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股票分红政策改革
扩展阅读
wind股票模拟交易 2025-08-18 06:37:04

股票分红政策改革

发布时间: 2021-07-22 20:06:50

『壹』 股票分红有那些好处呢

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1)可以广泛地动员,积聚和集中社会的闲散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扩大生产建设规模,推动经济的发展,并收到“利用内资不借内债”的效果。
(2)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3)可以为改革完善我国的企业组织形式探索一条新路子,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发挥股份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4)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使政府和企业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用其权,各得其利。
(5)可以扩大我国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增强对外的吸纳能力,有利于更多地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收到“用外资而不借外债”的效果。
对股份制企业的作用
(1)有利于股份制企业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
2)有利于股份制企业筹集资金,满足生产建设的资金需要,而且由于股票投资的无期性,股份制企业对所筹资金不需还本,因此可长期使用,有利于广泛制企业的经营和扩大再生产。
对股票投资者的作用
从股票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其作用在于:
(1)可以为投资者开拓投资渠道,扩大投资的选择范围,适应了投资者多样性的投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一般来说能为投资者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2)可以增强投资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投资者股本的转让出售交易活动,使投资者随时可以将股票出售变现,收回投资资金。股票市场的形成,完善和发展为股票投资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4.股票市场的不利影响
股票市场的活动对股份制企业,股票投资者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亦有不利影响的一面。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是颇为复杂的,多种因素的综合利用和个别因素的特动作用都会影响到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股票价格既受政治,经济,市场因素的影响,亦受技术和投资者行为因素的影响,因此,股票价格经常处在频繁的变动之中。股票价格频繁的变动扩大了股票市场的投机性活动,使股票市场的风险性增大。
股票市场的风险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性既能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亦可能给股份制企业以及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贰』 分红除息问题

下面有详尽的分析:

