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指期货是股市稳定剂吗
股指期货是现货市场的稳定剂,还是暴涨暴跌时的催化剂?这一问题自五年前沪深300期指推出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而今年上半年,中证500、上证50两大期指新品种推出两个月后,A股市场的接连重挫,更是将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以叶檀、刘姝威为代表的财经圈知名人士,直言股指期货为A股暴跌元凶,损失惨重的股民更是群起而攻之,呼吁取消股指期货的声音甚至影响了高层决策——8月25日起,中金所接连抛出大招限制股指期货交易。而另一边,以巴曙松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竭力为股指期货辩白,认为不仅不应遏制,还应加强股指期货的发展。
这一场景让人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那时,华尔街投机风盛行,股市波动剧烈,1982年,纽交所为了给投资者增加避险工具,首次推出了股票指数期货。平稳运行5年后,华尔街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暴跌,恐慌的投资者纷纷将股灾的原因归咎为股指期货。著名的《布莱迪报告》指出,指数套利和组合保险这两类交易在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上互相推动下造成了股市崩盘。从此以后,否定股指期货的声音占了主流。直到1991年,诺奖得主Merton Miller经过详实的调查,否定了《布雷迪报告》中关于股指期货引致股灾的结论,指出1987年股灾和1929年股市“崩盘”原因一样,都是宏观经济问题累积以及股票市场本身问题导致的,从此股指期货才得以正名。
不止是美国,日经225股指期货也曾被认为是日本股市90年代初期下跌的主因,使得日本从1992年开始对股指期货市场采取诸多限制性措施,但后此后,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发生股灾时,也一度将原因归咎为股指期货,不过,这些措施非但没有取得预想效果,后来逐渐被修正。
此外,香港、新加坡等地,也曾因股灾而爆发过关于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讨论,综合学界、业界的观点来看,认为股指期货与股指期货相关度不高、或股指期货有助于减缓现货市场波动的观点占据主流。例如,Lee&Ohk(1992)分别研究了香港恒生指数、美国价值线指数、新加坡日经指数和澳洲所有普通股指数、英国的FT-SE100指数期货与相应的股票现货市场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长期的相互影响并不显著。Bessembinder,Hendrik和Seguin(1992)、Robinson(1994)和Antoniou等(1995)分别研究了S&P500指数期货、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期货、FTSE100指数期货以及DAX指数期货上市对相应股指波动性的影响,结果都发现指数波动有所减小。
中国学者也曾就此课题进行研究,学者杨再斌2008年统计了30个市场自美国次级贷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大跌幅,结果表明,22个已经推出股指期货的国家股票现货平均跌幅为46.91%,8个没有推出股指期货国家现货指数平均跌幅高达63.15%。
㈡ 如何理解信用的经济职能
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借”和“贷”的关系。信用实际上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钱的预期”。你借得一笔钱、一批货物(赊销),实际上就相当于你得到了对方的一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你之所以能够得到了对方的这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大部分是因为对方对你的信任,有时也可能是因为战略考虑和其他的因素不得已而为之。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有着丰富的层次,至少可以从国家、银行、企业、个人几个层次来理解。
国家信用至少包含着这样的两层意思,首先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即所谓的主权债务,如著名的布雷迪债券、美国20世纪80年代对拉美国家的贷款、我国对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低息贷款、日本的海外协力基金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等。其次表现在国家政府与本国的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借贷关系,政府发行国债,由企业和居民购买,这实际是政府先向企业和居民借到一笔钱,然后进行投资,并在到期时偿以本息。
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是相互的。银行要从企业与个人取得信用,也就是要向企业与个人借到钱,这是它们的生存之根基。同时,企业与个人也需要向银行取得信用,企业可用它解燃眉之急,或投资扩张等;个人可用它应不时之需,提高生活质量等。
企业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信用(也称交易信用,即trade credit),或者可以称之为B—B的信用,它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非现金交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赊销,我们不要简单地将赊销对象只看成是一些有形的商品,如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提供的一批零件;它实际上也可以是一个工程,比如建筑公司完成了一幢大厦的建筑,工程款尚未完全收回,这时该建筑公司赊出去的不仅是在这幢大厦建筑中的预垫的资金、材料,同时还有在建筑过程中的劳动;甚至还可以是一些无形的服务、智力产品等,比如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等。二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信用,也可以称之为B-C信用,这种形式的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我们的手机消费通常都是一种信用消费,我们总是在下个月缴纳上个月的费用,中国移动甚至可以允许你拖欠2个月的话费。
㈢ 如何看待中金所 2015 年 9 月 2 日再出股指期货四条新政
7日开市后的期指,应该再也不用为“抑制投机”而担忧了。今年做到全球第一的中国股指期货,其实已经“废了”。接下去最大的可能,是期指逐渐成为只有零星成交的小品种。
没了股指期货,我们将失去什么?
