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垄断苏伊士运河股份的是
vp
893
⑵ 苏伊士运河的来历
著名的国际通航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之一。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多公里,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苏伊士运河从1859年开凿到1869年峻工。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
从1882年起,英国在运河地区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将近10万军队。二次大战后,埃及人民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把它的占领军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完全撤离埃及领土。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1976年1月,埃及政府开始着手进行运河的扩建工程。第一阶段工程1980年完成,运河的航行水域由1800平方米扩大到3600米(即运河横切面适于航行的部分);通航船只吃水深度由12.47米增加到17.9米,可通行15万吨满载的货轮。第二阶段工程于1983年完成,航行水域扩大到5000平方米,通航船只的吃水深度增至21.98米,将能使载重量25万吨的货轮通过。
苏伊士运河唯一的跨海大桥---“穆巴拉克大桥”
1980年10月25日,埃及第一条苏伊士运河海底隧道通车,从而大大缩短了往返运河西岸所需时间。这条在苏伊士以北17公里处的隧道,加上两边进口,共长5.9公里,隧道本身长1.64公里。隧道内公路宽7.5米,来往车辆往返并行,每小时可以通过2000辆汽车,这是经过苏伊士运河海底下连接亚洲和非洲的第一条陆地通道。
亚洲和欧洲之间除石油以外的一般货物海运,80%经过苏伊士运河。由于中东地区铺设了大量的输油管道,以及公路和铁路发展迅速,苏伊士运河面临着过往船只、特别是运油船逐年减少的局面,埃及通过对苏伊士运河上的过往船只收取的过境费收入也开始下降。1993年2月14日,埃及决定拓宽和加深苏伊士运河,以增加外汇收入。运河加宽30米,加深1至17米,此项工程于当年底完工。1996年7月24日,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决定进一步增加运河深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型油轮和货轮使用苏伊士运河,以确保埃及靠苏伊士运河所得的收入不会下降。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仅次于侨汇和旅游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运河管理局统计报告显示,苏伊士运河自1975年6月重新启用到2000年6月的25年里,共为埃及征收的船只过境税达300亿美元,是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11月正式建成启用到1969年6月因中东战争而关闭的98年间过境费收入总和的6倍。据运河管理局公布的年度报告,2001年共有13986艘各类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这些船只的总载重量达4.56亿吨,收取的船只过境费达19亿美元。2002年7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的财政年度里,苏伊士运河收入达到23.08亿美元,创运河自1869年开通以来新高。
⑶ 苏伊士运河的所有资料
苏伊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公里(105哩),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
地理区位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岛。在运河建造之前,毗邻的唯一重要聚居区只有苏伊士城。沿岸的其他城镇基本都在运河建成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从地形上说,苏伊士的地形并不相同,有3个是浅而充满水的凹洼:曼札拉湖和提姆萨赫湖和苦湖,后者虽然有大小之别却形成一片不断的水域。苏伊士运河穿过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印度洋。地峡是由海洋沉积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时期积存的砂砾、尼罗河的冲积土(尤其在北部)和风吹来的沙等构成的。在地峡处开凿运河,沟通洋或海,能节约海上航程。[1]
