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雷诺集团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安集协康生物科技股票 2025-08-24 08:13:35
时代地产公司股票代码 2025-08-24 05:33:53

雷诺集团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2-04-18 08:13:59

㈠ 法国雷诺10亿元收购江铃集团新能源50%股权,江铃为何成了香饽饽

019年7月17日,雷诺集团和江铃集团宣布正式成立合资公司以进一步促进双方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雷诺集团增资10亿元人民币,正式成为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股东,拥有50%的股权。目前,新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此前,双方曾于2018年12月20日宣布达成合作协议。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江铃集团于2015年成立的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率先获得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并快速在研发能力搭建、供应链打造、产能建设、市场布局方面突破,业已形成了拥有完整价值链的整车和关键系统部件的研、产、供、销生产经营体系。公司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经营团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合资公司将持续在电动车技术及智能网联领域进行深度布局,并推出一系列电动汽车支持易至品牌的发展。

㈡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在中国的股票代码是多少

外国公司在中国是不可以上市的。三星在韩国上市,在英为财情搜索005930即可找到它的股票行情

㈢ 雷诺汽车净亏损626亿元,这家车企巨头,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们总是说:时代的变化让我们根本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向,甚至明天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当所有的汽车都在面临转型赛跑时,此时的雷诺汽车却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为严重的“滑铁卢”,雷诺汽车凭“实力”亏损626亿元(折合80亿欧元左右),可以说是元气大伤,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为汽车芯片产量受限,让雷诺汽车“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别跟我谈钱,我只想静一静。

再加上雷诺日产联盟关系的错综复杂,让雷诺汽车在亚洲市场更是年年下降,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势头猛进,像美国的特斯拉、中国的蔚来、小鹏、比亚迪,日本的丰田,德国的大众等,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汽车,它们将目光放在了消费者的心理上去。谁能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谁就掌握了赚钱的门路,也许我们不难想象,在未来几年之内,雷诺会成为第一个倒下的传统跨国汽车集团的巨头。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是所有汽车巨头不能忽视的,当国外还在面临疫情影响的时候,中国却率先恢复,让欧美的跨国集团可谓是松了一口气,甚至在疫情后期,他们的汽车销量更是出现了增长。对于雷诺汽车来说,亏钱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市场的丢失和品牌影响力的下降,时代会选择宠儿,也会抛弃宠儿。