9月2日中金所发布公告,宣布再出四项措施抑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其中包括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非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40%,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20%;日内平今手续费提高至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
这种震撼到底到了怎样的程度?
尽管中金所此前已三番两次出招,但胜利日小长假前夕放出这则消息,还是让整个市场为之震惊。市场人士纷纷表示“股指期货已经没有交易价值”、“股指期货功能基本消失”,诸多文章以“纪念股指期货”为话题进行回顾。专业人士普遍认为,正是近期专家、学者、股民对期指持续不断的舆论轰炸,逼出了监管层的“自残”行为。那么这几项措施到底有多严重,让人震撼到什么程度呢?基金君这里先略作分析:
首先,“10手”限制,每天你不管开多单还是空单,开满10手之后就算违规。中金所8月25日第一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600手”;8月28日第二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100手”,由此可见力度大到难以想象。一个股民每天买上10手股票也是常事,何况期货市场。此招让程序化、高频交易基本告别股指期货。对于规模稍大的机构来说,除了做套保不受限,10手限制使其在期指上的交易也基本上失去意义了。
其次,40%保证金,在世界期货历史上都极为罕见。按照沪深300股指期货 2965点的收盘价和40%保证金计算,一手保证金在36万左右,此前正常时期保证金是10%。原来可以做4手的钱,现在只能做1手,资金成本上升了4倍。那些刚凑够50万开户门槛的投资者,现在入场只够做上1手。另外,套期保值保证金提至20%,机构套保成本也大为提高。
第三,当日平今仓万分之二十三的手续费。“当日平今”即为俗称的“T+0”,粗略估算,“T+0”一次手续费为2000多块!即便是只做一手的投资者,对于如此恐怖的手续费恐怕也已望而却步。而8月26日之前的手续费是万分之0.23,8月26日之后的手续费是万分之1.15,万分之二十三的力度大家可以体会吧。沪深300股指期货一个点是300块,投资者必须做对8个指数点,“T+0”才有赚钱的意义,如此一来,日内交易急剧下降几乎不可避免。
第四,如果有人想通过多开几个账户规避,那么“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也将堵上这个漏洞。
综上所述,想必读者都已看出,哪怕您仅是个刚够格的投资者,都已经觉得期指“没法做”了。下周一开市后的期指,应该再也不用为“抑制投机”而担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今年做到全球第一的中国股指期货,其实已经“废了”。接下去最大的可能,是期指逐渐成为只有零星成交的小品种。
从理性上看,世界上任何一个交易所,都做不出如此堪称不可思议的“自残”举动。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压力迫使这个世界第一品种走到如此境地呢?
针对期指的惨烈“舆论战”
6月15日以来的大跌成为了期指命运的转折点。2010年4月16日期指上市后,沪深300股指期货经过5年的发展,基本做到了日成交量100-200万手,日持仓量20万手左右的大品种,用来衡量期指成熟度的成交持仓比也在5比1左右,已经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然而股灾的发生,引来了铺天盖地对于期指的指责,其中以刘姝威、叶檀、易宪容等非业内专家的声音最为响亮。当然,也不乏巴曙松等学者的反击,这其中尤以巴曙松的《股指期货,该责难还是该大力发展》为代表,论证了“股指期货市场始终自身多空平衡,没有给股市施加压力,反而承接了股市抛压。据统计,2015年6月15日至7月31日,股指期货日均吸收的净卖压约为25.8万手,合约面值近3,600亿元,这相当于减轻了现货市场3,600亿元的抛压。”但这一研究公布后,依然遭致了网友们的猛攻。
也就是从6月底开始,由于融券通道关闭、个股大量停牌,期指相对于现货的“贴水”大幅增加,市场指责期指带动下跌的声浪逐渐增大。于是,期指“限制开空”等消息不断传出,外界也将此视为监管层应对舆论压力的动作。然后正是这些非常规的措施,引发了一些参与期指的长线、稳定资金流出,持仓量大幅减少,导致了期指成交持仓比的恶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为外界指责期指“过度投机”提供了佐证。而管控措施的进一步出台,又导致期指流动性的进一步消失,导致期指贴水进一步加大,贴水扩大又进一步加剧了非专业的人士的怒火,将之又视为期指“带动下跌”的证据。由此,期指市场陷入了百口莫辩的恶性循环,直至最后用异常惨烈的方式“自废武功”以求自保。
不论这场巨大的论战中谁对谁错,这一情景都将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史册。同样的事件,曾经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都发生过,并且都成为了后世研究的经典。
先看当年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1990年日本股市崩盘后,舆论纷纷谴责股指期货是下跌元凶,甚至有些学者专门出书论证股指期货导致股市下跌。在此压力下,日本对股指期货实行了提高保证金、征税、增手续费等系列手段,“废掉”了股指期货。不过随着日本股市步入长达20多年的熊市,后来的人们也逐渐看到了是泡沫破灭造成了股灾,对于期指的争议在1995年以后就逐渐褪去,但日本期指的市场已经被新加坡占据了较大份额。
