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泸深和港股有什么区别
沪深属于内地A股,港股不仅有H股和香港本地股,还有境外的其他上市企业。
两者之间的区别有:
1、与大陆股市相比,香港证券市场更加成熟和规范。香港证券市场建立于1866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建成高度严格、规范的监管法律体系,使之成为全球最有效率、最公平、最成熟的证券市场之一,可有效地保护了广大投资者及中小股民的权益。
2、新股认购机会众多。相较于国内0.2%--0.5%的中签率,港股的中签率要高的多,曾平均达到10%,是国内中签几率的数十倍。07年以来,香港股市火热,居民参与热情高涨,参与新股认购的资金大幅上升,即便如此,新股中签率仍然还有2%--5%,是国内的十倍以上。同时,在香港进行认购新股还可获得证券公司提供的1:9配资,比如10万资金可认购100万的新股,成本仅相当于银行拆借利率。据统计,过去八年在香港认购新股的平均年盈利在25%--30%。
3、有机会参与公司股票配售。香港股市是世界最活跃的证券市场之一,2006年还取代纽约成为是世界直接融资最多的证券市场。融资方便是香港股市最大的特点之一,上市公司常常进行股票配售,而普通投资者都有机会参与这些配售。为吸引投资者,配售股票通常会有折扣,算是无风险投资。
4、投资品种丰富。香港证券市场共有1000多只股票、4000多只权证、另外有大量的公共基金、债券等,可投资的品种非常丰富,投资者有充足的选择空间。
5、H股和A股见巨大的差价,存在套利空间。香港股价通常比 A 股低,平均折价将近50%,也就是说H股价格仅为A股的一半。2007年8月14日收盘,A+H股中折价率最低的海螺水泥为18%,折价最高的大唐发电为76%,就是说A股是H股的3.2倍。鉴于同股同权的原则,H股和A股的股东所享受的权益完全一样,即分红是一样的,因而收益率更高。
6、香港证券市场有很多国内无法购买的的知名大公司股票,如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主席均为李嘉诚)、新鸿基地产(主席为郭炳湘)、汇丰控股、中银香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招商局国际等。这些著名公司的经营风格稳健,业绩连续增长,股价每年都有不错的表现。据说,很多香港本地居民都会在儿女出世时买几手大盘蓝筹股,儿女长大后,正好可卖了股票供其上大学。
7、在香港,投资者向证券公司寻求融资非常方便,常常都是只要一个电话就可解决问题,新股认购的时候还可享受9倍融资,而且融资成本非常低。像新股认购融资,以占用天数为单位计算(通常为7天或9天),按照当期市场利率为准,通常为年率5.8% / 365×7。
8、T+0当天回转交易。投资者当日买入股票,如果发现做错方向,可立即平仓减少损失。
9、港股存在获取暴利的机会。香港股市有很多仙股,这写股票平常不被人关注,但也常常创造出奇迹。例如:中国铁路货运(8078,原宝讯科技)2006年11月7日股价0.045元,2007年6月25日股价达到19.64元,8个月涨幅达到436倍。
10、红筹股回归创造了稳定的获利机会。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远洋、中国铝业等已经回归A股的公司看,其回归筹备期间的股价普遍上涨在一倍多。
香港大型本土上市券商,港股美股开户或咨询请加好友联系。手续简捷,资金安全,全国均可免费办理。
⑵ 和记黄埔是国有的吗
不是,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49.9%的股份,这两公司都在香港上市且董事长都是李嘉诚.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
概览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黄」)是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一向锐意创新,并勇于采用新科技,经营多元化业务,包括全球多个市场最大的货柜码头经营商、零售连锁集团、地产发展与基建业务,以至技术最先进的电讯服务。和黄截至二○○八年度之经审核营业额约为港币三千零九十亿元(四百亿美元)。和黄在全球五十五个国家经营五项核心业务,雇员超过二十四万人,核心业务计有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能源、基建、投资及其他,与电讯等业务。
和黄的杰出成绩包括
领导全球的港口投资、发展与经营商,在欧洲、美洲、亚洲、中东与非洲拥有四十五个港口。
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经营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DC、Drogas、 Kruidvat、Rossmann、Savers、Superdrug、Trekpleister、Spektr、Marionnaud、ICI PARIS XL 与 The Perfume Shop 。
亚洲最大的零售集团之一,经营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 百佳超级市场、 TASTE 新一代美食广场、 GOURMET 时尚美食购物广场、 GREAT 美食购物广场、丰泽电器及电子产品店、 屈臣氏酒窖与 Nuance-Watson 机场免税店。
在流动多媒体通讯领域尽占先机,以「3」为品牌,率先推出第三代(3G)手机与网络服务。
