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为什么要发分红给股民
话不是这样说。虽然投资者看重公司的升值潜力,但任何一个股票也不可能永远是只涨不跌的!公司业绩好的话,它不怕一时的下跌。例如虽然在整个股市趋势中它是下跌了,但它当年盈利了,就给股东发放一定的红利(根据公司的具体规定),股东这时享受到的是公司的分红。到了将来的某一个时间点,股市上涨了,该股票同时也涨了,这时股东就享受到了投资带来的巨大利润。
『贰』 上市公司为什么有的要分红给炒股的人。一直不分红对他的公司没有不好的实质上的影响吧。
分红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从你的股票市值里把钱提出来,在第二天打进你的帐户里。
比如某股,今天的收盘价是30元,它说明天10股分2元,
你为了得这个分红,今天30元的价格买了100股,现在你持有100股每股30元,
然后在今天收盘后,公司会从你的股票里提出来2元,你的股价变成了28元,现在你的股票变成了持有100股,每股28元。
被提出来的2元会有第二个交易日的早上打进你的帐户,你的余额会多出来200元,帐户显示你收到分红200元。
你以为这就完了是吗?你错了,这200元从你的帐户提出来的200元,国家还要收税,收什么税?分红的所得税。扣下来,你还得不到200元。
明白了吧,分红就是拿你自己的钱提出来,再发给你,中间还有扣掉你的税。
所以懂得资本操作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不一定需要它分红,只要它的股价不段推高才是好公司。
『叁』 只要买了某公司的股票,当公司盈利时,就可得到分红吗
不是,公司的分红是要得到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的,有很多公司即使盈利了也不分红,中国公司的一般情况是大约三到四年才分一次红,但公司的盈利价值怎么体现出来呢,那就表现为股票价格的长涨~~~,如果你出让股票的话,就可以获得收益。如果当年盈利,且公司决定向股东分红,那样你就可以得到现金红利(条件是你将股票持有到分红的那一天)~
『肆』 股票分红是怎么回事
呵呵,一个小菜。首先解释什么是“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含税)”,这个是分红的具体数额,意思就是“每持有10股该股票的投资者可获得2元人民币的红利,是扣除了10%的个人所得税的税后值,以此类推,持有100股得20元,1000股200元!”,至于你是不是分红对象,这个在股市里面有个叫股权登记日的的概念,意思就是在其公司决定分红方案后,选定某日作登记日,如果这一天截止收盘你仍持有该股,那么你就被登记在案,享受分红待遇,如果你在这天收盘之前卖出了,则无此权益。股权登记日都是在“除权”的头一天。这里又引出了“除权”的概念,除权的意思就是在股票登记日的第二天,股票的价格会直接减去你获得的每股的红利数额,也就是会变低。这个步骤叫除权。所以,说来说去,其实在股票的二级市场,也就是股市中,单纯讲分红送股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得到多少,股价就会减去多少。只有股票走出上扬的走势,填补除权的价格缺口,也就是“填权”了,那才会有利可图。
大致就是这样,不过多说一句,作为新手的话,初期少突入资金为妙。等你有了1-2年的实际经验再加码吧。
『伍』 关于股票分红的问题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分红是回馈股东(股民)的主要途径。
是分红,还是留存资金继续扩大规模,是每年的股东大会决定的。每一份股票就代表一份投票权决定权。应从资金回报率最大化为投票的依据。股民绝对有要求上市公司分红的权利,只要持有足够的股票份额投票并通过分红议案,就可以依法实施分红方案。
上市公司,如果是处于发展扩张的时期,资金需求比较大,充足的现金流更利于公司的营运和发展,宜不分红或小分红;如果已经是成熟期,并且每年都会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企业不再需求大规模资金的使用,保留足够流动性后的大部分利润,宜分红处理。无论是分红还是留存资金,应从长远利益考虑,但决定权还是在于占大部分比例股东的决定。
股票分红的好处:
塑造公司正面形象,吸引更多投资者,利于股价造好,
稳定健康的股价是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指标之一;
塑造正面形象,在市场中有更高的商誉,利于在市场扩展;
合理的分红,是财务管理的需要,利于资金效用最大化等。
简单见解,欢迎大家继续讨论辩证,或者补充
『陆』 股票分红为什么如此重要
1、分红为什么重要
作为投资者,投钱办企业,无非是为了赚钱,赚钱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找到好的退出机制,给自己的股权找个好买家,通过股权变现一次性收回投资收益;二是细水长流,通过企业经营获取利润,逐步取得投资收益。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也是同理,股价波动和股票分红都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曾多次码文讨论过股价波动无法预测,且不说跳大神预测股价短期波动有多不靠谱,即使股票已经足够低估,比如6、7倍PE,1.5倍PB买入银行股,我们很难会想象股价还会继续下跌,跌倒4倍PE,0.8倍PB,但股市就是这样,专治各种不服。
低估时买入股票,只要公司质地够好,时间足够长,大概率是会赚钱的,但等待时间有多长,只有天知道。通过市场波动赚钱存在着时间上的不确定性,而股票分红是确定可以每年拿到手的真金白银,当股票估值迟迟得不到修复,股票分红提供了一层投资的保护垫,缓解投资期限的不确定性。
对投资者来说,股票分红不仅能带来客观的投资收益,还能帮助投资者增强持股信心,带来心理上的巨大优势。一是,企业真金白银地拿钱出来分红,说明企业的确有盈利,而且盈利是真实的;二是,碰到股价长期不涨的局面,完全可以把股票分红当做是理财产品收益,把股票当做是长期理财产品,耐心等待估值修复。进可攻,退可守,持股自然会更淡定。
