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日本住友集团股票

日本住友集团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8-23 06:08:50

㈠ 日经的股市术语

日经(ICIW),原称为“日本经济新闻社,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是由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制公布的反映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Tokyo Stock Exchange)股票价格变动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该指数的前身为1950年9月开始编制的“东证修正平均股价” 。1975年5月1日,日本经济新闻社向美国道·琼斯公司买进商标,采用修正的美国道·琼斯公司股票价格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并将其所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定为“日本经济新闻社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1985年5月1日在合同满十年时,经两家协商,将名称改为“日经平均股价指数”(简称日经指数)。日经指数按其计算对象的采样数目不同,现分为两种:一是日经225种平均股价指数,它是从1950年9月开始编制的;二是日经500种平均股价指数,它是从1982年1月开始编制的。前一指数因延续时间较长,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成为考察日本股票市场股价长期演变及最新变动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指标,传媒日常引用的日经指数就是指这个指数。 按计算对象的采样数目和计算方式不同,该指数分为:
日经225股指指数(日经225)。因此种指数延续时间较长,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成为考察日本股票市场股价长期演变及最新变动最常用和最可靠的指标,传媒日常引用的日经指数就是指这个指数。
日经500股指指数(日经500)。此指数是从1982年1月4日起开始编制的。由于其采样包括有500种股票,其代表性就相对更为广泛,但它的样本是不固定的,每年4月份要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市价总值等因素对样本进行更换。
日经300股指指数(日经300)此指数是以发行量加重平均方式来计算
日经综合股指指数(日经综合)此指数是以发行量加重平均方式来计算
日经店头平均股票价格指数 2006年1月,日经225包括以下公司:
爱德万半导体测试 Advantest Corp. (TYO: 6857)
永旺株式会社 Aeon Co., Ltd. (TYO: 8267)
味之素 Ajinomoto Co., Inc. (TYO: 2802)
全日本空输 All Nippon Airways Co., Ltd. (TYO: 9202)
阿尔卑斯电器 Alps Electric Co., Ltd. (TYO: 6770)
朝日啤酒 Asahi Breweries, Ltd. (TYO: 2502)
旭硝子/朝日玻璃 Asahi Glass Co., Ltd. (TYO: 5201)
朝日化成 Asahi Kasei Corp. (TYO: 3407)
Astellas制薬 Astellas Pharma Inc. (TYO: 4503)
横滨银行 Bank of Yokohama, Ltd. (TYO: 8332)
普利司通 Bridgestone Corp. (TYO: 5108)
佳能 Canon Inc. (TYO: 7751)
卡西欧 Casio Computer Co., Ltd. (TYO: 6952)
千叶银行 Chiba Bank, Ltd. (TYO: 8331)
千代田 Chiyoda Corp. (TYO: 6366)
中部电力 Chubu Electric Power Co., Inc. (TYO: 9502)
中外制药 Chug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TYO: 4519)
星辰钟表 Citizen Watch Co., Ltd. (TYO: 7762)
Clarion Clarion Co., Ltd. (TYO: 6796)
Comsys控肢 Comsys Holdings Corp. (TYO: 1721)
Credit Saison Credit Saison Co., Ltd. (TYO: 8253)
CSK控股 CSK Holdings Corp. (TYO: 9737)
大日本印刷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YO: 7912)
第一三共 Daiichi Sankyo Co., Ltd. (TYO: 4568)
大金 Daikin Instries, Ltd. (TYO: 6367)
大日本住友制药 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 (TYO: 4506)
大和家居工业 Daiwa House Instry Co., Ltd. (TYO: 1925)
大和证券 Daiwa Securities Group Inc. (TYO: 8601)
电力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Denki Kagaku Kogyo K.K. (TYO: 4061)
电装 Denso Corp. (TYO: 6902)
电通 Dentsu Inc. (TYO: 4324)
同和矿业 Dowa Mining Co., Ltd. (TYO: 5714)
JR东日本 East Japan Railway Company (TYO: 9020)
荏原 Ebara Corp. (TYO: 6361)
Eisai Eisai Co., Ltd. (TYO: 4523)
FANUC Fanuc Ltd. (TYO: 6954)
快速零售 Fast Retailing Co., Ltd. (TYO: 9983)
富士电机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TYO: 6504)
富士重工 Fuji Heavy Instries Ltd. (TYO: 7270)
富士照相 Fuji Photo Film Co., Ltd. (TYO: 4901)
藤仓 Fujikura Ltd. (TYO: 5803)
富士通 Fujitsu Ltd. (TYO: 6702)
古河机械金属 Furukawa Co., Ltd. (TYO: 5715)
古河电气工业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YO: 5801)
GS Yuasa集团 GS Yuasa Battery Ltd. (TYO: 6674)
平和不动产 Heiwa Real Estate Co., Ltd. (TYO: 8803)
日野汔车 Hino Motors, Ltd. (TYO: 7205)
日立 Hitachi, Ltd. (TYO: 6501)
日立造船 Hitachi Zosen Corp. (TYO: 7004)
北越造纸厂 Hokuetsu Paper Mills, Ltd. (TYO: 3865)
本田汽车 Honda Motor Co., Ltd. (TYO: 7267)
伊势丹 Isetan Co., Ltd. (TYO: 8238)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Ishikawajima-Harima Heavy Instries Co., Ltd (TYO: 7013)
五十铃汽车 Isuzu Motors Ltd. (TYO: 7202)
伊藤忠商事 Itochu Corp. (TYO: 8001)
日本航空 Japan Airlines Corp. (TYO: 9205)
日本制钢 Japan Steel Works, Ltd. (TYO: 5631)
JT/日本烟草 Japan Tobacco Inc. (TYO: 2914)
JFE控服 JFE Holdings, Inc. (TYO: 5411)
日挥 JGC Corp. (TYO: 1963)
JTEKT JTEKT Corp. (TYO: 6473)
鹿岛建设 Kajima Corp. (TYO: 1812)
关西电力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 (TYO: 9503)
花王 Kao Corp. (TYO: 4452)
川崎重工 Kawasaki Heavy Instries, Ltd. (TYO: 7012)
川崎汽船会社 Kawasaki Kisen Kaisha, Ltd. (TYO: 9107)
KDDI KDDI Corp. (TYO: 9433)
京王电铁 Keio Corp. (TYO: 9008)
京城电铁 Keisei Electric Railway Co., Ltd. (TYO: 9009)
万字集团 Kikkoman Corp. (TYO: 2801)
麒麟啤酒 Kirin Brewery Co., Ltd. (TYO: 2503)
神户制钢 Kobe Steel, Ltd. (TYO: 5406)
小松制作所 Komatsu Ltd. (TYO: 6301)
科乐美 Konami Corp. (TYO: 9766)
柯尼卡美能达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TYO: 4902)
久保田 Kubota Corp. (TYO: 6326)
熊谷组 Kumagai Gumi Co., Ltd. (TYO: 1861)
KURARAY Kuraray Co., Ltd. (TYO: 3405)
京瓷 Kyocera Corp. (TYO: 6971)
协和醗酵工业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TYO: 4151)
丸虹 Marubeni Corp. (TYO: 8002)
丸井 Marui Co., Ltd. (TYO: 8252)
松下电器 Matsushita Electric Instrial Co., Ltd. (TYO: 6752)
松下电工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TYO: 6991)
马自达汽车 Mazda Motor Corp. (TYO: 7261)
明电舍 Meidensha Corp. (TYO: 6508)
明治乳业 Meiji Dairies Corp. (TYO: 2261)
明治糖果 Meiji Seika Kaisha, Ltd. (TYO: 2202)
Millea控股 Millea Holdings, Inc. (TYO: 8766)
Minebea Minebea Co., Ltd. (TYO: 6479)
三菱UFJ金融集团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 (TYO: 8306)
三菱商事 Mitsubishi Corp. (TYO: 8058)
三菱化学 Mitsubishi Chemical Holdings Corp. (TYO: 4188)
三菱电机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TYO: 6503)
三菱地产 Mitsubishi Estate Co., Ltd. (TYO: 8802)
三菱重工 Mitsubishi Heavy Instries, Ltd. (TYO: 7011)
