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富豪当中有个是炒股票的请问他叫什么名字今年排第几
股神巴菲特,世界第三
『贰』 为什么默多克的妻子邓云迪保护了一下她老公,新闻集团的股票便会大涨6%
其实这是西方的一种价值观念!因为在西方人的眼中,一个男人的事业往往与他们的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成功的商业领袖能得到家人的尊重与爱戴,一个家庭很和睦,那么他将会更加专心自己的事业!所以也将更容易为他的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所以有更多的投资者倾向于购买他的股票,自然股价也就水涨船高!
『叁』 道琼斯指数的指数
平时所说的道琼斯指数就是指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这是一种代表性强,应用范围广,作用突出的股价指数,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最有权威性的一种股票价格指数。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于1896年5月26日问世。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目前由《华尔街日报》编辑部维护,其成份股的选择标准包括成份股公司持续发展,规模较大、声誉卓著,具有行业代表性,并且为大多数投资者所追捧。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30种成份股是美国蓝筹股的代表。这个神秘的指数的细微变化,带给亿万人惊恐或狂喜,它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财务指标,而是世界金融文化的代号。
原因之一是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所选用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这些股票的发行公司都是本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公司,其股票行情为世界股票市场所瞩目,各国投资者都极为重视。为了保持这一特点,道琼斯公司对其编制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所选用的股票经常予以调整,用具有活力的更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替代那些失去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自1928年以来,仅用于计算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的30种工商业公司股票,已有30次更换,几乎每两年就要有一个新公司的股票代替老公司的股票。
原因之二是,公布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的新闻载体--《华尔街日报》是世界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该报每天详尽报道其每个小时计算的采样股票平均指数、百分比变动率、每种采样股票的成交数额等,并注意对股票分股后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进行校正。在纽约证券交易营业时间里,每隔半小时公布一次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原因之三是,这一股票价格平均指数自编制以来从未间断,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时期的股票行情和经济发展情况,成为反映美国股市行情变化最敏感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之一,是观察市场动态和从事股票投资的主要参考。
但是由于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是一种成分股指数,它包括的公司仅占目前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极少部分,而且多是热门股,且未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服务性行业和金融业的公司包括在内,所以它的代表性也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 从1996年5月25开始,还针对我国的股票市场编制了道琼斯中国股票指数。截至1998年4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88支股票作为其成分股入选,故称为道琼斯中国88股票指数。 道琼工业指数首次在1896年5月26日公布,它象征着美国工业中最重要的12种股票的平均数。至今为止,在这12种成份股中,只有通用电气仍然留在指数中。其余11种为(以下按公司英文名顺序排列):
美国棉花油制造公司,Bestfoods的前身,现为联合利华的一部份
美国糖类公司,现为Amstar Holdings
美国烟草公司,在1911年因违反反托拉斯法被迫分割
芝加哥燃气公司,在1897年被Peoples Gas Light & Coke Co.收购(现为人民能源公司)
Distilling & Cattle Feeding Company,现为Millennium Chemicals
Laclede Gas Light Company,仍以The Laclede Group之名运作
National Lead Company,现为NL Instries
北美公司,在1940年代破产
田纳西煤、铁与铁路公司,在1907年被美国钢铁收购
美国皮草公司,1952年解散
美国橡胶公司,1967年改名为Uniroyal(台译:优耐陆),1990年被米其林收购。
当它首次被公布时,指数是40.94点。它被当作平均指数来计算,首先加上所有成份股的价格,再除以股票的数目。1916年,道琼工业指数中的股票数目增加到20种,最后在1928年增加到30种。到了1972年11月14日,平均指数首次超过1000点(1003.16点)。
1980年代后,特别是1990年代,可以看到平均指数出现非常迅速的增长。1995年11月21日,它首次超过5000点(5023.55点)。到1999年3月29日,道琼工业指数收盘达到了10,006.78点,首次超过了10,000点大关。仅仅一个月后的5月3日,它收盘时达到11014.70点,首次超过11,000点。但到2002年中期,它回到1998年的8000点水平。在2002年10月9日,道琼工业指数掉到7286.27点的低点,它是自从1997年10月以来的收盘最低点。但是,在2003年底,道琼工业指数回到了10,000点水平。在2006年10月19日,即黑色星期一19周年的日子,道琼工业指数突破12,000点,随后在2007年4月25日首破13,000点,当日收市点数为13,089.89点,最高曾见13,107.45点。
2007年7月19日,道琼工业指数首次突破14,000点,当日收市点数为14,000.41点,最高曾见14,015.85点,由4月25日的13,089.89点,升至7月19日的14,000.41点,只是仅仅三个月的事。之后虽一度下跌,但在10月初时再破前高,达到14198.1的历史新高。
因美国次级房贷等影响,2007年11月开始下跌,到2008年10月6日,再次跌破10000点。此后,急剧下挫。到10月9日,跌破9000点。道琼工业指数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发生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当时平均指数下跌了22.6%。最大单日点数跌幅发生在2008年9月29日,当时道琼工业指数下跌777.68点,收10,365.45点.
