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码百科 » 云龙木雕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股票杠杆交易牛壹佰赞a 2025-08-29 04:52:25
中国卫星股票财务状况 2025-08-29 04:02:00

云龙木雕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2-07-09 04:14:06

A. 大理云龙诺邓村攻略有哪些

诺邓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的云南省云龙县,距大理州州府所在地165公里,交通便利。“诺邓”是云南一千多年未变的最古老的村名,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一个充满“盐味”的村落,《天龙八部》中段誉的王国,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盐井文化的活材料。诺邓是一个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聚落,有着极为辉煌的盐业历史,更有着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存,凡在中国大地上能见到的寺庙、牌坊、会馆、祠堂、府第、巷道、墓葬等等,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都存在着。

今日的诺邓因《舌尖上的中国》里诺邓火腿的影像而更为人熟知,但隐藏在这背后的则是更值得了解的灿烂的历史文明。虽然时代已经更迭,但那土墙、石壁、木雕在高原的阳光下流泻出的苍黄,依旧一如盐业财富的夕阳,照耀着诺邓的每一片大地。


交通信息:

1、在下关兴盛路汽车站坐到云龙的汽车,到云龙县诺邓镇,然后租车或是坐摩的(15—30)去就行了。县城到古村有6公里左右。

2、乘车路线:大理下关兴盛路客运站乘坐直达云龙县城的中巴车,从早上7:10分开始,每半小时一班,下午4:30末班车,票价42元,3个多小时到达。到云龙县城下车,直接坐微型车或者电三轮到诺邓,诺邓白族村距离县城六七公里,车费25元,全部是上坡路,车到诺邓村口,下车后只能步行进入诺邓村,没有班车。

3、自驾路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从跃进出口离开,沿G320 → S227 → 诺邓公路行驶即可到达古村。

景点门票:

1、门票:景点联票: 60.00元(包括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

2、古村无需门票,部分古宅进入需要交一点钱(5-10元左右)。

诺邓村游玩攻略:

一、走进诺邓:诺邓是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一个白族村寨。 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

又称之为邓井,是云南著名的五个盐井之一。 《舌尖上的中国》让诺邓火腿闻名全国,诺邓火腿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腌制火腿的盐巴。


那盐是从村里一口千年盐井里来的。现在,很多人专门到诺邓,就为了尝一尝传说中的火腿。 诺邓是云南历久未变的最古老的村庄,该村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现有着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存。 目前存有的一百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众多明清时期的庙宇建筑和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驿路、街巷、盐马古道等古代建筑。

二、景点类型:古镇

三、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大理全年气候适宜观光,诺邓目前游人较少,非热门景点,因此不必太担心游览高峰问题。

四、建议游玩:6-8小时。

五、开放时间:全天

六、地址: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以北。

七、美食:县城桥头(红绿灯)的河边有一排餐馆,牛肉、驴肉、鱼等均有,价格合适,三四个人,一顿饭一百以内可以搞定。或者叫客栈老板给做一些当地菜吃也不错,一定要点豆饼和火腿。

注意事项:

1、由于诺邓村没有路灯,晚上村里漆黑一片,所以建议不要太晚到诺邓,比如大理过来的班车,尽量选择14点前的,不然到了诺邓天都黑了,摸黑上山就很难受了。

2、诺邓村里没有联通信号,移动、电信信号也不强,所以预订了住宿的话需要在云龙县城就打电话给客栈让客栈派人到村口的停车场接人,否则到了诺邓打不通电话联系不到客栈会非常麻烦。诺邓全村修建在半山腰上,村里皆是石板山路,因此,请不要选择带拉杆箱来诺邓。

3、村里只有三家小卖部,能够买的东西很少,要上山的人要做好心理准备;诺邓没有什么商业化的东西,除了自然景观和古迹没有什么可逛得,没有商业街,没有购物区,没有夜生活,如果不能承受纯粹的淳朴和与世隔绝,就不要去诺邓了。

