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八佰伴
东山再起》——一位七十七岁日本企业家的自传 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山再起——七十七岁开始的新航程》中文译本,日 前在复旦大学举行了发行仪式。本书的作者原八佰伴集团总裁和田一夫先生,在 仪式上向读者介绍了自已写作此书的初衷,并与中国读者们进行了现场交流。 八佰伴集团是日本一家具有传奇色彩的零售企业,当年风靡中国的电视连续 剧《阿信》就是以和田一夫的母亲和田加津为原型创作的。在和田一家人的努力 下,八佰伴从一个小卖店开始发展成为一家连锁型的零售企业。上世纪六十年代 作为长子的和田一夫开始成为八佰伴的主要经营者,由于和田先生先进的管理方 式和经营理念,同时也得益于日本经济的快速起飞,八佰伴迅速成长为当时在日 本最具影响力的零售企业之一。 20世纪90年代,和田一夫把八佰伴集团总部先后迁到中国香港和上海,企业 也得到了空前发展。1995年底上海第一八佰伴开业时,曾创下首日一百零七万人 次客流的世界纪录。但是由于日本八佰伴的经营不善和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 1997年八佰伴集团破产了。在经历了沉重打击后和田一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 在六十八岁时重新创业,他对事业和人生不懈努力追求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 经过近十年再次创业,和田一夫在企业咨询、绿色农业等领域获得了很大的 发展,他也成功的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在七十七岁来临之际,和田一夫根据自 己多年企业经营的经验教训和再次创业的经历写下了《东山再起》一书。在发行 仪式上和田一夫表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一个已经年过 古稀的人他并不觉得自己已经到了休息的时候,相反他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的 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新书能为人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 八佰伴 "我们不如把家里这间临街的房腾出来,开个卖水果、蔬菜、杂货的店铺,不是很 好吗?" 一夫的父亲想了想,觉得主意不错,便一口答应,并立即告知了祖父老和田 ,祖父亦不反对。 这样,经过简单的收拾和筹备,和田家的小小蔬菜水果杂货店便开张了,取 名叫八佰伴商店。只是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店会成为一夫父母双亲的终身职业 ,并在一夫手上发扬光大,成为扬名世界的大企业! 在日语中,八佰屋即是菜店的意思。取名"八佰"用以纪念开初老和田和加津 靠一杆称沿街卖菜,白手起家。八佰伴就是以八佰(菜店)为伴。 ============================== 他为自己设计了一条通往外交官的有效途径:报考当时的名校东京外事专门学校 英语科。这所学校,即今天的东京外语大学,一直是外交官的最佳教育机构。 为了报考这所学校,和田一夫起早摸黑地苦读英语。他意志坚毅,学业一向 出色。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此番他更是加倍努力了。他在家中墙上、写字桌上 、床边,凡是目力所及的地方,都挂上英语单词。每天从睁眼到熄灯,进屋出门 ,口中都念念有词,废寝忘食,乐此不疲! 尽管后来他未能如愿地当上外交官,但此番扎实的"童子功",却给他驰骋国 际舞台、建立国际流通集团的"国际主义"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和田一夫) ============================== 八佰伴,黯然谢幕 By 刘树华 发表于 2006-3-9 15:13:00 八佰伴(Yaohan)简介 闻名于日本乃至世界的八佰伴集团发展历史曲折艰辛,充满传奇,它的创始人阿 信之子——和田一夫,将八佰伴从一个乡村菜店开始,一步步发展为日本零售业 的巨头。 八佰伴最成功的还是它的海外战略。通过急剧的商业扩张,八佰伴在破产前十年 中成为日本在亚洲的头号海外企业,其百货超级商场遍布日本、巴西、美国、新 加坡、香港、马来西亚、文莱和中国大陆。在全盛期,八佰伴拥有员工近3万人, 在世界上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50家超市和百货店,年销售额达5000多亿日元。 1997年,债务缠身的八佰伴财务危机全面爆发。“阿信精神”的传承——八佰伴 国际集团宣布破产。 1997年9月18日,一起在日本朝野引起大地震的事件发生了。零售业巨头八佰伴日 本公司于该日向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静冈县地方法院提出公司更生法的申请,等于 宣布八佰伴破产。 日本有2.8万人因八佰伴破产失业,并且这桩日本战后最大宗的破产事件,间接增 添了日本政府和银行不少负担,而其总裁和田一夫因日本八佰伴公司负债1613亿 日元,承担起全部责任,将所有私产抵债,自己一贫如洗,赁屋而居。 11月,香港八佰伴国际集团也宣告破产清盘,其香港、澳门的十间分店关门停业 。12月,吉之岛集团正式宣布收购日本八佰伴。曲终人散,八佰伴自此淡出辉煌 了三十余年的商业舞台。 八佰伴破产,正值亚洲国家地区受金融风暴冲击,经济向下调整时期,虽然有种 种外部不利因素导致八佰伴经营的失败,然而,主要的原因却是管理层脱离实际 的扩展雄心,将八佰伴推上了不归路。 