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前首富“钢铁大王”李海仓为什么会破产
山西前首富“钢铁大王”李海仓破产的原因是他死后,他的儿子李兆会继承了产业,由于经营策略,导致海鑫集团入不敷出,最终导致海鑫集团的破产。
在李海仓死后,他的儿子李兆会继承了父亲的产业,成为了海鑫集团的领导者。年仅22岁的他便接下了这个重担。在他的任职初期,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专心学习经营之道。
在2003年到2008年期间,由于他的努力,公司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公司也在有序地运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到来以及他在此之前沉浸于股票行业的行为使得海鑫集团岌岌可危。最终由于他的错误的经营策略,导致海鑫集团入不敷出。最终导致海鑫集团的破产,导致这个李海仓创立的钢铁世界陨落。
(1)海鑫集团股票创业板扩展阅读
李海仓成为钢铁大王的经历
李海仓通过自己之前在三铁焦化厂当厂长的经历发现了一个生财之道。那就是自己建立炼焦厂,进行煤炭的转化和冶炼。
1987年,他通过在各方筹集钱财,筹集到了40万的巨资,最终在闻喜县建造了第一个洗煤焦化厂。李海仓在此后,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规模,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工厂数量,导致他的事业越做越大。他涉及的行业方方面面。
不仅有自己发家的传统的焦化厂,还有当时的房地产行业,以及他最出名的海鑫钢铁集团。他也成为了鼎鼎大名的钢铁大王,成为了山西省的首富。
⑵ 李兆会的人物经历
2003年1月的李海仓遇刺,李兆会中断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回到国内继承了由其父亲一手建立的海鑫钢铁集团。 李兆会被迫开始了他的企业家生涯。
2003年2月18日,李海仓去世后的第28天,李兆会正式接班。
2003年2月27日,李兆会第一次外出视察,是由五叔和六叔陪同的。他们一行千里迢迢赶到福建宁德,与当地政府谈了钢厂立项问题,然后又到香港拜访了李兆会父亲的一些生意伙伴和一些机构投资者。
2004年10月,李兆会曾出手签署了两项股权收购协议,总金额超过了6.5亿元。10月18日,以海鑫实业为平台,李兆会与中色股份达成协议,以接近6亿元的代价,分期取得后者手中的1.6亿多股民生银行股权。为此,海鑫实业付出每股3.7元的收购价格,这也是到当时为止民生银行最高的股权转让价格。同一周,李兆会又通过一家完全由其一手创立的公司,以近6000万的价格,达成了收购华冠科技21.25%股权的协议。
根据收购协议的安排,如果转让顺利,海鑫实业将分3年以现金支付收购民生银行股权款项,首期金额为1.59亿元。而在华冠科技的转让协议中则约定,股权过户7天之内,海鑫方面一次性支付现金5797万元。
2005年,在全国钢铁行业供过于求、钢铁价格不断下跌的不利形势下,李兆会带领海鑫集团广大员工依然创造出了年销售额80多亿元,净利润超过4亿元的好成绩。李兆会在2006中国富豪榜400名富豪中位列第56名,仍然是百富榜上最年轻的企业家。李兆会还是第二届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候选人,所在企业入围2005年度山西省民企百强。
2007年7月1日至9月30日,海鑫实业分别买进中国铝业、益民商业、华电国际、兴业银行等多只股票。
2007年10月22日,原南方证券持有银华基金21%的股权拍卖结束,海鑫集团以11.8亿元的价格拍得。注册资本1亿元的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原南方证券作为发起股东出资2100万元,据此计算,海鑫集团此次买入的溢价为56.19倍。2008年6月16日该股权转让事宜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批准。
2010年胡润百富排名,李兆会凭借100亿元的财富排在第85位。
2004年8月,海鑫靠产品优势,凭竞争实力,在即将兴建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原材料招投标中逐鹿群雄,一举中标。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海鑫依据合同将为杭州湾大桥工程提供价值1.6亿元的优质钢筋。
从2002年到2004年,三年的时间里,李兆会还为海鑫2100名员工办理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在迎接2006年元旦的前夕,李兆会安排海鑫副处级以上干部家属140余人先后分两批到西安乘飞机赴海南进行为期六日五夜的观光旅游。旅游期间,公司承担全部费用。
