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05至2010年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案例, 越全越好,最佳答案追分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进行并购投资的模式很多,依据被跨国公司并购的企业是否上市,可以将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模式分为两大类,即跨国公司在华通过股票市场的并购模式与不通过股票市场的并购模式。
一、跨国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在华并购的主要模式
目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持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方式主要有7种:
1.跨国公司协议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在我国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分割的情况下,外资协议收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是并购活动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由于目前跨国公司尚不能直接从事A股交易,在主板市场难以占到一席之地;而在能够交易的B股市场上,上市公司发起人持有多数股份,而这部分又多以国有股、法人股形式存在,因此,外资收购上市公司的大量流通股份,并通过要约收购的可能性不大。《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为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转让提供了政策保障,可以预见,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将大量地通过协议收购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
2.跨国公司直接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股权,即跨国公司参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达到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如阿尔卡特(法国的世界著名电信跨国公司)通过从中方股东手中收购上海贝尔10%加1股的股份,同时买断比利时公司拥有的上海贝尔8.35%的股份,从而其对上海贝尔所持的股份增加到50%以上(50%的股权+1股)。由于上海贝尔是由中外合资企业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因而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上海贝岭25.64%股权,也转由合资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持有。通过这种方式,阿尔卡特不仅打破了电信领域外资不能控股的禁令,而且实现了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规避现有政策限制,因此,它将成为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一种主流模式。
3.我国上市公司向跨国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定向增发,是国际上通行的借壳上市模式,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向收购方定向增发新股,以获得收购方的优质资产,而收购方在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同时,通过获得上市公司新发行的股票而获得控制权的收购方式。《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台后,证监会又陆续发布一些与上市公司收购有关的配套文件,包括《上市公司以股份置换资产试点意见》(即定向发行),使以优换劣这样的非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行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得以调整。笔者认为,定向增发的推出,将极大地改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的模式,消除我国上市公司重组中的一些体制性障碍。
4.我国上市公司向跨国公司定向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种模式在我国已有案例,如2003年1月23日青岛啤酒公司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啤酒巨头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签署的《战略投资协议》”的议案和“批准及同意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向青岛市国有管理资产办公室、安海斯-布希及与他们各自一致行动的人士授出豁免,容许该等人士毋须提出强制性收购建议、收购本公司所有已发行的股份”的议案。这标志着青岛啤酒公司向AB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所需的必备法律程序已基本完成,按照约定,2003年3月开始向AB公司发行可转债。
5.跨国公司先与我国上市公司组建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反向收购上市公司的资产。反向收购是指企业并购中收购方向被收购方出售资产,并利用被收购方所支付的现金来全部或部分支付收购价款的行为。反向收购中,收购方的最终意图是从控股股东单位购买足以从管理上主导被收购方的股份,而被收购方及其控股股东单位从战略和产业调整的角度考虑也愿意被收购。反向收购合并其实是一项交易,未上市公司买进并控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份后再进行合并,然后由未上市公司改组成新的董事会并控制该董事会。此项交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结果是未上市公司变成了上市公司。例如,2001年4月,米其林集团投资2亿美元与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控股70%,之后,合资公司斥资3.2亿美元反向收购轮胎橡胶公司核心业务和资产。
