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中财答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9年5月12日,购入股票手续费应计入初始成本: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23000
贷:银行存款 323000
(2)09年12月31日,确认股价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000
(3)10年3月18日,出售部分股票
说明:算出所售部分在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各明细科目所占的金额,将对应部分转出,相应部分的资本公积也应结转到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9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2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075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250
投资收益 9250
(4)10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
说明:确认减值时,要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的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转出,同时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调整到当前公允价值;资产减值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账面余额-当前公允价值+-资本公积=(323000-80750)+(17000-4250)-1.5*30000-12750=19725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972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7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10000
这时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贷方余额(210000-(17000-4250))=197250,本科目账面余额=(323000-80750)-197250=45000
也可以这样理解:首先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将可供出售金融资的账面余额调整到当前公允价值;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10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972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97250
还可以有其他的理解,比如资产减值损失=上次确认时的公允价值-当前公允价值 。
(5)11年12月31日(应该是11年吧?),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说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000
❷ 会计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23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 323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7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7000
借:其他货币资金 9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0750
公允价值变动4250
投资收益 5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1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7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2275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5000
(2)5月12日购入s公司股票40000股扩展阅读: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
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
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1.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❸ 求可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后卖出的会计分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余额=323000-80750=24225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余额=17000-4250-210000+45000=-1522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余额=17000-4250-12750+45000=45000
借:银行存款 15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22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42250
投资收益 60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000
贷:投资收益 45000
❹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解答~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23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 323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7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000
借:其他货币资金 9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0750
-公允价值变动 4250
投资收益 5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1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7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2275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000
❺ 沪东公司于2009年5月12日从二级证券市场上购入某种股票100000股,
买入价格:8.20元 市值:8.30元 佣金税率买入金额820000*0.03%=246元
820000*1.22%=10004 10004-246=9785 09.05月金融资产增值9785元!增长幅度为1.22% 至于股票未分配利润你不要去统计.因为股票分红的同时也是要除权的!就算给你给多少钱.股价也给你降下来了.股票的未分配利润不用去统计了
❻ 某证卷公司2014年5月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进40000股股票,当年11股30元的价格卖出100
广义说如上4类16种;
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❼ 企业于2009年3月31日购入A公司股票4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已于3月20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至3
=48000-(0.2*40000)=40000
❽ 一道关于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该怎么编写
(3)借:银行存款 9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0.42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07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0.425
投资收益 0.925
(4)借:资产减值损失 19.72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7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9.72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75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5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