而武则天的美貌与才干自然得不到皇帝的赏识。所以在太宗死后,她被遣送到感业寺为尼。

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想施展自己的报负,只能通过婚姻来实现。她需要借助一个听命于自己的丈夫。她需要一个弱者。历史的机遇,使太宗的儿子李治成了她的选择。高宗李治好色多情、体弱多病,优柔寡断,对她又一往深情。因此,武则天在度过了五年清冷孤寂的寺庙生活后,二次进宫,成为高宗的“昭仪”。这时,武则天年近三十,高宗才二十五岁,在成熟而又充满智慧的武则天面前,高宗却像幼稚恋母的孩童。她时而情意缠绵、亦悲亦怨、时而柳眉怒竖、粉面含威,叫高宗难以招架。仅一年多的时间,她就由尼姑晋升为昭仪、宸妃,直至皇后。这时,高宗很难再接近别的女人了。宫中众多嫔妃宫婢都失去了陪寝的义务,成了纯粹的女性官吏。以后的三十年里,武则天并没有“淫乱”丑闻。精力都用在了政治斗争上,直到高宗去世。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周,成为名副其实的女皇帝。她那作为女人的需要也被激发了。她宠幸的薛怀义是因其身材高大、健壮有力,后因不“驯服”,而被她暗杀。她宠幸沈南蓼,因其中年体衰而遭到厌弃。她宠幸的张易之兄弟则面若莲花,侍寝有方,使她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春情暂驻,她感谢二张的奉献,授以高官,委以国政,成为她晚年最信任的人。

作为一个女皇,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武则天畜养男宠应该说主要是为了显示女皇的威权。二张入侍后,武则天已年满七十三岁,就算生活优裕,养生得法,服用春药,也难使一个老妪返老还童。她这是在向众人炫耀:既然男子为帝可以有成群的嫔妃。,女子登基也应该有侍奉的男宠。翻开中国的历史画卷,女人为帝绝无仅有。她一位女性政治家在男性皇帝专制时代,想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是“树大招风”,面临孤军作战的艰难。为使臣民信服,就要人为地、主动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和尊严。她在所有的领域内都要行使同男性皇帝一样的权利,都要享受同男性帝王一样的利益。因此,在“性”的问题上,她也要效法男性帝王了。即使不是为了“性欲”,她想拥有几个可以安慰寂寞、稍解老来忧愁的年轻异性,在贵为天子的她也是可以理解的。

据说,南朝时期的刘宋朝孝武帝的女儿山阴公主曾对做皇帝的弟弟诉苦说:“陛下在后宫拥有众多美妃,而臣妾只有一个丈夫,这是否有点不公平?”她的皇上弟弟立刻赏给她男妾数十人。萧齐朝的王太后曾光明正大地拥有男宠三十人。

奇怪的是,尽管历代君王都有后宫三千佳丽,供其淫乐,尤其是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有四万嫔妃仍嫌不足,竟把自己的儿媳杨玉环立为贵妃,这种老来痴情却为后人津津乐道,成为千古不朽的爱情大悲剧。就因为他们是男性君主,他们的荒淫仅以一句“英雄好色”得到宽容。

由此看来。对武则天还要全面地、历史地、公正给予评价。

B. 唐朝那些 *** 后宫的皇后以及公主们

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 *** 太平公主。武后对四个儿子一点儿也不喜爱,而对 *** 娇爱得无以 复加。什么原因?原因很简单,是天性似与不似。太子李弘天性仁厚,心肠太软。次子、三子宽厚有余,威猛不足。四子更是近于怯弱。而太平公主则不同,不仅相 貌像她,果敢识断也远远超出几个哥哥,因此武后爱这太平公主,只恨她是一个女身。 >太子李弘失爱于武则天后,于上元二年五月,猝死于合壁宫。六月,立雍王李贤为太子。李贤虽作《黄台瓜辞》想感悟武后,但还是不为武后所容,由废为庶人继而逼令自杀。三子雍州牧英王李哲旋被立为太子。 李哲原名李显,是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两岁时封周王。