公司的分红政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

公司的分红政策所涉及的是对公司的收益如何分配的问题,所以分红政策也可以叫做分配政策。每年公司的经营都有对股东有个交代,即今年的赢利分红还是不分红,若是分红如何分。按照法律和公司制度,应该是董事会提出预案,交股东大会讨论表决。对公司的分红政策,股东各有相同和不同的预期和利益,理想的公司分红政策应该是公司经营者和大小股东之间利益妥协,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的结果。无论采取什么样分红政策,股东们有一个目标是一致的,即股票能够增值,价格能够持续上涨,否则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看跌的股东就会以脚投票。但问题是分红政策对股票价值有影响吗?若是有,什么政策有正面效应,什么政策有负面效应?对这些疑问理论上是有争论的,实际操作中也各有不同情况。 一、理论上的争论 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送现金,一种是送股票。前者因为送的真金实银,公司的资产要减少,后者是拿股票替换现金,现金留下来,公司的净资产没有变化,只是股票数量增加。因为股东的钱以股票方式留在公司,所以股票红利是股东的再投资。含有分红权的股票叫含权股,股权登记日后的交易要做除权处理,按分红比例降价。不分红当然一切照旧,而分红股东虽然得到现金和红股,但手中所持的股票价格也相应地降了一块,所以从表面上看,不分红与分现金或股票实在是半斤八两,股票的真实价值和价格没有什么变化。美国学者默顿.米勒(MertonMiller,曾因投资组合理论的贡献获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持这种“股利无关论”(DividendIrrelevance)。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假设:(1)个人和公司都没有所得税;(2)没有发行和交易成本;(3)分红政策对股东权益的成本没有影响;(4)公司的分红政策与投资方向和资金使用计划没有任何关系;(5)股东和公司经理有对称的信息(SymmetricInformation),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相同的预期。基于以上假设,他认为公司的分红政策对公司的股票价格没有影响,股票的投资价值是由公司的基本赢利能力和风险等级决定。前者是指公司所有资源的赚钱能力,后者是指公司股票的风险系数β,简单地说,若是公司赢利和股票价格波动大,风险系数β值就高,反之就低。基本赢利能力和风险等级决定了馅饼的大小,而分红政策讲的是如何瓜分现有收益这个馅饼,与馅饼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分不分,如何分,馅饼还是那么大,不会因此而增大或减小。 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只盯着股票价格,对公司分红漠不关心,投资者有不同的预期和利益要求,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股票价值的估价,事实上公司的分红政策确实会影响到股票价格。比如投资者会认为投资股票获得现金收益是天经地义的,拿到手里的现金要比留在公司风险小,因为公司未来的赢利不稳定,有风险,投资者的感觉是“众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所以每年都有现金红利,或现金分红比例较高的公司股票必然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还有一种观点是从税赋的角度来考虑,因为现金分红要纳税,中国该税率为20%,若是公司有一亿发行在外的股票,十股送一元的话,要1000万,税就要交200万,而送红股则没有这项额外支出。所以少分现金,或什么都不分,或只送红股是明智的选择。 笔者的看法,从理论上讲,默顿.米勒的“股利无关论”总的价值取向是对的,分配不会使股票增值。但是问题在于他的五项假设条件均不真实,税赋、发行和交易成本都是逃不掉的,股东的构成不同,有不同信息来源、价值判断和利益要求,股东与公司经理,不同的股东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公司经营者比股东更清楚公司的底细,控股的大股东也比一般的中小股东更容易操控和获得内幕信息。因此不同分红政策肯定会对股东权益的成本、公司投资计划产生不同的影响,股票的帐面价值在总量(公司+股东个人)上看虽然没有变化,但投资者对股票内在价值的估价出现了变化,也就是说投资者的预期因不同的分红政策而改变,赞成的就买进抢权,成为新股东,不赞成就卖出逃权,从而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 如果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默顿.米勒的“股利无关论”,正确的选择就是不分配。事实上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选择不分红的公司越来越多,有些公司近年来一直不分红,股价每年都有涨幅。这些现象大致可以作为默顿.米勒的“股利无关论”的佐证。不过相反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每年都坚持给股东以红利回报的公司也赢得不少的拥护者。 应该说投资者偏好现金股息收益甚于资本收益(价差收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决非普遍现象。除非投资者面临不可推迟的现金支出,如个人必须到期偿付的住房贷款,退休基金必须定期支付的退休金等等,否则投资者拿到没有任何收益的现金还是要选择投资方向再投资。如果认为原来的公司每年都有现金分红,因此有投资价值,莫不如再增持该公司的股票。