但随后因为连串因应次级房贷的财经政策推陈出新,在2008年10月13日又创下单日最大涨点记录。当天道琼工业指数劲扬936.42点,收9,387.61点。
2011年8月4日,受美国债务危机预期影响,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512.76点,收于11383.68点,跌幅为4.31%。 道琼工业指数的个体成份偶尔由于市场环境的理由而改变,它们由《华尔街日报》的编辑所选择。当其中的公司被取代,将调整个体比重,使平均指数不受公司更换的直接影响。
1999年11月1日,雪佛龙、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西尔斯公司和美国联合碳化物从道琼工业指数中剔除,加入英特尔、微软、家得宝和西南贝尔公司。英特尔和微软成为首两间从纳斯达克调换到道琼工业指数的公司。
2004年4月8日,国际纸业、AT&T和伊士曼柯达公司被辉瑞制药、Verizon和美国国际集团代替。2005年12月1日,AT&T重返道琼工业平均指数。2008年2月19日,阿尔特里亚集团(Altria Group)和霍尼韦尔国际公司(Honeywell)被剔除出道琼工业平均指数,加入美国银行和雪佛龙。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6月1日早上,通用汽车公司正式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保护。据悉,美国政府将向重组后的通用提供总计达到300亿美元的援助。据悉,根据新闻集团(NewsCorp.)设立的标准,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后,该公司将退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由思科取而代之,将于2009年6月8日正式成为成份股。 公司 行业 股票代号 耐克 服装 NKE 卡夫公司 食品 KFT 美国运通公司 金融服务 AXP 波音公司 航空航天 BA 花旗集团 金融服务 C 卡特彼勒公司 重型机械 CAT 杜邦公司 化工 DD 迪士尼 娱乐业 DIS 通用电气公司 电子、金融服务 GE 思科 电子 CSCO 家得宝公司 零售、家居改善 HD 雪佛龙 石油 CVX 维信公司 信用卡 V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硬件、软件和服务 IBM 英特尔 微处理器 INTC 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 JNJ 摩根大通公司 金融服务 JPM 可口可乐公司 饮料 KO 麦当劳 快餐、特许经营 MCD 3M公司 原料、电子 MMM 高盛 银行 GS 默克制药公司 制药 MRK 微软 软件 MSFT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 PFE 宝洁公司 家庭用品、制药 PG 苹果公司 消费电子产品 AAPL 联合科技公司 航空、防御 UTX Verizon 电讯 VZ 沃尔玛 零售业 WMT 埃克森美孚公司 石油 XOM
『肆』 道琼斯指数是什么
你好,美国道琼斯指数是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亨利·道在1884年编制的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美国道琼斯指数全称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也被成为道琼斯工业指数,属于现存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股票指数。美国道琼斯指数中,包括美国在30年内最大的、最知名的上市公司。
美国道琼斯指数有部分类似于A股市场的的主板指数,主要都是由市场行业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组合而成。美国道琼斯指数对美国的股票价格走势会有较大的影响程度,就像A股市场主板指数对A股中股票的影响。
因美国金融市场属于世界金融业的核心区域,加上美国道琼斯指数在美国金融业地位很高。所以,美国道琼斯指数如果出现较大的指数变动或者趋势变动,也会对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造成部分的影响程度。
总体来说,美国道琼斯指数是一种美国金融市场中的指数指标,因为它的特殊地位,对很多方面都会有所影响,也会反映出不同的市场经济信号。
『伍』 关于新闻集团全球化问题
你可以读一下周小普主编的《全球化媒介奇观——默多克新闻集团解读》其全球化战略实施的硬件和软件特点是:
(1)并购战略——兼并、收购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常用的手段,人们习惯上将两者合称为“并购”,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把原来 各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势融合到一起,借以弥补各企业的某些劣势。并购还可以解决公司上市问题,新闻集团属下的天空环球网络公司急欲收购美国直播电视公司就是典型的一例。值得一提的是,购并还是实现跨媒体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默多克在实现从早期的平面媒体向后期的立体媒体横跨时就是运用了并购。
(2)一体化战略——是企业内部按照专业、功能或“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工经营,甚至独立经营上、中、下游产品或服务,上下连通,整体对外。一体化战略能够建立某种关联,达到资源共享,实现协同作战的作用,最终会降低成本。
(3)重视新技术战略——报纸是新闻集团赖以发家的基础,但是,新闻集团又不囿于报纸这种传统媒体,而是走在每次传媒科技革命的最前面,经营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因特网等新兴媒体;同时,始终没有放弃对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技术改造。新闻集团在收购《泰晤士报》、《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之后,进口印刷设备来提高报纸的印刷速度。
(4)多样化经营战略——它指的是企业在经营主体业务的同时经营若干相关甚至毫无关系的企业,使企业全面扩张。新闻集团经营的业务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外,还广泛涉足航空、石油、矿业、羊毛、赌博业、体育娱乐业。这样可以用某些业务的盈利来弥补另一种业务上的亏损,从而化解经营风险。
(5)本土化战略——实行本土化战略,才能尽可能快地适应对方国家的人文环境,熟悉其经济运行模式和企业经营方式;才能尽快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消费心理,消除对方国家对外国资本的歧视和市场壁垒。新闻集团推行本土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密切与当地政府的联系,走上层路线。
(6)全球化战略——借助全球化,跨国传媒公司把已经在本国产生过价值的内容输出到国外市场,再榨取一道“剩余价值”,不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默多克“支配一切”的包袱就是创立一个世界性的信息公司,在这个公司里软件和销售系统在世界各地的每个市场紧密结合。新闻集团这样界定自身的使命:“在全世界制作、传播高质量的新闻、体育和娱乐。”
(7)创新战略——默多克成功地建立了一个既能掌握变化又能自我改变的组织。不断收购新公司是他实践创新战略的方法之一,通过收购不断将新鲜血液和新文化注入他的王国。同时,他还使新闻公司不断进入新市场或不断推出新产品。
(8)联盟战略——战略联盟是竞合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新闻集团得以在全球拓展业务,战略联盟是其秘密武器。默多克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与强大的对手联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与实力对等或强大的对手盲目竞争很可能一败涂地,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耽误时间、贻误商机还会挫伤元气,与其冒这种代价巨大的风险倒不如暂时与其合作以此借鉴对方的管理经验、经营策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传媒集团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在资源、能力等方面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关系,它既可以发生在传媒集团的多个活动领域,又可以局限在某个具体的领域,媒体集团之间的联盟关系达成,竞争主体就是由此形成的合作体,竞争对手将非内部双方,而是合作体以外的力量。通过媒体联盟,可以增强在某个领域竞争的实力;通过与当地媒体合作,获取进入当地新市场的机会;以及获得互补资源。联盟有以下几种方式——(1)成立合资企业。新闻集团与迪斯尼的联盟既是如此。(2)职能型战略联盟。它是传媒集团与其他的公司签订协议,在一个具体的职能领域进行合作,包括研究、开发、营销等,这种联盟不产生新的实体公司。如1999年新闻集团与雅虎签订的合作协议。(3)资产缔结的联盟。通过购买一部分合作伙伴的股权来建立联盟。通过产权结合。巩固合作双方的关系。增加合作成功的概率。如目前新闻集团正在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自由媒体谈判,开出的条件是以置换4.86亿股股票来获得自由媒体公司。
『陆』 请谈谈新闻集团的成功之道。
以前上学也做过的,可是好象不记得了,不过还找到了一点以前的资料,给你看有没有帮助.