2、上市公司的分红方式
A股市场常见的分红方式有现金股息、送红股、转增股三种。
现金股息是企业真金白银拿出经营所得利润给股东分红,给股东带来实实在在的被动现金流,尤其在熊市的时候,我个人更青睐现金分红,因为熊市股票估值通常比较低,破净股票一堆,PB
送红股和转增都是通过股票拆分送股的方式向股东分红,最大的区别在于,送红股分配的是公司当年经营的利润,投资者需要缴纳所得税;而转增分配的是企业的资本公积,不太受当期经营利润多少的限制,只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变为股本,对投资者来说,股东权益并没有变化,所以不需要交税。
相对于现金分红和送红股,转增有税收方面的优势,可以帮投资者节省相应的个人所得税。送红股和转增都会增加股票整体数量,分割后股票每股市场价格也会相应下降。
送红股和转增并不会改变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但市场依旧热衷于炒作高转送的股票,其原因可能在于,对老股东来说,手里的股票看起来多了好多,可以趁股票高估的时候卖出变现;对潜在股东来说,股票价格变得更低,买入的门槛降低,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3、股息率与分红率
股息率和分红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股息率=每股股息/股价,分红率=每股股息/每股净利润。以兴业银行为例,2016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538亿,现金分红约126亿,分红率=126/538,约为23.5%,以2016.12.30收盘价16.14元计算,股息率为3.8%;同期招商银行分红率约30%,以2016.12.30收盘价17.6元计算,股息率为4.2%,单从股息率来看,招行要更胜一筹。
站在2016年底看,招行、兴业的股息率超过了绝大多数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而这两个庞然大物依然能够保持百分之六七的净利润增长率,恶劣情况下,假使未来净利润增长率变成0,甚至是负增长,这两家银行的股东一定会要求提高分红率,届时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股息收益。所以像招行、兴业这种优质的银行股2016年底的投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我的投资风格相对保守,投资的股票以大而不倒的蓝筹股为主,这些上市公司通常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所以对股息率的要求比较高。对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应更看重净利润增长率,而不是一味追求高股息率,但随着企业从快速增长期逐步走向成熟期,应当逐步提高分红率,而不是将利润留存在企业里低效运转。
对于业绩长期稳定,成长性差的股票,比如某些公用事业类公司的股票,股息率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公司的股票更像是无限期的债券,拉长投资期限,投资回报率约等于股息率。
『柒』 一家好公司的股票,每年都有稳定分红,但是最近股价不断下跌,此时它属于什么样
即使是一家好公司,它也不可能是不断的上涨。股市自然有其运行规律。短期走势并不决定于它的长期投资价值。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况下,股票涨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关系。在股票市场上,当股票供不应求时,其股票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股票供过于求时,其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2、股票投资是随市场变化波动的,涨或跌都有可能。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1-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捌』 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盈利颇丰却吝于分红800字以上
中国上市公司吝于分红的原因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状况及特点,从公司内部特点、制度不完善、监管缺失等方面深入剖析部分上市公司吝于分红的原因,为广大投资者理性看待中国股市的分红现象提供一个思考角度 。在此基础上相应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上市公司股票高质量分红。 关键词: 上市公司;分红政策;原因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现状及特点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同时享受公司分红的权利。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现金股利就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股利,国外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现金股利作为利润分配方式,并且稳定、连续地实施这种方式 ,以便维护控制权和保持每股收益的稳定增长。 随着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0年度报告的陆续公布,股票分红问题又成为一年一度的热点。