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耐思星传媒集团股票昨收
扩展阅读
富迪科技股票查询 2025-07-05 13:12:27
大智慧如何搜股票代码 2025-07-05 12:47:30
哪些属于科技类股票 2025-07-05 12:08:17

耐思星传媒集团股票昨收

发布时间: 2021-09-07 15:08:34

㈠ 广州耐思传媒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州耐思传媒有限公司是2018-08-01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二横路8号101房。

广州耐思传媒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101MA5C3H0G06,企业法人周斯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州耐思传媒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互联网商品销售(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互联网商品零售(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电子商务信息咨询;贸易代理;贸易咨询服务;商务咨询服务;服装批发;服装零售;头饰批发;鞋批发;帽批发;化妆品及卫生用品批发;化妆品批发;箱、包批发;水晶首饰批发;珍珠饰品批发;其他人造首饰、饰品批发;头饰零售;鞋零售;帽零售;化妆品及卫生用品零售;化妆品零售;箱、包零售;小饰物、小礼品零售;水晶饰品零售;珍珠饰品零售;其他人造首饰、饰品零售;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商品零售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文化艺术咨询服务;广告业;大型活动组织策划服务(大型活动指晚会、运动会、庆典、艺术和模特大赛、艺术节、电影节及公益演出、展览等,需专项审批的活动应在取得审批后方可经营);市场营销策划服务;策划创意服务;群众参与的文艺类演出、比赛等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策划;影视经纪代理服务;文化娱乐经纪人;多媒体设计服务;文化传播(不含许可经营项目);演出经纪代理服务;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网上视频服务;。

通过爱企查查看广州耐思传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㈡ TOM集团的户外传媒

2004中国优秀户外广告创意大赛
在2005年第二届中国户外广告大会上,“2004中国优秀户外广告创意奖”的点评与颁奖成为大会的新亮点。TOM户外传媒集团选送的12幅作品从参与评选的二百七十四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银奖3项,铜奖9项。其中昆明唐码风驰传媒获得银奖3项,铜奖6项;辽宁唐码鑫星传媒获得铜奖1项;沈阳唐码沙诺传媒获得铜奖2项。

㈢ 赤峰耐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怎么样

赤峰耐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2018-01-10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锦绣花园小区2#商业楼10112。

赤峰耐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50404MA0NR48L9M,企业法人牛冰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赤峰耐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赤峰耐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㈣ 做移动实名制电子围栏做得好的企业有哪些

搜狗网络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一般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国有通信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GSM、TD-SCDMA和TD-LTE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1]

公司业务主要包括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有线宽带以及其他信息和通信服务,并在纽约与中国香港上市。

2021年2月2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集团)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中文名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大型上市央企

外文名称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公司口号
沟通从心开始,移动信息专家,移动改变生活

国家
中国

更多
权威资料全部
法定代表
杨杰

经营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30000000万人民币

注册时间
1999-07-22

注册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9号

查看更多
以上信息由天眼查提供

产品服务管理团队
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GSM、TD-SCDMA和TD-LTE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总部位于北京。

发展历史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5年,GSM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09月03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后改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再改名为中国移动有限公司。10月23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首发股集资约 42亿美元,分别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8年06月04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收购江苏移动的权益。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1999年11月02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完成约20亿美元的股票发行和6亿美元的于2004年到期的美元全球票据的发行。1999年11月12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收购福建移动、河南移动和海南移动的权益。

2000年06月28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10月04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与Vodafone Group Plc. 达成了一项策略投资者配售协定,Vodafone Group Plc. 购入25亿美元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新股。11月03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完成约68.65亿美元的股票发行和6.9亿美元的于2005年到期的美元可转换票据的发行。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亦通过银团贷款,融资125亿元人民币。

2000年11月13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收购北京移动、上海移动、天津移动、河北移动、辽宁移动、山东移动和广西移动的权益。[2]

2001年06月18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内地发行了总额50亿元人民币债券,并在10月23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2002年07月01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收购安徽移动、江西移动、重庆移动、四川移动、湖北移动、湖南移动、陕西移动和山西移动的权益。2002年10月28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内地再次发行了总额80亿元人民币债券。

2003年01月22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在中国内地发行的80亿元人民币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2004年07月01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收购内蒙古移动、吉林移动、黑龙江移动、贵州移动、云南移动、西藏移动、甘肃移动、青海移动、宁夏移动、新疆移动,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权益,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电信业务的海外上市中国电信企业。2004年7月21日,中国移动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移动通信服务合作伙伴。

中国移动信念
2005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提出以自愿有条件现金收购要约方式,通过全资附属公司Fit Best Limited 收购华润万众电话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3]

2006年03月28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前华润万众电话有限公司的收购和私有化,该公司后改名为中国移动万众电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万众电话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子公司。2006年05月29日,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移动有限公司。2006年06月08日,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与新闻集团及星空传媒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在无线多媒体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夥关系。