PS:发现你跟我妹妹一样小啊,希望能帮到你.
媒体帝国默多克新闻集团
在全球传媒业,鲁伯特默多克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他亲手创建了新闻集团---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现在总资产达到400多亿美元,受众覆盖全球2/3的人口;作为个人,他掌控传媒资产规模最大,他个人握有新闻集团35%以上的股票;他“自打10岁或12岁起,就定下了为报业贡献出全部身心的决心”;他有永无止境的“扩张野心”、超人的精力、狠辣的经营作风、圆熟的资本运营“手腕”、过人的判断力。今天,许多顶级的跨国传媒集团在经营上面临着困境,但他掌控下的新闻集团仍然充满活力,这与他个人的经营能力是分不开的。
他的新闻集团(The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控股电视、电影、书籍、杂志、网络以及报纸等多种产业,一共拥有175种报纸、5家杂志和23家电台,电视网横跨南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和亚洲。
新闻集团1991年购买了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进入卫星电视领域;1993年7月,购买了亚洲的STAR TV。2001年默多克成立了Sky Global,综合了新闻集团主要的国际卫星电视及相关资产,包括英国的天空广播公司、亚洲的星空卫视和一些拉美的卫星电视资产。截至2002年底,英国天空广播公司有660万订户。
在新闻集团拥有的175种报纸中,伦敦《太阳报》是默多克经营最为成功的报纸之一。上世纪70年代,默多克收购处境不佳的《太阳报》之后,很快把它变成了英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他的一大特色就是花边新闻,再加上激进的言论,使得默多克经常成为别人指责的对象。同属于默多克麾下的《泰晤士报》重视国际、国内和议会消息的报道和评论,以严肃著称,这种风格与《太阳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的运作手法
默多克50多年传媒经营扩张的传奇生涯,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传媒故事。他永不止息的媒介帝国扩张之路,显示了资本主义逻辑的强烈冲动,体现了资本永不满足的扩张野心。他集全球化、商业化为一体,打造出了一个全球化的媒介帝国。而他的成功更多的是借助媒体消费主义运作手法。
(一)并构成就了媒介帝国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收购英美多家主流媒体,掀起一股默多克旋风,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随后十几年中,默多克的名字与新闻集团紧紧相连,代表了一个时代媒体事业的进程。
90 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欧洲各国纷纷修改媒体法和电信法,推动电信产业和媒介产业的重组和融合,掀起了又一次的全球范围内的媒体并购浪潮。在放松管制方面,默多克是坚定的鼓吹者和最大的受益者。默多克游说政府放松管制。应当放松媒体管制,解除一切不必要的管制措施,为市场力量的发挥提供最大的空间。
默多克恰恰使通过并购之路构建他的媒介王国的。他是解除管制的最大受益者。
(二)商业化的运营方式大获其利
传媒业为了生存必须商业化。“我想商业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事业。商业使世界运转,提供工作机会,为每一个人创造财富。但,传媒不仅仅是商业。传媒业为了生存必须商业化。”商业化是传媒业发展的根本思路。在默多克心目中新闻是一种商品,盈利是媒介的终级目标。
多样化经营是企业成长的利器,新闻集团经营的业务也涵盖多个领域,除了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外,还广泛涉足航空、石油、矿业、羊毛、赌博业、体育娱乐业。 默多克新闻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市场,重视营销,运用一系列经营方式。在促销方面慷慨投资广作宣传。
(三)重视受众需求,以娱乐为本的传播实践