㈣ 欧洲主要股市名称

一般将以下三个视为欧洲主要股市:英国股市,德国股市,法国股市

代表性的股市指数是:德国DAX3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

这些股市指数行情都可以在英为财情上找到:环球股指代表了整个股市的股价表现和走势。

各只股票行情也可以在欧洲股市网页链接页面查询。

㈤ 退出东风雷诺、卖总部大楼之后,雷诺又将削减产品线

据外媒报道,有接近雷诺集团(下称雷诺)的消息人士称,雷诺将大幅缩减产品线以削减成本,Espace、Scenic、以及大型轿车Talisman等车型已被考虑从未来产品名单中取消。
消息人士称,雷诺削减产品线的计划尚未正式确定,但是上述车型停止生产“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并补充“简单说,雷诺的小型货车和轿车数量将减少,公司将主要生产跨界车和SUV。”
早在2019年,雷诺就已经进行过一次车型全面调整,不过目前仍有近50款车型。
对于缩减产品线一事,雷诺方面表示不予置评。不过本月底,雷诺将公布未来三年削减20亿欧元(人民币约153亿元)成本的具体计划。
“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
根据雷诺此前发布的财报,其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555.37亿欧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41亿欧元,是10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亏损的一大原因是日产汽车的业绩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日产对雷诺集团的利润贡献从2018年的15.1亿欧元降至2.42亿欧元,下滑幅度高达84%。
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初的疫情使得汽车工厂大规模关闭,雷诺也同竞争对手一样,产销业绩受到沉重打击,使其今年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情况非常清楚,我们没有产生任何收入,因为没有任何新车销售。” 雷诺董事长Jean-Dominique Senard 在一次采访中说。
为削减成本和提升盈利,雷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动作。4月份,雷诺宣布退出东风雷诺,在中国将专注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5月初,为进一步削减成本,雷诺宣布将卖掉其法国总部的一栋大楼,该大楼是雷诺三兄弟成立雷诺公司的地方,雷诺此举也被外界调侃为“放弃根据地”。
联盟成“难兄难弟”
与雷诺一样艰难的还有其联盟兄弟日产汽车(下称日产)。据悉,日产也将于月底发布全新的战略规划;根据目前透露的消息,相关内容将包括从欧洲和其他非核心市场撤出,未来聚焦美国、中国和日本三大市场。此前,日产已经在3月份宣布退出印度尼西亚市场,原因是当地销量需求持续不振。
同时,有消息称日产全新计划将减少与联盟伙伴雷诺、三菱之间的竞争,并扩大彼此之间的合作。
雷诺和日产的高管也曾公开表示,即使在危机中,也有必要推进长期计划,向员工和投资者保证,一旦疫情缓解,联盟仍有未来。
双方期待从联盟的协同效应中获利,此前双方曾计划通过备件共享等方式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成本。不过目前双方的日子都很“难过”。自年初以来,雷诺的股票跌幅高达57%,日产汽车下滑幅度也达到42.6%。
现金流是目前最大的压力。据悉,雷诺正同法国政府商谈,希望能获得40-50亿欧元的政府援助。此前日产也传出正向贷款机构寻求5000亿日元的信贷额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净利润暴跌99%,雷诺的烦恼不只在中国

近日,雷诺发布了2019年的最新财报,和联盟伙伴日产一样,该集团在刚过去的这一年遭遇了10年来最为糟糕的业绩表现。

营业收入为555.37亿欧元,相比2018年的574亿欧元减少了3.3%;营业利润为21亿欧元,同比减少8.8亿欧元,下跌幅度高达30%;营业利润率为4.8%,低于2018年的6.3%;净利润为1900万欧元,同比暴跌99.5%。

此外,雷诺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1亿欧元,10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由于联盟伙伴日产的业绩也持续恶化,后者对雷诺的利润贡献也从2018年的15.1亿欧元下滑至2.42亿欧元,同比降低84%。

此外,雷诺新一代畅销车型Clio的推出也遭遇了交付困难,而在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在电气化市场大举进攻之时,雷诺还面临着在“新四化”领域转型落伍的风险。根据该公司的产品规划,面向大众市场的最新纯电动量产汽车预计要到2022年才会面市。

而受戈恩事件的持续影响,过去12个月,日产和雷诺的股价均下跌三分之一,处于7年来的最低水平。而牵扯更多的变革,这两家公司2020年的新征途,亦将经历更为焦虑的阵痛。

文/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㈦ 雷诺收购了日产,还是日产收购了雷诺

1999年,雷诺与日产进行战略合作,收购日产36.8%的股份,组建雷诺-日产汽车联盟。

为了打进亚洲市场,雷诺物色了陷于债务困境中的日产汽车公司作为合作伙伴,1999年3月27日雷诺与日产签署了协议。

雷诺以54亿美元的投资取得日产公司36.8%和日产柴油车公司22.5%的股份,并得到5年后持日产44.4%股份的保证,雷诺公司派出卡洛斯·戈恩等多位高管负责日产的经营决策。

由于日产复兴计划的提前实现,2002年3月,雷诺提前将在日产的持股比例提高到44.4%,而日产也在2002年5月获得雷诺汽车15%的股权。就产量而言,雷诺-日产汽车联盟现排在通用、丰田以及福特之后,位居全球第四。

(7)雷诺集团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日产(NISSAN )的发展:

日产(NISSAN )是日本的一家汽车制造商,由鲇川义介(Aikawa Yoshisuke)于1933年在神奈川县横滨市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产品和船舶设备的制造、销售和相关业务,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为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

1999年,雷诺与日产汽车结成独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广泛的领域中展开战略性的合作,日产汽车通过联盟将事业区域拓展至全球,其经济规模大幅增长。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日产汽车排名第100位。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日产汽车位列54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日产排名第254。

