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码百科 » 阿尔曼公司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nasdaq100科技指数股票 2025-07-05 07:24:23
中国卫通股票代码 2025-07-05 06:46:10

阿尔曼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1-11-29 08:23:19

㈠ 财务预警中的Z是怎么算的

财务比率分析中的Z指数
财务比率分析中的Z指数分析法又称"Z记分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变模式来预测公司财务危机的分析方法.最初的"Z记分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Altman)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最初阿尔曼在制造企业中分别选择了33家破产企业和良好企业为样本,收集了样本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有关数据,并通过整理从二十二个变量中选定预测破产最有用的五个变量,经过综合分析建立了一个判别函数:在这模型中他赋予五个基本财务指标以不同权重,并加计产生"Z"值,即:
Z=0.012X1+0.014 X2+0.033 X3+0.006 X4+0.999 X5
其中:Z——判别函数值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普通股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帐面价值总额)×100
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该模型将反映企业长债能力的指标X1和X4,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X2 和X3以及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X5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综合分值来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按照这个模式一般来说,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通过计算某企业连续若干年的Z值就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的征兆.阿尔曼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几个临界值,即:当Z值大于2.675时,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就小;当Z值小于1.81时,则表明企业潜伏着破产危机;当Z值介于1.81和2.675之间时被称之为"灰色地带",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极为不稳定.
上述模型主要适用于股票已经上市交易的制造业,为了能够将"Z—Score Model "模型适用于私人企业和非制造业公司,阿尔曼又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即:
Z=0.065X1+0.0326X2+0.01X3+0.0672X4
式中: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税息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企业账面价值/负债账面价值)×100
在这个预警模型中当目标企业的Z值被测定为大于2.90时,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当Z值小于1.23时,说明企业已经出现财务失败的征兆;当Z值处于1.23与2.90之间时为灰色地带,表明企业财务状况极不稳定.
我们以A公司为例对A公司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Z值做一个分析(假设以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公司股票价格以2004年末和2005年末的价格为准,公司股票在上述两个时点的市场价格分别为5.15和4.10元,资产总额均采用期末数):
2004年:X1=(395778-78245)÷710706×100=44.68
X2=(119796+39037)÷710706×100=22.35
X3=(50980+728)÷710706×100=7.28
X4=(5.15×119647)÷92932×100=663.05
X5=1529938÷710706=2.15
则 Z=0.012×44.68+0.014×22.35+0.033×7.28+0.006×663.05+0.999×2.15=7.215
2005年:X1=(384584-72173)÷677750×100=46.10
X2=(132314+14537)÷677750×100=21.67
X3=(32577-203)÷677750×100=4.78
X4=(4.10×119647)÷72310×100=678.40
X5=1650946÷677750=2.43
则 Z=0.012×46.10+0.014×21.67+0.033×4.78+0.006×678.40+0.999×2.43=7.512
以阿尔曼的Z值为判断标准,则A公司财务状况非常良好..
阿尔曼设计的Z模型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资产规模,变现能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该模型在西方预测公司破产的准确率达70%—90%,在破产前一年准确率高达95%.但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的一些实际情况与国外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别,简单照搬过来使用能否发挥到同样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第一,Z模型缺乏现金流变化的因素.在Z模型中X1的分子"营运资金"是以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取得的,而流动资产中有可能存在大量并不容易兑现的存货和可能收不回的应收债权,这些都会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带来误判的可能,从而最终影响到Z值的结果.
第二,在计算X3值时,"税息前利润"也是一个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数据,这主要缘于我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单独设一个"利息费用"科目,企业外部单位和人员在计算税息前利润时,通常是用财务费用来代替利息费用,而在我国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及收入,汇兑损益和借款手续费等内容,与美国的"利息费用"内涵并不相同,如果我们将一个不准确的数据置入财务预警模型中来计算Z值,这会影响到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
第三,在X4值的计算中,如果是针对上市公司来做财务失败预警分析,"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值总额"能否反映公司的价值是一个问题.虽然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气氛较浓,业绩与股价的相关性并不高,很多绩差股的价格往往要远高于其价值,以这与价值背离的价格作为分析的依据得出的可能会是个错误的结论.
希望这个文献对你有帮助!

㈡ 股票z值是什么意思

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通过计算某企业连续若干年的z值就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的征兆。
阿尔曼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几个临界值,即当z值大于2。675时,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就小;当z值小于1。81时,则表明企业潜伏着破产危机;当z值介于1。81和2。675之间时被称之为“灰色地带”,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极为不稳定。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㈢ 股票z值是什么意思

Z指数分析法又称"Z记分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变模式来预测公司财务危机的分析方法.最初的"Z记分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Altman)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
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通过计算某企业连续若干年的Z值就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的征兆.阿尔曼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几个临界值,即:当Z值大于2.675时,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就小;当Z值小于1.81时,则表明企业潜伏着破产危机;当Z值介于1.81和2.675之间时被称之为"灰色地带",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极为不稳定。

