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上海华辰集团股票
扩展阅读
键凯科技股票价格 2025-09-11 04:24:45
股票交易周五 2025-09-11 02:46:19

上海华辰集团股票

发布时间: 2021-12-14 19:08:40

⑴ 华辰装备属上海股还是深圳股华辰装备历史行情数据华辰装备股票为何老跌

华辰装备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所从事的专业包括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的研发、生产。大数据数字自动化已经到来的社会,华辰装备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重要地位,获得了不少专业人士的青睐。就让我来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华辰装备的发展情况。在开始分析华辰装备前,我整理好了工业母机行业的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工业母机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绍:华辰装备是经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和江苏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名牌产品"等荣誉,是国内轧辊磨床行业的排头兵企业。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华辰装备这家公司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在部分应用领域内,华辰装备的设备品质在行业里属于比较优秀的,已经可以与国际一流轧辊磨床制造商进行同台竞技,并在技术能力方面实现进口替代。目前,华辰装备在热轧领域(包括碳钢、不锈钢领域)以及冷轧不锈钢领域,产品的品质与技术实力在行业里属于比较超前的。但是放在冷轧碳钢领域以及其他应用领域(例如有色 金属板带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和国际一流水平比较的话,还是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但依旧在国内是老大哥的身份了。


亮点二:华辰装备没有错过外部市场机会,并依靠自身在技术开发、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已经打造的产品形象,在进口替代"一带一路"范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一批重量级客户在业务上进行了合作。除了上述所说,华辰装备在有色金属,机械加工以及机械设备等方面,不断地开拓大客户,进一步扩展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华辰装备及其所在行业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华辰装备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华辰装备将发挥行业技术创新、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作为战略手段,在保证存在一定利润空间的条件下,积极拓展公司业务规模,扩大了市场影响力。近几年,由于竞标市场整体竞价呈下降趋势,数控轧辊磨床现在的价格要比之前低,如果未来的竞争压力加大,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有可能会减少,会对以后的公司营业能力产生影响。但是综合总体而言,华辰装备算是一支相当不错的股票!不过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预测华辰装备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华辰装备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华辰装备到底好不好?


应答时间:2021-10-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⑵ 10亿元债券违约被停牌,华晨集团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祁玉民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付的任务,把一个陷入困境的企业转变成了一家营收超2000亿的大型汽车集团,帮助宝马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历史性的份额。但是对于华晨自主板块而言,祁玉民却失败了。

尽管在祁玉民的口中,华晨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用市场换来了技术的中国汽车企业”,但华晨除了引进了宝马的发动机生产线,并没有在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设计以及前沿的智能化、新能源领域大力研发。

以至于中华和金杯市场份额在2013年走上巅峰后开始持续萎缩,中华品牌除了在SUV市场井喷的2016年短暂爆发外,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

有人说,仰融的悲剧决定了华晨的悲剧,但也不全是。华晨从诞生起就已经成为了交织各种利益的漩涡,作为后来者的祁玉民,在这漩涡中也会身不由己。纵使手握一手好牌,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负债、违约不断的华晨集团最终破产,公司员工将会得到怎样的安置

首先华晨公司汽车是2002年根据中央决定,经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一个集整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以及资本运作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华晨集团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总的来说,华晨集团的破产,公司员工将会得到安置的总是少数,大多数员工不是处于待业状态就是属于失业状态,因为资本主导的市场本是这样。