由此看来,这种即期现金偏好理论是一种“在手之鸟悖论”(Bird-in-the-HandFallacy),即期收益与长远收益其实没有什么差别,只要公司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倒闭,赢利能保持持续增长,投资者并不在意现在能否拿到现金。中国与此意类似的故事来自“朝三暮四”这句成语,其原意是有一个耍猴的人原来的分配制度是每天早上给猴四颗枣,晚上三颗。他觉得这样做没有激励作用,宣布改为早上三颗,晚上视表现赏四颗作为奖金。此举遭到猴的强烈反对,“朝三暮四”在人看来是一样的,但猴的感觉是利益受到损害,因为现在早餐比原来少了一颗枣!而且晚上那四颗能否吃到变得有风险了,于是躺倒罢工,主人无奈只好改回旧制,改革以失败告终。在笔者看来,“股利无关论”和“在手之鸟论”最大的区别是假设投资者有不同的性格,对现在未来有不同的预期和判断,前者是理想主义、贪得无厌,可以用画饼充饥,泡沫概念糊弄的人,后者是现实主义、只相信眼前利益,不被增长的泡沫所迷惑的猴。 税赋对分红政策是有影响的,但并非是主要因素。每年都有许多公司实行现金分红,分到股东手里的是已扣税的股息,吃亏是明摆的,所以这样做肯定有其他更重要的考虑。 二、两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理论上三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并没有解决我们对公司分红政策的疑问,这或许是因为每个公司都面临不同的情况,所以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所谓最佳分红政策,但是理论上的争论却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内涵和发出的信号,以及对信息内涵、信号的不同理解;二是股东的构成及其影响力。 理论上讲,如果公司提高了红利的派发率,股票的含金量也会随之提高,股票价格理应上涨。但实际上现行的股票价格也许已经完成了和包含了对红利权的估价,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一般投资者不会先于市场得到信息。先于市场得到信息的庄家和凭直觉介入的投资者对有分红概念股票的追捧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默顿.米勒认为与其说投资者重视分红,莫如说投资者更为关注分红政策信息里所包含的内涵和信号。在他看来,若是公司经营者对公司未来的赢利前景看好,认为赢利会持续增长,就会提高红利派发率,否则就会不分或少分。对赢利预期预先反应最快是股价,最大限度的增长空间在股价,微不足道的分红只不过是一个概念和信号。因此清楚内情的公司经营者制订的分红政策反映了他们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和信心,对不知内情的股东来说披露的则是一种可以解读的信号。 公司的股东往往是由不同的利益集团和个人构成,对公司的分红政策当然会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保险基金偏好现金红利,中小股东可能喜欢多送红股,大股东有更为复杂的小算盘,股东当然希望能有对自己最有利的分红方案,谁控制的票数多谁就能通过对自己有利的方案,因此对公司长远发展有利,对全体股东有利只是旗号而已,按照公司制度,实际上是谁有力谁就有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构成是奇特的,有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前两者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大股东和内部人士操控现象司空见惯,对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影响应该说是决定性的。由于股票有上市流通和不流通的巨大差别,这样就人为地造成了股东之间利益的冲突。站在国有股和法人股的立场上看,由于红股的收益不能通过上市交易获得,股价的涨跌也就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所以更倾向于获得现金红利甚至不分红。1998年银河科技的国有股股东否决了公司10送3股的预案,改之以10派2元现金就是这种利益冲突的现实表现。送红股的方案能获得国有股和法人股投票通过,其背景并非是资本预期收益的推动,而是另有其他考虑。尽管这些考虑迂回曲折了一点,但目的是明确的,一是如何将原来的投资和收益变现,二是如何能更多地圈钱。 信息不对称和信号,股东构成及其影响使我们对分红政策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同时也架起了理论通往现实的桥梁和观察公司分红政策的多元视角,运用这些观点我们可以透过对公司可选择的分红方式的分析看一看公司分红政策的实际效果。 三、在不分红现象的背后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有赢利可分的公司选择了不分红的政策,所以不分红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想分。其中原因有两个:第一,从实际效果看,分红对公司和股东好处并不明显,现金分红股东实在是拿了一点蝇头小利,公司的发展却受到影响,股票红利送少了股东觉得不过瘾,多送,一次送个够,经营者觉得盘子大了,经营压力也大,所以没有把握最好维持现状。从股价与分红政策的相关性来看,送现金基本不受欢迎,市场反应平平,大剂量送红股股价才会有较大幅度上涨,但一毛不拔,什么都不送,股价却仍旧十分坚挺。这些现象说明分红与否的确与股价没有什么关系,公司的不分红政策与默顿.米勒的“股利无关论”不谋而合;第二,单向解读不分红这一信息,其内涵和信号是不清晰的,也就是说它没有透露出公司经营者对公司赢利前景的看法,我们可以说经营者将利润留存下来,是因为他们对未来有信心,要加大投资力度,也可以说不分红是因为公司有头寸短缺等财务风险,当然我们可以结合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的说明来解读。