三菱仓库 Mitsubishi Logistics Corp. (TYO: 9301)
三菱物料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TYO: 5711)
三菱汽车 Mitsubishi Motors Corp. (TYO: 7211)
三菱造纸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TYO: 3864)
三菱嫘萦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TYO: 3404)
三井物产 Mitsui & Co., Ltd. (TYO: 8031)
三井化学 Mitsui Chemicals, Inc. (TYO: 4183)
三井造船 Mitsui Engineering & Shipbuilding Co., Ltd. (TYO: 7003)
三井不动产 Mitsui Fudosan Co.,Ltd (TYO: 8801)
三井金属矿业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TYO: 5706)
商船三井 Mitsui O.S.K. Lines, Ltd. (TYO: 9104)
三井住友保险 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 Co., Ltd. (TYO: 8752)
三井信拓 Mitsui Trust Holdings, Inc. (TYO: 8309)
三越 Mitsukoshi, Ltd. (TYO: 2779)
ミツミ机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TYO: 6767)
瑞鏸金融集团 Mizuho Financial Group, Inc. (TYO: 8411)
瑞鏸信托银行 Mizuho Trust & Banking Co., Ltd. (TYO: 8404)
日本电气 NEC Corp. (TYO: 6701)
日本碍子/日本绝缘体 NGK Insulators, Ltd. (TYO: 5333)
Nichirei Nichirei Corp. (TYO: 2871)
日兴 Cordialグループ Nikko Cordial Corp. (TYO: 8603)
尼康 Nikon Corp. (TYO: 7731)
日本通运 Nippon Express Co., Ltd. (TYO: 9062)
日本制粉 Nippon Flour Mills Co., Ltd. (TYO: 2001)
日本火药 Nippon Kayaku Co., Ltd. (TYO: 4272)
日本轻金属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TYO: 5701)
日本火腿 Nippon Meat Packers, Inc. (TYO: 2282)
新日矿控股 Nippon Mining Holdings, Inc. (TYO: 5016)
新日本石油 Nippon Oil Corp. (TYO: 5001)
日本造纸 Nippon Paper Group, Inc. (TYO: 3893)
日本板硝子/日本板玻璃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TYO: 5202)
日本曹达/日本梳打Nippon Soda Co., Ltd. (TYO: 4041)
新日本制铁 Nippon Steel Corp. (TYO: 5401)
日本水产 Nippon Suisan Kaisha, Ltd. (TYO: 1332)
日本电信电话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TYO: 9432)
日本邮船 Nippon Yusen K.K. (TYO: 9101)
日产化工 Nissan Chemical Instries, Ltd. (TYO: 4021)
日产汽车 Nissan Motor Co., Ltd. (TYO: 7201)
日清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TYO: 2602)
日清制粉 Nisshin Seifun Group Inc. (TYO: 2002)
日清纺织 Nisshinbo Instries, Inc. (TYO: 3105)
日东纺织 Nitto Boseki Co., Ltd. (TYO: 3110)
野村控股 Nomura Holdings, Inc. (TYO: 8604)
日本精工 NSK Ltd. (TYO: 6471)
NTN NTN Corp. (TYO: 6472)
NTT Data NTT Data Corp. (TYO: 9613)
NTT DoCoMo NTT DoCoMo, Inc. (TYO: 9437)
大林组 Obayashi Corp. (TYO: 1802)
小田急电铁 Odakyu Electric Railway Co., Ltd. (TYO: 9007)
王子制纸 Oji Paper Co., Ltd. (TYO: 3861)
冲电气工业 Oki Electric Instry Co., Ltd. (TYO: 6703)
Okuma控股 Okuma Holdings, Inc. (TYO: 6103)
奥林巴斯 Olympus Corp. (TYO: 7733)
大阪瓦斯 Osaka Gas Co., Ltd. (TYO: 9532)
先锋牌 Pioneer Corporation (TYO: 6773)
Resona Resona Holdings, Inc. (TYO: 8308)
丽确 Ricoh Co., Ltd. (TYO: 7752)
三洋电机 Sanyo Electric Co., Ltd. (TYO: 6764)
札榥控股 Sapporo Holdings Ltd. (TYO: 2501)
Secom Secom Co., Ltd. (TYO: 9735)
积水房屋 Sekisui House, Ltd. (TYO: 1928)
7&I控股 Seven & I Holdings Co., Ltd. (TYO: 3382)
夏普 Sharp Corp. (TYO: 6753)
清水集团 Shimizu Corp. (TYO: 1803)
信越化工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TYO: 4063)
新光证券 Shinko Securities Co., Ltd. (TYO: 8606)
新生银行 Shinsei Bank, Ltd. (TYO: 8303)
盐野义制药 Shionogi & Co., Ltd. (TYO: 4507)
资生堂 Shiseido Co., Ltd. (TYO: 4911)
静冈银行 Shizuoka Bank, Ltd. (TYO: 8355)
昭和电工 Showa Denko K.K. (TYO: 4004)
昭和蚬报石油 Showa Shell Sekiyu K.K. (TYO: 5002)
Sky PerfecTV! Sky Perfect Communications Inc. (TYO: 4795)
软库 Softbank Corp. (TYO: 9984)
双日 Sojitz Corp. (TYO: 2768)
日本损害保险 Sompo Japan Insurance Inc. (TYO: 8755)
索尼 Sony Corp. (TYO: 6758)
住友商事 Sumitomo Corp. (TYO: 8053)
住友化学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TYO: 4005)
住友电气工业 Sumitomo Electric Instries, Ltd. (TYO: 5802)
住友重工 Sumitomo Heavy Instries, Ltd. (TYO: 6302)
住友金属工业 Sumitomo Metal Instries, Ltd. (TYO: 5405)
住友金属矿山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TYO: 5713)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Inc. (TYO: 8316)
住友大阪Cement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TYO: 5232)
住友不动产 Sumitomo Realty & Development Co., Ltd. (TYO: 8830)
住友信托银行 Sumitomo Trust & Banking Co., Ltd. (TYO: 8403)
铃木汔车 Suzuki Motor Corp. (TYO: 7269)
T&D 控股 T&D Holdings, Inc. (TYO: 8795)
太平洋水泥 Taiheiyo Cement Corp. (TYO: 5233)
大城建设 Taisei Corp. (TYO: 1801)
太阳诱电 Taiyo Yuden Co., Ltd. (TYO: 6976)
宝控股 Takara Holdings Inc. (TYO: 2531)
高岛屋 Takashimaya Co., Ltd. (TYO: 8233)
武田药品工业 Takeda Chemical Instries, Ltd. (TYO: 4502)
TDK TDK Corp. (TYO: 6762)
帝人 Teijin Ltd. (TYO: 3401)
帝国石油 Teikoku Oil Co., Ltd. (TYO: 1601)
Terumo Terumo Corp. (TYO: 4543)
东亚合成 Toagosei Co., Ltd. (TYO: 4045)
东武铁路 Tobu Railway Co., Ltd. (TYO: 9001)
东映 Toei Corp. (TYO: 9605)
东邦锌业 Toho Zinc Co., Ltd. (TYO: 5707)
东海碳业 Tokai Carbon Co., Ltd. (TYO: 5301)
东京巨蛋 Tokyo Dome Corp. (TYO: 9681)
东京电力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 (TYO: 9501)
东京Electron Tokyo Electron Ltd. (TYO: 8035)
东京瓦斯 Tokyo Gas Co., Ltd. (TYO: 9531)
东急 Tokyu Corp. (TYO: 9005)
Tomen Tomen Corp. (TYO: 8003)
凸版印刷 Toppan Printing Co., Ltd. (TYO: 7911)
Topy工业 Topy Instries Ltd. (TYO: 7231)
东レ Toray Instries, Inc. (TYO: 3402)
东芝 Toshiba Corp. (TYO: 6502)
东曹 Tosoh Corp. (TYO: 4042)
东陶机器 Toto Ltd. (TYO: 5332)
东洋制罐 Toyo Seikan Kaisha, Ltd. (TYO: 5901)
东洋纺织 Toyobo Co., Ltd. (TYO: 3101)
丰田汔车 Toyota Motor Corp. (TYO: 7203)
趋势科技 Trend Micro Inc. (TYO: 4704)
宇部兴产 Ube Instries, Ltd. (TYO: 4208)
UFJ Nicos UFJ Nicos Co., Ltd. (TYO: 8583)
Unitika Unitika Ltd. (TYO: 3103)
JR西日本 West Japan Railway Company (TYO: 9021)
雅虎日本 Yahoo Japan Corp. (TYO: 4689)
雅马哈 Yamaha Corp. (TYO: 7951)
大和控股 Yamato Holdings Co., Ltd. (TYO: 9064)
横河电机 Yokogawa Electric Corp. (TYO: 6841)
横滨橡胶 Yokohama Rubber Co., Ltd. (TYO: 5101)

