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恒基兆业地产集团现状如何
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发展商之一,过去三十多年执香港房地产发展之牛耳,对香港的地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雄踞香港中环维多利亚湾、以楼高 88 层全港最高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为标志的综合建筑群即是其旗下最著名的综合物业之一。
㈡ 1985年恒基地产如何发展的
1985年11月,恒基兆业地产公司斥资6亿港元,向母公司恒基兆业及李兆基本人购人永泰建业股票1.26亿股,控制永泰股权达70.8%,通过这次收购,使恒基地产增加了永泰的36个地盘,拥有近900万平方英尺楼面面积的发展土地,土地储备扩大了23%。
㈢ 香港恒基主席李家杰为什么要投资中国奥园
李家杰选择奥园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其中一个原因大概率是“看好奥园”。之所以看好奥园,根源始于企业不断提升安全边际。去年9月,奥园、恒基联合体以67.78亿元拿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的住宅用地,即现在的广州奥园恒基•学苑壹号项目。经过三年的发展,项目于今年9月18日开盘,并创造了“开盘2小时劲销超10亿”的好成绩。
㈣ 什么是蓝筹股:次新股:概念股:创业板
蓝筹股的概念最早是在海外股票市场上,是指业绩优良,市值较大,股性活跌的股份。在香港,读者耳熟能详的蓝筹股有汇丰控股、长江实业、恒基发展、新鸿基地产、中信泰富等。现纳入恒生三十三指数的股份,由于都属于各行业的佼佼者,因此大都可算作蓝筹股,但是有股份开始走下坡路,如果变化较大,恒生指数服务公司会作适当的调整,即剔除某些股份,换进相同数量的新近发展较快的股份。 蓝筹股这一说法也被中国大陆的证券传媒所引用,一般是指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被公认为业绩优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比如银行、保险、石油、地产、铁路建设等大盘国企股等。
次新股,顾名思义,新股是相对于老股而言的,新和老是相对而言的,上市交易时间越短的就越新。一般来说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为新股,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一段时间以后为次新股,其中上市时间最短的为次新股里的新股,次新股亦是相对新股而言,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这个概念很难用量化界定。一般来说,上市半年之内的股票尚未分红,含金量很高,可以称这批股票为次新股板块。
概念股,就是讲故事,举个例子,这个股票现在业绩不怎么样,甚至亏损,但是它通过重组或是涉足当下比较热捧的领域——互联网,具有互联网+概念,将来有业绩转好可能,会受到资金炒作,这叫概念股。类似的有机器人概念、影视概念、券商概念等等。
创业板是相对主板而言的,主要上市的是一些高科技新兴产业类的股票,目前核准制的前提下和中小板区别不是太大,股票代码是 “300”开头的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㈤ 如果港股发生分红,是否需要除权,同时在k线图有缺口
港股分红送股,一样需要除权,在k线图上留有有缺口,见K线图恒基地产。(点击看大图,一目了然)
㈥ 香港界地产大亨李兆基将要落下帷幕,这是为何
2019年3月20日,恒基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李兆基因年事已高,现正式考虑退休,将由其子李家杰负责内地产业业务,李家诚负责香港的地产业务,李兆基将继续留在公司,担任董事为集团服务,自此,香港地产界的“四大天王”第一代已全部退出一线,第二代已全面就位接班。
相比于李嘉诚来说,李兆基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富二代”李兆基出生时,其父李介甫已经拥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所以从6岁开始李兆基就被父亲安排到商铺学习做生意,年仅12岁,李兆基就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等知识,称为顺德无人不晓的天才,15岁时,自己开始经营两间店铺,自此,他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靠人不如靠己,要有过硬的本领自己当老板才行。1958年,李兆基联合冯景禧、郭得胜等8个人,共同成立永业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1973年初,永泰公司上市,此次让李兆基大赚一笔。也许是上天眷顾,李兆基大赚之后,香港股市遭遇崩盘,地产行业陷入了低谷期。三年后,股市有所恢复,李兆基成立恒基兆业有限公司,并于1981年买壳上市。如今,李兆基拥有恒基兆业、中华煤气、港华燃气、香港小轮、美丽华酒店等多个上市公司,总资产高达3500亿港元。如今,高达91岁高龄的房地产大亨李兆基也为他这传奇的一生落下了帷幕,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㈦ 恒基地产主要股东李宁是什么来头
不是李宁,是人称“四叔”的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2013年3月《福布斯》之全球富豪榜第24位,2014年3月《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之第3位,排名仅次於首富李嘉诚及二富吕志和。
㈧ 什么是蓝筹股啊,什么是红筹股
蓝筹股指多长期稳定增长的、大型的、传统工业股及金融股。此类上市公司的特点是有着优良的业绩、收益稳定、股本规模大、红利优厚、股价走势稳健、市场形象良好。
在海外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把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二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筹码次之,白色筹码最差。投资者把这些行话套用到股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学公司等股票,都属于“蓝筹股”。