㈣ 金钼股份财务分析

来谈点我的看法吧..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1.你说的是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吧,也就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里不会经常发生的损益.这样能让投资者看的更加清楚上市公司的收益,不会被偶尔的收益给混过去,比如你第3个问题投资收益就是非经常性的损益..一般来说不会每年都去买卖股票而不做公司的主营业务的......

http://www.chinesetax.com.cn/acc/kuaijishiwu/zuokuaiji/zuozhangjiqiao/200711/705279.html 可以看一下它的概念

2.因为证监会没有规定要公布这个调整后每股净资产的指标

3.就象我第一个问题回答的那样.由于投资收益不是经常会有的...所以06年有,07,08年却没有了.....比如金钼公司以前控股一家公司70%股份,现在出于其他原因考虑,再不影响控股权的情况下出售10%股份,或者它和我们一样以前买过股票,现在股票涨价了.它卖了...这些都能算投资收益

4.增长率爆涨就是它今年总资产比前一年总资产率增长很多,主要是由于他上市募集资金造成的.....

5.财务比率分析中的Z指数

财务比率分析中的Z指数分析法又称"Z记分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变模式来预测公司财务危机的分析方法.最初的"Z记分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Altman)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最初阿尔曼在制造企业中分别选择了33家破产企业和良好企业为样本,收集了样本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有关数据,并通过整理从二十二个变量中选定预测破产最有用的五个变量,经过综合分析建立了一个判别函数:在这模型中他赋予五个基本财务指标以不同权重,并加计产生"Z"值,即:

Z=0.012X1+0.014 X2+0.033 X3+0.006 X4+0.999 X5

其中:Z——判别函数值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普通股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帐面价值总额)×100

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该模型将反映企业长债能力的指标X1和X4,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X2 和X3以及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X5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综合分值来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按照这个模式一般来说,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通过计算某企业连续若干年的Z值就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的征兆.阿尔曼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几个临界值,即:当Z值大于2.675时,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就小;当Z值小于1.81时,则表明企业潜伏着破产危机;当Z值介于1.81和2.675之间时被称之为"灰色地带",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极为不稳定.

上述模型主要适用于股票已经上市交易的制造业,为了能够将"Z—Score Model "模型适用于私人企业和非制造业公司,阿尔曼又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即:

Z=0.065X1+0.0326X2+0.01X3+0.0672X4

式中: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税息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企业账面价值/负债账面价值)×100

在这个预警模型中当目标企业的Z值被测定为大于2.90时,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当Z值小于1.23时,说明企业已经出现财务失败的征兆;当Z值处于1.23与2.90之间时为灰色地带,表明企业财务状况极不稳定.

我们以A公司为例对A公司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Z值做一个分析(假设以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公司股票价格以2004年末和2005年末的价格为准,公司股票在上述两个时点的市场价格分别为5.15和4.10元,资产总额均采用期末数):

2004年:X1=(395778-78245)÷710706×100=44.68

X2=(119796+39037)÷710706×100=22.35

X3=(50980+728)÷710706×100=7.28

X4=(5.15×119647)÷92932×100=663.05

X5=1529938÷710706=2.15

则 Z=0.012×44.68+0.014×22.35+0.033×7.28+0.006×663.05+0.999×2.15=7.215

2005年:X1=(384584-72173)÷677750×100=46.10

X2=(132314+14537)÷677750×100=21.67

X3=(32577-203)÷677750×100=4.78

X4=(4.10×119647)÷72310×100=678.40

X5=1650946÷677750=2.43

则 Z=0.012×46.10+0.014×21.67+0.033×4.78+0.006×678.40+0.999×2.43=7.512

以阿尔曼的Z值为判断标准,则A公司财务状况非常良好..

阿尔曼设计的Z模型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资产规模,变现能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该模型在西方预测公司破产的准确率达70%—90%,在破产前一年准确率高达95%.但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的一些实际情况与国外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别,简单照搬过来使用能否发挥到同样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第一,Z模型缺乏现金流变化的因素.在Z模型中X1的分子"营运资金"是以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取得的,而流动资产中有可能存在大量并不容易兑现的存货和可能收不回的应收债权,这些都会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带来误判的可能,从而最终影响到Z值的结果.

第二,在计算X3值时,"税息前利润"也是一个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数据,这主要缘于我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单独设一个"利息费用"科目,企业外部单位和人员在计算税息前利润时,通常是用财务费用来代替利息费用,而在我国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及收入,汇兑损益和借款手续费等内容,与美国的"利息费用"内涵并不相同,如果我们将一个不准确的数据置入财务预警模型中来计算Z值,这会影响到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

第三,在X4值的计算中,如果是针对上市公司来做财务失败预警分析,"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值总额"能否反映公司的价值是一个问题.虽然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气氛较浓,业绩与股价的相关性并不高,很多绩差股的价格往往要远高于其价值,以这与价值背离的价格作为分析的依据得出的可能会是个错误的结论.