2008年5月8日,中国移动在西藏自治区珠峰大本营建成全球海拔最高的移动基站和营业厅。5月23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保持相对独立运营。9月,中国移动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的公司。

2009年04月29日,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与台湾远传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远传电信」)签订股份认购协议, 其将通过全资子公司认购远传电信44430股股份,占远传电信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12%。

2010年03月10日,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移动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发银行」)签订了股份认购协议,以395亿元人民币认购浦发银行20%股权。股份认购于10月完成交割。2010年11月25日,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与浦发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在移动金融及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4]

2012年08月23日,本公司加快移动互联网布局,其全资子公司通信公司与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签订股份认购协议,认购科大讯飞70273935股普通股,占科大讯飞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15%。[5]

2013年12月04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本公司母公司)获发4G牌照(TD-LTE技术),本集团随之率先开展4G运营,在16个城市推出了商用服务,客户反应热烈。2013年12月18日,本公司推出崭新的商业主品牌「和」,它代表中国移动不断进行价值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实现「移动改变生活」美好愿景的信念;也寓意中国移动将时刻在客户身边,助力梦想的实现,和每个人一起共创美好未来。

2014年06月09日,本公司透过全资附属公司以约合55 亿元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认购泰国True Corporation Public Company Limited(「TrueCorporation」)非公开发行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本公司间接持有该公司18%权益。2014年07月11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透过全资附属公司以40亿元人民币认购该公司股份,占其注册资本的40%。[5]

2015年01月15日,咪咕公司,中国移动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投入运营的第一个专业子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中国移动在数字内容服务领域开始专业化运营。5月15日,因应社会不断提升的期望和政府「提速降费」的倡导,本集团宣布推出十二项新举措,包括八项降费举措、四大提速工程。2015年,手机流量资费同比下降43%,网络能力和网络速率也获得大幅提升。9月10日,在奚国华先生2015年8月24日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职务后,经公司提名委员会提议,董事会审议及批准,尚冰先生获委任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5]10月14日,根据本公司于2015年10月14日与中国铁塔订立的交易协议,10月31日实现了相关交易,本公司完成向中国铁塔转让存量铁塔相关资产。在中国铁塔根据交易协议向本公司发行新股份后,本公司透过子公司持有中国铁塔38.0%的股权。11月27日,本公司透过中移铁通(本公司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与铁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收购铁通的资产和业务,收购的最终对价为人民币319.67亿元。此次收购使本公司获得有线宽带牌照和资源。2015年12月14日,中移互联网,本集团互联网业务集中运营的专业子公司,在广州挂牌成立。中国移动在互联网业务领域开始专业化运营。

2016年,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年度首次超过语音和短彩信收入之和,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5]

中国移动主要组织架构图 截至2017年12月31日
2017年,上市20周年,本公司已成为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领先、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电信运营商。2017年1月,「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7年5月,发起成立数字家庭合作联盟,共建产业新生态。2017年6月,发布物联网发展计划,成立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创新研发应用无人机高空基站;发布全球尺寸最小的eSIMNB-IoT模组。2017年8月,宣布派发上市20周年纪念特别股息每股3.200港元。2017年11月,发布「139合作计划」,包括1个全新网络、3个产业联盟、9个能力应用,服务产业发展。2017年12月,牵头完成第一版5G网络架构国际标准;在英国推出MVNO(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服务;在346个城市开通NB-IoT网络,实现端到端规模商用[5]。2017年12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名称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变更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变更为“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6][7]。

2018年5月18日,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宣告成立[8]。6月14日,中国移动与网络在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9]。2018年7月,中国移动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53名[10]。7月6日,中国移动在雄安宣布成立中移(雄安)产业研究院,涉及国家重大创新项目落地,及5G网络建设、智能交通、行业应用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并构建创新体系和开放共享的研发生态[11]。7月,中国移动与诺基亚签署了价值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7.74亿)的框架协议[12]。7月13日,中国移动与小米在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将在联合营销、渠道转型、智能硬件、政企业务、境外服务,以及产业投资等多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13]。9月28日,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在成都正式成立。11月9日,“5G时代:开放合作 共创未来”论坛在召开,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在论坛发言时介绍,中国移动5G 计划2019年预商用,2020年商用,2019年上半年推出5G智能手机。中国移动年内要发布5G终端白皮书,同时计划在2019年推出中国移动自主品牌的5G终端产品。[14]

