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美国卡莱集团股票代码
扩展阅读
买格力还是茅台股票代码 2025-08-18 22:38:18

美国卡莱集团股票代码

发布时间: 2022-06-09 07:09:37

1. 东莞桥头卡莱厂怎么样

摘要 东莞卡莱互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卡莱,是一家为测试仪器、射频/微波、汽车、网络、民用飞机、军用航天等电子消费品市场提供高性能电线、电缆、连接器以及电子线束组件的高科技产品美资独资生产厂家。我们的产品应用在航空、国防电子、无线设备、光纤通讯和测试等领域。东莞卡莱是美国卡莱集团的一家分公司,卡莱集团是一家实力排行在美国500强内的美国上市公司,旗下的股票业绩在美国纽约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东莞卡莱位于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东莞市桥头镇邓屋管理区新湖工业园(临近桥头汽车总站),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工厂拥有占地面积10,556平方米(114,000平方英尺)的生产基地,内设现代化无尘车间,生产符合医疗标准的医疗产品 并设有专用的模具房设计及生产注塑成型模具.使用先进的SAP系统进行数据管理.现时公司拥有职员工500多人,业务还在进一步不断快速拓展

2. 为什么mba要写论文题目

不都要写论文题目吗?我给你一些提目,自己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项目经理制在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中的研究和应用
2.社交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
3.上海杰盛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调整研究
4.AAA公司车用反光膜营销策略研究
5.A公司特种乳液生产线精益生产研究
6.银行客户服务满意度研究—以恒生银行客户服务为例
7.知识管理在软件外包公司中的应用—以A公司为例
8.A公司在全球最新光伏公共政策下的应对之策
8.D公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产品固定成本核算研究
10.B公司洗涤剂部门重点客户管理研究
11.复星医药发展民营医院产业战略研究
1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施效果分析
13.中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
14.民生银行私人银行服务发展模式研究
15.A银行票据中心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16.多维视角下会计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市场绩效的研究
17.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税务风险控制研究—以某电站工程公司为例
18.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授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19.利率市场化对S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以温州银行为例的民营银行经营战略研究
21.基于售后服务数据的家电产品质量早期预警机制研究
22.美国JM轮件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研究
23.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中的股权质押业务研究
24.M公司汽车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机会及对策分析
25.信息技术新形势下ABC公司转型战略研究
26.电梯维保现状及智能远程监控应用分析
27.汽车产业零部件供应商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28.汽车零部件二级供应商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
29.IT运营共享服务模式在H金融集团中国子公司的应用研究
30.电信行业中外企业技术联盟的管理研究与实践
31.伊萨中国公司的精益战略的定位与执行研究
32.可口可乐(中国)公司机会均等与多元化管理研究
33.H(中国)公司面向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及改进研究
34.宝钢非高炉炼铁工艺发展战略的研究
35.上海航天ABC新能源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236.汽车零部件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
37.AC公司供应链中库存和信息管理问题研究
38.ABB公司楼宇对讲业务品牌策略研究
39.X汽车企业内饰设计与制造外包策略探讨
40.钢铁企业营销供应链电子商务应用评价研究
41.SMS公司组织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42.惠普家用电脑售后服务话务量预测研究
43.A公司设备采购优化策略研究
44.区域医疗信息平台需求工程的应用研究
45.发动机样机开发供应链柔性管理研究
46.新媒体环境下快速消费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47.基于VMI库存管理的研究及在富士电机企业中的应用
48.SG公司开发链与供应链的整合研究
49.基于TOC和TRIZ集成理念的产品改进设计研究
50.基于事业部体制的航天型号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51.奔驰汽车中国市场品牌联合策略
52.美国卡莱公司供应商管理策略研究
53.基于产业链的移动互联网投资策略分析—仿真技术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54.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知识管理业务模式研究
55.新股发行定价问题实证研究—以中小板为实证样本
56.精益六西格玛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X公司的应用研究
57.第一财经频道上星战略研究
58.善淘网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59.3M公司晶锐系列汽车隔热膜上市策略研究
60.界面管理在AC公司项目管理中应用的研究
61.统一鲜果茶上市营销策略研究
62.H基金公司股票投资市场风险管理研究
63.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人力资源管控研究
64.研发人员激励因素和留职意向关系研究
65.浙江光大国旅发展战略研究
66.上海城漫漫画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67.NV日化公司供应商选择及管理策略研究
68.SW研究室员工激励计划与员工满意度关系研究
69.SH电气公司股票价值分析
70.电气制造类企业间接物料集中采购战略研究
71.飞利浦照明大客户管理系统研究
72.员工开明性对工作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73.S银行区域化经营模式下BBMT培养机制设计
74.医药企业处方药学术营销MCM策略
75.中德商务谈判中商务经理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分析
76.HU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77.D公司特殊材料在中国图书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
78.SCC银行系统优化部项目团队胜任力模型研究
79.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产品研发与实施应用
80.XX公司的多元化战略研究
81.医疗诊断企业售后服务能力提升研究:以A公司为例
82.科学仪器代理行业微型企业人员激励机制设计
83.CMS公司技术专家管理体系设计研究
84.华能国际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管理创新与安全防范研究
85.AP增粘剂在中国汽车市场策略研究
86.工业泵模块化生产与采购策略及实施方法研究
87.A公司光学透明胶粘剂新产品上市策略研究
88.库柏公司研发项目团队激励研究
89.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90.融合环境下电信运营商呼叫中心服务提升研究
91.邮储银行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92.W公司供应中断条件下的采购对策研究
93.基于延迟制造技术的土方工程机械生产系统改进研究
94.基于结构方程的浦东机场航站区旅客满意度实证研究
95.技术工程师的创新激励研究—以M公司为例
96.大型化工企业原料库存控制策略与方法研究
97.X(中国)公司IT组织机构变革的研究
98.HAMILTONBEACH小家电品牌中国市场营销策略
99.中小制造企业价值流管理及实施方法研究
100.A公司中国市场销售渠道整合策略