成立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和记电讯)这一家具远见的国际电讯营运商,在亚洲、中东和非洲八个充满发展机会的市场,经营流动电话网络和提供数据服务。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是香港交易所主版其中一家最大的上市公司,属下主要机构包括和记黄埔港口、和记黄埔地产、屈臣氏集团、长江基建与和记电讯。
今天,和黄已发展成一跨国企业,并继续以香港为基地。集团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地区,属下各级员工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和黄全力维持最高的公司管治、透明度与问责水平,并得到业界认同,赢得多个奖项与荣誉。
港口及相关服务
和记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和记黄埔港口」)业务遍及二十三个国家,在四十五个港口经营共二百五十七个泊位。世界七大繁忙港口中,有五个是和黄有份参与经营的。
旗舰公司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私营货柜码头经营商。
和记黄埔港口二○○六年的总吞吐量达五千九百三十万个二十呎标准货柜。集团在英国拥有全国最大的菲力斯杜港,还有哈尔威治港和泰晤士港。此外,亦持有荷兰、比利时、德国、波兰、西班牙、印尼、韩国、马来西亚、缅甸、巴基斯坦、泰国、越南、埃及、坦桑尼亚、阿曼、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巴哈马群岛、厄瓜多尔、墨西哥与巴拿马等多个港口的重大权益。集团并参与投资、发展及营运中国内地多个远洋和沿海/内河港口。
地产及酒店
和记黄埔地产有限公司发展与投资多个重要物业项目,包括香港的地标商厦,以至伦敦的豪华住宅。
集团在香港首创「花园城市」式住宅概念,最著名的有海怡半岛与黄埔花园,更将香港的成功经验引进中国内地。
集团拥有的著名物业包括位处香港中环、楼高六十二层的长江中心,还有北京东方广场与上海世纪商贸广场。在英国发展的尊贵住宅物业包括 Royal Gate Kensington、Belgravia Place 与 Albion Riverside。集团拥有的其他物业包括巴哈马群岛的海滩与高尔夫球度假酒店。
和黄与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海逸酒店(国际)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经营与管理和黄集团地产部门的酒店投资项目。
零售
屈臣氏集团经营和黄集团旗下的零售及制造业务,拥有超过七千七百家零售商店,业务遍及全球三十三个国家。在亚洲建立的旗舰零售连锁店包括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百佳超级市场、 TASTE 新一代美食广场、 GOURMET 时尚美食购物广场、 GREAT 美食购物广场、丰泽电器及电子产品店、屈臣氏酒窖与 Nuance-Watson 机场免税店。在欧洲,屈臣氏集团的零售网络包括九个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店品牌:DC、Drogas、Kruidvat、Rossmann、Savers、 Superdrug、Trekpleister 、Spektr 与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以及三个高级香水及化妆品品牌: Marionnaud、ICI PARIS XL 与 The Perfume Shop 。屈臣氏集团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
能源、基建、投资及其他
长江基建集团(「长江基建」)是集团的基建部门,经营多元化基建业务,包括交通运输、能源、基建材料、水厂与相关业务。长江基建的业务遍布香港、中国内地、澳洲、英国与加拿大。
集团持有香港电灯集团(「港灯」)的权益,也是赫斯基能源的主要股东。港灯是香港岛和南丫岛唯一的电力供应商,而赫斯基能源则是加拿大最大规模的能源与相关业务企业之一。
投资及其他的部门主要包括和记黄埔(中国)、上市附属公司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和记港陆与上市联营公司 TOM 集团等。
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和记黄埔中国」)是和黄在中国内地的投资业务,在中国内地积极参与多项企业及项目的投资,当中包括有制造和分销保健、个人护理及中成药产品,提供飞机维修及机舱清洁保养服务,提供物流运输服务,大米养殖场的营运\和白米的买卖,酒店股东以至生产制造光纤通信传输设备。
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是和黄成员公司之一。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是一家从事医药与保健业务集团的控股公司,主要以中国内地为基地,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另类投资市场独立上市(股份代号:HCM)。和黄中国医药科技专门从事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以传统中药和植物成分提鍊而成的医药、保健品和其他保健消费品与个人护理产品。和黄中国医药科技的整体业务目标为发掘传统中药业未为人知的丰富知识与使用历史,用以开发环球市场医药与消费产品。
和记港陆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715),是集团持有百分之六十一点九七权益的附属公司。该公司是业界领先的玩具制造商、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与制造商、特许经营与采购服务供应商,并于中国内地持有多项投资物业。
