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华润三九股票分红记录
扩展阅读
中小企业名单及股票代码 2025-07-21 05:22:13
胜力泰股票代码 2025-07-21 04:53:22

华润三九股票分红记录

发布时间: 2021-06-21 11:36:09

A.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了吗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三九”)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前身为深圳南方制药厂。1999年4月21日,发起设立股份制公司。2000年3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999。公司于2008年正式进入华润集团。2010年2月,公司名称由“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是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企业。
华润三九不断聚焦主业,将业务集中在自我诊疗、中药处方药两大领域,积极打造“1+n”品牌线、强化终端覆盖、不断提升产品力。一是做减法,自2008年起,先后剥离了房地产、食品、医药零售等非主营业务;二是做加法,通过外延式并购不断优化主业构成,2008-2010年,先后收购了黄石、南昌、淮北等地的制药企业;2011年,整合了北药天然药事业部旗下的合肥神鹿、本溪三药、双鹤高科等企业。2012-2014年,先后并购了广东顺峰、桂林天和、临清华威、吉林宏久和善堂、杭州老桐君等企业,丰富了皮肤药、骨科药、感冒药等产品线,拓展了中药材种植加工业务,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B. 那本书记录了股票所需要的所有计算公式和案例

看过一点书,但只能是看个大概,主要自己要在市场上收集案列,我有几个可以给你
太多了,删掉很多,超过最大字数了,你凑合看看吧。
投资模型3—福耀玻璃
时至今日,$福耀玻璃(SH600660)$ 虽然已经蜕化为分红股,但在当年可是典型的大牛啊!福耀独占国内汽车玻璃70%的市场份额,竞争力超级强大,假以时日,成为全球汽车玻璃老大是大概率事件。福耀玻璃独特的竞争优势其实就是一点:低成本。这是一种超级强大的竞争优势,巴菲特投资的盖可保险、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波仙珠宝店都是具有低成本基因的企业,构建了超级强大的商业护城河,所以这绝对属于一个强大的投资模型,需要认真汇总分析,总结出某些共同特点。
一、结合福耀玻璃的一些特征总结一下这种投资模型的特点:
(1)低成本优势,企业的商业模式就是围绕着低成本来构建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无坚不摧,超级强大
(2)精细化管理是基本前提,要想在成本上比竞争对手低,那就需要比别人做更多更细的工作。
(3)独特的商业模式可以构建另一种低成本优势,盖可保险的电话直销,沃尔玛的大卖场模式就是对原有商业模式的颠覆,重塑行业的盈利模式,对颠覆性创新应该足够的重视。
(4)强大的企业家精神是保障,无论是传统企业的精细化管控,还是新兴企业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都离不开强大的企业家精神。
二、对具备这种模型的一些企业的分析:
1、海螺水泥:全方位符合这种模型,2015年年报显示利润占全行业利润的31%,行业内基本没有竞争对手,不利点在于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经济下行周期里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2、中国神华:企业构建的产业链一体化低成本优势,行业内成本最低有争议吗?不利点同样是行业产能过剩,去产能化才刚刚开始,任重道远!
3、中国平安:平安大力推广的相关产品和业务的协同效应,本质上就是低成本获取客户的能力,显然也是一种低成本优势,保险业内综合竞争力第一,还有谁可以打败它吗?
4、招商银行:招行最大的优势其实是低成本获取存款的能力,只要存款成本是业内最低的,管理层就不会做太多蠢事,在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周期内,按照常识来判断,招行应该是风险较低的。
5、万华化学:万花虽然竞争优势突出,但本质上是构建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在MDI领域内低成本无出其右者,随着烟台八角工业园的建成,全方位的构建了产业链一体化的低成本优势,业内谁与争锋?当然化学品的周期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投资没那么简单,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单方面就可以搞定的。
6、金风科技:金风科技除了在技术上领先之外,它的低成本优势更强大,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生产,运输成本大幅降低,率先在行业内构建了低成本的优势,随着风口的到来,加上抢装潮效应,一下就飞上天了。
7、国投/川投:水电是成本最低的发电方式,所以不管能源供给方式如何发生变化,水电的市场份额都是稳步增加的,低成本永远处在不败之地。
8、海工/油服:低成本优势极其明显,在国内一股独大,在国际上低成本优势明显,在高油价时代高歌猛进,向全球市场稳步推进,但在低油价时代,当油公司都自身难保时,还有心思增加资本开支吗?所以油田服务类企业全面杀跌在所难免,短期内看不到行业复苏的力量。
9、电商:曾经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大卖场全方位的绞杀了百货业,现在更低价格的业态电商的崛起,将大卖场推向了无比尴尬的境地,这就是商业的力量,低成本商业模式的力量!
三、福耀玻璃这种投资模型的最大特点:
1、全方位的构建低成本的商业模式,传统企业体现在精细化的企业管控,新兴企业体现在颠覆旧模式,创造新模式。
2、超级强大的企业家,尤其是在重构商业模式方面,企业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势造英雄,英雄可雄霸天下!