2019年1月7日,中国移动与字节跳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计划整合彼此优势能力及资源,在精细化广告宣传,联名流量卡/流量包等新型通信基础设施,统一认证,5G,内容运营,以及产业资本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15]1月23日至2019年12月,中国移动进行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行,首批在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七个城市开启。[16]3月,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宣布,中国移动获香港5G频段。[17]5月,中国移动与韩国电信公司(KT)联合演示了KT用户漫游到中国移动5G网络体验远程竞技游戏直播等业务,这是全球首个5G网络国际漫游演示。[18]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发放5G商用牌照。[19]12月31日,中国移动投资公司下属中移创投与VR交互科技公司「NOLO VR」在北京举行了投资协议签约仪式,正式参股NOLO VR。[20]

2021年2月,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德国数据中心在法兰克福正式启用。[21]

人事变动

2019年3月4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张建春副部长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杨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尚冰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有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办理。[22]3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领导职务进行了调整:杨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宇航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赵大春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党组成员(兼任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23]

“双百”计划

2013年中国移动4G网络覆盖将超过100个城市,4G终端采购将超过100万部,在2月26日巴塞罗那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发布了中国移动TD-LTE“双百”计划。

自2012年全球TD-LTE发展倡议组织(GTI)在巴塞罗那发表联合行动宣言,宣布“将在2014年部署超过50万基站,覆盖人口超过20亿”以来,TD-LTE全球商用步伐突飞猛进。一方面TD-LTE加速构建起了全球产业广泛参与、产品高度成熟的端到端的完备产业链,在终端芯片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商用网络数和商业用户数开始形成规模,LTE全球漫游能力得到验证。

牵手苹果

中国移动和苹果合作
2013年12月23日;中国移动与美国苹果共同宣布,双方已达成长期协议,将正式引入支持中国移动3G、4G网络的iPhone 5S和iPhone 5C。[24]这意味着两巨头长达6年的谈判终于画上了句号。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由于不太出色的3G网络和没有销售苹果iPhone手机,已导致中国移动流失了大量用户。[25]

港版iPhone 5s用中移动4G
12月23日,中国移动与美国苹果共同宣布,双方已达成长期协议,将正式引入支持中国移动3G、4G网络的iPhone 5S和iPhone 5C。[26]

2014年将是4G快速发展的一年,伴随着智能网络的高速发展,视频产业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机遇。高速的网络环境、丰富的智能终端,将进一步推动视频业务的发展。便利的即拍即传,流畅的多屏观影,都将成为现实。中国移动的“i视界”业务,可以基于TD-LTE网络,为用户提供高清画质和杜比音效,在移动中享受完美影音体验。用户在使用i视界时能够通过手机完成浏览、搜索、选片、订购等各项操作,并可以在电视机、PC、手机各种终端之间享受无缝切换的便捷观看体验。

港版iPhone特殊更新

2014年1月11日,中国移动为港版iPhone 5s和iPhone 5c推送运营商更新,港版iPhone 5s和iPhone 5c可以原生支持中国移动的3G和4G网络,告别A/B卡激活。之前港版的iPhone 5s和iPhone 5c频段是支持中国移动的3G和4G网络频段的,但是需要使用特殊的激活卡(A/B卡)进行激活才可以使用,弊端是每次iOS系统版本更新,都需要再次重复激活。

而2014年1月11日中国移动为旗下用户推送的运营商更新,将运营商版本从15.5更新成为15.6,更新之后港版iPhone 5s原生支持3G和4G网络。[27]

香港廉价资费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香港的68港元(约54元人民币)套餐,因其通话时间长、短信多上网流量不限再度备受市场争议。

2014年4月3日,中国移动正式对外澄清,68港币的廉价套餐是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的促销套餐,并指出廉价套餐在优惠、通话、短信以及流量方面有不少限制条件,并称其为限制下载速率,同时指出这是区域性定价策略,是跨国企业正常做法。[28]

流量不清零

2014年5月14日中国移动宣布,将自6月1日起面向全国客户推出新的4G资费标准,不仅大幅下调资费水平,而且打破了流量月度清零的计费方式。对比现行资费,中国移动4G新资费的门槛更低,价格更实惠。全新推出的30元500M流量包,切实放低了4G套餐的使用门槛,可满足更多4G入门客户的使用。而4G飞享套餐也增加了多项中低档位的套餐,最低档位套餐从88元降低到58元。此外,中国移动还将2G/3G套餐外流量资费统一下调为0.29元/MB,与4G套餐保持一致。令人关注的是,中国移动此次推出了流量“季包”和“半年包”,这意味着传统运营商流量月度清零的计费方式被彻底打破,用户的手机流量使用周期更长更灵活。中国移动同时推出流量分享服务,使用4G套餐的客户,可授权1-4个亲友分享自己套餐内的流量,每人每月收取10元功能费。[29]

2014年5月30日,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说,6月1日起,中国移动新的4G资费标准将生效。同此前资费水平相比,新资费大幅度下调,最大降幅达50%。

