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报5.12|宁德时代研发无钴电池/乐视网或退市老三板/力帆内讧
今天汽车圈儿里的新闻比较多。
首先是昨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4月的汽车产销量,4月份车市是近两年来增速表现最好的月份,首次实现了同比正增长。或许疫情之后,人们的消费观念真的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拥有一辆车成为多数人的迫切需求。
其次,在动力电池领域,行业巨头宁德时代透露对无钴电池有技术储备,并表示可将电池能量密度做到250Wh/kg以上,远高于当前市场主流的160Wh/kg。还有一则新闻是乐视网若退市,或将退到老三板。
此外,还有理想ONE起火原因、力帆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仲裁结果、大众在欧洲投建电池工厂等消息。详细来看下:
一、国内车市22个月来首次增长
昨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4.4%。这是22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主要在于2、3月份被抑制的购买力反弹,持续力度要看5、6月的销售情况,目前汽车市场消费动能仍不足。中汽协预计,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下滑15%-25%。
二、力帆“内讧”仲裁结果披露
5月12日,力帆股份披露了旗下两家子公司的仲裁结果。
这一场力帆集团“内讧”以一份长达30页的裁决书落下帷幕,判决结果显示,力帆将赔偿盼达7.83亿元。这次仲裁纠纷的源头,是由于力帆乘用车向盼达汽车提供的新能源车存在严重质量缺陷。
据力帆此前公告,盼达汽车因运营需要,向力帆乘用车购买大批量新能源汽车。2015年至2018年期间,双方及其指定公司共计签订《购销合同》22份,购买车辆近万台。
三、欧盟将于6月17日前决定是否通过PSA与FCA的合并决议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文件显示,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将在6月17日前决定是否批准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和标致雪铁龙(PSA) 之间进行的合并交易。
去年12月,PSA与FCA双方签署协议,双方业务将以50:50的比例合并,合并后的集团将涵盖标致、雪铁龙、Jeep、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等品牌。最新预计两家公司最晚将于2021年初完成合并。
新公司将成为年销量达870万台的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每年实现约1700亿欧元的营业收入及超过110亿欧元的经常性经营利润,产生约37亿欧元的年度运行协同效益。
四、乐视网:若退市会退到老三板
5月12日,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乐视网,300104)在举办的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股票存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的风险。若退市,会退到老三板。
乐视网坦言,2019年乐视网因乐视体育、乐视云违规担保案计提相关负债约90亿元,是公司在2019年巨额亏损,造成目前乐视网经营极度困难的主要原因。公司债务中贾跃亭担保的金额约90亿元。
4月26日晚间,乐视网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2019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9亿元,同比下降67.9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2.79亿元,同比下降175.39%。其2019年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12.79亿元。
五、大众投资34.5亿在欧洲建立第二座电池工厂 年产能16GWh
日前,大众宣布将斥资4.5亿欧元(约合34.5亿人民币)在德国萨尔茨吉特新建Northvolt Zwei工厂,然后将其租给与Northvolt的合资企业,并计划于2023年底/ 2024年初投入运营。
新工厂将生产锂离子电池,初始生产目标为每年16 GWh,仅占大众2025年欧洲预期需求的十分之一,以后可以扩增至24 GWh。
大众在欧洲与瑞典初创公司Northvolt以50/50投资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现在计划共有两个生产电池的工厂。首先开业的将是瑞典小镇Skelleftea工厂,目前仍在建设之中,计划于2021年投入运营。其次将是此次宣布的德国萨尔茨吉特Northvolt Zwei工厂,大众汽车已经在这里建有电池研发实验室。
按照大众的预计,到2025年之后,欧洲电池需求将超过150GWh。
六、截至4月全国充电桩保有量128.7万台
昨天,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4.7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2.0万台、直流充电桩22.6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
截止到2020年4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5.5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3.1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1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9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9%,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1.1%。
七、宁德时代正在研发“无钴”电池技术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回复投资者称,公司有自己的“无钴”电池技术储备,目前研发进展顺利,正在想办法搞好供应链,“因为是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产品”。曾毓群还表示:“马斯克告诉我,特斯拉希望自己做电池。据我了解,他们的技术路线对我们不会有冲击,双方在共同探讨如何把电池做得更好。”