2019年9月9日,日产汽车发布声明称日产董事会召开了例行会议,西川广人表示他愿意辞去CEO一职。

2019年10月8日,日产汽车正式宣布原日产汽车执行委员会成员、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内田诚升任社长兼CEO。

2019年10月,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品牌百强榜排名52。

㈧ 雷诺汽车公司的集团概况

雷诺集团日前公布,2013年6月份在法国的轻型车销量(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仍为扭转下滑态势,278,712辆的销量较去年同期下跌10.2%,而市场份额同比上升了1.4个百分点,达到26.5%。
按车型分类看,雷诺集团6月份在法国售出220,130辆乘用车,同比下滑8.1%;该集团上个月在法国的商用车销量为58,582辆,较去年同期骤降17.3%。
今年6月份,雷诺品牌乘用车与商用车的销量跌幅均达到两位数,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降低11.6%至175,207辆,商用车销量同比骤跌17.1%至56,596辆。
今年年初以来,达西亚品牌乘用车一枝独秀,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6月份在法国的销量达到44,923辆,较去年同期上升9.1%;而达西亚品牌商用车下跌严重,1,986辆的销量同比骤跌了22.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路易雷诺的工厂为纳粹生产卡车。正因如此,他在1944年被捕而在他提出抗辩之前就逝世于狱中。也有传言说他是被谋杀的。后来雷诺就被接管成为国营公司。在国营化之后雷诺迅速反击对手,1946年由4CV出击,它被认为是Morris Minor和大众大众甲壳虫的对手,由于此车的成功使它一直生产到1961。为了打响知名度。雷诺以4CV参加赛车,它赢得勒芒24小时耐久赛,Mille Miglia以及蒙地卡罗拉力赛
1956年雷诺4CV
4CV的后继车是Dauphine,它卖的非常好,销售远至非洲及北美洲。但在北美的销售不尽理想。为了挽回衰退的获利,雷诺开发了两款空前成功的车款雷诺4号以及雷诺8号分别在1961年及1962年上市。这两个车款在越野赛成绩斐然。除了4号和8号,雷诺透过1966年发表的雷诺16赢得高阶市场的成功。这部车确保了雷诺的“掀背车发明者”名誉,其配置可摺叠的后座更为今日轿车的先驱。经济而功能出众的雷诺5号在1972年问世,在1973年石油危机中一枝独秀,创造空前成功销售。它一直生产到1984年,后继车Super5继承五号许多元素。由于受到石油危机影响,雷诺扩展事业同时也扩展销售范围,最远远及东南亚。他们也想再度登陆北美洲市场,以前雷诺在北美除1950年代Dauphine车款在美国的销售之外,雷诺在(1964年-1972年)曾请一家魁北克车厂(Saint-Bruno-de-Montarville)代工但是此方案不怎么理想。最后在70年代中黯然退出北美市场。但之后石油危机的发生使得北美市场对经济实惠的小车又有需求,雷诺又想要征战北美市场。这次雷诺和AMC结盟。
这一次的合作只是一连串雷诺在1960年-70年间的商业结盟之一。他们在当时还有和罗马尼亚的Dacia结盟。而在阿根廷,雷诺也和当地车厂有密切合作。雷诺也与瑞典富豪和法国标致签订技术合作条约。(PRVV6引擎即是例子之一。这俱引擎在70年代分别为雷诺30、标致604以及富豪 264使用)雷诺在北美持续加码对AMC的持股,到了1980年它已拥有百分之55的股份,由于这样的持股关系也导致了雷诺主导Jeep品牌(AMC的子公司)在欧洲的销售。也因此市场上有传言Jeep XJ Cherokee是雷诺与AMC的一款合作研发车种,不过AMC坚持那是出自它们自己公司的设计,唯一可以确定的是,XJ Cherokee的前四连秆悬吊是出自于一个前雷诺工程师的设计。