2006年1月6日,高线厂、鑫轧厂、炼铁二厂、焦化厂四厂顺利完成2005年全年生产任务,公司对上述四厂给予嘉奖,各重奖20万元。
2006年1月11日至24日,董事长李兆会亲自慰问了海鑫特困员工家庭,还给这些特困职工家庭送去了面粉、食用油和挂历等慰问品和慰问金。
⑶ 钢铁大王李海仓的去世,对其集团有何影响
在这个世界总有无数的英才诞生。有的可能会像仲永一样早早地耗费掉了全身的才气,最终只能泯然与众人之间。有的年少成名,最终还是沦为普通人。有的人在名声显赫之时,却不得以结束此生。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安然度过一生。李海仓就是那少数人的其中一个,他成就了一个走在国家前沿的企业,塑造了一个钢铁帝国。可惜的是年仅47岁的他,在风华正茂之时,就死于非命,对他一手创立的集团影响巨大。
⑷ 10年间败光125亿,花5千万重金娶明星车晓的山西首富,现在过的怎样
坚信大伙儿在无聊的时候都是会刷刷微博,尤其是在见到一些大牌明星的八卦时,会十分好奇心的点进来,事实上这类嗑瓜子个人行为早已广为流传已久了。大家常常可以吃到一些女明星的瓜,也常常听见那样的新闻报道,例如某某某女星嫁给了某富商,女星嫁富商,在演艺圈之中是十分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先前就会有一位山西首富豪掷五千万婚娶女星,十多年亏光百亿元财产,现如今却沦落失信人员。
针对车晓而言,他尽早的离开李兆会,也无需和他一同承受高额的负债,两人只是不断了15个月的婚姻生活,也证实了她们中间的情感是十分欠缺的。富商和女明星中间的婚姻生活,自身便是彼此各有一定的图的,可是大家都不清除存有真正的爱情的状况,这种富商一掷千金,乃至只是为了更好地一场婚宴,就可以耗费上干万。可假如像李兆会那样,把活力都放到女明星的身上,必定并不是一件好事,也是有很有可能会像他一样众叛亲离。
⑸ 出身豪门却自甘堕落,哪些富二代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像李天一,还有变形计里面很多的孩子都属于是自甘堕落的富二代。她们明明有着很好的家庭背景和很好的条件,但是他们没有好好的去利用,最后把自己搞得一败涂地。甚至有的还进过监狱。
像变形计里面有很多这样子的孩子,因为从小自己的家庭条件比较好,所以他们就不懂得感恩。她们把这种有钱和这种用钱带来的社会地位,当作是一个理所应当的事情。于是他们开始自甘堕落,开始去不孝顺父母,殴打自己的父母等等。最后他们的父母没有办法于是想要通过节目组进行调解。
其实这都是他们父母的错吗,也不是。虽然说他的父母带给了他很好的经济上面的条件,但是没有给他相应的教育,这虽然是他们父母的错。但是,归根到底,原因还是在他们孩子身上,所以说这些富二代们出生豪门却没有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自讨苦吃。
⑹ 车晓离婚索要了3个亿的分手费,这是真的
都知道娱乐圈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而不管是演员还是明星的私生活更是让吃瓜群众们津津乐道!在2010年车晓和山西首富李兆会在山西闻喜东镇的海鑫集团举行了古朴典雅隆重的中式婚礼。
当时的婚礼可以说是十分风光,尽管这个婚礼在闻喜县尽人皆知,但新人却十分低调。当天婚礼并没有先前媒体宣传的那么豪华,但仍堪比央视晚会的大气热闹
这场婚礼并没有外界传的那么“玄乎”,劳斯莱斯、保时捷等名车组成的车队也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多;婚宴酒席有鲍参翅肚等名菜,但也只有七八十桌。在他的描述中,车晓的婚礼更像是是“一场低调传统却不失特色的婚礼”,现场气氛俨然就是一场央视春晚——气派大、专业、中国味浓。
而这段婚姻仅维持一年多,二人就和平分手。车晓发表公开声明回应,称与前夫分开是因为性格不合,但外界却有几个不同版本的传闻,一个就是因为车晓一直在娱乐圈打拼,没有打算生孩子。还有一个称车晓离婚的原因是前夫李兆会暗交新欢,而该新欢正是新生代女演员程媛媛。而正是这个原因而与车晓分手费达到3亿。

⑺ 山西前首富“钢铁大王”李海仓的创业史是怎么样的
1987年,李海仓通过在各方筹集钱财,筹集到了40万的巨资,最终在闻喜县建造了第一个洗煤焦化厂。李海仓在此后,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规模,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工厂数量,导致他的事业越做越大。他涉及的行业方方面面。
不仅有自己发家的传统的焦化厂,还有当时的房地产行业,以及他最出名的海鑫钢铁集团。他也成为了鼎鼎大名的钢铁大王,成为了山西省的首富。
李海仓的钢铁产业由于一直坚持引进新的技术,才能每次对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创新。李海仓的钢铁产业已经开始了自动化和高科技的旅程。对于国际上的五大顶尖的炼钢技术,李海仓的海鑫集团已经拥有4项。