TOM 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号∶2383)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为领导大中华的中文媒体集团,经营互联网(TOM 在线)、户外传媒(TOM 户外传媒集团)、出版、电视及娱乐等,业务遍及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在各项业务领域中, TOM 皆稳占市场领导地位。集团于一九九九年十月成立,是和黄与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其他策略性投资者组成的合营公司。集团总部设于香港,地区总部分别设于北京、上海及台北,在二十多个城市聘用超过四千名员工。
电讯
集团拥有与经营电讯业务,在十五个国家提供多元化的相关服务,包括第三代 (3G) 多媒体流动电话、第二代 (GSM) 流动电话系统、固网服务、光纤宽频网络以及电台广播。
集团以「3」为品牌经营电讯业务,并且在 3G 业界的持续革命中节节领先。和黄是全球最先推出 3G 服务的营运商之一,藉著丰富的多媒体流动通讯内容,提升大众的生活趣味。集团在澳洲、奥地利、丹麦、香港、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澳门、挪威、瑞典和英国十一个市场持有牌照,目前顾客总人数超过一千四百七十万。
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和记电讯)锐意在发展中的市场争取未来增长,并同时运用尖端科技,在较成熟与需求高的市场推出先进服务,以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要求。和记电讯在香港、澳门、以色列、泰国、斯里兰卡、加纳、印尼和越南,经营流动电讯网络,并在香港经营 3G 网络和提供固网服务。和记电讯的多元化服务包括话音服务(具备加强通话功能)、宽频数据与多媒体服务、流动与固网互联网和内联网服务、国际直拨长途电话与国际漫游服务、频宽服务、数据中心服务、系统基建与应用方案服务。
集团主席
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黄)董事局主席,长江集团业务遍布全球五十五个国家,雇员人数约二十四万名。集团在香港共有九间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七千八百七十亿港元(二○○七年六月三十日)。和黄是《财富》全球 500 大企业之一。
李嘉诚先生于一九二八年在中国东南部的沿海城市潮州出生,童年时为逃避战乱,与家人逃难到香港,他的父亲后来因肺病在香港去世。由于要负起供养家人的重担,李先生在不足十五岁时便被迫辍学,到一家塑胶贸易公司任职,每天工作十六小时。凭著他的努力、谨慎及追求卓越的精神,李先生于一九五○年自行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最初经营塑胶制品,随后李先生将公司发展成一家具主导地位的香港物业发展公司,并于一九七二年在联合交易所上市。长江分别于一九七九年及一九八五年透过收购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及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持续进行业务拓展。
长江集团奠基于香港,业务包括物业发展及投资、房地产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财务及投资、电子商贸、建材、媒体及生命科技等。李先生深信众擎易举,众志成城,从他将公司以「长江」命名便可体现他此一信念,因扬子江是不择细流、汇聚百川的中国大河。李先生获英国泰晤士报及英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评选为「千禧企业家」。
李先生相信每个人都需要尽其本分,才可营造一个平等的社会,并于一九八○年成立一个公益慈善基金会,其使命在于为社会打造「奉献文化」。李嘉诚基金会集中两方面的发展:通过教育令能力增值以及通过医疗及相关项目建立一个关怀的社会。至今,李嘉诚\ 基金会及由李先生成立的其他公益慈善基金会曾捐助过无数的公益项目,历年所捐出及承诺的款项逾八十三亿港元。
李先生于一九八一年在中国汕头创办汕头大学,推动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汕头大学共有九个学院,包括医学院连同五间附属医院,所录取的学生来自中国各地,大学共有约六千五百名本科生及一千五百名研究生。
由于李嘉诚先生热心公益,对各地社会贡献良多,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卡加里大学、内地北京大学、本港香港大学及其他大学颁授名誉博士学位。另获颁授巴拿马国 Grand Officer of the Vasco Nunez de Balboa 勋衔、比利时国 The Commander in the Leopold Order 勋章、英帝国 KBE 爵级司令勋章、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及获委为太平绅士,并刚于二○○五年一月获法国政府颁授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勋章 (Commandeur de la Lgion d'Honneur)。
