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际的有名的各大证券公司券商有哪些
世界主要投资银行
法国兴业银行
法国巴黎百富勤融资有限公司
荷银融资亚洲有限公司
博资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康和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英高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亚洲融资有限公司
倍利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贝尔斯登公司
加拿大怡东融资有限公司
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
时富融资有限公司
里昂证券资本市场有限公司
京华山一企业融资有限公司
群益亚洲有限公司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
德勤企业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安永企业融资顾问有限公司
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
新加坡发展亚洲融资有限公司
第一上海融资有限公司
德意志摩根格林费尔(德意志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
德累斯顿克莱沃特(德累斯顿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
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
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
汇丰投资银行部门
亨达融资有限公司
荷兰商业银行
工商东亚融资有限公司
日盛嘉富国际有限公司
JP摩根证券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金」)
金利丰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金英融资(香港)有限公司
美国雷曼兄弟亚洲投资有限公司
汇富融资有限公司
美林证券
元富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摩根士丹利添惠亚洲有限公司
洛希尔父子(香港)有限公司
百德能证券有限公司
宝来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御泰融资(香港)有限公司
所罗门美邦香港有限公司
软库金汇融资有限公司
申银万国融资(香港)有限公司
新百利有限公司
新鸿基国际有限公司
金鼎综合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大福融资有限公司
和升财务顾问有限公司
瑞银华宝
禹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新加坡大华亚洲(香港)有限公司
Altus Capital Limited
冠联证券有限公司
大华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环宇财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世界十大投资银行,指哪十大?
美国叫投行,没有专门的证券公司称谓。
在西欧和美国都称为投行,在中国和日本才称证券公司。
美国投资银行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等。
发展变化: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几大投行都被银行机构收编旗下。美国由于1929年金融危机后制定的分业经营法案废止后,逐步重新回到混业经营的态势。
变化二:美国网上经纪商的发展很快,现在业内突出的有嘉信理财和ETRADE。
美国有多少家证券公司
1高盛Gol dmanSachs(按排名顺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投资银行,由Gol dmanSachs先生创办于1861年。
高盛以其浓厚的企业文化著称,在100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坚持投行主体战略,很少涉足商业银行、零售经纪等领域(但并非完全不涉足),是华尔街投行之首。
2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
原摩根财团下属的投行,但现在摩根财团早已瓦解,大摩与JP摩根并无特殊关系。1933年美国规定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必须分开,大摩才成为纯粹投资银行,历史上一直紧追高盛,去年已经夺去第一把交椅。摩根士丹利是对中国市场动手最早的投行之一,是中金的大股东。
3JP摩根JPMorgan
原摩根财团下属的商业银行,早在1989年 就被美国政府特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2001年由于经营不善,遭遇危机,与大通银行合并。随着美国放松投资银行业务管制,JP摩根逐渐发展为类似于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的全能银行,下属的Bank0ne也是著名银行品牌。JP摩根还是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许多著名的基金经理都出自JP摩根旗下。
4 瑞士银行UBS
瑞士银行是欧洲最大的全能银行之一, 其投资银行部门主要是瑞银华宝(Warsburg),原为英国华宝集团的投资银行。瑞士银行主要以其强大的商业银行部门著称,在美国市场不是主流投资银行,在中国证券领域也没有太大动作。可以肯定的是,瑞士银行会不断发展利润丰厚的投行业务,向JP摩根、德意志银行靠拢。
5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
