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IG是一家什么公司
美国国际集团(AIG)是世界保险和金融服务的领导者,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保险服务机构,业务遍及全球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其成员公司通过世界保险业最为庞大的财产保险及人寿保险服务网络,竭诚为各商业、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美国国际集团成员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保险机构,旗下的AIG American General更是全美最顶尖的人寿保险机构。美国国际集团在全球各地的退休金管理服务、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也位居世界前列。其金融服务业务包括飞机租赁、金融产品及促进其市场交易。美国国际集团不断发展的全球消费者信贷业务主要由美国的American General Finance管理。同时,通过旗下的AIG SunAmerica及AIG VALIC, 集团现已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退休金管理服务机构之一。美国国际集团亦是个人和大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中的翘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股票、定息证券、地产及其他投资管理服务。美国国际集团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ArcaEx电子证券交易市场、伦敦、巴黎、瑞士及东京的股票市场均有上市。
美国国际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一览
1919年 美国国际集团的创始人史带先生(C.V. Starr) 在上海创立了集团的前身公司美亚保险公司(AAU),使美国国际集团成为极少数起源于中国的美国公司之一。
1921年 史带先生创立了友邦人寿保险公司(1951年更名为美国人寿保险公司) ,这是第一家向中国人民提供寿险产品及服务的外国企业。
1931年 史带先生在上海创立了四海保险公司,并于1948年更名为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
1975年 美国国际集团前任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先生首次访华,自此以后他曾多次到访中国。
1980年 美国国际集团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这是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开设的首家代表处。
美国国际集团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PICC)合作成立中美保险公司,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这是首家外资保险机构与PICC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
1990年 美国国际集团在上海组织并主办了一个大型的金融服务会议,以协助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朱?基先生向国际金融界介绍上海的投资机会。
1992年 美国国际集团在上海设立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为首家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牌照在华经营寿险及非寿险业务的外资保险机构。
1994年 友邦—复旦精算中心在上海正式成立。
友邦资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成立。
1995年 美国国际集团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在广东开展寿险及非寿险业务。
1996年 友邦保险签署租赁上海外滩中心地区中山东一路十七号大厦的租约,租期三十年。该大厦是史带先生在上海创立保险公司的旧址,对美国国际集团别具意义。
友邦—中大精算中心在广州正式成立。
1997年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产险部更名并正式成立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1998年 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总部迁回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十七号。
1999年 美国国际集团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在深圳和佛山经营寿险及非寿险业务。同年,友邦保险佛山支公司和深圳分公司,以及美亚保险佛山支公司和深圳分公司先后正式开业,分别经营寿险及非寿险业务。
友邦—科大精算中心在安徽合肥正式成立。
2000年 友邦创新资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 美国国际集团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在北京及江苏筹建全资寿险分公司,在广东省东莞市和江门市分别筹建寿险支公司。
美国国际集团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设立代表处。
2002年 友邦保险在北京和江苏的分公司,以及在东莞和江门的支公司相继正式开业。
友邦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美国国际集团(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设立代表处。
友邦—北大精算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2003年 美国国际集团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时购入该公司9.9%的股份,并达成在中国合作发展意外及健康保险产品业务的协议。
2004年 AIG Global Investment Corporation、华泰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其它三家参与机构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筹建的批复,正式筹建友邦华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于当年11月正式获准开业。
2005年 AIG Global Investment Corporation获得中国证监会、中国商务部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将其在友邦华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所持股份的比例从33%增加至49%。