明渠路线
苏伊士运河是条无闸明渠,其全线基本为直,却也有8个主要弯道。运河自北向南贯穿四个湖泊︰曼札拉湖(LakeManzala)、提姆萨赫湖(LakeTimsah)、大苦湖(GreatBitterLake)、小苦湖(LittleBitterLake)。两端分别连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红海边的苏伊士城。
河道里程
总长:190.25公里。从航路浮标至塞得港灯塔:19.5公里;从等候区域到南入口:8.5公里;从塞得港到伊斯梅利亚:78.5公里;从伊斯美利亚到陶菲克港:83.75公里;提速区的长度:78.00公里。
水域参数
水面宽度(北/南):345/280米;浮标之间的宽度(北/南):215/195米; 运河深度: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许值:62英尺;交叉区域:4800/4350平米;最大吨位:21万吨;满载油轮的限速:13公里/小时; 货舱船限速:14公里/小时。
⑷ 苏伊士运河属于那个国家
现在属于埃及。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
苏伊士运河全长170多公里,河面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苏伊士运河从1859年开凿到1869年峻工。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
从1882年起,英国在运河地区建立了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将近10万军队。二次大战后,埃及人民坚决要求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把它的占领军在1956年6月13日以前完全撤离埃及领土。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1976年1月,埃及政府开始着手进行运河的扩建工程。第一阶段工程1980年完成,运河的航行水域由1800平方米扩大到3600米(即运河横切面适于航行的部分);通航船只吃水深度由12.47米增加到17.9米,可通行15万吨满载的货轮。第二阶段工程于1983年完成,航行水域扩大到5000平方米,通航船只的吃水深度增至21.98米,将能使载重量25万吨的货轮通过。
⑸ 苏伊士运河名字的由来
17世纪时法国人莱布尼兹首次提出开凿苏伊士运河的计划,直到19世纪,法国工程师费迪南德·李赛普才将这一计划变成了现实。1854年,他与尚为土耳其属国的埃及总督赛德帕夏签订了《关于修建和使用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及其附属建筑的租让合同》。合同规定,从运河通航之日起,租期99年,期满后归埃及所有;埃及无偿提供开掘运河所需的一切土、石、劳力;运河是埃及领土的一部分,运河公司是埃及公司 ,受埃及法律和习惯所管辖 。1859年4月25日,在所谓“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的主持下,运河于北端的塞得港破土动工,1869年8月竣工 ,11月17日通航。通航后的运河曾被法国控制,当时运河公司股票的52%分散在法国资本家手中,1875年英国政府乘埃及政府财政危机,占有了埃及全部15%的股票,从而持有公司股票的44%,成为运河的实际控制者,1882年英国又出兵埃及强占运河地区 ,自此控制运河达74年之久 。1956年7月26日,埃及正式将运河收归国有。同年 ,埃及击败了英、法纠合以色列的武装侵略 ,捍卫了运河主权 。1967年6月以色列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西奈半岛被侵占,埃及关闭了运河。1973年10月,埃及对以色列发动自卫反击战,强渡运河,收复西奈部分领土。1975年6月运河重新开放。
运河北起地中海东南岸的塞得港,南至苏伊士湾的陶菲克港,长161千米 ,如计算南北河口航道 ,长173千米 ;扩建前原河宽60米 ,底宽22米 ,深8米 ,可通行吃水7.5米的船舶。北端的塞得港位于地中海与曼宰莱湖间狭长的人造陆地上,是运河的北大门,南行的船只每天于此有两次编队 ,日通行达90船次。从塞得港南行入运河不久,即进入曼扎提湖,因湖中水浅,船队只能沿人工疏浚的航道行进。出湖后继续南行,经过巴拉湖后,即是运河中段城市坎塔拉,有铁、公路两用铁桥横跨运河,形成沟通亚非两大陆的重要陆路通道。在坎塔拉以南,运河自西侧分出了巴拉运河,该运河在到达费尔丹之前又汇入主河道,实际起到复线的作用。南行至运河中点,即进入提姆萨湖,该湖因水浅,也有一条长16千米的人工航道。湖西岸即是运河的行政中心和指挥中心——伊斯梅利亚,这里有连接苏伊士、塞得港和开罗的铁路线 ,来自尼罗河的伊斯梅利亚运河也经这里自西向东汇入运河 。在汇入运河前的伊城附近,该运河分两支,分别流入南去的苏伊士淡水运河和北去的阿巴西亚淡水运河。因此,伊斯梅利亚又成为联系尼罗河流域和苏伊士运河的水路中继站。自伊城继续南行即进入大苦湖和小苦湖 。在大苦湖 ,宽9千米、长17千米的自然水道足以使各种船只畅行;但在小苦湖,因水浅则需开掘人工航道。为解决南北船队会船,小苦湖中特别修建了复航道和待避区。出小苦湖后,运河呈直线型直达苏伊士湾的运河最南端陶菲克港。所以叫苏伊士运河