投资模型2—贵州茅台
投资模型1里面重点说了类$伊利股份(SH600887)$ 模式,这种模型里面产生了很多大牛股,值得认真思考合总结,从而找出牛股基因,找出未来的大牛股。今天我重点谈一下另一种投资模型,那就是$贵州茅台(SH600519)$ ,贵州茅台从上市至今,一直是价值投资者的一面旗帜,许多著名投资者都投资其中,赚的盆满钵满,绝对属于一个强大的投资模型,需要认真汇总分析,总结出某些共同特点。
一、结合贵州茅台的一些特征总结一下这种投资模型的特点:
(1)品牌,只能是品牌,具有超级强大的品牌效应,品牌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品牌溢价,赚取超额利润,高毛利率是基本特征。
(2)有历史和文化做品牌背书,品牌的后面必须有精彩的故事。品牌内涵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基本合格的企业管理者
(4)产品价格逐步提升是最明显的特征,量价齐升是最佳组合,量不变而价提升也不错。
二、对具备这种模型的一些企业的分析:
1、五粮液:基本符合这种模型,浓香型老大,品牌内涵强大,唯一的遗憾是管理存在短板,否则老大的位置也不会被茅台轻易取代呀!五粮液管理的改善程度决定了价值提高的程度。
2、片仔癀:基本符合这种模型,遗憾的是量无法放大,只能在价格上做文章,投资价值是受限制的。
3、同仁堂:基本符合这种模型,国药第一品牌,品牌内涵超级强大,遗憾的是平庸的管理层严重制约了企业的价值释放,短期内看不到改善的可能,可为什么市场给那么高的估值呢?
4、东阿阿胶:基本符合这种模型,品牌内涵丰富,但有两点不足:(1)价升量缩,这种模式可以持久吗?貌似提价已经到了天花板了,再提价估计真的流失主流市场,被边缘化了。(2)本质上属于滋补食品类,需要长期服用的,缺少炫耀性基因,所以价格是有天花板的。
5、上海家化:有一部分产品是符合这种模型的,比如佰草集系列和高夫系列,家化的品牌内涵还是可以的,但品牌强度明显不足,背靠草本之国,中药文化之魂,草本和药妆两个重要的定位怎么被韩妆和日妆给拿走了呢!看着韩妆攻城拔寨,家化该作何感想啊?
6、周大福:基本符合这种模型,品牌溢价还是很明显的,问题是黄金消费类企业与黄金价格周期共振,在黄金上涨周期里属于典型的大牛,在黄金下行周期里一地鸡毛,判断黄金周期很关键,问题是没法判断,这的确是个问题!
7、谭木匠:基本符合这种模型,品牌的文化内涵做的不错,但低频消费加上价升量缩,前景不明朗啊!
三、贵州茅台这种投资模型的最大特点:
1、品牌强度就是一切,品牌+历史+文化+故事=成功
这种投资模型最大的问题是可选企业太少了,绞尽脑汁就想到了上面这7家企业,这一点以前真没想到,国窖的1573也算,但并不是泸州老窖的主流产品,所以不能入选。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但高端品牌真是极其稀少,跟贵族一样稀缺。都说中产阶级崛起,消费要升级,升级的需求没法满足呀,所以钱都让老外给赚走了,身边大部分高端品牌都是欧美的,真是可悲呀!
这种模型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价格,由于大部分人都看好这些企业,所以股价一般都是高高在上,很少有买入点出现,以茅台为例,最近10年就出现了两个好的买入点,一个是2008年的大熊市,一个是2013年底塑化剂+限制三公消费导致的低价格,在两次买入点买入的都是大赢家,所以说好股容易发现,好价格难找啊!下一次一旦有好价格出现,你还会犹豫吗?