瑞士友邦银行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在中国上海开设代表处。这是首家获准在上海开设代表处的外资私人银行。
『贰』 关于美国国际集团(AIG)的问题
衍生品是英文(Derivatives)的中文意译。其原意是派生物、衍生物的意思。
金融衍生品通常是指从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由于许多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相应科目,因而也被称为“资产负债表外交易(简称表外交易)”。金融衍生品的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合约的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因此,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
金融衍生品的分类
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国际上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接连不断地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四大类。
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都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了统一规定。远期合约是根据买卖双方的特殊需求由买卖双方自行签订的合约。因此,期货交易流动性较高,远期交易流动性较低。
掉期合约是一种为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更为准确地说,掉期合约是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合约。较为常见的是利率掉期合约和货币掉期合约。掉期合约中规定的交换货币是同种货币,则为利率掉期;是异种货币,则为货币掉期。
期权交易是买卖权利的交易。期权合约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期权合同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标准化合同,也有在柜台交易的非标准化合同。
(2)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如果再加以细分,股票类中又包括具体的股票和由股票组合形成的股票指数;利率类中又可分为以短期存款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和以长期债券利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货币类中包括各种不同币种之间的比值:商品类中包括各类大宗实物商品。
(3)根据交易方法,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文易。
场内交易,又称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竞价交易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参与者收取保证金、同时负责进行清算和承担履约担保责任的特点。此外,由于每个投资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交易所事先设计出标准化的金融合同,由投资者选择与自身需求最接近的合同和数量进行交易。所有的交易者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交易,这就增加了交易的密度,一般可以形成流动性较高的市场。期货交易和部分标准化期权合同交易都属于这种交易方式。
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有许多形态,可以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内容的产品。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出售衍生产品的金融机构需要有高超的金融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场外交易不断产生金融创新。但是,由于每个交易的清算是由交易双方相互负责进行的,交易参与者仅限于信用程度高的客户。掉期交易和远期交易是具有代表性的柜台交易的衍生产品。
据统计,在金融衍生产品的持仓量中,按交易形态分类,远期交易的持仓量最大,占整体持仓量的42%,以下依次是掉期(27%)、期货(18%)和期权 (13%)。按交易对象分类,以利率掉期、利率远期交易等为代表的有关利率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占市场份额最大,为62%,以下依次是货币衍生产品 (37%)和股票、商品衍生产品(1%)。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间,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规模扩大了5.7倍。各种交易形态和各种交易对象之间的差距并不大,整体上呈高速扩大的趋势。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OTC)市场。自1980年代以来,两类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均取得了长足发展:1986~1991年间,交易所市场和OTC市场交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6%和40%;1991年两市场的未清偿合约名义价值分别达3.5兆美元和6兆美元,其中利率合约在两市场均占据了主导地位;2001年末,交易所市场合约名义价值已增长至23.54兆美元,OTC市场增长到了111兆美元,并且全球OTC市场的市值达到了 3.8兆美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巨幅增长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增强型(即增加现货市场流动性)金融创新的需求,OTC衍生品交易的增长迎合了机构投资者对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的需求。
金融衍生品区域分布结构
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市场
欧美发达国家集中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全球80%以上的交易分布在北美和欧洲,近年来这种集中趋势更加明显。1999年末的未清偿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名义价值中,有全球80.5%属于北美和欧洲,到2002年6月末,这一比例上升到了93.7%,北美地区的合约价值占到总价值的 64.6%(见表4)。
