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正大集团与中国中铁股票

正大集团与中国中铁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2-02 15:53:49

❶ 正大集团是否A股上市

朋友,这个正大集团目前不属于中国大陆的上市公司。

❷ 正大集团怎么样

文:小飞
前言:近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表示,截至8月底,今年公司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317.85亿元,同比下降5.33%。据2021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56亿元,同比增长0.89%;净利润为580.1亿元,同比下降15.5%。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国平安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截至2020年,中国平安总资产9.528万亿,个人客户数超2.18亿,互联网用户超5.98亿。

在2021年度《财富》世界500强中,中国平安位列第16位 ,全球金融企业排名第2位,在中国入围企业中排名第5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业绩增长放缓和投资项目频频受挫,平安股价今年出现下跌,创近4年新低。同时作为A+ H上市的保险巨头企业,中国平安也遭遇了一些股东减持。而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平安属于国企还是私企的问题,也困扰着不少网友。这个问题得从平安保险的创立之初开始说起。
成立之初中国平安只有两个股东:中国工商银行和招商局集团,因此在成立之初是一家真正的国有控股企业,但马哲明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平安的性质。他认为,国企股东的一些想法干扰了企业做大做强,甚至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于是马明哲提出了股权分散,用管理团队来对公司绝对控制,同样避免一家独大。

同时,为了快速发展,马明哲采取引进外资的方式,卜蜂集团、摩根大通、贝莱德先后入股。其实第一个出现的外资是英国的汇丰银行,该银行曾是平安银行最大股东,在汇丰控股的10年中,中国平安的市值也迎来了一路攀升。后来,由于许多人觉得外资无法掌握这样的企业等种种原因,汇丰多次将手中平安股份出售给卜蜂集团,卜蜂集团也顺势成为中国平安最大股东。
虽然,近年来卜蜂集团不断减持,但如今卜蜂集团(7%左右)仍然是中国平安的大股东,所以中国平安显然也已经不再是一家国有企业了。此外,中国工商银行官方在回答一位网民提问时也明确表示,中国平安不是国企,这可以说是官方给出的准确答案。

当然,由于第一大股东卜蜂集团的持股比例无法控股,如今的中国平安处于没有控股股东的局面,而且股权相对分散。除外资外,央企、民企和个人也参与其中。所以中国平安还是由马明哲及其团队牢牢掌控着,也就是说还是掌握在我国手中的。
董事长马明哲三度增持中国平安
随着中国平安市值的下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14日披露的信息显示,马明哲以每股50.34元的平均价格增持了6.4万股中国平安A股,耗资322.18万元。而这并不是马明哲第一次增持中国平安的股份了。首次是在9月3日,耗资207.36万元买入了4万股中国平安A股。

紧接着9月7日以51.73元/股的均价继续增持公司A股股票40000股,耗资近207万元。此外,平安的多名高管也在积极增持中国平安。如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亦以58.45港元/股的平均价格,增持公司H股40000股股票,耗资233.8万港元。
卜蜂集团(正大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卜蜂集团除了是中国平安最大股东外,还是中信股份第二大股。大家可能会感觉到陌生,这家卜蜂集团究竟是什么来路,但如果说起卜蜂集团的另一个名字“正大集团”,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正大集团虽然属于外资企业,但已经深入我国。目前,正大集团在中国市场累计投资1200亿元,涉及生猪养殖、电商、生鲜食品、超市等多个方面,拥有600多家子公司,所以也被称为国内“第一外企”。

公开资料显示,正大集团的创始人谢易初是广东潮汕人,后来去泰国创业。1921年成立正大集团,逐渐经营起来发展壮大。随后小儿子谢国民成为正大集团接班人,受父亲影响,谢国民接手后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深圳第一家外资企业就是由正大集团投资,中国市场也已成为正大集团的重要收入来源地。所以在中国市场赚钱的同时,正大集团还坚持公益事业,在去年疫情期间,它向国内捐赠了5000多万元。

如今,谢国民已经“退休”,正大集团的董事长由谢国民的儿子谢吉人接班。而据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谢国民及其儿子谢吉人均已加入中国香港籍,成为中国公民。

❸ 改名:“易初莲花”为什么改名“卜蜂莲花”

三年前,这家以莲花作为标识的超市将"易初莲花"将更名为"卜蜂莲花",并解释"易初"取自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父亲、正大集团创始人谢易初的名字,由于正大集团已决定其父的名讳今后只用于慈善事业,所以易初莲花超市才会更名。