投资模型1—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SH600887)$ 股价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到2015年的高点计算,市值增长23倍左右;从2007年牛市最高峰计算,市值增长也在5倍左右,不折不扣的大牛股,企业的发展力量何其强大!绝对属于一个强大的投资模型,需要认真汇总分析,总结出某些共同特点。
一、结合伊利股份的一些特征总结一下这种投资模型的特点:
(1)行业属于大众消费市场,具备高频多次消费的特点。行业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寡头垄断模式,强者恒强,其他企业最终变为区域性企业或者细分子行业的小龙头。
(2)行业龙头,必须是行业龙头,必须是行业老大或者老二,行业老三都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3)品牌知名度高,品牌曝光度强,品牌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客户的购买数量而不是品牌溢价,品牌需要每时每刻维护,品牌曝光无处不在。
(4)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大的企业家精神。
(5)强大的渠道推广能力和渠道管控能力,精细化的渠道深耕能力是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
(6)综合竞争优势超级强大,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行业内占据压倒性优势。
二、对具备这种模型的一些企业的分析:
1、海天味业:全方位的符合这种模型,行业老大位置超级稳固,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2、双汇发展:本质上和伊利股份是一个类型的股票,除了所处的行业不同,两者还有其他区别吗?
3、洋河股份:白酒行业老三,但确是中端酒的老大,更具备大众消费品的特点,产品的市场容量也更大。
4、青岛啤酒:行业老二,品牌美誉度是超过行业老大的,行业的集中度也不错,唯一的缺憾是国企管理体制,谈不上强大的管理,管理上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吧,所以这些年来企业发展也缺乏明显的亮点,但勉强也算一个不错的投资标的。
5、华润啤酒:行业老大,管理上明显优于青啤,但品牌美誉度上要差一些,但在渠道能力和营销能力上全面强于青啤,老大和老二之争还未见输赢,拭目以待。
6、张裕A:行业老大位置超级稳固,全方位符合这种模型,最大的不利因素是进口红酒的替代效应,在客户心目中进口酒可是有很深的认知优势和心智优势的,所以张裕还得加把劲,希望向当年的烟草行业和白酒行业一样,全方位的击溃洋品牌。
7、康师傅控股:曾经全方位的符合这种模型,但统一超强的产品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力成功的瓦解了康师傅的竞争优势,目前处处被动,虽然还是行业老大,但行业老二英姿勃发,咄咄逼人,前景不妙。
8、加多宝:全方位的符合这种模型,拿着王炸的王老吉把一手好牌给打残了,管理的重要性彰显无疑,竞争的天平已经倾向于加多宝。
9、华润三九:OTC第一品牌,全方位的符合这种模型,本质上类似于日常消费品
10、云南白药:白药已经类似于一家日常消费品公司,白药牙膏市占率行业第二,高端品牌行业第一,当年成功的从牙膏行业的低价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创高价品牌,占据了行业最大的利润空间,统一企业目前的战略何其相似?康师傅不是一个合格的行业老大。
三、形似而神不似的企业汇总分析:
1、汇源果汁:大部分都符合这种模型,但管理的短板太明显了,活脱脱的将一个好企业给拖累了,如果当年卖给了可口可乐,今天会怎样?
2、承德露露:类似于汇源果汁,行业地位超然,品牌美誉度也不错,但管理上太平庸,坐看六个核桃做大而无能为力,还有比这更差的管理层吗?
3、蒙牛乳业:曾经全方位的符合这种模型,但中粮收购以后就变味了,发生了什么?管理还是管理,管理变差了,这种模型就全方位崩塌了。
4、三全食品:曾经认为是细分行业的伊利股份,但有两点因素导致差异巨大:(1)速冻食品替代品众多,尽管行业基本进入寡头垄断阶段,但还是不能有效提价,提价以后客户就会流失,本质上速冻食品还是非主流市场,限制多多。(2)管理上还是存在短板的,三全鲜食有前途吗?
5、煌上煌:细分子行业,管理上存在问题,手握上市以后的巨资而无所作为,这算是一种犯罪吗?有些企业天生就是长不大的。
6、雨润食品:曾经的行业老二,可惜大股东的贪婪和无节制的多元化扩张把一个好企业给害死了。
7、中国食品:手里一堆行业老二,问题是管理太平庸,与老大的距离越来越远,品牌走向平庸化的的典范。
8、贝因美:曾经国产奶粉市占率第一,占据很好的行业地位,但外国奶粉的冲击+国内巨头的全面发力+战略层面的失误+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导致行业地位一落千丈,企业还可以东山再起吗?奶粉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改变,回不到以前了。
9、好想你:不成熟的商业模式注定没有未来,大众消费品不是这么玩的呀!
四、伊利股份这种投资模型的最大特点:
1、品牌是这种企业的生命线,一切竞争是基于品牌展开的,品牌维护是每时每刻都要做的功课。
2、精细化管理是这种企业的灵魂,管理平庸化注定企业会走向衰落,蒙牛就是一个及其典型的案例。识别这种投资模型的最大抓手就是管理,合理的公司治理模式+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成功。
3、精细化的渠道深耕能力是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体现管理层水准的最佳视角。