⑹ 1857年,英法两国争夺苏伊士运河,英国用了什么阴谋
1857年,运河还没凿开呢。。
苏伊士运河是在1859年4月25日至1869年11月17日期间开凿的。
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它全长170多公
里,北起地中海的塞得港,南到红海的苏伊士城,平均宽度约100米、深9米,后来经过
多次修浚,现在河面宽度为160—200米,平均深度约15米,可通行8万吨巨轮。
10年间,埃及民工共挖土7400多万立方米,通行前耗资4亿多法郎。
苏伊士运河极其重要的地位,使英国殖民统治者早已垂涎三尺,因此,英国也想把它据
为己有。早在运河计划开凿时,英国就百般阻挠,他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削弱。但法国克服
一切阻力,英国人终于未能制止。运河通行后,英国又千方百计插手运河管理权,但都难以
成功。1874年11月,埃及政府因开凿运河耗费的1200万英镑而债台高筑,发生了
严重的财政危机,所以不得不决定出卖它所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的44%的股票。英国看
到机会来了,便竭力阻止埃及将股票卖给法国。同月,英国首相狄斯累利违背常规,未经议
会讨论,也未征求内阁同意,擅自向国内罗斯柴尔德财团借款,采用各种手段,把埃及的7
箱股票买到手,并立刻运回伦敦。埃及的股票原价4亿法郎,而英国乘人之危仅以1亿法郎
就买到了。所以当1875年2月英国议会开会讨论苏伊士运河股票问题时,议会欣然批准
了这项一本万利的买卖。之后,英国又不断购进其它零星股票,最终苏伊士运河成为英法两
国的私有财产,英国的第一个目标——控制苏伊士运河达到了。接着,英国凭借它强大的实
力,于1882年实现了第二个目标——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欧洲各国都非常关心,1888年10月,英国、德国、奥匈帝
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荷兰、俄国、土耳其等国代表,在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开会,共同签订了《君士坦丁堡公约》,其核心内容是:苏伊士运河在战争时期应该与在和
平时期一样,对世界各国的商船或军舰一律自由开放,不得封锁。禁止任何国家在运河水域
打仗。英国用它对运河的所有权而保留了《君士坦丁堡公约》的意见,直到1904年与法
国签订了《英法协定》后才宣布完全同意公约内容。
⑺ 苏伊士运河堵了4天对中国股市有什么连锁反应
航运股上涨,比如中海远控。
苏伊士运河堵了之后,推高航运费用,因此航运过获得利好。
其他的影响还是比较微小,毕竟只读了四天,能损失多少?
其他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更多。
⑻ 法国在埃及修苏伊士运河,为何给英国做了嫁衣
原因有二:
一、法国在管理苏伊士运河上的并没有取得一锤定音的权力
苏伊士运河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要修剪苏伊士运河则必须需要埃及政府的支持。然而埃及政府的资金有限,很快就把资金消耗一空,而法国又是使用的股票方式进行筹资修建苏伊士运河的。
在签署的《英埃条约》中就有一条“英国终止在埃及的军事占领,撤走军队,但有权在苏伊士运河驻军1万人和飞行员400人。”
最终还是法国白忙一场。英国控制埃及之后无论是在军事控制还是在股票经济控制上,都对苏伊士运河有了绝对的控制权,法国辛辛苦苦修建的苏伊士运河,为英国维持世界级强国的地位,做出巨大贡献。
⑼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日亏损被曝,其中股票有怎样的走势
随着苏伊士运河堵塞,造成了全球上国际贸易经济的亏损,损失极大,而相对应的股票也呈现了不断下跌的趋势。当然,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苏伊士运河被堵会造成如此大的经济损失呢?
好在现在长赐号,终于能够正常通行,也不再堵塞了,而股票也现在正在呈回升的趋势!
⑽ 苏伊士运河股票每年能分多少钱
股票要看市场价值的,不一定能分多少钱,只要是上市的股份都要看它的市值。也就是股票升了就赚了,跌了就可能就少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