国际流量“包天”资费

2014年9月25日,中国移动对外宣布,10月1日起将面向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推出“3元/6元/9元流量包”,其中18个国家和地区可以“30元/60元/90元流量包天随便用”,27个国家和地区已支持4G漫游。[20]10月,中移动将不再为iPhone 6设定专属合约套餐,而采用机约分离政策,即终端和套餐是分离开的,iPhone 6将沿用中移动的4G基本套餐并搭配话费赠送。[30]

4G建设

2014年10月29日,中国移动提前启动TD-LTE网络第三期建站工程建设,计划2014年底建成70万个4G基站,以此实现全国城市及县城城区、重点乡镇的连续覆盖。根据中国移动规划,2014年整体投资规模将超过2400亿元。截至2014年9月30日,中国移动4G网络已建成超过50万个4G基站,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

中国移动的TD-LTE三期工程继续增强网络覆盖和系统容量,重点放在农村市场,将东部发达省份的乡镇和政府村也纳入4G网络覆盖范围,移动宽带服务开始延伸到农村。

中移动的数据显示,农村地区手机用户上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村用户平均占比49%,比例较高的省份达58%;数据流量平均占比39%,比例高的省份达到47%;从数据流量增长速度上看,样本省份平均达115%,远超城市40%-80%的增长水平。

取消长途漫游

2016年8月,在中国移动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预计2016年底取消销售所有长途漫游套餐。[31]

2017年9月1日起,中国移动取消手机国内漫游费。[32]

取消流量漫游

2018年6月22日,中国移动在官网发布关于取消流量“漫游”费的公告,公告称,自2018年7月1日起,中国移动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33]

产品服务
加载更多
相关搜索
中国移动是国企吗
中国移动通信四川分公司
中国移动9大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电话号码
中国移动官网
中国移动8岗位工资表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总经理
参考资料
[1]集团介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官网2019-04-292019-04-29[引]
[2]公司大事记(1997-2000)中国移动2018-10-20[引]
[3]公司大事记(2001-2005)中国移动2018-10-20[引]
更多

New搜科学知识,就来搜狗科学网络!戳我
搜狗网络 - 搜狗首页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意见反馈