但对投资者来说,有一个内涵和信号是明白无误的,就是公司盘子没变,又累计了一年的滚存利润,这就大大提高了公司将来大剂量送股的潜力。用预期理论的道理来讲,越是未来前景不清晰的公司,其变化潜力就越大,也就是说,投资者对这项信息做的是反向解读和加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公司虽然不分红,股价却波动不大。 有些持传统投资价值观念的学者和投资者会说,成熟的股市和上市公司应该是以普遍派发现金红利为标志,长期来看,从来不分红或很少分红的公司没有多大的投资价值。首先,顽固坚持不分红的铁公鸡公司是不道德的,有没有赢利可分是能力问题,有赢利而故意不分是态度和道德问题。其次,长期不分红的公司不是被特殊的利益集团和大股东所把持,就是在经营上根本没有前途,因此不会赢得长线投资者的拥护。股市不相信道德的眼泪,这些持传统投资价值观念的学者和投资者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还是让我们看一组统计数据。 表1是上市两年以上,从未送股派现的10只股票。分红和股价变动计算期为每只股票上市日到2000年6月30日,赢利和股本计算期为上市日至1999年末。通过对该表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10只股票的总体情况确实与传统投资观念的判断相符,业绩从上市之后全部是大幅度滑坡,这种趋势也反映在公司的分红政策上,赢利越来越少甚至亏损,当然无力分红。(2)这些公司的股本扩张是靠配股,既股东持续的输血。我们可以说这是业绩不良造成的,但当时在上市之初看上去都是相当不错的,经营者在业绩尚好的时候配股圈钱积极,分红却为何一毛不拔?我们有理由推断他们当初就不大看好公司的经营前景!换句话说,分红不积极,不仅仅是思想有问题。(3)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要让传统投资理论大跌眼镜了,与业绩大幅度滑坡相对应的是股价的增长,这种现象是股市所司空见惯的,本文不想做过多的探讨。这里只是指出,股价上涨有短线因素的作用,这些股票的表现的确可以证明股市的另一番道理,既股价与分红,甚至与业绩无关,但比较而言,从长线表现看,尤其是对比大幅度送派的公司股价(见表2、表3),这些股票的涨幅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表1十大不分红股票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上市日期 股价涨跌 股本增长 业绩增长0411 ST凯地 1996-7-16 201.09% 22.33% -580.46% 0613 ST东海A 1997-1-28 -37.02% 51.71% -226.19% 0669 中讯科技 1996-12-10 19.14% 28.48% 149.23% 0691 寰岛实业 1997-2-28 15.58% 188.15% -6.38% 0788 合成制药 1997-6-16 -9.71% 48.08% -196.09% 600065 大庆联谊 1997-5-23 -45.40% 45.45% -93.72%600083 PT红光 1997-6-6 -62.09% 43.75% -459.70% 600097 ST恒泰 1997-6-19 -6.81% 43.52% -265.12% 600113 浙江东日 1997-10-21 23.23% 51.28% -39.91% 600115 东方航空 1997-11-5 -26.88% 62.23% -34.76% 平均 3.1年 7.11% 58.50% -175.31% 四、现金红利轻飘飘 现金红利为何轻飘飘,因为好处不大,弊病甚多。勉强能举出的好处大致有两点:一是迎合了部分股东的愿望和利益,二是减少股东净资产和经营者的压力。而现金红利的弊病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现金红利派发率相对于股价波动实在是不够塞牙缝,比如10送10元应该是个相当惊人的大红包,但这可是一年的收益,而对于50元的股价来说,只是2%的涨幅,这种涨幅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在牛市中2%的收益根本不值一提。其次,前面提到,除非有些特殊情况,实际上偏好现金的股票投资者几乎等于零。如果当真偏好现金的话不如去买国债或基金,国债无风险,收益又高于银行利息,证券投资基金按政策规定须拿出年收益的90%分现金。而股票因为公司永续经营,能否每年都有现金红利可分是不确定的。第三,默顿.米勒认为公司增加红利派发是经营者对未来有信心的表现,但笔者认为这里应把现金红利和股票红利区别开来。西方投资理论有一种说法,就是当企业没有什么盈利的项目可做时,不妨还钱于民,减小经营压力。实际上经营者制订派发现金政策时确实有这个考虑,这样做也确实有这个实际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信息内涵和信号原理推测,如果某个公司送现金,就表明该公司发展停滞,经营萎缩,经营者对前途缺乏信心。第四,是有额外的纳税支出。公司如果确有送现金取悦股东的愿望,不是没有其他替代的办法,比如股票回购,既能达到送钱的目的,又能避税,何乐而不为呢? 前面曾提到过,公司采取现金分红的方式既有面上的原因,内幕里也许别有隐情。面上的和内幕的原因如大股东的压力、国际惯例的束缚、公司经营者不同的观念和风格、公司所处的行业已进入成熟期等等。B股的早期股东多是国外的各类基金,讲求现金投资回报,公司不得不遵循国际惯例来满足此类股东的要求,而A股的股东看不上那一点蝇头小利,于是就出现了B股派现金红利,A股派红股的怪现象。公司进入成熟期的特征有两个:一是所从事的行业难以找到赢利的投资项目,手头有大量现金没有出路,二是大比例派送现金红利。这两个特征是公司经营性衰退的表象和信号。 