B. 徐州有哪些景点

有徐州古城墙、大彭山、彭祖园、三让亭、泗水亭等。

1、徐州古城墙

徐州古称彭城,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最早都城之一,徐州历代城墙或因战火遭到破坏或因洪水埋于地下,从而形成了徐州老城区今天“城叠城”的奇观。

徐州地表残存的明清古城墙即快哉亭公园的东南城角和夹河街附近的护城石堤,有专家和市民建议修建城墙遗址公园或城门遗址下沉式广场。

4、三让亭

三让亭位于徐州市云龙湖东岸、云龙山西麓,距刘备泉上方一百米左右的山坡上。亭体呈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亭盖由三根亭柱支撑,飞檐斗拱,别具一格。亭檐下方悬挂木质牌匾,上书“三让亭”三个大字。

三让亭呈等边三角形,亭盖厚重坚实,亭身匀称和谐,建筑风格独特,打破国内传统建筑“天圆地方”惯例,实属少见。

5、泗水亭

泗水亭位于徐州市沛县,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就曾做过“泗水亭长”。泗水亭公园大门内侧飞檐下题写着“千古龙飞地”,这正是古沛的别称。

除了汉高祖刘邦外,沛县人还会提到另一位开国皇帝,即明朝的朱元璋,朱元璋的祖籍也是沛县。南朝宋的开国皇帝是徐州人,还有南唐后主李煜也是这里的人。由此,古沛赢得了龙飞之地的美誉。

C. 大理州云龙县有个天然太极图,太极图里面有个村庄请问叫什么啊

在云龙县城北边千年白族村——诺邓村,你要在诺邓村的西南边的天池景区那里,才能看到太极图。诺邓火腿已经上《舌尖2》,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后,这里村民佩服诸葛亮的智慧,村里建筑按照诸葛亮的八卦图分别。其实是龙江s型穿过诺邓村而形成。