⑷ 华晨集团的公司结构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高起点“自主创新、自有技术、自主品牌”的主力军。华晨汽车是2002年根据中央决定,经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一个集整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以及资本运作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华晨汽车直接或间接控股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美国上市)、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华控股有限公司三个上市公司,拥有控股和参股公司100家,资产总额300亿元人民币,员工3.5万人。
除拥有华晨宝马合资品牌外,高起点打造了中华和金杯两大自主品牌。其中,中华轿车在中国中高级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一;金杯海狮轻型客车产品市场保有量已超过60万辆,市场占有率已连续10年移居国内轻型客车市场第一;金杯轻卡在全国排名已上升到第四位,市场占有率突破12%。
拥有华晨金杯、金杯车辆、华晨宝马三大整车生产线及四条发动机生产线。
坚持“以我为主、外部为辅”的研发模式,与日本丰田、德国宝马、保时捷等国际知名公司开展合作,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拥有了148项技术专利。
坚持汽车产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相融合的独特的体制创新之路。集团直接控股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美国上市)、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申华控股有限公司三个上市公司,先后从资本市场累积募集资金75亿元。华晨汽车具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形成了产业与资本的有机互动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累积,华晨汽车历经风雨坎坷,始终坚持“高起点打造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2007年华晨汽车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整车销售300369辆,同比增长43%;整车出口1.55万辆,同比增长146%;出口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77%。上缴税金35亿元,一举扭转近年来连续亏损局面,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6亿元。系统三支股票价格均不同程度上涨,三支股票国有股市值年度增加了20亿元。
华晨汽车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在国内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综合排位由2005年的第12位重新跻身国内汽车十强行列,按销售收入计算,名列第六位。
华晨汽车下属的华晨金杯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确定为“国家整车出口基地”和“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相关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化发展平台;华晨汽车实施差异化出口战略,出口市场由原来的东南亚、非洲等欠发达国家的地区向欧洲、俄罗斯、美国和包括中东地区在内的其他地区的“3+1”格局转变。出口产品由零部件资源型向整车为主的技术型转变。出口模式由单一的供给式向市场需求型转变。

下面参考资料系华晨汽车的官方网址,上面有更具体的信息资料!

⑸ 为什么仰融被称为中国“商界狂人”

仰融:商界狂人

一、仰融其人
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然而,过去一年中,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仰融,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现在他仍然担任所谓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以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2年10月9日,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NYSE.CBA)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这个当时在刘鸿儒(中国第一任证监会主席)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一个叫仰融的人操盘成功了,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
10年来,他又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
一位采访过仰融的记者这样描述他: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的仰融,平时极少把观察他侧面以至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
传媒中,仰融公开的履历总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说起。即便是补写上前面关于仰融的最初身世,在仰融作为企业家的履历中始终有一段空白。最经常看到关于仰融的介绍是这样的:现年49岁的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领导的华晨在纽约、中国香港和上海三地都拥有上市公司。在去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亿元的资产名列第三。
据了解,仰融祖籍安徽,本人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去了深圳,几经周折,慢慢走上资本运作之路。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仰融曾对人讲过自己在华晨之前的经历,"……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废地活了下来,这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时也很寒酸。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当时公司只有借款400万元,员工5、6个,主要业务是为人拆借资金,兼做债券和股票买卖。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时积累的。
仰融没说清过自己的来历,更没说清过华晨的出身,他曾说过:"华晨出身不好,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事不得不迷。华晨经历的一些事,不管别人怎样迷惑,到今天我可能也没有权力说清楚。"
也许因为这种扑朔迷离,金杯汽车中甚至传闻,"仰融的名字是假的。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传闻毕竟是传闻。仰融的一位儿时伙伴说:"仰融从小就姓仰,只是以前的名字是叫仰勇,什么时候改的名儿也说不好。仰融从小人很聪明,但不安分。"
商海十年,仰融成功了。他一手缔造了一个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华晨帝国。央视将其评为2001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
纵观仰融的发迹史,遭遇“金杯”是其事业的转折点。而“金杯汽车”始终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华晨帝国就是仰融将金杯汽车反复包装的产物。

