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安信股票自动交易软件 2025-09-13 05:45:57
宏泰矿业股票代码 2025-09-13 04:53:38
万科股票上市交易价 2025-09-13 04:27:40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8-11 06:30:26

㈠ 标准石油公司的经营管理

标准石油公司的管理阶层想出应对之道,他们主张成立托拉斯,那可使不断成长的标准石油公司更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利润和促进管理。1881年,多德拟定了一份协议书,内容是:原本由标准石油公司控制的数十家公司的股东,以其所拥有该公司的股票交换新成立托拉斯的股票。交换条件是企业的股权必须转换给9位信托人,包括洛克菲勒兄弟、弗拉格勒、波斯威克及其他原来标准石油公司的主要人物。这项措施在美国商业界是史无前例的。当托拉斯组织结构与1882年1月2日生效时,标准石油麾下已经控制全美80%的炼油事业、90%的输油管线;在油罐车、石油副产品、油桶制造等相关行业中,也居领先地位。
但是托拉斯也引发了新的管理问题。信托人允许各分公司的主管自行经营,但任何超过5000美元的支出都必须取得核准。信托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每天在午餐时到纽约百老汇街26号聚会。洛克菲勒说:“我们的惯例是,没有共识前不采取任何重要行动。”共识是必须的,因为托拉斯是一群公司的集合体,彼此相互关联,但又各自独立。托拉斯必须仰赖各组成单位的有效经营才得以顺利运作,因此,各分公司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中央总管也有相对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建立在对各单位有好处的技术上。一位资深的信托人维拉斯(George Vilas)就曾拜访个单位,统一财务报表格式。
在这种新式管理分工之下,标准石油托拉斯的运作,依靠由各自单位高层主管组成的各委员会,再由纽约办公室里的固定人员辅助。不同委员会分别管理制造、生产、运输、出口、润滑油、桶罐等容器及国内市场等业务。托拉斯的最高管理阶层又为企业找到新的营销方向——设立零售网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的石油能直接供应大众市场。设立网络使标准石油公司的煤油及汽油零售站,由1882年130家增加为1906年3500家。但纵向组合一直要到标准石油公司开始把原油汲出地面才算完成。1881年,当勘探者在俄亥俄州利马(Lima,Ohio)附近平原找到重大油矿后,标准石油公司自老家开始涉足原油开采。到1891年,标准石油开采的原油,已经占全美原油产量的25%。1895年,原油开采占标准石油盈余的14%。
此时的标准石油公司已经实践了20世纪企业经营原则:从原料、各种制造过程,最终消费产品的一贯作业。洛克菲勒可以控制每一滴油的“生命历程”,从在宾西法尼亚油田开采,直到在加州某标准石油零售站上,一位农夫买了1加仑煤油为止。

㈡ 中石油a股和美股中石油为何股价相差悬殊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a股对h股的溢价,香港是成熟市场,有做空机制,并且受外围股市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大的经济体的影响比内地大,成熟市场一般不会对中石油这样的传统行业估值太高,估值就是市盈率、市净率,看盘软件里有写的,加之受外围股市影响深远,也就会和内地不同步,表现出来就是对a股的折价。07年股票好的时候中石化a股30多快,h股才10多块就他一半,中石油回归a股堪称经典,发行价就对h股溢价100%左右,好像是28块,开盘那天是44块。。。但他从此以后一路下跌,再没触及到哪怕是发行价过,让无数传说中的机构和基金都套在里面了。。中石油的回归a股也正式拉开了后来08年整一年股票深幅调整的帷帷大幕。。。参考价值不大,我们这的股市是讲政策的,而不在乎估值的,但为和国际接轨,和谐宇宙,参考价值会慢慢增大的……不过要区别中国联通和中国银行这类的,中国联通,他的a股和h股不是同一家公司,a股是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h股是中国联通〔香港〕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联通集团的子公司,就是以前说的红筹股,中国银行也类似,a股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股是中银国际,就是那个香港地标中银大厦。平安差价不大说明啥?和谐了呗,也有发行顺序的关系,同