李嘉诚先生有两位儿子,长子李泽钜,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副主席、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副主席、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及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幼子李泽楷,现任电讯盈科有限公司主席,该公司为亚洲具领导地位的资讯科技及电讯公司之一。
⑶ 哪里有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的始末
李嘉诚一石三鸟收购和记黄埔
包玉刚是世界级顶尖船王,九龙仓是一家很大的现代化码头,收购它与船王地位很相称。那时石油危机,油轮事业不景色,包打算登陆的发展路上事业。
先前由于汇丰银行注资1.5亿给和记,拥有了35%和记股份,而作为银行机构又不允许经营非金融机构事业。所以汇丰也是想找人转手的。
包与汇丰的大班沈弼的关系很好。李嘉诚就用九龙仓股转让给包,从中换得人情了,两人秘密协议:李嘉诚放弃1000万九龙仓股转让给包玉刚,换取包玉刚促成汇丰银行转让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份。
因为这一下,李嘉诚的6.93亿资产长实集团控制了65亿的和记黄埔,想法和做法够有创意的吧!
上面评论讲是按常理是不可想象的了,相当于拿2400万收购2亿的股份。
机遇,人品都起作用。
⑷ 1997年和记黄埔 长江实业的市值多少谢谢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长实’)为长江集团的旗舰。长江集团是一家建基香港的跨国企业,集团在香港的成员包括四家同为恒生指数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长实(股份代号: 0001)、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份代号: 0013)、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 1038)及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 0006);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股份代号: 2332)、和记港陆有限公司(股份代号: 0715)及TOM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 2383);以及在创业板上市的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 8222)。截至二零零七年九月三日,长江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之公司的联合市值为八千零五十亿港元。
⑸ 香港的股票叫做什么股
香港主板市场概况
这里将股票按市场流行的观点划分为蓝筹股、红筹股、国企股、庄家股等几类。
蓝筹股
蓝筹股(Blue Chip),是指恒生指数成份股。这类股份的普遍特性是具有行业代表性、流通量高、财务状况良好、盈利稳定及派息固定。目前,蓝筹股的固定数目是33只。由于这类个股的盈利能力强,大多属于基金偏爱个股(即基金长期持有或加码买入的股票),因此较少人为因素(如庄家活动)影响,股价相对稳定,适合作中长线投资。如长江实业(0001)、和记黄埔(0013)、中国移动(0941)、汇丰控股(0005)、恒生银行(0011)等
红筹股
红筹股(Red Chip)泛指由中资企业直接控制,或35%以上的股份由中资企业控制的公司。其主要特点是有注资及重组概念,因这些公司的母公司在内地大多资产雄厚。目前,香港的红筹股超过80只,其中有30只被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选定为恒生中资企业指数(即红筹指数)成分股,以反映红筹股的整体趋势。如金威啤酒(0124)、深圳国际(0152)、中国网通(0906)、中国移动(0941)等。
国企股(H股)
国企股是指经中国证监会审批后,获准来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截至2006年5月19日止,国企股的数目已达128只。如即将上市的中国银行(3988),已经上市的交行(3328)、建行(0939)、中国人寿(2628)、江西铜业(0358)等。
庄家股
庄家股,是指由大户控制供求情况的股票。由于庄家多数拥有内幕资料或较熟悉这些个股近况,加上拥有钜额资金并持有大量筹码,因此有条件左右股价走势。如宏利金融(0945)。
另:国企股(H股)简介
1993年首间中国企业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青岛啤酒--HK-016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于1994年8月8日推出,以反映所有在香港上市的H股表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股指数”)的计算方法于二零零六年三月六日起改为以流通市值调整计算。为避免个别成份股比重过高,经流通调整后,每只股票的比重上限设定为15%。流通股份的定义及个别成份股的流通系数均与恒生流通指数系列相同。
成分股挑选