1、传奇的发展史 八佰伴原是和田父母开的一个乡下蔬菜店。1961年,和田一夫在赴美考察之后, 凭借多年“八百伴”“最低售价”的招牌,向父亲表露了建超市连锁集团的志向 ,57岁的父亲经历了不眠之夜后,第二天出人意料地把八佰伴社长之职禅让给他 。于是,和田一夫成了八佰伴真正的掌舵人,当时八佰伴的总资产约1000万日元 。 从1966年起,八佰伴以平均一年一个分店的速度开始扩大连锁,8年间开了8家分 店,八佰伴在日本有了一定的实力。这时,日本市场的竞争已经趋于饱和,于是 ,充满商业头脑的和田一夫确定了向海外发展的信念,决心把目标瞄准海外。 1971年,八佰伴巴西首家分店开幕,掀起“殷勤微笑”的服务狂潮,扩建后一举 成为圣保罗市最大的百货商场。 但是紧接着,八佰伴遭遇了一次危机。1972年底,在静冈县县长请求之下,和田 一夫出于道义,斥资20亿日元买下本县亏损严重的花菱购物中心及周边空地。在 其接手经营后,花菱营业额翻了一倍。 但接踵而至的石油危机,造成银行紧缩贷款。关联银行不肯兑现诺言再支持八佰 伴在地皮上兴建物业,八佰伴银根大紧。这时八佰伴因为已经开了10家连锁店, 资金消耗过重,已负债80亿日元,资不抵债,行将为人所并。幸而当时全国有近 万家保龄球馆倒闭,和田一夫选择了15家郊区保龄球馆做超市,其停车场正可以 弥补市区超市停车场地不足之缺陷。这15家分店先后开张,本钱少,生意好,盈 利喜人,八佰伴才没有被危机吞噬。 然而八佰伴还未彻底从花菱事件的阴影下走出来,又迎来了企业的第二次危机: 八佰伴在巴西拥有四家分店,其中设立在巴西国际中心的分店,是南美最大的购 物商场。1977年巴西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日系银行多数不肯施援,最后八佰伴 获骏河银行支持而暂时解围。随着巴西经济继续恶化,八佰伴最终在无奈中全线 撤离。 但是巴西的失败并不能阻止八佰伴在海外的进步。整个80年代,八佰伴的主要精 力仍放在海外,除了在台湾桃园、英国伦敦、美国洛杉矶、纽约,以及
㈡ 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代码
可以去 www.sgx.com 去查找。在listed company 下面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㈢ 中国民营医院集团的“管理输出模式”是谁提出来的
赛特商业管理:从师八佰伴 独创管理输出模式
2001-12-19
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赛特集团,在短短几年中,已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以旅游服务 业为中心,以商业管理、物业管理为基础,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现代企业集团。
在人们眼中,赛特最出名的似乎应该是商场,光是一个800平方米的超市,年销售额就曾经创下过一亿元的最高纪录。然而,赛特集团总裁王辛民告诉记者,赛特最有特色的产品其实是商业管理输出———赛特集团超前的经营理念、创新的营销意识、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卓著的经营业绩开创了同国际市场接轨并适合中国特色的全新的输出商业和物业管理模式,现在正以丰富的管理经验、雄厚的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优势,不断扩大输出管理的成果和规模。
与八佰伴合作期间,赛特每年的学费是80万美元。如今,赛特输出管理的销售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厦就有10个,年利润以千万元计,远远超出了当年的学费。
说到赛特的商业管理输出,不能不提八佰伴与和田一夫。面对记者的录音机,王辛民开始讲述赛特与八佰伴共同书写的从学生到老师,开辟现代商业管理输出模式的商界佳话。
两年蜜月尽得真传
零售百货业一直是个开放相对滞后的领域,即使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个行业依然不会立刻向外资打开大门。9年以前,赛特与八佰伴合作,请日本人来管理赛特,算得上是石破天惊。当年北京虽有4家中外合资的百货商场,但由外国人当家做主的商场,赛特却是独一份。
王辛民坦言:赛特和八佰伴原定的合作期是15年,实际双方的蜜月只维持了两年便友好分手。但是在短短两年中,我们学到了真东西。
现在走进全国各地的大型商场,地下是超市,一楼是化妆品和珠宝,二楼是女装,三楼是男装,四楼是文具家电,似乎已经成为定式。这种按照消费者购物需求和便捷程度来分区布置商品、满足顾客集中购物、连带购物需求的观念,就是标准的八佰伴创立的赛特模式。
过去北京所有商场都不太注意照明,卖场照度大都为500左右。和田一夫却在装修期间明白无误地提出一个令中方人员听不明白的观点———有多亮才能赚多少钱,硬是把赛特卖场的照度调高到800。结果,赛特的灯光一打开,就触发了顾客们的趋光性,引来涌动的购物人群———哪个人不愿到光线充足的柜台前,享受温暖、安全的购物气氛。从此,北京的高档购物中心照度全都大幅提高,开始进入光明时代。
鞠躬从15度到90度有4种角度、面对顾客手的摆放姿势、对第一批进店顾客和最后离店顾客的问候和感谢……严格的日式管理将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赛特的企业文化中。
然而,当时八佰伴与赛特的这种合作绝不是今天赛特推出的商业管理输出。当时的大背景是作为北京市比较高档的新型商场,赛特一开始就走了捷径———通过合作,请日本八佰伴当老师直接介入日常管理,使赛特诞生伊始,管理和经营理念便与国际接轨。一直对中国内地市场虎视眈眈的八佰伴总裁和田一夫也从来没把每年80万美元的学费当成自己的终极目标,而是希望通过和赛特的合作,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为自己今后在华的发展奠定基础。1995年,随着赛特将八佰伴的经验研习纯熟和八佰伴重心移向上海,双方实现各自最大利益后挥手告别,从此踏上不同的发展之路。