㈡ 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的大事纪要

1919(大正8)年12月24日 注册
1919(大正8)年12月30日 大阪北港株式会社(资本金 3500万日元)成立,之后在大阪北港地区实施填海造地、平整用地、修筑海湾等,开展不动产经营。
1944(昭和19)年11月 合并株式会社住友大厦(1923年8月成立、资本金 650万日元),公司改名为住友土地工务株式会社。
1944(昭和19)年12月 继承长谷部竹腰建筑事务所的经营项目,成为经营不动产业务及土木建筑的设计与监督管理的综合不动产公司。
1945(昭和20)年11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着手策划向商事部门方向发展。以现有住友各关联公司的产品为主,开始从事经营各业界大型生产企业的产品,公司改名为日本建设产业株式会社,以商事公司的面貌迈出新的一步。
之后,将业务活动的重点放于商事部门,积极扩大经营商品的种类及范围。
1949(昭和24)年8月 在大阪、东京、名古屋的各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之后,1955年6月在福冈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1950(昭和25)年7月 土木建筑的设计监督管理部门独立成为日建设计工务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建设计)。
1952(昭和27)年3月 在美国设立 Nikken New York Inc.(美国住友商事)。
1952(昭和27)年6月 公司改名为住友商事株式会社。
1962(昭和37)年12月 大阪、东京的营业部门一体化,实施商品本部制,设置钢铁、非铁金属、电机、机械、农水产、化学合成品、纤维、物资燃料、不动产9个本部。
1969(昭和44)年10月 在大阪府设立住商电脑服务株式会社(住商信息系统株式会社。1989年2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二部股票上市,1991年9月成为该交易所第一部交易股)。
1970(昭和45)年8月 合并相互贸易株式会社(1950年5月设立,资本金3亿日元)。
1970(昭和45)年11月 废除总公司及东京分公司的名称,改名为大阪总公司和东京总公司。
1978(昭和53)年7月 采用SUMITOMO CORPORATION(SUMITOMO SHOJI KAISYA,LTD.)为本公司的英文公司名。
1979(昭和54)年6月 实施营业部门制,将商品本部设定为钢铁、机电、非铁化燃、生活物资4个营业部门(之后,1998年4月新设信息产业部门,2000年4月将机电部门分割为2个部门,共计6个营业部门)。
1995(平成7)年1月 在东京都设立总括运营有线电视事业的株式会社Jupiter Telecom(之后,2005年3月在Jasdaq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2000(平成12)年4月 在北海道设立住友商事北海道株式会社,移交北海道分公司的业务。
2001(平成13)年4月 废除大阪总公司及东京总公司的名称,机构重组,成立以6个组的规划部门和9个事业部门、28个本部的营业部门构成的总公司。并且,在关西、中部及九州、冲绳地区导入区域总部制。
2001(平成13)年6月 总公司迁移至东京都中央区。
2002(平成14)年7月 将规划部门重新改组成2个组、1个办公室、1个部。
2003(平成15)年4月 在宫城县设立住友商事东北株式会社,移交东北分公司的业务。
2005(平成17)年10月 在福冈县设立住友商事九州株式会社,移交九州、冲绳区域总部的业务。
2007(平成19)年4月 将营业部门重新改组成8个事业部门26个本部。
2008(平成20)年4月 将规划部门重新改组成3个组、1个部
2009(平成21)年4月 将营业部门重新改组成7个事业部门25个本部。
2010(平成22)年4月 在营业部门新设立新产业·功能推进事业部门的同时,取消金融·物流事业部门并将其业务整合到新事业部门中(组织机构无变更,仍为7个事业部门25个本部)。