美国是全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主要市场,但其地位正在趋于下降,美国交易所成交的金融衍生品合约在1986、1988、1990、1992、1994 年分别占全球交易量的91.4%、74.7%、65.1%、53.5%、44.7%;欧洲市场的增长最为显著,1994年的交易量是1986年的 399%;其间日本的交易量大约增长了7倍。从交易额统计看,直至1986年,美国尚占有交易所市场交易额和未清偿合约价值的80%份额。1990年后, 美国以外的市场日趋活跃,交易增长率开始超过美国,到1995年,美国以外市场的交易额已超出美国,而未清偿合约价值稍逊于美国。从交易量统计看,1990年后美国以外市场衍生品交易的活跃趋势更加明显(见表5)。
OTC金融衍生品市场
与交易所市场类似,OTC 金融衍生品市场也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英国一直保持着OTC市场的领先地位,而且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之外的OTC交易主要分布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见表6)。伦敦是OTC金融衍生品市场最重要的中心,2001年日均交易额达6280亿美元,较1998年增长6%。纽约日均交易额位居第二,为2850亿美元,较1998年下降3%,法兰克福交易额名列第三,业已取代东京在OTC市场中的位置,法兰克福地位的上升明显得益于引入欧元和欧洲中央银行(ECB)的设立。
金融衍生品投资者结构
金融机构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以美国为例,参与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非银行储贷机构(Thrift)和人寿保险公司三类,其中商业银行是最早和最熟练的参与者。根据三十国集团1993年的一份报告,被调查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参与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其中有92%的机构使用过利率互换,69%的机构使用过远期外汇合约,69%的机构使用过利率期权,46%的机构使用过货币互换,23%的机构使用过货币期权。BIS的统计显示,金融机构在全球OTC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交易额稳步增长,2001年较1995年提高60%。交易主要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日均交易额由1995年的7100亿美元提升至2001年的1.2兆美元,金融机构间交易占市场的份额由1995年的80.7%提高到2001年的86.7%(见表7)。
银行无疑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主角(尤其在OTC市场上),1970年代末以来,银行日益热衷于金融衍生品交易,例如,美国银行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十分活跃,从1990年到1995年,银行持有与衍生品相关的资产增长了约35%,达到3.1兆美元,其间银行持有的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增加了2倍。银行是金融互换市场的主要参与者,1992年末全球利率互换合约的未清偿价值达6兆美元,持有头寸最大的20家金融机构占到三分之二强,其中银行占了18家。
非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显然不如金融机构活跃,例如目前非金融机构只占到OTC金融衍生品交易额的10%,与1995年相比其市场份额有明显萎缩(见表7)。根据三十国集团1993年报告,被调查的非金融类公司中,使用过有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远期外汇合约、利率期权和货币期权的公司的比例分别是87%、64%、78%、40%和31%。
『叁』 美国AIG股票,值得长远投资吗
美国国际集团(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世界保险和金融服务的领导者,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保险服务机构,业务遍及全球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其成员公司通过世界保险业最为庞大的财产保险及人寿保险服务网络,竭诚为各商业、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
美国国际集团成员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保险机构,旗下的AIG American General更是全美最顶尖的人寿保险机构。美国国际集团在全球各地的退休金管理服务、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也位居世界前列。其金融服务业务包括飞机租赁、金融产品及促进其市场交易。
美国国际集团不断发展的全球消费者信贷业务主要由美国的American General Finance管理。同时,通过旗下的AIG SunAmerica及AIG VALIC, 集团现已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退休金管理服务机构之一。
美国国际集团亦是个人和大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中的翘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股票、定息证券、地产及其他投资管理服务。美国国际集团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ArcaEx电子证券交易市场、伦敦、巴黎、瑞士及东京的股票市场均有上市。
全球最大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保险公司(AIG)的信贷评级又遭标普等4家评级机构下调,但AIG其股票和债券被全球金融机构广泛持有,涉资逾4000亿美元,
成为威胁全球金融业的又一枚定时炸弹。
AIG面临的困境引起了包括美联储在内各方的关注。 该公司向银行和其他投资者提供了4410亿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保护,其中包括578亿美元跟次级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
分析人士认为,AIG在为全球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险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股票和债券被广泛持有,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主要银行都持有其风险头寸,它一旦崩溃将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因此,它也是一个大到不被允许倒闭的金融机构。
鉴于以上信息报道,既然美国AIG已经是一个大到不被允许倒闭的金融机构,那么它发行股票当然就值得长远投资了。
『肆』 AIG还存在吗
当然存在了,美国政府是不可能让他倒闭的,