很不幸的,雷诺和AMC的合作并不成功,雷诺的产品也达不到美国的标准,虽然在石油危机之后,雷诺也推出几款相当时髦的车款(例如80年代的雷诺GTA敞篷版;一台小车,但却有电动启闭敞篷和相对其级距算大的2.0升引擎),取代之前经济实用的诉求。最终雷诺在1987年将AMC售予克莱斯勒而此举也导致AMC这个牌子的消失,克莱斯勒只保留至今仍颇负盛名的Jeep。
在70-80年代雷诺大力投入赛车,而其也在此时对汽车规格带来革命。如当时推出的雷诺Espace被视为今日minivan的鼻祖。在之后的20年中它也是欧洲最为人知的minivan。第二代雷诺5号,赢得欧洲年度风云车的雷诺9号以及当时最高级的雷诺车雷诺25号都为雷诺建立了声誉。但与此同时命运乖舛的雷诺14号却也让雷诺与品质不良渐画上等号,这也是雷诺在80年代步上惨澹命运的前兆。 虽然在80年代雷诺算是有建树的,但掩饰不了的是其财务上的危机。雷诺在1984年亏损达到125亿法郎。政府于是安插乔治·贝斯到主席之位。他大刀阔斧的降低支出,将非核心的部门都贩售,几乎完全退出所有的赛车活动,亦大量资遣员工。其行动虽使雷诺在86年停止亏损,但解雇大量劳工的举动招致其被左派激进团体Action Directe暗杀。贝斯身故后,主席一职由Raymond Levy接替,但上任后之经营方针和前任主席类似,1987年,雷诺终于在某种程度上,财务状况达到稳定。
在走过80年代的危机之后,雷诺在90年代重生。他们再次制造出许多成功的车款;90年代初有Clio发表作为销售传奇的雷诺五号接班车种、第二代Espace、创意十足的Twingo(搭载无离合器手动排档)、中大型房车Laguna及雷诺19号。在90年代中接替雷诺9号的雷诺19号发表,其接班车种雷诺Megane更成为首部达到当时欧洲撞击测试最高标准-Euro NCAP4星之车种,第二代Megane则是同级车第一辆拿下Euro NCAP撞击安全五星的车,第二代雷诺Laguna更是车界首部拿下Euro NCAP撞击安全五颗星的汽车。在1998雷诺发表Megane Scenic一个全新级距的车款。一种只比中型房车略长,却有如休旅车一般多变空间的车。
雷诺车厂在90年代时,在一级方程式赛事中,亦有亮眼表现。(详见“赛车活动”篇) 雷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政府接管而成为国营汽车公司。但随时代进展,他们认清作为一个公营企业,多少牵制了雷诺的发展,使法国政府放手让雷诺民营化。1996年开始,官股开始大量释出股份,使民股占有雷诺股份多数而由国营汽车公司转为民营汽车公司,但政府至今仍持有雷诺15.7%之股份。
雷诺的民营化,最大的功臣是前主席兼执行长Louis Schweitzer,他将雷诺带领到新的方向,追求更有特色的设计,和保有独创的传统。雷诺在民营化之后得以加码在东欧和南美的投资,包括设立新厂和升级原有厂房,在Calos Ghosn接手之后,除了朝向既定目标迈进,他对日产的结盟增加了欧日车厂的技术合作,为雷诺加注了新的血液。 法国政府持有百分之15.7的雷诺股份。从1992年到2005年Louis Schweitzer是雷诺的董事长。在2005年,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成为最高执行长(他也同时是日产最高执行长),Louis Schweitzer 维持主席一职。
雷诺拥有日本车厂日产百分之44.3的股份,他们也成立了雷诺-日产联盟。日产则在2002年取得雷诺百分之十五的股份。雷诺也拥有三星汽车(现名雷诺三星)及Dacia,更包含百分之二十的富豪卡车部门股份。
在2004年英国的调查,雷诺是第五受欢迎的车厂,前四名为福特,Vauxhall,标致和福斯;Renault Clio是目前在英国最受欢迎的法国车,是雷诺在欧洲畅销十四年的车款。
在2004年雷诺-日产联盟营业额成长43% 达到€35亿,其中日产贡献了€17.67亿。雷诺集团全球销售成长 4.2% 达到2,489,401 辆车。全球市占率是4.1%。雷诺成为欧陆领先品牌由于百分之10.8的市占率和总计一千八百万辆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的销量。