㈢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历史沿革

2002年12月,由原住友银行及樱花银行合并而成的三井住友银行,透过股票过户创立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SMFG的股票立即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大阪证券交易所与名古屋证券交易所第一部挂牌。
2003年2月,三井住友信用卡有限公司(三井住友カード株式会社)、三井住友银行信贷有限公司(三井住友银リース株式会社)与日本综合研究所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日本総合研究所)成为SMFG全资子公司。
2004年6月,在消费者财务业务与邦民财务(プロミス,香港“邦民日本财务”之全资母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05年4月开始合作业务)。
2005年4月,在信用卡业务与NTT DoCoMo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转移部份SMFG所持有的三井住友信用卡有限公司股份到NTT DoCoMo,2005年7月三井住友信用卡发行新股并以第三方分配额分配给NTT DoCoMo。2005年12月开始合作业务)
2006年9月,SMBC Friend证券有限公司(SMBCフレンド证券株式会社)成为SMFG全资子公司。
2006年10月,在出租及汽车出租业务与住友商事达成继续共同业务协议。
2009年5月1日,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收购花旗集团旗下的零售经纪公司Nikko Cordial Securities Inc.,以及Nikko Citigroup Ltd.的证券承销部门,作价5450亿日元(约合427亿港元)(约合55亿美元)。协定内容包括完全接收日兴证券(Nikko Cordial Securities)及部分接收投资银行“日兴花旗”(Nikko Citi group)
花旗2008年1月才完成的一系列交易为收购Nikko Cordial支付了1.6万亿日圆(161.7亿美元)。
2014年12月11日,据称三井住友金融将以大约400亿日元(3.30亿美元)的价格从Citibank Japan Ltd。手中收购上述业务。

㈣ 住友商事的介绍

住友商事株式会社成立于1919年,资本金1,694亿日元。股票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以及法兰克福上市。目前,在所拥有的现地法人和事务所:日本国内35处,海外(87个国家)156处。职工人数:4920人(住友商事集团职工总人数为30,810人)。2001年的贸易额为800亿美元。2001年利润为3610000000美元,2001年雇员为30264,总资产截止2001年为366130000000美元

㈤ “日本八大商社”是哪八大商社

日本八大综合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日绵、丸红、 日商岩井及东棉.

三菱商事株式会社
成立日期: 1950年4月1日
注册资本: 197,817,613,412日元
已发行股票总数: 1,687,347,445股
(截至2006年3月31日)
三菱商事是在日本国内和海外约80个国家拥有200多个分支机构的最大的综合商社。拥有进行联合结算的超过500家公司的企业集团,约有48,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出色人材。长期以来,与世界各地的客户在能源,金属,机械,化学品,食品和资材等各个领域进行着广泛的贸易及合作。
三菱商事始终以光明正大,品德高尚为信念,不断为创造美好的社会而作出贡献。

三菱商事的业务涵盖贸易和事业投资等多方面,呈多元化形式。但其本质为,着眼于客户和社会所面临的需求和潜在商机,制订业务计划,并稳定地向客户提供为实现和推进计划所需的功能和服务。
例如,在公司的传统的主要业务之一的贸易业务中,有效地利用在业务第一线获得的丰富信息,将物流,金融和营销等机能融为一体,从而提供具有高附加价值的服务。
作为合作伙伴参加项目时,在自行承担风险的同时,通过有效利用三菱商事的组织能力和遍及全球的网络来调集必需的经营资源,提高业务的价值。
三菱商事的另一重要机能,就是向客户提供从开发直至采购,生产,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整体经营的最佳解决方案,并通过协助落实具体业务和不同行业的组合来协调客户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不仅如此,还率先掌握社会和市场的动向,积极参与事业的开发,创造商机。

三菱商事通过自身不断的改革,寻求完善事业所需的最先进的机能。为此,不仅具备健全的财务结构和高度的风险管理能力,而且始终将人才视为最重要的资产,职员的洞察力,行动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重视。
三菱商事始终诚实地应对客户的需求,今后仍将不断努力,争取赢得客户更广泛的赞誉和高度的信任。

三井物产 (Mitsui)
公司概况
成立时间:1876年
最新排名:6
公司业绩:1999年营业收入118,555.0百万美元
首席执行官: Shigeji Ueshima
公司业务:综合贸易
总部地址:1-2-1 Ohtemachi Chiyoda-ku Tokyo, 100-0004 (日本)
公司主页: http://www.mitsui.co.jp/

从1876年创业开始,目前三井物产已成为日本最大的一家综合商社,经营范围包括钢铁、纺织、机械、化工、能源、电子和信息、粮油食品、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的内贸、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1980年,三井物产在北京设立了中国首家事务所,现在在中国已发展成为拥有14个事务所以及110余家合资、独资企业的大规模办事、贸易和生产机构。
三井人的口号:
把整个产业世界比喻为一个揉合了喜怒哀乐、五光十色的舞台,
那么我们所扮演的,应该是作为"组织者"的角色,
通过国内营销、对外贸易以及各种事业的推进,
同广泛顾客的需求紧密连接在一起。
这个舞台的范围非常广阔,遍及全球每一角落,
我们的足迹遍天下。
三井从事活动的依据是:100年以上历尽沧桑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智慧、专业知识以及由普设于全球200个城市的据点所构成的经营网。
三井所提供的附加价值,包括有:对事业或建设项目的财务运筹、原料或资器材的安排供应、运输流通手段的配合运营以及制品的营销活动。

公司发展历程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成立于1876年7月1日,目前,已拥有1万多名员工、1000余家下属企业,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26个办事处。集团下属大多数从事化工、原材料方面的企业已经合并组成三井化学,其它成员还从事银行、建筑、采矿和房地产等行业。
三井物产是强有力的工作伙伴,创业以来一百余年,为适应时代要求,三井物产在:粮食、机械、能源、纤维、物资、金融等广泛领域,培育了形形色色的产业资本。如今,它们都已茁壮成长、分枝独立,在当前的三井企业集团中占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述三井集团26家主要企业组织了"二木会",以便定期聚首、互通信息、促进友好。
“二木会"的成员公司如下: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大阪商船,三井船舶,王子制纸,小野田水泥,樱花银行,三机工业电气,化学工业,东芝,东丽,丰田汽车,日本制钢所,日本制粉,北海道炭矿汽船, 三井海上火灾保险,三井金属矿业,三井建设,三井矿山,三井信托银行,三井生命保险,三井石油化学工业,三井仓库,三井造船,三井东压化学,三井不动产,三井物产,三越。
三井物产是三井集团的核心公司。同时,本身又在日本的国内外拥有上千家的关联企业群。这一千家企业编组的8万人体制,生龙活虎地开展着全球性营销活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三井物产的综合力量。