据考证,这座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却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千年白族诺邓村:“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
这个见诸于史籍,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共1138年的小小村落在古代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唐代《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
诺邓村景色介绍
1、千古盐井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白蛮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这是一口21米深的直井,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面取卤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
2、卤脉龙王
诺邓的龙王据说是主管五井卤脉的,明初的五井包括诺邓井、顺荡井、山井、师井、大井和丽江府的兰州井、鹤庆府的弥沙井等七个盐井。到明朝后期,才把诺邓井、天耳井、大井、石门井、雒马井这五个盐井习称为“五井”。
3、北山重楼
诺邓北山民居依山构建,层层叠叠,前后人家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往是前家后门即通后家大院,古代诗人描绘诺邓村居是:“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全村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等,风格各异。
4、河东民宅
古诗言诺邓河是“双桥镇小狭,水细未成河”,只有河东一带地势稍缓,民居宅院相对建得宽平完整。古文曾描绘诺邓村:“崇山环抱,诺水当前,箐簧密植,烟火百家,皆依山构舍,高低起伏”
5、盐街盐局
河东盐地街有盐局旧址,古代由煮盐的灶户将制成的食盐交到盐局,盐官再把盐分发到各地行销,络绎不绝的运盐马帮在此出发,走往东向大理,南向保山,西向腾冲、缅甸,北向丽江、西藏的“盐(茶)马古道”上。明代五井盐课提举司年上缴中央的盐课银达38000两。盐局前有万寿宫遗址及 “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等民居院落。万寿宫遗址是村中最古老的建筑,明初人们将原元代江西会馆改为寺庙,称“祝寿寺”。嘉靖年间提举李琼重修该寺,明未改名为“万寿宫”,现存李琼所写诗碑。“四合五天井”为村中平面积最大的民宅,院中间一个大天井,四边有四个小天井,上房、耳房、面房都设有堂屋,四面楼房相通可巡回来往,即“走马转角楼”结构。
6、提举衙门
公元1383年明政府在全国置七个“盐课提举司”,云南就有四个,这里就是其中之一的“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后来提举司衙门外迁,这里就演变成了诺邓黄氏家族私宅区,族人乃将原提举大门改造成登载本家科举功名的“题名坊”。清代黄氏门中共出两进士、五举人及上百名秀才,康乾年间举人黄桂是名噪一时的饱学之士,曾被誉为“滇中一儒杰”。
7、道长月台
明清以来道教在诺邓地区影响较大,这里是清末民初一位著名道长的家宅旧址,其建筑特色是院内有一般民居都不可能有的庭前月台,在此可作法事或弹演洞经等。
8、银匠旧居
明末以来,杨氏家族的银制工艺名声远播,银匠旧居比较古旧,为明末所建。
9、河头潭影
诺邓村河头有几个较深的水潭,状如杯、碗、瓢、盆等,又有古磨坊、碾坊等遗址,周边飞瀑流泉,树木荫翳,潭影幽清。
10、黄家古榕
北山民居建筑群中有黄氏家族所植三百多年的高山榕,诺邓人取名叫“万年青”,荫盖着古提举司衙门前的下马场。
11、贡爷家风
河东贡爷院前堂有清代中期遗留的屋梁焚烧痕迹,传说是无人在家时大楼失火但仅焚毁一梁即自灭,该贡生家族即以此保留作代代家教样本,告诫后人须重视文化、遵守礼乐、行义好善。
12、进士家雕
清乾隆间进士黄绍魁旧居有精致的木雕图案,尤以中堂正上方的“黄榜题名荣归故里”图及“麒麟探花、双凤朝阳”书案为珍品。此外,诺邓全村许多村民家中还保留着大量明清文化的遗踪,目前散落在全村各户的古董、文物、字画牌匾、古老家具什物就有10000余件。
3、屋檐五滴
诺邓民居多为因山就势修建,其四合院异于平原地区。正房与厢(耳)房、面房高低错落不在一个平面,故形成了前后左右屋面瓦檐上下层层递接的“五滴水四合院”或“四滴水”、“六滴水”等屋檐现象。诺邓村民居建筑充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协调适应,其门、窗、粱、架、斗、拱、柱、檐、枋、檩特色鲜明,十分重视整体结构和局部建造的严谨统一,重视传统工艺和雕刻图案的美观精细。
14、多台院落
诺邓北山民居皆建于陡坡之上,便形成了这种“台梯式四合院”,天井之内有三、四层台面,逐级上堂,风格独特。
15、袖珍小院
诺邓村人烟密集而地面有限,很多民居的安排都很紧凑,精巧玲珑。
16、台梯集市
古代诺邓每个月赶集四次,因地点限制,街场都安排在西面村尾一带,这个很长的石头阶梯两边过去都是肉铺,传说晚间有豹子因偷食零肉而从台阶上滚下到谷底跌死,足见其陡。
17、村巷石板
诺邓街巷村道纵横穿插,都由清一色石板铺就,且三步一阶、五步一台,谁也数不清村里有多少级台阶。
18、盐马古道
在村北可见古代东向大理、南至保山、西接腾冲缅甸、北连丽江西藏四条“盐(茶)马古道”的石板路面。四方的驿道穿山越岭,汇集于此,南来的驿路山腰上可见古代的贞节牌坊遗迹。
19、本主神祠
诺邓村西北面有本主(三崇)庙及城隍庙等神祠。
20、棂星门坊
诺邓文庙前有“棂星门”,这是滇西地区现存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木牌坊,始建于清初,四柱三楹、飞檐斗拱,又叫“腾蛟、起凤”坊。
21、文庙秋阳
诺邓虽然不是州、县驻地却建有孔庙,这在古代礼制中是个特许。诺邓文庙建筑精致庄严、古朴典雅,里面大殿“至圣宫”塑的是“布衣孔子”,师长风范、和蔼可亲,不同于外地文庙塑的都是着帝王衣冠的孔子像。文庙的红墙外“礼门”上书“江汉秋阳”匾,显见古代诺邓文人致远清高。在供奉“文圣”的孔庙旁还有供奉“武圣人”关公的武庙,可谓是“文武并列”。
22、玉阁星图
玉皇阁是滇西地区现存的极少见的三层阁楼式古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古代是著名的道教宫观。大院内有明代的梅树及翠柏、紫薇、金桂等。大殿顶层上现存的藻井绘画“二十八星宿图”可称为“诺邓一绝”,在研究中国古代宇宙观和天文、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3、五云红叶
诺邓玉皇阁道教建筑群古人誉之为“五云首山”,五云即指云龙五井。玉皇阁周边古木参天,老树虬枝,尤其是风景价值颇高的黄连木,树高多达三、四十米,最老的树龄已800余年,春夏之季,绿荫浓郁,一到秋来,树叶红黄相间,色彩斑斓,接着就是一片“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令人留连忘返。
24、香山晴岚
诺邓南山又谓香山,正当玉皇阁前面犹如一架巨大的屏风。山上旧有许多庙宇,现存古岭寺、香山寺(观音寺)等几座,每当雨过天晴,山岚霭霭,景色清幽、青翠欲滴,把山下的诺邓村点缀得更加古色古香。
资料来源:网络http://ke..com/view/2305010.htm?fr=aladdin