由200支成分股组成的恒生综合指数自2001年10月3日推出以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之成分股只包括市值最大、并在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内的H股公司。于2006年5月19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工有38支成分股。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与恒生综合指数每半年一并检讨一次。加入或剔除于恒生综合指数的H股公司会自动加入或剔除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国企指数成分股每半年定期检讨一次,比重上限系数于有需要时将作出调整,令个别成分股占指数的比重不超过15%。
在2001年恒生综合指数推出前,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成分股包括所有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H股。于1994年至2001年间,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成分股数目由10支增加至54支。
⑹ 谁清楚,李嘉诚蛇吞象,当初6亿是如何60亿和黄。我很想知道
和记黄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资产价值六十多亿港元。而长实只是一间资产不到7亿的中小型公司。李嘉诚不但控得和黄,还做到兵不血刃,他由此而被誉为“超人”。和黄一役,李超人究竟有何超人高招?
李嘉诚退出九龙仓角逐,将目标瞄准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
和黄集团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和记洋行;二是黄埔船坞。和黄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财阀所控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主要从事印度棉花、英产棉毛织品、中国茶叶等进出口贸易和本港零售业。初时规模名气不大,远不可与怡和、置地、邓普、太古等洋行相比。到二战前,和记有下属公司20间,初具规模。
黄埔船坞有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43年,林蒙船长在铜锣湾怡和码头造木船。船坞几经迁址,不断充资合并易手,成为一间公众公司。到20世纪初,黄埔船坞与太古船坞、海军船坞并称为香港三大船坞,形成维修、建造万吨级轮船的能力。除此,黄埔船坞还经营码头仓储业。
二战之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该家族与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马登家族,并列为本港英资四大家族。20世纪60年代后期,祈德尊雄心勃发,一心想成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大牛冲天,展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许多未上市小公司归于旗下,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祈德尊掐准了本港人多地少,地产必旺的产业大趋势,关闭九龙半岛东侧的码头船坞,将修船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迁往青衣岛,并将其他仓场码头统统转移到葵涌去发展。腾出的地皮,用来发展黄埔新村、大同新村、均益大厦等。祈德尊满天开花大兴土木,地产成为集团的支柱产业。
传媒说祈德尊是个“食欲过盛、消化不良”的商界“大鳖”。他一味地吞并企业,鼎盛期所控公司高达360间,其中有84间在海外。祈德尊虽长有“钢牙锐齿”,“肠胃功能”却太差,“腹泻不止”——不少公司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给他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幸得股市太旺,祈德尊大量从事股票投机生意,以其暂获弥补财政黑洞。
1973年中股市大灾,接着是世界性石油危机,接着又是香港地产大滑坡。投资过速、战线过长、包袱过沉的和记集团掉入财政泥淖,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元。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汇丰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由此而脱离和记集团。
汇丰控得和记洋行,标志着祈德尊时代的结束,和记成了一间非家族性集团公司。汇丰物色韦理主政。1977年9月,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韦理有“公司医生”之称,但他一贯是做智囊高参辅政,而从未在一间巨型企业主政。又因为祈德尊主政时,集团亏空太大,公司医生韦理上任,未见其妙手回春——和黄的起色不如人们预想的好。
乘虚而入,是战场常见并有效的战术。李嘉诚在觊觎上九龙仓的同时,也垂青和记黄埔。 他放弃九仓,必然要把矛头对准和黄。 舆论皆说,和黄一役,足见李嘉诚是聪明绝顶的人。
其一,李嘉诚成全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心愿,实则是让出一块肉骨头让包氏去啃,自己留下一块瘦肉。因为九龙仓属于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凯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会以牙还牙,殊死一搏反收购。包氏收购九龙仓,代价沉重,实际上与怡和大班打了个平手。怡和在港树大根深,收购九龙仓,必有一番血战恶战。
