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证监会怎么整治分红避税乱象
证监会将重拳整治分红避税乱象:"内鬼"泄密 ,仓位违规。
每到年底阶段,机构借基金分红避税的问题都是高发时期,今日,多家基金公司接到了“严防滥用政策红利,加强基金分红合规管理”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
曾在一些基金微信群里看到过拉机构投资分红基金的信息:“群内各位大佬,我司有只绩优基金12月底分红,分红比例20%,有避税需求的请找我勾兑。”
据了解,为了冲规模以及跟机构等大资金合作,赚取赎回费、管理费,基金公司在营销时推荐“分红概念”的产品在业内并不少见,而往往到了月末、季末或者年底等时段,这样的大比例分红情况会更多一些。
“各大基金销售群中往往会发布很多这样的信息,稍微隐蔽一些的备注‘有意私聊’,胆子大的直接就把产品名称写上去了。”有基金业内人士表示,“估计是某些公司做的比较过,有书面文字之类的资料被泄露出去了,所以被处罚了。”
除了主动寻找具有避税需求的机构客户,主动告知避税方法、提前泄露分红信息等行为在业内也并不少见。甚至有公司写出一套避税方案,微博长图、Word文字版等一应俱全,这种“服务”十分到位。
类似上述这种借基金分红拉机构避税的问题,在此次监管部门出发后,预计会收敛很多。
四大监管要求规范基金分红避税
针对上述基金分红信息管控不当等行为,《通报》中强调了进一步加强基金分红管控等事宜的监管要求,明令了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基金分红信息管控机制。建立分红信息保密及知情人登记制度,严禁公司及相关从业人员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分红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
二、严格规范基金分红行为。严格控制分红公告日至权益登记日之间的时间间隔,除法律法规、相关规则或基金合同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不超过2个作日。
三、审慎办理基金分红敏感期间大额资金的申购赎回。在基金分红决议通过日起至权益登记日期间,原则上暂停办理机构投资者的大额资金申购。
加强对基金大比例分红(包括但不限于基金分红金额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5%)行为的监测与分析,在大比例分红发布公告日后20个工作日内,向公司所在地证监局提交大比例分红事项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分红原因、分红公告日前后15 个工作日内机构投资者申购赎回情况、基金投资指标合规情况等说明,并在公司监察稽核年度报告中作汇总分析说明。
四、持续落实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对泄露基金分红决策信息、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行为,将依法依规查处。
对于违规行为就是要严加监管!
② 分配利润给股东避税的好方法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第三项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也为免税收入。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
因此,对于股东分配利润避税,注意有以下两种方法:
1、就股权投资而言,有个人股权和企业股权投资。个人从被投资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未分配的净利润(包括被投资企业从该净利润中撮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企业通过股权投资从被投资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未分配的净利润(包括被投资企业从该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是企业的股权投资所得。
股东分配利润的避税方法,相信您现在应该清楚了。更多税务知识,欢迎您继续关注会计学堂文章的更新哦。
③ 股票要不要参加分红 参加还要交税,我直接卖掉不就避税了吗
避不掉的,股权登记日之前或当天卖出不能参与分红,第二天就除权除息,上市公司或者中登公司帮你把税代缴了。
要不要卖掉取决于你,你觉得这个公司有前途就拿着,你只是做做短线就卖
④ 分红的个税怎么规避
可以通过工资薪金、申请税收优惠的方式来合理避税。按照个税规定,个人股东获得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时,依法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所以,最终股东能够拿到的钱大大缩水,不少股东为了规避这部分的税款,往往会采取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向企业借款等,但这样的方式不但不能达到节税的目的,反而还会给企业带去很大的风险,很容易引起税务稽查。
一、通过发放工资薪金进行筹划
股东也是公司的一名员工,可以按普通员工为其发放工资,提前提取收益。
通过发放工资薪金进行筹划时,还需要注意,2019年个税改革后,员工的工资薪金按照七级累进制进行计算,适用税率3%——45%,同时,还可以申请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税负,但筹划时应特别注意发放的工资金额,适用税率应低于20%,否则也无法达到节税目的。
二、利用税收优惠进行筹划
一般来说,企业都是采用自然人直接持股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意味着分红时需按照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东可以通过投资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将投资企业注册到税收优惠区,通过税收优惠区的财政奖励政策,返还不同比例的税,从而达到节税的效果。
其中,个人独资企业可以申请核定征收,税负率极低,可以达到较好的节税效果。
三、自然人直接持股
自然人直接持股是可以有效降低分红避税的,这种方法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方法,而且是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个人拥有债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种股持股方式是现在很多股东的做法,这种方法是可以有进行分红避税的,而且避税是合法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只要是合法的就是可以尝试的。
四、自然人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股
这就是自然人通过合伙企业持股来降低分红避税的方法。因为国家有规定单独进行投资的利息以及分红税收费用是比较高的,而通过合伙的方式持股,间接持股这种税收会比较低,这就是自然人,避税的好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法律允许的一种方法,自然人是可以直接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分红个税避税的,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是可以尝试的。
五、自然人通过有限公司间接持股
自然竟然进行分红个税,避税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有限公司间接持股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因为有限公司是可以为大家减免一定的税费的,这是国家规定的,也是符合国家法律的。如果自然人找不到合适的避税方法,就可以通过有限公司来进行间接持股这种方式就能够有效进行分红个税避税,这种方法是非常好的。
⑤ 股东分红如何避税