而美国则是在1987年爆发的“八七股灾”之后,迸发出了对于股指期货的强烈质疑,以至于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出了《布雷迪报告》进行谴责,美国调查机构以卧底形式进入期货公司调查。随着调查深入,以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国会作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的独立调查完成,美国股指期货并未像日本那样遭受抑制,反而加快了发展步伐。
从历史经验看,各国股指期货发展,都经历了较大的磨难。中国期指市场能否躲过此劫,是像日本期指一蹶不振,还是像美国期指涅槃重生,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没了股指期货,我们将失去什么
股指期货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简称,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比如沪深300股指期货,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进行指数交易的期货品种。投资者根据自己对股市的走向预期,报出不同的价格指数进行交易,如果认为指数会涨,便买进股指期货,反之则卖出。股指期货的最大作用,是投资者可以拿来做套期保值。
如果一个投资者看好格力电器,想要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同时又不想在大盘下跌中被迫止损抛售,他就可以做相应的股指期货空单,相当于给持股买了一份“保险”,这就是套期保值。对他来说,大盘下跌风险就被转移到了期指多头身上。很明显,运用期指套期保值的人,其实本质也是多头,而且其目的就是为了不卖掉股票。如果是一家机构运用期指做套期保值,那么也会有利于其长期持股,减少其在股灾中的抛压。这也是前述巴曙松研究的理论基础。
那么,在期指实质上“自残”以后,会出现哪些可能的后果呢?
首先,失去了套期保值这把“保护伞”的机构投资者,其行为将彻底回归散户化,财富管理能力将大幅下降。在股市中与散户完全一样追涨杀跌,接下去的市场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而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冲基金行业,也将因为失去工具而大幅萎缩。不少基金专户、券商资管、理财产品的策略可能将不得不终止。从此绝对收益是路人。
沪上一家私募基金在6月中上旬对市场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大幅度降低仓位,只留下了极为看好的部分优质个股并进行了期指套保。由于准确的操作,该基金逃过了6月最初的暴跌。但是随后由于股指期货一再“限空”,该机构不得不在暴跌中大量抛售股票,引发了基金净值的大幅回撤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抛压。而就整个市场而言,面临这样局面的私募又何止一家。
因此有业内人士感叹,失去了股指期货,整个财富管理行业都将倒退十年,回到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
其次,一个失去了“做空机制”的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情绪化。从成熟市场来看,有做空机制,市场的意见能够得以更好的博弈,价格也会更快更高效地趋于真实。这种真实有时可能也是以泡沫提前一步被刺破为代价,对于情绪高涨的大众来说,也许难以接受。但是在灭掉期指这个“不配合者”之后,市场会不会迎来更为波澜壮阔的大涨和大跌,会不会恢复到从前从998点暴涨到6124点再暴跌回1664点的那种巨幅波动的市场环境?
而第三点,也是非常现实的一点是,期指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股指期货消灭了,新加坡、美国的涉中国期指可能会迅速发展壮大。对应国内市场的新加坡A50股指期货,已成为国内股指期货的首要替代标的。近期伴随着国内股指期货的“不断自残”,新加坡的股指期货倒是不断加强宣传,吸引内资出海交易。该做期指的继续做期指,只不过监管会变得更难了。只是,普通基民可能很难再有渠道分享这一“跨国”避险工具了。
㈣ 1987年美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这一天对于美国纽约所有股票持有者来说,是一个难忘的灾难性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道·琼斯30种工业股价平均数突然从开盘时的2247.06点,下跌到1738.74点,在几个小时内暴跌了508.32点,跌幅达22.62%,为1929年10月崩盘时的2倍多;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也下降了57.65点,跌幅达20.5%。在此之后的一星期内,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达到了1/3,美国当日一天中股票市场财富缩水超过5000亿美元,占美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8左右。由此使得全球经济的病变迅速蔓延整个欧洲,覆盖到亚洲、大洋州等。据保守估计,此次瘟疫一样的病变,使得全世界的股票持有者大约损失了2万亿美元财富。
那么是什么的原因引发了1987年的美国“股灾”呢?