表2以累计派现金额超过10元/10股,累计送股低于10股/10股为标准选择了10只股票,剔除了原来也在前10名之列的深发展、四川长虹、深中集、粤电力等几只既有大量派现,也有大比例红股的股票,目的是突出那些在现金红利上有所侧重的股票。其他计算条件与表1相同。 表2 十大现金分红股票 股票 股票简称 累计 累计 上市 股价 股本 盈利 代码 送股 派现 时间 涨跌 增长 增长 600854 春兰股份 8 43.2 1994 507.64% 155.26% 22.46% 0016 深康佳A 9 31 1992 661.01% 294.11% 449.21% 0418 小天鹅A 2 16.35 1997 68.06% 20.00% -20.34% 600690 青岛海尔 7 15.5 1993 369.51% 112.94% 222.24% 600684 珠江实业 5 14.8 1993 18.61% 107.66% -80.86600814 杭州解百 8 13.7 1994 109.15% 171.34% -62.18% 600682 南京新百 5 13.5 1993 165.40% 93.35% -1.57% 600642 申能股份 0 12.8 1993 41.41% -32.03% 10.19% 600826 兰生股份 6 12.6 1994 100.52% 98.00% 13.81% 0529 粤美雅A 10 12.5 1993 5.52% 298.99% -318.35% 平均 6 18.595 6.4年 204.68% 104.82% 23.46% 为什么这些公司偏重于派现金呢?首先,我们看到家电类的股票有4只,占40%,商业类有两只,占20%。这两类都是成长性不高,但却直接面对消费者,有大量的现金流量和存量的行业;其次,公司的规模盘子已经相当大,主营业务上几无拓展空间,反映在盘子上也差不多达到了最大的规模,公司经营者看到了这种前景,但没有将资金胡乱投向其他领域,搞多元化经营,而是加强研究开发投入,多余资金选择了现金分红,暂时还利于股东的政策,这个政策应该说是明智的,也印证了信息内涵和信号理论对这种现象的推断。 最后的疑问是,派现金的分红政策能持续下去吗?1999年的数据显示,这10家除了深康佳和青岛海尔保持高增长外,其他股票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另外,在2000年中期分配中均无贡献。 五、股票红利多多益善 送红股在过去是一种纸上概念或叫纸上操作(PaperWork),如今进入数字信息时代则叫数字概念,在公司来讲只不过倒个帐户,在证交所和登记公司的中央电脑里做个加法,增加数字而已。送红股固然不会增加股票的内在价值,但是对股东来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首先,收到红股,将收益作为本金留存公司是一种再投资行为。作为股票的职业或长线投资者,以长远的眼光来看,赚的不是钱,而是股票。只要公司经营长线看好,股票多多益善。其次,从市场评价来看,送股题材相当吸引人,但送股之后若能实现每股盈利的同步增长甚至更快增长就越发理想了。根据信息内涵和信号理论,大剂量送股可以说是一个信号,它起码表明了公司对盈利增长的信心,因为大剂量送股后每股收益被稀释,为了填补每股盈利的缺口,公司就须加倍努力。第三,大幅度除权后,股价相对便宜,交易也较以前活跃,容易激起投资者的填权预期。投资者对股票红利的偏好与公司的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同时也向公司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对公司股本扩张能力的追求。第四,送股还有避税,没有交易成本等优点。 公司经营者一般情况下并不情愿分红,既不愿意送现金,也不愿意送红股。但是为什么有些公司选择了送红股呢?除了一些外部压力外,最直接的原因和动力还是为了更多地圈股东的钱。例如,某一小盘股要配股,承销商会出主意说,先送红股将盘子做大,然后配股,这样配股价不致大高,还可以多圈钱。所以中国的上市公司如果大剂量送股的话,接下来可能就是大剂量的配股。 纵横国际(原南通机床,ST通机,600862)的资产重组和以后的送股、增发是笔者曾接触过的一个案例。该股从98年的7元多起步一直涨到99年的36元,涨幅500%。其中原因是江苏国际技术进出口公司的入主以及而后可以预期到的资产重组、业绩提升、送红股等利好。当时公司的重组方和投资项目需资金4亿多,计划先送后配股或增发。但公司决策层有几个疑虑:第一,是否需要送红股?要送的话送多少合适?因为不送照样可以配股或增发,如果照原计划10送10,送过之后,再加上配股或增发,流通盘子大增,以后日子不好过,股票有可能成为一只死股。第二,是配股还是增发?价格多少合适?第三,除权之后盘子谁来接?有些庄家对填权不感兴趣,除权后可能要出货。笔者的意见是:这些问题要综合起来看。首先,送肯定要送,而且还要10送10,现在的股价已经是骑虎难下,庄家的目标是10送10,投资者也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无论是配股还是增发,股价都不能过高,你总不能弄出20元的配股价和36元的增发价来。那么大剂量送股就可以大幅度除权,10送10之后除权价是18元,这个价格就可以为配股和增发扫清投资者的心理障碍。其次,配股有30%的限制,还要给股东至少20%的折扣,就南通机床来说,送股后流通股5000万,只能发行1500万,14元发行价,大致能筹资2.1亿。不仅不能满足资金需求,还有一个国有股、法人股如何参与配股的问题。增发就没有这样的限制,对投资者尤其是大机构投资者,要积极地展开公关推介工作,既要稳住现有的,更要争取新的,要晓之以理,动之以利。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公司决策层对未来是否有信心。公司决策层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手里赚钱的项目很多,只恨钱少。既然如此那就放开手脚大干吧,只要你能挖出金子,不怕股东不掏钱。 南通机床重组不到一年,历史上大比例送红股的公司是否都实现了高增长?

