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码百科 » 688317之江生物科技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中国的石油股票 2025-08-16 17:50:32
可编程的股票交易 2025-08-16 17:22:03
广东铁投股票代码 2025-08-16 17:05:30

688317之江生物科技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3-04-16 12:46:32

A. A股主要指数收跌:降息利好下 调仓换股或抑制了大市

周五,A股主要指数收跌,周线也多数收跌,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下调LPR利率,但市场全周未见提振。沪深两市低开低走,创业穗锋板指数和科创50指数低开后短暂上攻,但很快折戟。分析人士指出,机构调仓换股可能抑制了市场。

巨丰投顾分析师郭一鸣表示,“对于这两日市场的整体走低,既有来自于外围市场整体疲软的影响,也有来自于市场内部调仓换股的左右。

他指出,“国内稳增长政策以来,资金也在调仓换股,低估值蓝筹股一度成为资金的青睐,而高位高估值品种备受打压,开年以来连续重挫,对市场也形成抑制。

今日两市成交额9845亿元,前一交猜困晌易日为1129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87.58亿,净流入128.31亿。

截至收盘:

医药股领跌,九安医疗(SZ:002432)跌停;长春高新 (SZ:000661)连续两天跌停,本周跌27.54%,连续六周下跌;君实生物 (SS:688180)跌10.21%。

新冠检测和治疗股下跌,拓新药业 (SZ:301089)跌停,之江生物 (SS:688317)跌9.98%;安旭生物(SS:688075)、东方生物(SS:688298)跌停。

元宇宙概念股走低,湖北广电(SZ:000665)、捷成股份(SZ:300182)、芒果超媒(SZ:300413)跌超9%。

煤炭股涨幅居前,山煤国际 (SS:600546)涨停,远兴能源 (SZ:000683)涨5.85%。

宏观和个股消息:

海外最大中国股票基金减仓宁德时代

上证报头版评论:LPR非对称“降息”显深意,稳实体、稳地产两不误

上证报评论道,LPR下调,体现了宏观政策前置发力,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鼓励企业增加中长期投资,对于当前扩内需、稳外需以及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将产生积极效果。从房企角度看,中长期贷款资金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进而鼓励房企愿贷敢贷,较好启动房企2022年的投资和新开工意愿;从购房者来说,房贷利率成本进一步下调,将进一步启动合理住房消费需求,活跃交易行情。

中信证券明明:预计后续可能还有1-2次降息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明明称,2008年以来尺橡的每一轮货币宽松周期中至少有2次降息,而降息周期启动后降息时间间隔在1-3个月。未来半年仍然存在降息窗口和必要性,预计后续可能还有1-2次降息,时点可能在3月或6月。除此之外,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有望继续推出。

B. 之江生物股票代码

之江生物股票代码是688317。通过华泰证券手机APP-涨乐财富通-行情界面输入个股代码了解行情走势及最新公告。华泰证券,贴心管家,您想要的都在这里,快点击下方图片加入我们

C. A股迎来年报季,最严退市新规下,这些上市公司突然变危险了

2020年12月31日晚,沪深交易所分别正式发布退市新规。与征求意见稿相比,退市新规重点对此前市场质疑较多的重大违法“造假金额+造假比例”退市指标等做出完善。多项退市新规形成“合力”之后,已经有了强大的“组合拳”效应,不少上市公司一夜间退市风险陡增。

退市新规打“组合拳”

高危公司增多

此次退市新规进一步完善了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形成了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四类退市情形。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退市新规的正式稿在指标设置上更加严格,主要调整和优化了三方面内容:

多项退市新规开打“组合拳”之后,导致很多上市公司一夜走向危险时刻,甚至有问题公司同时涉及了多项违规。红星资本局经过梳理,已有超百家上市公司或面临退市风险。

退市新规下

危险个股划重点

1、1元退市。

面值退市的标准明确为“1元退市”,即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因为A股中有特例紫金矿业(601899.SH)面值不是1元,而是0.1元,其H股每股面值为0.1港元,当年基于“同股同面值”考虑。