宁德时代独立董事蔡秀玲透露,“如果让我们自主设计电池包,我们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完全可以做到250Wh/kg以上,”远高于当前市场主流的160Wh/kg。
关于动力电池技术,宁德时代表示,目前NCM811产品已占宁德时代产品的20%左右,未来会持续加大NCM811产品的出货量。
八、粤港澳大湾区车展 将于6月举办
“深港澳车展”2020将升维更名为“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并将于6月举办,但具体时间并未公布。举办地依然为深圳会展中心。
九、理想ONE车主回应冒烟事件
此前在5月8日湖南理想ONE起火冒烟事件的车主当事人在车主app中回应表示,消防相关专业机构的专家对车辆进行了分析,消防判断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和油路的问题,也不是大家说的电池和电机问题,具体原因还在分析调查中。
同时,他表示,作为一个退役的消防兵,知道这种调查需要一定时间,大家就等待相关专业机构和理想发布最终报告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身负14亿的诉讼纠纷,如今财务危机四伏的力帆车企究竟是为何走到这般
老牌车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来麻烦不断,业绩暴跌、转型新能源遇阻,资金更是捉襟见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不过随着资金状况的恶化,先是3.79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引来监管的问询函,而后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负多宗诉讼纠纷。
近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统计了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人民币14.23亿元(其中:未考虑延迟支付的利息及违约金、诉讼费等)。公告显示,上述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
资金短缺再无现金流
除此之外,随着力帆资金状况的恶化,3.79亿元的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也引来监管的问询函。据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筹得16.63亿元,用于“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但随着公司财务压力增加,这部分资金中有4.49亿余元被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现行规定,闲置募集资金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单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亿元闲置资金,共分三次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规模3.79亿元。也就是说,今年7月5日这笔资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当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力帆股份说明相关情况。最终,迫于相应的审议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这次会议。
力帆股份表示,鉴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及客户群体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燃油汽车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发生技术革新,此前的募投项目“汽车新产品研发”拟开发的部分车型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所以决定终止,相关资金也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而后力帆股份在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称,公司在未归上述3.79亿元元已到期募集资金前,不启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相应审议流程。
是否真正实际进行了新产品研发我们不能确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确挪用了其中的4.49亿元作为补充流动资金,且无能力偿还,并试图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对于一家上市车企,3.79亿并不算一笔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资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事实上,力帆的危机远不止于此。日前,因销量惨淡,引发经销商维权,要求退网并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保证金、建店补偿、返利、销售款等全额返还给他们;全额回收库存车和库存配件及专用工具。随着力帆老掌门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这艘大船的千疮百孔逐渐显露出来,而未来它将驶向何处?
㈢ 被关联公司索赔7.98亿元,力帆汽车唱的是什么戏
4月2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下称“力帆汽车”)与重庆盼达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盼达汽车)存在买卖合同纠纷,盼达汽车已向重庆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力帆乘用车赔偿7.98亿元。据了解,重庆仲裁委员会已受理该项申请。
事实上,力帆汽车销量下滑的情况在2019年就已显现,其12月销量为402辆,下滑幅度超88%;11月销量为73辆,下滑幅度98%。就全年来看,力帆汽车2019年燃油车累计销量为22,536辆,下滑幅度达75.52%;新能源车销量3,091辆,下滑幅度达69.49%。
此外,2019年力帆汽车曾多次被爆出“工厂半停工”、“拖欠工资”的情况。力帆股份在《2019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就亏损原因也明确表示“公司资金紧张、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不能给经销商持续供货”。
