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是谁买单
上市公司IPO,是把股票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再卖给机构和散户,这两个过程对应一级市场和和二级市场。
中国过去是审批制,人为压抑供给端,所以投资银行处于证监会打工仔的位置,但是ipo利润也高。未来变成市场化的注册制,风险就会凸显出来。很可能造市不成功,在二级市场的卖价不能覆盖一级市场的买价。
⑵ 公司上市发行股票,股民买股票。那股民的钱那去了
一句话:钱主要是投资者(包括股民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互相流通,有时也和公司互相流通;但是因为公司也有股份,他们的股份的价值也会水涨船高。
⑶ 把公司搞上市所发行的股票是由什么来购买呢
1.资本大众化
股票上市后,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认购公司股份,公司则可将部分股份转售给这些投资者,再将得到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这就分散了公司的风险。
2.提高股票的变现力
股票上市后便于投资者购买,自然提高了股票的流动性和变现力。
3.便于筹措新资金
股票上市必须经有关机构审查标准并接受相应的管理,执行各种信息披露和股票上市的规定,这就大大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公司的信赖,使之乐于购买公司的股票。同时,由于一般人认为上市公司实力雄厚,也便于公司采用其他方式(如负债)筹措资金。
4.提高公司知名度
上市公司为社会所知,并被认为经营优良,会带来良好声誉,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扩大销售量。
5.便于确定公司价值
股票上市后,公司股价有市价可循,便于确定公司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公司财富最大化。
优点
无论就走完上市过程还是成为上市公司,上市都具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获取资金、赢得声望、价值重估和流向所有者的财富转移。上市的首要优点包括:
获取资金
上市最明显的优点就在于获取资金。非上市公司通常资金有限,也就意味着他们为维持自身运营提供资金的资源有限。
需要筹资的公司能够通过上市获得大量的资金。通过公开发售股票(股权),一家公司能募集到可用于多种目的的资金,包括增长和扩张、清偿债务、市场营销、研究和发展,以及公司并购。
不仅如此,公司一旦上市,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权再融资或定向增发(PIPE)再次从公开市场募集到更多资金。
形象和声望
上市可以帮助公司获得声望和国际信任度。伴随公司上市的宣传效应对于其产品和服务的营销非常有效。而且,受到更多的关注常常会促进新的商业或战略联盟的形成,吸引潜在的合伙人和合并对象。从私人公司向上市公司的转变还会增进公司的国际形象,并为顾客和供货商提供与公司长期合作的信心。一个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将在中国国内获得显著的品牌认同。
价值重估
上市公司的估值往往比私人企业高。上市会立刻给股东带来流动性,从而提高了公司的价值(注意,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和公司治理的要求也有助于提高其估值)。例如,当中国工商银行尚未上市时,高盛买下其一部分股权的成本是工行账面价值的1.22倍。当工行上市后,其股票市值达到了账面价值的2.23倍,公司的估值几乎翻了一番!
