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东印度公司股票图片
扩展阅读
中国平安股票工商银行 2025-08-22 13:59:34
停牌股票能交易 2025-08-22 13:28:09
通达信的股票交易单位 2025-08-22 12:34:44

东印度公司股票图片

发布时间: 2021-08-24 22:16:33

⑴ 东印度公司是干什么的呢

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它们分别是:
·荷兰东印度公司
·丹麦东印度公司
·法国东印度公司
·瑞典东印度公司
·和被合并称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几个企业
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就是说,在英国统治的地区,
一天24小时都可以见到太阳。英国之所以发展壮大、强盛发达。与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残酷掠夺分不开。“东印度公司”建立与发展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年。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东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1613年,英国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不久,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王朝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恒河口岸的加尔各答。加尔各答村庄虽小,作用却非常大,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因为东印度公司实力越来越强,逐渐就占领了上面提到的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另外一个城市孟买。他们在这里设立了三个管区,各设一名省督管辖,把这些地方变成了进一步侵占印度其他地区的根据地。
英国人在印度大肆掠夺,势必引起印度人民的不满,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更顺利地入侵其他地区,便在加尔各答修筑了一个巨大的堡垒,里面是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英国军人,这些英军还积极训练印度人帮助他们打仗。

⑵ 东印度公司有没有账本

你好,你说的东印度公司应该是古代的那个大公司吧,如果是的话,那肯定是有账本的,因为从人类从事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始,账本这个东西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记账本,那庞大的金额就没办法计算清楚,一个公司也就不可能正常的运营下去,所以说那时候虽然科技不怎么发达,可能印度连纸都没有,但是也会用别的替代品来记录的

⑶ 东印度公司破产原因是什么

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同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特权被取消后,来广州十三行贸易的英国商人,从原来统一由东印度公司组织而变为散商,英国政府特派官员与中国政府交涉商务事宜,使原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涉一变而成为政府间的交涉,由此而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导火线的种子。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走向了破产的道路。1858年,东印度公司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被一脚踢开,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至1947年。东印度公司的破产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有三:1.公司职员贪污走私成风,使公司总收入锐减。2.因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造成印度人民不断起义。而公司要镇压起义,就需大笔开支。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公司陷于重重危机之中。3.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资本的代表,而工业资本在英国迅速发展壮大,商业资本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这点,也是公司垮台的最主要原因。

⑷ 请问东印度公司真实存在过吗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建立于17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当时的欧洲各国兴起海上冒险,探寻世界地理,更发展外海的商机。

从1595年4月至1602年间,荷兰陆续成立了14家以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为了避免过度的商业竞争,这14家公司于是合并,成为一家联合公司,也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当时的国家议会授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非洲南端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泽兰省的密德堡市、恩克华生市(Enkhuizen)、代尔夫特市(Delft)、荷恩市(Hoorn)、鹿特丹市(Rotterdam)六处的办公室所组成,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绅士(Heren XVII),分别是阿姆斯特丹八人、泽兰省四人,其他地区各一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⑸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如何成立的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随之而来的就是西方的殖民侵略。十六世纪, 正是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 英国商人在国家的保护下纷纷向海外发展, 成立了许多享有特许专利权的垄断贸易公司。1588年英国在海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清除了海外发展的巨大障碍, 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沙白批准伦敦富商的请求,允许组织“ 伦敦督办及商人东印度公司” , 这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历史的开始。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时, 英王给予特许:1.禁止其他公司与该公司在东印度地区竞争;2.每次航行可以带去三万英镑的黄金和白银, 同时带去的英国商品免征出口税;3.特许证有效期为十五年, 到时可以申请延长。

这种特许公司从国王那里领取特许证.获得贸易垄断特权。特许证的性质相当于公司的组织章程,也可以看作是原始的公司立法.或公司立法的变通形式,上面盖有国玺,规定公司的性质、特权和权力。商人取得特许证,就使公司获得法人资格。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仅是一家特许公司,还是一家股份公司。该公司从创建到1617年的17年间,入股人数由原来的100人上升到954人,全部股金从原来的68373英镑猛增到162万英镑,到1708年资本总额是创建时的5O倍。当时股份可以转让,对入股者不施加身份限制,公司资本具有永久性。对于这类公司,当时英国还没有一般性法律规定,实际上特许证就起到了公司立法的作用。在特许主义时期,英国公司立法的最大建树在于詹姆士一世期间(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对公司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

对印度殖民贸易的巨大利益, 促使被排斥在东印度公司之外的英国商人在1689年于伦敦成立了一个新的英商东印度公司, 并与原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进行竞争。因为竞争影响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所以在1702年由国会主持把新旧两个公司加以合并, 命名为“ 英商在印度贸易联合公司” , 习惯仍叫英国东印度公司。从此, 开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更大规模殖民侵略的新时期。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掠夺到的巨大财富, 源源不断地流回英国, 有力地加速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同时也给英国东印度公司造成了致命的危机。