------------------------------------------------------

再读仰融

时隔七年,曾经被称为中国“商界狂人”的仰融,带着庞大而惊人的造车计划,似乎又要卷土重来

仰融,这个七年前从上海一家医院神秘消失,不久即现身美国,通过遥控与辽宁省政府打起华晨产权官司的风云人物,近几年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时隔七年,曾经被称为中国“商界狂人”的仰融,带着庞大而惊人的造车计划,似乎又要卷土重来。
仰融以“戴罪之身”重出江湖,一出手就编织出一个令人炫目的造车计划,在人们的视野里,再度构筑起一个让人难测的“资本迷宫”。
成在华晨败在华晨
有人是这样描写当年仰融现身江湖的:“在一片混沌未开的天地里,突然横空杀出一个连名字和故乡都十分神秘的武士,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他的武功源自何人,他挥舞着一把叫‘资本’的战刀,所向披靡。”
作为与市场贴身肉搏的“武士”,仰融成名于华晨,也毁誉于华晨。华晨是他构筑事业的基础,也是他把玩资本的迷宫,最终却成为他事业的坟场。
1992年,仰融把华晨的前身、一家半死不活的国有企业奇迹般带到纽约上市,使之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国有企业。这个当时在中国第一任证监委主席刘鸿儒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仰融轻易操盘成功。是他,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案;也是他,开启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滔滔大河。
一时间,仰融名声大振。
之后,仰融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创立了犬牙交错的华晨系。在仰融自己绘制的“华晨体系结构图”上,出现了超过50家关联企业,涉及4家上市公司,分别在内地、香港和纽约等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
采访过仰融的记者曾这样描述他: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平时极少把观察他的侧面及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正是这位极少将侧面留给他人观察的资本高手,暗地里不停地将华晨的资产捣腾来捣腾去,并使华晨资产在捣腾的过程中不断增值。
人们在破解华晨谜团时,勾画了一幅华晨迷宫的线路图:第一步,仰融旗下在香港注册的华晨控股出资1200万美元,以40%的比例参股成立沈阳金客;第二步,于1992年5月成立“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发起人是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华晨(香港注册的华晨控股)、中国金融学院、华银信托,注册资金210万元,其中华晨出资200万元;第三步,该基金会在百慕大注册成立海外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汽车,CBA),将基金会发起人之一华晨控股手中的40%沈阳金客股份注入新公司“华晨汽车”;第四步,将基金会手中21.57%的华晨汽车股权与金杯手中11%的沈阳金客股权进行置换,并再注入华晨汽车。这样一来,华晨汽车就持有51%的金客股权,达到了海外上市要求——“单一职能的上市公司,对下面的资产必须有51%的控股权”。最后,华晨汽车成功赴美上市。
之后,仰融一人身兼数职——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一连串的头衔,将此时的仰融包裹得严严实实,也包装得金光灿烂。当时,无人怀疑他化“腐朽”为神奇的资本运作实力,也无人怀疑他个人财富的迅速堆积。
这是个将钱币从左口袋装进右口袋、然后又从右口袋掏出来装进左口袋的资本游戏,如此周而复始,像变戏法一样,不经意间,真正的企业资产就落入仰融构筑华晨系。
“乱花渐欲迷人眼”。乱世华晨像一个迷宫,更像一团乱麻。作为迷宫的总设计师,仰融绝少谈及产权问题,但他对华晨的资产早就垂涎三尺。
2001年国庆节,在一次学习会上,谈到华晨的身世,仰融颇有感慨地说:“华晨的出身不好。什么叫出身不好?当时很多事都说不清楚。直到今天,我有些事是否就有权利讲清,也不一定。”
口将言而嗫嚅,但仰融还是憋不住放出豪言:“原始股本上,国家没有给一分钱,基金会没有给一分钱,任何部门也没有给我一分钱,任何时候也没有国家给我一分钱的凭据。”
仰融此语,似乎要与地方政府摊牌——华晨是属于他个人的。当年,《福布斯》对中国富豪榜进行排名,仰融位列第三,就是将华晨资产算在他的名下。