㈢ 华尔街七巨头的相关简介

摩根银行的前身是不太为人所知的英国乔治·皮博迪公司(George Peabody and Company)。乔治·皮博迪原是美国巴尔的摩的一个干货商,在发了一些小财之后,于1835年来到英国伦敦闯世界。他瞧准了金融行业是个发财的行业,就开始在伦敦和一些商人一起做起承兑银行(Merchant Bank)的生意,这是当时一种非常时髦的“高级金融”(High Finance)业务,客户主要包括政府、大公司和大富豪们。他们提供国际贸易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经营大宗商品,这就是现代投资银行的前身。
乔治·皮博迪通过巴尔的摩的布朗兄弟公司在英国分号的引荐,很快打入了英国的金融圈子。不久,乔治·皮博迪非常吃惊地收到内森·罗斯柴尔德男爵的邀请前去做客。诚惶诚恐的乔治·皮博迪觉得能被名震世界银行界的内森请去做客,就好像天主教徒被教皇接见一般荣幸。
内森开门见山地提出希望乔治·皮博迪帮他一个忙,做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秘密公关代理人。罗斯柴尔德家族由于在欧洲巧取豪夺,虽然家财万贯,可也被很多人痛恨和鄙视。伦敦的贵族阶级就不屑于与内森为伍,屡次拒绝内森的邀请,虽然罗斯柴尔德在英国势力很大,但始终有些被贵族孤立的感觉。内森看中乔治·皮博迪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为人谦和,人缘颇佳,又是美国人,日后还可以派上大用场。
乔治·皮博迪对内森的提议自然是满口应承,所有公关开销全由内森买单,乔治·皮博迪的公司很快就成为伦敦著名的社交中心。特别是每年7月4日在乔治·皮博迪家举办的美国独立节宴会,更是伦敦贵族圈子里的一件盛事[2]。客人们可能没有想到,富丽堂皇和气派奢华的招待开销,岂是一个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所能负担得起的。
直到1854年,乔治·皮博迪还只是一个百万英镑级别的银行家,在短短的六年之内,他却发了一笔近2 000万英镑的横财,一举成为美国重量级的银行家。原来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策动的美国1857年经济危机中,乔治·皮博迪由于大量投资于美国铁路债券和政府债券,当英国的银行家突然狂抛和美国沾边儿的一切债券时,乔治·皮博迪也被深度套牢。奇怪的是,英格兰银行在他濒临破产边缘的时候,仿佛天使从天而降,紧急提供了80万英镑的信用额度,不仅把他从死神身边夺了回来,更鬼使神差般地使一贯极端谨慎和早已失魂落魄的乔治·皮博迪赌上全部身家,大笔吃进被惊恐万状的美国债券投资者当做垃圾抛售的各类债券。1857年的危机全然不同于1837年的十年萧条,仅一年时间,美国的经济就完全走出衰退的阴影,结果,乔治·皮博迪手中的美国债券使他很快成为超级富豪,这与1815年内森的英国国债战役惊人的相似。在没有内线准确信息的情况下,刚从破产噩梦中惊醒过来的乔治·皮博迪,是断然不敢大量吃进美国债券的。
乔治·皮博迪一生没有子嗣,庞大的产业无人继承,他为此煞费苦心,终于决定邀请年轻的朱尼厄斯·摩根(Junius Morgan)入伙。在乔治·皮博迪退休以后,朱尼厄斯·摩根接掌了全部生意,并将公司改名为朱尼厄斯·摩根公司(Junius S. Morgan and Company),仍然设在伦敦。后来,朱尼厄斯的儿子J.P. 摩根接掌了公司,后来他将美国的分支改名为J.P.摩根公司。1869年,J.P.摩根和佐格索(Drexel)在伦敦与罗斯柴尔德家族会面,摩根家族完全继承了乔治·皮博迪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关系,并将这种合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1880年,J. P. 摩根开始大量资助重组铁路公司的商业活动。
1891年2月5日,罗斯柴尔德家族和英国的其他一些银行家成立了秘密组织“圆桌会议集团”,美国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牵头的就是摩根家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圆桌会议集团”更名为“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英国的改为“皇家国际事务协会”(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美英两国政府的许多重要官员就是从这两个协会中被挑选出来的。
1899年,J.P.摩根和佐格索到英国伦敦参加国际银行家大会。当他们回来时,J.P.摩根已经被指派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美国利益的首席代理人。伦敦会议的结果就是,纽约的J.P.摩根公司,费城的佐格索公司,伦敦的格伦费尔(Grenfell)公司,巴黎的摩根·哈杰斯·希公司(Morgan Harjes Cie),德国和美国的沃伯格公司(M. M. Warburg Company),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完全联系在一起了。
1901年,J.P.摩根以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巨无霸—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J.P.摩根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可是,据国家临时经济委员会(Temporary National Economic Committee)的报告,他仅拥有自己公司 9%的股份。看来,声明赫赫的摩根还只是一个前台人物。 詹姆斯·希尔:铁路大王
铁路的建设是严重依赖金融支持的重要基础建设,美国庞大的铁路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仰赖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资本市场的金钱才得以实现的。控制美国铁路债券在欧洲的发行,就成为掌握美国铁路工业命脉的直接手段。
1873年,由于国际银行家们对美国突然实施金融紧缩,狂抛美国债券,美国铁路债券也未能幸免。到危机结束的1879年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已成为美国铁路最大的债权人,只要他们高兴,可以随时掐断任何美国铁路公司的金融命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靠汽船运输和煤矿起家的詹姆斯·希尔必须投靠在金融家的旗下,才可能在铁路行业惨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壮大,摩根正是他背后的金融靠山。在摩根的大力扶持下,利用1873年危机后大量铁路公司倒闭的机会,詹姆斯·希尔实现了迅速兼并和扩张的计划。
