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哪支大公司股票上市导致股市走熊
扩展阅读
金发科技股票走势2018 2025-07-13 10:13:05
大宗交易新规后股票走势 2025-07-13 09:02:51
大宗交易买入股票 2025-07-13 09:02:07

哪支大公司股票上市导致股市走熊

发布时间: 2021-07-07 03:54:44

1. 请问01-04年中国股市的大熊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么久远的事我也不是很清楚,我还初中呢那时候
按中国股市发展史来看,01-04年并没有经济萧条或者危机什么的情况发生,那我所能想到的,恐怕就是股市01-04年之间,股市制度的改革,其中利空因素比较大的,应该是针对股权分置的问题。
因为以前的非流通股,经过股改可以变成限制流通股,过了限售期也可以上市流通,加上不少国有企业乘着这大浪,抛售套现(01-04年国有企业亏损和现金流问题比较重)股民的恐慌及大量限售股上市导致了较长时间的熊市,但毕竟不是严重的金融问题,所以股市跌幅并不是很大。当市场消化了股改的风波,股市变得更合理规范,市盈率回归后,股市恢复正常

个人理解

2. 中国股市的熊牛历程

第一次大牛市:

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96——1429)

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底正式开业,最初挂牌股票仅有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1992年5月21日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

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1429——386)

1992年8月发生在深圳的“8·10风波”,加大了市场回调力度。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第二次大牛市:

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386——1558)

不过,当时市场投机气氛很浓,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

第二次大熊市:

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1558——325)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1992年深沪两地市场的A、B股上市公司仅有54家,1993年快速增至177家,到1994年已经有287家上市。

第三次大牛市:

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1052)

证券市场一片萧条,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新股上市,同时还建议建立共同基金和中外合资基金公司。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

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1052——577)

不过,“三大政策”治标不治本,不久两地市场再度暴跌。另外,当时国债市场火爆,分流了大量投机资金。到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

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582——926)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引发一轮短暂的大反弹行情。三个交易日内股指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第四次熊市:

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926——512)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轮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牛市:

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512——1464)

炒作绩优股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成为深市的龙头,之后,四川长虹在上海市场上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市场再度活跃。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但这时证监会坐不住了,连续吹冷风,被称为连下“十二道金牌”,警告市场方方面面不要从事融资,严禁操纵市场,查处机构违规事件,人民日报社更在1996年12月16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指出,“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引发市场大跌。不过,上升趋势直到1997年5月才真正发生逆转。

第五次大熊市:

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1510——1047)

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市场自身展开调整。1997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又发表文章,严查券商操纵股价及银行向券商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机气氛。再加上融资再融资的扩容节奏很快,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到1999年5月18日,上证综指已经从1510点跌至1047点。

第六次大牛市:

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1999年5月8日,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5月10日深沪两市跳空下挫,形成了较大的“导弹缺口”。但1999年5月19日起,在网络概念股的强劲推动下,市场出现强劲反弹。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上证指数被进一步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

第六次大熊市:

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2245——998)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原来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将按照新股发行价格减持。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时,股市终于暴跌。到2001年的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2005年6月上证指数一度下跌到998点。

第七次大牛市:

2005年6月6日——(998——4335——)

在股市持续四年大熊市期间,中国的实体经济欣欣向荣,GDP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长。股权分置改革成为扭转股市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契机。2005年4月底,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破1000点的重要心理底限后,市场终于开始一轮基于价值回归的反转行情,至今年5月29日上证综指最高已升至4335点。从998点上升到4335点用了400多个交易日。

第八次大熊市:

希望不要来.呵呵......................................

3. 长期大量发行科创板股票的话,会把股市带入长期熊市吗

我认为不会。科创板的发行有利于行情的调节,最终的目标是走出上扬,让股市更趋于理性化。

4. 股市的牛/熊是由什么决定的

你好,
理论上讲是供求关系,实际上讲是资金和信心.
当市场资金量充足,信心十足,大家纷纷进入股市,供不应求,从而造就了牛市,“赚钱效应”又吸引更多的跟风股民进入。牛市得以持续。
当市场后续资金不足,信心因上涨无力受到打击,主力先撤离,导致供大于求,从而造成熊市,而众多散户在支撑不住时被迫割肉,纷纷抛售,熊市继续。

5. 中国股市熊途漫漫,A股不能走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全球股市历史新高不断,日本股市又创30年新高,美股也创历史新高,已经整整走牛十几年了,真让中国股民羡慕嫉妒恨。