泰国零售超市易初莲花将更名为“卜蜂莲花”。易初莲花总部向全国各个区域发出通知,在中国使用三年多的“易初莲花”名字将陆续改为“卜蜂莲花”。

据透露,2007年4月在易初莲花的年会上,相关材料已更改为“卜蜂莲花”,但是当时内部分歧较大,部分人觉得拗口,所以“卜蜂莲花”的名字迟迟未被确定,后来还增加了“莲花”、“正大莲花”等多个候选名。最后正大集团还是决定将68家门店全部更名为“卜蜂莲花”。

(3)正大集团与中国中铁股票扩展阅读

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正大集团时时不忘对祖国的深深回报,在投资企业的同时,正大集团怀着奉献爱心的情怀,重视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10多年前,正大集团就与中央电视台合办《正大综艺》节目,为中国千家万户家庭带来欢乐,并开创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全新的模式。

“非典”期间,正大集团向中国政府捐赠人民币1千万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正大集团向四川地震灾区累计捐赠人民币3千余万元。此外,正大集团还无偿捐助国内外教育事业并多次捐助国内各大学和其他教育研究机构,积极扶贫救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多年来,正大集团为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金额超5亿元人民币。

❹ 正大集团股票到哪里查

正大集团是泰籍华人,著名潮汕企业家谢易初、谢少飞兄弟创办的知名跨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称作Charoen Pokphand Group(卜蜂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正大集团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属400多家公司,员工人数近20万人。没有在A股上市。

❺ 泰国正大集团的股票代码

香港股票,代码是【0121】。

❻ 泰国正大集团在香港上市,股票编码 0121

正大集团国外名称是卜蜂国际,港股的股票代码是00043。公司董事长是谢国民。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动物饲料,食品加工,禽畜养殖。公司第一大股东是cfp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7.83%。公司第二大股东是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吃苦比例25%。公司2019年上半年业绩同比下降25%,主要原因是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公司表示负面影响会随着中国业绩改善而抵消。

❼ 谢国民的人物经历

谢国民是幸运的,从早年开始,他没有像别的
成功人士那样有辛酸的童年,也没有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史。他是从父亲谢易初手中接过“正大集团”的,那年他刚29岁。
但是,从父亲谢易初那里,他了解到父亲当年创办“正大集团 ”却是经历了一番艰辛的。他的父亲谢易初1896年诞生在广东澄海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谢国民的企业家眼光还体现在他对香港作为与大陆的贸易桥梁的认识上。他很早就开始在香港做股票买卖,“正大集团”的股票在香港上市后十分抢手。1989年,他又开始收购香港百货商店,向香港的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涉足。据透露,谢国民在这些领域中已投资1000多万美元。他已牢牢地占据了香港这个桥头堡。
谢国民1939年生于曼谷,祖籍澄海外砂蓬中乡,他的父亲就是著名旅泰侨商谢易初。谢易初是昔年以8个银元作盘缠只身到泰国谋生的,创办“正大庄”种子店,1953年创办了以经营菜籽和农牧产品为主的“正大集团”。
谢国民在四兄弟中排行老四。小时候,父亲为了让他学习中文,送他回汕头念书。后来他又到香港学习经济管理和商务。大学毕业后他回到泰国。但父亲没有让他马上进入正大集团,而是吩咐他在其他公司谋职,以积累从商经验。
谢国民先在国营蛋类合作社等单位工作了近5年之久,1963年才到父亲创办的正大集团任职,由于吃苦勤奋,在他身上看不到富家子弟常带有的骄气,却显露出了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和深谋善断的企业家气魄,给父亲留下极佳的印象。
1968年,谢易初把正大集团董事长的大权交给了谢国民,谢国民成了这个集团的掌舵人。
谢国民接任正大集团董事长之后,即表现出一个勇于开拓的进取型企业家的作风。正大集团在他的领导下向农牧工商的方向高速发展。正大集团在世界各地拥有26个饲料厂,年产量250万吨;在泰国有50多家经营饲料的公司,垄断了泰国国内的饲料市场;在东南亚、中国、美国、欧洲及大洋洲共有200多家分公司。
在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大陆刚刚开放,谢国民作出了在中国投资这一令世界经济人士震撼的举动。正大集团成了第一个来中国投资的外资集团,也是在中国投资项目最多,投贸额最大的外国公司之一。他与中国合资及独资经营的企业超过70家,范围从初期的饲料加工、摩托车制造发展到房地产、金融及通讯领域。
正大集团由于谢国民的领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人说,谢国民的成功是因为他比较聪明地利用了泰国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优势。这话一点没错。泰国是一个得天独厚、资源丰富的农业国,农业既是泰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泰国国民经济的优势。
正大集团以农产品加工为起点,就地取材,发挥泰国农业优势,符合泰国国情,有利于泰国的国计民生,可说是在泰国历史的交接点上应运而生。谢国民的“正大”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均取自泰国的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这样使原料来源有了绝对保证。就地原料价格低廉,加工运输距离短,运费也少,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消费者的负担,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他所经营的养鸡业、养猪业、蔬菜业、养虾业、养鸭业等,都适应战后泰国和世界各国经济有所发展、人口有所增长后提出改善生活、增加肉食的需求,因此销路畅旺,生产不断扩大,为正大集团由农业集团发展为农牧工商综合集团铺平了道路。泰国的农业资源和农业的优势满足了“正大”成功的基本条件。

