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贝尔斯登倒闭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贝尔斯登倒闭的原因:
它在房贷抵押债务和衍生品市场投资太大。作为美国债券市场上最大的承销商和衍生品发行商,它在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之后遭受了严重损失。贝尔斯登先后遭遇旗下两只对冲基金破产、标普下调其债信评级、CEO引咎辞职、被投资者起诉等事件,伴随这一系列事件的是其股价的大幅下挫。
所谓“流动性的灾难”,根源是因为贝尔斯登债务的杠杆比率太高,在次贷危机中资产大幅缩水之后,客户出于谨慎纷纷撤出资金,使贝尔斯登像商业银行一样发生“挤兑”事件,导致资金链断裂。
启发:贝尔斯登只是整出金融危机的众多“肇事方”之一。当时,美国顶级投资银行无一幸免——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向银行控股公司转型,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
宏观审慎管理的缺失是危机不断酝酿的原因所在。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过于复杂,不仅存在多头监管,而且还有联邦和州的两级监管机构,因此要彻底改变现行监管架构在法律上和实际操作中都存有很大的困难和障碍。
金融危机后,美国采取了务实和折中的方案,在不改变现有监管架构的前提下新成立FSOC,同时美联储的监管职权也被扩大。
公司介绍
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SC)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
公司业务涵盖企业融资和并购、机构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证券研究、私人客户服务、衍生工具、外汇及期货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保管服务。Bear Stearns还为对冲基金、经纪人和投资咨询者提供融资、证券借贷、结算服务以及技术解决方案,在全球拥有约14500名员工。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有85年历史的贝尔斯登,历经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多次经济起落,但终于在2008年的美国次级按揭风暴中严重亏损,濒临破产而被收购。
2. 什么是股票行业个股分析
说的是针对某个行业的其中一只股票进行分析,首先你得先收集行业信息,然后再挑重点,需要丰富的选股经验,不然挑的都是些垃圾,还不如用技术分析。
3. 金融强人回答
据你要求,排续如下
5大投资银行
高盛
高盛(Goldman SachspuorgInc.) 1869年创立于纽约,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实力最雄厚的投资银行之一。 在以合伙人制度经营了一百三十年之后,高盛于1999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高盛是集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投资管理等业务为一体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它为全球成千上万个重要客户,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及富有的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金融服务。高盛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设有分部,并以香港、伦敦、法兰克福及东京等地作为地区总部。
高盛公司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高盛在中国市场同样担当着首选金融顾问的角色,通过其全球网络向客户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和广泛的业务支持。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鲍尔森:前任董事长,现任美国财政部长
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
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摩根士丹利于是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于1935年9月5日在纽约成立,而JP摩根则转为一家纯商业银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成为该证交所的合作伙伴。公司在1970年代迅速扩张,雇员从250多人迅速增长到超过1,700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进入1990年代,摩根士丹利进一步扩张,于1995年收购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1997年则又兼并了西尔斯公司下设的投资银行迪安"威特公司(Dean Witter),并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迪安"威特公司。2001年公司改回原先的名字摩根士丹利。 1997年的合并使得美国金融界两位最具个性的银行家带到了一起:摩根士丹利的约翰"麦克(John Mack)与迪安"威特的裴熙亮(Philip Purcell),两人的冲突最终以2001年7月约翰"麦克的离职结束,从此之后裴熙亮就一直担任着摩根士丹利主席兼全球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在他的带领下摩根士丹利逐渐发展成为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一站式的多种金融产品。在2001年的911事件中,摩根士丹利丧失了在世界贸易中心中12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公司已经在曼哈顿附近新购置了75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大楼,目前是摩根士丹利的全球总部。