500强与中国
三井物产在中国
对西部,三井物产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1988年,就在重庆、成都设立了事务所。近年来,三井物产一直与省内的希望、长虹等集团有着业务合作关系。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三井物产也加快了进军西部的脚步,目前,三井物产正积极介入成都的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及四川的广安电站等项目。三井物产希望能在四川的环保等项目中起到积极作用。
现年60岁的大高浩是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常务董事及驻中国总代表。1964年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以后,大高浩就一直在三井物产发展,并且绝大部分时间在从事与中国方面的业务往来。66年,大高浩进入台湾三井物产股份有限公司机械部;84年成为北京事务所所长代理、副所长;94年成为总公司电机国际部部长;96年就任总公司董事;2000年6月,大高浩正式就任总公司常务董事及驻中国总代表。
讲得标准普通话的大高浩对成都有着独特的兴趣,去年刚被确定升为常务董事以后,大高浩就来到成都,对成都他也有着十分良好的印象。因此,本次西部论坛一发出邀请,大高浩就愉快地表示要来参加。大高浩认为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商机很大,因此希望在论坛期间能够拜会省、市领导,洽谈更多的合作机会。

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作为日本3大经济集团之一的住友集团的中坚商社,不仅与集团内的各个公司,而且和集团外各行业的厂家、用户同心协力,以满足各位之需求。自从以长期出差方式向北京派遣人员以来,本公司脚踏实地,逐年扩充在中国的业务网络,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拥有十几个常驻

事务所并先后转变为独资法人商

社。上海住友商事有限公司、深圳住友商事有限公司已开始营业,广州、天津等地也将依次转换。另外,业务遍及中国各地

的伞型企业-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也于1995年11月1日开始营业。全体有关人员在驻北京的中国总代表,驻香港的中国副总代表的统一领导下,正努力为促进日中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架桥铺路、添砖加瓦。
出口方面主要有:钢管、钢材、汽车、通信设备、机械设备、农药、
化工产品等。
进口方面主要有:石油、石油产品、煤炭、农产品和水
产品、服装产品、化工产品。
离岸贸易方面有:铁矿石、通信设备、化工产品、石油。
成套设备出口方面有:铜冶炼(贵溪)、彩色显象管玻壳
(安阳)、聚脂(仪征)、彩色电视机(北京、南京)、
己内酰胺(岳阳)、玻壳(石家庄)、炼钢成套设备(宝山)等。

伊藤忠株式会社简介:

作为大型综合商社的伊藤忠商事具有诸多机能,业务领域涉及广泛。有效地活用遍布世界90个国家的各当地法人、办事处,以贸易活动为主,在各领域内积极地展开着各种金融事业等商务活动,年营业额在全球各类超级大型企业中名列前茅。

日绵株式会社
http://www.qqcg.com/glqy/rmzshs/qyjj.asp

丸红株式会社
http://www.qqcg.com/glqy/wh/qyjj.asp

日本日商岩井株式会社
日本日商岩井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之一,在世界各地建有网点(法人公司、常驻代表处)100多处,是一个在贸易、投资、金融等各个领域从事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2003年4月,日商岩井株式会社与同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日绵株式会社宣布合并,成立了日商岩井·日绵控股公司。

作为中国的友好商社之一,日商岩井在60年代就开始了对华贸易,并作为日本公司最早在北京设立了代表机构。时至今日该公司已在中国设有事务所12处,法人公司7家,设立的独资、合资企业已经超过100家;所开展的进出口贸易涉及钢铁、机械、化工、能源、物资、粮油食品等各个领域,对华贸易总额达到30-50亿美元/年。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WTO的加入,该公司设立了 专项工作组 。致力于扩大中国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向世界各国的出口,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目前,日商岩井正在和武钢集团及汽车零部件、医保产品生产商等企业开展跨国采购合作。

东棉株式会社
http://www.qqcg.com/glqy/tomo/qyjj.asp

㈥ 哪些股票属于资产重组和收购题材

有并购重组的个股一览 代码 证券名称 并购重组情况 600643 爱建股份 香港名力集团,已获得5.066%股权 600135 乐凯胶片 柯达已获得13%股权 000001 深发展A 新桥获得17.89%股权,向通用定向募股 600000 浦发银行 花旗参股浦发银行 600297 美罗药业 香港西域投资要约收购未果,但其大股东股权再度质押 600537 海通集团 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占10%股份 600333 长春燃气 香港百江投资持股48%,百江合资为香港李嘉诚先生控股的子公司 600678 四川金顶 华立控股集团的上海华策收购其国有股权 600744 华银电力 大唐集团入主 600705 北亚集团 东北陆海空联合运输有限总公司(香港资控股)收购法人股 600462 石砚纸业 三大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法人股将出售 600371 华冠科技 万向集团入主 600221 海南航空 索罗斯增资持股 600641 中远发展 55%的股权将转让给印尼首富林绍良控股的SMIL 600812 华北制药 荷兰DSM公司增持法人股 600253 天方药业 大股东将20%股权转让给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及其子公司

㈦ 世界化工500强有那些啊

世界化工巨头25强企业(名单及简介)

1 巴斯夫 Basf

巴斯夫与大中华市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885年,从那时起巴斯夫就是中国的忠实合作伙伴。它是中国化工领域最大的外国投资商之一,到2005年,巴斯夫在亚洲的投资总额将达到56亿欧元。其大中华员工人数已超过2,600人,并且有望在今后的几年内增加一倍。目前巴斯夫拥有10个全资子公司和7个合资公司,分别位于香港、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吉林、沈阳和新竹。为了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公司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青岛和台北均设有办事处。2002年,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达14亿欧元。

点击查看:巴斯夫企业专题
巴斯夫是世界领先的化工公司,向客户提供一系列的高性能产品,包括化学品、塑料品、特性产品、农用产品、精细化学品以及原油和天然气。其别具特色的联合体战略(即德语中的“Verbund”)是公司的优势所在。它使巴斯夫实现了低成本优势,从而保证了极大竞争优势。巴斯夫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开展业务。2002年,巴斯夫的销售额达320亿欧元(约34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超过89,000名员工。巴斯夫公司的股票在法兰克福(BAS)、伦敦(BFA)、纽约(BF)、巴黎(BA)和苏黎士(BAS)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http://www.basf.com.cn
上海西藏中路18号港陆广场20层
电话:(021)6385 1630
传真:(021)6384 8477

2 拜尔 bayer

拜耳集团是化学及制药工业领域中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企业。拜耳公司生产经营的产品种类有一万多种,范围涉及药品、诊断技术设备、作物保护产品、塑料、合成橡胶、橡胶化学制品、纤维、染料、颜料以及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中间产品。

1863年8月1日,商人富黎德里希拜耳和颜料大师约翰富黎德里希威斯考特在今天德国乌珀塔尔市的巴门(Barmen)创建了一家染料企业“富黎德里希拜耳公司”(Friedr Bayer et Comp)。1912 年公司迁往德国勒沃库森(Leverkusen)。现在,莱茵河畔的勒沃库森城依然是拜耳集团的总部所在地。拜耳的业务活动伸展至全球各地: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 拜耳早在 1882 年就开始了与中国的贸易往来。1958 年,拜耳在香港成立了其独立的贸易实体,即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从而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业务。1994 年拜耳在北京成立了控股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 从而完善了拜耳集团在中国的组织结构。