到1893年,詹姆斯·希尔拥有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在争夺中西部铁路(Chicago,Burlington and Quincy Railroad)控制权时,詹姆斯·希尔遇到了强大的对手,由洛克菲勒财团支持的太平洋联合铁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向他发动了突然袭击。太平洋联合铁路的总裁哈里曼开始秘密收购詹姆斯·希尔控制的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Northern Pacific)的股票,当詹姆斯·希尔惊觉即将失去控制权时,哈里曼还差4万股就大功告成了。詹姆斯·希尔立即向正在欧洲度假的后台老板摩根紧急求救,摩根马上指令手下反击洛克菲勒的挑战。一时间华尔街烽烟四起,对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股票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每股价格一度达到1 000美元的天价。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最后国际银行家们不得不出面调停,达成的最终结果是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北方证券公司(Northern Securities Company),两强共同控制美国北方的铁路运输。在公司成立当天,麦金利总统被刺杀,副总统老罗斯福继任。在老罗斯福的强力反对下,北方证券公司被美国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反垄断法》强制解体。受挫之后,詹姆斯·希尔的发展方向掉头向南,收购了从科罗拉多直抵得克萨斯的铁路。到1916年去世时,詹姆斯·希尔积累了5 300万美元的财产。 洛克菲勒:石油大王
老约翰·洛克菲勒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被人们冠以“最冷酷无情的人”。他的名字自然和大名鼎鼎的标准石油公司密不可分。
洛克菲勒的石油生涯开始于美国内战时期(1861~1865),直到1870年他成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时,生意做得仍然属于一般水准。自从得到克里夫兰国家城市银行的一批种子贷款后,他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尤其是在恶意竞争方面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在他非常看好的石油精炼行业中,他很早就悟出石油精炼虽然短期利润极高,但由于缺乏控制的激烈竞争,终将陷入自杀般的恶性竞争。办法只有一个,毫不留情地消灭竞争对手,为此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具体方法是,首先由受其控制但不为人所知的中间公司提出用现金低价收购竞争对手,如果遭到拒绝,竞争对手将面临惨烈的价格战,直到对方屈服或破产。如果还不奏效,洛克菲勒最后将使出撒手锏:暴力破坏。殴打竞争对手的工人,放火焚烧对手厂房等,几个回合下来,幸存者寥寥无几。如此霸道的垄断行为,虽然引起了同行的公愤,但也招来了纽约银行家的浓厚兴趣。酷爱垄断的银行家非常欣赏洛克菲勒实现垄断的高度执行力。
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煞费苦心想控制日益强大的美国,但屡屡失手。控制一个欧洲的国王比控制一个民选政府要简单得多。美国内战以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部署控制美国的计划。在金融业,有摩根银行和库恩雷波公司,在工业界,他们还一直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代理人选,洛克菲勒的所作所为,让罗斯柴尔德家族眼前一亮。如果在金融方面给予大量输血,洛克菲勒的实力会远远超出小小的克里夫兰地区。
罗斯柴尔德家族派出他们在美国最重要的金融战略家库恩雷波公司的雅各布·希夫(Jacob Schiff)。1875年,希夫亲赴克里夫兰去指点洛克菲勒下一步的扩张计划。希夫带来了洛克菲勒想都不敢想的空前支持,由于罗斯柴尔德此时通过摩根银行和库恩雷波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95%的铁路运力,希夫拟定了一个由影子公司(South Improvement Company)出面,给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提供非常低廉的运费折扣,在这个运费折扣压力之下,没有几家炼油公司还能够继续生存。洛克菲勒很快就完全垄断了美国石油行业,成了名副其实的“石油大王”。 雅各布·希夫:罗斯柴尔德的金融战略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希夫家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上溯到1785年,当老罗斯柴尔德举家搬到法兰克福的一幢五层楼房时,与希夫家族合住了多年。同为德国犹太银行家,两家有长达百年的情谊。
1865年,年仅18岁的雅各布·希夫在英国罗斯柴尔德银行见习了一段时间以后,来到美国。在林肯总统被刺杀之后,雅各布协调在美国的欧洲银行家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共同推动建立美国的私有中央银行制度。他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发现、培养欧洲银行的代理人,并将他们输送到政府、法院、银行、工业、新闻等各种重要的位置上,以待时机。
1875年1月1日,雅各布加盟库恩雷波公司,并从此成为公司的核心。在强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支持之下,库恩雷波公司最终成为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著名的投资银行之一。

