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分红是股市乘股票派息含税的那个,还是每股收益呀
派息和每股收益是两回事 派息是派发股息 每股收益指的是公司的业绩
⑵ 保险公司的准备金的比例是多少
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每年通过收取的保费在扣除部分保障成本之后的剩余资金,做出的再投资(比如银行的大额存款,国家大型基建项目投资,另外很一小部分运用与股票证券期货市场等等),而所获得收益的部分必须分发到所有投保用户手中,固定的比例为70%。具体责任准备金多少由保险公司的大小决定,所以一般买保险甚至理财产品一般选择大的保险公司比较合适,它们具有分红明确,监管力度高,信誉好等优点!
⑶ 降低印花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真能振兴股市吗
A股内病太多了,不把内病治好,降低印花税或者降低准备金利率,这只是治根不治本的方法,根本无法振兴股市,无法让股市告别跌跌不休的行情。
降低印花税
股票市场降低印花税只是降低了股票市场的交易成本,对于股民投资者自然是一个很好的事,意味着炒股的成本降低,不用交那么多税费了。
但要知道降低印花税真的能振兴股市吗?答案是否定的,股票印花税从最初是0.5%,随后降到0.3%,再度降到0.2%,现在是0.1%,印花税不断地下调。
4.完善退市制度
5.完善交易机制
6.抑制违规减持行为
7.严抓各种违规操作
8.完善分红制度
综合这8点其实都是股票市场内病,这些内病都不治疗好,想要振兴股市恐怕不现实了。
所以通过上面分析得知,降低印花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是无法提振股市的;真正要振兴股市,一定要把内病治疗好,才能真正起到振兴股市的功效。
⑷ 长期持有股票的目的是,看中他的每年的分红,这种观点应该没有错误吧。为什么中国的股市就不能做到呢
很多既得利益集团(媒体)和你的说法一致,如果您是新股民,对中国股市了解很少可以原谅,但是某些既得利益的资深投资专家胡说“中国股市没有长期投资的价值”,就纯属胡说八道。如果自上市首日起买进下列个股一直持有至今,这些股票给长期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万科A:130倍
平安银行(原名深发展):41.5倍
深振业:63倍
伊利股份:22倍
张江高科:29倍
中联重工:47倍
中金岭南:29倍
泛海建设:35倍
美的电器:36倍
格力电器:64倍
苏宁云商:80倍
……有情的事实证明,只要选择了正确的股票就会有长期正确的结果。
⑸ 我购买了伟博公司的股票,分红型是怎么分红的
选择鸿盛终身保险,客户在选择终身保障的同时,也分享了保险公司经营效益。
去年停售的重大疾病分红型产品也属此类。
二、储蓄性两全型保险产品附带分红功能:
大部分的银行保险产品和三年返还型保险产品属于此类。这类产品弱化了保险的保障功能,有的险种也可以说没有什么保障功能,只是靠保险责任准备金的投资运用,给客户带来分红利益上的期待。
比如:国寿鸿瑞两全保险(分红型)30岁,男,1万元保额,5年期,趸缴保费9540元。
客户的保障利益10000--9540=460元。所以客户只能期待保险公司更多的分红收益,但现有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较窄,很难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据说这个险种今年的万元保额的分红只有70多元,就很难令客户满意了。
而且这类险种的可替代产品也较多,比如基金、信托产品,外汇理财产品等。
保险的核心价值是保障,这是其他任何的金融产品不能替代的。我想应该先做好客户的家庭保障计划,使客户在财务上是安全和稳定的,再去帮客户选择投资型的产品。
声明:
我用中国人寿的保险产品举例,只是我在国寿做了8年的个人营销对她的产品较其他公司的产品更熟悉一些。并不代表国寿的产品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更好或更不好。
⑹ 转股和送股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
1、内容上:转股指的是采用的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按照权益折成股份来进行转账。送股则是采用公司没有分配的利润来折算成股票的形式送股。
2、本质上:送股是来自于公司年度税后之后的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之下才能够向股东送红股,但是转正股票本身就是来自于资本公积金,他可以不受到公司本年度可以分配的利润有多少以及时间方面的限制,只需要将公司账面上的资本公积金减少一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转增给股东股票。
拓展资料:
送股实质上是留存利润的凝固化和资本化,表面上看,送股后,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因此而增长,其实股东在公司里占有的权益份额和价值均无变化。
转股是上市公司分红的一种形式,是采取从资本公积金中转增股份的办法分红的方式。通过转股实现分红只需借贷公司的会计科目,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为上市公司所青睐。
送股和配股最直接的区别就是股东要不要掏钱。
相同点:1、送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度的利润留在公司里面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直接的转化成为股本,在送股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以及股东的权益总额度都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但是总股本却有了相应的正价,而转增股票本身指的是将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转增股票,本身并没有改变股东的产业但是却增加了股本的规模,因而在客观上来说与送股是相似的。
2、转赠股票和送股的流程也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区别。
⑺ 保额分红的红利怎么算的