2010年4月7日雷诺日产(Renault-Nissan Alliance)与戴姆勒(Daimler)合组全球第三大汽车联盟,交叉持股3.1%, 戴姆勒将发给对方共3290万股,占总股权比率3.1%,总值高达11.7亿欧元(16亿美元),由雷诺、日产平分,戴姆勒则同时获得雷诺新股与日产现股各3.1%。 1898年 - 路易雷诺创立雷诺。
1899年 - 制造了一辆轻型四轮车,装用单缸迪地昂(De Dion)发动机。当时造的车子一般是用链条或皮带驱动的,而他制造的汽车是用传动轴驱动后轴上的维齿轮。这辆汽车的另一先进之处。
1899年 - 参加巴黎-特卢维尔(Trouville)的车赛,在以后的三年中成绩不错。
1902年 - 雷诺便自己制造发动机。
一战爆发后 - 雷诺公司发展迅速,虽然轿车生产量下降,但军用载货汽车、坦克、飞机发动机的产量大增,雷诺的铸造厂、机械加工厂、总装厂等大大扩展,1919年还买下一个钢厂。
30年代 - 巴黎所用的出租车大部分、公共汽车的绝大部分均系雷诺所生产。
二战爆发前 - 雷诺推出1L、8CV佳瓦嘎特(Javaquatre)
二战以后 - 雷诺生产4CV后置发动机轿车,发动机4缸,排量0.760L。战后雷诺生产的第二种轿车是帆船(Fregate),这是前置2L发动机轿车,为的是和雪铁龙11CV前轮驱动轿车竞争。
1955年 - 雷诺的商用汽车分部和Floirat、Latil、Somna三个企业合并成立SAVIEM(工业车辆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Societe-Anonyme de Vehicules Instriels et Equipements)。
1956年 - 生产0.845L的皇太子妃(Dauphine)后置发动机轿车,到1960年共生产100万辆。该车在意大利由阿尔法·罗密欧,在巴西由威利斯-奥弗兰德(Willys-Overland)凭许可证生产。
1961年 - 推出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0.747L R4轿车,替代4CV。
1965年 - 推出中型1.5L前轮驱动16型轿车。
1968年 - 推出高性能的TS款式,并用后置发动机的8型、10型轿车接替皇太子妃轿车。
1969年 - 增加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12型轿车。
1972年 - 推出雷诺最重要的车型之一,0.845L、5型掀背式轿车,瞄准年轻人市场,成为法国最畅销的轿车。该车到1984年由超5型(Supercinq)车替代时,生产540万辆以上,除了法国以外,在世界各地雷诺的25个装配厂组装。罗马尼亚的Pitesti国营汽车制造厂生产12型车,用达西亚(Dacia)的牌子。到1980年法国已不生产这种车子。
1979年到1987年 - 雷诺掌控American Motors(AMC)的经营权,后来在1987售予克莱斯勒。 1983年雷诺占有法国轿车市场的32%以上,5种畅销的车中有4种是雷诺5、9、11和18型。
1986年 - 在四月九号法国政府控制雷诺的民营化。
1987年 - 生产4、5、9、11型4门轿车,装汽油或柴油发动机。此外还生产21型和25型轿车。后者为豪华轿车,装2L、4缸或2.7L、V6发动机。
1992年 - Louis Schweitzer成为集团主席。
1992年 - 雷诺威廉士车队夺下雷诺史上第一个F1车手与车队冠军。
1996年 - 公司最终民营化,名为Renault S.A.。
1997年 - 雷诺达成F1车队冠军6连霸(车队冠军:92、93、94、95、96、97;共六个年度)
1999年 - 雷诺买下岌岌可危的日产汽车百分之35的股票。公司副主席Carlos Ghosn被指派负责营运雷诺-日产联盟。
2001年 - 雷诺工程车部门(Renault Vehicules Instriels)售予富豪,原名Renault Trucks。
2002年 - F1班尼顿车队被雷诺完全收购;雷诺车队成立。
2005年 - 卡洛斯·戈恩成为总裁。
2005年 - 雷诺以完全厂队夺下F1车手与车队冠军。
2006年 - 雷诺再次夺下F1车手与车队冠军。