3. 美国、日本在“历史拐点”上的“华丽的转身”给我们什么启示

告诉我们在历史的拐点上要抓住机遇,注重革新,注重学习,引进新技术,诸如此类的话多说些就好了

4.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历史

2000年10月25日,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4月,从深圳罗湖区搬迁至南山区华南观赏生物开发中心大院。
2001年4月,产品企业标准通过深圳市技术质量监督局的产品标准备案。
2001年6月,首次通过綦江齿轮厂的匹配认证。
2001年11月,通过深圳市的新产品鉴定,产品正式推向市场。
2001年11月,特尔佳电涡流缓速器被认定为深圳市高新技术项目。
2001年12月,第一个驻外机构——上海办事处成立。
2002年3月,被评为深圳市2002年度重大产业化建设项目。
2002年4月,通过(襄樊)东风车桥厂的产品试验。
2002年4月,正式推行QS9000质量管理体系。
2002年5月,被评为(深圳)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重点推广示范企业。
2002年7月,获得深圳市南山区科技三项经费的支持。
2002年9月,特尔佳电涡流缓速器被评为2002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2年10月,开始利用ERP软件系统进行企业管理。
2003年5月,被评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
2003年5月,第一个技术服务站——广州服务站成立。
2004年4月,德国克罗福特高层来公司考察,洽谈合作事宜。
2004年5月,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产研发用地获批。
2004年9月,公司总经理凌兆蔚、常务副总经理马巍赴欧洲考察。
2004年10月,应南山区政府邀请参加第六届高交会和首届人才高交会。
2004年11月,泰国客人来我司考察,洽谈。
2004年12月,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
2004年12月,被列为深圳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计划项目。
2005年3月,被认定为深圳市2005年度重大建设项目。
2005年7月,公司开始建立产品实验室
2005年8月,与重庆汽车研究所合作承担的《国家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总成技术条件》标准实验在公司进行。
2005年9月,上海公交界及各大客车厂领导来公司考察。
2006年3月,公司两位领导被评为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
2006年4月,通过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场审核。
2006年5月9日,特尔佳观澜新厂房隆重奠基。
2006年8月,公司IPO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正式成立。
2006年11月,海外事务小组成立。
2006年11月,美国卡莱集团来访。
2006年11月,产品在泰国车展隆重亮相,泰国交通部领导专程前往参观。
2006年12月,被评为“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
2006年12月,公司部分核心员工开始持股。
2006年12月 ,被评为“深圳知名品牌”。
2006年12月,股份制改造完成,正式变更登记为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2月12日,观澜新厂房全面封顶。
2007年4月,蝉联中国客车大赛CIBC最佳零部件奖。
2007年5月,被评选为“南山区民营领军企业”。
2007年8月,公司被认定为深圳市民营领军骨干企业。
2007年10月,公司荣获第四届“全国百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称号。
2007年12月,特尔佳缓速器获得“中国客车工业50周年十佳新技术推广产品”。
2008年2月1日,特尔佳股票(002213)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12月24日,特尔佳IPO获证监会通过。