全世界最著名的全能银行,其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都非常强大,但似乎并不具备典型的美国投资银行的证券分析、证券经纪和咨询功能(当然,它肯定有这些部门,但并不被华尔街重视)。德意志银行的投行业务还是以欧洲为主,很少听说它担任美国大企业的主承销商。中国是德意志银行重点开发的新市场,不过目前似乎还是以商业银行为主。
6美林证券MerrillandLynch
全世界最大的散户证券经纪商,依靠散户投资的浪潮起家,其证券分析和咨询部门是全世界最强的。严格的说,投资银行并不是美林的主要业务,但随着其第一证券经纪人地位的巩固,其投资银行业务也越做越大,仅次于高盛、大摩等传统投行。但是,美林的投资银行和证券经纪两个主要部门]的利益冲突也日益积累,大客户与散户的利益很难兼顾,在投资银行与证券经纪及咨询业务日益分离的今天,美林也面临着难以预料的挑战。
7美洲银行BankofAmerica
美国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商业银行,主要是依靠- - 系列的收购获得超级银行的地位。随着美国不再禁止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它的投行部门也迅速发展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洲银行刚刚成为中国建设银行的大股东,并准备在中国进一步加强投资。它在中国展开大规模投行业务也不会太遥远。
8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
瑞士信贷银行与第-波士顿投资银行的结合,是典型的欧美合作产物。在中国,它的名气很大,但是真正的业务开展不多,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恐怕是它招聘条件的苛刻,甚至远远超过了高盛、大摩等排名更靠前的投行。必须指出,瑞士信贷银行与瑞士银行没有直接联系,而CSFB仅仅 是瑞士信贷银行的一个部门而已。
9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
04年被评为在欧洲最受欢迎的投资银行,但其总部在美国,地位次于高盛、大摩,与美林、所罗门美邦(现在已经瓦解)处于差不多的等级。雷曼兄弟主要从事固定收益和兼并重组业务在投资银行传统的股票发行领域却建树不多它在中国的业务开展比较迟缓,目前主要进攻的是日本和香港市场,虽然在北京也有分部,但并没有听说什么大的动作。
10花旗全球投资银行Citigr oupGlobal
花旗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90年代与著名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得到了著名的所罗门美邦投资银行。但是所罗门美邦命运多舛,由于受到美国司法机构要求投资银行和证券分析机构分离的压力,于今年夏天分解为花旗全球投资银行和日兴所罗门美邦证券公司两部分,成为世界各大投行中第一一个真正做到与证券分析业务完全分离的。这也预示着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靠拢、与证券经纪及咨询行远离的趋势。
(1)新百利融资的股票代码是多少扩展阅读: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s) 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主要有四种:
一是独立型的专业性投资银行,这种类型的机构比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有各自擅长的业务方向,比如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业银行拥有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其他投资银行,参股或建立附属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比如汇丰集团、瑞银集团;
三是全能型银行直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欧洲,银行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比如德意志银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兴办的财务公司。在中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等。
⑵ 杭州哇哈哈宗馥莉收购中国糖果为什么失败
7月13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糖果(8182.HK)发布公告宣布,由于在截止日期之前,宗馥莉未能收购该公司50%的股份,此次收购要约失效。
7月14日下午,很少公开露面的宗馥莉微博发声,发布了关于“与中国糖果控股有限公司现金要约失效”的声明,对收购失败深感遗憾。当日,中国糖果股价最大跌幅超过60%,公司股价瞬间回到3个月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表示,中国糖果的股东疑似作为牟利主体,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布好局,再引入宗馥莉作为概念炒作、高位套现。而在套现后,高位接盘的散户对于相比现价大幅折价的要约收购兴趣不大,因此导致宗馥莉收购失败。
“宗馥莉打算借助中国糖果自立门户,但这种心态或许被人利用了。”沈萌说。
“都有第一次,我们也承认这次资本化运作的尝试失败了。”一位接近宗馥莉的人士表示。
娃哈哈集团则对外表示,该宗收购为宗馥莉个人行为,与集团公司无关。多年历练的宗馥莉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经营理念。娃哈哈集团的员工,通常将宗馥莉称为“小宗总”,而宏胜集团的员工,大多直呼她的英文名Kelly。两个公司的治理文化,由此可略见一斑。
2010年,宗馥莉成为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宗馥莉把宏胜定位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全产业链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并投资饮料上游食品添加剂、机械模具、印刷包装等专业化核心产业。