让华晨资产“仰融化”,这是仰融的如意算盘。至于辽宁省政府,对此事则显得很有城府:华晨上缴的税收并不少,还安置了大量当地劳动力。再说华晨的厂房竖在辽宁,仰融带不走半片瓦。于是,双方暂时相安无事。
2002年,一个旨在提升华晨系“中华”发动机水平的罗孚项目,让仰融“私吞”华晨的野心得以放大并暴露。仰融借与英国罗孚公司合作之机,掏空华晨资金,将项目落户宁波,并觊觎宁波跨海大桥,欲投资并从中受益。
此时,“慕马”案发,沈阳官场发生大地震,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看来,仰融这次是想“趁乱溜走”。自金杯被救活之后,辽宁省就一直将汽车产业作为全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底特律”之梦更是在当地政府官员的心头萦绕,他们自然希望仰融把华晨所有的资产和项目都放到沈阳。
在过去的十年里,地方政府与华晨一直在度“蜜月”,双方相敬如宾。可是,在“慕马”案发的动荡之际,仰融突然掉头南下,这在东北官员看来,无异于吃里爬外的背叛行为。
2002年10月18日,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仰融。但是,佯装在上海住院的仰融已携妻出走,金蝉脱壳,逃往美国。
为了避免资产灾难发生,仰融精心设计了一个庞大而云雾缭绕的华晨“资本迷宫”。但他自己,最终也在迷宫中走失了方向。
七年之痒悲情萦绕
公允地做一评价,仰融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创业英雄。但他,最终还是落寞地倒在与体制的对抗中,并远走他乡。仰融给世人留下的,是争议、官司和散落一地的悲情。
不过,在这七年中,仰融巧妙地利用美国法律,保护了自身的安全。他并不像那些携巨款逃逸国外的贪官那样,潜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或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进行他的产权争夺战。
2002年8月20日,“中华”轿车的市场投放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在热烈喜庆、群贤毕至的舞台上,独缺仰融这个主角。他本应出现这次大会上,在闪光灯下,接受人们的簇拥和祝贺。而此时此刻,他却在大洋彼岸独自黯然神伤,喟叹命运不公。仰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十年创下的“帝国”成了为他人硕果,心有不甘,他要讨回“公道”。
这一年10月14日,仰融通过香港华博财务公司以侵占资产和行政侵权为由,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起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财政部,直接诉讼争议标的高达20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产权纠纷案。为了表明自己的“合法无私”,他甚至签署委托书,宣布将法律确认应得的华晨资产,全部捐献给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或慈善机构。
同年11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仰融的起诉“无可诉性”,暂不受理。他转而在百慕大起诉华晨中国汽车,在美国联邦哥伦比亚地区法院起诉辽宁省政府。最后,均因“不在管辖权内”而告失败。
打官司处处碰壁,仰融退而求其次。但并不是如人们所猜测的那样很闲,倒是忙得不可开交。仰融有个老朋友去美国看他,告诉他说,人家说你背驼了,戴着工人帽,牵着一条狗,在路边喝咖啡。仰融开玩笑说:“这肯定是阶级敌人说的。”
不过,仰融在有空时,去滑雪场滑雪倒是真的,他每年会去两次,一次待上五六天。
仰融在美国重新注册了一家公司,仍旧做汽车,做的是节能和环保的非传统汽车,这家公司可能会在美国和亚洲建两个工厂。仰融还有两个基金会,其中之一叫柏格理基金会,是他2002年到美国以后成立的,主要做慈善教育。2005年,在上汽与南汽争购英国罗孚汽车的白热化阶段,据媒体报道,仰融的身影曾闪现在收购战中。
2008年5月23日,以仰融为董事长的香港公司“远东金源”以400万人民币的全额股权买下吉林一家成立不足一年、尚无任何收益、以采矿为主业的公司吉林晟世,再次将触角伸向中国,伸向他跌倒的地方。
需要提及的是,仰融在产权危机之下能得以“翻牌”,是靠在香港注册的圆通公司的支撑。早在2002年11月22日,仰融通过长途电话遥控主持圆通科技(1188. HK)股东大会,一举罢免了包括吴小安、苏强、洪星、何涛、杨茂曾、孙栋等6人的董事职务。
仰融牢牢掌握着圆通科技的实际控制权,声明圆通科技是他的私人资产。在节节败退之下,仰融至少还有一个圆通科技作为根据地为其“撑腰”。
2003年3月28日,由仰融担任主席的圆通控股,在停牌半年后正式复牌。圆通是仰融缔造的“华晨系”中唯一没有被辽宁省政府收回的资产。此前,2002年10月4日,该公司曾发布公告称,因辽宁省检察院已正式批捕仰融而暂时停牌。
2008年3月3日,圆通控股易名为“远东金源集团”,而远东金源一度被认为是仰融留在中国的“魔戒”,是其重返国内汽车市场的重要平台。
枭雄再来能否重生
商界奇人仰融,就像一团雾,无人知道他的底牌。现有的资料显示,现年52岁的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仰融祖籍安徽,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他去了深圳,几经周折,走上资本运作之路。