摩根士丹利总公司下设9个部门,包括:股票研究部、投资银行部、私人财富管理部、外汇/债券部、商品交易部、固定收益研究部、投资管理部、直接投资部和机构股票部。涉足的金融领域包括股票、债券、外汇、基金、期货、投资银行、证券包销、企业金融咨询、机构性企业营销、房地产、私人财富管理、直接投资、机构投资管理等。
裴熙亮:现任摩根士丹利公司董事长兼CEO
美林
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 )是世界领先的财务管理和顾问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里响叮当名字里占有一席之地。公司创办于 1914 年1月7日,当时美瑞尔(Charles E. Merrill)正在纽约市华尔街7号开始他的事业。几个月后,美瑞尔的朋友,林区(Edmund C. Lynch)加入公司,于是在1915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美林。1920年代,美林公司纽约办公室坐落于百老汇120号,并且它在底特律、芝加哥、丹佛、洛杉矶和都伯林都有办公室。
美林通过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个人以及机构投资客户的需要。这些服务包括个人理财计划,经纪证券买卖,公司顾问,外汇与商品交易,衍生工具与研究。作为投资银行,美林也是全球顶尖、跨多种资产类别之股票与衍生性产品之交易商与承销商,同时也担任全球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的战略顾问。
美林在全球有超过700个办公室及15,700名财务顾问,为个人及企业提供以一流规划为基础的财务顾问与管理服务,旗下所管理的客户资产总值达1.7万亿美元。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之一。
雷曼兄弟公司
雷曼兄弟公司是为全球公司、机构、政府和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通过其由设于全球48座城市之办事处组成的一个紧密连接的网络积极地参与全球资本市场,这一网络由设于纽约的世界总部和设于伦敦、东京和香港的地区总部统筹管理。雷曼兄弟公司自1850年创立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创造新颖产品、探索最新融资方式、提供最佳优质服务的良好声誉。这一声誉来源于公司杰出的员工及其热诚的客户服务。公司目前的雇员人数为12,343人,员工持股比例达到30%。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支持其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
雷曼兄弟公司的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力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
贝尔斯登公司
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 强企业之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公司业务涵盖企业融资和并购、机构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证券研究、私人客户服务、衍生工具、外汇及期货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保管服务。Bear Stearns还为对冲基金、经纪人和投资咨询者提供融资、证券借贷、结算服务以及技术解决方案。2007年,贝尔斯登公司计划与黄光裕的鹏润集团成立一只5亿美元的中国投资基金
我觉得5巨头就是5投资银行,要么是下面5个吗?吃不大准
5巨头 花旗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美林证券、摩根士丹利和纽约银行
4. 08年次贷危机莱曼兄弟为什么会倒闭
雷曼兄弟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次贷的坏账,这是技术层面的原因。其次,其他公司“各顾各”的“见死不救”。美国时间周六晚(9月14日)已拟成一份草案,建议由华尔街各大行共出资 300亿美元(折合约2340亿港元),组成所谓「坏帐银行」(bad bank),收购雷曼的问题楼按资产,即每间大行要出资约30亿美元(234亿港元)。此举可清理掉雷曼的「坏资产」,令其余下「好资产」可顺利出售。可 是,潜在买家美国银行及巴克莱一直坚持,只肯收购雷曼的好资产。美国政府希望由各华尔街大行出资承担雷曼的问题楼按资产。华尔街大行的高层对此方案不满意 说︰「为什么要我们出钱,让巴克莱和美国银行可以买一家清掉坏资产的银行?」结果大家陷入“各顾各”的状态。
5. 美国五大投行的历史与现状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3.美林(Merrill Lynch)
4.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5.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
1.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
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 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 ,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摩根士丹利于是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于1935年9月5日在纽约成立,而JP摩根则转为一家纯商业银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成为该证交所的合作伙伴。公司在1970年代迅速扩张,雇员从250多人迅速增长到超过1,700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3.美林(Merrill Lynch)