如今,拜耳在中国大陆拥有12家企业,其中5家为独资子公司,拥有员工2800余名。大中华区成了拜耳在亚洲的第二大单一市场,2004年,拜耳在该区域的销售额在14.5亿欧元左右。中国业已成为拜耳全球性投资的主要重心之一。
3 陶氏化学 Dow

陶氏化学公司是一家具领导地位的全球企业,以科学和技术见称,为各个主要消费市场提供创新的化学品、塑料、农用化工产品及服务,年总销售额达490亿美元。陶氏的客户遍布全球逾175个国家,所服务的多个市场、包括食品、运输、保健和医药、个人及家居护理、建造与工程等,均是对人类生活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陶氏于在2004年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104位,财富全美500强中排名第34位。

早在30年代,陶氏已通过代理商开展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往来。陶氏香港及台湾办事处分别在1957年和1968年成立。1979年,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陶氏在广州正式设立在华的第一个业务办事处。时至今日,陶氏在大中华地区在北京、上海、广州、台湾和香港设有5个办事处。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负责管理陶氏在华所有投资项目。2004年8月,上海正式成为陶氏大中华区的总部。

陶氏并积极在大中华地区拓展制造基地。陶氏现时在张家港、宁波、中山、南岗和青衣等地设有10家生产工厂和合资企业。

通过多年的经贸合作,陶氏与区内客户、分销商以及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和全球市场,陶氏的目标是掌握客户业务需求、紧贴市场变化及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陶氏及全球4万3千名员工深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并致力保护环境及为社会作出贡献。陶氏公开承诺,全力支持由化工业界自发倡导的“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致力实现化学品的安全处理。自2000年开始,陶氏均被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为全球化工业界中的“可持续发展领导者”。
4 杜邦 Dupont

杜邦公司是一家基于科学创新的企业,在美国设有40个实验室,在其它11个国家和地区有35个研究发展机构。其中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杜邦中央实验室是全球工业界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

杜邦每年研发投入约13亿美元,拥有5100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氯丁橡胶、Nomex®、Kevlar®高性能纤维、特卫强®无纺布、可丽耐®实体面材等都出于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杜邦公司拥有17000项有效专利,在2004年申请了近1700项专利。

迈入公司的第三个百年,杜邦公司的使命是通过整合科技,知识密集型解决方案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杜邦公司将和中国人民一起,与时俱进,运用科学,共同开创更美好、健康和安全的未来。
5 阿托菲纳 ATOFINA

2000年4月,阿托菲纳公司,道达尔集团的化学分部,随着道达尔.菲纳及埃尔夫阿奎坦公司的石油化工以及化工业务的合并正式成立。阿托菲纳于2001年全球拥有员工71,500人,营业额175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

公司的三个核心业务包括基础化工及聚合物(烯烃、芳香、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PVC、肥料),中间体及特殊聚合物(氯化物及强碱、氟化及氧化物、硫化物、丙烯酸、工程聚合物及功能聚合物),以及特种化工(橡胶加工技术、油漆、胶粘剂、树脂及电镀产品)。

现在,阿托菲纳的业务遍布全球五大洲,其中以欧洲、北美及亚洲为主,并在汽车工业与运输、包装、建筑及土木工程、体育休闲、保健美容、水处理、纸张、电子以至农业等众多行业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阿托菲纳公司在大中国已经有30年的发展历史。公司早于1970年就在台湾市场开始化学品销售的工作。1990年正式在台北开设办事处,向当地客户销售基础化工,并专注于特种化工的营销。香港办事处则于1984年建立以集中拓展与中国的商务贸易。直至90年代初,阿托菲纳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进口化学产品,以及基础化工、化肥、石化等相关产品的许可证转让。

从1990年到1994年,这项在中国的技术性方案逐渐被另一较为商业化的方案所取代。阿托菲纳先后在北京、上海及广州开设代表办事处,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并为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业发展计划作充分准备。

1995年,阿托菲纳公司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生产基地,在中国市场更加积极、更加全面地参与本地的工业发展。现在阿托菲纳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了14个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分布於北京、常熟、广州、昆明、上海、三水、苏州、十堰及武汉等地,总投资额已达3亿美元,为本地提供了近2,000个就业机会。

阿托菲纳公司在中国成功地建立了知名的品牌,并得到了中国客户的熟知和认可。这些品牌包括:哈金森、FORANE® 、快力、 RILSAN® 和 HEEF等。

北京阿托菲纳化学有限公司(简称阿托菲纳北京化学)的前身为中法合资的北京埃尔夫阿托化学综合稳定剂有限公司,企业已于2001年8月31日获得新的营业执照,变更为阿托菲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完全控股的外商独资企业。
5 阿托菲纳 ATOFINA

2000年4月,阿托菲纳公司,道达尔集团的化学分部,随着道达尔.菲纳及埃尔夫阿奎坦公司的石油化工以及化工业务的合并正式成立。阿托菲纳于2001年全球拥有员工71,500人,营业额175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

公司的三个核心业务包括基础化工及聚合物(烯烃、芳香、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PVC、肥料),中间体及特殊聚合物(氯化物及强碱、氟化及氧化物、硫化物、丙烯酸、工程聚合物及功能聚合物),以及特种化工(橡胶加工技术、油漆、胶粘剂、树脂及电镀产品)。

现在,阿托菲纳的业务遍布全球五大洲,其中以欧洲、北美及亚洲为主,并在汽车工业与运输、包装、建筑及土木工程、体育休闲、保健美容、水处理、纸张、电子以至农业等众多行业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阿托菲纳公司在大中国已经有30年的发展历史。公司早于1970年就在台湾市场开始化学品销售的工作。1990年正式在台北开设办事处,向当地客户销售基础化工,并专注于特种化工的营销。香港办事处则于1984年建立以集中拓展与中国的商务贸易。直至90年代初,阿托菲纳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进口化学产品,以及基础化工、化肥、石化等相关产品的许可证转让。

从1990年到1994年,这项在中国的技术性方案逐渐被另一较为商业化的方案所取代。阿托菲纳先后在北京、上海及广州开设代表办事处,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并为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业发展计划作充分准备。

1995年,阿托菲纳公司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生产基地,在中国市场更加积极、更加全面地参与本地的工业发展。现在阿托菲纳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了14个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分布於北京、常熟、广州、昆明、上海、三水、苏州、十堰及武汉等地,总投资额已达3亿美元,为本地提供了近2,000个就业机会。

阿托菲纳公司在中国成功地建立了知名的品牌,并得到了中国客户的熟知和认可。这些品牌包括:哈金森、FORANE® 、快力、 RILSAN® 和 HEEF等。

北京阿托菲纳化学有限公司(简称阿托菲纳北京化学)的前身为中法合资的北京埃尔夫阿托化学综合稳定剂有限公司,企业已于2001年8月31日获得新的营业执照,变更为阿托菲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完全控股的外商独资企业。
7 阿克苏·诺贝尔 Akzo Nobel