5. 谁知道巴斯夫公司的发展历史

巴斯夫集团是世界第三位、德国第二位的以化工为主体的大型跨国化学公司,在1996年美国《幸福》杂志评选"出的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排名第82位。巴斯夫集团的业务遍及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39个国家设有140多个生产厂,生产8000余种产品。其主要业务分布包括:
·保健和营养品
·染料和涂料
·石油和天然气
·化学品
·塑料和纤维
·其它业务
巴斯夫集团是上市公司,其股票在欧洲78个大城市挂牌上市。集团总部设在德国路德维希港。
一、发展简史
巴斯夫集团130多年的发展史可分为六个阶段。
1.染料时期(1865~1901年)
这一时期,巴斯夫集团的前身----巴登苯胺碱厂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其研究部门的不懈努力下,不断推出新的染料,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产企业。1865年4月27日,由恩格霍恩(F. Engelhom )建立了"巴登苯胺碱厂",当时只有职工30人。恩格霍恩为一家煤气厂厂主,他从1961年就开始从煤焦油生产苯胺和品红。1870年,巴登苯胺碱厂从煤焦油生产葱酮染料,接着生产了亚甲基蓝,坚牢红、金胺、靛蓝,阴丹士林蓝等染料,并在德、法、美、俄等国建立了染料生产和销售机构。1888年,开发出了接触法硫酸生产工艺,开始生产高浓度硫酸。1900年,巴登苯胺碱厂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厂之一、拥有职工6207人,其中有148名化学家、75名工程师、305名销售人员。
2.化肥时期(1901~1923年)
这一时期,巴斯夫集团(巴登苯胺碱厂)开发出了HaberBosch合成氨工艺,并成功地合成了尿素,揭开了其历史发展新的一幕。
1907年,巴登苯胺碱厂与拜耳、阿克发公司合资收购了奥古斯特C维多利亚煤矿(Auguste Victoria CoaI Mine),以确保原料的供应。
1908年,巴登苯胺碱厂开发了用氢和氮高压合成氨工艺(Haber--Bosch工艺)。1910年,发明了合成氨的高效铁催化剂。1913年在Oppau建成了第一套合成氨装置,开始工业化生产合成氨。并于1914年成立了Limburgethof农业研究站,为农业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该厂开始生产炸药、毒气等军用品。
1921年,位于Oppau的合成氨厂发生爆炸,合成氨装置受到严重破坏。
1922年巴登苯胺碱厂开发出合成尿素。1923年开发出合成甲醇。并于1924年开发出褐煤沸腾床气化技术----温格勒法。
3.新的高压合成技术发展阶段(1923~1943年)
这一时期,在Haber--Bosch工艺的基础上发展高压合成技术成为巴斯夫集团业务活动的重点。另外,随着汽车工业的兴起,巴斯夫集团亦开始着重发展与之相关的燃料、合成橡胶、表面涂料、染料原材料及车用试剂等工业。
1925年,巴登苯胺碱厂与拜耳。赫斯特等五个公司合并为法本工业联合公司(I.G.Farben)。
1927年,巴斯夫集团生产出第一批汽油。
1929年,法本公司开始工业化生产苯乙烯, 1930年开始工业化生产聚苯乙烯、聚丙烯睛、聚丙烯酸酯, 1931年开发了聚异丁烯、聚氯乙烯)
1935年,法本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盘录音磁带。
1937年,法本公司开发出聚乙烯。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本公司建设了由乙炔和甲醛生产丁钠橡胶的大型装置,生产军需品。 4.主产装置的破坏和重建时期(1943~195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巴斯夫集团工厂的33%被完全毁坏, 61%被严重破坏。战后,巴斯夫集团着手进行工厂的重建工作/
1948年该厂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刚恢复的工厂又被炸毁。
1950年,开发出流化床生产硫酸工艺。
1951年,开发出可发性聚苯乙烯。
1952年,法本公司解体,已登苯胺公司作为法本公司的三个继承者之一,重新注册。
5.石油化工时期的开始(1953~1965年)
巴登苯胺公司继承了战前所沿袭下来的注重研究开发的优良传统,继续在新兴起的塑料工业的工艺开发中保持领先地位。石油代替煤成为石油化工的原料,标志着石油化工时期的开始。
973年,巴登苯胺公司正式启用巴斯夫(BASF)名称。
1975年,巴斯夫在安特卫普生产MDI。
1977年,巴斯夫由丙烯生产丙烯酸的9万吨/年装置投产。
80年代,巴斯夫副集将业务拓展的重点集中在南亚和远东,最初投资重点为韩国,进入90年代以来,巴斯夫集团将中国作为其业务发展的中心。
1980年,与韩国晓星公司合资建厂生产聚苯乙烯和可发性聚苯乙烯。
1981年,巴斯夫集团在路德维希港建成一座45万吨/年的蒸汽裂解装置,以确保其乙烯和石化原料供应。
1982年,巴斯夫集团收购了丹麦的一家维生素厂。1984年,与匈牙利合资建厂生产聚氨酯。
1985年,巴斯夫集团收购了美国的一家涂料厂和复合材料厂,并收购了孟山都公司在英国希尔桑德斯的合成纤维中间体生产厂。
1986年,巴斯夫集团对其在美国的机构进行改组,合并为已斯夭公司(BASF Corporation )。
1988年,巴斯夫集团收购加拿大宝兰山公司的聚合物分散体业务。在韩国与晓星公司合资建MDI生产厂。
1989年,巴斯夫集团用自己的技术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并收购了美国和西班牙的两个有机玻璃厂,关闭了曼海姆炼厂。
1991年,巴斯夫出售了奥古斯特·维多利亚煤矿。
90年代以来了以来,巴斯夫集团在中国上海. 南京.沈阳和金陵等地建立了众多的生产合资或独资的生产装置。1996年,开始在南京的综合石化装置的建设,这是其在中国投资最大的项目。
二、组织机构