美国政府以850亿美元接管了AIG
转载一个,楼主慢慢看
2008年09月18日13:31
周二晚间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会一直在痛苦权衡联邦政府提出的条件:政府同意向AIG提供850亿美元贷款,但这家保险巨头必须拱手让出控制权。
这一计划震惊了AIG的董事们,有人将此称之为“令人难以承受”的提议。他们对政府下令撤换公司首席执行长维尔伦斯坦德(Robert Willumstad)感到惊讶,对他们所认为的华盛顿痛下重手怨声载道。一位董事表示,他觉得受到了冒犯。
AIG董事、曾担任里根总统经济顾问的费尔德斯坦恩(Martin Feldstein)表示,收购私营公司并不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在董事会就是否申请破产争论不下之际——此举可能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混乱——维尔伦斯坦德发话挑明了AIG目前的两难处境。
据与会人士透露,维尔伦斯坦德对董事会表示,我们面临着两个糟糕的选择:要么明天早上申请破产,要么今天晚上接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协议。周二晚上7时50分,维尔伦斯坦德打电话接受了这一协议。
下面的内容主要根据对华尔街银行家和律师、AIG管理人士以及政府官员的访谈所写,我们可以看到上周末席卷华尔街的这轮风暴是如何横扫美国金融体系,并在周二吞噬了美国最大一家保险公司的。
目前还不清楚这场浩劫会停在何处。在这些市场振荡的日子,我们已经目睹了美国政府接管AIG以及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几乎没有做尽职调查就匆忙达成交易。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这两大历史悠久的华尔街投行也不再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了。
正如AIG个案所显示的,即便是规模最大的公司,也可能迅速崩溃。直到本周早些时候,各方都没有提到过政府接管的想法。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周日对考虑为AIG融资的银行业人士表示,政府官员还不清楚问题到底有多大。
到了周二,仍然没有来自私营部门的融资,联邦官员认定任由AIG破产的风险可能超过当前虚弱金融市场所能承受的限度。但这一最新的拯救方案招致了美国国会异乎寻常的激烈反对,议员们担心危机正逐渐失控,他们质疑联邦政府下一步将把触角伸向何处。
保险巨头AIG的业务遍布全球130个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在前任首席执行长格林博格(Maurice R. 'Hank' Greenberg)将近四十年的苦心经营下,很少有其他公司能够匹敌AIG的实力。AIG向西弗吉尼亚的教师出售年金,向美国最大的公司出售责任保险,向餐厅出售劳工保险,其业务网络甚至覆盖到印度的贾拉瓦尔。
在很多方面,AIG依然状况稳健。该公司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旗下一家出售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子公司。这一金融衍生产品旨在保护投资者免受各种资产的违约损失,其中也包括了次级抵押贷款。由于这一部门遭受了18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AIG不得不追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导致公司财务吃紧。而信用评级遭下调与股价持续承压下挫使得AIG本已虚弱的状况更加恶化。
在与花旗集团(Citigroup)首席执行长一职擦身而过之后,维尔伦斯坦德于6月15日出任AIG首席执行长。他向AIG董事会保证,会在劳工节之前制定出重组计划,决定公司的业务去留。
但这一计划遭遇了金融风暴的无情扼杀。9月初,在公布数十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相关债务后,维尔伦斯坦德认定AIG必须迅速筹资。他对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首席执行长戴蒙(Jamie Dimon)说,我们要弥补的漏洞太大了,我们需要筹集资本。这两人曾在花旗集团共过事。
上周,AIG的危机变得愈加恶化。该公司曾试图按原计划在9月25日公布业务复兴方案。但上周五它的股价暴跌了31%,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也发出了调降评级警告,这使得AIG的筹资行动变得更加困难。
走投无路的维尔伦斯坦德紧急打电话给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行长盖纳(Timothy Geithner),就AIG面临的危机向后者发出了警告。维尔伦斯坦德认为,公司需要200亿美元资金,但他随后陷入了沮丧。维尔伦斯坦德对同事们说,我实在得不到盖纳的关注,雷曼兄弟正在崩溃,那才是他的关注焦点。
当天晚间,鲍尔森和盖纳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部二楼的会议室召集华尔街头面人物举行紧急会议。雷曼兄弟危机是会议的首要议题,雷曼兄弟和AIG一样急需新资本,但却苦于无处筹措。不过鲍尔森对大家说,还有更多的问题要讨论。
据一位与会人士透露,鲍尔森在会上表示,我们不要只盯着雷曼兄弟的问题,应该向前看。AIG危机成为共同的担忧问题。由于当时没有AIG的代表与会,因此鲍尔森和盖纳给维尔伦斯坦德打电话,让他第二天到会介绍情况。
在AIG大楼里,维尔伦斯坦德与摩根大通和对冲基金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的银行家们彻夜工作,确定该公司需要多少资金。由于房地产相关证券迅速下滑,至次日凌晨,需要的资金数额已经翻一番,增至400亿美元。
纽约州保险业监管人迪纳罗(Eric Dinallo)告诉AIG,他可以不顾某些规定,允许AIG使用其分支机构约200亿美元的资金。维尔伦斯坦德忙不迭地告诉诸位高管和银行家,我们找到了200亿美元!他想AIG现在只要再筹措到200亿美元就能避免灾难的发生了。
周六上午
上周六早间,维尔伦斯坦德在AIG总部里遇到了另外一位花旗的前同事莫汉(Deryck Maughan),莫汉在那里是为私人资本运营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寻找抄底机会。其他公司也来了,其中包括德国保险公司安联保险公司(Allianz SE)以及在雷曼兄弟和AIG之间跑来跑去的J.C. Flowers。法国安盛保险集团(AXA Group)也有意收购AIG旗下寿险公司的一部分业务。
周六晚些时候,维尔伦斯坦德走出AIG,走过几个街区来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由于雷曼兄弟的高管也在那里寻求救助,鲍尔森不愿出手相助AIG,直到他对AIG问题的波及范围有了更多的了解。
维尔伦斯坦德坚持说,我是在提议一项交易,而不是救助;如果我们用抵押品换得了Fed的支持,我向你们保证,如果需要,我会尽力变卖资产还给你们。
不过至周六晚间,这个银行业小组认为,如果AIG能与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达成协议,他们的筹资计划就能见效,他们对此很有信心。