❽ 保监会否决正大集团

平安集团国家的确没有控股,但是在A股(深圳)、H股(香港)2地发行股票,就意味着该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接受社会、媒体、交易所、保监会、银监会等的监督。随着汇丰控股(英国的大财团)退出,有泰国的正大集团接手,成为第一大股东,还有深圳市的地方国资有持股,具体参看()。还有管理层和员工持股。
其实,这个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一方面您可以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即使大型国资控股经营,也存在市场风险,不能保证任何投资稳赚不赔,接受与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相适应的收益水平。这样财产的安全性才有一定的保障。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❾ 论私有企业股份激励机制的利与弊(请各位不吝赐教.谢谢)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赠与职工股权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据统计,全球排名前500位的大型高科技工业企业,几乎全部实行股权激励机制。
.
大部分职业经理人认为,持股对企业发展绝对有好处。正如驭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高级咨询师范圣明所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职业经理人持股,有利于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家同心同德,有利于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有利于稳定人才、防范企业内控、提高风险预警,从而推进企业的目标更好地实现。
.
惠泉公司南厂厂长庄学勇也认为,股权激励,有利于企业进一步规范化,持股后的高管就有机会参与公司的决策,这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比如,以前可能觉得是在为企业工作,现在就是在为自己工作了。
.
福建正大集团董事长助理、行政总监陈椽柜也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缓解员工流动频繁的现象,从而减弱企业之间的人才恶性竞争。刘来欣也认为,如果把员工持股这一做法在泉州企业中加以推广,使之形成一种企业文化,那么对推动泉州整个区域企业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
股权激励也有风险
.
“实施股权激励,应该对少数人,如果所有员工都这样激励,那就等于吃大锅饭。”石狮人才网营运经理马计划一语中的。
.
晋江某鞋企的人力资源部魏经理也认为,股权激励有好处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中国上市公司现在仍处于市场化转轨的阶段,治理结构尚不到位,投资者和经营者界限有待进一步理清。而一旦得不到公司治理结构的有力支撑,股权激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难以为继,甚至可能成为个别利益体牟取私利的寻租工具。
.
此外,这还可能带来经营者的短期行为。由于股票期权的收益取决于行权之日市场上的股票价格高于行权价格,因而可能促使公司的经营者片面追求股价提升的短期行为,而放弃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投资,从而降低了股票期权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
.
实施还有差距
.
达利集团的陈宗吉认为,股权激励虽然很好,但并不是唯一做法。他认为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员工先看到企业发展的希望。比如,达利这几年发展迅猛,投入巨资的饮料生产线,现在已步入了正轨。企业在壮大的同时,吸引了很多人才的加盟,如现在的饮料总监就是拿国务院特殊津贴的。
.
“从长远来看,这肯定是个趋势。”陈宗吉打比方说,10年前,泉州有多少企业懂得善待员工?现在,不要政府说,企业已经积极在做了。所以等泉企整体发展再上一个台阶时,如果股权激励的推行确实给先行的企业带来了好的回报,那其他企业肯定都抢着做了。企业都是现实的,老板受益后,要推动一件事就快得多。
.
“但是,该制度的实施,对泉州的中小企业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范圣明分析说,股权激励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长效机制,目前在泉州只有七匹狼等几家上规模企业采用,大部分泉州企业仍然处于现代企业发展的中低级阶段,企业用人短期行为仍然存在。
.
马计划也认为,现在仍有不少企业连绩效管理都做不清楚,甚至还有一些中小企业连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尚未分离,谈何股权激励。因此,最根本的还是要泉企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