6.我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或在海外的“窗口”企业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股份。华润集团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系列收购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华润集团是设立在香港的著名“窗口”企业。1999年6月,华润集团调整产权结构,中国华润总公司成为华润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行使控股职能。2000年6月20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一次性收购万科8.1%股权,持股量增至10.8%,成为万科最大的股东。2000年6月30日,五丰行(中国华润总公司的子公司)属下的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2001年9月,华润以中国华润总公司的名义斥资1.5亿元收购四川锦华51%的股份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在医药领域,华润集团已经与东北制药集团签订合资意向书,香港华润将控股东北制药集团,从而间接控股上市公司东北制药,目前正处于资产评估阶段。2002年12月初,华润集团以2亿元拍得8698万股ST吉发国有法人股股权,从而将取代吉发集团成为ST吉发新的控股股东。华润在内地跨行业的大规模收购已经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形成了“华润系”。
7.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境外流通股票(如B股、H股、N股等)的形式或者其他金融创新模式进行的并购活动,也将成为并购市场的一大亮点,并且这类创新模式将更具有想象空间。
二、跨国公司不通过股票市场在华并购的主要模式
跨国公司在华不通过股票市场而进行并购的模式主要有8种:
1.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直接整体并购。整体并购是指对资产和产权的整体转让。一般来说,整体并购在并购方实力十分雄厚,而被并购方实力差距较大时才有可能发生。由于跨国公司相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实力对比的差异无疑是非常大的,因此,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整体并购时有发生。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中策模式”。1992年4月,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础上易名而成的)收购了山西太原橡胶厂,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以后外资在华并购的先河。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中策公司在我国的并购活动屡屡有惊人之处。1992年5月中策公司收购了福建泉州37家国有企业;1992年9月中策公司收购了大连轻工局所属的全部企业,创办了合资企业102家;中策公司在杭州、宁波、无锡同样创办了数十家控股型合资企业。中策公司在华的并购投资累计达到30亿万元,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成为“中策现象”。
2.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直接部分并购或与我国企业新组建合资企业。部分并购是指对资产和产权的部分转让。一般来说,部分并购在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实力差距较小时经常发生。合资企业的组建也可以看作是部分并购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类型的并购是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3.中外合资企业中,外方收购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份。胡峰(2003)建立的模型证明:合资双方不断相互了解与相互学习,是合资企业结构不稳定的根源。目前大量存在的中外合资企业普遍具有内生的结构不稳定,最终会走向终结,终结的最主要方式为合资企业的一方被另外一方收购了股份。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具有长期的战略目标,而中方合资者主要是针对短期效用函数进行博弈。合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倾向,且学习能力大大强于合资企业的中方投资者。一旦外方的监督技术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合资企业的外方就会显示出收购合资企业的强烈偏好,取得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合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收购合资企业中的中方股权有两种主要方式。第一种是有增资时的收购;第二种是没有增资时的收购。应该看到,我国有相当多的合资企业是我国对跨国公司进入领域严格限制政策的产物,随着我国对人世承诺的逐步兑现,会进一步加快合资企业走向终结。目前外资在华的“独资化”倾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4.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或合资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收购。例如,2002年12月20日上海通用(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的合资企业)、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三家联手收购山东大宇整车部分(烟台车身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在重组后成立的新合资公司中,上海通用成为最大的股东,拥有50%的股份。