㈣ 在美国和纳斯达克股市齐名的另外几大股市分别是什么阿

美国股市由四个市场构成,在国内知名度最大的是纳斯达克股市,此外,与之齐名的还有.

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
美国历史最长、最大 且最有名气的证券市场,至今已有 208 年的历史,上市股票超过 3,600 种。

纽约证券交易所约有 3,000 家总市值高达 1,700 万亿美元的大企业挂牌进行买卖,辖下共有 400 家左右的会员企业,每天约有 3,000人在交易场地工作,20 个交易地点合共 400 多个交易位。 纽约证交所的交易方式也跟传统市场一样,是采取议价方式,股票经纪会依客户所开出的买卖条件,在交易大堂内公开寻找买主卖主,然后讨价还价后完成交易。纽约证交所上市条件较为严格,还没赚钱就想上市集资的公司无法进入纽约证交所。

美国证券交易所 AMEX

美国证交所是美国第二大的证券交易所,超过1,131支股票在此上市。 美国证交所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大致都和纽约证交所相同,只不过在这里上市的公司多为中、小型企业,因此股票价格较低、交易量较小,流动性也较低。在还没有那斯达克证券市场以前,一些现在知名的企业因为资本额小、赚的钱不够多,无法达到纽约证交所的上市标准,因此就在美国证交所上市,像石油公司艾克森Exxon和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都是在这里长为大企业后,才再到纽约证交所上市的。美国证交所在1998年被那斯达克证券市场购,不过目前这两个证券市场仍然独立营业。

店头市场Over-the-Counter

店头市场, 即指那斯达克证券市场.之所以叫做店头市场,是因此它的交易方式不同於传统的证交所,证交所的交易方式是由经纪人在交易场内为客户买卖股票,但是店头市场的交易方式,是经由庞大的电脑系统来进行,投资人想要买卖店头市场的股票,需要透过坐在柜后面的专业经纪人利用电脑来进行,故被称为店头市场。

楼上估计是把你说的纳斯达克股市理解成了纳斯达克指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㈤ 应该如何评价洛克菲勒和他的标准石油公司

客观看待 洛克菲勒及其标准石油公司是资本主义发展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自然产物,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存在其必然性。

㈥ 美国对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标准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个 反正我是看不懂 具体的网址是http://www.willrich.cn/dev/wfrmDocView.aspx?czid=311070624174202375
由于字数限制没法完全复制到这里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㈦ 美国三大股指代表什么(道琼斯、纳斯达克、标准普尔)

道琼斯一般指的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现在由30家巨头公司组成,不完全只是工业了,见附表;

纳斯达克主要是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行业公司,类似创业板;

美国标准普尔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反映了美国经济的整体情况,是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附:
道琼斯工业指数标的:
公司 行业 股票代号
美国铝业公司 铝 AA
卡夫公司 食品 KFT
美国运通公司 金融服务 AXP
波音公司 航空航天 BA
花旗集团 金融服务 C
卡特彼勒公司 重型机械 CAT
杜邦公司 化工 DD
迪士尼 娱乐业 DIS
通用电气公司 电子、金融服务 GE
思科 电子 CSCO
家得宝公司 零售、家居改善 HD
雪佛龙 石油 CVX
惠普公司 电脑硬件、打印机 HPQ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硬件、软件和服务 IBM
英特尔 微处理器 INTC
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 JNJ
摩根大通公司 金融服务 JPM
可口可乐公司 饮料 KO
麦当劳 快餐、特许经营 MCD
3M公司 原料、电子 MMM
美国银行 银行 BAC
默克制药公司 制药 MRK
微软 软件 MSFT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制药 PFE
宝洁公司 家庭用品、制药 PG
西南贝尔公司 电讯 SBC
联合科技公司 航空、防御 UTX
Verizon 电讯 VZ
沃尔玛 零售业 WMT
埃克森美孚公司 石油 XOM

㈧ 1912年新泽西标准石油股票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1912年元月,华尔街的变动令人无法理解。新泽西标准石油股票由360点涨到595点,洛克菲勒所属的其它股份均大幅度上涨。

股份暴涨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定是工业发展的结果:汽车燃料已由煤油转为汽油了!