这是因为,市场过热,市场运行和实际运行不匹配,导致出现经济泡沫。此后又由于实际经济运行指标恶化,导致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泛滥,股票市场积弱难返,贸易纠纷不断,使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惊恐不安。
其次程式交易和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技术操作缺陷,和市场信心脆弱等因素,最终诱发导致了股票市场的大崩盘。
㈤ 谁能告诉我有关迈克尔·杰克逊的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King of Pop),是继猫王之后,西方流行乐坛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其成就超越猫王。是出色的音乐全才,作词,作曲,场景制作,编曲,演唱,舞蹈,乐器演奏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融合了黑人节奏蓝调与白人摇滚的独特的MJ乐风,时而高亢愤疾、时而柔美灵动的嗓音,空前绝后的高水准音乐录影,规模宏大的演唱会无不在世界各地引起极大轰动,他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亿万歌迷,他拥有世界销量第一的专辑《THRILLER》,其唱片总销量数以亿计(2006年底统计,其正版专辑销量已超过7.5亿),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让无数的明星效仿。200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颁发了一个最新认证: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艺术家。他一个人支持了世界上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保持着2006年的吉尼斯世界个人慈善纪录,是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最多的人。他患有白癜风皮肤病,皮肤呈白色。
有人说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个神奇的怪物,浑身上下充满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音乐响起时他的节奏能带动全世界的脉搏。至今全世界仍有上亿歌迷。
全 名:Michael Joseph Jackson
中译名: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
其他译名:台湾译名:麦可·杰克森;香港译名:米高积逊 ;米高积臣
简称:MJ.
昵称:迈迈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8年8月29日中午12:13
星座:处女座
出生地点:美国 印第安纳州 加里市 Jackson街21号(Gary, Indiana, USA)
现今居所: 美国 未知
主要音乐风格:新杰克摇摆舞曲(New Jack Swing),俱乐部舞曲(Club/Dance),流行/摇滚(Pop/Rock),摩顿黑人音乐(Motown),都市流行(Urban),放克(Funk),节奏布鲁斯(R&B)
主要歌唱特色:假声,痉挛,活力,热情,伤感,警醒,快乐,自信,丰富,时髦,真诚,盛典,神秘,口技
主要舞蹈风格:现代舞、太空步、机械舞、霹雳舞、踢踏舞
【MJ个人详细资料】
身高:5英尺10英寸 (约178公分)
体重:130磅(60公斤左右)
视力:远视
眼珠色:深棕
发色:黑色
鞋码:美国8.5号(欧洲:42)
学历:毕业于美国黑人联合大学。并于1988年获得了有色人种联合大学基金会(UNCF)颁发的Fisk大学人道文学博士荣誉学位。
职业:歌唱家、舞蹈家、歌曲作者、音乐制作人、编舞、演员、导演、企业家
兴趣爱好
业余爱好:阅读、油画、素描、武术(功夫、柔道、空手道)、舞蹈、游乐园、旅行、购物、看电影、看卡通、打电子游戏
收集爱好:油画、雕塑、电影大事记、古董服饰
热爱关心的事物:儿童(尤其是身痪绝症以及贫穷的儿童),动物
【MJ亲属】
父亲:Joseph Jackson(出生日期:1929年7月26日)
母亲:Katherine Jackson(出生日期:1930年5月4日)
大姐:Rebbie (又名:Maureen Reilette,出生日期:1950年5月29日)
大哥:Jackie (又名:Sigmund Esco, 出生日期:1951年5月4日)
二哥:Tito (又名:Toriano Adaryll,出生日期:1953年10月15日)
二姐:LaToya Yvonne (出生日期:1956年5月29日)
三哥:Jermaine (又名:Lajaun, 出生日期:1954年12月11日)
四哥:Marlon David (1957年3月12日)
小弟:Randy (又名:Steven Randall, 1961年10月31日)
小妹:Janet Damita Jo(出生日期:1966年5月16日)
【MJ婚姻】
第一任妻子:Lisa Marie Presley (1994年5月26日——1996年1月)
附注:Lisa Marie Presley出生于1968年,职业:歌手,是“猫王”Elivis Presley的独生女。她在同MJ婚姻之前曾同音乐人Danny有过一段婚姻并育有一子一女。
第二任妻子:Deborah Rowe (1996年11月14日——1999年10月)
附注:Deborah Rowe,又称Debbie Rowe ,出生于1960年,德国同爱尔兰混血,金发碧眼,职业:皮肤科护士。她在MJ婚姻之前曾同一名职业为中学教师的男子有过7年的婚姻,但无子嗣。
【MJ子女】
长子:Prince Michael Jackson, Jr(出生日期:1997年2月13日,Debbie Rowe所生)
长女:Paris Michael Katherine Jackson(出生日期:1998年4月3日,Debbie Rowe所生)
次子:Prince Michael Jackson II(出生日期:2002年3月,为试管婴儿生母不详)
教子: Michael Gibb (“Bee Gees”乐队成员 Barry Gibb的儿子 )
【MJ偶像】
1、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好莱坞默片时代最伟大的戏剧大师);
2、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好莱坞歌舞片巨星,一代舞王);
3、金·凯利(Gene Kelley,亦是好莱坞歌舞片巨星,踢踏舞王);
4、白瑞·葛迪(Berry Gordy,向世界推广黑人文化和音乐的Motown唱片公司创办人和前总裁);
5、昆西·琼斯(Quincy Jones,超级黑人制作人,创作家,音乐家,一代爵士乐传奇);