巴斯夫集团由核心公司BASF公司和ABSF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50%%以上的遍布世界各地的约350家子公司组成。
巴斯夫集团实行监事会监督指导下的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体制。集团管理委员会设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经营业务管理,并领导各部门经理的工作。目前,集团管理委员会下设20个经营部门,12个地区管理部门,11个公司部和6个职能部门分管各种业务,实行矩阵式的组织管理体制。
三、经营状况
1.规模
1996年巴斯夫集团销售额达31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净利润达18.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股东权益汇报率14.8%;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资本支出24.2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3%,资产总值从1995年的271.226亿美元增加到282.05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为53.13%,比上年减少4.22百分点。
表1和表2分别给出了巴斯夫集团1995和1996两年销售额分部门和分地区的分布情况。
由于巴斯夫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尽管1996年因市场疲软,化学品、塑料与纤维及其惭业务领域的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保健和营养品、染料和涂料、石油和天然气三个领域的收益增幅较大,故其总的经营状况仍属良好。 巴斯夫集团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欧洲为其最主要的市场,约占销售额的63%和净利润的75%。南美继亚太地区之后成为巴斯夫集团第二个销售额增长最快的地区, 1996年该地区的销售额比1995年增加了15%,作为业务拓展重点的亚大地区的增长率亦达到11.7%。
2.业务分布
巴斯夫集团经营的业务范围很广,可分为六个门类,主要业务有:
·保健和营养品:制药,精细化工,化肥,植物保护产品
·涂料和染料:各种染料,颜料,涂料,加工助剂,分散体,油漆及印刷系统
·化学品:基础化学品(乙烯,丙烯,乙炔,合成气,氨,甲醇,硫酸,氯,烧碱等),工业化学品,中间体
·塑料和纤维:聚烯烃,工程塑料,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纤维中间体,合成纤维
·石油和天然气:原油和天然气勘探、生产及销售,石油炼制,成品油销售
·其它业务
表3给出了近两年巴斯夫集团分部门的销售额、资产总值、净利润及资产回报率简况。
从表3可以看出,1996年巴斯夫集团各部门中除塑料和纤维部门外,其它各部门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净利润来看,保健和营养品、染料和涂料、石油与天然气三个部门比1995年有所增,其它业务继续亏损,而化学品、塑料和纤维两个部门的盈利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996年,巴斯夫集团核心业务的五个部门的资产回报率均较高(不包括其它业务),但包括其它业务在内的平均资产回报率却基本与1995年持平。从资产分布来看,除化学品有所下降外,另外四个核心业务领域资产总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它业务部门亦有所增加。
巴斯夫集团在世界范围内有140多个生产厂,在39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主要的生产基地有德国的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 )、韦瑟灵(wesseling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Antwern),西班牙的塔拉贡那(Taragona),英国的希尔桑德斯(seal sands),美国的弗里波特(Freeport )和盖斯玛(Geismar),巴西的Guaratingneta。
巴斯夫集团染料生产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染料和颜料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位,石油化工作为其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经营领域,在世界上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巴斯夫集团是欧洲第5大乙烯生产厂家,居世界第14位。1993年4月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建成60万吨/年裂解装置, 25万吨/年环氧乙烷和16万吨/年丙烯酸酯装置。1994年3月巴斯夫集团购买了ICI公司两套各1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成为欧洲第2、世界第5大聚丙烯生产厂家。
巴斯夫集团还是世界最大的丙烯酸生产企业,在欧洲和北美有生产能力60万吨/年,比居第2位的罗姆哈斯公司多1倍。巴斯夫集团在世界聚苯乙烯生产中也占重要地位,能力居世界第2位。巴斯夫集团其它主要石化产品1996年的生产能力见表4。
3.经营简况