这个比较复杂,没有固定的公式,是按复利进行计算的, 你可以看下这个说明: 分红 险 收益 主要来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投资 收益 众所周知,保险具 有 资本流通的功 能 , 即保险资金投资债券与股票。在 分红 险种,保险的投资 收益 的70% 会以现金红利或保额 分红 的形式发放给保户。 以中国人寿的投资组合为例,49.4%的债券、26% 的协议性存款、13.1%的股票股权投资、8.3% 证券投资基金和3.2%的现金及等价物。 目前中国人寿购买大量的中长期债券,假定年 收益 率为4.5% ,协议性存款预计年 收益 率为4.5%, 股票股权投资与证券投资基金未来年 收益 率假定为10%( 比较保守)。 未来总投资 收益 率=49.4%*4.5% 26%*4.5% (13.1% 8.3%)*10%=3.393% 2.14%=5.533% 因为 分红 险保底利率一般为2%,投资 收益 的70%进行 分红 分红 率=(5.533%-2%)*70%=2.4731% 分红 =责任准备金* 分红 率≈现金价值*2.4731% 首年现金价值一般比较低,因此很多人感觉 分红 水平太低, 认为保险公司圈钱等等。 上面我们知道买 分红 险应选择现金价值高的。 二、保底利率 下一年的责任准备金=该年责任准备金*保底利率 下一年的保单现金价值≈该年保单现金价值*保底利率 保底利率不是以 分红 形式给的,所以很多人忽略了这块 收益 。 三、红利累积生息 因为感觉红利太 少 , 有 很多保户将红利进行了累积生息。 这相当于将每年的红利进行一年定期的本息滚存, 当然不用扣税的,呵。 综上所述, 分红 险每年的 收益 应该在4.5%以上(长期看), 略高于银行两年定期。 因为多数资金投资债券和股票,所以 分红 险每年的 收益 相对比较 稳定,适合于长期投资,特别是投资理财 能 力不是很强的群体。
⑻ 股票里面的红利是什么意思
你好,
股票红利是上市公司对于其股东的投资回报。公司会根据其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决定分红的数量和方式。符合分红条件的投资者,无需办理任何手续,红利会自动到帐。
股票分红的信息,您可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网站查询股票公告;或者登陆行情软件的F10 下的分红扩股栏目查看分红方案。
分红方式
1、“派”
是指派现金红利。是上市公司运用年度可分配利润给投资者一定回报。
2、“送”
指送股。是上市公司将上年度的利润进行分配,以送股的方式将利润转化为股本。
3、“转”
指转增。是上市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的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股相似。
股票分红有现金和股份两种方式。现金分红和股份分红的到账时间请参考红利到账日和送转股上市日,具体时间都会现在公司分红公告中注明。现金分红是看红利发放日(现金会在红利发放日前一天晚上清算后到账),股份分红是看送转股上市日(分红的股份会在送转股上市日的前一天晚上清算后到账)。客户可以通过交割单查询自己的分红到账记录。
⑼ 港股股票分红派息后 需要交股息税吗
需要。
股息红利税是指对上市公司的分红征税。对一年以上的长线投资者,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一月以内短期买卖的投资者加倍征收股息红利税。
红利所得税属于“个人所得税”范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条款,个人因持有中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
(9)股票分红准备金扩展阅读:
对于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这一消息,市场人士普遍将其视作利好,认为可以鼓励长期投资,抑制短期炒作,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之前一直称2132点是“钻石底”的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甚至表示,这一政策是一个重大利好,有助于目前A股市场的稳定,对鼓励长期投资行为以及蓝筹股的长期持有意义重大。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红利税差别化征收利好蓝筹股,特别是高分红的“现金奶牛”,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持股获得更大收益;对多年不分红的绩差股和券商股则是利空,因为投资者长期持股会降低交易频率,减少券商交易佣金收入。
公司合并时得到的合并补贴等,原则上也“视同股息”,征收股息所得税。但是,股东在公司将利润准备金转入资本金时得到的收入和无偿交付、股票分割及股东分摊有偿增资所取得的新股票,不计入股息收入,亦不征税。
征税方式有三种,即免除申报制、源泉分离选择制和申报综合课税制。无论哪一种方式,在股东从公司取得股息时已扣除了源泉所得税(从源课税),税率原则上为股息的20%。
⑽ 银行股息分红每年约为净利润的30%,剩下的70%哪里去了
喜欢参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投资者肯定知道,所有行业中银行是每年分红比例较为可观的行业,而且每年分红的较为稳定,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一般会拿出每年净利润的20%-30%来作为现金分红,要知道在我们A股并不存在强制分红的制度,很多上市公司都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即使赚钱了也不愿意拿出净利润的一部分来进行分红,即使有存在分红情况下,很多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创的科技行业公司,分红比例少的可怜。
而且很多科技行业整体估值较高,公司的股价较高,按照的每股分红的制度,分红的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银行股相对股价较低,特别是很多银行的股价都不足5元,比如50元的科技股可能就是每股派1元,和5元的银行股的每股派1元,买银行股只需要话更少的钱获得相同情况的分红现金,,具体参考下图案例对比:
总结: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赚钱特别是银行业公司,并不是拿出所有资金进行分红的,一般银行的会拿出30%左右给以股东分红,15%左右提取风险准备金来来抵抗经营风险,30%提取盈余公积金来来抵抗后期的经营风险,剩余的25%进入未分配利润后来防止后期发展过程中的面临的资金缺口的问题。感觉写的好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