2016年,宗馥莉推出以自己英文名Kelly命名的全新品牌——“Kellyone”个人定制果蔬汁,并注册了宁波宏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来运营。
与之前的“顺风顺水”相比,此次收购失败,宗馥莉学费高昂。数据显示,截至7 月13日收市,宗馥莉仅收购4.18 亿股中国糖果股份,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 26.03%,因未达50%的收购要约目标,该笔交易宣布无效。在此次收购中,宗馥莉的亏损额未对外公布,外界无从知晓。如果仅以0.3565港元/股的要约价与7月18日的收盘价0.165港元/股的差价来看,其损失也不在小数。
收购失败后,宗馥莉在声明中表示:“对于本次要约结果,公司深感遗憾,在整个过程中我司恪守要约人的责任与义务,以最真挚的诚意履行各项收购事宜。公司未来也将继续秉持自身发展战略,本着积极健康的商业价值取向继续探索相关领域。”
⑶ 截至于2010年5月泉州共有多少家上市企业
深、沪上市
■福建豪盛 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在泉州经济发展史上成为永远的泉州第一股。而在泉州市上市办的记录中,豪盛的真正意义在于其强大的示范作用:1993年11月,豪盛(福建)正式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新闻发布会的泉企;从1989年成立到1993年12月上市,豪盛也成为泉州迄今用时最短的上市企业。IPO融资2.1亿元,1995年配股融资1.4亿元。
■石狮新发 1996年12月18日,石狮新发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3年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召开后,公司注册名称变更为福建阳光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惠泉啤酒 2003年2月26日,福建省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公开发行A股63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7.44元,筹集资金4.68亿元。2004年4月28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
■七匹狼 2004年,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福建省第一家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块挂牌上市的公司,深市中小板第九只上市股票,这也是福建省第一家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块挂牌上市的公司。IPO融资1.86亿元,2007年增发融资5.99亿元。
香港上市
■金犀宝 1988年,石狮旅港商人香港嘉荣公司董事长蔡炯明投入巨资创办了石狮开发企业服装公司,随后经营金犀宝品牌。1998年6月17日顺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02年3月被新加坡泰山集团收购。3个月后,金犀宝控股更名为泰山集团控股。
■世贸股份 1998年7月,泉州人许荣茂掌舵的香港世贸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华益控股 华益控股于1998年10月在香港主板上市。2000年7月大股东卖壳退出,注册地在英属处女群岛的新百利公司入主并将公司更名为“亚洲物流”。
■恒安国际 1998年12月8日,“恒安国际”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以15倍的市盈率顺利入市。当年公众认购就超额36倍,创下了当年港股上市最高市盈率和最高认购倍数的奇迹。
■一木国际 2000年,喜盈门家具制品有限公司以“一木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1年11月,金花集团完成了对一木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收购迈出了借壳上市的坚实一步,成为国内企业海外借壳上市的成功典范。
■通达集团 通达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创立于1988年,2000年成立通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同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深、沪上市
■凤竹纺织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4年4月6日成功上网定价发行了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普通股6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人民币5.25元,融资3.15亿元。公司社会公众股已于2004年4月2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股票简称“凤竹纺织”,股票代码600493。
■浔兴股份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29日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5500万股,并于2006年12月22日获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融资2.94亿元。
■冠福家用 冠福家用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简称冠福家用。2006年12月29日,冠福家用通过深交所公开发行3000万股,发行价为5.96元/股,融资1.78亿元。
■梅花伞 梅花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发行价为5.68元/股,对应的发行后市盈率为29.89倍,发行总量为2100万股,于2007年9月25日上市交易,融资1.19亿元。
香港上市
■新怡环球 2002年7月3日于香港上市。