巴斯夫集团近几年继续继承注重研究与开发的良好传统,逐步出售其非核心和不盈利的业务,并通过新、扩建生产装置和收购相关生产厂,大力加强和拓展核心业务。巴斯夫集团在稳定国内和欧洲市场的基础上,重点拓展北美、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同时加强南美市场的经营。巴斯夫集团经营状况良好,销售额、资产总值、净利润等指标均呈稳定增长的势头,而资产负债率却逐年下降。表5、6分别给出了巴斯夫集团近两年的资产负债状况和财务损益简况,表7给出了其近6年的主要经营指标。
四、经营战略
巴斯夫集团之所以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是其面对世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使自己始终保持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所致。近几年,巴斯夫集团大规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管理,所采取的战略措施有:
1.在稳固国内和欧洲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北美和东亚市场,同时兼顾南美和非洲市场
加强德国路德维希港、施瓦策蓬柏及比利时安特卫普三大生产基地的生产装置的新建、扩建,以巩固欧洲市场。
在北美地区,对美国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洲刃、伊利诺斯州、阿拉巴马州等地的生产企业进行扩能;新建墨西哥阿尔塔米拉的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分离厂及M苯乙烯共聚物和聚苯乙在东亚地区,巴斯夫集团在中国的上海、南京、吉林、沈阳等地已经或计划成立九家合资企业;在韩国蔚山,巴斯夭韩国公司的聚四氢吠喃生产企业和BASE公司的ADS生产企业正在施工。
巴斯夫集团其主要市场或重点拓展市场的地区或国家设立分公司,直接指导当地业务的发展。1996年,巴斯夫集团成立了总部设在丹麦的保健和营养品公司以及总部设在北京的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2.巩固核心业务,放弃非核心业务,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从经营多元化到注重核心业务的战略转移巴斯夫集团通过收购进一步加强核心业务。如收购日本北陆制药公司并成为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收购法国的GNR医药公司和荷兰的Sudco公司,以拓展其医药领域的业务;收购了山道士公司的除草剂业务,增加了所保护的农作物的种类,拓展了植物保护领域的业务范围;通过获得M. Dohinen公司49%的股权,并收购英国伦敦Zeneca公司的织物染料业务,拓展其染料和颜料业务。出售非核心业务。 1996年,巴斯夫公司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磁记录产品业务出售给韩国高丽公司,并关闭其在印度尼西亚的相关业务;撤出其在Comparex信息系统公司的40%的股权并出售给南非一家公司;将油田化工业务出售给贝克特殊化学品公司。1997年初,将气体生产用催化剂业务买给了ICI。巴斯夫集团还与萨斯喀彻温公司达成了出售钾和钾盐公司51%的股权给后者的协议。
3.与竞争对手合资或建立联盟,以产主技术优势和主产装置的互补,增强竞争优势巴斯夫集团与美国Lynx公司合资成立了总部位于海德堡的公司进行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研究。巴斯夫集团还计划将其聚乙烯业务与壳牌公司联合,成立一个合资公司,负责巴斯夫和壳牌各占50%股权的莱茵烯烃公司和购进的蒙特尔聚烯烃公司的欧洲聚乙烯业务。与壳牌公司的联合将产生合资企业一BAsELL,该公司将在荷兰蒙尔代克新建厂生产环氧丙烷和聚丙烯。将欧洲的不饱和烯烃业务与荷兰的DSM公司合资。巴斯夫集团还计划与赫斯特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二者的聚丙烯业务。
4.注重科研开发,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巴斯夫集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己有100多年的历史。科研是已斯大集团的优良传统,亦是其不断发展的基础。巴斯夫集团每年都要投入20亿马克左右进行研究与开发, 1996年更是达到创记录的22.86亿马克,比上年增加9.5%。巴斯夫集团从事科研与开发的人员达10091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达2393人。1996年申请专利1107件,使其专利累计达到了约75000件。
5.加快同一区域内企业一体化进程,实现全业间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后勤管理、废物处理及分配等方面的协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由于巴斯夫集团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生产基地的50家生产企业在能源供应上实行了一体化,该地区已不再用昂贵的油气燃料产生工业用蒸汽。在美国盖斯马和弗里波特的企业亦强调实行联合。
五、资金实力、投资动向及建设项目
1.资金实力及投资动向
巴斯夫集团资金实力雄厚,近几年的资本支出稳定增长。巴斯夫集团对固定资产的资本支出状况如表8所示。表9和10分别给出了巴斯夫集团1992--1996年间的支出部门分布状况和1996年资本支出的地区分布简况。
巴斯夫集团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虽然没有象1989~1993年间那样维持在40亿马克左右,但从1994年以来一直呈稳定增长的势头, 1997年亦计划投资38亿马克以上。