家电业的三国演义
记得2003年的时候,张瑞敏曾经说过一句:“家电行业的利润向刀片一样薄。”那的确是事实,当时青岛海尔还是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但ROE多年徘徊在5-7%的水平,的确够苦逼,但格力从2003年开始,海尔从2004年开始营收和利润均开始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行业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企业的利润飞速增长呢?个人认为有两方面的积极因素。
1、2000年以后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
家电与房地产是息息相关的,房地产市场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终于在2003年前后传导到了家电行业,尤其是家用空调行业,随着大量新房的装修入住开始爆发性增长,格力也是在这一年营收开始高速增长。随着每年新装修房子的入住,家电行业进入爆发期,行业容量逐年增加,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行业巨头赚的盆满钵满,与张瑞敏的说法背道而驰呀,看来大势不可违呀!
2、家电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如果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大家照样赚不到钱,但家电行业巨头抓住机会开始快速扩张,大量中小企业被挤出了市场,快速形成了海尔、格力、美的的三巨头市场格局,行业进入有序竞争阶段,行业利润开始快速提升,巨头们享受了双重红利,赚取了巨额利润。
一方面行业高速增长,一方面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市场环境了,这就是我对家电行业过去10年黄金时代的解释。中国房地产的尖峰时刻应该是2012年(或许是2013年,记不太清了),当年的开工量达到了历史峰值,虽然之后房子的价格还在进一步上涨,但每年的开工量都是递减的,意味着每年的新入住房屋开始小幅下跌,并在2015年前后传导至家电行业,可以说家电行业的总容量大概率是到顶了,虽然还有二手家电的置换效应,但家电属于耐用消费品,除非装修新房子,一般人是很少换新家电的,中国人还没有养成将旧家电直接扔掉买入新家电的习惯,所以二手家电置换没有想象的乐观,能够消纳房地产市场萎缩的那部分量就不错了。所以个人判断家电市场的总容量基本到顶,乐观点看,保持个位数的增长态势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所以说,行业的红利阶段已经结束了。
单独看看家用空调行业,由于一套房子一般都需要3个空调,属于一带三的效应,所以在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期里空调业最具有爆发性,成长为家电业中最大容量的子行业,从而成就了格力和美的,海尔则有战略判断失误的嫌疑,在空调上发力不够,所以从行业老大掉到了老三的位置上。目前房地产周期逆转以后,空调行业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的,2015年年报显示行业大佬在空调上都是双位数衰退的,其他家电相对好很多,所以空调行业的不确定性要相对大一些。
上面是对行业的简单概括,下面重点分析家电三杰的表现吧。
一、$美的集团(SZ000333)$
1、2015年报:
(1)营收1384.41亿元,减少2.28%,利润127.07亿元,增长21%,合2.99元/股, 扣非后109.11亿元,增长15.14%。股息1.2元/股。10送5股
(2)总资产1288.42亿元,净资产492亿元,总权益560.32亿元,负债率56.5%, ROE=29.06%,减少0.43%。
(3)大家电 营收878.32亿元,减少4.84%,毛利率27.57%,增长0.76%
其中空调类 营收644.92亿元,减少11.3%,毛利率28.25%,增加1.3%
小家电 营收354.46亿元,增长8.36%,毛利率25.03%,增加0.29%
国内 营收791.47亿元,减少2.62%,毛利率30.17%,增加2.28%
国外 营收494.17亿元,减少0.74%,毛利率20.24%,减少2.06%
(4)综合毛利率25.92%,增加0.46%,空调市占率25.2%,上升0.5%;洗衣机市占
率21.3%,上升2.9%,冰箱市占率9.6%,上升1.4%。海外营收占比36%。网上
销售160亿元,行业第一,线下旗舰店2200家
(5)研发人员8672人,研发资金52.63亿元,占比3.8%,高瓴资本为流通股十大股
东之一。
2、2016一季报:
(1)营收383.42亿元,减少9.63%,利润39.08亿元,增长16.91%,合0.92元/股,
扣非后37.45亿元,增长24.02%。
3、最终结论:
(1)随着行业集中度的逐年提升,家电行业利润由刀片薄的利润率提升到如今相当
不错的利润水平,目前行业格局相对稳定,强者恒强,多寡头垄断市场特征明
显,行业利润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家电行业的大发展是伴随着房地产的黄金期而来的,房地产建设的高峰期已
过,新建住宅总量在逐年降低,这制约了家电行业的发展空间,对空调行业影响 最大,负增长成为常态,对冰箱影响次之,洗衣机市场影响相对较小,对小家电 市场基本无影响。
(3)在空调行业,美的上升势头明显,格力疲态尽显,美的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在
冰箱领域,海尔的优势太明显,美的机会不大,发展前景一般;在洗衣机行业, 美的上升势头强劲,可以与海尔掰掰手腕,发展前景看好;在小家电领域,美的 一股独大,发展前景看好。综合而言,在家电行业成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美的 尚可依靠市占率的逐年提升增加其成长性,随着行业利润率的进一步提升,其利 润增长会持续超过营收的增长。
(4)作为较为典型的分红股来看待,在成长性尚可的情况下,10倍PE以内买入算
是一笔不错的投资。

