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菱财阀和三井财阀哪个更重要
三井比三菱历史起源要早很多。三井整体规模方面比三菱大一些。
三菱后来者居上现在可以说是跟三井平起平坐的水平。而且三菱创始人是下层社会出身。我觉得三菱牛一些。
⑵ 日本三菱总裁是谁
日本三菱重工总裁佃和夫
简介:
佃和夫1943年出生于日本山口县,曾在东京大学进行研修。1968年,他进入三菱重工,因工作勤奋、业绩突出而逐步升迁至董事、常务董事。2003年,他实现了早年定下的人生目标——成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社长。
佃和夫在成为社长的同时,也成了日本自卫队不得不倚重的人物。因为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亦军亦民的防务产品承包商。它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船舶、火箭制造商和石油、天然气、火电、核电工厂开发商以及重型机械生产商。同时,它还是日本最大的军火商,承包生产了日本防卫产品的30%。2000年,在世界军工企业100强中,三菱重工排名第13位。
随着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不断加快,佃和夫与日本自卫队高层的交往日益增多。2003年,佃和夫刚一上任,就为三菱重工迎来了一个开门红——从防卫厅拿到了总额2800亿日元的军火订单,居日本各军工企业之首。
⑶ 三菱和三井竞争,是如何获得胜利的
对三菱不屑一顾的三井物产公司,在三菱的迅速扩张中受到猛烈的冲击。正当三菱独霸海运,业务如日中天之际,涉泽荣一与三井物产公司的董事长益田孝商量,纠集敌视三菱的地方船只、批发商、货主,采取涉泽最擅长的合股方式,创立一家大型海运公司,企图对“骄恣”的弥太郎进行反击。他们成立的新公司取名“东京风帆船会社”,投入资金36.6万日元,董事长预定由海军上校远武秀行担任,头取(相当于总经理)由涉泽荣一的堂弟涉泽喜作担任。面对来势凶猛的威胁,岩崎弥太郎也未敢怠慢。他迅速召开会议寻求对策。在真真假假的舆论攻势面前,涉泽在米业及银行上早已一天不如一天,如第一国立银行、抄纸公司等都连连亏损,加上谣传四起,更使涉泽等人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
另外,弥太郎还开始秘密收购涉泽与三井派合股创立的东京股票交易所的股票。弥太郎绞尽脑汁仪收购股票的策略成功,涉泽荣一的堂弟涉泽喜作被迫辞去头取之衔。
涉泽虽在与三菱的竞争中败得一塌糊涂,却未彻底垮台,随着局势的发展,意外地得到了卷土重来的契机。
1881年,大久一派的当权者大阪重信被反对派排挤,被迫下台,而弥太郎的支持者大久保利通也被杀。明治政府内部已无人能帮助弥太郎的三菱。而与三井息息相关的井上、同县及伊藤等长州人物开始掌权。下野的大阪组织改进党与政府相抗衡,弥太郎鼎力支持大阪的反政府运动。于是,形成“长州藩阀政府加三井”的联盟对抗“大阪的改进党加三菱”的局面。对弥太郎而言,真正的龙争虎斗才刚开始。
就在政坛斗争激烈,陷入一片混战之时,涉泽荣一再度活跃起来。他指使心腹田口卯吉在《东京经济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三菱公司的补助金》的攻击性文章。由于涉泽的推波助澜,三菱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明治当局看到,若是弥太郎的财力和大阪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图谋颠覆政府,那将是一件最可怕的事。1882年,明治当局计划成立一个打垮弥太郎三菱公司的大海运公司,由涉泽出面,井上赞助、农商大臣品川负责指挥。
弥太郎在政府这一计划出台前得到消息,立即提出“意见书”阻止,然而政府却以一篇《辨妄草案》的长文加以驳斥。就这样,规模空前的大公司——共同运输公司按计划成立了。
这个公司采取涉泽最擅长的合股形式,其中260万日元由政府投资,其余由三井集合民间游资形成,共计总创业资本为600万日元。
两家公司为了抢乘客,抢业务,几乎是“不择手段”——共同公司企图通过附赠礼品来吸引乘客;三菱公司也不甘示弱,不惜把船费降到不能再降的地步。
后来,两家公司的竞争演变为降价竞争。最高兴的还是乘客和货主们,他们甚至威胁说:“你们不多打折扣,我就去坐别家的船。”
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弥太郎以坚定的信念、过人的谋略与共同公司角逐。他既重视对方的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也非常注意内部整顿。他将公司重新改组,精简人员,削减开支,采取战斗到底的姿态。他的心腹近藤廉平(后来的日本邮船社长)利用公司便笺写私信,弥太郎发现后立刻给予处分:从他月薪(70元)中扣除15元钱。当时有人讽刺说:“近藤使用一张纸花了15元,近来物价实在太贵。”尽管有人觉得弥太郎对属下太苛刻了,但他的办法却的确使三菱走出了危机。
1884年,三菱每吨汽船的平均收入为100元。与共同公司的竞争,三菱虽获得了胜利,却使它元气大伤,三菱不得不停止香港至琉球间的航线,连三菱汇兑所也被迫停业。而共同公司也筋疲力尽,其股票在1884年下半年已陷入毫无红利的窘境,股价落到面额的2/3以下,持股人争相抛售。弥太郎抓住机会,秘密收购这些抛出的共同公司股票。到1884年末,弥太郎已控制了过半数的股权。
1885年2月7日,岩崎弥太郎因饮酒过量,再加上日夜劳心,胃癌难愈,终于带着无限遗恨撒手西归了。他弟弟岩崎弥之助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
1885年10月1日,两家公司合并成立日本邮船公司。共同公司出资600万,三菱公司出资500万。由于共同公司股份分散,加上许多股票早已被三菱秘密收购,实际的权力便掌握在弥之助手中,后来,这家新公司终于成为日本最大的公司。
⑷ 寻三菱的股票代码,谢谢!