新闻集团强调:“生产最吸引人的新闻、信息、娱乐并把它们传播到尽可能远的地方。”
默多克坚信他的报刊、电视、杂志完全是为了满足读者、观众的需要。同时,在他眼中受众的需求并无高低优劣之分,重要的是满足的功能,而不是趣味的高低。
新闻集团从经营体育节日入手,念起了独一无二的体育经。在美国,新闻集团的势力几乎渗透到美国职业体育界的每个角落,无论职业篮球、冰球、橄榄球还是棒球。
娱乐业是新闻集团的重点经营业务之一,新闻集团的娱乐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福克斯影业公司、福克斯探明灯影业公司,福克斯动画制片、福克斯音乐、二十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福克斯电影台、(拉丁美洲)电影频道、(香港)VIVA电影台、(印度)Zee电影台、(日本)天空娱乐公司等。利用传媒体育、娱乐致富,默多克开拓了资本营运新路线,他的触角已伸至每一个普通人生活当中。在这个娱乐王国默多克商业化的运营方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也是默多克媒介传播消费主义的有效手段。
(四)娱乐新闻大行其道
默多克惯用而高度成功的做法是,以软性色情新闻与体育新闻代替硬新闻。的确,在默多克的媒介帝国里充斥着软性的色情新闻。默多克的《太阳报》,是默多克的主要盈利工具。它的特写栏里登满了像“风流韵事”、“赞美宝刀不老的人”这样挑逗性的文章。它充斥着无数的离婚报告以及关于避孕药和性技巧的文章。
在这种商业化运作的思想指导下,默多克的电视新闻也采用了黄色小报的战术。他的媒体王国天天向人们倾泻色情、暴力、绯闻和皇室隐私、秘闻、丑闻等“煽情主义的大众文化”。
福克斯的新闻报道突出煽情、耸人听闻和戏剧化风格。善于抓住机会、争夺主流受众,吸引重点客户投放广告。如对“9*11”事件的报道中,福克斯新闻充分展现自己煽情、戏剧化的特点,迎合美国国民的心态和美国政府鼓舞士气的需要。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冲突等重大问题上,商业电视媒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渲染壮观的战争场面,而不是去关注与战争有关的深刻问题,而对伊拉克战争的大肆渲染使得福克斯(Fox)电视网一跃成为收视率最高的全国电视网。而对他们既不愿意得罪政府,也不敢向情绪高涨的观众泼冷水,公共交流的空间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成为追逐商业利益的场所。
(五)与权势集团互相倚重发展的路线
在放松管制方面,默多克是坚定的鼓吹者和最大的受益者。默多克游说政府放松管制。主张应当放松媒体管制,解除一切不必要的管制措施,为市场力量的发挥提供最大的空间。而放松管制让默多大获其益。2003年4月9日,默多克收购了直接电视公司(Direct TV),默多克终于实现了其长达20年之久的卫星电视网覆盖全球的梦想。
『柒』 李国宝和道琼斯内幕是什么
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引发的内幕交易调查再有新进展。继香港万众电话前执行董事梁家安及其丈夫王勤兢被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 (SEC)以内幕交易起诉之后,有传言称香港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也已卷入有关调查。不过李国宝日前通过香港媒体表示,自己并未向任何人透露有关道琼斯交易的消息。
李国宝自1993年起已出任道琼斯的董事会成员。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称,SEC可能会研究李国宝在此次道琼斯内幕交易案中的角色。SEC的检控文件目前并未涉及李国宝,但其助理执行理事斯卡伯勒表示,他们正把调查扩大到王勤兢夫妇以外;由于事发期间道琼斯股份成交量非常之大,几乎可以肯定从消息获利的人士不止目前波及的人士,而SEC将继续有关调查。
东亚银行发言人拒绝就此事作出评论。李国宝则通过媒体表示,并没有向任何人、包括其妻子透露有关道琼斯交易的消息。考虑到事件正在调查之中,他将不会再就此发表任何评论。
SEC已经于5月8日对梁家安及王勤兢提出起诉,指责二人内幕交易道琼斯公司股票。指控称,梁家安和王勤兢因事先得知新闻集团有意收购道琼斯公司,因此在4月13日至30日期间购买41.5万股道琼斯公司股份,价值1500万美元。新闻集团收购意图公开后,道琼斯股票价格急升58%,王勤兢夫妇所掌握的股票价值升至2300万美元,利润高达818万美元。