㈨ 东风雷诺结束运营,雷诺拟将其持有之50%股权转让

撰文|宋雨婷

科雷缤刚刚上市,就见证了“东风雷诺”的告别

此外,雷诺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㈩ 雷诺汽车公司的中国公司

雷诺在中国内地的布局相较于其他世界级车厂是相当迟缓的,05年才传出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的消息,不过因为设厂的争议,至今没有一台中国制的雷诺出现。雷诺在部分内地省份有代理商,负责进口整车。
雷诺在香港的业务也只算小本经营,目前由香港沃尔沃的代理商维信汽车代理,引进车款包括Grand Scenic、Mos以及Megane RS等。
一般相信,雷诺未来会在中国设厂,只是时机未定,但其商用车的合约在内地似乎较为明朗。
雷诺的中国行动:宣布策略 提升品牌 展示技术
“我和所有可能合作的人开过会,但是我不能告诉你我和谁开会。”这是雷诺汽车亚太区总裁戴伯乐对记者提出的雷诺在中国的合资伙伴问题时的回答。在福特、大众、丰田等世界级汽车生产商都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的今天,作为世界第5大汽车生产商的雷诺目前还没见显著动作。而就在上周五,雷诺宣布将自己的旗舰产品 ---威赛帝正式进口到中国。 这是否意味着雷诺中国策略的开始?尽管戴伯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词很“外交”,但从中不难窥见雷诺今年在中国至少要做的三件事。
有可能生产三厢车 雷诺的合资伙伴是谁?将在中国生产什么样的车?会不会和日产合作?这些问题一提出来,戴伯乐露出了法国人特有的微笑,他告诉记者说:“我们总裁今年夏天将宣布在中国的战略。雷诺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他进而强调到:“我个人猜测总裁在宣布中国战略时,肯定会涉及本地化生产和进口车。”至于在中国生产的车型,戴伯乐依然没有明确回答,他指出:从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看,目前大多数消费者比较认同传统的三厢车型,雷诺公司有可能会先推出一两种三厢车型。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不断与外界沟通,中国消费者的观念也会逐渐转变,会被最新的潮流推动,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创新的、大胆的、个性化的车型,这恰恰是雷诺的强项。
建立品牌是重点 新到中国的威赛帝车极显技术与个性,体现了雷诺一贯的技术领先风格。而谈到品牌,戴伯乐告诉记者: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提升品牌形象,向客户提供最新、最个性的产品。对于雷诺而言,今年需要一个集中展示产品、技术和公司形象的机会,这个机会应该是将于6月举办的北京国际车展。记者猜测雷诺很可能会利用这次车展公布它的中国策略,这样会吸引众多关注车展的目光,有效提升雷诺的品牌认知度和形象水平。
借F1打技术牌 在威赛帝上市活动中,一个F1车模的钥匙坠泄露了雷诺今年的品牌策略,那就是打技术牌。今年F1头两站比赛中,车队的两辆赛车均获得积分的车队只有两个,法拉利和雷诺。众所周知,F1运动是技术与速度的结晶,而雷诺车队今年肯定会在上海参加比赛,这对于雷诺今年倡导技术领先的品牌推广无疑会起到最好的证明作用。
从威赛帝的上市也可以看出,雷诺将要在今年重点展示其高技术,高科技,张扬个性的特点。作为今年推向中国市场的第一辆车,威赛帝一改国内市场上常见车型的风格,突破了传统豪华车设计陈规,仅从外观即可对雷诺追求个性,技术领先的理念有所体会。
雷诺瞄准高档车威赛帝上市走低价策略 “豪华车,却是两厢;3.5排量不到70万元。”这些是雷诺新引进中国的旗舰车---威赛帝给人的最初印象。它传递出雷诺对威赛帝的两个定位:一是技术领先。作为全球首款二厢豪华轿车,“威赛帝”赋予“豪华”以全新的标准---突破三厢豪华车的传统禁锢,采用二厢设计,整车设计令人瞩目:线条简洁、气质高雅、活力充沛;车身轮廓饱满、质量考究,尤其是尾部设计独特,其外观与国际汽车市场上常见的高档车迥然有别,散发着法兰西特有的人文韵味。二是低价策略。威赛帝市场售价68万元,是相同排量进口车中价格最低的。据代理商北汽众兴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岳臣介绍,威赛帝不追求高利润,定价低是为了更好的进入市场。它的市场客户群属于很有个性的人群。