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分红越多股票绩优
扩展阅读
大宗交易狂买的股票好吗 2025-07-03 02:28:52
股票模拟量化交易 2025-07-03 02:21:10

分红越多股票绩优

发布时间: 2021-09-10 09:52:38

股票分红率是不是越高越好

股票的好不好取决于对未来的估值,而不取决于当下的分红或股价。假设分红越多越好,那么为什么分红高的反而没有多少人持有呢?特别是个人投资者,比如银行。

进一步推下去,分红越多越好,应当越多人愿意持有,而越多人愿意持有,那么它的价格就会被推上去,每股分红就会变少,又何来的越多越好呢?

比如10块钱的股,每股分红0.5元,那么其股息率就是5%。遵循分红越多越好,也就越多人愿意买入并长期持有,价格就会被推高,假设被推高到20块钱,那么相较于同样分红的企业,股息率就会变成2.5%,它就会由好变成不好了。

分红只是一时的,因为企业的盈利由经营决定,而分红比例是由董事会决定,有些股票它的股息率波动非常大。比如今年股息率5%,明年可能就变成0,不分红了,那么又如何判断分红越多越好呢?

企业不分红的留存现金进一步投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可以带来更大的企业效用,企业的资产规模也会随之扩大,对应的市值也就会上涨。那么请问,企业为什么要分红呢?而投资者为什么要期盼分红呢?

因此,以利益最大化(规避利息税)和企业持续盈利为前提,反而是越不分红的股票越好。但企业持续盈利是不可确保的,也就不存在怎样的股票最好,不管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它都是一时的,不能预示未来——投资者最价格的敏感性也表现在此,每个投资者对企业的未来估值不同,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交易,有人买有人卖。

若判断股票的好坏有唯一标准,那么交易是不平衡的,会变成有人买没人卖大幅推高股价,或变成有人卖没人买大幅拉低股价。然而,股价的变化会进而影响“标准”,致使其所谓的标准存在悖论。

❷ 高分红的蓝筹股是什么意思

你好,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高分红是指股息率大于2%的股票。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股票内在价值的源泉,而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往往是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稳定的表现。归属上,高分红股票以有业绩支撑且估值具有优势的蓝筹股居多,通常也被称为现金奶牛,更能获得市场资金的追捧。高分红股票大多都是蓝筹股,估值偏低,公司进入成熟期缺乏成长性。

❸ 中国的股票很多不分红,分红了又要除权,还要收费用,买中国的股票是靠什么赚钱的呢

现在只有两条路。
一是靠上市公司的回报。目前,分红高于银行利息的股票很有限,股价波动也比较大,分红一、两角,股价可能跌去一、两元,弄得不好,就会偷鸡不着还要蚀把米。
二是靠吃差价。只有低吸高抛才能赚点钱。这个关键在于选股和选时。现在,系统风险比较大,政策左右股市,圈钱冲击股市,赚钱也很难。
现在持股时间决不能长,你看,绩差股,连绵下跌,绩优股也会突然跳水,无所适从,只能降低期望值,低吸高抛。可以在模拟炒股中自己演练一段时间,当初我自己手机用了个牛股宝模拟炒股,自己在里面钻研了很长时间,毕竟实践学习还是比较快的。
炒股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如何炒都要记住以下“铁律”:
1:不要借钱炒股
2:不要碰权证等衍生品
3:无论是玩技术,还是玩价值,还是技术价值复合型,都不要做听消息型。

做股票心态第一,对经济大势的判断第二,对公司的了解第三,运气第四。
对于股市新手有以下思路也许可以借鉴:

首先先别急于实际操作买卖股票。实际操作买卖股票之前要理论先行。先找些关于股票理论的资料书籍认真研读一下。
希望能帮助到你。

❹ 股息率超4%的股票 是来点还是来点

元旦以来股市的巨幅调整,让投资者有些畏惧,但若追求较为稳健的收益,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不高,投资者可以关注高股息率板块,有一些蓝筹个股股息率已经超过7%,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股息率超过4%的个股(截至1月24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资产荒”成了流行词汇,究竟什么是“资产荒”?其实背后的潜台词是没有“明星资产”,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等收益率都处于下滑周期。如现在包括余额宝在内的货币基金收益率都在“2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仅4%左右、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也仅1.5%,更郁闷的是,它们还有下行的空间……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高股息率的股票显示出较大吸引力。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一共有35只股票的股息率(最近12个月,下同)超过4%,78只个股的股息率超过3%,方大特钢、哈药股份的股息率超过10%,值得追求稳健收益者的关注。
如何看待股息率较高的品种?第一,股息率是很重要的指标,它反映的是在特定条件下投资者收回现金投资的前景。而且目前股息率高的股票多数市盈率偏低,安全边际较高。第二,在通常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高股息率与高回报率相提并论。因为即使股息率高,股票价格也可能出现大幅下跌,导致获得的股息难以抵消投资亏损。第三,该算法以过往分红推断未来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不过,目前资产配置荒背景下,一批高股息率个股的关注度在提升;市场一批追求稳健的资金如险资等,可能会继续增持高股息率、行业壁垒高、周期性弱等板块。投资者除了可以高度重视这一类股票,也可以利用一些基金来布局。
35只个股
股息率超过4%
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目前有35只个股的股息率(近12个月)超过4%,值得关注。
如何理解股息率?股息率(Dividend Yield Ratio),是一年的总派息额与当时市价的比例。以占股票最后销售价格的百分数表示的年度股息,该指标是投资收益率的简化形式。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
这就是意味着,高股息率意味着分红较多,也意味着若股价一年不变,则持有该股可以获得4%以上的回报。从海外市场看,这类股票是资金追捧的对象,而且被视为收益型股票。
目前A股股息率高的公司多为蓝筹股。数据显示,股息率最高的前三家为方大特钢、哈药股份和格力电器,股息率分别为15.75%、10.32%和7.85%,这些公司多为有高分红的传统。
股息率高的个股中,也包括了8只银行股。最近12个月股息率最高的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股评]、农业银行,股息率分别为6.05%、5.96%和5.85%。此外,中国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也位列其中。
交通运输行业也不乏高股息率的个股,大秦铁路、深高速、宁高速等的股息率也较高,分别高达6.87%、5.56%和5.02%。
此外,上汽集团、九牧王、中恒集团、鲁西化工、双汇发展[股评]等股息率也较高。
不过,投资者若布局这类股息率较高的个股,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在看高股息率的同时,也要注意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市盈率等情况,最好选择净利润增长率能超过10%,且市盈率较低的品种。这类股票可能在弱市里表现更为稳健,如银行股在2016年股灾中表现就很抗跌。
第二,不能简单地把高股息率与高回报率相提并论。由于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不断波动,当它处于比较弱的态势时,投资者所获取的股票红利收益,也就很难抵得上股票价格下跌所带来的损失。也就是说即使股息率高,股票价格也可能出现大幅下跌,导致投资亏损。
同时,也不适合将股息率同银行同存款利率、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相比较,两者不存在可比性。高股息率板块适合的是对股市未来有信心,又追求稳健性的投资者。
两类基金可借道布局
其实投资者借道基金布局高股息率的股票,尤其是一些绩优品种,可能更为省事省力。中国基金报整理刚刚披露完毕的四季报发现,其中有两类基金值得关注,一类是持有单一高股息率较高的品种,另一类是持有多只股息率高的品种。
数据显示,最近12个月股息率超过5%的个股达到21只。先看第一类基金——持有单一个股超过8%以上的品种。数据显示,其中东方红大数据基金持有格力电器较多,直逼“10%红线”,达到9.91%;而景顺能源去年底持有上汽集团的市值占净值比例也达到9.42%;东方红优势精选持有格力电器也达到9.34%。
此外,易方达资源行业去年底持有中国神华、易方达消费行业持有格力电器,比例分别达到8.29%、8.01%,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而第二类基金则是布局多只股息率较高的个股。数据显示,有17只基金持有2只或者以上高股息率个股合计比例超过8%。
最看重这类个股的可以说是华融新锐灵活基金,去年底前十大重仓股中持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大秦铁路、中国银行,合计持有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达到24.61%。紧随其后的是前海开源中国成长,同样在去年底前十大重仓股中持有了中国银行、格力电器、光大银行、工商银行,单只个股持有比例都在4%左右,合计比例高达18.04%。排在第三位的是华富价值增长,该基金在去年底重仓了四大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合计持有量占比达到16.08%。
此外,华安新丝路主题、安信消费医药、景顺能源、民生优选股票、民生品牌蓝筹、诺德成长、诺安中小盘、泰信现代服务业、银华和谐主题等基金也偏好这类个股。
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者布局之前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布局这类基金之前,需要考察基金经理风格、投资业绩,最好选择从业时间较长且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的品种,对于新基金经理的品种需要多观察,不要因为短期业绩较好而盲目布局。
第二,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偏稳重蓝筹风格基金或更适合。如上海证券分析师李颖曾表示,投资者可以重点考虑选股能力较强、风格稳健的基金,早期以安全边际较高的大盘蓝筹主动型基金为主,在消费、环保、新兴行业等主题基金估值风险得到一定释放后可择机增加配置。
选个蓝筹风格指数做定投
从目前看,股息率高的个股多为蓝筹股。若看准这类个股,定投一些蓝筹风格指数基金也是好选择。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正是低估值和高股息率代表。若是看好银行等大盘蓝筹股和周期股反弹或估值修复投资机会的,可以选择上证红利、上证50、上证180等指数投资。
从指数构成看,沪深300指数为例,该指数的前两大行业是银行和非银金融,占比分别达20.31%和13.84%。此外,医药生物、房地产、食品饮料、有色金属、汽车和采掘行业的占比紧随其后,占比在3.9%到6.5%之间。
而上证红利指数62.08%投资于银行,投资于非银金融、采掘、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占比6%左右。曾经在2006年到2009年表现很好的深100指数,最为重仓的3个行业是房地产、家电和食品饮料,这些都是高股息率个股所处的行业,值得投资者关注。
而且,数据显示,蓝筹风格指数的市盈率较低,相对来说估值合理,安全边际较高。
从基金定投经验来看,在长期业绩基本相同的基金之中,按同等定投金额计算,净值波动性越高的基金在净值低点可定投买入的份额越多,长期定投收益率相对更高。因此,投资者需要挑选波动性高且长期业绩较好的基金进行定投。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相比起始时间,定投赎回时间更为重要。一般来说,定投理论是“微笑曲线”,就是一个嘴角上扬的曲线,简单说,是要选择点位高的时候赎回。
“比如在3600点定投权益类基金,可能选择突破5000点或者6000点的时机赎回,这样可以获得微笑曲线。”据深圳一位基金人士表示。此外,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也可以设置盈利点,一旦到达盈利点就开始赎回。