诺邓村的房子

D. 山东省曹县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山东省曹县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史成立于1987年,原名“云龙木雕厂”,于2001年6月26日正式更名并注册为“山东省曹县云龙木雕工艺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位于曹县孙老家镇李庄村,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平主米,拥有职工500余人,其中拥有技术精湛的雕刻工艺师83名,一般技术工人145人,是一家专业从事木雕加工生产的正规化进出口企业,公司产品主要有木雕工艺摆件、木雕家具、木雕配件、木制高档礼仪祭祀用品等,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科学,拥有多年的生产经验,是菏泽市出口能力较大的民营企业之一,菏泽市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根植诚信,致力专业、积极创新。以促进行业共同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专门成立了木雕文化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性人才投身到木雕文化的传承与宣传事业中去,并建立了木雕文化馆,展览、展示木雕文化及木雕技艺的精髓。搭建起林业产业信息交流的有利的平台。企业先后被授予:“文明单位”、“先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地方知名企业”、“最佳诚信企业”、“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菏泽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菏泽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授予“唯一指定木雕工艺品”、“指定地方知名品牌”,参展作品也多次获得林产品交易会金奖。“云龙木雕”并代表“曹县木雕”,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重点保护单位”,公司法人代表蔡秀芳同志被认定为传承人。
法定代表人:蔡秀芳
成立日期:2001-06-26
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山东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1721730663826X
经营状态:在营(开业)企业
所属行业:制造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曹县孙老家镇李庄村
经营范围:木雕工艺品、工艺美术品、林产品加工、销售及技术研发、设计、咨询、检验检测服务;家具、新型建材、包装材料、文化用品、祭祀用品、家居用品、装饰材料、服饰及其配件加工与销售;文化艺术品的研发;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E. 曹县云龙木雕拖欠我2011年六月份工资也就900多块钱,至今不给,当时我是大学毕业实习期,也没签合同,怎么

1、你当时可以直接投诉到劳动监察大队。
2、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没有签收劳动合同也不妨碍的

