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收到被投资单位的分红,应先冲长期股权投资,还是进当期投资收益
如果是成本法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如果是权益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⑵ 股票分红成本会不会降低
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会经常碰到一些股票价格被压着涨不上去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1、主力在吸筹。在上涨过程中,主力为了降低其持仓成本,则会在上方打压股价,使股价下跌,方便其以较低的价格进行吸筹,扩大其收益。2、主力在洗盘。在上涨过程中,主力发现盘中的散户较多,为了洗掉盘中的散户,则会在上方卖出一部分筹码,或者挂较多的委卖单压着股票,引起市场上的散户恐慌,抛出手中的筹码,达到洗盘的目的,减轻个股后期继续上涨的压力。点掌财经上就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你可以去看看。
⑶ 长期股权投资 冲减投资成本
投资者最初的投资成本中包含了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部分、盈余公积及以前年度累计未分配利润部分,有的还可能包含商誉。
投资单位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后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显然正是投资前被投资方累计未分配的利润,包含在投资方的投资成本中,所以应当冲减。
多次冲减只能冲减以年累计未分配利润部分,资本部分是不可能冲减的,除非被投资方解散,投资成本账面价值为0绝不会出现。
⑷ 怎么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发放股利计入投资收益或冲减成本呢
支付现金取得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税费
无论何种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计入“应收股利”科目。
C公司宣告发放股利是2月1日,A公司3月17日支付的投资款中包含了已宣告发放的股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9 700
应收股利 400
贷:银行存款 20 100(20 000+100)
初始成本19 700万元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0 000万元(50
000×40%),需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1)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持股比例确定权益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 000
贷:投资收益 2 000(5 0000×40%)
(2)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500×40%)
(3)分录见投资成本确认
2012年12月31日,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9700+300+2000+200=22 200万元,所以A不正确;B、C正确;
2012年2月1日,宣告发放的是A公司投资支付对价中包含的股利,所以不做投资收益。D选项不正确。
⑸ 长期股权投资中"冲减投资成本"通俗讲是啥意思呀是投资成本减少了
投资是为了获利,因此通俗的讲,冲减投资成本是非正常的对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减少,如进行股票投资时,入账价值100万元,投资后发现有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确认收益时就要冲减当时的投资成本;
投资成本收回是正常的对投资成本进行减少(即获利),如在按成本法核算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确认收益,投资方同时确认收益时,对投资成本的减少叫收回。
⑹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分红
1、
不分红与计不计提减值准备无直接关系。
2、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投资收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投资年度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第二种为投资年度以后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处理。
第一种情况,投资年度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处理。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不作为当期投资收益,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有部分是来自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则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年度的投资收益。具体计算时,如果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分投资前和投资后计算确认属于应当确认投资收益和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果不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可按投资准则指南规定的下列公式计算确认投资收益或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①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月份/全年月份(12)
②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上述公式②计算复杂,实际上只要把握住“应收股利”和“投资收益”两个账户即可。分派来的现金股利记入“应收股利”的借方,应享有的投资收益记入“投资收益”的贷方。如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分派来的现金股利大于投资方在投资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可认为是被投资方给投资方返还了投资成本,应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第二种情况,投资年度以后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投资准则指南中规定的计算公式为:
③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未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未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④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上述公式不利于理解也不便于记忆。笔者认为,在投资方得到被投资方分派来的现金股利时,记入“应收股利”的借方,投资方应享有的投资收益记入“投资收益”的贷方。如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分派来的现金股利大于投资方在投资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可认为是被投资方对投资方返还的投资成本,应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若前者小于后者,说明由被投资方分派来的现金股利小于投资企业在持有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可认为是投资方前期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又由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未分配净利润弥补,使得原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予以转回,并将此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同时,转回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
[例]A企业2001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初始投资成本110000 元。C公司于2001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0年度的现金股利100000元。假设C公司2001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200000元,其中股本为1000000元,末分配利润为200000元;2001年实现净利润400000元;2002年5月1日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
可以看出,2002年5月1日,由C公司分给A企业的现金股利为30000元,而A企业在同期应享有的投资收益为40000元(A企业应享有的投资收益=C 公司2001年实现的净利润×持股比例×持股时间=400000×10%×12/12=40000元),C公司给A企业少分派10000元现金股利。A企业这时把分派来的现金股利30000元全部确认为投资收益,少分给的现金股利10000元可认为是在2001年分派2000年实现的净利润(2001年5 月2日发放现金股利10000元,投资方应作为投资成本返还),在2002年又以2001年实现的净利润得以补偿(即返还回来了)。补偿数也确认为A企业的投资收益,记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的借方。这时,A企业的投资收益实际上由两部分即分派来的现金股利30000元和补偿数10000元组成。 2002年5月2日A公司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C公司)1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
假设上述C公司于2002年5月1日分派现金股利为450000元,而A企业在同期应享有的投资收益为40000元,C公司为A企业多分派5000元现金股利。A企业这时只能把40000元确认为投资收益,其余5000元应作为前期投资成本的返还,冲减投资成本。
⑺ 为什么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跪求大家帮助。
别人欠你100块钱,1年后由于利息(相当于盈利了),这时候,他欠你钱的账面变成了105。但是1年3个月后,他给了你4块(相当于分了股利),这时候,他欠你的钱账面就是101块了,跟这个一个道理。
⑻ 将收到的分红做了冲减长期股权投资 现在要提出来 做投资收益 会计分录怎么做
(1)成本法下,无论被投资单位是亏损还是盈利都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做调整。在宣布分派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2)权益法下,应该根据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定投资收益。比如:获得长期股权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因为实现净利润,而导致净资产增加,则做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借:投资收益分派股利会导致净资产减少,因此做分录: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⑼ 收到投资分红怎么做账务处理是否还交企业所得税
收到分红时怎么记账要看你的这笔投资在账面上是怎么记的。
如果你是短期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或基金而取得的分红,那么收到的分红要计入投资收益。即: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如果是对其他公司的参股长期投资,核算要分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成本法下,收到分红确认投资收益;权益法下,收到分红,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⑽ 我的股票为什么分红之后成本反倒高了
股票分红之后成本反倒高了的原因是分红后股票的价格会下跌,造成拉高股票的成本。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