二、$格力电器(SZ000651)$
1、2015年报分析
(1)营收977.45亿元,减少29.04%,利润125.32亿元,减少11.46%,合2.08元/
股,扣非后123.14亿元,减少12.95%。股息1.5元/股。
(2)总资产1616.98亿元,净资产475.21亿元,总权益485.67亿元,负债率70%,
ROE=27.31%,减少7.92%。
(3)家电制造 营收879.31亿元,减少28.36%,毛利率34.72%,减少4.38%
空调 营收837.18亿元,减少29.48%,毛利率36%,减少3.8%
国内 营收745.96亿元,减少31.52%,毛利率37.96%,减少3.61%
外销 营收133.35亿元,减少3.44%,毛利率16.62%,减少3.09%
(4)净利润率12.55%(10.18%),提升2.37%。
(5)2015 年国内生产家用空调10,385 万台,同比下降12%;累计销售 10,660 万台,
同比下降 8.6%。家用空调中,变频能效一级总销量 73 万台(套),同比增长 623.1%,这得益于 2015 年国家出台的近十项关于节能环保的产业政策。2015 年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的整体容量约为 660 亿元,同比2014 年下滑 9.6%。其中家用
中央空调虽然在增长率上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 13.3%的年增长率。从品
牌集中度来看,2015 年权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在“中美日”三足鼎立
的格局下,以格力为代表的民族品牌在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占比强势。
2、2016一季报:
(1)营收246.41亿元,增长0.56%,利润31.6亿元,增长13.85%,合0.53元/股,增
长15.22%,扣非后31.33亿元,增长18.01%。高瓴资本位列十大股东之列
3、最终结论:
(1)空调行业天花板如期而至,调整刚刚开始,对格力的影响是最大的,美的空调
竞争力大幅提升,空调营收占比是格力的77%,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行业发 展明显放缓,竞争对手步步紧逼,在两个方面对格力形成压制,格力不妙呀!
(2)格力的多元化战略跨界太远,作为一个专家品牌,做产业链延伸尚可理解,跨
界做手机就是脑残的行为,注定会失败,小家电市场美的一股独大,格力机会不
大,唯一的机会就是产业链延伸,但容量有限,对格力的价值提升很有限。
(3)董小姐太高调了,作为一个企业家低调一点好,董现在有点娱乐明星的味道,
精力太分散了,对企业发展不利,一个高调的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是有负面影响 的。
(4)格力的估值并不高,作为分红型投资标的也不错,但需要提防价值陷阱的存
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牛的高瓴资本位列格力和美的的十大股东之列,市
值都是接近10个亿,两边押注,有点意思。
三、$青岛海尔(SH600690)$
1、2015年年报
(1)营收897.48亿元,减少7.41%,利润43亿元,减少19.42%,合0.71元/股,减
少24.44%,扣非后36.75亿元,减少15.01%,合0.6元/股,减少20.03%,
(2)在国内市场,公司冰箱、冷柜、洗衣机、热水器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家
用空调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三,具体来看冰箱市占率24.08%,冷柜35.67%,
洗衣机25.84%,热水器17.64%,空调11.46%。
2、2016一季报:
(1)营收222.37亿元,减少8.35%,利润15.97亿元,增长48.12%,合0.26元/股,
扣非后9.68亿元,增长3.09%。
3、最终结论:
(1)行业老大和老二吃肉,行业老三只有喝汤了,虽然营收水平在一个量级上,但
利润水平差距太大,看来只能是喝汤的命了。
(2)在产品竞争力方面来看:空调产品竞争力严重不足,竞争对手太强大,继续当
老三吧;洗衣机贵为老大,但竞争对手美的很强大,步步紧逼,日子不会太好
过,被超越也未可知;冰箱和冷柜是公司的传统强项,竞争力和品牌力都很强
大,也是客户心智中的认知点,竞争对手机会不大,这才是海尔产品的最强项。
(3)行业老三相对都比较苦逼一点,海尔也不例外,接着当好老三吧,挑战老大和
老二的机会不大。
四、一点题外话
最后说一点感性方面的认识,没有任何依据,就当是题外话吧:
1、海尔的目光是向内部看的,管理创新很多,研发创新也不少,最新提倡的的“人
单合一 2.0——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让每一个员工成为“自己的 CEO”,。在
管理创新上很牛,但市场并没有买账,原因何在?个人理解就是产品信息没法有
效的传递到客户心智中,与客户的心智定位产生偏差,在营销定位上存在重大问
题,所以只能当老三了。
2、美的的目光是向外看的,就是产品定位做得比较好,能够将产品信息最有效的传
递给客户,比如他家的变频空调宣传是“每晚一度电”,一下就抓住了客户的关注
点,占据了变频空调的老大位置,或许格力和海尔的变频空调质量更好,但客户
不知道也是枉然,所以说美的的定位做的更好,更会讲故事,所以他可以当老大
呀!

C. 华润三九为何停牌

(000999)华润三九:重大事项停牌

华润三九接控股股东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通知,
华润医药控股及其股东华润
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为了维
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股票简称:华
润三九、股票代码:000999)、公司债券(证券简称:13三九01、证券代码:112175
)自2014年4月8日起开始停牌.