红星资本局统计:*ST刚泰(600687.SH)、*ST金钰(600086.SH)均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1元,退市已成定局。*ST天夏(000662.SZ)、*ST宜生(600978.SH)股价均已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1元,距离退市已近在咫尺。*ST富控(600634.SH)已经暂停上市,*ST长城(002071.SZ)刚刚滑入1元生死线。

在1元退市线边缘挣扎的还有:ST庞大(601258.SH)、*ST环球(600146.SH)、*ST金洲(000587.SZ)、*ST同洲(002052.SZ)、*ST中绒(000982.SZ)、*ST新光(002147.SZ)、*ST赫美(002356.SZ)、ST东网(002175.SZ)、*ST宏图(600122.SH)等股票。

此外,截至目前还有逾40只个股低于1.5元,且亏损、连续亏损的ST类个股占了大多数。

2、市值退市。

连续20个交易日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将被市值退市。

红星资本局统计:目前A股暂无总市值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个股,市值最低的*ST成城(600247.SH)市值为3.9亿元。市值在5亿元左右的个股还有:*ST环球、*ST天夏、*ST长城、*ST中新(603996.SH)、*ST赫美、*ST长动(000835.SZ)等,这些均为亏损垃圾股,投资者应当主动远离。

总市值3亿元的退市指标,也被各方认为是否标准太低?甚至有呼声建议提高至5亿元,以杜绝壳公司炒作。不过,考虑到“市值退市”与“1元退市”已经形成组合拳效应,这类公司往往总有一个指标达到退市标准。

3、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营收低于1亿元。

新规落地后,最容易触发退市条件的其实还是财务问题。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年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连续两年则终止上市。

红星资本局初步统计,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至少有超过50家公司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若第四季度无法扭转局面,或有终止上市风险(以年报数据为准)。

在去除里面的1元退市个股后,其他较危险的个股包括:*ST节能(000820.SZ)、*ST海创(600555.SH)、 *ST斯太(000760.SZ)、 ST天首(000611.SZ)、 ST云网(002306.SZ)、 ST昌鱼(600275.SH)、*ST群兴(002575.SZ)、*ST科林(002499.SZ)等,以绩差亏损的ST类个股最多。

部分个股一年的营收只有区区几百万元,甚至只有十来个员工,几乎快要沦为“僵尸企业”。在退市新规下,这些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保壳压力。

不过,更具迷惑性的则是许多非ST类个股,也发出了危险警报。包括览海医疗(600896.SH)、邦讯技术(300312.SZ)、丰华股份(600615.SH)、绿景控股(000502.SZ)、园城黄金(600766.SH)、吉艾 科技 (300309.SZ)、北京文化(000802.SZ)等个股,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均低于1亿元,且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

眼下即将进入年报季,如果上述公司经营继续恶化,导致2020年全年营收和利润不达标,很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财务造假退市。

2020年的最后一天,豫金刚石(ST金刚,300064.SZ)重大财务造假被坐实,已经连续几年虚增利润好几亿元,实控人违规占有23亿元。其系统性造假被证监会认定,涉案金额巨大,违法性质严重,恰遇退市新股,导致其成为“2021年第一雷”,目前已被ST。

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多家上市公司连续多年有财务造假行为被调查,包括:*ST康得(002450.SZ)、ST康美(600518.SH)、*ST航通(600677.SH)、獐子岛(002069.SZ)、天翔环境(300362.SZ)、*ST新光、*ST辅仁(600781.SH)等。

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已经收到立案调查通知书,这里面如果涉及重大财务造假,很可能也要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5、董事不保真也有退市风险。

新规增加了规范类指标,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以及半年报或年报不保真等,先停牌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仍未改正将终止上市。

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以上市公司董事认为财报“不保真”为例,仅2020年就有*ST鹏起(600614.SH)、天翔环境、*ST众泰(000980.SZ)、*ST勤上(002638.SZ)、*ST天夏、ST科迪(002770.SZ)等,上市公司多名董事对公司财报“无法保证真实、准确、完整”。