© 2021 SOGOU.COM

编辑
编辑
报错
取消
目录
您的网络环境不好,请耐心等待

㈤ 覃辉身份是什么

覃辉,出生年月:1968年 籍贯:四川 重庆长丰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 毕业院校:门头沟育园中学
男,35岁,研究生,历任广州三菱公司经理,北京卓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涪陵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顾问,重庆三爱海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公司联营单位—星美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现任重庆长丰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神秘总与好奇孪生,人越神秘越令人好奇。 在打造传媒王国后,覃辉还会再一次习惯性地隐退吗?他能够再一次躲闪掉闪光灯的闪耀吗? 或许正是一次次隐退,才使覃辉在35岁上与中国民间第一传媒富豪划上等号。
这是一片疯长奇迹的土地,这是一个充满秘史的时代。 2003年10月26日,覃辉将年满35周岁,他已经成为中国民间传媒第一富豪。因为他是公认的中国最大民营传媒集团——星美传媒的董事长。 从事传播,但覃极不愿像默多克那样成为传媒的明星。他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从不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公开言论,甚至找不到有关他的一张照片,连很多在他手下干过的底层员工对他的了解都只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只言片语。员工们对他的描述是:个头不高不到一米七,但浓眉大眼很精神,尤其是敢打敢拼,有狠劲。
但传奇本身总有特别的诱惑,特别是当他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人物。他,覃辉还曾是长丰通信(000892.SZ)董事长以及东方魅力(0198.HK)的董事。 尽管如此,覃辉还是坚定而执著地试图隐身。他曾经拥有注册资本金为6亿的卓京投资80%的股份,因此简单计算后将他的身家定在3.9亿。但是,在2003年年初,覃将他在卓京投资的股份统统转让并从名义上退出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一职,这也意味着,对于令诸多富豪落马的富豪排行榜,均将与之无缘——这或许意味着他的事业不被打扰。 两难的是,神秘总与好奇孪生。35岁的中国民营第一传媒富豪的传奇之路,越神秘越令人好奇。他果真能大隐于世?
弱冠年华一桶金
1989年,覃辉无须隐身。他大学毕业到航天部五院某所报到,那是一段短瞬的时光。也许是上天特别惠顾,他很快进入某美资通信企业,成为日后令人艳羡的外资员工,建设长城网(今中国联通CDMA网的前身)。 28岁时,覃辉独立门户,下海创业,设立了卓京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卓京商贸当时做钢铁原材料和废料的进出口,主要是铁矿石的进口,这项生意在今天看来已经很寻常,但在当时因为国家管制严格,能取得牌照赚钱并不难。
据接近过覃辉的人回忆,在卓京商贸赚到第一桶金后,从来没接触过股市的覃忽然心血来潮,狂往证券公司里跑,炒起股来。斯时应在1999年左右。 翻开长丰通信(原名为三爱海陵)在1999-2000年度的股价图,你可以看到,股价在1999年还在6-8元震荡,但到了年底和2000年初后便一路攀升,到2000年5月,除权后的股票价格还高达26元,该价格复权后竟冲43元的高位,股价竞翻了6倍!有人猜测,如当年覃辉炒作此股,获益将非同一般。 这位自称了解覃辉的人还透露,在突然“赚了很多钱”后,覃辉一度在到底是买一艘大游船还是买一间娱乐场所之间摇摆。最终,覃辉选择购买下了京城著名的娱乐场所天上人间。
在股价为最高点的时节,三爱海陵忽然宣布于2000年5月和6月分两次收购重庆连丰通信有限公司88.1%的股权。重庆连丰通信注册于1997年8月,由卓京商贸和覃辉的弟弟覃宏所控制,拥有重庆800MHZ移动通信网的运营权。 令股市一时眼晕的是,账面价值只有1.2亿元的股权竟花费上市公司5.4亿元的纯现金来收购,溢价高达4.2亿元。对此,会计师的解释是重庆800MHZ移动通信网所带来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次绝佳的全赢式的反向收购案例:被收购的子公司既得到了收购现金,又通过子公司转而全面控制了母公司。不久后,覃辉及其手下大将饶卫平进入公司董事会,后来饶卫平出任公司董事长,三爱海陵也改名为长丰通信。
其后,长丰通信类似的高溢价收购又出现了一次:2001年12月,长丰通信斥资1.25亿从卓京投资手中买下15.35%中华通信的股权,但该部分股权代表的净资产仅为0.54亿元。 就在长丰通讯开始备受关注时,覃辉第一次从董事长位置上隐退。
辉煌高点坚决隐退
与此同时,公司主角亦换——卓京商贸亦悄然暗退,卓京投资鲜亮登场。 如今的卓京商贸偏居京都一隅,工商资料显示,其主业已经变更为销售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卓京商贸下控股北京世纪资源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并拥有着中国机电贸易网。据中国机械进出口商会的人士透露,目前这一行业不景气,赚钱较难。 在好奇的目光从长丰通讯跟踪到卓京商贸前,覃辉再次隐身。工商资料显示,卓京商贸的股权已经变更为另两个自然人持有,由孙立军控股70%,由卜娜控制另外30%。孙立军的名字同时出现在长丰通信2002年报上,孙为长丰通信的第9大股东,卓京投资的员工告诉记者,孙为卓京投资的一位副总,但不在一起办公。当记者询问卓京商贸是否还是卓京投资控股子公司时,对方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新亮相的卓京投资注册于2000年6月,由覃辉、覃宏和饶卫平三人组建,注册资金6000万元——这应是覃辉在赚取大笔资金,为未来构想的另一个完美的“平台”。2002年11月5日,卓京投资受让第一大股东涪陵国有资产公司所持的26.61%的股份,成为长丰通信的第一大股东。 覃辉对长丰通信的控制终于名正言顺。值得注意的是长丰通信的第二大股东,金信信托协议受让重庆涪陵华信实业公司持有的23.20%股权。作为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之辈。股市有专家分析,不排除金信信托乃是受覃辉所托间接持股,以避免要约收购之限制,并分散公众注意力。前两大股东股权加在一起已近50%,完全操控这家上市公司的生杀大权。2003年9月18日,国资委正式批复同意涪陵国资将所持公司股转给卓京投资等,长丰通信的国资民营转让终于尘埃落定。
谭毫不犹豫地三度隐退。2003年初,覃辉将在卓京投资80%的股权转让给曲继发,同时曲继发也变更为卓京商贸的法定代表人。见过曲继发的人称,曲继发为一老者,一直与覃辉交往甚密,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传媒帝国之梦
覃辉迅速开辟的另一战线,这就是星美传媒。 星美传媒最初由卓京投资和长丰通信共同组建,初始注册金为1亿元,分别持股65%和35%。变更后星美传媒的注册金扩增到3.2亿,卓京投资控制着88%的股权。 如果说长丰通信是覃辉营造出的通讯小王国的话,那么星美从一开始就是瞄着传媒帝国的庞大目标。 覃先将卓京投资旗下与传播有关公司转给星美。如英斯泰克视频技术和英斯泰克卫星技术公司,在星美建立后转给了星美;星美信源中心为和长丰通信共同控制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高达3.1亿,为数字信源运营提供商,有传言称,星美信源中心甚至有发射一颗卫星的打算。
星美还以隐隐风雷之势快速布局,先后成立星美影视文化传播、星美演艺经纪、中影星美电影院线、北京星美广告等公司。其中,中影星美电影院线为和中国电影集团合作,在全国拥有37家高档院线,像北京唯一的一家五星级影院华星影院以及上海的三家五星级影院全在星美的掌控之中。 外向收购亦频频落子,颇有大手笔。并购北京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唯一国家级电影档案收藏和研究机构,其地位之独特,受人瞩目;又如并购上海中录音像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文化部直属企业的在沪子公司,控制有不少资源;并购飞腾制作,拥有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影视基地;并购北京东方正艺电视艺术公司,成立北京星美东方电视艺术有限公司;最近一次的并购发生在今年3月,把知名艺人姜昆的昆朋集团收入囊中。 这很多项目都常是诸多资本垂涎的“难啃的骨头”。据说,一些项目能拿下来,覃辉的人脉与个人魅力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日前,星美传媒有史以来唯一一次准许记者进入了星美总部。在这里,本报记者问星美传媒副总裁李威:“星美是否在有意无意地打造中国的时代华纳?”李巧妙地答道:“时代华纳太大,我们根本不敢相提并论,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星美的资料这样自我介绍:已经形成集“制作——传输——发行”为一体的“一站式”传媒服务。 但覃辉好像觉得星美还缺些什么,2003年夏天,覃辉过香江一再出手,这次他使用的工具为一个名为SMI(.)的公司。
过香江翻云覆雨
SMI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BVI),2003年2月成立,由覃辉个人全资拥有。 它扮演的角色是覃辉香港资本运作舞台。 2003年4月,拥有谭咏麟、曾志伟等诸多明星的东方魅力派发19亿新股,而SMI独得其中11亿股,取得股权后覃辉控制了东方魅力25.28%股份,与第一大股东陈德祥仅相差0.82%。覃辉为此股权付出的代价是4400万港元。 获得股权后的覃辉一次性安插姜昆、朱时茂、朱永德、李威及邢晶五人进入董事会,替代了知名的王晶、梅艳芳等人。市场普遍认为,覃辉想增持东方魅力以至于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非常明显。
两月之后,SMI又与阳光文化订立协议,SMI取得阳光卫视70%的股权,代价是2000万人民币;取得阳光文化网络70%的股权,代价是1000万人民币;在协议中,SMI还为阳光卫视的3年节目制作费用预付给阳光文化5000万人民币。 在覃辉的媒体架构中,电视台是唯一缺憾,因为根据现行政策,私人无法在内地控制电视台。刑晶曾经对本报记者表示过,“星美最缺的就是电视台”。阳光卫视的到来无疑为覃辉弥补了这个缺失,虽然现时阳光卫视的盈收不佳。
市场同时曾传言,覃辉一度想收购香港电影大亨邹文怀所拥有嘉禾娱乐(1132.HK)的全部股权,虽然后来未果,但覃辉全吞内地香港两地娱乐传媒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在打造传媒王国后,覃辉还会再一次习惯性地隐退吗?他能够再一次躲闪掉闪光灯的闪耀吗? 或许正是一次次隐退,才使覃辉在35岁上与中国民间第一传媒富豪划上等号。

