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毛木耳生产优势与市场前景如何
(1)生产现状
近年来,国际上人工栽培毛木耳集中在印度和东南亚的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1980年以后,我国黄背毛木耳生产由于良种781的推广应用而迅速发展到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山东、山西、河北等21个省、直辖市,我国南方福建、海南、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10多个省、自治区的毛木耳已进入商业性生产,台湾省毛木耳产区集中在台中及台南、高雄一带。四川省在金堂、简阳、中江等县建成毛木耳商品生产基地。河南省鲁山县黄背毛木耳年栽培量也达1.5亿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商人在福建闽南漳州一带租地办场,建立多个白背毛木耳高棚“太空包”墙式栽培模式的集约化种植场。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已成为福建省漳州市集约化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模式,白背毛木耳成为漳州市适销对路的食用菌生产新品种和闽台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全市每年栽培毛木耳等珍稀食用菌达2亿多袋,年产值2亿多元,解决了农村劳动4万多人就业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支柱产业,仅南靖县每年就种植1.2亿袋,产值1.5亿元,仅此一项全镇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还带动了塑料、运输等行业的发展,解决了许多农产品剩余下脚料。近年来,乳白毛木耳新品种的栽培量每年递增50%以上。集约化栽培模式不断扩大,闽南食用菌场1993年投资150万元人民币,占地3公顷,每年“太空包”栽培白背毛木耳100万袋,成为机械化、工厂化、集约化生产毛木耳的商品基地。南靖嘉田木耳公司成为福建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国毛木耳产量已超过黑木耳产量,年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
(2)产业优势
各地实践表明,毛木耳具有两大优势:一是毛木耳抗逆力强,适应性广,栽培管理粗放,生产技术容易掌握;二是栽培原料来源广,产量较高,杂木屑、甘蔗渣、农作物秸秆、野草等均可利用,室内外均可栽培。每100千克干的原料可收获鲜毛木耳180~200千克。乳白毛木耳新菌株,其产品口感滑脆,介于黑木耳与毛木耳之间,投放市场很受欢迎。2000年以来古田县每年种植3000万~5000万袋,成为食用菌生产中的新产品。
(3)市场前景可观
毛木耳在国内外食用菌市场的众多品种竞争中,它以风味独特,富含多糖和食用纤维,价格便宜而占有优势。现有白背毛木耳出口的价格仅黑木耳的1/2;国内市场黄背毛木耳的价格仅黑木耳的1/3。因此十分适合国内亿万民众现有生活水平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市场消费需求。从市场看,毛木耳的销售很有潜力。1991年我国内地和台湾省,以及越南、中国香港等毛木耳消费量2150吨,至2004年消费量增至4600多吨。白背毛木耳的消费市场从日本延伸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各国。法国、美国、德国及俄罗斯等欧美国家也正在形成消费市场。黄背毛木耳在国内菜市场渐成为日常菜篮子和火锅习惯区域的人们适销菇品。毛木耳将成为国内外市场黑色食品的流行一族,价格有上升的趋势。
B. 木耳是如何生产
、木耳是腐生在枯死的树木枝干上,其状扁平,形如人耳,故名木耳,也称黑木耳。
二、木耳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根据木耳的生长采收季节可分为春木耳、伏木耳和秋木耳。春季和秋季的气温比不二生长的适宜温度略低,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木耳的生长速度慢,肉质较厚,质量好;夏季,特别是进入伏天,气温比较高,空气湿度大,木耳的生长速度快,肉质比较薄,质量稍差。目前人工培植以段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1、玻瓶栽培:是利用500毫升旧罐头瓶栽培木耳。其方法是:按培养料配方,加水拌匀,含水量为60%,装瓶后压实,每瓶装料3两,装至瓶肩处,中间打一个园洞,然后擦净瓶口,用牛皮约封住瓶口并扎紧,用1.5公斤/厘米攩2搅压力高压灭菌,保持1.5小时,或常压灭菌,煮沸后保持6-8小时。灭菌后待瓶子冷却,无菌操作接入木耳菌种,把接好种的瓶子放在培养室培养,培养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5℃,经30-35天培养菌丝长满瓶,然后取掉瓶盖,瓶口向上,整齐排列,室内温度保持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5%左右。若湿度不足,可向室内地面和空间喷以雾状清水。当瓶内子实体大量出现时,室内湿度可适当增大。为了促进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给予大量散光和定量的直射光。
C. 黑木耳股票是多少
我国是最早进行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大国,年产量约占世界食用菌产量四分之三。日前在武汉举行的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介绍,我国商业化栽培的菌类作物种类约60种,未来30年将上升到100至150种,目前香菇、双孢菇、平菇、黑木耳、草菇、金针菇等传统品种继续保持优势,杏鲍菇、姬松茸、白灵菇、榆黄蘑、杨树菇等珍稀品种逐步推广,猪肚菇、大球盖菇、绣球菌等新品种不断选育栽培。
据悉,目前A股市场上,涉及食用菌生产的上市公司包括双塔食品和星河生物
双塔食品:有望打造全球领先的豌豆深加工产业链
双塔食品 002481 食品饮料行业
星河生物:行业景气度回升,进军肉牛产业链
星河生物 300143 农林牧渔类行业
D. 全国的黑木耳生产基地都有哪些
2013年,东宁县黑木耳产业增加值实现34亿元,85%的农民从事黑木耳产业,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685元,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据中华供销总社统计,东宁成为世界最大的黑木耳产业销售基地。
E. 木耳是那个地区生产
木耳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产,以东北的黑木耳为最好。
F. 黑木耳生产的总体概况如何
木耳属全世界共有约50个种类,我国已知可食用的种类有10多种,以黑木耳和毛木耳栽培较广,且栽培方法相似。