仰融说,他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疾地活了下来。但无法考证,他这一段辉煌“兵役史”的真伪。
不过,仰融身在海外,却时时关注着祖国的变化,他与在北京和上海的朋友一直保持联系,及时了解着国内发生的一切,也对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进行反思。
时过境迁。在“和谐中国”的大局之下,七年前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政商博弈”中,曾剑拔弩张、怒目而视的两位当事者,如今各自作了退让:曾经越洋起诉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的仰融,早已主动撤诉;2008年前后,有关方面也对仰融放话:“不影响你的买卖,想做点事情就做吧。”
有了这样的环境,前度刘郎今又来。出走美国七年的仰融,最近再次回到国内媒体的视野,宣布了他一项庞大的重振汽车帝国的规划:计划在美国和国内投资数百亿建立“正道”牌汽车帝国。按照他规划的目标,其汽车帝国要进入全球汽车前三强。
“正道”二字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所写七律诗中所用的诗句。仰融对其“正道”品牌给出的解释是:立足节能、环保,才是未来汽车产品的正道。
目前,仰融的团队正与国内至少5家地方政府就项目引入、选址等问题进行洽谈。据悉,已有两个地方政府的官员赴美国与仰融深度接触,辽宁也是选择之一。
亦如当年构建华晨系,仰融此次出山气魄惊人,霸气依旧:“在中国,一期计划投入400亿~450亿元,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基地。2012年首款车型上市。”6月23日,通过越洋电话,身在美国的仰融在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豪情万丈地透露了他的一揽子 “宏大”计划。
对比国内几个大汽车集团,仰融提出的计划,其产能相当于5个一汽集团。加之其在美国的计划,总体规模已进入全球前5名。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实施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仰融的计划与此不谋而合,也正当其时。
仰融的汽车项目,在美国就需要45亿美元,在中国还额外需要400亿~450亿人民币,总计超过100亿美元。作为融资高手的仰融,利用美国政府的EB-5投资移民政策,要在美国建立投资移民中心,以每人最低投资约50万美元可获得美国绿卡的方式,在中、俄、韩等国吸引投资人。他的这一融资构想虽然遭到各方置疑,但只要能获得美国的相关法律的许可,做起来并非海市蜃楼。
就全球汽车产业走势而言,金融危机已经重创了美国的几大汽车制造商,通用与克莱斯勒相继申请破产保护,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出现历史性巨额亏损,欧洲各大汽车制造商也被迫缩减开支,艰难度日。这一切,给仰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会。
美国两大汽车集团的产能萎缩,为仰融提供了市场空间,也为其收罗人才提供了资源。在此情势下,仰融逆势而上,“抄底”全球汽车业,不能不说是一着妙棋。
而且,仰融打着环保的旗号,正中奥巴马新能源政策的下怀。在美国,仰融计划投资100亿美元,达到300万辆产能。据报道,该计划目前已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并无偿得到3万亩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多项税收减免政策。
至于仰融的所谓“戴罪之身”,七年前,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捕仰融,按照内地法律,至今尚未超过法律追诉期限。不过,“相逢一笑泯恩仇”。平心而论,也许辽宁省政府当年就压根儿没有真的想把仰融抓进大牢。
不过,仰融要戴着“镣铐”回内地创业,少不了面对法律层面的尴尬。最近,他与合伙人王晓麟的恩怨浮出水面,两人分道扬镳演绎出一场官司,也不免牵扯他的精力。但仰融对此坦然面对,所言依然是志在必得。
有分析人士指出:重出江湖的仰融如果能成功,那真是一个奇迹。他的成功,将给全球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增加一个新的商业案例。
仰融简介
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2年10月9日,华晨汽车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例。他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A股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元人民币的“华晨系”。
2001年度,居《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三位。2002年5月,自称受到“迫害”,出走美国,2002年10月,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的人,也曾是300亿企业资产的“主人”。他越洋起诉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⑹ 仰融近况