阿克苏· 诺贝尔公司(Akzo Nobel N.V)是一家跨国化工和医药集团,1994年由荷兰阿克苏公司和瑞典诺贝尔公司合并而成。公司主要有药品、涂料和化学3个部门,共有员工8.6万人,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主要经营盐、碱、塑料、添加剂、工业及纺织用纤维、各种薄膜、医疗设备、药品及药品生产用原料等。总裁范雷德(Cees J.A. van Lede)。

8 三菱化学 Mitsubishi Chemical (MGC)

日本三菱化学ホ?`ムペ?`ジ http://www.m-kagaku.co.jp/

9 英国石油 BP

BP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石化集团公司之一。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销售和发电;油品零售和运输;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此外,公司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业务也在不断壮大。

BP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公司目前的资产市值约为2000亿美元,拥有愈百万股东。BP近十一万员工遍布全世界,在百余个国家拥有生产和经营活动。2003年,BP在《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排前五名,名列欧洲500强之首。

BP自1973年开始在华拓展业务,目前在一系列商业项目中累计投资超过40亿美元,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建设,是在华投资额领先的外国企业之一。BP的四大核心业务从上游的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天然气及发电到下游的石油化工、油品营销等都在中国有广泛的开展。迄今,BP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天然气生产企业,中国第一家液化天然气项目(LNG)中唯一外方合作伙伴,中国最大的液化石油气(LPG)进口和营销企业,唯一参与航空燃油服务的外方合作伙伴。

10 德固赛 Degussa

德固赛在全球特种化工领域位居世界之首,其创新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为客户的成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这充分体现在企业的口号 —— “创新原动力”中。2005财年,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约44,000名员工,销售额达118亿欧元,息税前盈利(EBIT)达9.40亿欧元。

德固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在中国生产特种化工产品,并于更早就与这个国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贸易关系。今天,德固赛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多达19家公司,生产基地遍及安丘、长春、大连、济宁、辽阳、南宁、南平、青岛、日照、上海、营口等地。

德固赛产品品质卓越,种类繁多,包括碳黑、橡胶硅烷偶联剂、氨基酸、聚氨酯泡沫添加剂、涂料聚酯树脂、色浆、着色系统、高性能塑料以及塑料生产所需的引发剂等,客户遍及中国及整个亚洲。

目前, 德固赛在中国已有18个公司,生产基地分别设在安丘、北京、长春、广州、湖州、济宁、辽阳、南宁、南平、青岛、日照、上海、台湾、香港、营口等地;目前德固赛在中国已有4000多名员工,2005财年,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约3.2亿欧元;在2005年,德固赛在中国兴建了7个公司; 在今后几年里, 我们将保持每年在中国投资1亿欧元。

德固赛视中国为全球经济的推动力。对于中国这个极具吸引力且快速增长市场,德固赛的目标是在2008实现销售额增长到8.2亿欧元(与2004财年相比)。

11 壳牌 Shell

壳牌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成立于1907年,一直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占60%股份。目前, 壳牌集团的业务已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雇员总数近10万人。壳牌在中国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国际合作伙伴,为中国提供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至今大陆的投资已逾15亿美元, 拥有20多家独资/合资企业,雇员人数近千人。

壳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提供清洁能源。目前,集团有五大核心业务,分别是勘探和生产、油品、天然气和电力、化工、可再生能源。集团下属各公司都是独立运作,但是遵循相同的经营宗旨,这保证了它们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表现都达到同样的高水准。

12 帝国化工 ICI (已被阿克苏收购)

ICI(Imperial Chemical Instries)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集团的简称,其前身是英国卜内门公司(Brunner Mond&Co)是闻名的纯碱与肥料的制造厂商,是一个全球性的化工集团,是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全球最大的建筑装饰漆供应商之一,在全球化工行业名列前十。ICI成立于1926年,由当时英国4间最大的化工公司合并而成,总部设在英国。

作为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化学工业公司及制造商之一,ICI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油漆业务;粘胶剂,食品及工业淀粉,合成树脂业务;食品香料及调味品业务;个人卫生护理,树脂添加剂及催化剂业务;区域性业务等。

ICI目前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超过200间生产厂和办事处,雇员超过45,000人,经营50.000多个产品,产品行销120个国家,2000年的销售总额达64亿英镑。

ICI所生产的产品已经深入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为食品和个人护理品、电子产品、特制树脂、香料及调味料提供原料;同时,ICI还拥有世界上最出色的油漆产品品牌多乐士。ICI一向致力于改革创新,在全球各地聘用了1500多位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ICI这一国际品牌就是产品革新、庞大市场、高素质人才、商业科技和优质动作的同义词。

ICI油漆集团是ICI世界集团属下的ICI油漆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油漆生产商之一,每年全球有5,000万户家庭使用ICI油漆,如果把ICI油漆的罐子叠加起来将是珠穆朗玛峰的1300倍。ICI油漆在全球25个国家开设了49间油漆生产厂,产品行销全球120个国家,并且在多个国家雄踞市场领导地位。ICI油漆集团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建筑装饰漆及包装涂料,旗下拥有多个世界驰名的建筑装饰漆品牌,包括有“Dulux(多乐士)”、“Glidden(利登)”、“Devoe(迪威耳)”、“Cuprinol(卡普林诺)”、“Maxilite Plus(幻色家)”、“Maxilite(美时丽)”等国际著名品牌。
13 沙特基础工业 Sabic

沙特阿拉伯基础工业(SABIC)成立于1976年,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沙特阿拉伯的自然碳氢化合物资源的价值。今天,无论在销售量还是产品多样性方面,我们都位于世界领先的石化公司之列。公司总部位于利雅得。我们还是中东最大的非石油工业公司之一。
沙特阿拉伯基础工业公司分为六个战略业务部,公司各部门和共享服务部均为战略业务部提供支持。战略业务部包括基础化学品战略业务部、中间体战略业务部、聚烯烃战略业务部、聚氯乙烯和聚酯战略业务部、化肥战略业务部和金属战略业务部。SABIC在沙特阿拉伯的生产网络拥有17个子公司。它们大部分位于坐落在波斯湾沿岸阿拉伯湾的阿尔-朱拜尔工业城,有两家位于红海海岸的延布工业城,一家位于东部省城达曼。SABIC还是巴林三家地区性公司的合作伙伴。

2002年7月,公司收购了荷兰DSM集团的石化业务,从而成立了SABIC欧洲公司(SEP)。SABIC欧洲公司拥有2300名员工,荷兰格林和德国盖尔森基兴的两处主要石化生产基地。

14 旭化成 Asahi

拥有员工24000多名以及100多家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医药医疗,纤维,化学品,消费产品,住宅,建筑和电子。集团的运营主体由7个核心公司组成,每个公司都是一个独立的商业单元,他们专攻不同的商业领域。