F. 老寿星木雕鹿和童子的寓意是什么

蝙蝠-福气; 蝉-禅机;
鲶鱼-年年有余; 蟾蜍-招财进宝;
鱼-金玉(鱼)满堂; 羊-吉祥;
葫芦-福禄, 竹节-节节高升;
佛手-福寿; 青莲-清廉;
荔枝-利市大开;桃子-长寿;
石榴-多子多孙;白菜-清白传家;
八卦-自然的力量;太极-阴阳调和;
寿字-长生不老;喜字-吉庆;
鞋-(谐)万事顺遂
鱼跃龙门-湍急的水流鱼儿逆流而上,眼看龙门近在咫尺,谓“通过考验,身价百倍”。
马上封侯-小猴儿坐在马背上,状似得意,表示“出将入相”不远矣。
福到眼前-蝙蝠嘴巴咬着铜钱,意“好事当头”
欢欢喜喜-形状似小熊的獾、猪与喜鹊,表示开心与笑口常开。
喜上眉梢-喜鹊站立在梅花枝杆上,形容快乐的不得了。
富贵万年-芙蓉、桂花、万年青、长红无止境。
平平安安-花瓶与鹌鹑,居家行止一切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岁岁平安-花瓶里插着几穗的稻穗,旁边立着鹌鹑,谓日日是好日,岁岁有今朝。
连年如意-莲花荷叶雕刻在玉件上,遂人意、得人事、足畅无比。
连年有余-莲花荷叶下有水有鱼,不小富也难。
太师少师-大狮子和小狮子,来寓意古时候的官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合和二仙-一手拿荷花及一手捧盒子的两位小童,合和同音,祝福家人、夫妻相处和睦
1.福至心灵:蝙蝠、寿桃、灵芝。桃为寿而其形似心,借灵芝之"灵"字,表示幸福的到来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2.鹤鹿回春:鹤鹿与松树。古人称鹿为"仙兽'''',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有"六合"同春之意(六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亦有富贵长寿之说。
3.二龙戏珠:两条云龙、一颗火珠。《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还有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
4.流云百福:云纹、蝙蝠。见于玉牌子上,清代晚期鼻烟壶上亦见。云纹形似如意,表示绵延不断。流云百福,即百福不断之意。
5.鱼龙变化: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一龙首鱼身,一鲤鱼翻越于龙门之上。古代传说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凡是鲤鱼能跳过龙门的,就可变化成龙;不能跳过龙门的,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的额头,都是没跳过龙门之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
6.福寿齐眉:蝙蝠、寿桃、荸荠和梅花。
7.松鹤延年:鹤和松树。《字说》:"松百木之长。"《札记?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松,象征长寿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
8.喜上眉梢:梅花枝头站立两只喜鹊。古人以为鹊能报喜,故称喜鹊,两只喜鹊即双喜之意。梅与眉同音,借喜鹊登在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双喜临门"、"喜报春先"。又,图案为一喜鹊一豹者,称之为"报喜图"。有清代圆雕件及玉牌子。图案为一蜘蛛网上吊着一个蜘蛛者,称之为"喜从天降",因我国民间习俗称蜘蛛为"蛛"。多用于玉牌子上。图案为一獾一喜鹊者,称之为"欢天喜地",见于明清圆雕。两獾相嬉,叫"欢喜图",明清圆雕;两童子笑颜相对者,称之为"喜相逢";四个童子手足相连者,叫"四喜人"。
9.马上封侯:一马上有一蜂一猴。以马上封(蜂)侯(猴)寓比立即升腾的愿望、图案为一大猴背小猴者,称"辈辈侯";一枫树一印一猴或一峰一猴抱印者,称封侯桂印、挂印封侯。
10.喜报三元:喜鹊三、桂元三或元宝三。古代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殿试之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明代科举以廷试之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升腾仕取之阶梯,喜鹊是报喜之吉鸟,以三桂元或三元宝寓意"三元",是表示一种希望和向往升腾的图案。此外还有 “三元及第”、“状元及第”、“连中三元”、“五子登科”等图案。