从巴斯夫集团资本支出的部门分布来看,保健和营养品领域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且近几年有加速发展的迹象。巴斯夫集团对化学品、塑料和纤维两个领域的资本支出在经过4年的下降后, 1996年又重新增加投资。染料和涂料领域作为巴斯夫集团的传统核心业务,发展一直较为平稳,这一点在巴斯夫集团对该领域的资本支出上亦可看出。巴斯夫集团对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资本支出波动较大。巴斯夫集团对其它业务领域的资本支出近三年稳定增长,但明显比1993年前减少。总的来看,巴斯夫集团的资本支出是围绕其发展战略进行投入的,染料和涂料,化学品、塑料和纤维三个领域作为其传统的优势领域得到了稳定发展,保健和营养品作为巴斯夫集团新兴的核心领域发展形势良好,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作为原料来源,近三年亦得到了稳定发展。
从巴斯夫集团资本支出的地域分布来看,欧洲市场是其稳固的重点,其中对德国国内的资本支出占将近一半。北美市场是巴斯夫集团拓展的重点。巴斯夫集团对亚太、非洲及南美的资本支出所占比例最小,而其在亚大地区的投资重点是中国,其次是韩国。
2. 1996~1997年度在建项目
巴斯夫集团在1996年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为36.39亿马克,比上年增加了20.3%。其中2.97亿马克用于收购除草剂业务, 17.50亿马克用于德国国内生产装置的建设。已经完成或正在施工的生产设施有:
路德维希港:异佛尔酮二胺、烷基氨基丙胺、旋光活性中间体和特种乙烯单体的能力扩建,在一家合成氨生产厂中生产甲醇,从氧化三苯瞬再生三苯磷。
Schwarzheide :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装置,丁二烯和对苯二甲酸的生产
安特卫普:乙醇胺,硝基苯的生产装置建设,蒸汽裂解炉和苯乙烯能力的扩建美国北卡莱罗纳州Enka:Basifil牌纤维的生产装置建设
墨西哥阿尔塔米拉:丁二烯和苯乙烯分散体生产装置的建设
中国上海: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的织物染料、助剂和颜料生产装置的建设 其它扩建项目有:
路德维希港:扩建蒸汽裂解炉以生产丁二醇、新戊醇和碳的氯氧化物衍生物
韦瑟灵:对莱茵烯烃公司的聚乙烯、聚丙烯及裂解炉进行扩建
安特卫普:甲醛生产装置的建设
美国得克萨斯州弗里波特:新的合成气生产装置建设,碳基--C4产品、酚化物、超级酞胺、己内酞胺扩建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盖斯玛:特种氨化物、丁内酯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扩建
美国伊利诺伊州乔利埃特:高抗冲聚丙烯能力的扩建
美国阿拉巴马州莫比尔Ultraform公司:聚缩醛生产能力增加一倍
墨西哥阿尔塔米拉:苯乙烯共聚物和聚苯乙烯的生产装置建设
韩国蔚山:巴斯夫韩国公司的聚四氢吠喃和晓星一BASF公司的ABS树脂生产装置
中国:与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丁辛醇生产装置和与上海的中国世佳集团公司的尼龙地毯纤维厂的建设
六、科研情况及石化领先技术
巴斯夫集团非常重视研究开发(R&D),每年都投资约20亿马克,1996 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2.86亿马克。另外,巴斯夫集团还拿出2. 7亿马克用于新实验室、中试装置和设备的建设。巴斯夫集团1995、1996两年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及分布参见表11。1996年,在巴斯夫集团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有10091人,其中2393拥有大学学历。1996年巴斯夫集团新增1107件专利,到年末在全世界共拥有75000项专利。
巴斯夫集团研究工作的特点是,除路德维希港总部的中央研究部门拥有强大的实力外,还在全球各地设立多个地方发展部门,在当地进行研究工作。设于路德维希港的中央研究设施有4个历史悠久的实验室,研究范围分别为:化学品、塑料、医药品及植物保护产品,以及染料及助剂和特种化学品等。此外,又设多个工程发展部门,为整体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援。世界各地的研究部门则分属各营业部门及附属公司所管辖,主要从事与生产及市场推广有关的研究工作。
巴斯夫集团在石油化工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工艺技术有:
1. N--甲基毗咯烷酮抽提法制丁二烯技术
此技术最早于196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采用此项技术制丁二烯的装置己达28套,遍及德、英、美、日、法、意、中、印、韩、巴西、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伊朗、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总生产能力达252.2万吨/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丁二烯抽提技术。
2. Novolen气相洁聚丙烯生产技术
此技术1977年实现工业化,世界上采用此技术生产聚丙烯的装置能力已达170万吨/年,是仅次于海蒙特公司环管法的第二种应用最广的聚丙烯生产技术。
3. MDEA法脱酸性气体技术
此技术最早于1971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采用此技术的脱酸性气体装置已有63套,已建的5套,在设计的14套,共82套,遍及德、美、加、荷、英、法、俄、日、韩、马来西亚等27个国家。
4.改良雷帕法制1,4--丁二醇工艺技术
