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股票分红算不算非经常性损益
扩展阅读
股票中国太保601601 2025-07-13 06:16:00
股票交易买方是否交税 2025-07-13 06:02:11
2017必创科技股票业绩 2025-07-13 04:31:31

股票分红算不算非经常性损益

发布时间: 2021-06-27 02:05:38

⑴ 非经常性损益是什么

非经常性损益(extraordinary ite)是与持续损益相对应的概念,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指标不仅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判断指标。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的利润构成时往往考虑收益的持续性问题,只有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持续收益才能真正体现公司的盈利能力。“非经常性损益”指标是由中国证监会2006年6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首次提出的,并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然性损益,例如资产处置损益、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合并价差摊入等。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⑵ 上市公司取得私募基金分红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吗

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损益,具有偶发性,属于非经营性损益

⑶ “非经常性损益”是啥意思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营性损益》中特别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关注,对公司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所披露的非经营性损益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核实。

⑷ 到底是“每股收益”还是“每股收益扣除”那一项是包括非经常性损益的

只有股票送股或转转增才会对每股收益产生影响,除息是不会对股票每股收益产生影响,原因是除息的相关来源是来自该上市公司过去的未分配利润,今年进行分配并不影响其本年度的业绩。
首先送股或转增等情况会对股本产生增大的作用,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在相关除权后所公布的业绩已经扣除了相关影响,注意一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总净利润上市公司在一般公告中会有所列示的,你用那一个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总净利润除以上市公司的现在总股本比较准确,原因是有些上市公司在相关业绩公告后进行了相关的除权会使相关这些特定时点所产生的数据产生一定的偏差。
看一下这样的一份公告:
宝钢股份公布2009年三季报:基本每股收益0.21元,稀释每股收益0.21元,每股收益(扣除)0.19元,每股净资产5.3元,净资产收益率3.9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3263584433.9元,营业收入106367956690.6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704584433.9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92893659213.88元。

⑸ 非经常性损益和少数股东损益是一个意思么

不是!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得到非经常的政府补贴,或卖掉固定资产等营业外收入发生时候的损益。
少数股东损益,是指企业控制性地控股了一个子公司,但不是100%控制,这时候需要合并报表。少数股东损益就是企业控股的子公司的小股东得到的那一部分利润分红。这个要反映到这份合并报表中来,让你看到企业从子公司那里得到多少分红,子公司的小股东得到多少分红。

⑹ 股权激励费用是非经常性损益吗

股份支付是一种特殊的薪酬,准则股份支付和职工薪酬放在不同的准则进行规范是考虑股份支付的特殊性,而将企业长期受益的股权激励产生的费用在比较短的等待期内分摊不符合配比原则,也不符合经常性损益的特征。
因此,按会计信息质量的可理解性要求,把股权激励费用作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来处理。

股权激励是一种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这点,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一致。

⑺ 上市条件里提到的非经常性损益指的是什么

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概念是证监会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当时将其定义为: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问答第1号》则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收支;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支。
新概念放大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外延:即使不是公司“一次性或偶发性”的收支,但只要被中国证监会认定“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均可归为非经常性损益。相应地,新标准中增加了不少新项目,如短期投资损益、资产置换损益等。相信通过新标准的具体落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将进一步得到遏制。但《问答第1号》中并未给出一个界定是否“影响了真实公允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标准,对于哪些该算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难以进行穷举,只能依据会计准则进行实质性判断。在中国证监会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盈利作为发行新股、再融资及ST公司摘帽的考核标准后,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问题已成为制约相关会计监管的瓶颈。
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规定
公司在界定非经常性损益时,应遵循如下规定:
规定1.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
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规定2.
非经常性损益应包括以下项目:
(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
(三)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
(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五)短期投资损益,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获得的短期投资损益除外;
(六)委托投资损益;
(七)扣除公司日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其他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
(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九)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
(十)债务重组损益;
(十一)资产置换损益;
(十二)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十三)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
(十四)中国证监会认定的符合定义规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规定3.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08〕43号)
为保证上市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和其他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我会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7修订)进行了修订,并改称“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现予公告。上市公司自2008年12月1日起执行,在编制2008年度财务报告时应按照本公告要求披露非经常性损益。拟上市公司自公告之日起执行。
这次公告把之前的14条非经常性损益扩大到21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三)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五)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九)债务重组损益;
(十)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十一)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十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十三)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十四)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十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十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十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十八)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十九)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二十)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二十一)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解要点
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利得和损失
1.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⑻ 投资收益是非经常性损益么

投资收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视具体情况而定。

公司发生的投资活动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两种基本类型,由此获取的投资收益包括:股权投资收益、债权投资收益以及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对于上述三部分收益能否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应该根据其形成的具体来源进行分析:

一)公司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进行各种长期投资,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短期内转让以获取价差收益。因此,通过对外的长期股权、债权投资在持有投资期间所获取的正常投资收益,应该作为经常性损益。

但是,公司转让持有的长期投资属于特殊业务,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应该全部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否则无法合理地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公司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发生的股权投资差额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计入投资收益,如果公司能够合理地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会转让该项股权,且摊销期限不短于3年,则可将此项发生频率较高的损益归属于公司的经常性损益。

三)公司进行的各种短期投资(包括委托投资)其目的主要在于获取短期内的差价收益。由于在经营活动中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时间差,从而可能导致部分资金闲置。

因此,如果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而不是借入的资金直接进行而非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短期投资,则可以将此类投资产生的收益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处理。

四)如果公司发生向其他企业拆出资金或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也应该作为企业的投资活动。如果此类活动产生的收益高于或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则应该将实际获取的收益与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结果之间的差额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8)股票分红算不算非经常性损益扩展阅读:

非经常性损益理解要点

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三)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除了应该考虑该项损益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该项损益的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