黑木耳又称木耳、细木耳、云耳、川耳,是一种质地鲜脆、滑嫩爽口、营养丰富的胶质类食用菌(图4-18)。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野生类保健食品和重要的出口商品,野生及栽培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畅销日本及西欧、东南亚、港澳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图4-18 黑木耳
我国野生黑木耳的自然分布很广,遍及20多个省市的广大区域,其中湖北的产量最多,黑龙江的质量最好。黑木耳人工栽培最早采用的是段木栽培,现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袋式熟料栽培,而且最先采用的是吊袋或层架出耳。目前仿野生地面畦栽方法,大大提高了产量与质量,得到了很快发展。
G. 我国黑木耳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怎样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木耳、细木耳、黑菜、光木耳等,属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在我国的自然分布很广,主要产区是湖北、四川、贵州、河南、吉林、黑龙江等省。我国地域广阔,林木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世界黑木耳主要产地,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山珍食品,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用药用真菌,世界年产量(鲜)46.2万吨,中国占40万吨,年出口量占世界96%,居第一位。发展黑木耳生产,既有利于改变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增加副食品的品种,又有助于搞活农村经济。
我国黑木耳生产经历几个阶段,野生、原木砍花到纯菌丝段木接种。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改进了生产工艺,广泛利用木屑、玉米芯、稻草、甘蔗渣等代用料栽培,并获得成功。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有20多年的历史,该项技术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已经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对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节约木材,发展我国黑木耳生产,开辟了新的渠道,也是目前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随着森林林木资源锐减和“天保工程”的实施,生产黑木耳的木耳段不断减少,代料栽培黑木耳势在必行。今后菇林矛盾更加突出,根本的出路就在于全面推广代料栽培。随着我国代料栽培黑木耳优良品种不断培育成功及栽培技术的提高,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正日益普及,代料栽培黑木耳生产方式正在取代传统的段木栽培生产方式。
H. 木耳产地在哪里
黑木耳生长于栎、榆、杨、榕、洋槐等阔叶树上或朽木及针叶树冷杉上,密集成丛生长,可引起木材腐朽。生长在不同树木上的木耳称谓不同,其功效也有差异。
黑木耳呈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沿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
(8)生产木耳的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营养成分:
黑木耳不仅滑嫩可口,滋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享有“素中之肉”、“素食之王”的美称,是久负盛名的滋补品。据有关调查分析,每100g鲜木耳中含有蛋白质10.6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65.5g,纤维素7g。
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尤以铁的含量最为丰富,每100g鲜木耳中含铁185mg,比叶类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芹菜还要高出20多倍,比动物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高近7倍,故被誉为食品中的“含铁冠军”。
此外,黑木耳的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包括赖氨酸、亮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较高的生物效价。黑木耳为胶质菌类,含有大量胶质,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可以消除肠胃中的残存食物和难以消化的纤维性物质。
对无意食下的木渣、沙尘等异物有溶解作用。因此,是棉纺工人和从事开矿、粉尘、护路等工作人员的首选保健食品。黑木耳中的磷脂是人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营养剂,是青少年和脑力劳动者实用而又廉价的脑补品。
I. 目前我国黑木耳生产主要有哪些模式各有何优缺点
目前我国黑木耳生产主要模式,以栽培原料有否灭菌划分为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熟料栽培具有菌袋的成品率高、出耳均匀、产量普遍较高,但需较多的工序和消耗更多燃料;发酵料栽培具有工序较简单、节省灭菌燃料,但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内进行、且用种量大、菌袋的成品率较低;熟料栽培中又以原料的容器可划分为短袋栽培、长袋栽培;以栽培场所划分可划分为室内栽培、室外栽培,在室外栽培中有室外荫棚下的畦式袋栽、挂袋栽培、层架栽培等;以熟料短袋室外无荫棚畦栽、荫棚下挂袋、层架式、畦式栽培为常见;荫棚下长袋层架式栽培是值得提倡的栽培模式,它具有子实体单片率较高、菌袋脱离地面较卫生等优点。
J. 中国木耳产地
木耳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国内有9个种,黑龙江拥有现有的全部8个品种,云南现有7个种、河南卢氏县有一种。野生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秦巴山脉、伏牛山脉等。湖北房县、随州、四川青川、云南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和河南省卢氏县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