㈥ 求虚拟股市游戏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了讽刺资本主义的弊端,CharlesDarrow发明了一款名为“大富翁”(现或称“强手棋”、“地产大亨”)的游戏,却出乎意外的受到了平民大众的欢迎。流传近百年后,现在已成为孩之宝(Hasbro)集团旗下的产品。

如今在世界的东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正在给中国的文化、经济、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看到,文娱传媒产业空前活跃,市场经济日益发达,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条件都由此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差异也越来越大了。

什么样的人物,值得你我当作偶像一般去追崇?

什么样的事物,值得你我去狂热的追捧?

什么样的义举,值得你我伸出援手。

这就是在本世纪的全球金融危机时期,DMC向世人提出的关于“娱乐、财富、大爱”的思考。

--------------------------------------------------------------------------------------------------------------

【星东帮一起MOVE!】(www.17move.com)

由创意领先的『DMC星展传媒』荣耀出品,全球首创虚拟现实明星股票社区。

把社会名人、媒体宠儿当做虚拟上市公司股票。

用户通过虚拟股票交易去投资或抛售明星,从中赚取虚拟货币,并可以用虚拟货币兑换现实奖品。

当然您也可以将虚拟货币转换为现金,去资助那些迫切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和事。

㈦ 黑龙江龙视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黑龙江龙视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由黑龙江龙视文化传媒集团和黑龙江龙视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经营范围为演出经纪业务;转播设备、演播室出租;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广告等业务。经营范围为演出经纪业务;转播设备、演播室出租;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广告等业务。无
法定代表人:郭锡哲
成立时间:2008-01-03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30103100188628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哈尔滨经开区南岗集中区汉水路430号3层

㈧ 凤凰卫视是哪里的

是香港的。

凤凰卫视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大陆资讯演艺中心位于深圳。主要服务中国内地、港澳台、欧洲和美洲等地区观众,凤凰卫视中文台于1996年3月31日取代亚洲卫星公司发射的中星6B“卫视中文台”的频率启播。