以甲醛、乙炔为原料制1,4--丁二醇的雷帕法由巴斯夫公司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 1975年巴斯夫公司又将其改进为改良雷帕法(即雷帕常压法)。此法采用悬浮床流程,催化剂与产物在反应器内实行分离,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1,4.丁二醇生产工艺之一。
5.固定床氧化法制邻苯二甲酸酚工艺技术
此法1976年开始工业化,以邻二甲苯为原料,采用高效的钒一钛系表面涂层环状催化剂和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邻苯二甲酸酥生产工艺之一。目前世界上采用此法的装置能力已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2%。
6.甲酸甲酯法制甲酸工艺技术
此技术于80年代初实现工业化,巴斯夫公司用此法建立了10万吨/年的甲酸生产装置。此法先以CO和甲醇为原料反应生成甲酸甲酯,生成的甲酸甲酯再在萃取剂存在下水解制得甲酸。
7.发泡聚丙烯主产技术
这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工艺,产品可用于汽车及保温材料等。
8.可发性聚苯乙烯主产技术
巴斯夫公司早在1952年就取得了可发性聚苯乙烯生产技术的专利权。目前该集团在四大洲11个基地上生产可发性聚苯乙烯,并形成了商品名为styropor的由30多种不同品种组成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系列产品,其产量居欧洲第一位。
9.备种加氢精制和加氢处理催化剂制备技术
巴斯夫在长期的石油化工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烯烃和芳烃加氢、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加氢脱金属、润滑油和蜡加氢精制为特点的各种加氢精制和加氢处理催化剂系列产品并拥有其制备技术,这些催化剂可用于各种原料的精制和处理,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中。
10.水溶性油漆主产技术
巴斯夫已采用其开发的此项技术于1993年在德国施瓦策蓬琅建成万吨级生产装置,其产品污染小,可用作汽车抛光漆。
11.甲苯二异氰酸酯(TD1)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L)主产技术。
七、对华关系
巴斯夫集团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历史悠久,关系极为密切。远在1886年,巴登苯胺碱厂已向中国出口品红。1982年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于香港成立,分设4个市场推广部门及一个功能部门。4个市场推广部门分别是:
·染料、颜料及特种化学品部
·化工部
·农业及精细化学品部
·塑料部
1986年,巴斯夫集团在中国的联络工作合并入新成立的北京及上海代表处。1990年巴斯夫集团在广州增设一间代表处,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业务发展。目前,巴斯夫集团已与中国达成5项合资及12项技术转让协议。
巴斯夫集团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项目是上海高桥一巴斯夫乳胶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8年,为巴斯夫集团与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合资经营,双方各占一半股权。合资公司年产6000吨丁苯乳胶。由于市场对乳胶的需求旺盛,该公司又增设一座2万吨/年的厂房,目前已经投产。
1989年4月,巴斯夫集团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金陵石化公司签订一项合资协议,这是巴斯夫集团在中国的第二项合资计划,合资公司名为金陵巴斯夫树脂公司、双方参股各半。1993年,高桥石化公司与巴斯夫集团又对半合资成立了上海高桥·巴斯夫分散体公司,厂房建于浦东。1994年,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成立,巴斯夫集团占75%的股份,主要生产颜料和纺织染料。1994年巴斯夫集团与扬于石化公司合资成立的扬子·巴斯夫聚苯乙烯系列产品有限公 司,生产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另外,该公司将计划建厂生产可发性聚苯乙烯。1995年巴斯夫集团与东北制药总厂成立了东药一巴斯夫(沈阳)维生素有限公司,巴斯夫集团占70%的股份。1995年,巴斯夫集团还与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合资建立了巴斯夫一吉化新戊醇有限公司,年产新戊醇1.5万吨,巴斯夫集团占60%股份。同年,巴斯夫集团的Lacke和法本( Fartien )公司与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生产各种涂料,巴斯夫集团占60%股份。巴斯夫集团的北美分公司--巴斯夫公司还拥有上海地毯背材有限公司5%的股份。1996年12月,巴斯夫集团与中国世佳集团公司签定了以尼龙-6生产地毯纤维的协议。为此,双方合资成立了巴斯夫华源尼龙有限公司,位于上海青浦县,巴斯夫集团持有70%的股份。能力为7000吨/年的装置将于1998年年底投产,并计划扩能至1.9万吨/年。巴斯夫集团在中国最大的投资是将与扬子石化公司合资建立一套以60万吨/年石脑油裂解乙烯装置为主的综合石化厂,包括芳烃、丁二烯抽提装置,合成气设施,气体分离装置和一个发电厂。总投资超过60亿马克,预计2003年投产。另外,巴斯夫集团计划与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以及上海华艺集团公司合资在上海槽泾工业园区建立一个MDI/TDI生产厂,计划2001年投产。 到目前为止,巴斯夫集团是中国化学工业最大的国外投资者,投资总额超过了10亿马克。