6、被出具“非标”审计报告

2020年有一大批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保留意见、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等。这里面有部分上市公司因受去年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或涉及海外资产审计困难等,从而导致了“非标”审计增多。

红星资本局在尽可能排除上述特殊情况之后,发现仍被出具非标审计报告的公司还有不少,包括:*ST富控、泰禾集团(000732.SZ)、天泽信息(300209.SZ)、孚日股份(002083.SZ)、红太阳(000525.SZ)、ST威龙(603779.SH)、*ST瀚叶(600226.SH)、*ST金正(002470.SZ)等。

华泰证券报告指出,相比美股,当前A股退市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被动退市数量有望逐步增加。退市新规的实施有望发挥市场化退市功能,助力A股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叠加注册制的全面推进,股票市场资产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这次退市新规去除了一些不太合理的规定,同时新增了一些退市指标。比如对市值的要求,对营收的规定,可以打击一些“恶意保壳”的行为。总体来看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让绩差公司、不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及时退出市场,从而让A股市场成为源头活水,实现优胜劣汰,让整体上市公司质量有所提升。

年报季即将拉开

业绩预喜公司表现亮眼

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70多家上市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润超过1亿元,科大讯飞(002230.SZ)、东山精密(002384.SZ)、好想你(002582.SZ)、鱼跃医疗(002223.SZ)、大北农(002385.SZ)、达安基因(002030.SZ)等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超10亿元,比亚迪(002594.SZ)预计全年净利润超过42亿元,立讯精密(002475.SZ)预计全年净利润超过70亿元。

在业绩预喜公司中,天赐材料(002709.SZ)预计全年净利润超过6.5亿元,同比增幅38倍以上,暂为年报“预增王”。此外,达安基因、之江生物(688317.SH)、海欣食品(002702.SZ)、星网宇达(002829.SZ)、好想你等预期全年净利润最大增幅超过1000%。

与此同时,初步统计到春节前(2月12日),将有34家公司率先公布2020年年报。A股历来有“靓女先嫁”的传统,率先公布财报的上市公司往往业绩靓丽,相关公司股从此也容易受到资金追捧。而业绩差的公司往往“交作业”拖拖拉拉,甚至抵着年报的最后截止时间才出年报。

业绩预喜公司增幅排名(动态)

率先公布财报的公司时间表

编辑 邓凌瑶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D. 2022年核算检测公司上市多少家

截至2022年12月20日陆祥察,主业为核酸检测以宴春及直接的核酸检测材料生产上市企业27家。
2022年核酸检测上市公司有明德生物002932、迈克生物300463、科华生物002022、之江生物688317、达安基因002030等27家。
核酸检测是病原学早茄检查的一种,是利用PCR检测外周血及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组织细胞中的病原体核酸,其简单方便,是敏感、快速的早期诊断方法。

E. 做核酸检测的公司股票

明德生物
迈克生物
科华生物
之江生物
达安基因
阳普医疗
博晖创新
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拓展资料: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932.SZ)成立于2008年,坐落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是一家专业提供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POCT/分子诊断/化学发光/血气分析等)产品以及急危重症救治一体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PCR实验室、智能化发热门诊建设等医疗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武汉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5000家医疗机构,同时在亚洲、欧盟、南美等多个区域实现销售布局。公司于2018年7月10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932。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中,明德生物紧急研发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取得注册证,成为疫区代表性IVD企业。同时,明德的新冠核酸试剂、抗体检测试剂、血气分析仪也获得了欧盟CE准入,获得了在国外销售的资格。
明德生物先后通过欧盟CE认证和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CFDA注册的POCT快速诊断试剂产品30余项,实现PCT降钙素原、S100-β蛋白全血床旁快速检测。项目覆盖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疾病、肾病、糖尿病、健康体检和妇产科等多个领域,已成为国内POCT产品线较丰富的企业之一。
明德生物自主研发的免疫定量检测平台,可实现一步式操作、智能化识别、15分钟内快速获取检验结果且能兼容检测近30种免疫标志物,不仅适用于大中型医院床旁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也适合中小型医院检验科免疫定量分析检测,还适合基层医院实现常见病即时检测的需求。目前,全国有超过5000家医疗机构使用明德生物的POCT产品,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医院占比超过60%。
2017年以来,明德生物陆续上市了免疫定量分析仪、干式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12导联移动心电图机(远程心电网络建设)、HB1000糖化分析仪、POCT化学发光平台CF10/CP800、数十款化学发光试剂、血气分析平台PT1000,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多款分子诊断试剂,推出PCR实验室建设、发热门诊智能化建设以及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F. 2022年核酸检测上市公司有哪些