21岁时徙封英王,授雍州牧,改名李哲。24岁即被武后立为太子。李哲在东宫时,选京兆万年人韦 氏为妃。韦氏之前,李哲封英王时已聘京兆长安人赵氏为妃。赵氏门第显贵,父亲赵环,母高祖常乐公主。可惜武后不喜欢赵氏,以至将赵氏幽囚内侍省,其父赵环 也自定州刺史、驸马都尉贬谪括州。“妃(赵氏)既囚,扃键牢谨,日给饲料。卫者候其突烟数日不出,披户视之,死腐矣。”赵氏死得真是惨不忍睹。 韦氏比起赵氏来说,出自寒门,命运要好得多。赵氏幽囚至死,韦氏得宠。韦氏很有见地,时常提醒宽和恭谨的李哲,要谨慎小心,,恭敬地侍候太后及 其周围的亲信。三年后,高宗李治死,太子李哲灵前即位,武则天为皇太后,总揽朝政。这年李哲已是28岁。韦氏立为皇后。 >李哲做了皇 帝,想改变被武后所制的朝局,有所作为。他想委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中书令裴炎固争。李哲急愤之下,言语失了分寸,说:“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 而惜侍中邪!”此话当然很快就转奏武后。于是,李哲即位不到一个月,如韦皇后曾说过的“后能立你,亦能废你”,果然被废,授庐陵王,先徙均州,后又徙于房 州。 >李哲骤然间由皇帝被废,不免神思恍惚。他老记着坐废的那一幕:乾元殿首官毕集,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领虎贲千人入宫,排列于大殿两侧,中书侍郎刘之宣读太后敕书,废皇上为庐陵王。李哲莫明其妙,叩问武后:“我何罪?”武后回答说:“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 >李哲幽于别宫,身边只有韦氏相陪。韦氏温言暖语,宽慰李哲,李哲稍好一些。三个月后,李哲被放逐房州(今湖北房县)。李哲一家只好收拾行装,向房州进发。房州地处武当山,偏僻贫瘠,一切十分闭塞。房州太守又接到令谕,供给只是日常所需,主要是监视他们的日常行动。 >李哲过惯了优裕的生活,哪里受得了这个?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韦氏每每加以劝解,用女人的温情给予宽慰。不久,徐敬业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集十万雄兵,在扬州起事。房州便大为惊慌起来。州太守派重兵看守,日夜监视,朝廷急使也时时驰至。 李哲忧心如焚,每有急使驰至,总是面无血色,浑身颤抖,以为死期已到,便要自杀。韦氏则一旁劝解:“祸福何常,早晚等死耳,无遽!”徐敬业反兵平定,李 哲一家这才无事。韦氏为防不测,便亲自照料李哲的饮食起居,不让他人插手。李哲很感激,韦氏已替他生下了一子三女,孩子们还年幼,而此时韦氏又有了身孕, 这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人操持,李哲没法保持沉默,于是,李哲对天发誓:“一朝见天日,不相制。”就是说,李哲一旦重登帝位,重见天日,韦氏便可以为所欲 为。李哲夫妇就这样身处危境,相亲相爱,在房州生活了整整十四年。 >圣历元年三月,在的力请下,武则天托言李哲有疾,派使将他们 一家召回神州(京都)。太子李旦是李哲之弟,此时,处世淡泊的李旦见哥哥回来,便请求武后,请将太子位还给李哲,武后同意。李哲再次立为太子,长子李重润 封邵王,以皇太孙开府置官,韦氏也再次封为太子妃。 >当时的朝局韦氏看得很明白,在武后的周围,生杀予夺、控制朝政的主要有四个人:一 个是太平公主,得欢宠于武后,为所欲为;次为武后的亲侄武承嗣、武三思,尤其是武三思,英伟美貌,巧言令色,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很得武后的欢心;再次为武后 御前的心腹女官兰台令史,文才秀伟,掌理朝中诏令文书。在这之外,便是武后的求欢男宠,个个都能恃宠进言。于是,韦氏一次次忠告李哲,小心处事, 对这些武后周围的宠臣爱女,要恭敬相待。 >李哲于是谦恭礼让,与这些人物亲近起来。