6. 卡莱制动 有竞争力吗

为美国卡莱制动产品与摩擦材料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首家授权代理,为中国用户提供制动系统的OEM配套,技术支持、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杰瑞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制动系统产品系列,覆盖从制动踏板阀至比例控制模块至制动器,包括行车制动器、驻车制动器、紧急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液压阀等多种产品。

7. 卡莱丽和隆力奇关系

卡莱丽和隆力奇是合作关系。

6月12日,科蒂公司与隆力奇签约暨供应链交流会在隆力奇隆重举行。会上,隆力奇与科蒂公司旗下个人护理品牌阿迪达斯签订2021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国内美妆市场。这是双方继2017年首度合作以来,第四次签署战略合作。科蒂大中华区首席财务官宫莉晶,科蒂集团大众美妆事业部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谌莉、大众美妆事业部大中华区供应链总监陈海默,隆力奇董事长徐之伟,卡莱丽总裁陆小宇,隆力奇多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崔建等领导出席会议。在举办重大合作的时候卡莱丽和隆力奇都会来参加,此前两家也一直有合作。网络知道

8. 美国卡莱集团在中国有几家厂

摘要 美国卡莱集团在中国有: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9. 卡莱·肯亚尼的介绍

卡莱·肯亚尼(calerckiacn卡莱肯亚尼),国际著名品牌。是源自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座风景秀丽,璀璨奇国的海滨城市 -- 洛杉矶,诞生于世纪2O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calerckiacn (卡莱肯亚尼)传承西方国家文化精神,蕴含着西部文化的特色,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生活的崇尚,追求自由生活的执着。

10.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每年一半的应届生离职吧,加班情况分部门,有的部门严重。薪资包含32个小时加班费,待遇在芜湖还是可以的。这个要提前知道。伙食一般。工作压力较大,极度缺人,赶上找工作旺季,有的部门科室都快走光了。内部培训的话,不多。工作内容一般无人带,需要自己摸索。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7月,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安全系统相关产品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制造的现代化高技术企业;具备各种制动器、真空助力器、ABS、ESP等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

公司业务:

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安全系统相关产品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制造的现代化高技术企业;具备各种制动器、真空助力器、ABS、ESP等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芜湖总部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员工1500余人。

公司现已批量供货的产品36个;正在开发的新品研发项目65个。其中出口产品9个,主要出口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埃及等8个国家。

公司主要客户有奇瑞汽车、北汽、长城汽车、力帆汽车等;国外主要客户有通用汽车,乌克兰汽车集团,美国卡莱等国际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