另辟管理输出之路
1997年11月,八佰伴国际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八佰伴(香港)百货有限公司向香港最高法院申请自动清盘,八佰伴日本公司也在早些时候宣布破产,负债总额已高达1613亿日元,几乎与此同时,曾在八佰伴门下“实习”的赛特集团,其输出管理的第一家卖场———北京西单赛特迎来它的周岁生日,其销售业绩在当年新开业的百货店中稳拔头筹。自1995年起,“赛特”告别八佰伴,走上了自行管理之路。后来的实践证明,“赛特”自行经营管理是成功的。就在老师八佰伴上演战后流通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破产时,“赛特”年销售额由最初的3.2亿元上升到8.1亿元,保持每年近26%的递增速度,而且在人均创利和单位面积产出上,位居北京乃至全国的前列。
赛特面临着新的选择,是像老师一样走上资本扩张之路还是另辟蹊径?
因顾客不满意或不喜欢所购无质量问题的商品,只要保持原质原貌和原始包装完好,不影响再次出售均可在约定时限(本市顾客一月之内,外地顾客两月之内)内自由退换。超过约定时限,顾客可根据客观情况与购物中心协商解决。过季削价而又无质量问题的商品限定在削价期间可以自由退换———这就是赛特著名的自由退换货制度。
它的前身是赛特的日本总经理黑山正博的一种习惯———自己掏腰包,不问情由、不问过程,只要顾客提出要求,就为其退货。1995年王辛民接任赛特商场的总经理,立刻把前任总经理的这种习惯制度化,并设立每年100万元的基金,用来弥补自由退换货过程的损失。这一制度的建立,使得赛特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顾客人群。
回首自己的发展之路,赛特发现自己手里掌握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以八佰伴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摸索出的零售百货业的管理模式。能不能像老师收学费那样,把赛特的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资产?
事实证明,赛特独创的商业管理输出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认可,迄今为止,赛特输出管理的大型零售百货业共有15家,其中10家获得成功,另5家由于种种原因停止合作。每年仅管理输出带来的效益就超过千万元。除了这些有形回报,在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地域文化条件下积累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又成为赛特新的无形资产。
王辛民向记者透露:今年开始推出的赛特论坛,就是为了更好地总结零售百货业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战略,并将以此为契机,筹办赛特商学院,将赛特管理模式推向更高的层次,使得赛特积累的管理经验这一珍贵的无形资产,能够转化为更大的有形利润,同时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经验积累。
㈣ 北京赛特集团有限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注册号: 110000450004359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主体名称: 赛特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陈俊明(ANTHONY PAUL CHAN)
行政区划: 朝阳区
成立日期: 1980-11-15
注册资本: 2000 万美元
经营期限自: 1980-11-15
经营期限至: 2011-05-14
登记机关: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企业状态: 开业
地址/住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二十二号
经营范围: 附设卡拉OK歌厅、康乐项目、酒店、餐馆。 提供和经营会议、社交场所、展览场所、附设购物中心、剧场、科技咨询和技术开发、办公楼、商务中心以及其它有关的生活、工作的服务场所和设施。 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资为1200.0万元
年检年度: 2009
㈤ 谁了解西安赛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待遇
呵呵!你找对人了,呵呵,我是西北院下属的西部材料(股票代码002149)公司下属的西部钛业公司的,那个厂就不说了,废话一大推,呵呵,关于你的问题有的笼统,我的回答也智能笼统啊,这个待遇主要是针对正式工,就是签约正式劳动合同的职工,福利有五险一金,工资是相当的可以,上班时间为一个月21个班,劳动强度一般,一线的正式工最少在2000+2办公科室的待遇更是没法和1线的比啊,工作轻松,时间短,如果你文凭高,去那准没错,不管科室或1线都值得选则。
㈥ 江苏天楹赛特环保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不知道你什么岗位,和外面想不总体水平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