5.我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公司或窗口企业在内地对非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比如华润集团的子公司华润创业啤酒有限公司从1994年收购沈阳啤酒厂开始,到2002年底时,华润在内地已经收购了20多家啤酒厂,特别是在2002年收购了武汉东湖啤酒厂以后,华润啤酒的生产规模已经处于我国啤酒市场的行业老大地位。
6.跨国公司重组其在华分支机构。联合利华在华子公司的重组无疑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证。联合利华于1986年与上海制皂厂、上海日化开发公司合资组建上海利华有限公司。由于受当时的中外合资企业法规所限,联合利华在我国的扩张中一直延续着上海利华的合资模式。到了1999年,联合利华在华合资企业的数量已激增至14家。为了对在华企业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联合利华当年掀起了一场颠覆式的大调整,将其在中国的业务切分为三大块。14家企业经过重组后,不但大都收编为联合利华的控股公司,而且开始归并到4个明确的法人主体名下。联合利华当时的重组效果异常显著,经营成本下降了20%,外籍人员从120多调整到不足30人。为了对在华企业进行更加有效的组织管理,联合利华2002年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调整。
7.跨国公司母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间接导致它们在华子公司之间的并购。例如,2002年5月7日,惠普完成了对康柏的并购交易,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和打印机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技术服务供应商。由于惠普和康柏在华都有各自的子公司,因此惠普和康柏合并以后,它们在华的子公司也进入了合并日程。
8.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向其他跨国公司出售资产。这种模式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创新模式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除了已有的模式外,还将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模式。跨国公司可能在将来采用的创新模式主要有:
1.跨国公司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身份获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生效无疑为跨国公司直接进入我国A股市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以后会有跨国公司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身份进入我国A股市场。
2.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拍卖和债权方式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我国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于到期债务不能清偿而被提起诉讼,其所抵押的公司股权将通过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而被拍卖。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拍卖市场获得相应上市公司的股权。但需要注意的是,外资介入拍卖市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见《拍卖法》第33条的规定)。
3.跨国公司通过债权市场间接收购我国企业。跨国公司将有可能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债权而间接获得其股权,即“债权转股权”。这种并购模式广泛流行于国外的企业并购市场,很多投资公司都会低价收购目标公司的债权,然后通过使目标公司重组,将债权转化为股权,在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后再出卖股权,从而获得巨大收益。这种并购模式也受到国内法律体系的支持。例如,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开始将不良债权打包,向包括国外投资者在内的广大投资者出售,以期实现资产的盘活,因此外资介入这些不良债权,有助于直接获得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
4.跨国公司出面征集代理权而取得我国企业的控制权,但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期内起到获取公司控制权的作用。过去,一般是国内机构征集代理权,在未来必将会出现由跨国公司征集代理权的案例,因为在征集代理权的法律方面对跨国公司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跨国公司可以先占有一部分股权,然后凭借股东地位发出征集委托权的要约,在成功以后,按自己的意愿改组董事会,贯彻自己的经营战略,并可以为今后实质性的收购奠定基础。对于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协议中限制外资所占份额的行业,此种代理权的争夺对跨国公司更有意义。
5.跨国公司在华上市子公司吸收合并我国企业的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对外资企业开放,预计会有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上市的现象,因而可能出现一种新的并购模式,即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但由于外资企业上市的门槛较高(如持续三年盈利、需要整体上市,防止剥离上市和捆绑上市、需要一年的上市辅导期等),因此这种模式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6.我国上市公司委托跨国公司进行股票托管与期权方案相结合的模式。2001年4月,宁夏恒力面向境外投资者公开征集股权受让人,计划通过股权委托管理和签订《股权远期转让协议》的方式引进外资股东,后因政策原因叫停,但随着将来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宽,这种模式仍有操作空间。