周日早间,AIG的顾问们发现了一件令人担忧的事。AIG旗下一个受到监管的分支机构——证券借贷业务,也需要大约200亿美元的注资。
当日,J. C. Flowers提议投资大约100亿美元,不过有几个条件,其中包括AIG要保证其信用评级不会降到某个水平以下。KKR和TPG提出斥资20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一半的股份。两项交易都是有条件的,即需要Fed或是华尔街银行提供一定的信贷额度。
AIG的高管不愿接受这样的条件。不过这一点还可以商榷。根据AIG将需要400亿美元的假设,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进行了评估。至周日晚间,亚洲市场开盘、AIG资产价值处于更大的压力之后,该公司需要逾600亿美元的资金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维尔伦斯坦德的外部顾问告诉盖纳,AIG的亏空在600亿美元以上。他还说,他不知道这个“以上”到底有多少。
两个小时之后,盖纳说,Fed会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不过并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维尔伦斯坦德晚上11点离开办公室。在政府拒绝进行救助之后,雷曼兄弟即将申请破产。
就像对雷曼兄弟的处理一样,鲍尔森和盖纳希望用私营领域的方法解决AIG的难题。鲍尔森尤其感到苦恼,因为华尔街把他视为一位救金融公司于水火之中的白衣骑士。鲍尔森让高盛和摩根大通的高管们想想是否能为AIG筹集资金。他仍然不确定AIG一旦崩溃所带来的影响范围有多大。
与此同时,鲍尔森让财政部工作人员开始认真考虑一下政府的反应可能会是什么样的。鲍尔森的顾问、前高盛银行家杰斯特(Dan Jester)开始斟酌各种选择,看看政府该如何构建一次注资行动。
周一,维尔伦斯坦德通知迪纳罗说,AIG需要高达700亿美元资金来度过难关。迪纳罗回答说,除非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为AIG补足需要的剩余资金,否则政府是不会采取行动的。他说,如果你们的公司破产了,我不能冒险损害投保人的利益。
摩根大通和高盛的代表周一整天聚集在曼哈顿下城Fed办公室中开会。他们与摩根士丹利一起评估了AIG的流动性需求,另外摩根大通和高盛还评估了私营领域解决方法的可行性。他们得出的新结论是:AIG需要大约800亿美元的资金。
周一下午1:30,鲍尔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现身,回答了有关雷曼兄弟崩溃的问题。当被问及政府是否不再为任何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帮助的时候,鲍尔森回答说,不要把这理解成“下不为例”,而是要把这理解为,我认为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有序性是非常重要的。
鲍尔森在谈及AIG时表示,政府当时并没有考虑发放贷款。他说:“纽约目前发生的事和政府提供任何过渡性贷款没有关系。现在在纽约,私人机构正在再次做出努力重点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以致于整个金融系统都在试图解决它。除此之外,我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盖纳和Fed及财政部的官员举行了一个电话会议,该会议一直持续到半夜两点。
与会人士探讨了AIG破产可能带来的系统性影响,以及一旦AIG垮台将会发生什么。会谈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我们可以听之任之吗?”
在离开了盖纳的办公室后,摩根士丹利的团队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制定了一项干预计划。
成本高企
雷曼兄弟的倒台已经推高了短期借贷的成本。盖纳和其他官员担心AIG的崩溃会给各个市场造成沉重打击,从散户投资者持有的非常安全的货币基金、到华尔街银行使用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再到那些为企业提供资金的金融工具无一能逃过冲击。AIG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意味着其触角已经遍及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因此不可能准确预见其崩溃可能造成的影响,唯一清楚的一点就是那很可能是一场灾难。
到了周一傍晚,已经明朗的一点是高盛和摩根大通不会出手拯救AIG。这家保险公司的资产不足以获得所需的贷款规模。
周二,AIG高管认定已到了用尽自己的循环信贷额度的时候了,一般来讲,这也是一家企业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前的最后一搏了。据知情者透露,大多数银行都拒绝了AIG的贷款申请,他们表示在AIG债券评级遭到下调的情况下不会为它提供贷款,除非确信这家保险公司并未濒临破产。
38.5亿美元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各家银行的回绝加剧了Fed的紧迫感。
维尔伦斯坦德知道自己所剩时间无多。他甚至不再关注AIG的股价了,当时股票已经跌破了2美元。
到了下午1:30,Fed发话愿意施救,但是需要得到理事会的批准,当时各位理事正要开会讨论利率决策。到了下午3:30,鲍尔森和贝南克向布什通报了情况。到了4点时,他们致电盖纳,确保三个人都认可即将宣布的AIG拯救计划。
这个决定做的是如此之快,以致于人们认为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AIG的财务情况,或对其崩溃的可能影响做一彻底分析。但是没人想冒按兵不动、进而引发市场灾难性反应之风险。
下午4点,这份拯救方案交给了AIG管理层。那是一份三页纸的方案,上面冷冰冰地标明了超高的放贷利率,以及政府获得AIG约80%股权的权利。
维尔伦斯坦德吃惊但不震惊。一位AIG的顾问告诉管理层,鲍尔森对AIG的做法和他处理房地美、房利美、乃至贝尔斯登都如出一辙——如果政府插手了,股东就要为此埋单。
维尔伦斯坦德表示将在下午5点召开董事会会议。而在会议开始前10分钟,维尔伦斯坦德接到了鲍尔森和盖纳的电话,后者排除了所有讨价还价的可能,他说,这是你们唯一能得到的救助方案,而且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请你走人。后来鲍尔森也重复了这一命令。
维尔伦斯坦德没有在这一问题上退缩。周二是他担任AIG首席执行长的三个月纪念日。他知道并非是自己让AIG走到了绝境,而且他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高管走人也是必须的。
在AIG董事会批准了这份提议之后,贝南克和鲍尔森周二晚间匆匆安排了一次和资深议员的会晤,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对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政府所做的反应震惊不已。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Senate Banking Committee)来自新罕布什尔州的共和党籍委员乍德·格里格(Judd Gregg)穿着礼服、连领带都没打就步入了会场。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籍主席巴尔尼·弗兰克(Barney Frank)最后一个赶来,衬衫都没有扣上。
