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兴青公司被查实无证开采,哪个监管出了问题
青海兴青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青公司”)自媒体曝光半个月以来,一直在关注青海木里矿区的非法开采活动,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具体侵犯。法律法规仍在调查中。
青海的生态状况既重要又特殊。青海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最大的责任在于生态,最大的潜力在于生态。这是“三大“在”2016年访问青海时提出的。显然,青海应该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放在突出位置。对木里矿区的非法开采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高台站和严格的监督下,仍有鱼从网中漏出,这表明从概念到具体职责的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来实现。保护它。
回顾这一事件,涉案公司的非法采矿问题已经十四年没有被揭露,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采矿需要取得采矿许可证和探矿权,对草原的占用应经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必须完成建设用地的批准程序。它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实现。由于没有合法的手续,并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法律,涉案企业已经被非法开采了很长时间,并且在如此大规模的情况下,他们尚未被抓住。发现它显然没有意义。
从目前的情况看,正是由于有关的地方管理监督部门不能以标准的方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才可能出现此类问题。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没有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没有履行青海的“三大”要求。各级重要环节的失败,直接关系到有关部门履行职责,职责不充分,取水放行。它更有可能出现诸如滥用权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谋,权力与金钱的交易以及利益转移之类的问题。
⑵ 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是怎么回事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三年前被中央通报,制造这一区域生态灾难的,是一家名为青海省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青公司”)的私营企业。兴青公司董事长马少伟号称青海“隐形首富”,14年来盘踞木里矿区聚乎更煤矿,涉嫌无证非法采煤2600多万吨,获利超百亿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历经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和青海省叫停木里煤田矿区内一切开采行为、开展生态环境整治的背景下,兴青公司在木里聚乎更煤矿的非法开采也未受到撼动,时至今日其打着修复治理的名义仍在进行掠夺式采挖,生态旧债未还又添新账。
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对青海省开展环保督察。据兴青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督察组到天峻县开展下沉督察,兴青公司在聚乎更一井田煤矿的开采停了三天,督察组离开的第二天即恢复开采作业。
“每逢领导前来视察、检查工作和执法检查,兴青公司就临时停产一两天,并将采煤机械设备全部转移到渣山整形工地,用矿渣堵死通往采煤区的道路。 ”兴青公司内部知情人士对记者说,经常是白天迎接检查、夜间组织开采,或者上级领导、执法人员前脚刚离开、后脚就恢复生产。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青海省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2020年7月28日起兴青公司停产四天。31日下午14时左右,检查人员离开,16时兴青公司即通知各采煤队恢复当日夜班开采。
据兴青公司内部人士透露,通常情况下公司24小时作业,但每次有领导和执法人员前来矿区,公司都能事先得知消息,将矿体和挖出的煤炭或用土掩盖,或用绿色盖土网予以覆盖,看似绿色草坪﹔检查人员一离开,立即恢复作业。
就聚乎更矿区一井田煤矿非法开采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致电马少伟,马少伟表示:“煤矿一直在停产着呢。”
(2)兴青集团股票扩展阅读
假文件夺取千亿矿权纠纷
《经济参考报》记者查询工商登记资料发现,兴青公司为家族性企业,由父子四人持股,股权结构为:马登科(其父)占股20%,马少伟占股40%,马邵云(其弟)占股20%,马邵雄(其弟)占股20%。据了解,马登科曾任青海省政协委员;马少伟则曾是西宁市政协委员,因实际控制和运营聚乎更矿区一井田煤矿,被当地人称为青海“隐形首富”。
两年前,《经济参考报》曾披露兴青公司凭借一纸疑似造假的青海省商务厅红头文件,非法将青海省紫金矿业煤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公司”)全部股权据为己有,而此前陕西金土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土地公司”)就其出资紫金公司与兴青公司以“零投资”夺走紫金公司估值千亿元的聚乎更一井田矿权,引发金土地公司长达15年的维权诉讼。
这场假文件夺取千亿矿权纠纷曾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据悉,商务部、青海省纪委最终查明,作为决定聚乎更一井田千亿矿权归属的关键证据,青海省商务厅发出上述红头文件即作收回撤销处理,其为无效文件即无效证据。2020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中院一审判决认定,金土地公司为紫金公司实际出资人。
