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李兆基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化工锂电池股票代码 2025-08-29 08:51:17
金地科技股票高送转 2025-08-29 08:49:42

李兆基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8-17 08:25:49

㈠ “亚洲股神”李兆基:万年老二击败李嘉诚,凭的啥

那就是李兆基的不懈努力和他敢闯敢拼的性格。而且他的目标就是击败李嘉诚。

㈡ 李兆基到底是卖药的还是做地产的

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顺德大良。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案例:
1948年,已经做了4年掌柜,得到充分磨练的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只身去到香港。当时的香港中环文咸东街,足足有二三十间金铺银店,专营黄金买卖、外币找换、汇兑等生意,业务性质跟李介甫在顺德的永生银号没有分别。初抵香港,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其时正值解放战争之际,不少内地财主跑到香港,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李兆基与何贤等人合作,在这场黄金大战中大赚了一笔,为其后来事业的发展奠下基石。
五十年代初,内地解放以后,英国很快承认了中国的地位,并建立外交关系。李兆基意识到香港将成为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于是转行做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生意十分顺手。

投身地产
当时,香港人口急增,工商业开始发展,政府和市场上的房屋兴建计划,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早就认为实物比货币更为保值的李兆基,决定向实物(地产)进军。后来李兆基回忆当年生活时曾说:“我七八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已耳濡目染,后来在银庄工作,令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可随着政治的变迁,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令我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

1958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公司开办后,他们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面向广大中下层市民,一改过去地产业经营方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楼宇均销售一空。
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又将永业重组,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由年长而且拥有40%股份的郭得胜先生出任集团主席,年纪最小,拥有股份30%的李兆基则出任副主席兼总经理。

进入股市

1972年新鸿基地产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余年的“三剑客”也于此时分手了。分手后,李兆基分得约值五千万港元的地盘和物业,他又用这些物业于1972年底和胡宝星合作,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胡宝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为副主席。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气冲天之时,李兆基趁机将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涨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捞了一把。之后,香港股市随世界经济衰退而大崩盘,地产业也随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时手里握着巨额现金,他看准机会,大肆压价购进土地和旧楼。

㈢ 李兆基的资料

李兆基李兆基(1928年2月20日-),生于广东顺德大良。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他是2008年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三位,排名次于李嘉诚及郭炳湘等三兄弟。身家为230亿美元,折合1795亿港元。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李兆基与同为新鸿基创办人的郭得胜及冯景禧,连同胡兆炽、黄少轩、戚宗煌、吕贤藻及郭锦涛,在1958年组成永业,合资经营地产。所获荣誉:佛山市荣誉市民、顺德市荣誉市民、亚洲企业家成就奖、广州市荣誉市民、亚洲股神、亚洲首富等。另有同名香港艺人。