参加了会议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迪克·德尔宾(Dick Durbin)回忆道,贝南克坐在巨大的会议桌前,阐明了AIG崩溃的后果,他警告称,这将给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带来切肤之痛。
『伍』 AIG是什么公司
美国国际集团(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世界保险和金融服务的领导者,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保险服务机构,业务遍及全球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其成员公司通过世界保险业最为庞大的财产保险及人寿保险服务网络,竭诚为各商业、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美国国际集团成员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保险机构,旗下的AIG American General更是全美最顶尖的人寿保险机构。美国国际集团在全球各地的退休金管理服务、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也位居世界前列。其金融服务业务包括飞机租赁、金融产品及促进其市场交易。美国国际集团不断发展的全球消费者信贷业务主要由美国的American General Finance管理。同时,通过旗下的AIG SunAmerica及AIG VALIC, 集团现已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退休金管理服务机构之一。美国国际集团亦是个人和大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中的翘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股票、定息证券、地产及其他投资管理服务。美国国际集团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ArcaEx电子证券交易市场、伦敦、巴黎、瑞士及东京的股票市场均有上市。 源自中国美国国际集团与中国渊源深厚。早在1919年,美国国际集团的创始人史带先生( C. V. Starr)就在上海创立了集团的前身公司美亚保险公司 (AAU) ,使美国国际集团成为极少数起源于中国的美国公司之一。1921年,史带先生创立了友邦人寿保险公司(Asia Life Insurance Company),这是第一家向中国人民提供寿险产品及服务的外国企业。 该企业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十三。
求采纳
『陆』 AIG为什么破产
AIG并未破产,AIG于2008年9月16日接受美国联邦政府资金援助免除了破产。
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2008年9月16日晚宣布,将授权纽约联邦准备银行借贷850亿美元给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政府也将接受AIG79.9%的股权做为回馈。联准会说,这项决定受到财政部全力支持,其条件也保护美国政府与纳税人利益。
AIG为美国最大保险公司,2011年因财务危机向联准会要求注资;美政府在希望协调民间企业注资不成后,AIG可能受美国政府接管的消息稍早传出,其股价也因投资人忧心股值流失而狂跌。
联准会晚间在一项声明中指出,当前情况下,美国国际集团失序垮台可能让已不佳的金融市场情况更脆弱,并导致借贷成本大为提高,家庭财富减少与经济更为衰弱。
联准会并强调,美国纳税人的利益受到保护;借贷以美国国际集团所有资产作为抵押,并可望由公司资产出售获得回收。借贷以24个月为期;美国政府将接受79.9%的股权,并有对普通与优先股东红利的否决权。
财政部长鲍尔森随后发表声明指出,支持联准会采行的动作。白宫发言人也说,布什总统支持联准会的宣布,这些动作可促进金融市场稳定与限制对更广大经济的损害。
因财务形势危急,AIG计划改组企业业务并出售旗下若干优质业务,以筹措急需资金。业界估算,为维持收支平衡,美国国际集团最多需融资400亿美元。
AIG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在纽约地区雇用了约8500人。据《纽约时报》报道,AIG大多数业务运行良好,但其设在英国伦敦的金融产品部门却因一种抵押贷款关联债券“翻船”,正是这种债券把雷曼兄弟拖垮。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AIG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净亏损。2008年第二季度的信贷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已高达250亿美元,在其他业务上的亏损也累计达到150亿美元。
(6)美国国际集团股票昨收扩展阅读:
次贷危机影响:
1、对美国经济
首先,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急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
这是因为美国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当的时间内没有国家和组织能撼动;而且美国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像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就有效的缓解了当时的危机。
而有论者认为,7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本上没有解决,负债逐年增加,从1975年至今没有出现过贸易顺差。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也好,还是在七十年代取而代之的新自由主义也好,没有解决社会分配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缺口问题,美国就从根本上无法摆脱其经济危机。
2、对全球经济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继续阻碍生产的增长。更大的问题的是,影响房价出现两位数下降的因素对在房地产泡沫鼎盛时期消费者大举借债的美国会产生什么影响。持乐观看法的人从消费者支出的反弹中得到些许安慰,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