身负数百起诉讼案,加之业务不佳、资金紧张,力帆汽车还能坚持多久?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半数车企2019年业绩预悲 长安预亏超24亿上汽预减百亿
眼下,A股上市公司2019年业绩预告披露逐渐步入尾声。截至2月5日,我们统计的14家A股上市车企中,已有10家发布业绩预告。
其中,业绩预悲的整车企业达7家(4家预亏、3家预减),业绩预喜的仅3家。
具体来看,除江铃汽车(000550.SZ)、江淮汽车(600418.SH)和*ST海马(000572.SZ)净利预喜外,去年被传出破产谣言的众泰汽车(000980.SZ)和力帆股份(601777.SH)飞出“黑天鹅”,分别预亏超60亿元和49亿元。
此外,长安汽车(000625.SZ)预计巨额亏损超24亿元,一汽夏利预亏超12亿元。而昔日“赚钱大户”上汽集团(600104.SH)2019年净利亦预减百亿。
1、2月车市降幅或在两成以上
事实上,销量下滑、净利“降”字当头……上市车企当前遭遇,只是整体车市的缩影。
2019年,中国车市在28年高速增长后连续第二年现负增长,同比下滑幅度甚至超过2018年。
不过,去年的触底让业内对今年抱以反弹回暖的期望。中汽协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2531万辆,同比下滑2%;全国乘联会则预计,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增长1%。
而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上月20日亦曾称,今年汽车产销形势应该好于去年。估计今明两年将是汽车企稳筑底的关键时期,今年的产销规模总体上大概能够维持在2500万辆左右。
与此同时,多家券商机构纷纷看好今年的车市表现。
万和证券上月指出,汽车行业政策稳定预期加强,预计2020年产销稳中向好。“政策企稳有助于修复产业链盈利能力;特斯拉、Aions等存量爆款有望进一步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传统车厂(大众、ABB等)大量纯电车型在2020年推出,有望带动忠诚客户的购买欲望。”
然而,期待的回暖还未至,车市在2020年开头前两个月,便遭遇了来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击”。据我们采访各大车企获悉,目前包括广汽、江淮、海马、力帆等绝大多数厂家和经销商都延迟复工或开张。
“这次疫情的冲击对车市属于雪上加霜,导致刚刚回暖的车市又受到一定影响。预计今年1、2月车市下滑的幅度可能在20%以上。”崔东树对我们表示。
不过,在崔东树看来,危中有机,中国家庭私车消费基数低,潜力大。“虽然前两月车市销量会较差,但行业会克服困难,更多的挖掘车市机遇,推动首购群体购车的热情进一步提升,推动车市2020年前低中高后强的走势还是有机会的。”崔东树说道。
事实上,疫情对汽车市场的影响或只是暂时,而来自新四化转型升级压力、存量市场困局等因素仍是车企亟需应对的。
“2019年包括国六实施等一些列政策等因素客观上拉升了汽车销量,是厂家和经销商牺牲了利润换取的。“郎学红对我们表示,终端让利和厂家的价格补贴是不可持续的,2020年已经很难再有大力度的促销和以价换量,这些因素都决定了2020年汽车市场下行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力帆股份股票行情:深陷策划泥潭
重庆银行业针对力帆成立“债委会”近日,有重庆银行业人士透露,重庆市银行业针对力帆成立了债委会,此次债委会的成立由重庆银行牵头,多家银行参与,估计去年就已成立。力帆股份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力帆成立债委会是属实的。债委会成立背后,是力帆汽车惨淡的销量,以及高筑的债台。力帆股份9月发布的2019年公司债券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期末的银行贷款127.82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为104.86亿元。此外,有25家银行为力帆股份提供授信,授信总额度共计125.66亿元,未使用额度仅剩4.5亿元。力帆股份9月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9月,力帆汽车销售传统汽车399辆,新能源汽车360辆,9月总销量仅759辆。前三季度累计销售传统汽车22032辆、新能源汽车2035辆,分别同比下降72.25%和65.67%。
㈥ 6亿股份遭冻结、资金链濒危,力帆如何面对行业洗牌
力帆,这个曾经的摩托车行业的巨头,在行业更迭当中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结果陷入到了如今的尴尬境地。
力帆所持股份97.28%被冻结
7月17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相关单位发来的《股权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上海金融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获悉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轮候冻结。
目前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620,642,65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7.24%。此次股份被轮候冻结后,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计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股份数量为615,772,656股,占其持股总数的97.28%,占公司总股本的45.96%。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大家对汽车的品质要求更高,这时候不论是外资品牌还是国内品牌企业,他们都在积极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对汽车进行升级换代,比如国内的吉利、长安、长城、广汽等车企都频繁的对车型进行更新换代,所以他们的市场份额也是越来越大,并成为了国内企业的主流品牌。
反观力帆,从2003年开始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技术投入不够,品质跟不上时代,在售部分车型换代周期长,技术老旧,甚至连营销也是毫无新意,推广力度也很小,目前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有力帆这个汽车品牌,品牌认知度低,品质没保障这要消费者怎么掏口袋?