精明过人的武三思自然巴不得与太子拉笼,这样对自己 不论是现在还是日后,都是一份保障,李哲、武三思两家因此来往甚密,进而常常一同内室欢宴,家眷不避。这时,李哲夫妇刚过四十,武三思也是这个年龄。武三 思仪表堂堂,极善言辞,很快得到了韦氏的欢心。盛年的韦氏精力旺盛, *** 正炽,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两人自自然然开始了偷情寻欢,进而如漆似胶,相见恨 晚。 >韦氏也是精明过人的女人。她知道二武在武太后面前,她便想到以连姻来巩固李哲的太子地位。于是,经过安排和武后的允准, 长女永泰公主嫁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 *** 年方十八岁的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高阳王武崇训。武后一直担心死后李氏宗室会铲灭武氏,这场连姻,使李、武为 至亲,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李重润是李哲、韦氏的独子,封为邵王,长得仪容秀伟,天性谦恭,他和妹婿武延基很要好,年龄相似,趣味相投。两人年轻气盛,血 气方刚,时不时爱议论朝政,尤其是对于出入宫禁的二张,极为看不顺眼,扬言要将二张杀死。张易之得报以后,马上哭着奏报武后,武后少不了二张的淫乐,哪里 能容忍这个?便不问究竟是非,也不管李重润是不是太子的独子,下令将李重润、武延基连同武延基的妻子永泰公主立予扑杀。李哲无可奈何,身为太子,只能眼瞅 着自己的儿子、女儿被乱棍杖杀。武承嗣也别无他法,终日只是郁郁寡欢,最后一病不起,撒手西去。 >武则天80岁了,齿发尽落,还是不减 淫欲,离不了张氏兄弟。二张恃宠卖官鬻爵,为所欲为。宰相张柬之和直臣桓彦范、敬辉、袁恕己、崔玄等密谋易主,立太子李哲,诛杀二张。先有韦安石、唐休密 奏太子:“二张恃宠不臣,必将为乱。”接着,二张奉旨侍疾。崔玄奏请以太子入侍汤药,禁宫不许异姓人出入。武后不予理睬。 >神龙元年正 月二十日,宰相张柬之、天官侍郎崔玄、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司马袁恕已联络羽林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羽林将军李湛、左威卫将军薛 思行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后让位,拥太子李哲为帝。当时,武后闻变惊起,问道:“乱者谁邪?”宰相张柬之答:“二张谋反,臣等 奉太子令诛之,恐有漏泄,故不敢以闻。称兵宫禁,罪当万死!”太后见太子李哲:“乃汝邪?小于既诛,可还东宫。”桓彦范立即进奏说:“太子安得更归?昔天 皇以爱子托陛下,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愿陛下传位太子。”这样,李哲入主帝位。十个月后,武后逝世。 >李哲即位,韦氏立为皇后。荐武 三思任司空,位同三品。唐休为仆射,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玄五大功臣加官进爵。张柬之等力荐诛灭诸武,尤其要诛杀武三思。但韦后与武三思奸 通,说动李哲,予以重用。武三思乘机又荐举与已私通的兰台令吏上官婉儿。李哲被上官婉儿所动,又爱其文才,便留用她,进而封为昭容,纳入嫔妃行列。 武三思渐渐得势,武氏之势复振。张柬之等五人数请诛杀武氏,李哲不理。武三思遂与韦后进谗李哲,离间五人。李哲慵弱,一味骄纵韦后,竟罢五人政事,封为 王,离开京帅。武三思进而控制朝政,令百官复武后旧政,不附者斥罢,为五王所逐者复职。次年,杀五王,武三思权倾朝野。 >当时,天下由 后宫几位女性支配: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宜城公主、新平公主、定安公主、成安公主、上官婉儿。太平公主是武后的女儿,其他几位公主都是 李哲的女儿,还有永寿公主早死,永泰公主被武后所杀。