他们有实力开豪华车,但不想拘泥传统,有自我主张。 据了解,威赛帝首批进口50辆。 面对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从1999年至今,雷诺先后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和兰州任命了七家地区代理商和36家二级分销商,销售区域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1999年之前,雷诺在中国市场仅销售了极少量的整车,主要面向外交官和外籍人员。1999年,预计到中国即将加入WTO,雷诺着手在中国市场建立专门销售进口整车的网络。从2 000年起,雷诺向中国市场先后引进了风景、梅甘娜经典、梅甘娜敞篷车、梅甘娜古贝和风景RX4,其中在中国享有良好声誉的风景一直为主销车型。2003 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适应市场需求,雷诺引进了中高档轿车拉古那。2004年4月初,雷诺旗舰豪华车威赛帝登陆中国。2005年1月底,风景II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在拓展销售网络的同时,雷诺始终把售后服务放在第一位,努力为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每个授权的雷诺维修站中,雷诺严格挑选合格的技术人员,并派他们到新加坡雷诺培训中心,接受为期60天的高水平售后培训。在雷诺北京代表处,由中方和法方技术人员共同构成的售后团队,与整个网络紧密配合,为网络提供技术支持和不间断的培训。 2004年初,还刚刚确定在中国生产商用车的法国雷诺集团,此时又打出了手中的另一张王牌。
6月底,雷诺公司向中国媒体公布:雷诺将和东风汽车公司合作设立合资公司,在中国生产其第一款四门轿车梅甘娜MeganeII)。此项目从2006年开始投产,分两个阶段进行,最终达到年产30万辆的目标。
至此,世界汽车工业6+3格局中的各路诸侯在中国聚齐。
梅甘娜开道 在中国的处女车型梅甘娜(MeganeII),此前已为雷诺在全球市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以下一组数据就可充分佐证:
1997年,MeganeI上市,7年间,全球共售出470万辆;
2002年底,MeganeII在欧洲上市,至今,销量突破100万辆;从2003年起,成为西欧最畅销车型;其间,MeganeII还以独特的设计,充满活力的风格,被评为“2003年风云轿车”,被定为同级车最安全车型。
2004年前4个月,MeganeII在西欧市场份额达到4.7%。用雷诺集团总裁路易.施伟泽的话说,“这一销售佳绩归功于雷诺在18个月内相继推出了7个不同型号”。其中包括2002年上市的5门轿车和3门轿车; 2003年亮相的Scenic、4门轿车、旅行轿车和硬顶敞篷车;2004年初推出的GrandScenic;最后一款亮相的运动轿车。
除此之外,雷诺还将推出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另一款车型--Logan的改进版。路易.施伟泽表示:“凭借雷诺的雄心和实力雄厚的中国合作伙伴的支持,该项目将使雷诺从2006年起便能驻足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2002年增长64%?2003年增长68%。” “同时,该项目还属于雷诺赢利性增长战略的一部分,这一战略旨在可使雷诺在2010年实现年产量400万辆的目标。并且对东风而言,也将使其进一步巩固在中国汽车工业骨干企业的地位。” 其实,对雷诺而言,此时也应该是其最佳出手时机了,因在今年上半年,雷诺已在全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雷诺集团公布的最新公告显示:2004年上半年,雷诺集团共销售汽车1306454辆,同比增长6.5%,占全球市场份额4.3%。
在西欧,由于梅甘娜系列的成功拉动,雷诺占据了轿车和轻型商用车10.9%的市场份额。在亚太地区,雷诺集团共销售雷诺汽车6887辆,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销售分别增长了47%、74%和18%。这一切,都不得不促使雷诺把其拿到目前世界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中国来生产。
坎坷中国路 对中国的消费者来讲,也许雷诺是世界汽车6+3格局中“最不熟悉”的汽车企业。但对雷诺自己来讲,在中国的道路却并不陌生。雷诺进入中国已有10年,这10年对雷诺来说既曲折又无奈。