2001年底,海鑫总资产14年翻了13番,利税增长5000倍。到2011年底,海鑫在建项目完成后,其总资产将翻14番,利税增长1.3万倍。海鑫是山西省仅次于太钢的第二大钢铁企业,经济规模跨入全国钢铁企业前20名。
(7)海鑫集团股票创业板扩展阅读
公司破产:
在李海仓死后,他的儿子李兆会继承了父亲的产业,成为了海鑫集团的领导者。年仅22岁的他便接下了这个重担。在他的任职初期,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一直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专心学习经营之道。
在2003年到2008年期间,由于他的努力,公司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公司也在有序地运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到来以及他在此之前沉浸于股票行业的行为使得海鑫集团岌岌可危。
最终由于他的错误的经营策略,导致海鑫集团入不敷出。最终导致海鑫集团的破产,导致这个李海仓创立的钢铁世界陨落。
⑻ 非上市公司有哪些
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应答时间:2021-08-0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⑼ 中国民企最年轻的掌门人是谁
网易丁磊的传奇经历 日期:2005-3-12 9:12:32 当网易宣布它2004年一季度的业绩时,已经没有多少人还会在意它的过去了。 2001年,丁磊最苦难失意的时候,网易面临摘牌,媒体充斥着对网易的无情打压和棒杀。网易高层大乱,公众信心降至冰点。 那时,丁磊提醒所有人说,不要将焦点集中在互联网公司的内部问题,“我觉得大家是不是应该回过头去想,能够创造今天中国互联网的人是谁,创造如此丰富的互联网服务内容的是谁,不能仅仅盯着我们身上的疮疤来看。” 他说到做到了。 2002年8月,网易实现盈利。及至2003年秋,网易达到顶峰,其股价在复牌之后便一路高企,最高探至72美元,而丁磊本人也凭此荣膺大陆首富。 但在这背后,丁磊走过一段不寻常路。网易代理CEO孙德棣说,丁磊是将网络真正当作一个企业去运作。而接近他的人则说,丁磊已超越企业家,他是一个极其出色的资本家和非常精明的商人。丁磊的智慧不仅是善于敏锐地把握机遇,而且特别擅长借势而飞。在股价看好时,丁磊去年果断抛售88万股股票,套现2亿人民币。 丁磊的同乡,中国银泰董事长沈国军说,宁波人的商业感觉极好,而丁磊正是此中翘楚。 先人一步 2004年一季度网易对外宣布它的骄人业绩,难掩豪气。 据财务报表披露,2004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04亿人民币,较上一季度增长15.5%,其中在线游戏收入稳步增长达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53.48%),无线及其他服务方面的收入占30.32%。 网易首席财务官李廷斌说:“网易这个季度的良好表现得益于在线游戏和在线广告收入的强劲增长。” 但选择在线游戏,在2000年时却无异于异想天开。 “这一切源于丁磊先人一步的良好商业感觉。”一位熟识丁磊的人说。 2000年7月,网易上市不久,丁磊即辞去董事长一职,躲身广州,带领一班兄弟卧薪尝胆,一年后终于推出了online《大话西游》。不仅如此,网易还宣布引入韩国全3D的Q版网络角色扮演游戏《精灵》。 网易CEO孙德棣说,现在《大话西游》盈利了。但在当时,已经有无数类似的免费MUD供网络在线游戏爱好者使用,要做收费在线游戏,无疑会头撞南山。 但是,丁磊却成功了。 2002年8月,网易率先宣布盈利,2003年全年实现盈利3.23亿人民币,每股净利润1.25美元。 站在今天网易业绩的高点上,分析人士认为这正与几年前丁磊确定的网易盈利模式休戚相关。而盘点丁磊,从最早免费邮箱的推出,在大家的一片措手不及中,丁磊汇聚了中国互联网最旺的人气;等到大家都推免费邮箱时,丁磊却靠卖免费邮箱系统赚取了第一桶金。和新浪、搜狐比赛上市的速度,在大家一片目瞪口呆中,丁磊漂亮地“出国”摘取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果实。 每一次他都快人一步,是否可以这样说,他作为一个企业家,其实已经认准一个方向,虽然风险不开避免,但由于他的良好商业感觉,最终取得成功。 近日有媒体说,网易下一步工作重点是要成立一个网络电台,投资将达到上千万元,并且将招募大约2000名的NJ(网络电台主持)。这或许是丁磊的又一个动作? 另类“资本家” 与其说丁磊是个企业家,倒还不如说是一个另类资本家。 网易总股本为3099.4969万股,2000年6月上市后丁磊占58.5%,达1813.2057万股。福布斯2000年中国大陆50名首富榜中,丁磊以1.34亿美元身家排名第20位。 