7.跨国公司要约收购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是指跨国公司通过股票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从而达到并购的目的。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股权结构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给要约收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随着2002年7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A股市场进一步开放,这种模式会大行其道。
㈡ 谁知道华润的前身——联和行的历史
联和行的历史:
联和行,也即华润的前身。1931年夏,时任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陈云在上海交给秦邦礼两根金条,指示他以此做资本,以开店为掩护,为党建立秘密交通站筹集和保护党的经费,并暗中为中共提供无线电、药品等这些在当时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的战略物资。
就这样秦邦礼创办了后来华润公司,成为了华润第一创始人。抗日联合统一战线成立后,陈云再次指示杨廉安到香港开公司,协助八路军驻港办事处工作。
1938年夏,杨廉安化名杨琳带着当初结业时留下的资金,出现在香港的街头,不久即开设了“联和行,总部位于香港中环毕打街。
1948年,联和行联和行进行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华润之名,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寓意中华润之。同时,还有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华润扎根香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的国有企业,成为国家对外贸易的窗口公司。
1947年3月,根据周恩来、任弼时关于去香港主持海外及内地经营,并筹划今后蒋管区地下党经济接济的指示,到大连组织中华贸易总公司。
1948年,到香港组建华润集团总公司,任董事长,进行贸易工作,并以此为掩护开展上层统战活动。1952年,华润公司被指定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划归中央贸易部管理。
1952年以前,华润公司归属中共中央办公厅管理,是党企,1952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所有党企移交国家,同年10月,华润归属国务院外贸部管理,成为国企一员。
10月24日,经资产评估,中央贸易部向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支付了收购华润公司的资金。至此,华润14年的党产生涯结束,依靠两根金条起家、历经战争洗礼的华润,此时已成为一家拥有2000万美元资产的外贸重要企业。
1980年代华润由代理贸易向自营贸易转型,努力发展中长线投资项目,重点投资了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渐趋大型化和专业化,为今天成为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奠定了基础。
1998年,为了适应集团投资项目不继增多的需要,华润集团董事会决定在集团企发部的基础上成立华润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之后,集团进入了开展各种投资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其中重大的投资项目有泰国长春置地、北京华润大厦、上海华润时代广场、华润澳门假日酒店、万众电话、大老山隧道和三号干线。
以及沈阳压缩机厂和黑龙江金玉集团等。投资项目涉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其一是华润创业。1999年,为了整合集团零售业务资产,同时扶助下属上市公司华润创业零售消费品业务的发展,华润集团将香港的零售业务及投资物业注入华润创业,注资总值达27.2亿港元。
注资完成后,华润创业股票的每股净资产值由5.81港元上升至7.08港元,增幅约22%。通过这次注资,华润集团收取了13.6亿港元现金、1.13亿股华润创业股份。
在此之后,华润对孵化注资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和娴熟。以华润置地为例,2005年到2008年,华润集团分4次合计向其注入了197亿元的物业和地产项目,土地1445万平方米,使之快速进入行业领先的企业阵营。
2013年5月6日,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发布联合公告称,两者将在华润集团旗下筹建一个统一的能源集团,并继续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2)华润五丰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华润创业,成立于1992年,由华润集团持股51.33%,也是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占到整个集团销售额的近1/3。
华润创业由华润万家、华润雪花、华润五丰和华润饮料四家一级利润中心组成,专注于中国的消费品业务,包括零售、啤酒、食品及饮品业务。
其中最熟为人知的是华润万家。华润万家1984年创立于香港,80年代末即成立为香港第三大超市。2001-2012年,华润万家店面数量从42个增长到4425个。
销售额从99.4亿增长到941亿,员工数目多达21.10万人。华润创业旗下零售板块品牌众多,包括华润万家超级市场、中艺、华润堂、药妆店采活VIVO、太平洋咖啡等。
而电力是占华润集团资产规模近2成的板块,旗下的平台主要是华润电力。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主要是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火电、风电、水电、煤炭及分布式能源项目。
其下属有华润新能源和华润煤业。前者从事风电和水电业务,后者负责煤矿投资、建设与运营,是华润集团的一级利润中心。
㈢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认购任务是什么
2019年10月30日,华润电力发布公告称,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润喊神册电力新能源与德润生物瞎模质开发(香港)有限公司(下称“目标公司”)、华润燃气及华润五丰订立认购协议,内容有关公司认购目标公司30%股本。同日,华润电力新能源、华润环保、华润燃气、华润五丰(作为认购协议项下认购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股东)亦与目标公司签署一份股东协议。股东协议将于认购协议项下认购交易完成后生效。