蓝筹股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变及经济地位的升降、蓝筹股的排名也会变更。据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统计,1917年的100家最大公司中,目前只有43家公司股票仍在蓝筹股之列,而当初"最蓝"、行业最兴旺的铁路股票,如今完全丧失了入选蓝筹股的资格和实力。
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蓝筹股当属全球最大商业银行之一的"汇丰控股"。有华资背景的“长江实业”和中资背景的“中信泰富”等,也属蓝筹股之列。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虽然历史较短,但发展十分迅速,也逐渐出现了一些蓝筹股。
蓝筹股一般需满足以下的条件:
1、盘子较大,属于航空母舰,而“小舢板”是难以挑起大梁的;
2、具有较强的分红能力,注重对股东的回报;
3、公司在该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
4、公司所处的行业正处成长期,行业景气度高。
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相应地,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
红筹股(red chips)的说法则仅适应于香港股票市场。对红筹股的具体定义,尚存在着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大陆,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来自该业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所编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遴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多寡来划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大部分直接来自中国大陆,或具有大陆背景,也就是为中资所控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属于红筹股之列。1997年4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着手编制恒生红筹股指数时,就是按这一标准来划定红筹股的。通常,这两类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
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近年来出现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将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并在香港上市后形成由,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红筹股已经成了除B股、H股外,内地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红筹股的兴起和发展,对香港股市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从1993年至1997年6月底,红筹股公司通过首次发行及增资配股筹集的资金为115.5亿美元。1997年l至6月,香港股票市场的总筹资额约为1433亿港元,其中,红筹股占了23.8%。
后来,有人将红筹股做了更严格的定义:必须是母公司在港注册,接受香港法律约束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才称为红筹股。通常,上述几种范围的股票都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
H股,是指注册地在中国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H”,是取香港英文HongKong词首字母。
由此可见,红筹股和H股同在香港上市,其根本区别是:红筹股在境外注册、管理,属于香港公司或者海外公司;H股在内地注册、管理,属于中国大陆公司。红筹股和H股与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主要区别还有:
红筹股股份可全部上市流通,国有H股股份则有部分不能上市流通;日后增发新股时,红筹股可能拥有更大的弹性和空间,而H股增发的风险可能较高,时间也可能相对较长。
红筹股管理层持有的认股权可能与海外公司一样,管理层可享受全部认股权的所有权益;但H股则不同,管理层并未真正拥有上市公司认股权,即使拥有的也是模拟的认股权。
在发行可换股债券和其它债券时,红筹股公司并不需要符合内地的法律程序和条件,但H股则需要内地的法律程序和条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另外,在所属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业绩较好、成交较活跃、红利稍好的大中型公司股票被称为红筹股。"红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筹次之,白色的筹码最差。
翼虎网 http://www.ygzs8.com/Article/Index.html
㈨ 北京恒基中心被谁买了
北京恒基中心被李嘉诚买了。根据香港恒基地产集团发布的公告得知,李嘉诚于2020年购买香港恒基地产集团的北京恒基中心。
㈩ 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1 长江实业 -9
2 中电控股 0
3 香港中华煤气 -1
4 九龙仓集团 +2
5 汇丰控股 -22
6 香港电灯 0
11 恒生银行 0
12 恒基地产 -2
13 和记黄埔 +1
16 新鸿基地产 -4
17 新世界发展 -1
19 太古股份公司'A' -5
23 东亚银行 -3
66 港铁公司 0
83 信和置业 -2
101 恒隆地产 -4
144 招商局国际 -1
267 中信泰富 -3
291 华润创业 +1
293 国泰航空
......
恒生指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