其后,由于互联网表现不济以及网易财报“误报”事件,丁磊开始策划脱身计划。有确切消息说,丁磊决定将网易卖给香港宽频。但此番收购后来因故未能如愿。 当时分析人士说,网易每股只值1.3美元,是四大门户中最不值钱的一个。因而当时的判断是,尽管香港宽频收购告吹,但网易的出路却只有唯一一条——卖掉。 现在回想起来,何止是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此后经年,网易“麻雀成凤”。 2002年8月宣布实现盈利后,10月份其股价由2美元起步,一路高攀,最顶峰时甚至达到72美金(2003年10月),较之前65美分的最低价,涨幅何止千倍。 丁磊选择了一个恰当时机,2003年5、6月间,丁磊对外抛售88万股网易的股票,若以此期间均价28美元计算,丁磊为此套现接近2亿人民币。网易CEO孙德棣解释:“这是个人理性的理财行为,标志着丁磊从一个成熟的企业家走向资本家。” 新闻集团抛售网易股票,或许也是一个很好的注解。 2003年7月4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每股16.9美元每股的价格,计460万美元全数售予网易公司。而交易当天网易的收盘价为37.63美元。此前,新闻集团抛空网易股票,当时套现资金达3000万美元左右。 在网易股票上市纳斯达克时,新闻集团是以4000万美元购得网易256万余股B系列优先股,上市后相当于256万余股ADR,每股ADR的价格为15.6美元,高于网易15.50美元的IPO价格。 新闻集团投资三年,至少亏了500万美元。这令人称奇。 2004年5月6日,网易收盘价41.77美元,过去52周它的股价在23.75美元到72.00美元之间。下一步,丁磊将给投资者带来什么? http://www.youthren.com/Class/gushi22/091416542.html 丁磊:中国版的创业神话 1993年,22岁的丁磊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宁波,成为一名电信局的职员。如果是在1980年代,精通电脑和编程的丁磊或许会被当作单位的业务骨干加以培养。10年后,没准会评个技术标兵或高级工程师。 但是,丁磊的道路并没有遵循历史的惯性。于是,10年后的今天,丁磊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在2003年《福克斯》大陆富豪排行榜上,这位32岁的年轻人成为中国第一富豪。 时代赋予了丁磊这种可能。如果说年轻的比尔·盖茨或乔布斯提供了美国版的创业神话,丁磊则为这种白手起家的故事增添了一个中国样本。 丁磊的经历当然可以被解读为知识改变命运,然而正是渐近的市场经济变迁最终影响到他的人生轨迹,并使创业神话成为可能。 对于宁波电信局的体验,丁磊回忆说很辛苦。在“辛苦”了两年后,丁磊决定辞职。他的决定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事实上,在1995年前后,辞职下海或另谋高就已经并不鲜见。传统国企的用工制度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正受到市场力量的冲击。 多年以后,丁磊曾形容到初到广州时的感觉是:“举目无亲,前途渺茫”。在广州的头几年,丁磊一直在幕后做技术工作。 1995年前后,开放的中国开始感受到万维网的热力。在这块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丁磊意识到了互联网潜在的商机。在杨致远创办雅虎大概3年后,1997年5月,丁磊在广州注册成立了网易公司。同期,投身到这一热潮中的人还有张朝阳、王志东等等。他们也许看到了一种潜在的可能——在成熟的商业规则和市场环境下,把互联网作为一项事业。 这种可能是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的中国提供的。 丁磊的融资来源于海湾的风险投资。按照当时银行的一般做法,网易这种赢利前景不明朗,且没有什么固定资产的民营小公司是不能指望银行贷款的。 其时,风险投资进入中国,也不足十年,网易正逢其时。同传统的操作方式不同,这一次丁磊需要一个好的商业模式。2000年6月,当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中国概念的企业在海外上市的还不多,海外上市的历史也只有区区数年。 虽然因上市当日收盘价就跌破发行价,网易被形容为“流血上市”,但丁磊的身价还是被估计高达2.2亿美元。从创办网易到身价逾亿,丁磊只用了3年时间。 一年半前,网易股价曾一度在0.5美元左右徘徊,有人曾形容他手里的股票是一堆废纸。今年10月15日,由于网易股价一路飙升,丁磊也在这一天登上中国首富宝座。从白手起家到中国首富,丁磊也只用了6年。这显然不是一桩传统体制和传统产业下能够诞生的神话。(编辑:李琳)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