由于字数太多,放不完,原文请看

http://www.cs.com.cn/csnews/20001219/30101.asp

『叁』 证监会关于现金分红的规定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作出规定

  1. 明确最近三年分红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30%

  2. 为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培育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证监会今天在网上就起草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进行为期一周的公开征求意见。该决定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这较之以前规定的“百分之二十”有了大幅的提高。

  3. 决定对之前发布的上市公司规章中涉及上市公司分红的条款予以了重新修订,共有六项内容。

    一是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第一百五十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注释:公司应当在章程中明确现金分红政策,规定公司利润分配中现金分红占当期实现利润的百分比,现金分红的条件、时机、金额或者比例,与公司长期财务规划的关系等内容。利润分配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二是在《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一)项增加规定:“上市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三是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五)项“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修改为:“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四是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第三十七条修改为:“上市公司应披露本次利润分配预案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对于本报告期内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司,应详细说明未分红的原因、未用于分红的资金留存公司的使用用途。公司还应披露现金分红政策在本报告期的执行情况,列明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条件、时机、金额或者比例等内容。同时应当以列表方式明确披露公司前三年现金分红的数额、与净利润的比率。”

    五是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第三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公司应当披露以前期间拟定、在报告期实施的利润分配方案、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或发行新股方案的执行情况。同时,披露现金分红政策的执行情况,并说明董事会是否制定现金分红预案。"

    六是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2007年修订)》第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四条:"公司应当说明本报告期内现金分红政策的执行情况。"

    决定要求证监会派出机构、沪深证交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要督促上市公司按照本决定修改公司章程、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自该决定施行之日起,1996年颁发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将同时废止。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证监会将进一步强化市场基础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促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分红机制。上市公司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利用分红恶意套现和超额分配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将坚决予以查处。

『肆』 股票分红的意义

一,股票分红的意义:
1、股票分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1)可以广泛地动员,积聚和集中社会的闲散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扩大生产建设规模,推动经济的发展,并收到“利用内资不借内债”的效果。
(2)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
(3)可以为改革完善企业组织形式探索一条新路子,有利于不断完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个人企业,三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发挥股份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
(4)可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特别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使政府和企业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用其权,各得其利。
(5)可以扩大利用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增强对外的吸纳能力,有利于更多地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收到“用外资而不借外债”的效果。
2、股票分红对股份制企业的作用:
(1)有利于股份制企业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
2)有利于股份制企业筹集资金,满足生产建设的资金需要,而且由于股票投资的无期性,股份制企业对所筹资金不需还本,因此可长期使用,有利于广泛制企业的经营和扩大再生产。
3、股票分红对股票投资者的作用:
(1)可以为投资者开拓投资渠道,扩大投资的选择范围,适应了投资者多样性的投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一般来说能为投资者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2)可以增强投资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投资者股本的转让出售交易活动,使投资者随时可以将股票出售变现,收回投资资金。股票市场的形成,完善和发展为股票投资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伍』 股票分红有送股和转增股,两者有什么区别