华润三九(000999):华润医药资产整合大幕拉开三九或收双鹤

■上海证券报
此番停牌的华润三九,华润双鹤虽然单体大,但都比较"干净",符合先从简单的,
能控制的资产"下手"的逻辑.至于选择华润三九为平台,
理由也很简单,从业务拓展
空间上看,
华润双鹤的未来腾挪空间没有华润三九大;从市值上看,华润三九和华润
双鹤在停牌前分别为217亿元和111亿元,华润三九体量规模明显更大
本周起,
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双双停牌,原因都是控股股东筹划涉及公司重大事
项,预示华润系医药资产整合将有重大进展.市场预期,紫竹药业,赛科药业此次有望
分别注入华润三九,
华润双鹤.而据上证报记者调查获悉,华润系医药整合方略已逐
渐清晰,未来或以华润三九作为医药资产平台,因此可能将华润双鹤并入华润三九.
华润双鹤或并入华润三九
据知情人士向记者分析,此番停牌的华润三九,华润双鹤两家上市公司虽然单体
大,但都比较"干净",因此符合先从简单的,能控制的资产"下手"的逻辑.至于选择华
润三九为平台,
理由也很简单,毕竟华润三九的业务拓展空间更大,而华润双鹤的业
务主要集中在大输液等细分市场,未来腾挪空间没有华润三九大.同时,从市值上看,
华润三九在停牌前已近217亿元,华润双鹤的市值则为111亿元,华润三九体量规模明
显更大.华润双鹤并入华润三九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也有投行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此次资产重组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运作
时间,
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包括能否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投票.目前,也就是"走
一步看一步".
华润系医药板块的销售规模仅次于国药集团,是华润集团的第二大产业板块,目
前正着手理顺三大平台,优化资产配置:自2011年底华润分别组建华润北药和华润医
药集团后,华润医药系数家上市公司定位逐步清晰:华润三九抓中成药和OTC;华润双
鹤主打注射剂,兼做处方药和原料药;东阿阿胶主打阿胶系列保健品.此外,主营医疗
器械的华润万东则拟由民企鱼跃医疗大股东接手.
值得关注的是,
华润方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并购来提升华润三九的竞争实
力.2012年2月,
华润三九以总价6亿元收购顺峰药业100%股权,而后者是国内真菌类
皮肤药核心品牌.2013年1月,
对桂林天和药业的收购则是华润三九出于拓展骨科用
药的战略需要.骨科产品是华润三九OTC业务的八大品类之一,
而天和药业核心品种
天和骨通贴膏2011年销售额为1.92亿元.
对于华润三九的下一个目标,市场都把眼光集中在紫竹药业上,拥有重磅计生品
种"毓婷"的紫竹药业旗下还有其他几个妇科用药品种,一旦获得紫竹的加入,华润三
九的产品线将更加全面."也增加了未来在国内连锁药店谈判的筹码."北大纵横总经
理史立臣这样向上证报记者表示.
筹备华润医药资产赴港上市
事实上,
通过并购整合做大,做强旗下医药资产,正是华润系医药资产酝酿赴港
上市的前奏.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早在两年前的亚洲金融论坛上就放言,计划在一至
两年内赴港上市.
目前,在国药,上药,华润这医药三巨头中,只有华润一家尚未在H股上市.而如今
,两年时间已过,华润方面仍未实现医药资产赴港上市.今年2月,宋林再次表示,华润
在开展大规模并购的同时,也强调在战略引领下资产有进有退,剥离与并购同等重要
的原则,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产质量,保持盈利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股东权益
.
在此背景下,华润系A股上市公司频频出手,整合资产,理顺关系,提升竞争力,做
高估值,都可理解为赴港上市还处在筹备阶段.
不过,
华润系并购整合的效应如何显现,还有待市场检验.在史立臣看来,"圈地
容易种地难".华润系多年来在医药产业跑马圈地,并购无数,但协同效应并不明显."
虽然销售规模位列国内第二,但华润在经营利润方面甚至比不上广药,云南白药."史
立臣表示.
就华润三九而言,
对于这个目前以中药为主打的平台,如果收下华润双鹤,未来
能否顺利实现整合,
也存悬疑.毕竟,化药注射液和中成药之间的研发,生产,市场营
销等各个环节都存在悬殊差距,怎么实现协同发展也是一个新的难点问题.

