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红知识 » 格力集团要约收购长园集团股票分析
扩展阅读
四川新希望股票代码 2025-08-11 00:09:13
股票交易快捷键大全 2025-08-10 22:53:57
美力科技股票东方 2025-08-10 22:02:20

格力集团要约收购长园集团股票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6-18 09:58:19

A. 长园集团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股票反复不健康

第一、长园集团,股票代码600525,属于材料行业,电气设备,属于主流概念板块;
第二、前段时间,跌幅很大;
第三、业绩不错,市盈率28倍左右;
第四、近期随大势企稳,有望回升到6.68元左右再做整理,选择方向;
第五、成交量比较温和,这是好现象;
第六、注意,股市有风险。

B. 为什么说IPO辅导终止只是警报

IPO辅导终止只是警报,董明珠押宝银隆开始就注定是无休止的豪 赌。

5月30日,广东证监局发布的上市公司辅导工作进度表显示,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已经终止。珠海银隆之前大规模跑马圈地,正需要大量融资弥补缺口,现在IPO辅导终止,上市受阻,董明珠的造车计划也再一次受挫。

珠海银隆,从一个默默无闻而且连连亏损的企业到现在成为舆论焦点,董明珠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造车梦”是董小姐的执念,而银隆就是梦开始的地方。

先是极力推动格力收购银隆,被股东否决后,董明珠又自掏腰包入股银隆,还拉上了前首富王健林、京东老板刘强东为银隆注资。对于银隆,董明珠可以说是已经All in。

银隆其实也是格力的梦

董明珠不止一次地强调银隆对于格力的重要性。事实上,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几乎已经是格力的必然选择。格力在家电行业几乎触及了天花板,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格力必须要拓展自己的产业链才能继续发展下去。

董明珠和格力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好的办法实际上是收购一家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首先是汽车,董明珠完全可以先入局汽车制造,然后再选择电池供应商。钛酸锂不行就换碳酸铁锂,碳酸铁锂不行就换三元电池。现在把筹码完全压在钛酸锂上面,实际上就是在赌。一旦失败,很可能血本无归。

目前,格力集团正在计划收购长园集团。长园集团主营电动车、智能工厂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这表明了格力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决心,而投资长园对于格力来说,显然要比投资银隆稳妥得多。

不过,银隆并非被宣判了死刑。但银隆的自救和转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而银隆在上一轮的扩张中已经负债累累。现在IPO辅导又被终止,更是阻断了上市融资的路。

银隆的这次危机,不知道董小姐还能不能撑得住?

来源:凤凰网科技

C. 格力举牌长园集团为何不涨

因为股价与业绩不同。有些企业,他的业绩虽然增长了,但并非是主营的业绩增长。有可能是做了投资,或是处置了资产,导致了当年的利润增长。因为这种增长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你今年投资赚了,不代表你明年投资还能赚,今年处置了资产,不等于明年还有资产可处置。所以这时候他的业绩增长,就会被打折扣。
虽然业绩也是一直有增长,但是股价却并不像业绩那样,呈现同样的增长。这是因为这类股早期像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像近些年新上市的新股,发行时便定价18至23倍的估值进行发行上市,上市后猛炒一波涨个五六倍,有的涨了七八倍十来倍,直接就把估值抬高到了七八十倍至100多倍。对于这样的高估值,未来得连续增长多年才能消化得了回归修复至正常合理价值。并非是业绩没增长,而是你价格已经提前透支了未来的价值。 对于这种动辙就被抬高到近百倍估值的股,若是按每年业绩增长50%去算,得要连续增长四至5年以后,才能够对应得上当前股价的价值。若是其中有一两年业绩增长不及预期,这种修复的周期还会拉长,最终要么股价下跌至合理估值,要么拉长周期等待业绩增长至配得起估值。
虽然业绩的增长是主营收益,但是并非常态化的增长收益。而是周期性引起的提价,导致的利润增长,对于这种增长,也是不具备可持续性,只能是周期波动,最后股价也仍然会回归原有的价值。像沧洲大化,方大炭素,就是受到产品周期性涨价,带来的业绩增长,在17年3季度股价进入高点后,尽管4季度和18年业绩仍然保持着增长,但是股价却开始逐步回落。直到19年周期回落,产品毛利大幅下降,业绩直线回落谷底,股价也一路新低。对于这类周期性的纯靠提价带动业绩,而不是市场自身正常需求带动的业绩增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所以他们的业绩带有较强的波动性,对应他们的估值,也总是会时高时低,在周期低谷时,PE估值就会显得非常高,而进入景气周期峰谷时,PE估值就会显得非常低,以至于一些新人经常会被迷惑骗至山顶站岗。