韦皇后有李哲当年的誓言作保,能够支配中宗李哲。她处处学习武后,中宗临朝听政,她也垂帘于帝后,参 与政事。太平公主是中宗的妹妹,在武后时骄纵淫恣成性,中宗也是惟喏听从。安乐公主最小,也最得宠,所需所要无一不满足。才女上官婉儿封授昭仪,列入嫔 御,朝夕陪侍皇帝左右,对朝政极有影响。 >中宗李哲就生活在这群放纵 *** 的女人群中,任她们为所欲为,尤其是韦皇后,放纵得无以复加。且不说韦后的父亲韦玄贞追封为上洛王,母亲崔氏追封为妃,韦后自己施帷幔坐殿上,预闻政事,仅一个放纵 *** ,就弄得天下鼎沸,朝野皆知,而中宗李哲竟充耳不闻。 李哲自己终日纵情享乐,不管韦后究竟与谁淫通。他每天欢歌逐舞、斗欢走狗,通宵寻乐。他喜好双陆戏,即十二张骨牌刻十二生肖,胜者依属肖等级计算筹码。 韦后和武三思淫通之余,也对此博戏玩乐不疲。有时,韦后与武三思盘踞于胡床之上,互逐胜负,而中宗却视若无睹,不仅不认为是非礼,竟还在一边帮着他们计算 筹码。 >韦后仅仅一个武三思是无法满足淫欲的,便广召美男子和 *** 奇伟者。有一个西域来的和尚,法名慧范,擅左道淫术,被权贵引进后宫,与韦后淫通,韦后极为满意,成为一个固定的面首。后来,美男子日多,秘密进入后宫,韦后一一淫乐。天长日久,秽行便不胫而走,传遍京都。 朝臣只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相通,没有想到韦后又这等 *** 。韦氏宗门有一个小官韦月将,耻于宗门有一个这样的淫后,便不顾死活,上书告发武三思私通中宫,要 中宗大振乾纲,肃清宫闱,杀死武三思。中宗一听就大动肝火,不但不查问是否属实从而究问,反而不分青红皂白,要将韦月将处死,好在黄门侍郎宋谏阻,御史苏 等从旁劝说,这才使韦月将免于一死。韦后私通一事便公然传播。 >武三思及其心腹五狗:兵部尚书宗楚客、将作大将宗晋卿、太府卿纪处 讷、鸿胪卿甘元柬、御史中丞周利用阴谋借机打击张柬之五王。中书舍人崔投靠武三思,出卖张柬之等。武三思一方面以飞书揭露韦后的丑行,一方面通过儿媳最 得中宗宠爱的安乐公主进言中宗,嫁祸于桓彦范四王。这样,朝中实际针锋相对的是两大派:武三思、韦后为首的一派,包括上官婉儿、各公主、朝臣崔、郑音、 郑普思、叶静能、宗楚客、宗晋卿、纪处讷、甘元柬、周利用、武延秀、武崇训等;张柬之为首五王正直派,包括敬辉、桓彦范、袁恕己、崔玄、王同皎等。 两派争斗的结果,武韦派以后宫为基地,左右中宗,大获全胜,张柬之等五王逐出京师,旋一一被杀。五王正直派剪灭以后,便形成了太子与武韦派的斗争,双方 为争夺权位也是相持不下。中宗有四个儿子,韦后所生的李重润早已和永泰公主一道被武后杖杀,另三子李重福、李重俊、李重茂都是宫人所生。李重福贬放外州, 李重俊立为太子,安乐公主是韦后的小女儿,最得中宗和韦后的宠爱,秀美敏辩,光艳天下,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安乐公主得中宗、韦后、武三思的爱宠,因而无 法无天,想取皇太子而代之,立皇太女,继承帝位。 >太子当然不能容忍。中宗自洛阳迁回长安的这年,即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联合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之、沙叱忠义、成王李千里等,假传中宗密令,调羽林军三百,收捕武三思及其死党。武三思、武崇训及全家老小被杀。安乐公主回到内宫,免于一死。 太子杀死武三思后,分兵守卫皇门、宫门,亲自率李多祚从肃章门而入,进宫搜捕上官婉儿。后宫一片混乱。中宗、韦后、安乐公主手足无措。上官婉儿处变不 惊,从容地告诉中宗,从西侧静谧的小路直奔玄武门,那里有宿卫兵驻守;拿御玺令宿卫兵把守武门;再派一位近恃传令兵部尚书宗楚客,这样可以立即平乱。中宗 一行于是逃到了玄武门,下令全都宿卫守住门楼,保卫圣驾。 >太子率领的羽林军赶到。上官婉儿见太子手下的兵丁不多,便进奏中宗,亲临门 楼,宣布太子叛逆,杀叛逆者重赏。中宗采纳这个建议,在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的护卫下走出门楼,手扶栏杆,宣布太子谋反。