据悉,德润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郑宏,主要从事生物质业务及通过其附属公司实施华润集团于生物质行业策略发展计划。
根据认购协议,华润电力新能源应支付1269.28万港元用于认购目标公司30%股本,并预计将与目标公司订立境外股东贷款协议。此外,华润电力投资亦预计将与目标公司四家境内全资附属项目公司订立境内股东贷款协议,以于2019年向目标公司及其四家境内全资附属项目公司提供最高人民币1.86亿元股东贷款。
于该公告日期,华润集团为目标公司的唯一股东,持有目标公司1股股份。在认购协议项下的认购事项完成前,华润集团将其所持有的目标公司全部股份转让予华润环保,目标公司亦将向华润环保增发49股股份,使得在认购协议项下的认购事项完成前,华润环保将持有目标公司50股股份。
华润电力表示,投资目标公司符合华润集团主要业务及长期公司策略,并充分契合集团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策略,此次交易将令公司进入生物质发电行业,从而提升华润集团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及优化集团电源结构。
㈣ 华润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38年初,杨廉安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到香港创办联和行(Liow & Co.)。
1948年12月18日,联和行改名华润公司,正式向港英当局注册成立。据杨尚昆回忆录,“华”取自中华,“润”取自毛润之。
1949年3月,周恩来、任弼时指示在香港的刘晓、钱之光将广大华行与华润公司合并,这是华润在建国前后进行的第一次机构重组。
1950年,华润公司向怡和洋行出售大批量大豆,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宗出口业务。并从埃及、巴基斯坦进口棉花,从泰国进口大米,从新马等地进口橡胶。这一年华润公司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达到5000万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
1952年,华润公司划归中央贸易部管辖,正式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华润公司是广交会创建成员之一。
1979年,华润公司在香港的制造业投资开始起步。这一年投资了大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精艺皮草厂、华科电子有限公司等。
1983年7月8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
1984年12月,华润集团召开第二届董事会,首次提出了“依靠内地,立足香港,面向世界,把华润办成以贸易为主的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的经营方针。华润集团开始了业务多元化、国际化的进程。
1986年12月31日,中国华润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8年,华润集团与多家财团合资组建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兴建香港大老山隧道,开始涉足香港基础建设业。
1991年,华润超市在深圳开业,华润零售业开始进军内地市场。
1992年,自营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8.5亿美元,首次超过代理进出口业务贸易额。
1992年9月,永达利企业有限公司改名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正式参与香港上市公司业务。购入力宝集团和华人银行上市股票,华润集团的多元化业务开始向金融业渗透。
1993年8月,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改名为中国华润总公司。
1993年12月16日,华润集团下属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与沈阳啤酒厂合资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开始向啤酒业进军。
1995年5月4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与中国联通签约,华润将在广西投资数字移动电信项目,华润开始进军内地电信领域。
1995年10月25日,五丰行上市,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
1997年1月28日,华润集团控股的万众电话有限公司开业,华润集团开始涉足香港电信业。
1997年9月1日,华创晋升为恒指成份股。
1999年6月,华润集团调整产权结构。中国华润总公司成为华润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行使控股职能。
2000年3月20日,五丰行获选摩根士丹利中国自由指数。
2000年6月19日,华润集团发出公告,为提升整体竞争力,拟将集团业务重新整合为四个主要业务方向:分销、地产发展、科技以及策略性投资。公司准备通过其下的上市公司经营以上主要业务。
2000年6月20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一次性受让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8.1%股权,持股量增至10.8%,成为万科最大股东。
2000年6月30日,五丰行属下之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维维食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2001年1月3日,华润集团签署了一笔35亿港币为期5年的银团贷款。这次银团贷款是华润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利率远低于普通的借款成本,充分表明市场对华润的信心和对华润管理能力的肯定。
2001年3月27日,华润零售先后取得GIVENCHY、KENZO、LANVIN、BRUNO MAGLI、DUNHILL等国际顶尖名牌于国内指定城市的特许经营权。
2001年4月4日,黑龙江华润金玉10万吨燃料酒精项目的一期4万吨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燃料酒精的市场空白。
2001年8月3日,在2001年香港《资本杂志》评选的“杰出科技及金融企业成就奖”中,华润集团荣获了“最佳在港中资机构奖”。
2009年成功并购山西金业焦煤集团,其下属煤矿,车队,洗煤厂,焦煤厂。开始走向煤炭行业!