1994年,匆匆进入中国的雷诺与三江航天集团共同出资9800万美元在湖北孝感匆匆上马了其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项目--三江雷诺汽车公司,三江集团持股55%,雷诺持股45%,合作期限30年。按照最初的设计,当年以CKD方式投产,到1997年,产销量达到千辆。1998年底,涂装、焊装、总装三条生产线全面建成,具备年产15万辆的能力。
但命运总是捉弄人,在1994年至2001年的8年时间内,“塔菲克”客车总共却只销售了4000多辆。年均不到500辆,这显然不是雷诺想看到的结果。
后据知情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是中法双方在决策意见上不合,中方认为,法方合资8年一直坚持采用进口发动机,使“塔菲克”的市场价格就比其后引进但是采用国产发动机的竞争产品高出5万多元,产品丧失了竞争力。
到了2000年8月,三江航天集团黯然退出,其后,中方股东又几度异主。至此,三江雷诺就一度处于真空状态。三江雷诺的失利挡住了法国雷诺在中国发展的步伐,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关部门对雷诺再次寻求新合作者亮起了红灯。
在经过一系列的变故后,雷诺终于发现,要想在中国组建合资公司,就必须找上一家像一汽、东风、上汽这样有实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这时,正好其控股的日产汽车公司正在与东风汽车公司进行全面合作的谈判。法国雷诺公司持有日产44.4%的股权,是日产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和全球合作伙伴。
2002年9月19日,东风汽车公司与日本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组建一家名为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新公司,各持50%股份,包括日产全系列乘用车和东风的重、中、轻型卡车及客车,通过合资,新“东风汽车”成为了中国国内首家拥有全系列卡车、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产品的中外合资汽车公司。但谁也没想到,东风与日产的一系列大动作背后,一直闪现着法国雷诺的影子。在东风与日产的合作进程中,雷诺一直在扮演着一个“红娘”的角色,在当年日产派出的谈判代表团中,有雷诺的高层人士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此次合作内容并未涉及雷诺,但东风集团董事长苗圩在签署协议时就明确表示,由于雷诺是日产最大的股东,因此此次合作将最大程度地利用三方各自的优势,比如东风的品牌、网络优势,日产的技术、管理优势和雷诺在商用车方面的优势。
2004年1月17日,雷诺总算如愿,在巴黎同东风汽车公司签署了原则性协议,将在东风柳汽基础上建立合资公司,生产卡车及卡车零部件。
雷诺“野心” 在中国市场几经波折的雷诺,虽然已拥有三江雷诺和东风柳汽商用车项目,但乘用车项目却一直只能徘徊在中国市场的大门之外。
这当然不是其作为全球汽车巨子的作风,雷诺在中国的“野心”,绝不仅仅限于卡车,而是等真正能生产轿车的机会。
其实早在两年前,雷诺就曾表示,2002年启动中国轿车事业发展战略,将雷诺控股的韩国雷诺-三星汽车公司生产的轿车出口到中国市场;2003年后希冀在中国实现生产轿车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却并没有实现,这与其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商的身份确实不符。
在1999年,雷诺公司收购了日产汽车44.4%的股份,日产则持有雷诺15%的股份,2002年3月又在交叉持股基础上,设立了雷诺-日产有限公司,现已跻身于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集团。
雷诺现在这么急于在中国生产轿车想来也不足为怪了。路易.施伟泽表示:“雷诺与东风未来的合资公司将是雷诺-日产联盟与东风公司合作的延伸,它将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利用共用平台战略,共享在研发、动力平台、供应商等方面的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