在中国没有三菱的相关股票上市的,在日本有这些公司与三菱有关的,这些都是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股票及其代码如下:
18710ピーエス三菱
34040三菱レイヨン
36360三菱総合研究所
38640三菱制纸
41820三菱瓦斯化学
41880三菱ケミカ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45080田辺三菱制薬
56320三菱制钢
57110三菱マテリアル
58040三菱电线工业
63310三菱化工机
65030三菱电机
70110三菱重工业
72110三菱自动车工业
79760三菱铅笔
80580三菱商事
83060三菱UFJフィナンシャル・グループ
85930三菱UFJリース
88020三菱地所
93010三菱仓库
⑸ 三菱和三井现在哪个更强
在我的认知中,三菱是日本车的牌子,三井是日本动漫里的人物名字…
⑹ 日本三井企业是做什么的
日本三井集团(日文:三井本社;日文假名:みついほんしゃ)是日本的四大垄断财阀之一,是由三井家庭统治的财阀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企业有樱花银行、三井物产、新王子制纸、东芝、丰田汽车、三越、东丽、三井不动产等。该财团在化工、重型机械、综合电机、汽车制造、房地产、核发电、半导体、医疗及办公电子设备等行业拥有优势。
具体介绍如下:
(一)日本的“三井集团”和“三菱集团”“住友集团”是日本最早的三大财团。
(二)日本的“三井集团”并不是只有一个企业,而是由“三井集团”旗下的众多的企业构成。“三井集团”旗下大约有90家企业,这些企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甚为广泛,几乎囊括了日本所有行业领域。
(三)日本“三井集团”旗下最大的三个企业分别是:三井银行・三井物产・旧三井鉱山。
(四)日本“三井集团”旗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如下,从中不难看出“三井集团”的庞大的规模和所涉及的行业的广泛:
王子制纸;
三机工业;
JA三井租赁;
商船三井;
昭和飞行机工业;
新日本空调;
第一园芸;
东京放送;
TBS电视台;
东芝;
东洋工程;
西日本电线;
丰田汽车;
日本纸パルプ商事;
日本制钢所;
日本制纸;
日本制粉;
富士胶卷;
三井海洋开発;
三井化学;
三井共同建设;
三井金属鉱业;
三井情报;
三井住建道路;
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険;
三井住友建设;
三井住友银行;
SMBC日兴证券;
日本総合研究所;
三井精机工业;
三井制糖;
三井生命保険;
三井石油开発;
三井仓库;
三井造船;
三井农林;
三井物产;
三井食品;
三井不动产;
三越伊势丹(零售百货)。
⑺ 日本四大证券公司排名
日本四大证券公司排名如下:
排名1野村证券公司
排名2大和证券公司
排名3、三菱日联证券公司
排名4、瑞穗证券公司
(7)日本三菱和三井的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一)野村证券,英文名NOMURA SECURITIES作为一家日本大券商,也是最早拓展中国金融和投资业务的境外机构之一。1925年成立的野村证券现为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证券管理的股票和债券资产规模达到了13.6万亿日元,公司净利润达到1680亿日元。
2002年10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接纳野村证券上海代表处为其特别会员,野村证券上海代表处从而成为首家获准成为深交所特别会员的境外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2002年11月,野村证券上海代表处又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接纳为首家境外特别会员。
发展历程
1925年12月25日从大阪株式会社野村银行中分离出来,成立了野村证券。
1926年1月正式营业。
1946年总公司移至东京。
1949年成为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正式会员。
1961年公司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大阪证券交易所、名古屋证券交易所上市。
1964年电子计算机部分离出来,成立株式会社野村电子计算机中心。
1985年野村商务服务株式会社成立。
1993年野村信托银行株式会社成立。
1999年11月野村企业信息子公司成立。
二)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是日本三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大和证券集团与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之一的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合资组建的日本顶级投资银行,是大和证券集团的核心企业。大和证券集团的前身大和证券成立于100年前,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证券公司之一,从诞生至今,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大和证券SMBC株式会社作为日本最大的银证合资公司,集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优势于一身,以其雄厚的综合实力向广大的客户群体提供最具创新,最优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现为日本最大的金融机构
合并以后的集团资产达到1.64万亿美元,超过了此前世界最大的美国花旗集团。该项合并还将日本主要的银行集团减少为3家,除了三菱UFJ金融集团,另外的两家是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合并后,新银行的分行系统一举成为全日本最大,业务分布更为均衡的分行网络。在海外业务上,三菱东京在全球各地有86家分行;UFJ银行有26家分行。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简称MUFG)是日本最大的金融机构,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综合性大型金融机构,由三菱东京金融集团和日联控股于2005年合并而来,总部设在日本东京。
201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日本三菱日联银行担任日本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