11.麻姑献寿;麻姑仙女手捧寿桃。麻姑,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仙女。葛洪《神仙传》说她为建昌人,修道牟州东南姑余山。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自言曾见东海三次变桑田,蓬莱之水也浅于时,或许又将变为平地。后世遂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之急剧。她的手指像鸟爪,蔡经见后想:“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又相传 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她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旧时祝女寿者多以绘有麻姑献寿图案之器物为礼品。
12.福禄寿喜:蝙蝠、鹿、桃和喜字。以前人们常以蝙蝠之 “蝠”寓意幸福之“福”;借“鹿”寓意“禄”;寿桃寓意“寿”,加之以“喜”字,用于表示对幸福、富有、长寿和喜庆之向往。
13 长命富贵:雄鸡引颈长鸣、牡丹花一枝。雄鸡长鸣喻长命,牡丹乃富贵之花,喻富贵。还有长命百岁之图案,雄鸡引颈长鸣,旁有禾穗若干。
14.五福捧寿:五只蝙蝠一个寿字。《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还有"五福临门"之图案。
15.教子成名:一雄鸡引颈长鸣,旁有五只小鸡。以雄鸡教诲小鸡(子)鸣(名)叫,寓意"教子成名"。还有"五子登科"、"教子成龙"、"望子成龙"、"一品当朝"等图案,表示殷切期望子孙取得成功之业绩。
16.福寿双全:蝙蝠一、寿桃一、古钱二。这些图案都表示古代人心底希望幸福、富有和长寿之意。
17.万象升平:一象身上有万字花纹,腰背上负一瓶。万字在梵文中作Snivatra(宝利抹磋),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以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用作"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制定此字读为"万"。万象升平,表示人民祝愿国泰民安、百业兴旺、国富民强之升平景象。还有"太平景象"、"景象升平"等图案。
18.福寿三多:一蝙蝠、一桃、一石榴或莲子。《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入,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回:''''辞。''''"古人因以"三多"(多福多寿多男丁)为祝颂之词。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莲子"乃连生贵子之意。
19.三星高照:三位老神仙。古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传说福星司祸福、禄星司富贵、寿星司生死。"三星高照"象征幸福、富有和长寿。亦有图案为一老寿星、一鹿、一飞蝠的,称之为"福禄寿"。
20.三多九如:蝙蝠、寿桃、石榴、如意。《诗?小雅?天保》: “如山如阜,如风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曰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名“天保”,篇中连用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图案中以如意表示“九如”。
21.多福多寿:一枝寿桃数只蝙蝠。
22.岁岁平安:穗、瓶、鹌鹑。以"岁岁(穗)平(瓶)安(鹌)" 之谐音借意表示人们祝愿平安吉祥的良好愿望。
23.福寿无边:蝙蝠、寿桃和盘长。
24.福在眼前:蝙蝠与一枚古钱。古钱是孔方外圆,借"孔"为眼,钱与前同音。亦称"眼前是福"。
25.寿比南山:山水松树或海水青山。"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乃常见之对联。这一图案亦称"寿山福海"。
26. 平安如意:瓶、鹌鹑、如意。以瓶寓"平",以鹌鹑寓"安",加一如意,而称"平安如意"。
27.年年有余:两行鲇鱼。"鲇与"年"、"鱼"与"余"同音,表示年年有节余,生活富余。图案为两条鲇鱼首尾相连者,童子持莲抱鲇鱼者,均称"连年有余"。图案为一磬一鱼或一磬双鱼,一童子击磬一童子持鱼者,皆称''''吉庆有余"。一妇人手提鱼者,称之为"富贵有余"。
28.一路平安:鹭鸶、瓶、鹌鹑。另有图案为鹭鸶、太平钱的叫一路太平。以鹭鸶寓"路",瓶寓"平"、鹌鹑寓"安",祝愿旅途安顺之意。
29 福从天降:一娃娃伸手状,上有一飞幅。以天空飞舞的蝙蝠即将落到手中,寓意为“福从天降”、“福自天来”、“天赐洪福”等。此外还有“五福临门”、“引福人堂’、“天宫赐福”等图案。
30 事事如意:柿子、如意。《尔雅翼》:“柿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五霜叶可玩,六佳实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柿”与“事”同音,加之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或“百事如意”、“万事如意”。