送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里,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

转增股本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股益,但却增加了股本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红股相似。

送股和转增股的差别:

1、只有公司有利润了才能送股,而转股则是用公积金来增加总股本。一般来说转股比送股好。

2、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的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股相似。

3、转增股本与送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帐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

4、转增股本严格地说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送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里,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

『陆』 股票分红是怎么回事

股票分红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同时享受公司分红的权利,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用。

股票分红预案公布后,还要经过两个程序才能实施:

1、决案——预案发布后,一般在2个月内开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即成决案;

2、实施——决案后会拾机进行实施,这时间长短不定,有的很快(1周都有),有的很慢(2-3个月都有),实施时会设定两个时间:A、登记日(只要你在登记日收盘时仍持有其股票,才有资格分红);B、除权除息日(就是分红到账日期)。

(6)股票分红政策改革扩展阅读

股市分红领取方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红股及股息的领取。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规则,对投资者享受的红股和股息实行自动划拨到账。股权(息)登记日为R日,除权(息)基准日为R+1日,投资者的红股在R+1日自动到账,并可进行交易,股息在R+2日自动到帐,投资者可及时查询确定,如有问题应与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进行查询。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红股及股息的领取。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投资者的红股在R+3日自动到账,并可进行交易,股息在R+5日自动到账,投资者可及时查询确定。也就是说,无论是上交所,还是深交所,投资者的红股和股息均自动到账,无需投资者办理任何手续,只是到账的时间有所区别,投资者应注意查询确定。

『柒』 股票分红转增如何计算

股票分红转增如何计算?
分红后是800*(1+0.22)=976股你能分到红利800*0.15*(1-20%税率)=96元你的成本价是(9.131-0.15*0.8)/(1+0.22)=7.468元因为送股了,除权后股价自然也降了。
股票分红的红利税怎么计算?
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的,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其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就越低。持有时间计算1、从买入到卖出的时间计算,除息日前1年买入,除息日卖出,免征个税。2、买入时间到除息日不满一年,这部分也免征个税。分红的条件1、分红利的条件是公司当年赢利,已弥补和结转递延亏损和按规定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2、送红股的条件除条件1以外,还必须满足前次发行股份已募足资金并间隔一年,公司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录和公司预期利润率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息。
股票分红怎样计算?
除权与除息报价的具体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除息报价=股息登记日收盘价-每股现金股利(股息)除权报价。1、送股除权报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1+送股率)。2、配股除权报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率)/(1+配股率)。3、送股与配股同时进行时的除权报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率)/(1+送股率)。除权除息报价=(股权登记的收盘价-每股现金股利+配股价*配股率)/(1+送股率+配股率)。(7)股票分红政策改革扩展阅读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
股票分红怎么计算啊?10派0.5元?
10派6元之后每10股获得6元收益,总资产仍旧为1w,股数不变,股价除息变为每股9.4元。扣税是分红税,税后实际上总资产不足1w,分红是好事。
股票分红是好事吗? 是如何计算的?
10派6元之后每10股获得6元收益,总资产仍旧为1w,股数不变,股价除息变为每股9.4元。扣税是分红税,即扣600元的税,税后实际上总资产不足1w,分红是好事,没有什么计算方法,全凭董事会提案然后股东大会投票决定。
股票分红收益率计算
这个是根据公司盈利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分配的。
股票分红持股日怎么算
用户的股票分红的所得税税率是按照用户持股时间来计算的,用户持股1年以上。
股票分红送股计算
根据你提供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步这样计算:股票变化,你买入股票1000股,成本价46.239元。46.239元*1000股=46239元,1500=30.826.(1500股股票:1000股买入,500股送股)。10=0.32元(每股分红)。
上一篇