然而面对盈利的增加,一些公司出现了“高管拿高薪,股东低分红”的现象。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存在如下的一些特点: 1. 我国上市公司不分红现象普遍,股利支付率偏低。 不少具备分红能力的上市公司,借企业研发或扩大再生产等名义逃避分红责任。截至2011年3月21日A股已发布年报的657家上市公司中,有119家近三年内“一毛不拔”,其中“有红不分”者超过一半。而在2010年8月3日,在1898家上市公司中,有618家上市公司连续3年未分红,其中某公司更是连续11年未分红。根据 2005 年度美国标准普尔指数、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日经指数、我国台湾TAIEX 指数和我国香港恒生指数的股利分配数据,美国、英国、日本、我国台湾和我国香港的分红比率分别34.36%、 42.61% 50.68%、72.04%和42.51% ,而2009年国内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为22.38%,仅为国际水平的一半。 2. 以现金形式进行分红的上市公司较以前有所高,但股息率却很低。 1995 年以前,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比例较高,占所有上市公司比例的 50% 以上;1996年至1999年,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大幅降低,仅为 30 %左右;2000 年以后,基本稳定在50%—60%之间。在股息率上,根据道琼斯公司对世界上32个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各市场的平均股息收益年率为2.205%,其中多数市场的股息收益率大于2%。而2008年与2009年国内派现公司的平均股息率分别为1.03%和1.01%,与当年年末的一年期定存相比,下降了五成多,2010年,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为0.89%,远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3.25%的收益率,仅13家公司股息率超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二、中国上市公司盈利却不分红的原因探析 持续的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的主要标志,对于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源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成熟证券市场,投资者每年分红所得大多数时间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股票投资被看成是投资者的一种稳定投资方式,投资者进入股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红,其次才是想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由于红利收入是投资者日常投资收入的组成部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是否分红十分敏感,红利分配也成为吸引投资者选择股票的有力杠杆,使得长期投资受到鼓励,这有助于避免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而中国股市一直背负圈钱的骂名的根本原因就是上市公司拿得多给得少。统计显示,
1990年至2010年,A股融资总额是分红总额的2.27倍。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很难使股民依靠分红回报来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产性收入,只能从长线投资转向短线投机,通过“高抛低吸”来博取股票差价收益,这也助长了证券市场“重投机、轻投资”的畸形价值取向。在经济状况正常的年份,经营稳定的上市公司如果有盈利,有充裕的现金流,应当采取现金分红的方式回报投资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一些上市公司在处于盈利的状态下仍拒绝分红给投资者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原因和企业外部的原因这两大类:
(一)从企业内部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当年盈利为正,但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也就是累计利润依然是负数,公司的亏损尚未弥补 完,所以无法分红。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企业的经营中存在有很多的风险因素,今年盈利,但往年可能亏损,而上市公司以当年利润派发现金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公司当年有利润;(2)已弥补和结转递延亏损;(3)已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所以不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上市公司不会在当年给股东分红,在情理之中。 2. 公司高层管理者私心过重,对财务报表进行非正常调整,从而把本来的利润变成亏损, 逃避分红。