房价呈两位数下降将使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问题已经在其他消费者债务上显现出来,如信用卡违约率正在上升,贷款机构很可能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随着住房拥有者感到自己越来越穷,消费者支出必将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尽管在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价的膨胀一直比美国更为严重,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另外,《经济学家》还指出,全球经济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能力也不应被夸大。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3、对中国经济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中国的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
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中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柒』 美国国际集团
AIG美国国际集团(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是世界保险和金融服务的领导者,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保险服务机构,业务遍及全球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其成员公司通过世界保险业最为庞大的财产保险及人寿保险服务网络,竭诚为各商业、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服务。美国国际集团成员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保险机构,旗下的AIG American General更是全美最顶尖的人寿保险机构。美国国际集团在全球各地的退休金管理服务、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业务也位居世界前列。其金融服务业务包括飞机租赁、金融产品及促进其市场交易。美国国际集团不断发展的全球消费者信贷业务主要由美国的American General Finance管理。同时,通过旗下的AIG SunAmerica及AIG VALIC, 集团现已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退休金管理服务机构之一。美国国际集团亦是个人和大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中的翘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股票、定息证券、地产及其他投资管理服务。美国国际集团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ArcaEx电子证券交易市场、伦敦、巴黎、瑞士及东京的股票市场均有上市。
下面是网络的链接,以后可以自己查,另外提一句,这个金融危机,这个公司的损失也很大,不过中国区业务相对影响较小:
『捌』 美国国际集团AIG是干什么的
AIG发家史
不可思议的成功
这是一组令人称奇的数字:年利润93亿美元,股东权益828亿美元,年收入813亿美元,总资产6783亿美元。这就是美国国际集团(AIG),1919年创立于上海,目前总部位于纽约,涉足领域包括保险、退休金管理服务、金融服务的美国最大的工商保险机构。它的第二任CEO,在美国保险界不可一世的汉克·格林伯格(Hank Greenberg)是个独具魅力的人,坚毅、急躁、意志力强硬、不知疲倦等性格在他身上一览无遗。
他担任AIG的CEO长达37年,在AIG公司工作长达45年。在职期间,他让AIG的市值飙升最高至1730亿美元,每股收益率平均每年上涨17%。我们总是能从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的宣传画上看到格林伯格仿佛战无不胜的和蔼笑容。
格林伯格出身低微,他的父亲在纽约东边开了一家糖果店,却在汉克5岁的时候去世了。他母亲改嫁给一个纽约州北部的农场主,他的童年记忆中于是充斥着天不亮就起来挤牛奶以及诱捕麝鼠和貂的经历。1942年格林伯格用了一张假造的出生证明应征入伍,那时他17岁。他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在欧洲和韩国战区服役,并多次差点丧命。而他也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得到了高中学历之后,他进入了迈阿密大学,最后毕业于纽约法学院。
1953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在曼哈顿欧洲伤亡理赔办事处与一个员工主管吵架时奠定了他未来要走的路。格林伯格认为那个人过于粗鲁,自己也在副总裁的办公室狂暴地咆哮,骂那个欧洲籍的员工主管是“疯子”。颇为意外的是为此他得到了周薪为75美元的保险业新员工的工作。10年后,他成为公司主管意外与健康险的助理副总裁。
1960年,格林伯格被保险行业内另一家公司Cornelius Vander Starr挖走,这家公司正是AIG的前身。27岁的加州人斯达尔于1919年在中国上海设立的小型的保险办事处,也是当年第一个向中国人提供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公司。他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业务也很快推广至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及中东地区。但是在美国,斯达尔的业务却迟迟推展不开来。他收购了销售量大的公司,并向市民与小公司推销保险,但仍未见起色。于是他便将希望寄托在格林伯格身上。
格林伯格抛弃了传统的模式,选择了类似经纪公司布网的销售模式,接受企业成为会员。1968年斯达尔的心脏开始衰竭,去世时,他将格林伯格定为其继承人。格林伯格接手一年后,AIG上市,当时市值为3亿美元。
他视自己为保险这个沉闷行业中的游戏叛逆者。1960年代,在人们普遍认为保险行业不要指望有什么创新时,格林伯格却认为“创新是可以做到的”。AIG开始以为非传统风险提供有条件保障,注重免赔额等手段吸引了市场的注意。之后AIG的新险种业务不断得到挖掘——其中颇具新意的就有因特网身份被窃险、劫机险、海上油田保险,还领先同行于2003年推出黑客保险业务。
那时互联网公司大都认为自己公司的防护措施已经足够好了,不用再花额外的钱投保。AIG黑客保险业务刚刚推出的时候也颇受冷遇。但当2003年底一系列著名网站雅虎、亚马逊和eBay等相继被黑客侵袭之后,互联网保险业务马上热门起来,AIG当月的保险业务就增加了四到五倍。
AIG的产品创新能力为格林伯格赢得巨大声望,并成为推动AIG迅速扩张的重要因素。AIG的高层管理者皮特·伊斯特伍德(Peter Eastwood)曾这样评价自身的创新能力,“我们在经纪商和客户身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直接询问他们关心的事情、面对的事务以及现有保险市场的不足……凭此我们在很多领域中确立了统治地位。”
为将AIG的这些险种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格林伯格将运营网络遍布世界。AIG属下的成员公司,通过多种销售渠道,触角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及地区。格林伯格花费了很多时间环游世界,签订了很多重要的协议。AIG的一个前任高管人员说,“我在过去的10年到过中国48次,有多少个公司的高管人员能超过我的这个次数?”