四)新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瑞穗证券股份公司于2009年5月7日合并,成为瑞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瑞穗证券是日本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旗下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瑞穗证券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91年,原名为山叶证券。2000年10月,由兴银证券与第一劝业证券、富士证券合并成立了瑞穗证券,此后又与新光证券合并成为瑞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拥有8000多名员工,并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开展了证券相关业务,在北京和上海设有代表处。
营业网点:日本国内100家、海外10家(2009年9月24日)
加盟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大阪证券交易所、名古屋证券交易所、福冈证券交易所、札幌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东京金融交易所
⑻ 丰田汽车,东芝,索尼都是日本三井财团旗下的企业吗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超过三万美元,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GDP方面,按照国际汇率排列的话,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世界第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14位。 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3位(次于美国和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16位 。此外,日本还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4年末,日本在海外的纯资产达1.8兆美元,也是世界最大。
政府以资本扶持工业与企业、强大的劳动力、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较低的军事预算比例(占GDP的1%),帮助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并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科技强国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日本的经济特点是生产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紧密结合、强大的企业联盟、紧密的团队合作、年功序列制、终身雇用制等 。最近,日本的企业为了谋求更多的利润已经开始部分放弃这些制度。
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东京证券交易所年交易量在全世界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2006年东京证券交易所总市值达549.7兆日圆,也是世界第二。
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汽车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本田、日产和 铃木等制造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球。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到1980年代保持了20多年的高度成长,被誉为奇迹:1960年代池田勇人内阁提出“所得倍增计划”,经济出现平均10%的增长;1970年代初期虽然遇到石油危机,平均仍有5%的增长;1980年代则为平均4%的增长。而从19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趋于不景气,主要是由于1980年代末的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圆不断升值下,泡沫经济瓦解。政府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2002年2月以来日本的景气一直扩大,创下了战后最长的景气复苏期纪录,不少企业创造了历史最好业绩。
⑼ 日本三井财团在中国的投资问题
很少有中国人知道,丰田、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都是三井财团体系的重要成员,在它们看似竞争激烈的背后,地有着更多的共谋。
从基础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到能源矿产,三井财团已经在中国展开了令人震惊的精妙布局,众多中国企业已被三井层层“捆绑”。
“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准军事化财团体制始终是日本经济的脊梁,而不被中国人所知,到了该研究日本的时候了!
一位深入三井财团12年、高喊“向日本学习”而“让日本畏悸”的中国人,揭开鲜为人知的内幕,并宣称“日本不再有秘密!”
如今,日本把自己扮成一个“失去10年”的虚弱巨人,
暗中却把持着微观经济的命脉,从“细节”上来控制整个世界!
●中国著名的国有企业上海宝钢怎么被日本财团称为他们的成员企业了呢?
●创建了新浪网的四通集团曾经“与巨人同行”,却被业界称为“引狼入室”,这个巨人和狼到底是谁呢?
●你知道谁曾经打造了索尼公司,又宣称将上海广电集团再打造成一个“中国的索尼”吗?
●东芝与索尼在蓝光DVD标准上的竞争不过是演给外人的一场戏,其实它们是一家人,谁又是它们的家长呢?
●日系手机真的全都败走中国,还是另有图谋?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你清楚这盘棋的对手是谁吗?
●为什么日本媒体把中国的“和谐号”列车称为“异乡的新干线”,这又与“台湾新干线”有什么联系呢?
●在中国航油集团输掉55亿美元的“赌局”中,谁是那个麻将桌上“3对1”的幕后庄家?
●“丰田汽车”真的是丰田家族创建和经营起来的,还是另有其人?暗中布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又是谁?
●谁在背后为东芝撑腰,以42亿美元吞下了西屋电气,拿到了80亿美元的中国订单,又打响了“核大战”?
答案只有一个: 三井
LZ应该查查资料,什么叫做财团.
⑽ 中国有没有类似日本 三菱 三井之类的大财团中国的社会允许类似的大财团出现吗
没 不过容许大的家族 财团不适合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