十八世纪下半叶, 工业革命在英国迅速展开。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原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市场的需要, 越来越迫切。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垄断,成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变印度为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严重障碍,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对东印度公司日益不满。同时, 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残暴掠夺, 特别是对盂加拉的破坏性掠夺, 使当地经济濒于破产, 严重影响了公司股东们的收入, 也引起伦敦百万富翁们对公司的强烈不满。于是, 关于对印度如何管理的问题成了英国国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1784年, 在工业资产阶级的推动下, 英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旨在削弱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经济、政治垄断地位的“ 印度法案” , 具体内容如下:1.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行政和军事事务由英国政府接管,公司只管理贸易业务;2.英国国会设立一个由英王任命的六人监察委员会, 负责对印度事务的监督和指导。这个法案虽然削弱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权力, 但是并没有满足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放印度贸易的要求,直到1813年的印度法案, 完全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 使印度变成了英国工业产品自由竞争的广阔场所。

在这期期间,英国公司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资本原则——授权资本制。这一制度后被英美法系国家所采纳。授权资本制最初的含义是公司股份的发行基于政府授权,在特许主义时期,一些特许公司根据授权成立,以发行股票吸收资本,其中东印度公司最为典型。英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表明,公司设立时资本总额虽记载于章程,但并不要求发起人全部认足,只认足并缴付资本总额中的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未认足部分,授权董事会根据需要随时发行新股募集.不需要作登记变动。

东印度公司在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和疯狂掠夺的“ 事业” 中, 起了巨大的作用。到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全盛发展的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印度民族起义的打击下, 终于结束了它那长达两个半世纪的罪恶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存在与发展,促进了英国公司立法的进步,使英国形成了公司法人制、发行股票、授权资本制等典型公司制度!

⑹ 东印度公司

不是,各国有各国的东印度公司。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他们是英国、法国、荷兰等继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扩张后,17世纪新兴的殖民国家为了处理在殖民地地区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机构。 分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 丹麦东印度公司(1616),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1628),法国东印度公司(1664)(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 和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

⑺ 世界第一张股票是哪里发行的

人类史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出现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并在此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上市公司股票。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并发行了股票,不久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张上市公司股票。

⑻ 有谁知道东印度公司的标志(图案而不是意义)

找了一下,发现东印度公司经过历史的沧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标志也不同,我放到了我的网络空间

http://hi..com/hahongfeng/album/%C4%AC%C8%CF%CF%E0%B2%E1

⑼ 东印度公司的介绍

丹麦东印度公司(丹麦文:Dansk Ostindisk Kompagni,)此公司在丹麦及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授权下于1616年创立,主要经营与印度的贸易业务,在印度的基地位于特兰奎巴(Tranquebar)。丹麦东印度公司只经历了一段短暂的繁盛期,很快就衰落下去,并于1729年解散。