㈤ 一只股票为什么通达信有Z字,而同花顺没有

㈥ 什么叫宏观经济稳定指数

企业家信心指数(Entrepreneur Expectation Index) 企业家信心指数也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acro-economic climate index)是根据企业家对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的认识、看法、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乐观"、"一般"、"不乐观"的选择)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感受与信心。日常生活中,为便于反映企业家信心指数的涵义,常表述为"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信心与预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 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是利用一系列经济指标建立起来的宏观经济"晴雨表"或"报警器"。它之所以能像"晴雨表"或"报警器"那样发挥监测和预警的作用,第一是因为经济本身在客观上存在着周期波动;第二是因为在经济波动过程中,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指标率先暴露或反映出来。 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探求经济周期波动规律,西方经济统计学家们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了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的研究工作。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的七十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经济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世界各国所熟悉。中国在80年代末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财务比率分析中的Z指数 财务比率分析中的Z指数分析法又称"Z记分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变模式来预测公司财务危机的分析方法.最初的"Z记分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Altman)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最初阿尔曼在制造企业中分别选择了33家破产企业和良好企业为样本,收集了样本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有关数据,并通过整理从二十二个变量中选定预测破产最有用的五个变量,经过综合分析建立了一个判别函数:在这模型中他赋予五个基本财务指标以不同权重,并加计产生"Z"值,即: Z=0.012X1+0.014 X2+0.033 X3+0.006 X4+0.999 X5 其中:Z——判别函数值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普通股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帐面价值总额)×100 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该模型将反映企业长债能力的指标X1和X4,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X2 和X3以及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X5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综合分值来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按照这个模式一般来说,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通过计算某企业连续若干年的Z值就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的征兆.阿尔曼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几个临界值,即:当Z值大于2.675时,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就小;当Z值小于1.81时,则表明企业潜伏着破产危机;当Z值介于1.81和2.675之间时被称之为"灰色地带",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极为不稳定. 上述模型主要适用于股票已经上市交易的制造业,为了能够将"Z—Score Model "模型适用于私人企业和非制造业公司,阿尔曼又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即: Z=0.065X1+0.0326X2+0.01X3+0.0672X4 式中: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税息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企业账面价值/负债账面价值)×100 在这个预警模型中当目标企业的Z值被测定为大于2.90时,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当Z值小于1.23时,说明企业已经出现财务失败的征兆;当Z值处于1.23与2.90之间时为灰色地带,表明企业财务状况极不稳定. 我们以A公司为例对A公司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Z值做一个分析(假设以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公司股票价格以2004年末和2005年末的价格为准,公司股票在上述两个时点的市场价格分别为5.15和4.10元,资产总额均采用期末数): 2004年:X1=(395778-78245)÷710706×100=44.68 X2=(119796+39037)÷710706×100=22.35 X3=(50980+728)÷710706×100=7.28 X4=(5.15×119647)÷92932×100=663.05 X5=1529938÷710706=2.15 则Z=0.012×44.68+0.014×22.35+0.033×7.28+0.006×663.05+0.999×2.15=7.215 2005年:X1=(384584-72173)÷677750×100=46.10 X2=(132314+14537)÷677750×100=21.67 X3=(32577-203)÷677750×100=4.78 X4=(4.10×119647)÷72310×100=678.40 X5=1650946÷677750=2.43 则Z=0.012×46.10+0.014×21.67+0.033×4.78+0.006×678.40+0.999×2.43=7.512 以阿尔曼的Z值为判断标准,则A公司财务状况非常良好.. 阿尔曼设计的Z模型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资产规模,变现能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该模型在西方预测公司破产的准确率达70%—90%,在破产前一年准确率高达95%.但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的一些实际情况与国外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别,简单照搬过来使用能否发挥到同样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第一,Z模型缺乏现金流变化的因素.在Z模型中X1的分子"营运资金"是以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取得的,而流动资产中有可能存在大量并不容易兑现的存货和可能收不回的应收债权,这些都会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带来误判的可能,从而最终影响到Z值的结果. 第二,在计算X3值时,"税息前利润"也是一个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数据,这主要缘于我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单独设一个"利息费用"科目,企业外部单位和人员在计算税息前利润时,通常是用财务费用来代替利息费用,而在我国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及收入,汇兑损益和借款手续费等内容,与美国的"利息费用"内涵并不相同,如果我们将一个不准确的数据置入财务预警模型中来计算Z值,这会影响到所得出的结论的科学性. 第三,在X4值的计算中,如果是针对上市公司来做财务失败预警分析,"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值总额"能否反映公司的价值是一个问题.虽然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股权分置问题,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气氛较浓,业绩与股价的相关性并不高,很多绩差股的价格往往要远高于其价值,以这与价值背离的价格作为分析的依据得出的可能会是个错误的结论.

求采纳

㈦ 股票z值是158.04代表什么呢

Z指数分析法又称"Z记分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变模式来预测公司财务危机的分析方法.最初的"Z记分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Altman)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

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通过计算某企业连续若干年的Z值就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的征兆.阿尔曼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几个临界值,即:当Z值大于2.675时,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的可能性就小;当Z值小于1.81时,则表明企业潜伏着破产危机;当Z值介于1.81和2.675之间时被称之为"灰色地带",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极为不稳定.
Z=0.012X1+0.014 X2+0.033 X3+0.006 X4+0.999 X5

其中:Z——判别函数值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
X4——(普通股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帐面价值总额)×100
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