凤凰卫视旗下的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电影台、凤凰卫视资讯台、凤凰卫视欧洲台、凤凰卫视美洲台、凤凰卫视香港台透过中星6B、EUROBIRD卫星及美国DIRECTV和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覆盖亚太、欧美、拉丁美洲及非洲逾150个国家和地区。



(8)耐思星传媒集团股票昨收扩展阅读:

大事年表

2000年6月30日,凤凰卫视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当时上市编号为8002。2006年6月,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移动(香港)出资12亿港元,购入凤凰卫视19.9%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干部刘长乐控股的亚洲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星空传媒位居第三。2008年12月5日,凤凰卫视转往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

2010年5月7日起,凤凰卫视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把广东电台南粤之声更名为凤凰汽车优悦广播。

2011年3月28日,凤凰卫视开播24小时粤语频道凤凰卫视香港台,这是凤凰卫视开台15年后,首次针只在香港和广东省广州市观众开设电视频道。

2013年10月18日,凤凰卫视(2008)公布,TPG China Media以16.57亿元向主要股东Star Entertainment收购12.15%公司权益。

相当于每股作价2.73元,较收市价2.8元轻微折让2.5%,涉及沽售股份6.07亿股。交易完成后TPG将成为公司主要股东之一,而Star Entertainment不再是公司股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凤凰卫视