■华丰纺织 2002年8月,“华丰纺织”随母公司“华丰环保纺织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07年在韩国上市。
■中国绿色 出生惠安的孙少锋执掌的中国绿色食品于2004年1月在香港上市。
■协盛协丰 协盛协丰于2006年3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星辰通信 先创电子的母公司星辰通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07年7月6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IPO融资8.45亿港元。
■安踏体育 2007年7月10日,经过10个月的时间,安踏完成从上市筹备到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安踏此次发行6亿股,融资约31.68亿港元,创下泉州企业在境外募集资金最多的纪录。
新加坡上市
■化纤科技 化纤科技在2004年4月份登陆新加坡主板市场。
■休闲食品 中国休闲食品2005年8月在新加坡售股上市。2006年12月以“蜡笔小新”品牌售卖果冻的中国休闲食品集团,完成了上市后的第一次配售,集资约2580万元。
■天宇化纤 2005年10月,天宇化纤成功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国鸿星 2005年11月14日,“中国鸿星”成功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作为泉州鞋品牌在海外上市的第一家,“中国鸿星”募集资金约4800万元新币,折合人民币约2亿元。
■福联面料 2007年4月26日,福联织造有限公司以“福联面料”之名在新加坡成功上市。所得资金前期很大一部分被用来引进新的机器设备。
■体育国际 泉州运动鞋制造商控股的中国体育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体育国际”)2007年7月18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悄然上市。体育国际的母公司为总部设在泉州晋江的恒发(福建)轻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香港上市
■特步国际 008年6月3日,特步国际上市港交所,上市共发行5.5亿股,募集资金约22.3亿港元。
■361度 61度国际有限公司从2009年6月18日起开始公开招股,根据6月29日发布的新股分配结果,发售价被定为3.61港元,361度共募得资金18.05亿港元。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
■中国利郎 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利郎”)于2009年9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中国利郎,股票代码01234。据资料显示,中国利郎IPO公开发行3亿股,每股发行价3.9元,本次IPO融资11.7亿港元。
■匹克体育 2009年9月29日,匹克在港交所上市。新发行4.1958亿股,每股价格4.1港元,融资17.2亿港元。 所得款项的48.3%将用作媒体广告、品牌推广及营销活动;15.6%作为分销商折扣,用作其扩展匹克销售网络的补贴,以及作为超额完成销售目标的奖励。
韩国上市
■联合科技 2008年12月4日,中国联合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韩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巨星国际 泉州运动品牌鸿星沃登卡品牌持有者中国巨星国际于2009年5月29日在韩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金额为4066.63万美元。
美国上市
■喜得龙 2009年10月21日,喜得龙品牌的拥有者、由新天域资本投资的Windrace宣布完成了对美国上市公司2020ChinaCapAcquiro的反向收购,并更名为Exceed。从10月20日开始,Exceed以“EDS”股票代码在纳斯达克进行交易。而喜得龙也由此成为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
马来西亚上市
■星泉鞋材 2009年7月10日,晋江星泉鞋材正式在马来西亚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也是首家直接在大马交易所挂牌的外国公司。星泉鞋材此次上市公开发行9950万股股份。
■华运控股 2009年8月19日,华运控股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交易所上市,融资5800万林吉特(约1600万美元)。华运控股本次IPO公开发行1.001亿股股份。
■喜得狼 2009年11月11日喜得狼控股有限公司登陆马来西亚交易所,成为第三家登陆大马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
新加坡上市
■泰山科技 2008年6月,晋江连捷纺织印染实业有限公司的新加坡全资控股公司(中国泰山科技集团控股)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上市。
■格莱德 2009年9月23日,格莱德集团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IPO资金为1671.89万美元。
■至和织造 至和织造于2009年10月8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新加坡上市
■福兴拉链 福兴集团于2007年9月24日在新加坡主板挂牌上市,融资8050万新加坡元。
■鳄莱特 运动服装制造商中国鳄莱特服装公司于2008年4月15日在新加坡主板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
■箱包国际 作为泉州超百亿产业集群之一的箱包业中首家上市企业——达派(中国)箱包有限公司,以“中国箱包国际”之名于2008年4月1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融资8700万新加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