D.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现状介绍

华润三九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
随着华润集团对医药行业(战略业务单元: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梳理与并购,华润三九不断有新的品种加入。2013年上半年来看,现有产品较丰富,OTC业务覆盖了感冒用药、皮肤用药、胃肠用药等近10个子领域。处方药品种覆盖了抗肿瘤及心血管等治疗领域。公司拥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13个,其中,999感冒灵系列销量连续五年位居感冒药市场第一;三九胃泰和999皮炎平也分别位居OTC胃药和皮肤药的前列;止咳化痰品类中999强力枇杷露在2012年度非处方药产品排名情况统计的中成药类别的感冒咳嗽类中居第5位。
“999”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知名品牌,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也较高。
2012年,华润三九实现营业收入68.9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12亿元。截至2012年底,公司总资产为86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
当前,华润三九总市值为180亿元,稳定保持在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前列。上市公司及所属多家生产制造单元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润三九先后获评“200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金牛奖” 、“200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百强” 、2009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 、“2010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等荣誉。2011年,在中国中药协会发布首批中药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华润三九获评AAA级中药企业信用荣誉,荣列排行榜榜首。
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尤其是2007年并入华润集团以来,华润三九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大型医药类上市公司。
2012年,由世界第二大传播服务集团WPP发布的《2012中国最具价值品牌TOP50强榜单》中,“999”品牌再度入选其中。此次共有“999” 、云南白药、同仁堂3个医药品牌入选。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华润三九医药工业园”,于2008年5月8日正式建成投产,一期工程占地11万平方米,建有颗粒剂、乳膏剂、丸剂等多个生产车间和全自动化高架立体仓库。2012年,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华润三九总部及研发事业部、销售公司等多个部门由原北环大道北侧,搬至观澜基地(工业园区内)。
华润三九完善董事会构成,董事会核心作用逐步强化。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已设立独立董事、外部董事。
董事会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并正在设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在员工中长期激励、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司董事会将日常经营管理权限授予经理层,对于投资等重大事项则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进行决策,充分发挥董事会在经营决策中的核心职能。
2009年6月,华润三九启动风险管理项目,对公司及下属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的风险管理(内控)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对公司风险进行排查与防控。公司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治理水平。
华润三九引入6S战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战略为导向、业务战略为基础,对经营、资本支出、财务等预算进行全面管理,较好的控制了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华润三九不断聚集主业。
一是做减法。华润三九战略定位清晰后,进一步聚焦主业,自2008年起,先后剥离了房地产、食品、医药分销、零售等非主营业务;
二是做加法。通过外延式并购不断提高主业份额,先后收购了黄石、南昌、淮北等地的医药企业;2011年在集团推动下,整合了北药集团的天然药事业部。公司医药制造业务在营业收入构成的比例从2008年的57%提高到2011年的86%。2011年5月6日,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就共建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共同合作兴建医疗机构达成合作意向:由华润三九整合北京华神制药有限公司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药厂,在北京新设公司,华润三九拟出资1.5亿元以上,持有新公司55%股权,华润三九出资主要用于在大兴工业园区兴建产业化生产基地。
2011-2015年的战略规划提示:决心通过五年的努力,成为OTC市场的引领者、中药处方药市场的创新者,市场份额跻身中国制药行业前列。
华润三九的使命、愿景及核心价值观:公司倡导“关爱、责任、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关爱大众健康,履行社会责任,追求卓越绩效,专注药品制造,打造信赖品牌,把华润三九建设成股东价值和员工价值最大化的上市公司。
公司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于1999年3月2日经原国家经济贸易管理委员会国经贸企改[1999]134号文件批准,由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三九企业集团(深圳南方制药厂)、深圳九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先达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惠州市壬星工贸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发行字[1999]142号文批准,于1999年11月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0,000万股,并于2000年3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 2009 年,公司中文名称由“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anjiu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变更为“China Resources Sanjiu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股票简称由“三九医药”变更为“华润三九”。 2010 年2 月11 日,经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自2010 年2 月24 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三九医药”变更为“华润三九”;英文简称变更为“CR Sanjiu”。 公司上市时经营范围为: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的开发、生产、销售;相关技术开发、转让、服务;医疗、保健服务。
2001年,经公司200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药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相关技术开发、转让、服务;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业务;自产产品的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通俗点讲,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公司以OTC(非处方药)、中药处方药、免煎中药、抗生素及普药为四大制药业务模块,辅以包装印刷、医疗服务等相关业务。 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于1999 年3 月2 日经原国家经济贸易管理委员会国经贸企改[1999]134号文件批准,由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九药业”)为主要发起人、三九企业集团(深圳南方制药厂)(以下简称“三九集团”)、深圳九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先达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惠州市壬星工贸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并于1999年4月21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本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5,300 万元。 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发行字[1999]142 号文批准,于1999年11月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0,000 万股,并于2000 年3 月9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发行后本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5,300 万元。 本公司于2003 年6 月11 日实施2002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用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 股的方案,注册资本增加了人民币22,590 万元。
截止2007 年12 月31 日,本公司总股本97,890万股,但增资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本公司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公司上市时,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2.72%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2008 年4月16日、2008年6月1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分别批准将三九企业集团所持有的本公司84,462,520股国有法人股股份及深圳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613,937,480股国有法人股股份的持股主体统一变更为新三九控股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27日,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医药工业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于2008年5月8日正式建成投产位,一期占地11万平方米,建有颗粒剂、乳膏剂、丸剂等多个现代化生产车间和全自动化高架立体仓库,集研发、生产及物流配送为一体,是国内大型的中药产业基地。
华润三九医药工业园的建成,全方位推进了上市公司中药现代化改造、新产品开发、生产能力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二期工程已于2012年完工,公司的其他相关医药生产及配套设施全部迁入。现办公地点也由深圳市福田区迁至深圳市龙华新区。
面向未来,华润三九确立了发展战略,即以品牌OTC为核心业务,以中药处方药、免煎中药为快速增长的重点业务,整合抗生素及普药业务,进入第三终端。在发展大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对外并购、购买、开发等途径,不断丰富产品种类,逐步实施品类规划,扩大业务规模。以品牌运作和渠道掌控能力为核心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功能和质量,形成以营销带动研发和生产的持续增长的价值创造体系。
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司正在建立以业务模块为分析和管理单元,营销、生产、研发、资金管理和品牌管理高度集中的运营体系。