我们公司就是和一家钇财税公司进行合作,他们的给我们公司提供了一套方案,改变持股方式, 合理转变商业模式,将自然人直接持股转变为通过公司间接持股,轻松的解决我们股东分红如何避税的问题了,效果不错。
⑥ 股东分红如何合理节税
方法为;1.自然人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股:按照税法规定分红等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2.自然人通过有限公司间接持股:可以提前申请税收优惠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方式来合理节税避税。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第26规定的,自然人分红等可以不缴纳税收,有助于其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应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股东分红外在数据看起来很诱人,但实际扣税之后,会缩很大的水。扣税的这个税率也不是很高,最高税率也就是45%,如果收入很高的话,也许比用工资薪金方式取得收入划算。
拓展资料;一、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
二、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指基金实现投资净收益后将其分配给基金持有人。基金净收益是指基金收益扣除按照有关规定可以在基金收益中扣除的费用后的余额,包括基金投资所得红利、股息、债券利息、买卖证券差价、银行存款利息以及其他收益。
三、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因此,投资者实际上拿到的也是自己账面上的资产,这也就是分红当天(除权日)基金单位净值下跌的原因。基金分红与收益:分红并不是越多越好,投资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分红方式。基金分红并不是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是基金净值的增长,而分红只不过是基金净值增长的兑现而已。
四、对于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如果想实现收益,通过赎回一部分基金单位同样可以达到现金分红的效果;因此,基金分红与否以及分红次数的多寡并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产生明显的影响。至于封闭式基金,由于基金单位价格与基金净值常常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通过卖出基金单位来实现基金收益,有时候是不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分红就成为实现基金收益惟一可靠的方式。投资者在选择封闭式基金时,应更多地考虑分红的因素。
⑦ 怎样降低股东分红税
这涉及到合理避税的问题,
最好找税务师给规划一下。
如果是上市公司的分红,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或降低。
一是增加持股时间,最好持股在一个月以上。
二是在股权登记日当天卖出股票,不参加分红。
如果是非上市公司,可以在董事会通过的前提下,给全部股东按比例报销一定的费用。由股东自己去找正规发票。
⑧ 银行理财产品收利息分红用不用交税 股票盈利需要交税吗
当然要交税的,除非你购买的是国债,可以在税前扣除。
科目吗: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⑨ 企业股东分红如何合理避税给说说
一、股东分红避税的方法
在实现股东分红合理避税的时候可以改变持股的方式,然后实现股东分红合理避税,这样就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
如果是自然人直接持股的话,在纳税的时候直接按照2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去纳税,此时基本的纳税支出会少一些,然后合理的去避税。
因此,实现股东分红合理避税的时候可以直接去让自然人直接持股,然后再合理的去实现避税。
二、股东分红合理避税
股东分红合理避税的目的是降低纳税支出,然后实现利益最大化,此时就可以直接去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实现避税。
间接持股的方式也能够实现股东分红合理避税,一般情况下,自然人可以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股,然后实现避税。
这种方式避税的效果也很好,而且是法律允许的一种避税方法,因此实现股东分红合理避税的时候将这个基本的方法利用起来就可以了。
三、个人股东分红避税
个人股东分红避税的时候也应该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只要在避税的时候掌握的方法足够的好,实际拿到手的分红就会增多。
这种情况下设立一个个人独资企业就可以了,然后轻松的去实现股东分红合理避税。
设立了个人独资企业之后将自己的股东分红放在个人独资企业当中去,此时就能够实现股东分红合理避税,因为个人独资企业的税率低,因此基本的避税效果会很好。
总之,股东分红合理避税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使用的方法足够的正确,相关的避税效果会更加的好。
⑩ 怎么规避股东分红个人所得税
规避股东分红个人所得税有以下两种方式:
1、投资者可以在股权登记日将股票卖出,在除权除息日买入股票就可以避免分红税;
2、投资者参与分红后,将分红的部分持有一年以上就可以避免分红税。
避税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将纳税义务减至最低限度的行为。西方经济学者一般认为,避税与逃税存在原则差别,即后者属于非法行为,而前者并不违法,它只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法中的漏洞,少纳或不纳税款而已。避税方式可分为两大层次,低层次的避税可以是选用合法手段减少或避开纳税,如利用税法允许的另一种税率或另一种估算应税所得的方法,或者是拒绝购买含税的商品等。
避税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利益的驱动。在利益驱动下,纳税人除了在成本费用上做文章外,也打税收的主意,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2、税收管辖权的选择和运用、税制要素、征税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别,造成了税务的不公平性,给避税行为提供了便利的外在条件;
3、税收法律、法规本身存在漏洞。由于纳税人定义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金额的可调整性、税率的差别性、起征点与各税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等,使纳税人的主观避税愿望能够通过对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的利用得以实现;
4、各国各地之间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以改善投资环境为由,出台优惠政策,牺牲税收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避税提供了便利条件。
避税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1、避税行为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
2、侵犯了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法意图,使其公正性、严肃性受到影响;
3、避税行为的出现对于社会公德及道德造成不良侵害,使诚信纳税受到威胁,造成守法经营在市场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六十一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