31.龙凤呈祥:一龙一凤。龙的传说很多,《史记?高根本纪》开始将龙和帝王联系起来,"是时雷电洒冥,太公往视,则见呢龙干其上。而已有身,遂产高科。"凤凰在《淮南子》一书中开始称之为祥瑞之马,雄田凤,雌回凰。龙凤是人们心中群害瑞乌,哪里出现龙,哪里便有凤采仪,就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32.诸事遂心:几个柿子和桃。几个柿子窝为"诸事",桃其形如心,表示诸多事情都称心如意。
33 岁寒三友:松、竹、梅或海、竹、石。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竹,清高而有节;梅,不惧风雪严寒。苏东坡爱竹成原,他曾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题写过“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松竹海被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乃是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节。
34.必定如意:毛笔、银锭、如意。"笔"、"必"谐音,"锭"、"定"同言,再加如意,借意为"必定如意"。
35.太师少师:一大狮子,一小狮子。太师,宫名,周代设三公即大师太植大保,大师为三公之最尊者;少师,宫名,周和春富之属,即乐师也。以狮与师同啻,寓意不师少师,表示辈辈高官之愿 望。宋至清代都有此圆雕玉器。图案为一大龙、一小龙者,称之为“教子成龙”,“望子成龙”。
36 八仙过海:八个仙人手持宝器下有大海波涛。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仙,即李铁据、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益采和、韩湘子、曹国重。八仙故事多见干后、宋、元、明文人的记载。“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据说,八仙在厌贺王母娘娘寿辰归途中跨过东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法宝护身为开,竞相过海,以显神通。
37.群仙祝寿:众多仙人各持礼物。传说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寿诞之日,各路神仙来祝贺,以此取其吉祥喜庆之意。
38.渔翁得利:鹤蚌相争状,旁立渔翁。《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渭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屋,而鹤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鹤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鹤曰:今日不出,明回不出,即有死鹤。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比喻双方相待不下,第三者因而得利。
39. 平升三级:瓶上插有三戟。"瓶"与"平"同音,"戟""级"。"平升三级"乃表示它运亨通,祝愿连升三级之意。
4O.嫦娥奔月:一仙女人月宫状。嫦娥,神话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前吃后,遂奔月宫。
41 四海升平:四个娃娃抬起一瓶。四个小孩(海)抬起(升一瓶(平),表示四海升平,表达人民厌恶战乱、热爱和平之善民愿望。
42 流传百子:开嘴石榴或葡萄、葫芦。旧时传说,周文王有百子。以石榴子多表示百子,还有“子孙葫芦”之说。有“百子图”、“麒麟送子”、“莲生贵子”等图案,表示“子孙万代”、“万代长春”等愿望。
43.八宝联春:八件宝器。"八宝"分两类;佛家八宝有***、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孟长八件宝器,俗称"轮螺伞盖、花罐鱼长"。道家八宝,即八仙护身法宝,为渔鼓、宝剑、花篮、笊篱、葫芦、扇子、阴阳板、横笛八件宝器。八件宝器相连接的图案称之为"八宝联春"或"八宝吉祥"。。
44.官上加官:雄鸡和鸡冠花。
45.麒麟图:一兽,头上一角,狮面、牛身,尾带鳞片,脚下生火,其状如鹿、麒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古称之为"仁兽",、多作吉祥的象征。"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倾。""砸"同"籁"即沼泽。汉代跨上的麒麟图案与马和鹿的样子相似,汉后逐渐完善了麒麟的形象。地毯及文物中的麒麟图案,多为"麒麟送子"、"麒吐玉书"等。因麒麟是瑞兽,又借喻杰出之人,麒麟送子、麒吐玉书皆有杰出人工降生的寓意。