美林是世界最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响叮当名字的里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美林证券成立于1885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综合投资银行。其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证券业第一。
4.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支持其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公司为在协助客户成功过程中与之建立起的长期互利的关系而深感自豪(有些可追溯到近一个世纪以前)。由于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公司因此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利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
5.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SC)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公司业务涵盖企业融资和并购、机构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证券研究、私人客户服务、衍生工具、外汇及期货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保管服务。Bear Stearns还为对冲基金、经纪人和投资咨询者提供融资、证券借贷、结算服务以及技术解决方案。在全球拥有约14,500名员工。 现在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仅剩下高盛和摩根斯坦利。
6. 众人皆醉我独醒:次贷危机中的大空头们
华尔街,向来是传奇诞生的地方,欲望、谎言与金钱交织在一起,谱写了无数精彩的故事。在震惊全球的次贷危机中,就有这么几个人,嗅到了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漏洞,先人一步进行布局,最终在哀鸿遍野中赚得盆满钵满。曾经混迹华尔街的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在《大空头》中就以他们为主角,再现了次贷危机中各类人物与各大金融机构的命运沉浮,让人感慨人性弱点的同时也对这些特立独行的空头们有了新的认识。
说起次贷危机的根源,就离不开「贪婪」二字。在美国,信用贷款非常常见,其中优质的借款人有着很好的信用,可以确保还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低收入人群,他们的信用达不到优质借款人的标准,借给他们的贷款便被称为次级贷款。在经济繁荣的时期,银行为了扩大收入,大力发展次级贷款。华尔街各大投行看到其中有利可图,便发明了担保债务凭证(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这种金融创新产品,也就是把信用卡应收款、车贷、房贷等债务打包成证券化产品出售,它使得放款机构一方面能及时获得现金,改善流动性;一方面又转嫁了风险。而买入 CDO 的机构或个人则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贷款的利息。投行和贷款机构为了创收,开始扩大贷款的范围,其中房贷占了很大一部分。为了拉到贷款,他们用初期较低的固定利率来吸引买房者,绝口不提而后高浮动利率带来的风险,反正房价一直在涨,有房在手之后还能借更多的钱,不少人甚至不用付首付就能直接贷款买房。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一名年收入 14000 美元的采摘草莓的墨西哥人,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贷款购买了一套价值 72.4 万美元的房子;而来自牙买加的保姆,得益于房价的上涨,通过连环借款,在皇后区买了 6 套房子。
而为了让这些贷款看上去没风险,投行与穆迪、标准普尔这样的评级机构合作,将充斥着风险的债务包装成 3A 级的债券(与美国国债同一评级),卖给不明真相的投资人。
当众人沉醉在房价持续上涨的大好时光中的时候,有人看到了其中的泡沫,试图找到做空 CDO 的方法,而这个人还是个华尔街的圈外人,他就是孤独的投资者:迈克尔·巴里。在次贷危机中,为数不多的做空者都暴得大名,尤其是一战成名的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一下子为他的投资赚了约 200 亿美元,自己也赚了将近 40 亿美元。他是从德意志银行的格雷格·李普曼那里得到消息的,而李普曼正是受到了迈克尔·巴里的启发。
迈克尔·巴里,这个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性格极其孤僻,同时有着令人惊异的专注力和学习能力,这让他可以一直投身于所热爱的投资事业,哪怕是独自一人。他非金融科班出身,也从没在华尔街工作过,但他创建的子孙资本公司在最初几年里取的了远胜大盘的业绩。正是这个远离华尔街的人,看到了市场上正在急剧扩散的泡沫,在 2005 年初准备对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他预计两年后,当贷款的利率从固定利率的 7% 升到浮动利率 11% 时,会出现一波断供潮。为此他仔细研究了美国债券的历史,最终说服投行出售 CDO 的信用违约掉期产品(CDS,Credit default swap)。CDS 可以看作是给 CDO 卖的保险,持有 CDO 的投资者需要支付定期的保费,若 CDO 的贷款能顺利偿还,投资者损失的是投入的保费,若 CDO 的贷款无法偿还,这些投资者便能获得全部贷款的赔付。这便是迈克尔·巴里找到的做空 CDO 的方法,损失可控,而收益巨大,他在 05 年疯狂下注,精心挑选风险高的债券,到 10 月已经拥有了 10 亿美元的 CDS。而投行和保险公司也想着能利用 CDS 大赚一笔,其中像高盛这样的投行充当的是中间人的角色,在赚取收益的同时把风险转嫁出去。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零和对赌,而且是个大赌注,正如迈克尔·巴里所说:「我不是在赌一只债券,我是在赌一个体系。」那么,究竟谁是傻瓜呢?