㈨ 腾讯的总资产有多少,,

TOM集团 总资产80.24亿元,净资产40.24亿元,营业收入32.08亿元,利润12.22亿元。 “2005年是TOM集团进行整合的一年。”TOM 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汤美娟如是说。在谈到集团的全年业绩时,汤美娟认为“很兴奋”。 TOM集团2005年收入增长20%,达到31亿零500万港币。在TOM集团的互联网、出版、户外传媒、体育及电视娱乐五大支柱产业中,除体育事业集团外,旗下各事业集团的收入与2004年相比均取得两位数增长。其中,互联网在集团收入组合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44%,而TOM在线占互联网总收入的98%。2005年,TOM集团中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是电视娱乐业,增长幅度为146%,达港币7900万元,2004年这一部分收入为3200万元港币。 虽然2005年上半年TOM集团旗下的体育事业集团因故受到影响,2005年全年收入下跌了29%,但TOM集团多元化媒体经营模式的优势此时凸显出来,不仅依然实现了全年盈利目标,而且利润大幅上升。TOM集团的这种跨媒体经营优势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TOM集团发布的公告称,集团的互联网事业将进一步与来自电视媒体、广播电台及印刷媒体组成跨媒体联盟,以继续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借着推广“玩乐吧”网络音乐品牌,利用其门户及移动内容分销服务增加收入。 3.星美联合 总资产25.27亿元,净资产5.88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亏损。 2005年,星美传媒在影视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其投资的影片 《青红》先是在法国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获评委会大奖,继而在全国院线票房飘红。不仅如此,该片还成为星美传媒集团试水手机影视业的第一部作品。而由星美传媒投资的首部国产歌舞大片《如果爱》在放映1个月后,票房即达到3000万元。在电视剧方面,由星美传媒投资的20集亲情电视剧《搭错车》,掀起全国收视高潮;而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星美传媒联合制作的西藏自治区40周年献礼剧《格达活佛》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2005年,星美的一个大手笔是大幅度整合其控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8月30日,星美旗下的控股上市公司长丰通信更名为“星美联合”。就此,原上市公司长丰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由过去单一的网络接入及增值电信运营商,重组为集电信和传媒为一体的数字媒体综合业务运营商。星美传媒宣称还将会把其控股公司星美传媒和星美数字(原友通数字媒体有限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星美联合。由此,星美联合将有望能够在网络覆盖与内容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星美传媒利用自己在影视内容行业中快速成长所取得的龙头地位以及带来的现金流,重组长丰通信,可以有效地支持长丰通信,进而改变其单一宽带接入业务的现状,转向增值服务等新兴盈利模式。 4.财讯传媒 总资产3.14亿元,净资产2.81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3500万元。 财讯传媒近日宣布,与美国出版巨企Ziff Davis Media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推出计算机杂志《PC Magazine》。《PC Magazine》是美国头号信息科技杂志之一。 财讯传媒将充分利用其项目管理能力来设立“试验所”,让编辑和分析员试用和评论信息科技产品。最值得高兴的,是合营公司打算制造相关网上产品,意味公司有可能进军急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这项交易对财讯传媒意义重大,这是公司首次取得外国杂志的中国出版权。 2005年上半年,财讯传媒纯利劲升58%,达到1500万元,远超过平面广告行业8%的增长。其中,《财经》占财讯传媒广告收入的33.7%,同比增长15.4%,平均广告价格增长达双位数字。财讯传媒公司主席王波明指出,国内1年1,300亿元的广告市场,杂志仅占3%,发展空间很大,未来财讯传媒公司要走出财经,进入消费领域,但仍然坚持只做杂志,据悉,财讯公司还将在2006年推出其它外国杂志。 财讯旗下和讯网的人事变动颇为引人关注。2005年11月16日,已经担任和讯网CEO一职2年的谢文正式辞职。立足财经、服务于中产阶级的公司定位使和讯成为互联网界的一匹黑马。2005年,随着个人门户时代的到来和博客服务的兴起,和讯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个人门户”被提上了战略高度,通过实施博客服务引入Web 2.0模式,期待在盈利模式等方面有突破。
TOM集团 总资产80.24亿元,净资产40.24亿元,营业收入32.08亿元,利润12.22亿元。 “2005年是TOM集团进行整合的一年。”TOM 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汤美娟如是说。在谈到集团的全年业绩时,汤美娟认为“很兴奋”。 TOM集团2005年收入增长20%,达到31亿零500万港币。在TOM集团的互联网、出版、户外传媒、体育及电视娱乐五大支柱产业中,除体育事业集团外,旗下各事业集团的收入与2004年相比均取得两位数增长。其中,互联网在集团收入组合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44%,而TOM在线占互联网总收入的98%。2005年,TOM集团中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是电视娱乐业,增长幅度为146%,达港币7900万元,2004年这一部分收入为3200万元港币。 虽然2005年上半年TOM集团旗下的体育事业集团因故受到影响,2005年全年收入下跌了29%,但TOM集团多元化媒体经营模式的优势此时凸显出来,不仅依然实现了全年盈利目标,而且利润大幅上升。TOM集团的这种跨媒体经营优势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TOM集团发布的公告称,集团的互联网事业将进一步与来自电视媒体、广播电台及印刷媒体组成跨媒体联盟,以继续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借着推广“玩乐吧”网络音乐品牌,利用其门户及移动内容分销服务增加收入。 3.星美联合 总资产25.27亿元,净资产5.88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亏损。 2005年,星美传媒在影视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其投资的影片 《青红》先是在法国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获评委会大奖,继而在全国院线票房飘红。不仅如此,该片还成为星美传媒集团试水手机影视业的第一部作品。而由星美传媒投资的首部国产歌舞大片《如果爱》在放映1个月后,票房即达到3000万元。在电视剧方面,由星美传媒投资的20集亲情电视剧《搭错车》,掀起全国收视高潮;而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星美传媒联合制作的西藏自治区40周年献礼剧《格达活佛》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2005年,星美的一个大手笔是大幅度整合其控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8月30日,星美旗下的控股上市公司长丰通信更名为“星美联合”。就此,原上市公司长丰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由过去单一的网络接入及增值电信运营商,重组为集电信和传媒为一体的数字媒体综合业务运营商。星美传媒宣称还将会把其控股公司星美传媒和星美数字(原友通数字媒体有限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星美联合。由此,星美联合将有望能够在网络覆盖与内容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星美传媒利用自己在影视内容行业中快速成长所取得的龙头地位以及带来的现金流,重组长丰通信,可以有效地支持长丰通信,进而改变其单一宽带接入业务的现状,转向增值服务等新兴盈利模式。 4.财讯传媒 总资产3.14亿元,净资产2.81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3500万元。 财讯传媒近日宣布,与美国出版巨企Ziff Davis Media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推出计算机杂志《PC Magazine》。《PC Magazine》是美国头号信息科技杂志之一。 财讯传媒将充分利用其项目管理能力来设立“试验所”,让编辑和分析员试用和评论信息科技产品。最值得高兴的,是合营公司打算制造相关网上产品,意味公司有可能进军急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这项交易对财讯传媒意义重大,这是公司首次取得外国杂志的中国出版权。 2005年上半年,财讯传媒纯利劲升58%,达到1500万元,远超过平面广告行业8%的增长。其中,《财经》占财讯传媒广告收入的33.7%,同比增长15.4%,平均广告价格增长达双位数字。财讯传媒公司主席王波明指出,国内1年1,300亿元的广告市场,杂志仅占3%,发展空间很大,未来财讯传媒公司要走出财经,进入消费领域,但仍然坚持只做杂志,据悉,财讯公司还将在2006年推出其它外国杂志。 财讯旗下和讯网的人事变动颇为引人关注。2005年11月16日,已经担任和讯网CEO一职2年的谢文正式辞职。立足财经、服务于中产阶级的公司定位使和讯成为互联网界的一匹黑马。2005年,随着个人门户时代的到来和博客服务的兴起,和讯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个人门户”被提上了战略高度,通过实施博客服务引入Web 2.0模式,期待在盈利模式等方面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