㈣ 股票神李兆基选股基本法 是什么

股神选股"基本法" 每次公开露面,李兆基几乎都会被各传媒记者问及股票投资的事。 今年11月22日,李兆基在出席向香港大学捐款仪式,被传媒追问港股动向时表示,股市已跌至一个趁低吸纳的水平,他当天更是动用10多亿资金分段入市。他声称,自己打算再分两次买入港股。他打比方说,如果入市本金是100亿港元,他会先以50亿港元入场收集超跌的股票。他相信年底港股恒生指数会升至30000点的目标,明年农历年间会升到33000点的水平。 李兆基还慷慨向记者传授"炒股五行论"。他说,股票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论"来划分种类,而他最喜欢"金",即银行、保险及交易所,包括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另外,同时他又称看好"火"类股份:即易燃液体,特别是中海油及中国神华等;至于属"土"的地产股,虽然一向看好该行业,且由于近日受多个坏消息影响不断受压,但长远还是看好。他期望"港股直通车"可以在明年春天推出,届时会对香港股市带来正面影响。 其实,李兆基每隔半年都会找机会向记者详细传授他的投资心得。 他在香港大学捐款仪式后,同记者侃了45分钟股经。 李兆基对记者说,我在半年前跟你们说过一次,你们可能未完全明白,我今天再谈谈投资的基本法。 第一条是选国家。各国当中当然以中国好,美国最衰。 第二条是选行业。我会选保险、能源及地产三个行业。 第三条是选公司,要选行业的龙头股,龙头股升得差不多便选找龙尾股。具体公司我推荐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中石油、中海油、神华能源、中煤能源、碧桂园、中国海外和富力地产。 第四条是转本位。美国突然减息半厘,令美元下跌,港元也跟随下跌。换言之,你手上的100元,今天只余99元,如果减息幅度增至一厘或1.25厘,你手上更只余96或95元,所以一定要转本位。 现在中国基于自身经济状况持续加息,美国则迫于无奈减息,根本不同味道,美元肯定会走弱。所以如果你仍然以港元为本位,一年下来最少会损失10%。所以我建议将手头现金购入澳元,赚取年息6-7厘,胜过港元存款利率的2-3厘;如果要做生意则借港元,年息4-5厘,可以赚息兼赚价,财息兼收。 第五条是沽空一只、持有一只。现在香港可以买卖全球股票,所以不要只买单一产品。你看好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同时看淡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便可以从中取利。我建议买进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沽空美国地产股或日本银行股。 他不无幽默地说,我在半年前已经讲过,但是你们未明白,如果明白了,可能已经赚到钱,不用再做记者了。 买龙头股长线投资 在谈到投资心得时,李兆基对记者说,股神巴菲特有一样很好,就是买股都是长线投资。我买新股,也都是长线投资,选喜欢的股,就拿着,就算过了禁售期,允许我卖我都不会卖。 据了解,当年李嘉诚和郑裕彤都认购中国人寿,但在2005年禁售期一过,他们就分别在5块多钱的价位抛售手上一半的股份,回报率分别是40%和50%,各赚3.7亿和1.9亿,两位富豪虽获利不菲,但比起四叔李兆基,只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李兆基一直持股至今。而中国人寿上周末的收市价是42.4元,4年回报超过10倍。 李兆基说,投资股票,应该买"龙头股",所谓"龙头股",是指内地来香港上市的大企业,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有过万亿的资产;也指有代表性,对国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可以说,投资这些股票是不会买错的。这些股票你可以继续持有,但由于过去的升幅大,期望它们的股价再翻一番,恐怕不容易。

㈤ 李兆基什么时候投身股市的

1972年新鸿基地产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余年的“三剑客”也于此时分手了。分手后,李兆基分得约值五千万港元的地盘和物业,他又用这些物业于1972年底和胡宝星合作,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胡宝星任董事局主席,李兆基为副主席。1973年初,恰值香港股市牛气冲天之时,李兆基趁机将永泰公司上市,每股一元的股票一下子涨至一元七角,李兆基大捞了一把。

㈥ 李兆基如何把永泰建业有限公司股票套现,大赚了一笔

公司成立之初,正值股票市场炒得天翻地覆,李兆基趁热打铁,以每股1元,升水至1.7元,将永泰建业公司实收股本2532.4万港元,出售股票套现,大赚了一笔。

㈦ 李兆基四大公司的市值是多少

至1990年3月,恒基兆业地产公司的总市值达106.93亿港元,恒基兆业发展公司的总市值也有40.85亿港元,此外,又透过恒基兆业地产持有29.7%总市值为107.61亿港元的中华煤气、持有32.6%总市值933亿港元的香港小轮的股权。四大公司的总市值近265亿港元,与最初的1.5亿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㈧ 亚洲股神李兆基说A股牛市,世界股神巴菲特也说股市要涨,可信吗他们

还不到底,这次股市起来是政府在后面推的,不能撑久的。经济危机的大底还没到。市场几百年的经验证明,历次股票大底都有第二次探底,并且比第一次还要底。中国股市也不例外,早晚也跌下来。
亚洲股神和世界股神说的都是很模糊的话,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说出亏心的话。人那,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好

㈨ 李兆基如何将恒基兆业地产公司上市集得资金10亿港元

1981年6月,李兆基抓住股市牛市和地产高潮的大好时机,一举将恒基兆业地产公司上市集得资金10亿港元,充实了资金实力,从而在紧接而来的股市、地产低潮中平稳地度过了不景气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