早年在奥本海默公司当分析师的史蒂夫·艾斯曼,很早的时候就接触过次级贷款债券,也一直是在华尔街发出不和谐声音的人。「这些家伙的谎话是无边无际的,华尔街卖出去的东西什么都不是。」他曾经这么批评过那些放贷人。
艾斯曼每个星期三的中午都会去纽约最大的漫画书店看最新上架的漫画,他几乎看完了所有超级英雄漫画的成人版本。他最喜欢的漫画是《蜘蛛侠》,他把自己看成是一个革命者、被压迫者的守护神,以及罪恶政权的敌人,正是华尔街蜘蛛侠的形象。
在次贷危机之前,他也是主要的做空人,在一次李普曼安排的与他的对赌人(一位 CDO 交易经理)的会面上,他彻底弄清楚了整个金融体系的问题,高企的杠杆率和评级机构的谎言都得为最后的崩溃买单。会面结束后,艾斯曼将空头头寸由不到 3 亿美元提高到了 5.5 亿美元,同时做空了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的股票。
随后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了,房价不再上涨,断供潮爆发,大规模的违约让高杠杆搭起来的债务高塔轰然倒塌。美国的三家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被收购,最终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而在经历了投资人的种种怀疑之后,李普曼、艾斯曼、约翰·保尔森这些空头们则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胜利。
很多时候成功和失败都在一瞬间,就像 2008 年 3 月 14 日这个经典的片段。
这一天,艾斯曼与持有贝尔斯登股票的投资人比尔·米勒被邀请前往德意志银行总部为一屋子投资者作报告。「如果美国的金融体系听起来像一个循环的庞氏骗局,是因为它本来就是。」艾斯曼痛斥着华尔街的公司,而比尔·米勒则在解释应该投资贝尔斯登的理由。艾斯曼讲完时,拍了拍比尔·米勒的背,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当比尔·米勒给听众保证贝尔斯登不会破产时,艾斯曼脱口而出:「现在才 10 点 5 分,还有时间。」而就在此时,贝尔斯登的股票开始暴跌,人们疯狂地涌向出口,准备抛售手里的股票,此时格林斯潘的讲话已经没什么人听了。接下来的周一,贝尔斯登就被贱卖给了摩根大通。
最终的结果证明了华尔街的许多看似聪明的人未必有那么聪明,更多的人被短期利益遮蔽了双眼,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而整个体系的监管缺失也为危机埋下了隐患。与此相对,极少数的空头们,远离了资本的狂欢,在质疑中坚持清醒地独立思考,实在让人佩服。尤其是艾斯曼这样有些讨人厌的家伙,他掀掉了皇帝的新衣,戳破了太平盛世,甚至敢于和整个体系叫板:「这个国家的上层阶级在蹂躏这个国家,他们压榨人民,建立了一座城堡来掠夺人民。在这些年当中,在华尔街的大公司里,我一次都没有碰到过有危机意识的人。从来没有人说『这是错误的』,也没有谁对我说过的那些话表现出一丁点儿的关注。」
硝烟散去,而历史还会循环,华尔街的金钱故事也还会继续,人性总是如此。艾斯曼最后总结这场闹剧的言辞,不知有多少人会当回事呢:
「华尔街应该灭亡,因为毁灭它是正义的行为。」
7. JPMC是什么
JPMC - JP 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公司——美国现代金融业“教父”.
摩根大通公司简介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为全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由大通银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团在2000年完成合并。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银行之一,拥有超过70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的资金超过6300亿美元。公司在全球拥有772名销售人员,覆盖近 5000家机构投资者客户;股票研究覆盖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亚洲公司。自1998年以来,由摩根大通担任主承销的股票在上市后股价走势表现突出,一周后股价平均上涨17%,一个月内平均上涨27%,三个月内平均上涨37%。公司在全球拥有9万多名员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务。摩根大通亚太总部位于香港,在亚太地区15个国家的23座城市,拥有8500名员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来亚洲股票和股票相关发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来,公司为亚洲公司主承销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过150亿美元的资金。
2008年5月29日贝尔斯登公司(BSC)股东批准了该公司与摩根大通公司(JPM)的并购交易,赞成率为84%。摩根大通和贝尔斯登在2008年5月30日晚间完成交易。在这一交易中,每一股贝尔斯登普通股将可置换0.21753股摩根大通普通股。此前宣布的贝尔斯登子公司将300亿美元资产出售给摩根大通的交易于6月26日前后完成。
摩根大通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它为3000多万名消费者以及企业、机构和政府客户提供服务。该公司拥有7930亿美元资产,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是投资银行业务、金融服务、金融事务处理、投资管理、私人银行业务和私募股权投资方面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