6、“三个伙计”(Three Stooges,即是Moe、Larry、Curly,他们与自己的经典作品——系列喜剧《三个伙计》联系在一起。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三个伙计》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伴随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他们疯狂夸张的表演、经常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狼狈样子,给人们带去了无尽的快乐。甚至,《三个伙计》在美国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影片中你可以管窥到三、四十年代美国的社会变迁和人事百态。史无前例跨越三十五年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堪称为美国早期电影发展的编年史。);
7、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世界动画电影之父)
【MJ之最】
最好的朋友: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著名美国女影星)
最喜欢的颜色:红与黑
最喜欢的服饰:黑色软呢帽
最喜爱的香水:“Opium”香水(“Opium”香水——即鸦片香水,1977年由法国“Ynes Saint Laurent”公司推出,风靡整个欧美,并成为1979年世界上销量最大的香水品种之一,至今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最喜爱的糖果:Skittles 、M&Ms
最喜爱的矿泉水:依云(Evian)
最喜爱的饮料:矿泉水、橙汁、胡萝卜汁,佳得乐(Gatorade,运动型饮料,演唱会运动会专用)
最喜爱的食物:墨西哥菜、异国情调的辛辣素食、寿司、比萨饼、鸡、鱼、新鲜水果、爆米花、甜面包加香草冰块、向日葵种子、油炸卷饼、加霜片的牛奶……
最爱的快餐:肯德基(KFC)
最喜欢的蛋糕品种:带有巧克力糖霜的蛋黄蛋糕
最喜欢的棋盘游戏:“垄断者”
最喜爱的电视节目:Malcom In The Middle(一个博得6~34岁的观众青睐的家庭节目)、 The Simpsons(动画片《辛普森一家》)、Seseme Street(儿童益智节目《芝麻街》)、Discovery(《探索》)、Flip Wilson Show、Brady Bunch(情景喜剧《布雷迪家庭》)、Road Runner Show
最喜爱的迪斯尼人物:米老鼠(Mickey Mouse),小飞侠彼得·潘(Peter Pan),木偶皮诺曹(Pinocchio)
最喜爱的文学作品: James Matthew Barrie的“Peter Pan”(詹姆斯·巴里《彼得·潘》)、Richard Bach的“Jonathan Livingstone Seagull”(里查德·巴奇《乔纳森·利文斯东的海鸥》)、Ernest Hemingway的“The Old Man And The Sea”(海明威《老人与海》)
孩童时期最喜爱的歌曲:诱惑乐队的 “Tobacco Road”、“You Are My Sunshine”、“Cloud Nine”
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古典乐、歌剧
最喜欢的歌手:James Brown, Jackie Wilson, Smokey Robinson, Sammy Davis Jr.,The Temptations和Diana Ross
最想合作的歌手: 爵士歌王纳特·金·科尔(Nat King Cole)、著名女歌手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
最喜爱的古典乐作曲家: Claude Debussy (德彪西,'Afternoon of the Fawn')、 PjotrI ljitsch Tschaikowsky(柴科夫斯基) 、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最喜爱的电影演员: 秀兰·邓波尔(Shirley Temple,著名童星)、 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 凯瑟琳·赫本(著名女影星,4次奥斯卡影后,Katherine Hepburn)、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著名黑人影星,代表作《肖申克的救赎》)、马龙·白兰度(演技之神,好莱坞之王 Marlon Brando)
最欣赏的歌手:戴安娜罗斯(传奇女歌手)、惠特妮休斯顿(著名女歌手)、纳特。金。科尔(爵士之王)
最喜爱的电影: “Peter Pan”(《小飞侠》)、“E.T.”(《ET外星人》)、“Star Wars”(《星球大战》)
最喜爱的艺术家: Michaelangelo(米开朗其罗)、Leonardo Da Vinci(达·芬奇)
最喜爱的自创歌曲:Earth Song
最喜爱的J5时期的作品:“The Love You Save”,“I'll Be There”,“Never Can Say Goodbye”
最喜爱表演的曲目:“Billie Jean”
最喜爱的MV:“Thriller”,“Smooth Criminal”,“Ghosts”
最想居住的地方:英国白金汉宫
最遗憾的事:至今未能完成一幅油画
最讨厌的事物:小报
最自豪的事:数次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至今仍保持10项世界纪录
第一部电影:“The Wiz”(《新绿野仙踪》,1978年)
第一张购买的唱片:Smokey Robinson与Miracles乐队的“Micke's Monkey”
第一张录制的唱片:“Big Boy” (Steel Town Records)
签约公司:Motown、Epic Records (Sony Music)
自己的厂牌:MJJ proction-Mijack music
著名的合唱者:Paul McCartney, Stevie Wonder, Janet Jackson
1958年8月29日,Michael Jackson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Indiana)盖瑞市(Gary)。
2006年11月14日,流行音乐之王Michael Jackson到位于英国伦敦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总部接受表彰。
Jackson其实在到来伦敦之前就与《吉尼斯世界记录》取得了联系,称自己可以过来收揽他该获得的一系列证书。《吉尼斯世界记录》欣然同意并作出安排.《吉尼斯世界记录》今天总共给他颁发了八张世界记录认证书。其中主要包括:世界史上最畅销的专辑——《Thriller》。据《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认证书上称:该专辑已在全球卖出了超过1.04亿张。在美国《Billboard》音乐排行榜的前十名内连续停留了80周。这比起之前的那些销量4000万到6000万张不等的说法,这是获得认证的最新统计数据。
Michael的名字是其母亲根据他祖母的建议而取的。
Michael在9个兄弟姐妹中名列第7,在6个兄弟中名列第5。
迈克尔杰克逊根本没有漂白!