他仍然担任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以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

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

成就

1992年10月9日,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NYSE.CBA)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

接着,他又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

仰融曾居2001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三位。2002年5月,自称受到“迫害”出走美国,2002年10月,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然而,过去一年中,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⑺ 法院正式宣布华晨破产,这是否会涉及华晨宝马

法院正式宣布华晨破产,这会涉及华晨宝马,因为宝马属于华晨旗下的一个产品,所以他也会受到一定的波及,而且股票也会下跌,从而减少相应的经济收入价值。

⑻ 仰融的身世

一、 仰融其人

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然而,过去一年中,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仰融,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现在他仍然担任所谓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以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2年10月9日,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NYSE.CBA)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这个当时在刘鸿儒(中国第一任证监会主席)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一个叫仰融的人操盘成功了,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
10年来,他又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

一位采访过仰融的记者这样描述他: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的仰融,平时极少把观察他侧面以至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
传媒中,仰融公开的履历总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说起。即便是补写上前面关于仰融的最初身世,在仰融作为企业家的履历中始终有一段空白。最经常看到关于仰融的介绍是这样的:现年49岁的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领导的华晨在纽约、中国香港和上海三地都拥有上市公司。在去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亿元的资产名列第三。
据了解,仰融祖籍安徽,本人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去了深圳,几经周折,慢慢走上资本运作之路。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仰融曾对人讲过自己在华晨之前的经历,"……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废地活了下来,这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时也很寒酸。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当时公司只有借款400万元,员工5、6个,主要业务是为人拆借资金,兼做债券和股票买卖。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时积累的。
仰融没说清过自己的来历,更没说清过华晨的出身,他曾说过:"华晨出身不好,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事不得不迷。华晨经历的一些事,不管别人怎样迷惑,到今天我可能也没有权力说清楚。"
也许因为这种扑朔迷离,金杯汽车中甚至传闻,"仰融的名字是假的。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传闻毕竟是传闻。仰融的一位儿时伙伴说:"仰融从小就姓仰,只是以前的名字是叫仰勇,什么时候改的名儿也说不好。仰融从小人很聪明,但不安分。"

商海十年,仰融成功了。他一手缔造了一个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华晨帝国。央视将其评为2001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

纵观仰融的发迹史,遭遇“金杯”是其事业的转折点。而“金杯汽车”始终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华晨帝国就是仰融将金杯汽车反复包装的产物。(上述介绍来自网上材料)

二、 仰融案始末

1991年仰融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了一家生产汽车的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名为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汽车),其主要合作方是由仰融全资拥有的在香港设立的华博财务公司(华博)和沈阳市政府拥有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金杯)。合资企业设立之时,金杯拥有沈阳汽车60%的股权,华博拥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拥有15%的股权。华博随后收购了海南的股权,使得沈阳汽车的股权结构变为60/40,即金杯控股60%,华博控股40%。

为通过进入美国资本市场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合作方准备将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仰融作为沈阳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和经理,在百慕大成立了百慕大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作为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融资工具,并将其40%的股权转让给了的华晨中国。金杯亦将其在沈阳汽车的11%股权转让给华晨中国,至此,华晨中国拥有沈阳汽车51%的权益。作为转让11%股权的回报,金杯取得了华晨中国21.57%的股份,使仰融在华晨中国的股份减至78.43%。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股票,筹备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发行以及纽约证交所上市过程中,中国政府高层官员通知仰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应是一家中国实体,而非某香港私人企业,这样,将是50年来中国公司首次在美国登记和上市。仰融理解如果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一家中国非政府组织担任即可满足中国政府的要求。1992年5月,华博、中国人民银行及另外几家中国政府机构成立了一家非政府组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尚明担任基金会主席,仰融任副主席。

1992年9月,华博将其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转让给了基金会。最终,仰融与尚明同意“基金会将为华博托管股份,事实上作为华博的被指定人”,仰融全权管理、控制和支配基金会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被转让的华晨中国的股份以基金会的名义持有。在这一安排下,加之2002年10月华晨中国出售了28.75%的股权,基金会拥有了华晨中国55.85%的股权,金杯拥有15.37%的股权。根据仰融的指示,华博支付了华晨中国股票登记和上市的费用,并为基金会支付了各项管理费用。他还负责华晨中国的主要股东在沈阳汽车的工作,安排为丰田和通用汽车生产汽车。沈阳汽车的所有生产设施均在辽宁省。

与此同时,2002年初,辽宁省政府成立了一个由省长助理领导的“工作小组”。2002年3月,工作小组宣布基金会名下的所有股权,包括仰融在华晨中国的权益,均为国有资产,要求他将这些股份转让给省政府。仰融拒绝之后,工作小组通知仰融和华晨中国董事会,基金会不再承认华博在华晨中国的受益权益。根据辽宁省政府的指示,华晨中国董事会解除了仰融总裁、首席执行官和董事的职务,将工作小组成员安排在这些职务和其他管理职务上。2002年10月,新组建的华晨中国董事会不再支付仰融工资,并于次月解除了其经理职务,终止其劳动合同。辽宁省政府还成立了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新华晨),任命省政府官员作为新公司的管理人员。大约两个月后,新华晨以市场价格的6%即1800万美元收购了名义上由基金会为华博托管的华晨中国的股份。新华晨与华晨中国董事会并对剩余的华晨中国的股份,包括纽约证交所交易的股份进行了要约收购,导致2002年12月18日至19日华晨中国股票在纽约证交所停牌。