❺ 是不是股票分红越多,就越说明企业是个好企业还是只能说明该企业这一年的效益比较好而已

一般是这样,分红多的说明企业效益好,说明的是上一年或者几年的效益好。但好的企业不一定分红多,比如02024苏宁电器这类成长性股票就是需要拿着赚的钱再去投资赚钱,这样就可以把红利发挥到最佳效果。有的分红多的企业比如钢铁,电力 ,银行,这类企业是再投资的机会不多,所以宁愿分红分了。

❻ 持有股票越多分红越多吗,那样把所有的钱都去买一些好公司的股票不就好了吗

公司的业绩虽然好,但股价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化的过程中有时处于不合理的状态,有时也会因市场的整体或部分波动而波动.因此会有买股票亏损的情况.
公司的利润虽然多,但公司也要面对市场竞争,有时还需要再融资.

❼ 股票买的时间越长分红越多

从长期来看,持股的时间越长分红越多。
但短期却不一定,比如:在股权登记日买入有分红的股票,第二天卖出,持股时间只有一天就可以得到一年的分红;如果在股权登记日第二天买入股票,持股到第二年股权登记日前一天卖出,持股了近一年,也得不到分红。

❽ 哪类股票每年分红最多而且稳定

中小盘优质股,盘子小的、上市公司业绩一直稳定增长的,特别是产品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龙头等,如果你运气好,几年后这个小公司就崛起了,成了黑马。大盘股很少会有分红之类的,国企没有几个能稳定盈利的,而且盈利了也是公积金、扩大投资等,根本不考虑小股东的分红。

❾ 关于股票分红的事

分红、派息在除权的理论开盘价就是把你得到的利息扣除,即除权除息。虽然得了270元,除权就没有什么了。但“利”在后面。
股东要这种股票的“权”的目的,在于他(她)们看好这种股票以后的“填权”效应,即该股除权后会涨上去。在行情好,公司发展前景好,有的股票会填满权,即股价涨过除权前的股价,甚至运运超过。这不就大赚了吗?
你的中信证券,质地优良,后势坚决看好,不要计较近期的得失!

不是没有分红,是分了。除权后,股票市值缩水,这叫“贴权”。尤其是送转股的,在除权后,股价继续下跌,造成大幅“贴权"。
所以,一般都是在除权前利用股价上涨时,卖除股票,赚取“差价”不要“权”。但在好公司的分红股权登记日前买进有高送转股派息的股票,这叫“抢权”。因为这种股票有可能大幅“填权”。
所以,对于买了含“权”的股票,在除权前要考虑好是否“要权”或“弃权”。取舍的原则是:大牛市、上涨行情、绩优公司、有强庄的含权股票,要权。否则,一般都是参与“操作”以获取差价,不要权。
对于只有派息的股票,因填权“缺口”小,一般来说,没有因除息而套牢的问题,故一般都会“要权”。
至于你的股票(600030)更没有问题,现在不在填权吗?放心持有一段时间,获利较丰时,高抛!回调到位后,又买进,波段操作,以获取差价,切记贪婪!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