以目前的科技还没有可以使人全身漂白而可以安然无恙的健康的活几十年的技术,因为里面涉及到基因。
迈克尔杰克逊是因为患有严重的家族遗传的白癜风皮肤病(他的祖父就是),因而只能用化妆品来掩盖。
投资顾问透露:迈克尔·杰克逊财政状况良好
面临有期徒刑 迈克尔杰克逊精神状况恶化
据迈克尔·杰克逊身边的朋友向媒体透露,现年45岁迈克尔·杰克逊由于涉嫌猥亵男童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被判处有期徒刑。迫于可能承担这一罪名的压力,杰克逊现在的精神状态已经开始恶化
现在迈克尔在巴林居住,在巴林王室由巴林王子亲自接见。
目前他在准备号召世界众多明星录制一首公益歌曲
捐钱给美国飓风灾难受害者~
美国人那样对待他~他还在关键时刻想着为美国做事~
不愧是世界流行歌王!!!
㈥ 商品期货贵金属9月2日文件
看看这个吧。
股指期货保证金提高了,手续费涨了,股指期货悲壮自残让人惊呆,怎么办呢?现在管理层又在强关配资端口,国内股指期货已经名存实亡!散户已经被挡在顾指期货门外!
9月2日发布公告,宣布再出四项措施抑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其中包括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非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40%,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20%;日内平今手续费提高至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
这种震撼到底到了怎样的程度?
尽管此前已三番两次出招,但胜利日小长假前夕放出这则消息,还是让整个市场为之震惊。市场人士纷纷表示“股指期货已经没有交易价值”、“股指期货功能基本消失”,诸多文章以“纪念股指期货”为话题进行回顾。专业人士普遍认为,正是近期专家、学者、股民对期指持续不断的舆论轰炸,逼出了监管层的“自残”行为。那么这几项措施到底有多严重,让人震撼到什么程度呢?基金君这里先略作分析:
首先,“10手”限制,每天你不管开多单还是空单,开满10手之后就算违规。8月25日第一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600手”;8月28日第二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100手”,由此可见力度大到难以想象。一个股民每天买上10手股票也是常事,何况期货市场。此招让程序化、高频交易基本告别股指期货。对于规模稍大的机构来说,除了做套保不受限,10手限制使其在期指上的交易也基本上失去意义了。
其次,40%保证金,在世界期货历史上都极为罕见。按照沪深300股指期货2965点的收盘价和40%保证金计算,一手保证金在36万左右,此前正常时期保证金是10%。原来可以做4手的钱,现在只能做1手,资金成本上升了4倍。那些刚凑够50万开户门槛的投资者,现在入场只够做上1手。另外,套期保值保证金提至20%,机构套保成本也大为提高。
第三,当日平今仓万分之二十三的手续费。“当日平今”即为俗称的“T+0”,粗略估算,“T+0”一次手续费为2000多块!即便是只做一手的投资者,对于如此恐-怖的手续费恐怕也已望而却步。而8月26日之前的手续费是万分之0.23,8月26日之后的手续费是万分之1.15,万分之二十三的力度大家可以体会吧。沪深300股指期货一个点是300块,投资者必须做对8个指数点,“T+0”才有赚钱的意义,如此一来,日内交易急剧下降几乎不可避免。
第四,如果有人想通过多开几个账户规避,那么“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也将堵上这个漏洞。
综上所述,想必读者都已看出,哪怕您仅是个刚够格的投资者,都已经觉得期指“没法做”了。下周一开市后的期指,应该再也不用为“抑制投机”而担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今年做到全球第一的中国股指期货,其实已经“废了”。接下去最大的可能,是期指逐渐成为只有零星成交的小品种。
从理性上看,世界上任何一个交易所,都做不出如此堪称不可思议的“自残”举动。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压力迫使这个世界第一品种走到如此境地呢?