⑽ 什么是东印度公司

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它们分别是:
·荷兰东印度公司
·丹麦东印度公司
·法国东印度公司
·瑞典东印度公司
·和被合并称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几个企业
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就是说,在英国统治的地区,
一天24小时都可以见到太阳。英国之所以发展壮大、强盛发达。与对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残酷掠夺分不开。“东印度公司”建立与发展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东印度公司始建于1600年。最初,英国人主要是利用东印度公司作生意,慢慢地,东印度公司就成了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的工具了。1613年,英国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不久,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王朝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恒河口岸的加尔各答。加尔各答村庄虽小,作用却非常大,其周围盛产大米、黄麻,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因为东印度公司实力越来越强,逐渐就占领了上面提到的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另外一个城市孟买。他们在这里设立了三个管区,各设一名省督管辖,把这些地方变成了进一步侵占印度其他地区的根据地。
英国人在印度大肆掠夺,势必引起印度人民的不满,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更顺利地入侵其他地区,便在加尔各答修筑了一个巨大的堡垒,里面是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英国军人,这些英军还积极训练印度人帮助他们打仗。
本来是做生意的东印度公司,光是经济掠夺就已经使印度人民非常不满,这时,他们又建立了军队,印度政府理所当然地就出面进行干预了。
1756年,孟加拉的纳瓦布(相当于总督)向东印度公司提出抗议,要求他们在加尔各答拆除堡垒,英国人根本不理睬,纳瓦布非常气愤,发兵赶走了英国人,收回了加尔各答。这就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英印七年战争。
这个时候,因为英国政府授予了东印度公司各种权力,如垄断贸易权、训练军队权、宣战媾和权、设立法庭审判本国或殖民地居民权等,由此可见,东印度公司实际成为英国政府入侵印度的代理机构。
所以,当印度人收复加尔各答之后,东印度公司总司令官克莱武连忙召集官员到马德拉斯商讨对策。
“大英帝国岂能容忍这种侮辱,我们动手吧!”一位身着军装的官员向克莱武提议。
“慢!我认为应进行充分准备,然后再作决断。”一位政府官员说。
“什么?土人欺负到我们头上了,我们还要准备什么?大英帝国的军队所向无敌,没什么可准备的。”军人用眼睛斜视了一下说话者,不满地说。
“司令官,”政府官员好像没有听见军人的话,慢条斯理地对克莱武继续说,“请您听一下我的理由,第一,纳瓦布的兵力有7万人,而我们只有900人,加上接受我们训练的印度士兵,也不过2900人,一旦打起来,胜负恐怕不难判断。第二,我们远离本土,战争打响后,恐怕物资供应很成问题,从英国出发的船只,到这里需要两个多月。第三,印度人还有法国人的支持。这三点请司令官考虑。”
克莱武听后,看了一眼军人,军人在瞪着眼睛,怒视着那位政府官员。克莱武又看了看那位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已默默地坐了下来。克莱武狡猾的一笑,向所有人说道:“诸位,他们二位的意见都不错,我决定,向印度开战,不过……”说完,他走向那位政府官员,向他耳语了几句什么。
第二天,政府官员带着几位随从,把许多珍贵礼品送给了纳瓦布的主要军官。原来,他们是向纳瓦布的下属军官行贿!
1757年1月,克莱武率军在恒河口登陆,经过短时间激战,重新占领了加尔各答。
6月,纳瓦布调遣7万大军与克莱武的900英军在普拉赛地区作战。英国士兵面对强大的印度军队早已吓破了胆,初战就失败了。但是,他们用大量金钱珠宝收买了印度的不少军官,使印度军队向后撤退,这时英军迅速追击,印军四散逃跑,连纳瓦布也被英军杀死。英国军队乘势向孟加拉国库进军,当打开国库大门。他们看到了满库的金银珠宝的时候。“抢啊!”英军顿时象开了闸的水一样冲向国库的各个角落。国库空了,英国军人却满载而归。
几年以后,克莱武在向议会陈述这次抢劫时,非常遗憾地说:“当时我真傻,我周围满是金银珠宝,整箱整箱的金条,整袋整袋的各色宝石。可我却只拿走了20万镑!”据不完全统计,孟加拉国库被抢,英军拿走的金银珠宝,总价值达3700万英镑,这还不包括个人装入腰包的,如东印度公司职员们个人抢走的总数价值2100万英镑。光这两项总价值就达5800万英镑。这次战役之后,英军又击败了法军,从此,独自霸占了孟加拉,并任命亲英派印度人作了纳瓦布。
17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东印度公司管理法”,此法规定,原加尔各答的省督改为总督,并由国家直接任命,其任务是代表英国政府全权管理英国占领下印度的全部领土。至此,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以后,英国继续占领印度其他地区,1774年,占领了奥德,1799年,经过持续23年的战争之后,英国又占领了印度南部具有很强实力的封建国家迈索尔。1849年,又占领了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从此,英国完全占领了印度,印度全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那么,为什么东印度公司能够一步步吞食印度并牢牢地控制印度呢?
可以说,英国统治印度的秘诀在于“分而治之”四个字,印度是南亚的一个大国,从16世纪初期,莫卧儿帝国就开始统治印度。表面看,印度是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实际上,印度从未实现过统一。不仅各封建割据王国互相争斗,连中央内部也矛盾重重,同时,又不断受到外来势力的入侵。所以,国力非常弱小。再加上传统的种姓制度,使社会各阶层矛盾非常尖锐。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顺利闯入印度。英国殖民者占领印度后,便充分利用了印度国内的各种矛盾,让“印度人打印度人”,从而坐收渔利。如18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唆使印度教封建王公攻打伊斯兰教的迈索尔,后又唆使海德拉巴王公进攻马拉特,并挑拨马拉特王公之间的关系,造成极度混乱局面后,东印度公司才出面收拾残局,进而确立自己的殖民统治权。
东印度公司还训练了雇佣军,这支雇佣军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拥有,但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实际上这支部队是为英国人服务的。它由欧洲军官指挥,对英国占领印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支雇佣军,英国就不可能征服印度。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疯狂进行殖民掠夺,除了上述抢劫孟加拉国库外,1799年,攻陷迈索尔首府时,又抢劫了价值1500万英镑的王室珍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另一种掠夺手段是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其中,鸦片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他们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再走私运到中国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由于东印度公司残酷掠夺和压榨印度人民,使印度人民遭受了无穷的灾难,仅1770年孟加拉大饥荒,就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767年,公司无力交纳英国政府规定的40万英镑,开始向政府贷款,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了,1833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这样,东印度公司不得不走向破产的道路。
东印度公司的破产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有三:首先,公司职员贪污走私成风,使公司总收入锐减。其次,因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造成印度人民不断起义。而公司要镇压起义,就需大笔开支。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公司限于重重危机之中。再次,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资本的代表,而工业资本在英国迅速发展壮大,商业资本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这点,也是公司垮台的最主要原因。
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东印度公司就象一位衰老的老人,当它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便被一脚踢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