2022年核酸检测上市公司有明德生物002932、迈克生物300463、科华生物002022、之江生物688317、达安基因002030等。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有关文件。证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决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有关文件。证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决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根据我国《证券法》第50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公开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在每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上述条件是为了使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素质、较大的规模、股权合理分布,能形成一定的交易量,在投资者中形成较好的声誉。
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资产重组,是调整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法在第四章中专门对上市公司收购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所谓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公开收购上市公司已经依法发行的股份,已期达到对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或者兼并的目的。也就是说,收购上市公司是为了控制该上市公司,而不是炒作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G. 那些基金买了之江生物

之江生物的持仓基金:富诚海富资管-杭州银行-富诚海富通之江1号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平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ETF、易方达中证万得生物科技指数(LOF)A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银河创新成长混合A 、银河服务混合 、嘉实瑞虹三年定期混合 、诺安成长混合 、大成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A 、嘉实策略混合 、大成成长进取混合A 、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 、长盛同智优势混合(LOF)、光大保德信鼎鑫混合A 、国寿安保稳吉混合A、华泰保兴成长优选A、泰达宏利创盈混合A、平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ETF、嘉实创新先锋混合A、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A、招商央视财经50指数A、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LOF)A、大成科技创新混合A、博时鑫泰混合A、华安科技创新混合、金鹰成份优选混合、诺安行业轮动混合、华宝标普中国A股质量价值指数(LOF)、工银优质成长混合A、工银精选平衡混合、工银美丽城镇股票A。

H. 检测公司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呢

本文核心数据:业务布局、在研项目、投融资、业务收入等

1、万孚生物VS三诺生物:即时检测(POCT)业务布局历程

POCT是Point of Care Testing的简称,即床旁检测或即时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现场分析等特点,能减少样品转送流程,缩短报告时间。

当前,我国即时检测(POCT)主要生产企业有:中源协和(600645.SH)、基蛋生物(603387.SH)、万泰生物(603392.SH)、安图生物(603658.SH)、热景生物(688068.SH)、安旭生物(688075.SH)、诺唯赞(688105.SH)、仁度生物(688193.SH)、睿昂基因(688217.SH)、圣湘生物(688289.SH)、东方生物(688298.SH)、之江生物(688317.SH)、赛科希德(688338.SH)、硕世生物(688399.SH)、奥泰生物(688606.SH)、浩欧博(688656.SH)、博拓生物(688767.SH)、*ST科华(002022.SZ)、达安基因(002030.SZ)、明德生物(002932.SZ)、安必平(688393.SH)、利德曼(300289.SZ)、九强生物(300406.SZ)、美康生物(300439.SZ)、迈克生物(300463.SZ)、万孚生物(300482.SZ)、凯普生物(300639.SZ)、透景生命(300642.SZ)、艾德生物(300685.SZ)、三诺生物(300298.SZ)等。

目前,我国即时检测(POCT)市场龙头企业分别为万孚生物和三诺生物,两家企业即时检测(POCT)业务布局历程如下:

2、业务布局现状对比

——竞争梯队:双方难分伯仲

从业务关联度角度来看,目前热景生物、安旭生物、东方生物、奥泰生物、浩欧博、博拓生物、达安基因、安必平、九强生物、万孚生物、三诺生物的即时检测(POCT)业务关联度在90%以上。第二梯队为安图生物、明德生物、利德曼、透景生命等。

——业务布局:万孚生物实现了产品的全平台、全品类覆盖

万孚生物实现了产品的全平台、全品类覆盖,定性产品和定量产品齐头并进,从平台上涵盖了免疫胶体金平台、免疫荧光平台、电化学平台、干式生化平台、化学发光平台、分子诊断平台、病理诊断平台,从领域上覆盖了心脑血管疾病、炎症、肿瘤、传染病、毒检(药物滥用)、优生优育等。

而三诺生物通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构建起以血糖为基础,以慢病相关指标检测为抓手的多指标检测产品体系。在产品上,公司实现了从单一血糖指标向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围绕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的多指标检测系统的转变,公司研发的iPOCT系统目前已经能够检测70多项指标。

——研发实力:不分上下

万孚生物在2021年取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共90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60件,外观专利15件,软件著作权9件。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授权有效专利330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实用新型专利184件,外观设计85件。

而三诺生物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持有110项有效国内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较去年同期增加35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新增注册产品36项,处于注册阶段的产品共计18项。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PTS共持有10项有效国内医疗器械进口注册证,1项有效医疗器械进口备案凭证,检测范围得到极大丰富。

——平台对比:万孚生物平台更多

万孚生物现有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免疫荧光技术平台、电化学技术平台、干式生化技术平台、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病理诊断技术平台,以及仪器技术平台和生物原材料平台。

三诺生物现有电化学技术平台、液相生化技术平台、凝血技术平台、免疫荧光技术平台、胶体金技术平台、化学发光技术平台,以及配套的仪器技术平台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智慧医疗平台。

——投融资对比:万孚生物融资次数更多

根据烯牛数据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22年5月18日,万孚生物已经进行了5次融资;而三诺生物进行了4次融资。

3、业务运营现状对比

从业务运营情况来看,2021年万孚生物的即时检测(POCT)业务收入为30.61亿元;而三诺生物的即时检测(POCT)业务收入为21.55亿元。

4、前瞻观点:万孚生物更胜一筹

在即时检测(POCT)行业中,竞争梯队、业务布局、研发实力、平台对比、投融资对比、业务收入等均是体现公司即时检测(POCT)经营规模的重要体现;因此,基于前文分析结果,前瞻认为,万孚生物和三诺生物在竞争梯队、研发实力等方面不相伯仲,但万孚生物更胜一筹。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POCT行业市场需求前景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I. 8月26日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精选

1、 北方稀土(600111):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47.2亿元,同比增长49.47%;归母净利润20.36亿元,同比增长500.52%。

2、 苏盐井神(603299):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2.31亿元,同比增加1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3亿元,同比减少13.95%。

3、 华立股份(603038):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76亿元,同比增加9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151万元。

4、 上机数控(603185):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5.87亿元,同比增加23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8.49亿元,同比增加464.59%。

5、 元利 科技 (603217):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0.28亿元,同比增加91.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76亿元,同比增加152.8%。

6、 拉芳家化(603630):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06亿元,同比增加2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5269万元,同比增加10.3%。

7、 邦宝益智(603398):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15亿元,同比减少15.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813万元,同比减少18.57%。

8、 申联生物(688098):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53亿元,同比减少1.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442万元,同比减少26.88%。

9、 韦尔股份(603501):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24.48亿元,同比增长54.77%;归母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126.60%。

10、 汇顶 科技 (603160):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9.1亿元,同比下滑4.78%;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下滑29.6%。

11、 日辰股份(603755):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45亿元,同比增加3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399万元,同比减少5.34%。

12、 蓝特光学(688127):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07亿元,同比增加1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625万元,同比增加10.14%。

13、 之江生物(688317):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9.07亿元,同比增加10.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87亿元,同比减少9.59%。

14、 和达 科技 (688296):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71亿元,同比增加72.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167万元,同比增加100.77%。