针对期指的惨烈“舆论战”
6月15日以来的大跌成为了期指命运的转折点。2010年4月16日期指上市后,沪深300股指期货经过5年的发展,基本做到了日成交量100-200万手,日持仓量20万手左右的大品种,用来衡量期指成熟度的成交持仓比也在5比1左右,已经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然而股灾的发生,引来了铺天盖地对于期指的指责,其中以刘姝威、叶檀、易宪容等非业内专家的声音最为响亮。当然,也不乏巴曙松等学者的反击,这其中尤以巴曙松的《股指期货,该责难还是该大力发展》为代表,论证了“股指期货市场始终自身多空平衡,没有给股市施加压力,反而承接了股市抛压。据统计,2015年6月15日至7月31日,股指期货日均吸收的净卖压约为25.8万手,合约面值近3,600亿元,这相当于减轻了现货市场3,600亿元的抛压。”但这一研究公布后,依然遭致了网友们的猛攻。
也就是从6月底开始,由于融券通道关闭、个股大量停牌,期指相对于现货的“贴水”大幅增加,市场指责期指带动下跌的声浪逐渐增大。于是,期指“限制开空”等消息不断传出,外界也将此视为监管层应对舆论压力的动作。然后正是这些非常规的措施,引发了一些参与期指的长线、稳定资金流出,持仓量大幅减少,导致了期指成交持仓比的恶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为外界指责期指“过度投机”提供了佐证。而管控措施的进一步出台,又导致期指流动性的进一步消失,导致期指贴水进一步加大,贴水扩大又进一步加剧了非专业的人士的怒火,将之又视为期指“带动下跌”的证据。由此,期指市场陷入了百口莫辩的恶性循环,直至最后用异常惨烈的方式“自废武功”以求自保。
不论这场巨大的论战中谁对谁错,这一情景都将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史册。同样的事件,曾经在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都发生过,并且都成为了后世研究的经典。
先看当年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1990年日本股市崩盘后,舆论纷纷谴责股指期货是下跌元凶,甚至有些学者专门出书论证股指期货导致股市下跌。在此压力下,日本对股指期货实行了提高保证金、征税、增手续费等系列手段,“废掉”了股指期货。不过随着日本股市步入长达20多年的熊市,后来的人们也逐渐看到了是泡沫破灭造成了股灾,对于期指的争议在1995年以后就逐渐褪去,但日本期指的市场已经被新加坡占据了较大份额。
而美国则是在1987年爆发的“八七股灾”之后,迸发出了对于股指期货的强烈质疑,以至于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出了《布雷迪报告》进行谴责,美国调查机构以卧-底形式进入期货公司调查。随着调查深入,以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国会作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的独立调查完成,美国股指期货并未像日本那样遭受抑制,反而加快了发展步伐。
从历史经验看,各国股指期货发展,都经历了较大的磨难。中国期指市场能否躲过此劫,是像日本期指一蹶不振,还是像美国期指涅槃重生,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没了股指期货,我们将失去什么
股指期货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简称,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比如沪深300股指期货,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进行指数交易的期货品种。投资者根据自己对股市的走向预期,报出不同的价格指数进行交易,如果认为指数会涨,便买进股指期货,反之则卖出。股指期货的最大作用,是投资者可以拿来做套期保值。
如果一个投资者看好格力电器(17.85 -1.87%,咨询),想要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同时又不想在大盘下跌中被迫止损抛售,他就可以做相应的股指期货空单,相当于给持股买了一份“保险”,这就是套期保值。对他来说,大盘下跌风险就被转移到了期指多头身上。很明显,运用期指套期保值的人,其实本质也是多头,而且其目的就是为了不卖掉股票。如果是一家机构运用期指做套期保值,那么也会有利于其长期持股,减少其在股灾中的抛压。这也是前述巴曙松研究的理论基础。
那么,在期指实质上“自残”以后,会出现哪些可能的后果呢?
首先,失去了套期保值这把“保护伞”的机构投资者,其行为将彻底回归散户化,财富管理能力将大幅下降。在股市中与散户完全一样追涨杀跌,接下去的市场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而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冲基金行业,也将因为失去工具而大幅萎缩。不少基金专户、券商资管、理财产品的策略可能将不得不终止。从此绝对收益是路人。
沪上一家私募基金在6月中上旬对市场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大幅度降低仓位,只留下了极为看好的部分优质个股并进行了期指套保。由于准确的操作,该基金逃过了6月最初的暴跌。但是随后由于股指期货一再“限空”,该机构不得不在暴跌中大量抛售股票,引发了基金净值的大幅回撤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抛压。而就整个市场而言,面临这样局面的私募又何止一家。
因此有业内人士感叹,失去了股指期货,整个财富管理行业都将倒退十年,回到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
其次,一个失去了“做空机制”的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情绪化。从成熟市场来看,有做空机制,市场的意见能够得以更好的博弈,价格也会更快更高效地趋于真实。这种真实有时可能也是以泡沫提前一步被刺破为代价,对于情绪高涨的大众来说,也许难以接受。但是在灭掉期指这个“不配合者”之后,市场会不会迎来更为波澜壮阔的大涨和大跌,会不会恢复到从前从998点暴涨到6124点再暴跌回1664点的那种巨幅波动的市场环境?