购物股票:电视购物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下一篇

英维克股票:600610停牌是利还是弊
猜你喜欢

股票上s什么意思:股票代码前面加个 "S"是什么意思?
2021-03-28 14:03:33 @ 大盘资讯

股市中S是什么意思?S股在我国是指尚未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或者已进入改革程序但尚未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股票,在股名前加S,此标记从2006年10月9日起启用,日涨跌幅仍为上

天天基金在哪里能买股票:天天基金可以炒股吗
2021-03-28 14:03:33 @ 大盘资讯

天天基金网可以买股票吗天天基金网不可以买股票!买股票必须带身份证到证券公司营业部,可以随便在任何一个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办理第三方存款,下载交易软件,之后打入资金,就

上港国际股票:上港集团的股好吗
2021-03-28 14:03:33 @ 大盘资讯

上港集团的股好吗上港集团股票代码600018。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港口企业。集团先后经历了上海港务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改制,由上海

A50股票代码:A50跟股票的区别有什么?
2021-03-28 14:03:33 @ 大盘资讯

上市公司a50指那些公司上证50指数包含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规模大、流动性好、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根据总市值、成交金额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所得的前50只股票构成。上

中国天然股票:天然气股票有哪些
2021-03-28 14:03:33 @ 大盘资讯

主营天然气的股票有哪些?谢谢各位!主营天然气的股票有:深圳燃气广州控股申能股份陕天然气大众公用大通燃气长春燃气广安爱众。天然气股票有哪些这些都是天然气股票有哪些

怎么看明白股票:怎么看股票,看不懂
2021-03-28 14:03:33 @ 大盘资讯

怎么看股票的概念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

『捌』 股改后对股票分红的影响

应该没有没有影响。
股改的几种方式对公司基本面的影响:
1.送股--对净资产,每股收益无影响。
2.分红--净资产会降低。
3.缩股--净资产,每股收益会提升。
4.送权证--无影响。

现在的股改大多是指“股权分置”改革
我国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
过去由於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亦即股市同时存在著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此二类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权分置”问题。其弊端长久地严重影响股市的发展。

股权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对此两类股东的股份,予以重新确认。并由现况的两类股权分置,变为将来股票全面流通的情况。

股改的目的,最终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股东对公司的垄断控制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现象继续发生。

非流通股一旦进入市场流通,市场流通筹码大量增加,那麼就会破坏原有高溢价发行的少数流通股的市场条件。在原来股权分置条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够高溢价发行,是因为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现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由股权分置改为不分置,全部进入市场流通,且改革后两者权利义务相同),非流通股要进入市场流通,那麼理所当然要对两类股东的持股成本进行核算并重新确认两类股东的股权。也就是说,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对两类股东的股权,予以重新确认后,全部股票进入市场流通。

目前具体的股改措施,是由公司管理阶层自己提出股改方案,由小股东投票表决。有些有创意的作法就不断出台,例如:
(1)提出大股东违约赔偿条款。
非流通股股东增加股改违约赔偿承诺,规定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未按承诺减持股份,则非流通股股东愿意将违约出售股票所得全部或部分赔偿给公司(类似台湾公司法归入权条款)。这是一个惩罚规定制定,有助於消除流通股股东对股改承诺条款得不到执行的担心,有利於稳定市场预期和增强投资者持股信心。
(2)提出禁售期限(类似共同基金发行之初的闭锁期条款)
大股东主动延长禁售期的承诺,显示了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给投资者一个良好的预期。有些公司承诺条款将大股东的禁售期限从法定的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至36个月,江淮汽车、精工科技禁售期60个月,而承德钒钛第一大股东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是承诺7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所持非流通股,其承诺期限之长为股改以来之最。
(3)一些股改公司也订定限售价格条款。
凯恩股份第一大承非流通股股东诺3年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出售股票的价格不低於11.74元,这一价格复权后为凯恩股份上市以来的最高价。
(4)蓝筹公司对价理想
上海汽车、民生银行两大蓝筹公司,分别推出了每10股送3.4股和每10股送3股(相当)的对价。这一对价水准超过了前期长江电力和宝钢股份的对价幅度,进一步稳定了投资者对绩优蓝筹股的流通补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