不过,SEC的起诉书并没有透露王勤兢夫妇内幕信息的来源究竟是哪里。但SEC调查发现,王勤兢夫妇为了购买股票,特别向梁家安的父亲借了318.8万美元,并在4月18日汇入王勤兢夫妇在美林证券的投资户口;另有 398.7万美元来自一个不明人士在布鲁塞尔摩根大通开设的户口。梁家安的父亲是原香港万众电话公司主要股东及副主席梁启雄。
资料显示,李国宝与梁启雄在多个机构担任同一公职,包括香港大学教研发展基金执行委员会成员,香港社会福利机构圣雅各福群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等。梁启雄现还担任加拿大东亚银行董事。有媒体据此猜测,梁家安与丈夫的信息渠道或许与李国宝有关。
李国宝则表示,与梁启雄是好朋友,但肯定没有向他提过新闻集团计划收购道琼斯一事。他还表示,已记不清何时获悉有关收购计划,估计是在道琼斯的电话董事会议上获悉。4月13日道琼斯董事会曾举行电话会议,讨论新闻集团的收购建议,作为董事的李国宝确有参与其中。
『捌』 毒丸计划中折价购已方新发股票和对方新发股票都是什么意思呀
在所有反收购案例中,毒丸(poisonpill)长期以来就是理想武器。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MartinLipton)1982年发明的,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最初的形式很简单,就是目标公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票。 在最常见的形式中,一旦未经认可的一方收购了目标公司一大笔股份(一般是10%至20%的股份)时,毒丸计划就会启动,导致新股充斥市场。一旦毒丸计划被触发,其他所有的股东都有机会以低价买进新股。这样就大大地稀释了收购方的股权,继而使收购变得代价高昂,从而达到抵制收购的目的。美国有超过2000家公司拥有这种工具。
“毒丸”计划一般分为“弹出”计划和“弹入”计划。“弹出”计划通常指履行购股权,购买优先股。譬如,以100元购买的优先股可以转换成目标公司200元的股票。“弹出”计划最初的影响是提高股东在收购中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如果目标公司的股价为50元,那么股东就不会接受所有低于150元的收购要约。因为150元是股东可以从购股权中得到的溢价,它等于50元的股价加上200元的股票减去100元的购股成本。这时,股东可以获得的最低股票溢价是200%。
在“弹入”计划中,目标公司以很高的溢价购回其发行的购股权,通常溢价高达100%,就是说,100元的优先股以200元的价格被购回。而敌意收购者或触发这一事件的大股东则不在回购之列。这样就稀释了收购者在目标公司的权益。“弹入”计划经常被包括在一个有效的“弹出”计划中。“毒丸”计划在美国是经过1985年德拉瓦斯切斯利(DelawanceChancery)法院的判决才被合法化的,由于它不需要股东的直接批准就可以实施,故在八十年代后期被广泛采用。
毒丸计划一经采用,至少会产生两个效果:其一,对恶意收购方产生威慑作用;其二,对采用该计划的公司有兴趣的收购方会减少。
有许多研究认为,毒丸计划这一反收购工具往往用于抬高主动收购方的价码,而非真正阻碍交易的达成。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易手率高,公司股权控制变化极大,毒丸计划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反收购手段。但在公司治理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毒丸计划的采用率已大幅度下降。公司董事会不愿给外界造成层层防护的印象。公司治理评估机构也往往给那些有毒丸计划的公司较低的评级。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也不愿意看到董事会人为设立一道阻碍资本自由流通的障碍
毒丸术有如下常见表现形式:
1、股东权利计划
该计划表现为公司赋予其股东某种权利,多半以权证的形式体现。