而第三点,也是非常现实的一点是,期指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股指期货消灭了,新加坡、美国的涉中国期指可能会迅速发展壮大。对应国内市场的新加坡A50股指期货,已成为国内股指期货的首要替代标的。近期伴随着国内股指期货的“不断自残”,新加坡的股指期货倒是不断加强宣传,吸引内资出海交易。该做期指的继续做期指,只不过监管会变得更难了。只是,普通基民可能很难再有渠道分享这一“跨国”避险工具了。
股指期货简介
一、股指期货的基本概念
期货是与现货相对应的,是一种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产品或金融资产的标准化合约。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的重要品种之一。
股指期货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简称,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到期后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比如沪深300股指期货,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进行指数交易的期货品种。投资者根据自己对股市的走向预期,报出不同的价格指数进行交易,如果认为指数会涨,便买进股指期货,反之则卖出。
二、股指期货的基本作用
股指期货主要发挥风险规避、分散和转移作用。这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两个市场反向操作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有利于帮助投资者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
对整个市场而言,股指期货有利于化解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即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各种股票的市场价格会朝着同一方向变动,单凭股票市场的分散投资显然无法规避价格整体变动的风险。股指期货具有卖空机制,担心股票市场会下跌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来减轻集体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对冲股票市场整体下跌的系统性价格风险。
另外,股指期货由于采用保证金交易制度,交易成本很低,因此被机构投资者广泛用来作为一种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手段。机构可以利用很少的资金买入股指期货,从而可以获得股市上涨的平均收益,提高资金总体的配置效率。
三、股指期货的基本制度
(一)保证金制度
期货合约的买卖不需要付合约价值的全部金额,只要交纳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作为履约的保证。这一制度确保了期货市场的高度流动性,可以在化解风险方面提供更高的效率。2010年4月17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时,将保证金标准定为18%。考虑市场实际需求,经过几次调整,2014年9月1日起,保证金标准再次下调为10%,且设立最低保证金标准为8%,2015年4月新上市的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同样采用了这一标准。
(二)涨跌停板制度
对股指期货产品实行涨跌停板制度,上证50、中证50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均为上一交易日各股指期货结算价的±10%。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目前设置了每日±10%的涨跌停板,因此各股指期货产品均设置了与现货市场相同的±10%的涨跌停板幅度。
(三)持仓限额制度
持仓限额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者客户对某一合约单边持仓的最大数量,通过设置持仓限额制度,交易所可以分散单个合约的持仓集中度,防范某些客户利用持仓优势操纵市场价格。
(四)大户报告制度
根据多个股指期货产品的情况,对大户报告制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通过采用分产品、多产品合并等不同形式的报告标准,细化报告要求,及时了解投资者在所有股指期货产品总体持仓的情况,做好风险的预研预判,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五)强行平仓制度
强行平仓制度是交易所在监测到会员或客户已经发生风险时采取的措施,强行平去会员、客户持有的股指期货头寸,以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导致风险进一步扩大,防范出现股指期货严重违约事件,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初始阶段。
(六)强制减仓制度
强制减仓是当市场出现重大风险,如连续两个及两个以上交易日的同方向涨跌停等情况时,为迅速、有效化解市场风险,防止会员大量违约而采取的措施。
四、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
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来看,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1982年全球首个股指期货在美国上市。经过30多年的发展,股指期货成为国际上成熟的金融期货产品,全球已有股指期货产品400多个,这已经成为现代资本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各个国家都将发展金融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国家金融战略来考虑,通过占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维护本国金融安全。
我国在2010年4月16日上市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在2015年4月16日上市了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
五、中国为何需要股指期货
(一)加强基础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股票市场内在稳定机制,抑制单边市场。在一个缺乏对冲工具的市场,投资者只能通过单边做多才能盈利,市场无法在多空双方的平等博弈中实现平衡制约。股指期货提供的双向交易和风险对冲机制,有助于平抑股市频繁、大幅波动,是市场基础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之必需。
(二)提供避险保值工具,抑制财富剧烈波动,有效保护各类投资者利益。股指期货具有流动性好、交易便捷和冲击成本低的特点,面对市场风险,投资者能够灵活运用避险策略,采取套期保值操作。推出股指期货,提供市场避险工具,成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最好的制度性措施。
(三)推动长线资金入市,积极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有了股指期货这一避险工具,机构投资者采取套期保值操作,稳定经营业绩,从而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
(四)倡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培育先进市场文化。通过股指期货进行避险,有助于改变市场上的过度投机氛围,改变热衷炒作题材股、重组股的习惯,营造避险文化,让投资者深刻领会到“上涨也有风险、下跌也是机会”,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培育股市先进文化。股指期货保证金提高了,手续费涨了,股指期货悲壮自残让人惊呆,怎么办呢?现在管理层又在强关配资端口,国内股指期货已经名存实亡!散户已经被挡在顾指期货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