反之,沦为公众公司的和记黄埔,至少不会出现来自家族势力的顽抗反击。身为本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黄集团,各公司“归顺”的历史不长,控股结构一时还未理顺,各股东间利益意见不合,他们正祈盼出现“明主”,力挽颓势,使和黄彻底摆脱危机。
只要能照顾并为股东带来利益,股东不会反感华人大班入主和黄洋行。这便是李嘉诚最初的出发点。
其二,李嘉诚权衡实力,长江实业的资产才6.93亿港元,而和黄集团市值高达62亿港元,蛇吞大象,难以下咽。和黄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本港的华商洋商,垂涎这块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为和黄在本港首席财主汇丰的控制下,均暂且按兵不动。
李嘉诚很清楚,汇丰控制和黄不会太久。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债权银行,可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正常,必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而不是长期控有该企业。
在李嘉诚吸纳九仓股之时,他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
这对李嘉诚来说,不啻是个福音。长实财力不足,若借助汇丰之力,收购算成功了一半。
其三,李嘉诚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为达到目的,李嘉诚停止收购九仓股的行动,以获汇丰的好感。
李嘉诚卖了汇丰一份人情,那么,信誉卓著的汇丰必会回报—还其人情。这份人情,是否是和黄股票,李嘉诚尚无把握。
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诚拉上包玉刚,以出让1000万股九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的回报。李嘉诚一石三鸟,既获利五千九百多万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包氏的感恩相报。
在与汇丰的关系上,李嘉诚深知不如包玉刚深厚。包氏的船王称号,一半靠自己努力,一半靠汇丰的支持。包氏与汇丰的交往史长达二十余年,他身任汇丰银行董事(1980年还任汇丰银行副主席),与汇丰的两任大班桑达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诚频频与沈弼接触,他吃透汇丰的意图: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良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马敲边鼓,自然马到成功。
1979年9月25日夜,在华人行21楼长江总部会议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持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
“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在场的大部分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有记者发问:“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
李嘉诚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间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
李嘉诚被和记黄埔董事局吸收为执行董事,主席兼总经理的仍是韦理。
记者招待会后的一天,和黄股票一时成为大热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飚升25.69点,成交额4亿多元,可见股民对李嘉诚的信任。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的和黄股权增加到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注:包玉刚入主的怡和系九龙仓不属独立洋行),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制强。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按照常理,既不可能,更难以令人置信,难怪和黄前大班韦理,会以一种无可奈何、又颇不服气的语气对记者说:
“李嘉诚此举等于用美金2400万做订金,而购得价值十多亿美元的资产。”
⑺ 包玉刚为什么不要和记黄埔,只要九龙仓
早上起床翻看了点李嘉诚掀起世纪大战的新闻,里面有关于你的疑问的解释。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包玉刚是世界十大船王之首,他最大的资产是货运船,收入来源是靠货物运输,而石油运输是一大块。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石油危机,各国开始在本国土自主开发石油,包玉刚预见未来自己的货运业务会大幅下滑,所以亟需拓展陆地业务。而九龙仓拥有香港非常丰厚的资产,除了地产、物业,还包括航运码头、交通运输等。这也是李嘉诚秘密收购九龙仓股票的原因。李嘉诚后面退出,也是因为太多大佬垂涎于它,而李嘉诚当时属于新贵,不敢得罪九龙仓的实际控制人怡和洋行所请来的调解员-汇丰的沈弼,因为以后李要开展业务还需汇丰支持。所以相比较而言,九龙仓的价值更大,特别是对包玉刚而言。李嘉诚是退而求其次。