结果,宿卫兵攻向叛军。太子 手下的羽林军倒戈。太子李重俊、将军李多祚被杀。 >大乱平息以后,中宗依旧寻欢作乐。韦后、安乐公主更加放纵。韦后口味渐高,专宠那些有才气的美男子。她先后与中书侍郎崔、散骑常侍马秦客、光禄卿杨均私通。崔风流不羁,与韦后淫通的同时,又巴结上官婉儿,两人眉来眼去,一拍即合。 韦后奢侈 *** ,各公主纷纷仿效,不甘寂寞。太平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接受采邑,各置官属,私树党羽。她们又大修府邸,敲诈盘剥,强征民居。长宁公主 在府邸后建造一个人工湖,叫昆明池,穷极奢丽。中宗、韦后一一拜会,到各家游乐宴饮。安乐公主见长宁公主府邸壮丽,奢华无比,自叹不如,回去后便照昆明池 辟花园、造水池,穷极奢丽,意在定要胜过昆明池,故名定昆池。 >安乐公主奢华游乐与各姐妹争胜,又在 *** 私通上不甘落后。她专好美男子,因看上了小叔子武承嗣的儿子武延秀,便要求嫁给他。中宗、韦后有求必应,答应了她的要求。婚庆之日,宫中喜气洋洋,而宫外的京师城巷,则窃笑传播,舆论大哗。后宫沉浸在荒淫秽乱之中。 后宫秽行甚嚣尘上。中宗一无所知,只顾自己行乐。朝臣和后党便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先是武三思在世时,奏准上韦后号为顺天皇后,亲谒宗庙,赠韦后父韦玄贞 上洛郡王。左拾遗贾虚己力谏:“非李氏王者,盟书共弃之。今复国未几,遽私后家,且先朝祸鉴未远,甚可惧也。如令皇后固辞,使天下知后宫谦让,不亦善 乎?”中宗不听,韦后也不予理睬。 >太子兵败被杀。武三思被诛。兵部尚书宗楚客用事。宗楚客率群臣请加顺天皇后韦氏为翊圣。中宗允可。 旋即,宫中盛传有五色云起于皇后韦氏宫。这是说,韦后有圣主之容,可以坐镇天下。中宗昏庸,竟“帝图以示诸朝,因大赦天下,赐百官母、妻封号”。接着,奉 迎韦后的朝臣就更加无所顾忌了。 >太史迦叶志忠表上《桑条歌》十二篇,进言韦后当受天命临御天下,“昔高祖时,天下歌《桃李》;太宗 时,歌《秦王破阵》;高宗歌《堂堂》;天后世,歌《武媚娘》;皇帝受命,歌《英王石州》;后今受命,歌《桑条韦》。盖后妃德专蚕桑,共宗庙事也”。志忠如 此胆大妄为的举动不仅太平无事,还受赐房第一区,彩七百段。太常少卿郑音还将之被于乐府。“楚客又讽补缺赵延禧离释《桑条》为九十八代,帝大喜。擢延禧谏 议大夫。” >朝臣如此动议,中宗竟不在乎。上官昭容便以武氏事进说韦后,“即表增出母服;民以二十三为丁,限五十九免;五品而上母、妻 不繇夫、子封者,丧得用鼓吹。数改制度,阴储人望。稍宠树亲属,封拜之”。上官昭容与母以及尚宫贺娄等心腹近幸,多受金钱。韦后又封巫赵陇西夫人,出入禁 中,势与上官昭容等。于是政出私门,有钱即可买官,时人谓为斜封官,史载所谓“墨敕斜封出矣”。 >中宗郊祀,仅韦后亚献。正月望夜,中宗与韦后“微服过市,彷徉观览,纵宫女出游,皆淫奔不还。国子祭酒叶静能善禁架,常侍马秦客高医,光禄少卿杨均善烹调,皆引入后廷。均、秦客蒸于后,尝丧免,不历旬辄起”。 >后宫如此这般,朝臣不能容忍。景龙三年(709),监察御史崔琬弹劾中书令宗楚客,变乱朝政。宗楚客大怒,当堂门陈忠心,一心为朝廷。中宗不加追问,还命崔、宗二人结拜兄弟和解。朝臣失望,称中宗为和事天子。 次年五月,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皇后 *** ,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公主后夫),宗楚客图危宗社。”中宗大为惊骇,召燕钦融当面对 质。燕饮融一一列举事实,中宗无言以对。宗楚客见事情不好,遂假传圣旨,命武士将燕氏推出宫门打死。中宗怏怏不快,认为韦后所作所为太过分,便有意废掉韦 后。 >韦后得讯,大为惊恐,于是与安乐公主密计。韦后想学武后临朝。安乐公主觉着母后临朝,自己做皇太女也未尝不可。于是,母女俩在食物中放毒,中宗在神龙殿被毒死,享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