E. 华润三九和三九药业是不是一个企业

华润三九和三九药业是同一个企业。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前身为深圳南方制药厂。公司于2007年11月底正式进入华润集团。2010年2月,公司名称由“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其中覆盖了感冒用药、皮肤用药、胃肠用药等近10个子领域。处方药品种覆盖了抗肿瘤及心血管等治疗领域。公司拥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13个,其中,999感冒灵系列销量连续五年位居感冒药市场第一;三九胃泰和999皮炎平也分别位居OTC胃药和皮肤药的前列。

(5)华润三九股票分红记录扩展阅读: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四条 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除应当符合国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技术工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无《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的情形;

(二)具有与其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和卫生环境;

(三)具有能对所生产药品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

(四)具有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生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F. 请问华润三九股票这次表现不好

华润三九在这波大牛市中涨幅并不大,其业绩优异,未来上涨空间可期,值得择机介入。合理防控风险,祝您投资愉快。

G. 个股:华润三九(000999)这只股票行情怎么样啊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000999)或收到了一个烫手山芋,今年2月才纳入旗下的广东顺峰药业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峰药业”)陷入“环保门”。

据昨日召开的广东省重点环境问题挂牌督办工作新闻通报会上传来的消息,顺峰药业因污染问题已遭广东省环保

部门挂牌督办。而据早报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实际上早在2011年12月28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已发出通知,决定对

包括顺峰药业在内的15家企业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但华润三九在今年1月启动对该公司的收购时,并未披露相关涉

及的环保问题,且规划将其打造成皮肤药生产基地。

对此,华润三九董秘周辉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顺峰药业污染一事此前网络上已有流传,但她未对该事

件做出评论。

缘起废水排放超标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网站去年公布的《关于2011年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的通知》,顺丰药业是在

2011年10月至11月环保部对部分省区医药制造企业和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时被发现问题的,并和

湖北省潜江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一起被挂牌督办。

环保部称,顺峰药业主要存在两大污染问题,一是外排废水长期超标排放,现场检查时pH值、COD超标排放;二是

危险废物处置未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并责成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依法责令该公司限期治理,处以罚款,逾期未完成限期

治理任务,报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关闭;责令其限期改正危险废物处置不规范问题,处以罚款。

因此,广东昨日宣布将顺丰药业列入2012年25个市级挂牌督办环境问题名单应该是落实环保部要求,按照规定,

挂牌督办期限原则上为一年,如一年内未整改达标,被挂牌企业将有可能被问责。

与这一时间表可对照的是,华润三九是在今年1月9日,才公告拟以不高于7亿元的价格竞购顺峰药业99.8312%股权

的(注:华润三九原持有其0.1688%股权),且在2月9日宣布最终以6亿元收购了上述股权,并签署了相关转让合同。华

润三九当时称,要将顺峰药业打造为皮肤药生产基地及研发基地。

而且,在所有涉及该事项的公告中,华润三九均未提及顺峰药业已被环保部挂牌督办或者涉及污染的信息。

2月刚完成股权收购

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在华润三九收购顺峰药业时,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所,还对顺峰药业

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该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称,“2011年9月30日顺峰药业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分别为1231.11万元和1150.05万元,占

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为17.20%。由于顺峰药业未提供其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形成依据,我们无法实施审计程序,以获

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此外,华润三九在收购顺丰药业也给出了较高的溢价,以去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顺峰药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为5.4亿元,评估值较账面净资产增值4.01亿元,增值率290%。其中,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81.75万元,评估价值为

1.9亿元,增值1.83亿,增值率高达2688.2%。

对此,华润三九称,顺峰药业是医药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法难以反映企业整体价值,故选择收益法评估方法,目

的是为体现顺峰药业存在的无形资产价值,如品牌价值、稳定的销售网络等。

根据华润三九此前公告,顺峰药业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最大的皮肤外用药品牌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顺峰康王(

酮康他索乳膏),在皮肤外用药市场占有量排名第六。截至2011年9月30日,顺峰药业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3.65亿元,

净资产为1.38亿元。2010年顺峰药业营业收入2.08亿元,净利润4361.68万元;2011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

净利润2373.38万元。

不过,在顺峰药业2008年、2009年数据中,佛山市中正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却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对此前述保留意见,在华润三九关于购买广东顺峰药业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却解释称,“因顺峰药业改制时间较

早,财务记账方式为手工账,且历经数次搬迁,部分账册丢失,导致部分原始凭证缺失”。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天和财富网 http://stock.thcf168.com/gegu/xinwen/20120329/169286.html

H. 华润三九,散户为什么难赚钱

在股票市场,不仅是华润三九,散户难赚钱,任何股票都是散户难赚钱,赚钱散户难,一是资金不够多,二是技术不够好,三是信息不够快,四是人心不够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