D. 格力多少亿收购长园

十多天后,董明珠将迎来格力电器董事长换届选举的大考。

近2个月,围绕在格力身上的关注就没有停歇。

先是宣布不分红,让格力电器(000651.SZ)市值一天蒸发270亿;后董明珠又提出要用500个亿“死磕”芯片,惊呆一批小股东。

发现,长园集团是1986年由中科院创立,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的科技公司,而董明珠此前入股的珠海银隆主要产品为电动汽车、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公交等新能源汽车,两家公司在业务上的确有所重合。

格力“母子之争”

此次拟收购长园集团股份的主体为格力集团,为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母公司。

由于收购范围与董明珠投资领域有所重合,因此市场将其看作新一轮的格力公司的“母子之争”。

其实,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的纷争,早已有之。

2003年10月底,一篇《格力进军厨具市场》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市场上弥漫着“格力电器”多元化的声音。

但随后,风云突变,格力电器发表公开声明称,部分公司在媒体刊登的专题报道中,借用“格力电器”和“格力空调”的品牌和良好形象来宣传自己及产品,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是一种对格力电器品牌的侵权行为。

这里的部分公司,不是别人,正是格力集团下属企业珠海格力小家电。直到2005年12月,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才签署了无偿转让商标的合同。

而在这个过程中,格力集团多位高官落马。格力电器趁势用1.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格力集团持有的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股权。

纷争并未结束,此前格力集团曾提出要将格力电器卖给外资空调企业开利集团,引起了格力内部的强烈反抗。甚至董明珠也公开提及“没有我就没有格力,没有格力也没有我。”

更明显的是,在2012年5月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集团推举了4位董事候选人,但却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最终落选董事会。这也意味着格力集团对格力电器的控制进一步减弱。

2016年11月,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仅在格力电器任职。

而此次格力集团拟收购长园集团,进军格力电器曾看上的新能源车领域,无疑把“母子之争”的猜想进一步放大。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曾对媒体表示,出现这种集团收购对象和子公司业务方向出现重合,说明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格力集团在计划进行这次收购时,根本没考虑格力电器和董明珠的感受。

就本次收购是否涉嫌新一轮的“母子之争”联系了格力电器董秘,对方表示求证问题请联系市场部,但转接后无人接听。

长园或成银隆“替补”?

除了备受关注的母子之争,此次格力收购长园集团的时间节点也是颇令人玩味。

就在5月15日,长园集团宣称收到格力集团的要约收购后不久,董明珠的另一位新能源“宠儿”——珠海银隆却被媒体频频曝出“大面积减产”、“多地停工”、“员工出走”等负面消息,引得外界纷纷猜测,董小姐的造车梦是不是要“黄了”。

要知道,当初为了收购珠海银隆,董明珠自己可是下了血本。回想2016年,董明珠极力看好珠海银隆,想要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其股权,却并未得到股东们的支持。

最终,豪气云天的董明珠一怒之下自掏腰包,并找来万达的王健林助阵,才一举拿下珠海银隆,带领着疑似格力高管开始了新能源造车之路。

时隔一年多,这笔曾一度被董明珠看好的生意,从2018年起却开始“出乱子”。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初银隆新能源实现纯电动客车产销量3189辆,累计增长2228%,市场份额为3.6%,年销量全国排行第七。截止2017年,公司还在全国建造了8大产业园基地,全球建立了5个研究院。

但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财务危机也不小。先是2018年1月10日,有网友和媒体曝出供应商在珠海银隆门口拉“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活!请银隆还钱!”讨债横幅的照片。

接着同月又被《财经》报道、以及当地一家自媒体曝出其通过拆卸、更换车辆电机,更改车辆大架号一系列运作,将1辆车变成2辆车,以此骗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专项补贴。

就连珠海银隆内部人士也曝出公司被收购以后,部分业绩来自于格力方面提供的供应商资源,以及格力品牌的背书。

可见即便如今的珠海银隆不似外界揣测的那般“不行了”、“要黄了”,但至少从这些已有信息看出,珠海银隆的运营确实出了状况,而且根据此前珠海银隆方面的公开回复,公司目前确实在调整阶段。