㈤ 福成五丰与新五丰有何区别
在股东方面是有关系:五丰行持有新五丰1238.66万股占总股本6.87%,持有福成五丰5802.3万股占总股本的20.77%
两家公司都是畜牧业
福成五丰属于河北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肉牛养殖、屠宰、加工及活牛和牛肉产品的销售。
新五丰属于湖南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生猪养殖和生猪贸易
公司的财务是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分开独立经营
五丰行有限公司
成立于1951年,现为华润创业全资附属公司,是一家集食品研发、生产、加工、批发、零售、运输和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集团。在香港市场,五丰行是最大的中国食品经销商,其业务与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香港的菜篮子”,对维护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内地市场,五丰行在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广东等地设立了合资企业,分别生产冷饮、速冻食品、米粉、腊味板鸭等产品及建有活畜养殖基地。在海外市场,公司在西非经营的远洋捕捞船队,拥有各类渔船130多艘,年捕捞10多万吨各类水产品,并在非洲多个国家开办水产品加工厂,产品销往日本、欧洲及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五丰行在巩固香港市场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内地肉类市场,在上海、深圳和杭州新建和收购成立了大型现代化肉类加工中心。
在上海兴建的上海市第一家现代化肉类加工中心已于2005年正式运营,通过专卖店、超级市场及社会团购客户渠道的1,000多个销售终端,向广大上海市民提供优质、安全、卫生的放心肉,“五丰上食”成为当地知名品牌,于2006、2007连续两年被上海市评为“年度消费者放心品牌——肉类消费品金奖”。
五丰食品(深圳)有现公司于2004年成立,主营屠宰及鲜肉配送、“喜上喜”肉制品加工、仓储物流业务,并拥有酒店及多处深圳商业旺地物业。公司是深圳市政府4家规划新建中央屠宰场之一,目前正在设计建设新肉类加工中心。
杭州五丰联合肉类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主营生猪屠宰、肉类分销、肉食加工、冷藏仓储等业务。公司独家经营杭州市区的屠宰及鲜肉供应,拥有杭州最好的鲜肉品牌——“联合康康”,拥有总容量8万吨的浙江省第一大冷库及冻品交易市场,是杭州市最大的鲜肉交易市场经营者。
主要产品与服务
肉食品:
五丰行每年从中国内地出口注册猪场和牛场组织大批优质的活猪、活牛供应香港市场,同时经营管理亚洲最先进的上水屠房,并通过“五丰”鲜肉专卖店和加盟店为香港市民提供高品质的鲜肉;
近年来公司把香港市场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复制到中国内地市场,拓展中国内地肉类业务,为广大内地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鲜肉及肉制品;
此外,五丰行每年从中国内地进口大量冻肉供应香港市场,并从世界各地进口大批冻肉供应香港市场,并转口到内地市场。
水产品:
五丰行在西非拥有的远洋捕鱼船队,年捕捞10万多吨鱼货,包括金枪鱼、墨鱼、鱿鱼、硬体鱼及海水虾等,并在塞内加尔、加纳建立了水产品加工厂,生产五丰品牌系列精加工水产品;
同时,五丰行还从世界各地进口大批冻海产供应香港市场,并转口到内地市场;
另外,五丰行在香港市场经销江苏大闸蟹已达40多年历史,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
综合食品:
五丰行经营的各类中国名优特产品,拥有良好的品牌商誉,行销香港及海外市场。“五丰牌”优质食品系列包括五丰品牌系列冷饮及速冻产品、五丰品牌系列米粉、五丰牌板鸭、五丰牌大米、五丰牌水果等等,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近年来公司通过在内地投资建立合资企业等方式,与越来越多的百年老店知名食品品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品牌价值,并加强对货源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完善产品质量监控和追踪体系,提升“五丰”品牌食品核心竞争力,成功地将安全、优质、健康的五丰牌系列产品推向内地、香港和海外市场。
㈥ 华润集团的起源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创始于1938年,前身是中共为抗日战争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
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央企业。
(6)华润五丰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华润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块领域,旗下共有17家一级利润中心,在香港拥有6家上市公司:华润燃气(HK1193)、华润啤酒(HK291)、华润电力(HK836)、华润置地(HK1109)、华润水泥(HK1313)、华润医药(HK3320)。
2015年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华润集团以115位的优异成绩再次上榜,相比2014年上升28位。2016年7月20日,《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华润集团名列91位,排名上升24位。2016年8月,华润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7。
㈦ 华润集团的起源是什么
1938年初,杨廉安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到香港创办联和行(Liow & Co.)。
1948年12月18日,联和行改名华润公司,正式向港英当局注册成立。据杨尚昆回忆录,“华”取自中华,“润”取自毛润之。