当工作小组进行收购时,仰融代表华博在各级法院寻求救济。2002年9月27日,华博财务向北京高院提出诉讼告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要求确认其在基金会的投资权益,包括华晨股权。2002年10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庭正式受理该案。2002年10月18日,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仰融。2002年12月2日,华博收到一份通知称,北京高院驳回起诉,并本着“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将此案移交辽宁省公安厅调查。至此,北京的起诉结束。仰融出走美国。

2002年12月18日,华晨中国在香港发布公告称,辽宁国有独资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同基金会就基金会所持有的39.4%股权正式签署收购协议。2003年1月,仰融以基金会股权不明为由,提请百慕大法院发出禁止令,禁止华晨中国出售其股权。百慕大高等法院经过调查,于2月12日宣布驳回禁止令。

针对仰融在百慕大起诉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华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一案,2003年12月31日,百慕大法院已做出判决,驳回仰融的诉讼。
百慕大诉讼是仰融以华博财务有限公司的名义提出的。华博公司声称其“拥有的华晨中国中的股权,被中国辽宁省政府拥有的华晨集团错误征收”。百慕大法院经对本案事实、证据全面审理,作出判决认定:“华博公司从未拥有华晨中国的任何股权”。法院还认为,华博公司的诉讼不是“可信的诉讼”;华博公司提出“其以信托方式将华晨中国的股权交给基金会”的主张构成“滥用法院程序”;华博公司是在“蓄意误导法院”,没有向法院说明华博公司从未拥有CBA股权的证据,是对“重大”事项未作披露的“严重”行为;华博公司“故意向法院隐瞒事实”。据此,PhilipStorr大法官在判决书中警告仰融:如果他本人以个人名义重新起诉,就意味着他在此前向法院提交的所有证言都是谎言,希望他不要再做浪费法律资源的事情。
虽然仰融对该判决可以上诉,但熟悉此案的律师都认为,上诉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百慕大法院的判决实际上彻底宣判了仰融对华晨中国资产图谋的破灭。

在百慕大法院驳回禁止令后,2003年8月7日,仰融在美国华盛顿联邦法院以个人名义起诉辽宁省政府,此案在当地时间8月7日一经受理便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事实上,仰融正在将这场私人产权纠纷案作为“人质”,向一个地方政府“挑战”
2003年8月8日凌晨5点(纽约东部时间8月7日下午),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立案受理新中国历史上首例美国公民状告中国地方政府的诉讼案: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代码:1114;纽约上市代码:CBA,下简称“华晨汽车”)的前主席仰融在美国起诉辽宁省政府。

“起诉书”称,原告仰融,Rhea Yeung(仰妻)及华博财务(仰融持70%股权)因辽宁省不正当行为,财产被不当剥夺。其有关请求包括:辽宁省政府将华晨汽车和其他产权利益还给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废止华晨汽车的交易,命令将此股份和其他产权交还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依华博股份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金额由审判证明,和从原告夺走的其他财产;废止华博在华晨股份的交易(指华博将39.45%的股权交给基金会),被告将此股份交还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依原告被辽宁省转换的华晨股份及其他产权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金额由审判证明;律师费及该案诉讼费;等等。

8月21日,美国联邦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庭,就仰融等起诉辽宁省政府非法侵占财产一案,正式向辽宁省政府发出民事案传票,并以特快形式寄往中国司法部,由司法部传送辽宁省政府。该传票称:被告方需在送达后的60日内答辩,如被告未按时送达答辩,法庭将以缺席判决被告方败诉,并按原告方诉状要求的赔偿请求做出判决。

中国司法部已经拒绝了仰融律师提出的司法文书送达请求。司法部有关人士指出,根据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任何外国司法机构都不能对另一主权国家、国家机构行使管辖权。根据《海牙送达公约》第13条第一款“执行请求将损害被请求国家主权或利益”的不予送达的规定,中国司法部拒绝了仰融的律师的送达请求,拒绝函已经寄送请求方,并退回仰融的律师的请求及其所附的司法文书。