[1.1]权证的价格一般被定为公司股票市价的2-5倍,当公司被收购且被合并时,权证持有人有权以权证购买新公司/合并后公司的股票。例如,A公司股票并购前的市价为5美元/股,其毒丸权证的执行价格被定为股票市价的3倍即15美元,此时B公司拟收购A公司(吸收合并情形),或B公司收购A公司后新设合并成立C公司(新设合并情形),若并购后的合并公司/新公司的股票市价为20美元/股,则原A公司股东即权证持有人可以15美元的价格购买3股B公司(吸收合并情形)或C公司(新设合并情形)股票,对应市值就达到3股×20美元/股=60美元。
[1.2]当恶意收购者收集超过了公司预定比例(比如15%)的股票后,除恶意收购者以外的权证持有人被授权可以半价或折扣一定的比例购买公司股票。在某些情况下,每一权证可以直接兑换该公司1股普通股。
[1.3]当目标公司遭受被并购风险时,权证持有人可以目标公司董事会认可的任何“合理”价格,向其出售手中所持目标公司股票套取现金、短期优先票据或其他证券,若目标公司股票出售比例较高,则必然大大消耗/耗尽目标公司现金,致使目标公司现金流吃紧,财务状况极其恶化,使恶意收购者望而却步。
2、兑换毒债
这就是指公司在发行债券或借贷时订立毒药条款,该条款往往作如下规定,即在公司遇到恶意并购时,赋予债权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向公司要求提前赎回债券、清偿借贷或将债券转换成股票的选择权。这种毒药条款存在,促进了债券发行,大为增加了债券的吸引力,并且令债权人有可能从接收性出价中获得意外收获。
毒丸术也可作如下分类:
1、负债毒丸计划
该计划指目标公司在恶意收购威胁下大量增加自身负债,降低企业被收购的吸引力。例如,目标公司发行债券并约定在公司股权发生大规模转移时,债券持有人可要求立刻兑付,从而使收购公司在收购后立即面临巨额现金支出,降低其收购兴趣。
2、人员毒丸计划
该计划指目标公司全部/绝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共同签署协议,在目标公司被以不公平价格收购,并且这些人中有一人在收购后将被降职或革职时,全部管理人员将集体辞职。这一策略不仅保护了目标公司股东的利益,而且会使收购方慎重考虑收购后更换管理层对公司带来的巨大影响。
作为防御性条款,正常情况下,毒丸术体现不出其存在价值。但公司一旦遇到恶意收购,或恶意收购者收集公司股票超过了预定比例,则该等权证及条款的作用就立刻显现出来。毒丸术的实施,或者是权证持有人以优惠价格购得兼并公司股票(吸收合并情形)或合并后新公司股票(新设合并情形)或者是债权人依据毒药条款向目标公司要求提前赎回债券、清偿借贷或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从而客观上稀释了恶意收购者的持股比例,增大收购成本,或者使目标公司现金流出现重大困难,引发财务风险,使恶意收购者一接手即举步维艰,这种感觉,好似人吞下毒丸,得不偿失。
在过去的20多 年中,毒丸一直是公司最受欢迎的反收购策略之一,毒丸计划的著名案例有仁科与甲骨文,新闻集团与自由传媒集团,克朗.兹拉巴与戈德史密斯等等。
美国两案例:
1984 年,克朗.兹拉巴公司为抵御并购专家戈德史密斯的收购,制定了一套三重毒丸计划:一是压低股息;二是宣布新股东没有选举权,董事会每年最多更换1/3,任何重大决定须经董事会2/3票通过;三是公司高级负责人离职时须支付其3年工资和全部退休金,总计1亿美元,公司骨干离职时须支付其半年工资,总计3000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戈德史密斯避其锋芒,曲线进攻。他一方面突然对外宣布收购计划,促使毫无准备的投资者大肆抛售克朗公司股票,导致股价大跌;另一方面暗地收购克朗公司各位大股东和董事的股票。到1985年7月15日,戈德史密斯持有的克朗公司股份已超过 50%。由于他只是购买股票而并没有进行合并这一触发毒丸计划的条件,所以他没有触发“毒丸”。其实已暗中控制了公司。7月25日,戈德史密斯召集了临时股东大会,他凭借控股地位成为克朗公司的新任董事长并宣布取消毒丸计划。
另一个例子是,20年之后,2004年11月,自由传媒集团与美林公司签订了一项股票收购协议。自由传媒集团有权在2005年4月从美林手中收购新闻集团大约 8%有投票权的股票,这一计划将使自由传媒集团所持有的新闻集团具有投票权的股权比例增至17%,仅次于默多克的19.5%。传媒大亨默多克绝对不允许他计划传位给儿子的新闻集团的控制权受到任何侵犯,随即发布一项反收购股东权益计划:当有人收购公司的股份超过15%,或者持股数已超过15%的股东增持1%的股份时,公司现有的每一位股东将有权以半价购买公司的股票,购买量是其已持有股份的一半。这一毒丸一旦被激活,自由传媒集团如果想收购新闻集团更多的股份,将需额外付出数倍的代价。新闻集团发布这一消息后,自由传媒集团的老板马龙马上顺水推舟卖一个人情,不再继续增持新闻集团的股份,维持第二大股东的地位。