第一个问题,不是9000万股就能控制,二是汇丰拥有和记黄埔9000万股,是和记黄埔最大股东,李嘉诚通过收购这部分股权,即可达到他收购和记黄埔第一步。且李嘉诚是分期支付,第一次只需要付20%,约:13亿港币现金,李是支付得起的。
多少股份就不得而知了。
⑻ 待解决问题
什么是蓝筹股?
在海外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把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二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筹码次之,白色筹码最差。投资者把这些行话套用到股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学公司等股票,都属于"蓝筹股"。
蓝筹股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变及经济地位的升降、蓝筹股的排名也会变更。据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统计,1917年的100家最大公司中,目前只有43家公司股票仍在蓝筹股之列,而当初"最蓝"、行业最兴旺的铁路股票,如今完全丧失了入选蓝筹股的资格和实力。
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蓝筹股当属全球最大商业银行之一的"汇丰控股"。有华资背景的"长江实业"和中资背景的"中信泰富"等,也属蓝筹股之列。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虽然历史较短,但发展十分迅速,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蓝筹股。
什么是红筹股?
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相应地,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
具体如何定义红筹股,尚存在着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来自该业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所编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遴选的。另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多寡来划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大部分直接来自中国大陆,或具有大陆背景,也就是为中资所控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属于红筹股之列,1997年4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着手编制恒生红筹股指数时,就是按这一标准来划定红筹股的。通常,这两类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
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近年来出现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将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并在香港上市后形成的,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红筹股已经成了除日股、N股外。内地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红筹股的兴起和发展,对香港股市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从1993年于1997年6月底,红筹股公司通过首次发行及增资配股筹集的资金为115.5亿美元,1997 年1至6月。香港股票市场的总筹资额约为1433亿港元,其中,红筹股占了23.8%。
在国外,能否长时间稳定、持续增长是判断蓝筹股的关键,这种增长时间可能是十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现在国内市场大家认为的蓝筹股,往往是指大盘股,或是所属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期的公司。比如汽车、钢铁、石化等等,现在都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相对时间周期内.
可以回想一下,在1996年到1997年,彩电行业处于一个高速增长周期,当时的四川长虹(600839)就被称为是蓝筹股,而66元的天价到现在的6元多,可谓是天壤之别。当时的深发展(000001)也是一家公认的蓝筹股,最高曾到过49元,事过境迁,现在只有8元多。记得在2000年,当时有些评估机构甚至把银广夏(000557)都评为大蓝筹.
到目前为止,中国其实还没真正意义上的蓝筹股,这是体制所决定的。现在大家所指的蓝筹股,实际上还是高成长性的个股(相对时间段内),主要得益于所处行业的增长。而香港股市的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和记黄埔、长江实业,基本上不会受行业变化的影响,始终保持着稳定、持续的增长.