15 住友化学 Sumitomo Chemical

1915年从炼铜中发生的亚硫酸气生产化学肥料,这样,即防止了公害又可以资源再利用。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就是这样在为人类造福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现在,它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化学企业之一,又是住友集团的主要公司之一。现在,它拥有基础化学、石油化学、精密化学、农业化学4个部门和10家研究所,在5个工厂中生产和提供工业药品、合成纤维材料、铝、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染料、化成品、农药、饲料添加剂、化学肥料等约3000多种产品。

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需要充足和稳定的粮食供应,农业化学部门通过供应农药、肥料、饲养添加物、灌溉器材、种子等农用资材,综合性的支援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以完整的产品构成为目标,即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也有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新产品不断开发,向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农药,为世界农药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住友化学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农药产品。为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于1995年7月在北京设立了住友化学北京代表处,并于1997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住友化学(上海)有限公司,目前设有农药、卫生杀虫剂、饲料添加剂和化学品4个销售和技术部门。今后住友化学还将不断地把高质量的农药产品介绍给中国的广大农民,同时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

16 液化空气 AIR LIQUIDE

液化空气公司,世界工业气体的领导者,以其在工业领域的丰富应用经验及先进的技术,服务于前进中的中国工业。在中国。液化空气公司是最大的工业气体公司之一,她通过生产,销售,输送工业气体,高纯气体,医用气体,相关设备及服务,致力于电子,化工,冶金,玻璃,汽车工业及医疗保健。液化空气在杭州的子公司还能为中国和亚洲市场提供气体工厂的工程及安装服务。 20多家子公司分布于北京,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天津,青岛,沈阳,广州,深圳和茂名。当地的技术和销售队伍正努力提供客户化的服务。
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液化空气上海有限公司,建立于1991年,是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的独资子公 司。专业从事工业用氮气、氧气、氢气、氦气及氩气等的生产与销售,其气体纯度范围可从95% 至 99.9999%,甚至于ppb 级。周边的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及贝岭微电子有限公司等都是液化空气上海有限公司管道高纯氧气,氮气及氢气的用户。今天,液化空气上海有限公司的客户已超过300家,遍及整个江浙沪大上海区域。

液化空气(天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底,是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与日本住友集团共同投资3610万美元,设立在天津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的全进口空分装置日产液氧、液氮、液氩200吨,储备能力近2000吨,此外还能提供高纯度的氢气、焊接/切割气、电子特气以及相关工程服务。我们的业务地域包括北京、天津、 河北、山东等大部份华北地区。

液化空气(杭州)有限公司是由法国液化空气集团(AIR LIQUIDE)和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出资 62% 和 38% 建立的一家专业从事空分设备和其他工业气体设备制造和销售的中法合资企业。

自 1995 年 1 月成立以来,液空杭州已为中国客户提供了10套大型空分装置,如淮南化工总厂、鞍山钢铁公司、首都钢铁公司、兖矿集团、金陵石化、上海金山石化和本溪钢铁公司等,并且产品已经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印尼以及日本等国。

㈧ 日本六大财团的日本财团

日本在二战前的财团被称为财阀,是明治维新后因政府的扶植而逐步发展成的具有垄断性质的大型控股公司(也被称为财阀康采恩)。这些以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财阀,形成于日本的产业革命时期,在国家的扶持和保护下,主要出现了十几家财团,其中最有实力的是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家,通称日本的“四大财阀”。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以反垄断为名,对旧财阀实行了抑制政策,解散了日本的财阀组织,但保留其银行组织的存在。从 1951年开始,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又逐步采取了扶持垄断资本的政策,促使日本的财阀组织重新组合。
由于1953年对“禁止垄断法”的修改,放宽了持有竞争关系的公司的股份及兼职的限制,如金融机构持股限制由5%扩大至10%,缓和了对卡特尔的限制等。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旧财阀的金融机构重新聚集了原来的下属企业,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高度融合为基础,演变成日本的新财团。其中以三井、三菱、住友、芙蓉、第一劝银、三和等六大财团最为庞大,从而构成日本著名的六大财团型企业集团。三井财团、三菱财团、住友财团是在原三井银行、三菱银行、住友银行的基础上,联合原财阀的一些企业再加上一些新加入的企业组合而成;而芙蓉财团、三和财团、第一劝银集团没有以前的银行组织基础,是分别以富士银行、三和银行、第一劝业银行为中心联系其它企业组成的新财团。
经过此次重生,日本财阀的封建性和封闭性都极大的弱化了。新形成的六大财团相对于旧财阀,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以金融机构为中心,财团内各企业环形持股,即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交叉持股;同时,其民主性、开放性和竞争性都有所增强。各财团的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长会”的成立,社长会是财团主要成员企业最高负责人组成的集团最高协调机构,事实上具有类似“大股东会”的性质。各财团社长会的名称各异,成员企业间就重大问题通过社长会协商解决,社长会也是研究财团重大经营战略的中枢机构,但它不具备强制约束力。 日本财团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金融制度,主要包括主银行制度和相互持股制度,这两种制度是在日本特殊的历史进程中生成和发展的,日本财团金融制度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1、主银行制度
主银行制度是企业与银行之间通过长期交易形成的,是银企之间通过长期交易形成的一种惯例。在银行与企业的融资交易中,主银行的融资额最大,这是主银行制度的定量特征,这一特征使银企双方间确立了重要的交易关系。日本财团中的主银行是借款企业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企业结算的中心银行,通常也是企业的主要股东,向企业派遣重要职务的人员。主银行制度中,主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是以合同形式明确地规定的,而是双方默认的。银行帮助企业稳固其经营权,在企业经营业绩恶化时,企业将经营权移交给银行,由主银行负责进行救助。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主银行关系不断扩展,在企业融资和企业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相互持股
日本六大财团的成员企业之间实行圆环形相互持股,这种持股关系使财团各成员企业之间的资本联系得到空前加强,是财团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和最强有力的结合手段。相互持股比率是衡量财团凝聚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不仅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持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股票,工业和商业企业也持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票。相互持股比率越高,财团的凝聚力也就越强。从股票持有关系看,财团内各企业的股票都被对方相互持有,而不是一方单向持有,这也是日本财团的一个显著特点。日本财团内部的相互持股是日本长期以来禁止持股公司存在的一种变通形式,以法人持股代替过去自然人的家族财阀持股。20世纪90年代,日本六大财团的内部平均持股比率为55%左右。
3、人事派遣
除了主银行制度、相互持股制度,日本六大财团还存在系列融资和人事派遣等特征,以加强企业之间的人事结合。一般主要是由银行、综合商社向各大企业派遣高级职员,如银行向其融资数额和持股份额高的企业派遣职员担任企业的重要职务,以保障银行的债权和对该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企业为加强同银行的密切联系、保证其资金来源的稳定和贷款,也愿意接受银行所派人员,并委以重任。同时,由于工业企业有时也是银行的股东,工商企业也向银行派遣人事,对银行施加影响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