中国司法部10月8日拒绝仰融在美诉辽宁省政府产权纠纷案的律师司法文书的送达请求后,次日,美国律师即通过哥伦比亚地方法院,以外交途径将文件 递交到美国国务院,由其下属的特殊领事服务司负责,将该案的法律文书送往中国外交部。

收到美方通过外交途径转递的传票后,辽宁省政府积极出庭应诉,请求美法院驳回仰融的诉讼请求。美国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辽宁省政府征收华晨中国的股份是主权行为,辽宁省政府享有豁免。地区法院根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在2005年作出判决,驳回仰融的起诉。仰融随后提出上诉,对地区法院拒绝适用商业行为例外提出质疑。

美国上诉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巡回法庭在2006年7月7日就仰融的上诉作出判决,维持地区法院因缺乏标的管辖权而驳回起诉。(一审、上诉审判决书附后)。

三、 仰融案引发的国际法问题

仰融案在中美法律界引起极大关注,该案涉及众多法律问题,特别是涉及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方面的问题,如涉外案件的域外送达问题、涉外案件的管辖权问题、国家主权豁免问题等。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外特别在美国面临多次被诉。在以往的案件中,中国政府坚持绝对豁免论,并且美国国务院也会出面干预此类案件中。可在近年来的案件中,美国国务院基本不再插手此类案件,而让中国直接出庭应诉,例如,在仰融案件中,美国国务院就没有对美国法院提供有关意见。这些案件涉及问题较多,国际法专业的学生应予特别关注。

⑼ 仰融案的仰融其人

仰融,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现 在他仍然担任所谓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以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2年10月9日,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NYSE.CBA)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这个当时在刘鸿儒(中国第一任证监会主席)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一个叫仰融的人操盘成功了,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
10 年来,他又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
一位采访过仰融的记者这样描述他: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的仰融,平时极少把观察他侧面以至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
传媒中,仰融公开的履历总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说起。即便是补写上前面关于仰融的最初身世,在仰融作为企业家的履历中始终有一段空白。最经常看到关于仰融的介绍是这样的:现年49岁的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领导的华晨在纽约、中国香港和上海三地都拥有上市公司。在去 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亿元的资产名列第三。
据了解,仰融祖籍安徽,本人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去了深圳,几经周折,慢慢走上资本运作之路。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仰融曾对人讲过自己在华晨之前的经历,……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废地活了下来,这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时也很寒酸。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当时公司只有借款400万元,员工5、6个,主要业务是为人拆借资金,兼做债券和股票买卖。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时积累的。
仰融没说清过自己的来历,更没说清过华晨的出身,他曾说过:华晨出身不好,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事不得不迷。华晨经历的一些事,不管别人怎样迷惑,到今天我可能也没有权力说清楚。
也许因为这种扑朔迷离,金杯汽车中甚至传闻,仰融的名字是假的。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传闻毕竟是传闻。仰融的一位儿时伙伴说:仰融从小就姓仰,只是以前的名字是叫仰勇,什么时候改的名儿也说不好。仰融从小人很聪明,但不安分。
商海十年,仰融成功了。他一手缔造了一个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华晨帝国。央视将其评为2001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
纵观仰融的发迹史,遭遇“金杯”是其事业的转折点。而“金杯汽车”始终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华晨帝国就是仰融将金杯汽车反复包装的产物。(上述介绍来自网上材料)

⑽ 华晨宝马股票代码是什么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世界级高档汽车制造商。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是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英文简称BBA)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从事BMW品牌汽车的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

华晨宝马本身不是上市公司,相关联的两只股票可在英为财情查询:

港股华晨汽车

德国宝马股票

至于申华控股,也有一定关联。但较小。

1999年4月11日,珠海华晨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华晨实业公司通过收购深圳市君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深圳正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而间接持有申华控股15.19%股权。2003年8月19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珠海华晨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深圳正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辽宁正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并间接持有上海申华13.75%的股权,从而将申华控股真正纳入了华晨体系。目前,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申华控股22.93%的股权,公司与CBA、金杯汽车一同成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三大产业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