而回看中国股市,真是无法直视,从2007年大盘历史高点6124点衡量,过去13年时间,中国股市一直走熊,始终都是不能走牛,真是让人费解。

面对全球股市一直走牛,历史新高不断地被刷新的环境之下,中国股市不能走牛,无法就是有以下几大原因所致:

第一:股市制度不健全

中国股市发现中的股票市场,在国际成熟股市当中就是一个孩子,还没有发育成熟的,一个制度不健全的市场怎么可能会走牛。

没有话语权也就是算了,最重要一点是有一个跟跌不跟涨的怪病,当全球股市上涨,中国股市高开低走;反之全球股市下跌之时,中国股市跌得比谁都快。

所以中国股市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跌”为主,一只坚持3000点不倒的宗旨,这就是中国股市不能走牛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些原因就是为什么中国股市不能走牛的真正原因,也是中国股市的“内病”。

归根到底,中国股市不能走牛的原因是“内忧外患”,内外兼有所致,导致中国股市熊途漫漫。

6. 中国股市的长期大熊市是什么原因

特征之一,政策市。市场唯政策是瞻。十多年来,每次市场重大的拐点及行情产生的背后,都打下了深刻的政策烙印,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影响中国股市最突出的因素仍然是政策的走向。我们注意到,无论新股发行速度、红筹股回归、股指期货的推出、货币政策出台以及国有股的减持比例、包括新基金发行节奏等都有可能成为政策调控股市的筹码。当此轮牛市股指不断攀上新高峰时,估值过高还不是市场最担心的,恐惧政策的打压才是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剑”,政策走向成了股市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改变了市场固有的运行规律,而大盘的变幻无常也都能从政策调控中找到最终解释,构成了“中国式牛市”的主要特征。政策不仅可以产生行情,而且能够制造拐点,同样也可以改变股市的运行节奏,加快或放慢行情的演变过程,由此引得不少市场人士热衷研究“政策底”,“政策底”逐步构成了市场股指运行的“脊梁”。我们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股市依然难以摆脱政策的调控阴影。中国股市常常处于一种既害怕政策调控,又离不开政策托底的矛盾心理,成为市场依赖自身调节功能逐步走向成熟的主要障碍。

特征之二,博弈市。股市是利益重新瓜分的场所。公司经过IPO后,一级市场的募资流入到了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来,而二级市场如果不考虑分红派息,那么市场利益的重新瓜分仅能看成资本利得带来的一场“零和游戏”。统计显示,2006年1400多家上市公司赚取了3892亿元的净利润,但以0.3%的印花税计算的话,如果按2000亿元平均日交易量考虑,每年将有2880亿元收归国库,如券商平均佣金按0.2%计算,全年产生1920亿元佣金收入,两项之和共计4800亿元,已经超过了上市公司全部净利润达1000亿元之多,使得二级市场沦为了不折不扣的“零和游戏”。这场游戏的背后隐藏着管理层与市场、禁售股与流通股、机构与散户之间的多重博弈关系,这里边既包含政策与市场的较量,也有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博弈。在这种博弈关系下,散户战胜市场的前提是先要战胜机构,机构战胜市场先要规避政策风险。“5·30”印花税的意外出台是此轮股市调整的导火索,从防范市场急剧上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来看,是管理层与市场的一次成功博弈。

特征之三,全民市。投资渠道狭窄使得股票投资成为居民投资的主要渠道。在社会保障没有健全的情况下,财富积累成了全民追逐的目标,而多年来居民储蓄的大幅增长反衬了人们对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费用不断增长以及未来通胀的担忧,资产增值成了人们摆脱贫困、追求资产安全的必然选择。而股市由于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在人们意识中赚钱快成为国内居民致富的首选,上半年市场呈现了储蓄搬家、股市结构散户化的特征,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炒股运动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但由于投资者缺乏对股市本质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上半年市场出现了低价股和垃圾股鸡犬升天状况,随后在5·30中引发了题材股、绩差股的一场暴跌,为投资者追逐短期财富敲响了警钟。

特征之四,过渡市。由于上市公司处于非流通股禁售期,市场步入了一个特殊阶段,这阶段上市公司成为自身市值增长的拥戴者。首先反映在因股权激励必须做出未来公司盈利或市值增长承诺。其次,大股东由过去的“掏空”转为“注入”,但由于“优质”资产的“注入”往往是一次性的,盈利持续增长缺乏相应的保障。第三,反映在上市公司既是投资对象又是市场参与者,上市公司热衷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制造盈利轰动效应,从而有可能偏离原来主业,放大了公司经营风险。第四,大非寻找有利的套现机会进一步透支公司盈利。上市公司有可能制造短期盈利增长、拉高股价,透支未来,制造最佳出逃机会。过渡市加大了研究机构对市场趋势与公司盈利的预测难度。