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十分了解,而在国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监管不力、“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管理层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来牟取利益。一个典型的操作动作是,管理层有可能把公司的利润做亏,把净资产做小,然后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实现收购的目的;或者通过调剂、隐藏利润的办法扩大上市公司的账面亏损,然后利用账面亏损逼迫地方政府低价将股权转让给高管人员持股的公司。如果地方政府不同意,则继续操纵利润扩大账面亏损直至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后再以更低的价格收购。 3. 上市公司分红意识不强。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20年,很多上市公司的发展正处于上升 阶段,无论是在资金、技术、人才还是管理水品、发展理念上同西方成熟的企业都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的很多公司在做决策时偏于保守、更侧重于积蓄力量先让企业发展壮大起来,而不是优先分红给股东。不少公司明确表示,由于未来对资金需求增大,为保障公司长远发展而不进行红利分配。由于分红的意识不强,在有盈余的情况下,很多公司优先选择给公司的管理层加薪,以激励管理团队,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出现“高管拿高薪,股东低分红”的现象了。
(二)从公司外部来说,原因主要包括制度、政府机构和投资者这几个方面。 1. 中国的现金分红制度存在“三缺”现象,即缺乏普遍约束力、缺乏完整性和缺乏配套的 惩罚措施。 现金分红新规虽然将利润分配比例从20% 提高到30%,也将送股形式的分配方式剔除,但规定仅限于需要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而对那些没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而言,分不分红、分多少、什么时候分,该新规却没有涉及。因此,现金分红新规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上市公司不愿分红的现状。新规是以最近三年以现金分配累计分配利润不少最近三年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来作为再融资的门槛。由此,上市公司完全可以采取突击分红的方式来实现再融资,这样就会对不同时期的投资者缺乏“公平性”,而且还容易导致内幕交易。新规对上市公司违反该规定的处罚问题并没有明确,没有规定一旦上市公司违反了这些规定应如何处罚等。关键问题若是不符合规定,上市公司最多不能实现其再融资计划而不会有其他影响,这样的结果是使上市公司对不按规定分红有恃无恐。 2. 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信息披露不规范。 从目前的上市公司来看,普遍存在较大的信息披露问题,由于政府监督机构没有切实做好监督工作,目前有很多信息披露时,对与这一交易有直接关系的包括交易价格、定价依据、股东和政府承诺、交易条款和辅助交易在内的很多内容未进行披露。包括资金来源和还款方式的披露。资金来源决定着管理层在未来几年内资金压力的大小,从而直接影响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决策。目前大都披露为自有资金,没有一家披露下一层的融资借贷关系。这些都会造成财务报表失去真实可靠性,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做出不分红的决策。 3. 投资者投机现象普遍,没有长期持有股票进行价值投资的心态,很多股民持有股票仅仅 是等待时机赚取差价,心理预期上对分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导致中国股市分红率持续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我国上市公司吝于粉红的原因探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现状: 1. 引进先进的公司管理和发展理念,增强管理者的分红意识,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反过来也为公司的融资与再融资提供广阔的空间。 2. 完善公司现金分红制度。对于分红的比例、额度、期限等作出明确规定;限制突击性分 红的行为产生;对于不按照规定分红的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惩罚措施,以敦促上市公司自愿自觉进行分红。 3.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政府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以避免信息不对称 带来的规避分红的行为。 四、结语 终上所述,我们很容易看出中国股市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铁公鸡”,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依法健全、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督体制和投资者价值投资意识淡薄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只有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开启中国上市公司股票高质量分红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