所以,现在的蓝筹股,准确来说应该是相对时间内的价值投资型股票,而不是真正的蓝筹股。这种股票在行业增长时,公司基本面水涨船高,行业进入衰退时,公司基本面跟随滑波甚至没落。因此,研究行业是投资者不可或缺的课题。
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价值投资将会进一步延伸,可以想象,将来成长性高、市盈率低的股票将越走越强,而绩差股将会越走越低(因为资产重组已不再流行)。
最近股市大盘上证指数超过2000点,都是拜蓝筹股的大涨所赐,那么,何为蓝筹股呢?
蓝筹的概念
什么是蓝筹股?
在海外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把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筹码次之,白色筹码最差。投资者把这些行话套用到股票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学公司等股票,都属于“蓝筹股”。
什么是红筹?
香港股市有所谓“红筹股”、“蓝筹股”之分。红筹股是指最大控股权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中国内地有关部门或企业,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所发行的股份。即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由于人们形容中国是红色中国,而她的国旗又是五星红旗,因此把中国相联系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称为红筹股。这是一种形象的叫法.
蓝筹的业绩可能并不是最好,但市值一定要大.
通常总市值在150亿以上的才能勉强称为二线蓝筹.
至于一线蓝筹,总市值要在300亿以上的才能叫一线蓝筹.
“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筹码次之,白色筹码最差。由此引申到股市,就产生了“蓝筹股”一说。从本意来看,蓝筹股是指股本和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但又不是所有大盘股都能够被称为蓝筹股,因此要为蓝筹股定一个确切的标准比较困难。从各国的经验来看,那些市值较大、业绩稳定、在行业内居于龙头地位并能对所在证券市场起到相当大影响的公司——比如香港的长实、和黄;美国的IBM;英国的劳合社等,才能担当“蓝筹股”的美誉.
什么是蓝筹股
红筹 是在海外注册运营实体在大陆的在港上市公司,
蓝筹 是股本大业绩良好且有稳定回报的上市公司,
二线蓝筹 乃是大陆首创的名词,指股本不算太大但业绩优良的公司比如五粮液、振华港机等
蓝筹股 就是基本面比较好,业绩稳定,对股民的回报较多,好比分红等,并且知名度比较高,且所在的行业中基本上是前十名的股票。
蓝筹 提法最早起源于赌场:各国赌场中的大面额筹码一般是蓝色的,由此引申到股市,就产生了“蓝筹股”一说。从本意来看,蓝筹股是指股本和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但又不是所有大盘股都能够被称为蓝筹股,因此要为蓝筹股定一个确切的标准比较困难。从各国的经验来看,那些市值较大、业绩稳定、在行业内居于龙头地位并能对所在证券市场起到相当大影响的公司 ——比如香港的长实、和黄;美国的IBM;英国的劳合社等,才能担当“蓝筹股”的美誉,市值大的就是蓝筹 .
所谓蓝筹股,是指上市公司具有稳定的业绩和优厚的分红,行业前景佳,在所属的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影响力。一般需满足以下的条件:1、盘子较大,属于航空母舰,而“小舢板”是难以挑起大梁的;2、具有较强的分红能力,注重对股东的回报;3、公司在该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4、公司所处的行业正处成长期,行业景气度高。
⑼ 和记黄埔股票交易所是真的吗
和记黄埔股票交易所是假的。只有香港证券交易所,和记黄埔只是一只股票,香港李家控股的。
⑽ 和记黄埔退市后股票怎么卖
和黄股东将按照1股和黄,换取0.684股长和的换股比例,换取长和股票。具体来说长实及和黄两家旗舰公司合并,先把长实重组为长和,然后长和并购和黄,0.684股和黄可换取1股长和。长和会成为新的上市旗舰,持有电讯、港口、零售等非地产业务,然后再由长和分拆新公司长实地产上市,主攻房地产。老字号企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