㈨ 洛克菲勒创设的标准石油公司成立后,各股东的股份分别是多少

1870年1月,洛克菲勒创设的标准石油公司成立。新的股份公司资产额为100万元。洛克菲勒担任董事长,其弟威廉做副董事长,佛拉格勒与安德鲁斯则任常务董事。公司发行了1万股票。洛克菲勒自己有2667份优先股,幕后支持者哈克涅斯拥有1334股,威廉、佛拉格勒和安德鲁斯各持t333股,剩余2000股,留作给铁路的赠品。每股股金100元。

当初约翰全力以赴亲自经营、指导,就是希望公司能超出自己的运油车和货厢车。这也是使他垄断‘下游’迈出第一步的缘由。

㈩ 约翰·洛克菲勒的石油新秀

这时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的人潮水一样涌向采油区。一时间,宾夕法尼亚的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冷静的洛克菲勒没有盲目行动。经过实地考察,他决定先不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有72座,日产116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锋的赚不到钱。
由于疯狂地钻油,导致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钻油先锋一个个败下阵来。
3年后,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4000美元,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采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油厂的发展很迅速。洛克菲勒后来从克拉克手上高价买下公司的股权,把公司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满怀希望地干起了他的石油事业。
他很快就扩充了炼油设备,日产油量达到500桶,年销售额也超出百万美元。洛克菲勒的公司成了克利夫兰最大的一家炼油公司。
当时,石油业秩序还非常混乱,生产过剩,质量较差,价格混乱,激烈的角逐已现端倪。洛克菲勒的公司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这时候洛克菲勒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把自己的企业扩大,只有船大了,才可能抵御惊涛骇浪的冲击。他说服自己的弟弟威廉参加进来,建立了第二家炼油公司,并派他去纽约经营石油进出口贸易,尽快打开欧洲市场。
在威廉临去纽约前,兄弟俩踌躇满志地立下了誓言:我们要扩张,再扩张,资金越多,我们发展的本钱也越丰厚,我们要独霸世界。
尽管当时洛克菲勒对于自己将要创造的超级帝国,心中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但他对企业的未来及个人的前途信心百倍。他在克利夫兰市的总部坐镇指挥全局,应付着一切挑战。
高瞻远瞩的洛克菲勒从一开始就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他在纽约开设的办事处,专门向东海岸和国外出售公司产品。他尽可能削减各种成本,比如,他自制油桶,并买下一家化学公司,自制炼油用的硫酸;为了免付铁路运输费用,他还购买了油船和输油管。年轻时养成的节约习惯,被洛克菲勒用到了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效益。
洛克菲勒热衷于公司间的联合,他联合了两位资金雄厚、信誉很好的投资合作者。3年之后,也就是1870年1月10日,他们共同创建了一家资本总额为100万美元的新公司--标准石油公司。身为公司创办人和总裁的洛克菲勒获得了公司1/4强的股权,当时,他年仅30岁。科学的管理、精细的经营和高质量的产品,为标准石油公司赢得了声誉,也具备了坚实的竞争能力。1865年洛克菲勒初进石油业时,克利夫兰有55家炼油厂,到187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立时只有26家生存下来。1872年底,标准石油公司就控制了这26家中的21家,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日渐成型。
洛克菲勒看到,随着他的石油帝国的不断发展,因本身庞大而导致的难以控制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这一弊病引起了他的格外重视。
一天,洛克菲勒在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现一篇文章,里面写道:小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感到这与自己的垄断思想不谋而合,就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以高达500美元的月薪聘请文章的作者多德为法律顾问。
多德受聘后,为报知遇之恩,就千方百计为洛克菲勒的公司寻找法律上的漏洞。一天,他在仔细研读《英国法》中的信托制度时,突然产生出灵感,提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什么是托拉斯呢?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不再各自为政,而是以高度联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这种形式比起最初的卡特尔,即那种各自独立的企业,为了掌握市场而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结成联合战线的方式,垄断性要强得多。
洛克菲勒运用多德的托拉斯理论,在1882年1月20日召开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东大会,组成9人的受托委员会,掌管所有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和附属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被选为该委员会的委员长。随后,受托委员会发行了70万张信托证书,仅洛克菲勒等4人就拥有46万多张,占总数的2/3。
就这样,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地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构下,洛克菲勒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