在AIG的网站上曾经挂出“We know money(我们懂得金钱)”的标语。也许,金钱对于AIG 来说,只是一个他们玩弄于股掌的数字游戏而已。看一下AIG的版图,就不得不为格林伯格的巨大野心叹服。
AIG集团旗下有四大业务,通用保险和人寿保险是最大也是时间最久的两块业务,财务服务、退休金服务和资产管理两大业务也在稳定增长中。
在每一个主要市场中,AIG都有代表性的公司。主要的通用保险附属公司有美国家居保险公司、新罕布什尔保险公司、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国家联合火险公司,及其一系列附属公司。在人寿保险领域,友邦、美国国际再保险、美国国际担保公司(百慕大)、中国台湾南山人寿保险、 AIG Star 人寿保险、 AIG 养老保险公司、AIG美国通用寿险公司和SunAmerica 人寿公司等都被AIG收入囊中,在全球拥有数百万客户。国际金融租赁公司、AIG 金融产品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美国通用金融及其附属公司都是AIG的金融服务公司。主要提供航空保险、资本市场、客户财务以及保费财务。退休金储蓄和资产管理业务是由Variable Annuity 人寿保险公司、AIG SunAmerica 资产管理公司、AIG SunAmerica 人寿保险公司、AIG 全球资产管理集团以及附属公司或相关公司进行,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股票、定息证券、地产及其它投资管理服务。
在2003年报告中,格林伯格指出,AIG的领导地位,来自于其承保能力、保险产品创新能力、金融能力、出色的服务和处理能力。通过遍布在130多个国家的分支机构,AIG实现了它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格林伯格具有极强的操控能力和生意嗅觉,玩弄金钱和法律规则的技巧已经炉火纯青。多年来,他与竞争对手和监管部门争斗不休,得到了好战的名声。他熟悉华尔街的规矩,曾经有人评价,“为了股票价格,他可以做任何事情”。
一个长期与格林伯格打交道的华尔街人士对他的评价是:“公司里就连一块石头落地的声音也逃不过他的耳朵。”他对公司的内部审计已经达到狂热的境界,专门雇佣了100个人寻找AIG的错误做法。他们的意见直接抵达公司高层,并且需要得到众人的立即回应。另外,格林伯格每年秋季需要花50个小时集合25个不同机构召开预算会议,每一个机构都需要带来他们的商业计划。而首席财政官,CFO霍华德·史密斯( Howard Smith),必须按照他的规定准确无误地读完这些商业资料。
格林伯格一个大学同学评价他:“他每天几乎24小时都在工作,也许更多,36小时。但是他就喜欢这样。”
纵观AIG的历史,正是格林伯格痴迷的工作态度以及“在最广泛的领域满足所有人的任何要求”的野心,推动AIG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保险公司,世界上市场价值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他设置复杂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开创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型保险产品,现在看来,这些为人津津乐道和令人羡慕的财技同时也成为他控制公司、掠夺财富和逃避监管的工具。
『玖』 全球最大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保险公司AIG现在的股价值多少RMB
美国国际集团(AIG),该集团是美国享负盛名的国际保险及金融机构,亦为美国最大的工商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的成员于全球一百三十个国家及地区经营产物险、意外险、水险、人寿保险、金融服务保险,以及一系列金融服务。2.AIG1919年由史带先生创立于上海,总资财2004年底已达到7987亿美元,业务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与地区,AIG在2005《福布斯》全球最大2000家企业中名列第三,2005〈财富〉美国公司排名第九。3.美国国际集团(AIG)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保险公司,是世界市值第三大的金融机构,仅次于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截至2000年底,美国国际集团总资产达三千零三十亿美元,全球职员人数达四万人。美国国际在纽约股票市场上市,是道指成分股之一,其后分别在伦敦、巴黎、瑞士与东京的股票市场上市。2004年公司净利润达111亿美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