特征之五,震荡市。其一,研究机构推介品种与观点高度趋同。由于研究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直接影响到市场主流资金流向,也容易成为市场助涨助跌的影响因素。其二,全民参与,散户机构一哄而上,行情发展与散户开户数高度相关。容易诱发市场的盲目跟风。其三,海外资金流入股市暗潮涌动,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其四,基金交叉持股增加了股市风险。尽管扎营绩优股与大盘蓝筹股,客观上可能起到了稳定市场作用,但由于交叉持股现象严重,一旦市场出现暴跌,持有人大量赎回,基金仍难以摆脱“囚徒困境”,有可能成为市场崩盘、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五,上市公司盈利波动加大。由于上市公司盈利不仅受经济本身影响,也受资产注入的影响,盈利出现大起大落可能性加大,加之在两税合并、新会计准则以及股权激励的背景下,迎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虚假繁荣,相应地,基于盈利分析的基本面研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本质上看,“新兴加转轨”的国内证券市场造就了“中国式牛市”的主要特征,也不断引发价值估值争论的升级,加大了基本面研究的难度,放大了市场风险。“中国式牛市”特征提醒投资者股市是利益重新瓜分的场所,如果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难以为继,市场会沦为“零和游戏”,此外,基本面研究要特别注重政策走向研读,要充分认识全民参与带来的市场风险,理性对待过渡阶段上市公司盈利的非正常波动,从而防范股市高位震荡运行的风险。

7. 怎么判定股市是在走牛市还是走熊市呢

A股的牛市确实真的到来了,已经在走牛途中,而且已经走了第一阶段牛市,构筑牛市大底,为全面牛市做铺垫。

现实生活中,很多股民投资者判断股市行情非常肤浅,以投机的眼光来判断股市是熊市和牛市。类似大盘在某一天大涨牛市又真的来了,反之大盘某一天大跌牛市结束了,进入熊市了。

就比如上周三大盘大涨,牛市已经到来了,昨天大盘再度大涨牛市已经加速了,砸锅卖铁的买入。都是以某一天大盘的涨跌就去断定市场总方向,这种判断方法是错误的。

其二:大盘的趋势,股市走熊市,大盘的趋势都是呈现下跌趋势,杀跌的低点越来越低,反弹的高点也是越来越低,总体指数都是在走低,这就是熊市行情。

综合如何判定股票市场的牛熊知识点,可以根据判断牛熊的两大因素,再来实操分析当前A股大盘是走牛还是走熊。

总之只要大家弄明白了判定股市牛熊的方法,绝对会发现现在的A股在走牛市,牛市行情已经真的到来了,而且本轮牛市的路还很长,很远。

8. 股票板块有哪些走熊信号

板块创新高但是不是由之前领涨的强势股带领,而是落后补涨股领涨,而之前的强势股纷纷回调或者涨不动整理,举个现在还没发生的例子给你,上周五涨幅第一第二的医药和医疗保健板块,领涨的已经不是之前的盘龙药业之类,而是华北制药这种之前没涨的,末升段的特征,下周持续观察吧

9. 为什么中国股市如此熊2010

我们的证券市场还不到20年,但是现在的上市公司和市场总市值已经在世界前列之中,面对如此发展的状况,管理层一定很清楚。我们不但还要帮助更多的企业上市融资,同时还要完善市场缺陷,07年起成功实施股票全流通,今年又推出股指期货,今后还要推出国际版,凡是每个举措都要会引起市场波动。管理层也明白会出现各种状况,与此同时也会配置相应的政策和举措,20年来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所谓的“政策市”说法一般市场人士都很认同,甚至把把握政策导向视为投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

我认为我国管理层有自己容忍的底线,就是我们不知道而言。我记得,在两会结束时的新闻发布会上,温总理也谈到过,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问题。现在控制房地产过快上涨是当前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这一定会影响相应产业的发展。目前的基本面上以降温为主,控制GDP就会不惜牺牲周期性行业发展。

我以前也看过许多国家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市场走势,也认为我国推出后也会在做空机制下,有一段下跌过程。可是如今这样的走势出乎意料,如果按照技术分析,如此恶劣的K线组合,下跌的空间还较大,2245点是否是管理层的底线还要加以注意。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政策导向,目前还是持币为主。同时我也很同情很多07年入市而没有止损的基友,我的建议就是目前再出局就没有必要了。中国市场还会有5000,6000,8000点的时候,等几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