15、 长城 科技 (603897):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0.65亿元,同比增加126.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1亿元,同比增加179.66%。

16、 德利股份(605198):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18亿元,同比减少1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5184万元,同比减少40.07%。

17、 华旺 科技 (605377):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3.3亿元,同比增加98.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19亿元,同比增加133.46%。

18、 威高骨科(688161):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0.95亿元,同比增加31.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69亿元,同比增加37.85%。

19、 科美诊断(688468):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37亿元,同比增加5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7002万元,同比增加124.65%。

20、 利元亨(688499):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0.47亿元,同比增加108.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898万元,同比增加998.63%。

21、 中央商场(600280):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57.93%;实现净利润947万元,终于扭亏为盈。

22、 森林包装(605500):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3.41亿元,同比增加59.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37亿元,同比增加141.65%。

23、 南山铝业(600219):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25.4亿元,同比增加2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07亿元,同比增加77.56%。

24、 中国软件(600536):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6.31亿元,同比增加88.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3.61亿元。

25、 永泰能源(600157):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14.71亿元,同比增加1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54亿元,同比增加344.2%。

26、 中国重工(601989):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62.03亿元,同比减少6.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58亿元,同比增加227.72%。

27、 赛福天(603028):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34亿元,同比增加44.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258万元,同比增加79.87%。

28、 奥康国际(603001):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5.22亿元,同比增加52.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8131万元,同比增加331.95%。

29、 金丹 科技 (300829):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58亿元,同比增加3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7032万元,同比增加7.55%。

30、 爱尔眼科(300015):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3.48亿元,同比增长76.47%;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增长65.03%。

31、 包钢股份(600010):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94.37亿元,同比增加4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7.64亿元,同比增加3188.14%。

32、 安诺其(300067):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49亿元,同比增加12.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6396万元,同比减少12.27%。

33、 乐凯胶片(600135):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1.58亿元,同比增加3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251万元,同比增加52.37%。

34、 重庆路桥(600106):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8240万元,同比减少2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43亿元,同比增加15.68%。

35、 朗新 科技 (300682):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3.07亿元,同比增加5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18亿元,同比增加45.09%。

36、 广聚能源(000096):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7亿元,同比增加19.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196万元,同比增加51.99%。

37、 中航电测(300114):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0.35亿元,同比增加2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1.88亿元,同比增加31.23%。

38、 广州酒家(603043):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2亿元,同比增长30.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7.09万元,同比增长228.89%。

39、 泛微网络(603039):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3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28.79%。

40、 人福医药(600079):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69亿元,同比增长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68.88%。

41、 电科院(300215):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3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42.83万元,同比增长168.04%。

42、 金山股份(600396):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32.19亿元,同比下滑6.13%;亏损3.16亿元。

43、 财达证券(600906):公司2021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2.23亿元,同比增长15.74%;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06.08%。

44、 长华股份(605018):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7.08亿元,同比增加29.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8840万元,同比增加87.79%。

45、 威派格(603956):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4.46亿元,同比增加42.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022万元,同比增加168.46%。

46、 国光连锁(605188):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0.77亿元,同比减少9.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159万元,同比减少58.95%。

J. 科创板2021年拟上市公司名单

以下是上市公司:
1.和辉光电688538.SH。
2.天能股份688819.SH。
3.铁建重工688425.SH。
4.电气风电688660.SH。
5.中望软件688083.SH。
6.生益电子688183.SH。
7.之江生物688317.SH。
8.奥泰生物688606.SH。
9.极米科技688696.SH。
10.百克生物688276.SH。
和辉光电是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29日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显示器及模块的系统集成、生产、设计、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显示器组件及电子元件销售,从事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业务,实业投资等。

(10)688317之江生物科技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科创板()设立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其特点是并不限制首次公开募股的定价,亦允许企业采取双重股权结构。
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19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从依法保障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股票发行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依法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建立健全与注册制改革相适应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等方面提出了17条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