新浪案例:
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2月18日19:00(北京时间2月19日8:00)消息,盛大(Nasdaq:SNDA)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五透露,截至2005年2月10日,该公司同控股股东地平线媒体有限公司一起通过公开股票市场交易收购了新浪公司(Nasdaq:SINA)大约19.5%的已发行普通股。而且,盛大已经按照美国证券法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Schele 13 D报告,该公司在报告中表明了对所持有新浪股票的受益所有权,同时还公布了相关交易以及其它需要在Schele 13 D中报告的特定内容。紧接着,2月19日23时,新浪CEO兼总裁汪延代表管委会发给全体员工一封信,表明了新浪不被控制不受影响的态度。2 月24 日,新浪正式表态,不欢迎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控制新浪,同时其管理层抛出“毒丸”计划,以反击盛大收购。根据Nasdaq 数据显示,盛大此时的市值约为21.3亿美元,新浪是12.9 亿美元。在一般情况下,新浪可以以每份购股权0.001美元或经调整的价格赎回购股权,也可以在某位个人或团体获得新浪10% 或以上的普通股以前(或其获得新浪10%或以上普通股的10天之内)终止该购股权计划。最终盛大只能无奈放弃新浪。
盛大对新浪的股票收购,“这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第一次一个亚洲公司对另一个亚洲公司进行‘没有想到的’收购。无论对法律界还是投资银行界来说都是里程碑式的事情。”
九城案例: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月8日6:00(北京时间1月8日19:00)消息,第九城市(Nasdaq:NCTY,以下简称“九城”)今天宣布,为保护九城及其股东的最佳利益,该公司董事会已决定实施一项股东权益计划。
在2009年1月22日营业结束后,每一份第九城市已发行普通股将被授予一份权益,该权益将附属于九城已发行股份上,而不会单独发放权益证明。仅当某一个人或团体(即收购人)拥有九城不少于15%有投票权的股份(即触发事件)时,该权益方能被行使。
在触发事件发生后,除收购人外的股东可以以股东权益计划中设定的行权价格购买价值为行权价格两倍的股权。除非被九城中止,或在到期前被九城赎回权益,此项股东权益计划直至2019年1月8日前均有效。
过去52周,第九城市最高股价为28.5美元,最低股价为9.97美元。
『玖』 为什么新闻集团在纳斯达克有两个股票代号
可以拆分独立上市。
新闻集团不止在纳斯达克上市,在澳洲和欧洲的交易所都有上市。
『拾』 20世纪福克斯跟21世纪福克斯什么关系
20世纪福克斯,是21世纪福克斯的子公司之一,二者为从属关系。
20世纪福克斯成立于1935年,由默片时代的大公司福克斯电影公司和20世纪影片公司合并而成。1933年,达里尔·扎努克和当时联美电影公司主席约瑟夫·申克决定成立20世纪电影公司,1935年公司与福克斯电影公司合并,更名为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2013年,为了更高效率地管理原新闻集团旗下的影视等产业,新闻集团的大股东兼董事会主席鲁伯特·默多克决定,将影视产业和报纸杂志书籍产业,分成两个分别在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2013年6月28日成立了21世纪福克斯公司,并成为了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母公司。
(10)新闻集团股票扩展阅读:
2019年,迪士尼宣布收购21世纪福克斯公司,包括其旗下的20世纪福斯影业及电视,但不包括福斯新闻网。
21世纪福克斯中,迪士尼未收购的一部分成立了新的公司,保留FOX称呼,统称为“福克斯集团”,业务包括新闻、体育、广播等。
所以在电影资产中去掉“福斯”名字,被认为是迪士尼做出收购举动后不可避免的一步,也是为了避免旗下资产与如今的福克斯集团产生名称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