46,四艺图:琴、棋、书、画。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玩,用以增进学识,提高雅兴。图案中"四艺"的造型设计古朴、优雅,富有韵律感。
47.玉堂富贵:玉兰花、海棠花、牡丹花。用干玉牌子上。
48 博古图:鼎彝钟磐、瓷瓶玉件、书画盆景等各种器物造型,种类繁多。博古图给人以古色古香之感。博古图由《宣和博古图》一书而得名。《宣和博古图》共三十卷,书成于宣和五年(1123)后,著录当时皇室在宣和殿所藏的古代铜器,共二十类八百三十九件,集宋代所出青铜器的大成,故谓博古。
49.五世同堂:五个柿子和海棠花。图案以谐啻寓意,表示古人期望升宫、富贵、五代团聚的美好愿望。多为圆雕团状件。
50.英雄斗智:一鹰一熊作争头状。《本草》:"虎鹰翼厂丈余,能搏虎。"《诗?小雅》:"维熊维罪,男子之祥。"鹰与英、熊与雄同音。猛禽凶兽相斗,二勇相争,智者胜。还有一松树上落一鹰,地上有一熊,作相互怒视欲斗之式的图案,以此比喻英雄大智大勇。
51。八骏图:八四姿态不一的骏马。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名称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明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 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Z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其他传说均由此而派生。
52.伯牙摔琴:一人举琴面对一墓,旁立一老人。出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交故事。传说春秋战国的,俞伯牙善弹琴,一日乘用游至汉阳江口,命童仆取琴焚香,调弦转轸,一曲未终而弦断,疑有人听琴,令左右搜之,遇樵夫钟子期。二人登舟促膝而谈,意合知音,结为兄弟,约定采年江边相见。当俞伯牙按期来到江边时,钟子期已病故。伯牙闻知,泪如涌泉,去子期坟前祭拜,并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一摔,摔得玉轸摧残,金徽零乱。老者惊问:"先生为何摔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自朋友,欲觅知言难上难。"故有俞伯牙摔琴谢知啻之说。
53.天女散花:一仙女提花篮作撒花状。佛经故事。《维摩经?观众生品》记载,维摩室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身,即皆坠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坠。天女说:"结习未尽,花著身耳。"谓以天女散花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宋之间《设斋叹佛文》:"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故取其"春满人间"之意。
54.天马图:一飞马,马主两翼。天马一词,最初见干《楚辞离骚》、《史记大宛列传》和《淮南子》等书中。张蹇使西域得乌孙好马,名日天马。后得大宛汉血马,比乌孙马强壮,改乌孙马为西极,大宛马叫天马。史书记载,汉武帝"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歌"。元狩三年(前119)后,天马发展成"龙之友"、"龙之媒"的地位。神话故事"天马行空",使人想象出"马生两翼"。马为龙友,被称为龙马。《西游记》中有白龙马,便是一例。天马似马又生翼,空中行走又似龙。
55.踏雪寻梅:风雪中一老人头戴浩然巾,骑驴过桥,手持梅花。踏雪寻梅是根据后代诗人孟浩然的故事编写而成。孟浩然(689一约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少年好学,酷爱梅花,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工不第,还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一首诗,王维私邀人内署,适唐玄宗李隆基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告,玄宗大喜,沼浩然出,诵所为诗,玄宗以为无求仕之心,即入还。孟浩然《留别王维》诗云:"寂寂竟何待?朝前空自旧。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孟浩然转驴过渡桥踏雪寻梅,已成为我国古代诗人之佳话。
56.龟鹤同龄:图案皆为一龟一鹤。《韵会》:"龟为甲虫之长。"龟寿万年,是长寿之象征;鹤是仙禽《崔豹古今》 “鹤干年则变苍,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龟鹤同龄,乃同享高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