而反观长园集团这几年的业绩,则比较亮眼。

2017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5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41.6亿元、58.5亿元和和74.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8亿元、6.4亿元和11.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也均为正值。从2016年起公司总资产更是连续达到百亿规模以上。

抛开“母子之争”不谈,在一片珠海银隆的负面消息声中,格力集团的收购是否在为董小姐的造车事业找“新替补”,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不过,长园集团董事长许晓文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长园集团与珠海银隆之间没有合作,董明珠也没有参与格力集团与长园集团的谈判。而长园集团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则对表示,公司与格力之前有过业务上的合作。

E. 格力电器股票为什么大幅度下跌

格力大跌。原因市场是这么认为的:

一,格力这些年的多元化并不成功。小家电,手机,新能源,工业母机都没反映在报表上。只有空调这一条腿走路,这条腿都被美的迎头赶上。

二,产品线过于单一。营收上,确实有收缩的迹象。随着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放缓,业务不确定很大。是否继续收缩,看不准。

三,董明珠的作风,市场对格力的管理层不信任。

四,怕银隆会拖累现有格力的资产负债表。

五,国际化上不如美的。

六,渠道改革还没有看到成效。

这种看法是市场的主流看法。格力真的就变差了吗?市场并没有这么认为,而是对未来的确定性扑朔迷离。

从68到36,跌的不可谓不狠。这期间,也给了市场很多情绪性的反映,本来基本面市场就有担忧,格力的员工持股计划再点燃一下,就是这种局面。大额注销回购股份,起不到任何缓冲情绪的作用。

其实,现在对格力,市场的真实想法还是观望。格力的未来还是有想象力的,银隆也并没有并表。所以,现在去分析格力的真实资产情况,都是不准确的。一切可能都要等到今年的年报,银隆并表以后再谈。

格力现在的真实经营情况,有三大块都是不够透明的。或者说,超出绝大部分投资者的能力圈的。

第一,就是工业母机。这个的细节情况不是很了解。

第二,上文所说银隆的情况。

第三,渠道改革的情况。

稍微这些东西能够确定下来,或者能够给予确定性的业绩支撑,甚至给予市场一些信心和想象空间,那估值可能就会有很大的溢价。对格力管理层这些附带的问题,就会消失不见。

现在格力的市值只有2200亿,空调业务每年如能有200亿的自由现金流,历史未来不增长,用8%的折现率,也差不多是这个估值水平。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格力电器),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产品。

2019年1月1日,格力电器于1月16日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在董事候选人方面,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推荐董明珠、黄辉、望靖东、张伟参选,第二大股东京海担保推荐张军督、郭书战参选。

同时,董事会推荐刘姝威、邢子文、王晓华为独立董事候选人。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格力排名414位。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7位。“一带一路”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82位。

同年11月13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第四批)名单;同年12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20年1月10日,格力大容量高效离心式空调设备关键技术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1年8月31日,格力电器盘后公告,公司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021年9月28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注销第三期回购的2.21亿股股份,以减少注册资本。

F. 散户的长园股票可以直接卖给格力集团吗

不可以,收购兼并或重组都是整体操作,集团公司一般都是打包收购,不会零售、收购某一只股票。但上市公司有可能会在二级市场上回购本公司股票。

G. 长园集团股票能不能长期持有,请高手帮忙分析下

长园集团不建议长期持有,短期股价还没有调整到位,多关注中字头的股票

H. 格力电器再抛回购计划,此次回购对于股票有何影响

我认为这一次回购对于股票来说最大的影响就在于能够让更多的投资者对于这支股票拥有信心,从而能够推动这支股票在未来价格的上涨。

其实很多人在进行股票购买的时候,会根据市场的消息来进行购买的,而且在投资的时候是会观察这个社会当中的情绪的。这一次的回购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这一次入场的资金是大量的。

股票回购对于一家公司长远发展有好处。

股票回购的方式其实是很多公司在给市场当中打强心剂,很多公司的股票出现了下降,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拉升股票的价格的。从本质上来讲,其实都是认为自己的公司在未来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才会去购买股票的,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我认为格力集团这一次的做法是非常有利于长远的发展的,格力集团一直以来都是在社会当中深受大家喜爱的公司,而且很多产品的性价比都是非常高的。最近几年在资本市场当中的股票价格也一路上涨,但是最近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让股票价格回到价值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