所以力帆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其实从他们选择的经营思路那天开始就注定了这一天会迟早到来。毕竟中国消费者也不傻,在价位差不多的其概况下,哪怕多出几万块钱很多人仍然会选择质量有保障, 车型好,有一定品牌的汽车,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力帆这种边沿品牌车企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难。
而想要摆脱目前生存困局,力帆必须改变经营思路,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对汽车的研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更新车型,同时进一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但是这些过程需要时间,因为任何一个品牌的行成都不是短期可以达到,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检验。但是按照目前力帆的财务状况来看,想要实现这些经营上的转变我觉得很难,除非他们引进有较大实力的财阀进行重组。
㈦ 又一家车企凉凉“欠债未还”的力帆汽车面临破产清算
今年车市竞争加剧,弱小车企陆续陷入经营困境中。力帆汽车就是其中的一家。
7月9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包括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全资子公司,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风险。
狗血的是,前段时间吉利汽车被曝出有意接盘力帆汽车,力帆股份因此大涨,趁机割了一波韭菜。随后吉利控股新闻发言人杨学良表示并没有此事。
大咖点评
今年车市的分化非常明显,众泰、力帆等经营不善的企业相继陷入困境,车市已经出现了洗牌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一年亏损近50亿,2月产销量均为0,力帆汽车熬的下去吗
3月12日晚间,力帆汽车发布2月产销快报。快报显示,今年2月力帆传统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为0辆,同比下滑100%;1-2月传统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43辆和55辆,同比下滑98.54%和99.47%。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均为15辆,同比分别下滑95.38%和96.74%。
为了缓解债务压力,力帆股份曾变卖乘用车生产基地,在2018年的时候又将旗下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资质的子公司出售给车和家。在汽车业务方面,力帆汽车已经在市场边缘徘徊。如果在车市恢复正常后无法步入正轨,力帆汽车估计离退出赛场也不远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力帆日子难!股票更名“*ST力帆”,存在破产/退市风险
[汽车之家?行业]?力帆集团目前的日子并不好过,破产/退市风险如影随形。8月24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于日前收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决定书》,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请已获法院裁定受理。根据规定,力帆股份股票于2020年8月25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力帆”,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如果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不符合《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裁定书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当前货币资金4300万元,到期债务11.96亿元,其他财产流动性差、无法变现,依法应予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产原因,如不及时拯救,会给债权人、股东、员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书还提到,力帆股份公司从事汽车及摩通行业多年,拥有较为齐备的生产资质和成熟的生产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销售渠道众多,具备重整价值,其拟通过股权重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运营重组的方式实现重整,该重整预案具有可行性。
编辑点评:
近来,围绕力帆股份的负面消息不断,销量下滑、债务/诉讼缠身、经销商维权让力帆的经营现状堪忧。当国内多数车企的经营回到正轨,不断提振销量、推出新品时,力帆仍未从危机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产的边缘。下一步究竟是破局还是破产,是力帆时刻在面临的问题。(文/汽车之家才丽媛)
㈩ 遭遇破产风险 力帆股份10家子公司被申请司法重整
中国网汽车7月10日讯记者今日获悉,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包括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全资子公司,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并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也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提到,子公司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力帆汽车发动机、无线绿洲、移峰能源现阶段生产经营均不正常。债权人的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公告中表示,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如果不符合《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此外,力帆股份表示,在法院受理审查案件期间,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对力帆乘用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的重整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若法院裁定以上全资子公司进入重整,公司将依法行使股东权利,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并促使全资子公司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在平衡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与各方共同论证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案,同时将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实现重整工作的顺利推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