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谁知道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况
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上海延安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是由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延安制药厂领衔并控股,中国高新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雷允上北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医药、商业、医疗、科研单位加盟发起成立的全上海医药行业第一家发起式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公司大股东延安制药厂与信谊药厂“强强联合”,因此公司大股东变更为信谊药厂。延安万象药业也于2003年12月更名为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拥有3个药品生产制造基地、1个市级药物制剂技术开发中心,生产经营多种剂型、200多个品种的产品。公司主要产品:恬尔心系列、泰尔丝、VE、法莫替丁,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公司所有剂型均已通过国家SDA的GMP认证,固体制剂和软胶丸车间还通过了南非MCC认证。公司已连续十一次荣获市文明单位称号,并率先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还被上海市财税局评定为纳税信用、财务会计信用双A级企业。
企业文化譬若水势,可载舟亦可覆舟。万象坚持以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培育和升华企业诚信文化的过程中,创建创新拚搏、勇争第一的“执行力”文化。
万象的目标是在“创新创造价值,倾力打造精品”的理念引导下,成为上药集团处方药事业部麾下的精品工业企业。
『贰』 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介绍
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的产品有片剂、胶囊剂、软胶丸及颗粒剂等。
『叁』 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70多年历史的药品固体制剂生产企业。
企业生产剂型为片剂、胶囊剂、粉雾剂和颗粒剂,产品有心血管类、呼吸系统类、消化系统类、解热镇痛类、维生素类等十多大类,共有药品生产批文198个,企业年设计产能35亿片/粒。
信谊天平为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企业贯彻大信谊四个集中(营销集中、研发集中、采购集中、资金结算集中)和五个管控(预算执行、法务信控、业绩考核、质量监督、招标管理)管理模式,依托大信谊的品牌,建立了产品以信谊商业公司收购为主、部分产品由企业自营销售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企业一切从市场出发,全面抓好生产、质量、成本和安全管理。
为了顺应国内外医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形势,信谊天平在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打造成具有国际化战略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2006年2月,天平通过了英国MHRA的cGMP认证,2013年1月通过了中国2010版GMP认证,成为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首家通过新版GMP认证的药品固体制剂生产企业,为进一步发展国内外业务奠定了基础。
几年来,信谊天平坚持 “稳定、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经营为先为企业发展理念,坚持以“Always Quality”(一切是质量,始终是质量)为质量管理理念,全面推进企业的转型和发展,不断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支可靠的专业管理团队,使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今后,信谊天平在抓好国内产品生产的同时,将继续寻求和发展国际OEM(国际产品加工)、ANDA(国际产品注册)等国际合作业务,以争取实现新的经济增长。
法定代表人:张连富
成立日期:1998-05-07
注册资本:1547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上海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12832231856K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制造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英文名:Shanghai Sine Tianping Pharmaceutical Co.,Ltd.
人员规模: 100-499人
企业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598号
经营范围:药品生产(详见《药品生产许可证》),医药咨询(不得从事诊疗活动),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本企业包括本企业控股的成员企业。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肆』 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是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专业生产液体制剂的药业公司,公司组建于1998年10月,是上药集团处方药事业部旗下一家生产液体制剂的公司
法定代表人:张连富
成立时间:1993-12-01
注册资本:907.2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1022800007000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山区亭卫公路6485号
『伍』 上药集团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市医药航母即将起航,合并后的新上药集团,整体上市平台业已敲定。9月15日,接近上药集团和上实控股的知情人士向《华夏时报》透露,上药集团整合方案已敲定,将会以上海医药作为整体上市平台,事业部制将取消,以加强集团对各自公司的控制。停牌三个多月后,平衡各方利益的上药集团重组,终于要登场了。上实系主要医药资产合并成新集团停牌三个多月期间,上药集团的重组一直处在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确定整体上市平台的艰难抉择中。接近上药及上实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药集团与上实控股旗下主要医药资产整合方案已经定下来,二者合并组成新的医药集团,并将上海医药作为整体上市的平台,而由于上药资产太复杂,大量的时间被用于清理审核,导致上药集团重组迟迟未公布结果。”上海医药是上药集团重要的上市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为医药分销业务。目前上海医药在国内市场仅次于国药控股)和九州通集团,位列第三,主要在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形成布局。而据上海医药财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94.86亿元,同比增长20.95%;净利润7013.74
万元,同比增长55.27%。目前,上海医药先后对上海雷允上大药房、信谊大药房实施了全面托管,并以华氏大药房为平台,加快了零售连锁系统的全面整合转型,目前全国零售连锁药房达1130多家。之前,上药集团曾寻求海外整体上市,随着新实际控制人上实集团的入主,选择上海医药作为整合后的新集团的整体上市平台,意味着双方进行了妥协。事实上,上实集团在资产规模和医药经营管理上,都逊色于上药集团。一证券分析人士表示,上实集团那边只是控股公司,旗下医药资产多为财务投资,现在将资产向上药集团这边集中,则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上实医药拟注入上海医药这次重组,上实医药的去向,业界一直关注。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上实控股旗下的医药资产与上药集团合并后,包括上实医药在内,其主要的优质医药资产将会注入到上海医药中,上实医药将变成上海医药的控股子公司。上实医药是上实控股最主要的医药资产,旗下拥有常州药业、常州制药厂、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普生化医药等四家主要控股子公司。而上实医药2009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7.52亿元,实现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378.25%。另外,上实控股旗下则拥有正大青春宝、胡庆余堂药业、厦门中药厂、辽宁好护士和胡庆余堂国药号等5家控股医药企业,2007年8月22日,上实控股拟将上述5家资产注入到上实医药中,该方案也得到股东大会的批准,但是由于上实集团整合上药集团,此举作罢。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拟注入的资产整体质量一般,缺乏成长性,预期收益不高。但是随着上海医药被选定为新集团整体上市平台,上述资产也将随着上实医药注入到上海医药中。放弃事业部制
加强集权上药集团与上实控股旗下的医药资产合并后,采取何种方式管理,避免同业竞争,一直是一个难题。上药集团在上实集团入主前,旗下各业务主要按事业部制来实施管理,各主要工业资产按照处方药事业部、OTC事业部、抗生素事业部、原料药事业部和中药与天然药物五大事业部分业务管理。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几经博弈,最终还是被抛弃。接近双方的知情人士透露,9月初,重组领导小组最后放弃事业部制,转而采用公司法人制对各子公司进行管理。对此,上实医药董秘汤德平表示,这只是管理上的问题,不管采取哪种管理模式,主要还是要消除同业竞争。事实上,实施事业部制并不是上药集团本意,最早华源集团重组上药集团时,引入事业部制,上药集团在脱离华源集团的控制后,一直在酝酿取消事业部制实施法人实体制。今年5月份,上药集团旗下的中华药业、信谊药厂等都开始恢复法人制。但是6月份上药集团与上实医药实质重组启动后,作为重组财务顾问的中金国际也给出继续采用事业部制管理的方案,把双方的医药工业资产全部纳入到新成立的事业部中,然后各事业部再与各上市公司对接。对此,上药集团方面反对意见比较强烈。而对于最终合并后的新集团取消放弃事业部制,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主要是为了减少管理层级,加强集团集权,提高对各子公司的控制,但即使取消事业部制,未来新集团在业务管理上,还会采取分业管理。该知情人士也透露,上药集团的抗生素业务板块各子公司,将会吸收合并到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打造集中化的抗生素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