1949年3月,周恩来、任弼时指示在香港的刘晓、钱之光将广大华行与华润公司合并,这是华润在建国前后进行的第一次机构重组。
1950年,华润公司向怡和洋行出售大批量大豆,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宗出口业务。并从埃及、巴基斯坦进口棉花,从泰国进口大米,从新马等地进口橡胶。这一年华润公司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达到5000万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
1952年,华润公司划归中央贸易部管辖,正式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华润公司是广交会创建成员之一。
1979年,华润公司在香港的制造业投资开始起步。这一年投资了大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精艺皮草厂、华科电子有限公司等。
1983年7月8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
1984年12月,华润集团召开第二届董事会,首次提出了“依靠内地,立足香港,面向世界,把华润办成以贸易为主的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的经营方针。华润集团开始了业务多元化、国际化的进程。
1986年12月31日,中国华润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8年,华润集团与多家财团合资组建大老山隧道有限公司,兴建香港大老山隧道,开始涉足香港基础建设业。
1991年,华润超市在深圳开业,华润零售业开始进军内地市场。
1992年,自营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8.5亿美元,首次超过代理进出口业务贸易额。
1992年9月,永达利企业有限公司改名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正式参与香港上市公司业务。购入力宝集团和华人银行上市股票,华润集团的多元化业务开始向金融业渗透。
1993年8月,中国华润有限公司改名为中国华润总公司。
1993年12月16日,华润集团下属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与沈阳啤酒厂合资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开始向啤酒业进军。
1995年5月4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与中国联通签约,华润将在广西投资数字移动电信项目,华润开始进军内地电信领域。
1995年10月25日,五丰行上市,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
1997年1月28日,华润集团控股的万众电话有限公司开业,华润集团开始涉足香港电信业。
1997年9月1日,华创晋升为恒指成份股。
1999年6月,华润集团调整产权结构。中国华润总公司成为华润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行使控股职能。
2000年3月20日,五丰行获选摩根士丹利中国自由指数。
2000年6月19日,华润集团发出公告,为提升整体竞争力,拟将集团业务重新整合为四个主要业务方向:分销、地产发展、科技以及策略性投资。公司准备通过其下的上市公司经营以上主要业务。
2000年6月20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一次性受让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8.1%股权,持股量增至10.8%,成为万科最大股东。
2000年6月30日,五丰行属下之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维维食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2001年1月3日,华润集团签署了一笔35亿港币为期5年的银团贷款。这次银团贷款是华润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利率远低于普通的借款成本,充分表明市场对华润的信心和对华润管理能力的肯定。
2001年3月27日,华润零售先后取得GIVENCHY、KENZO、LANVIN、BRUNO MAGLI、DUNHILL等国际顶尖名牌于国内指定城市的特许经营权。
2001年4月4日,黑龙江华润金玉10万吨燃料酒精项目的一期4万吨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燃料酒精的市场空白。
2001年8月3日,在2001年香港《资本杂志》评选的“杰出科技及金融企业成就奖”中,华润集团荣获了“最佳在港中资机构奖”。
㈧ 哪家大米品牌的实力比较好呢
一.北大荒大米
华润五丰有限公司是中央直属的国有控股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优秀的综合食品企业集团。
华润五丰大米从事大米采购、加工、包装及分销业务,设立11个大型大米加工厂,主要分布在五常、深圳、上海、沈阳、武汉、徐州、杨凌等城市,年生产能力90万吨。公司通过在五常设立种植基地和加工工厂,从源头把控,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稻花香米的纯正性。
㈨ 沈阳雪花啤酒厂是不是国企
您问的实际上市完整的名称是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
华润雪花前身是雪花啤酒,其诞生于沈阳啤酒厂( 沈阳啤酒厂是老国企了)。1993年12月16日,华润集团下属华润创业有限公司与沈阳啤酒厂合资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
华润是副部级中央企业,也是老资格的国企了,现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
所以综上,沈阳啤酒厂是国企,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也是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