据了解,在青海商界,让马少伟名声远扬的不仅仅是其涉足木里煤炭开采多年拥有巨额财富,更因为其拥有深厚的政商关系,在两者之间行走得游刃有余。2019年1月,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的相关公示显示,马少伟任法定代表人的青海不冻泉矿泉水有限公司,以1870万元的对价获得青海海西州茫崖小冒泉地区162.82平方公里的钾盐矿预查探矿权。据专业人士测算,该区域钾盐矿区块矿藏市值应在百亿元以上。
⑶ 青海首富无证非法采煤14年,为何会达这么久
完整利益关系网的存在
近日,网上爆出一下惊人消息,青海隐形首富竟然是煤盗,十四年来非法采煤获利超过百亿。一时间这事情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纷纷表示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被发现?原因就是马少伟拥有着一张完整利益网,可以为他提前打听消息。
国家应该重视种问题,对官员进行更加严格的思想教育,提倡人们利用网络来监督他们,保障我国的一切利益不受侵犯。
⑷ 青海“隐形首富”非法采煤赚百亿,如此猖狂有何背景
最近在青海发生了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不仅具有破坏性的非法开采煤,还导致黄河上游、草原湿地、青海湖和祁连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据了解,这个非法开采的公司是青海省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它是一家私营企业。14年里,这个公司涉嫌没有任何证明违法开采煤矿有2600多万吨,钱到自己差不多有百亿元,真是可气呀,破坏了那么多生态环境。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叫马少伟,他被当地人称为青海省的隐形首富,非法开采矿得到的钱,那就是属于违法钱财。
⑸ 青海“隐形首富”竟是煤盗,事情的原委是怎样的
马少伟除了是“中国扶贫帮困十大楷模”“中国十大创业英才”“中国诚信企业家”,还是青海“隐形首富”,马少伟不仅拥有名誉,还拥有财富,大家会觉得他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人吧。其实不然,隐形首富的背后却是百亿的不义之财。
具体情况马少伟的父亲马登科是普通农民出身,在上世纪70年代时以建筑施工队起家,在1979年就创立了兴青集团的雏形兴青工程公司。而马少伟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在准备子承父业。最过分的是,他们仅开采了特厚煤层,而其他的一些薄煤层和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煤层基本上都废弃了,这就相当于白白扔掉了80%的煤矿资源。业内人士都对此感到非常痛惜。而且有媒体测算称,14年来,兴青集团通过非法开采2600万吨优质焦煤资源而获得非法收入超过了150亿元。
⑹ 青海“隐形首富”是谁他是如何成为首富的
兴青公司董事长马少伟号称青海“隐形首富”,14年来在木里矿区挖煤矿,涉嫌无证非法采煤,获利超百亿元。14年间从未停止他的“开膛破肚”式采挖,在高原的湿地上开辟出一道路,以修复治理的名义采挖,这是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不良行为。然而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的非法采煤至今未停。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中央报告的“约束”、媒体曝光,政府调查和问责制的推动下,兴庆集团疯狂的采矿行为从未动摇过。只要有监督部门,他就不会再继续工作,并且只要监督部门离开,他就会开始继续工作。7月28日,兴青公司停止生产,因为该省的有关领导马上会过来检查。检查人员于31日下午2点左右离开,兴青公司则通知员工煤矿开采从6点开始。 ”
⑺ 祁连山矿区非法开采,多人被免职,这位“隐形富豪”有何实力
8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新闻网记者了解到,针对媒体对木里矿区非法开采的报道,青海省海西州多人摔倒。
1.打着工程的名义进行掠夺性开采: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家名为青海兴庆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兴青公司)的企业,以生态修复和治理为名,在祁连山腹地木里矿区进行掠夺性开采,获利100多亿元。企业董事长被誉为青海“隐形首富”。
青海省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王正升通报说,青海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采矿、破坏生态环境,公安机关已对马某采取强制措施邵伟及其他有关责任人依法处理。
⑻ 青海“隐形首富”父子政商都做,为何没人管
富甲一方的首富是实力和荣耀的象征,而青海商贾马少伟坐上首富之位多年,却一直甘愿隐形。
目前,工作组正在现场调查取证,问责的炮声将再次打响,希望这次再没有漏洞可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⑼ 兴青公司被证实无证开采,这件事情还能善终吗
木里煤田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交界处的大通河上游盆地中,横跨海西、海北两州,主要部分江仓河以西位于天峻县木里乡,由江仓区、聚乎更区、弧山区、哆嗦贡玛区组成,距省会西宁市约450公里,是青海省唯一的焦煤资源整装勘查区域。
⑽ 青海兴青集团天峻能源有限公司怎么样
法定代表人:马少伟
成立日期:2006-12-06
注册资本:34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青海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32823781432841F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批发和零售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英文名:Qinghai Xingqing Group Tianjun County Energy Co., Ltd.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天峻县新源镇新源东路建新巷西侧兴青宾馆一楼
经营范围:煤炭销售,普通货运;物流辅助服务中装卸搬运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