流动性增强
私人公司的所有权通常不具备流动性而且很难出售,对小股东而言更是如此。上市为公司的股票创造了一个流动性远好于私人企业股权的公开市场。投资者、机构、建立者和所有者的股权都获得了流动性,股权的买卖变得更加方便了。
尽管流动性可以提升公司的价值,但是这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注册权、锁定限制和持有期等。例如,典型的经营者和建立者会面对各种限制,不允许他们在公司上市后的若干个月内将股权兑现。流动性还为公司将增发股份卖给投资者进行再融资提供了更大的机会,帮助公司的负责人排除个人担保,为投资者或所有者提供了退出战略、投资组合多样性和资产配置灵活性。
薪酬和人力资本
上市公司可以使用股票和股票期权来吸引并留住有才干的员工。股票持有权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并阻止员工离开公司而成为竞争者。如去年上市的阿里巴巴、巨人网络等中国企业,因员工持股而创造了数千名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还有数名亿万富翁。
公司治理
决定上市的私人公司需要重新审查其管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内部规范和程序的建立以及对公司治理标准的坚持最终会使公司管理更好、更加成功。执行内部控制并坚持严格的公司治理标准的公司将获得更高的估值。
合并及收购
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和估值一旦建立,就具备了通过交易股票来收购其它公司的优势。通过股票收购相对其它的途径更为方便和便宜。由于具备了回公开市场进行再融资的能力,上市公司为现金收购提供资金支持的能力也更强。上市也使其它公司更容易注意到本公司,并对与本公司的潜在的整合和战略关系进行评估。
退出战略和财富转移
公司股票所处的公开市场也为最初的投资者和所有者提供了流动性和退出战略。上市也使人们在心理上更容易认同公司在财务上的成功,这无疑是个额外的好处。上市可以增加公司的股票持有者的个人净资产。即使上市公司的持股人不立刻兑现,能够公开交易的股票也可以用作贷款抵押。
缺点
上市带来的优势是巨大而深远的,但也必须考虑上市的重大不利因素和上市成本。这些缺点包括:
专有信息的披露
公司抵制上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上市需要披露公司运营和政策中的专有信息。公司的财务信息可以从公开途径获取,有可能给竞争者带来知己知彼的战略优势。因此,必须建立确保公司专有信息保密性的相关机制。
失去保密性
公司的上市过程包含了对公司和业务历史的大量的“尽职调查”。这需要对公司的所有商业交易进行彻底的分析,包括私人契约和承诺,以及诸如营业执照、许可和税务等的规章事务。不仅如此,监管可能还会要求对公司的环保历史和对环保条例和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复查。违反这些标准的公司不仅会因此遭到处罚,而且还可能被禁止进行融资。
披露和受托责任
上市公司必须不断的向所在交易所和各种监管部门提交报告。在美国,上市公司不仅要向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报告,而且还要遵守证券法的相关条款以及全美证券交易者协会的交易指南。
盈利压力和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上市公司的股东有权参与管理层的选举,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取代公司的建立者。即使不出现这种情况,上市公司也会受制于董事会的监督,而董事会出于股东的利益可能会改变建立者的原定战略方向或否决其决定。
上市和其它开销
在海外上市的努力花销巨大。公司将上市筹集所得资金的12%-15%用于上市进程的直接开销是很平常的。上市过程占用了管理层的大量时间并可能会打断正常的业务进程。而且,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树立良好的公司法人形象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上述压力会致使公司需要把钱用于履行社会责任和其它公益行为,而当公司是私营企业时这些都不是必要的。
管理责任
公司高管、其管理层以及相关群体都对上市过程及公告文件中的误导性陈述或遗漏负有责任。而且,管理层可能还会由于违反受信责任、自我交易等罪名遭到股东的法律诉讼,无论这些罪名是否成立。
⑷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会不会没人买如果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没人买,或者买的人很少,那些发行的股票怎么办
上市公司股价是根据当时行业的平均市盈率进行定价的,因为他是根据行业的平均市盈率进行的定价,又是新上市的公司(达到上市要求的新公司赢利水平一般都比较高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新股是不愁人要的。
08年确实出现过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的情况,不过那种情况只有在大熊市才会出现。
公司发行股票都会找一些基金合作的,至于基金经理有没有从中得到好处,这个就不好讲了呀,大家明白就好,这也是大熊市为什么能有股票发行的原因。
⑸ 上市公司IPO,那上市后股民买股票的现金流哪去了
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我很久,但后来学了会计和公司融资之后,才真相大白:
首先,你要弄清公司为什么要上市,一般公司上市就是为了融资到更多资金来扩大以后的业务,所以公司IPO之后,一般会扩大股本.
第二,股民的申购新股的时候,也就是在一级市场,如果股民申购中签的话,他的资金就打到公司去,做为公司的实收资本,这就是公司所融到的资金.这笔资金的使用也受到公司章程的制约,不可以随便挪用的.
第三,等到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之后,股票之间的进进出出,只是在不同的股东之间来回,跟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了,但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时候股票的涨跌也是在各个不同的股东之间,有的股东赚了,有的股东就必定赔(前提是在一个周期之内).这就是说二级市场的股票涨跌已经跟IPO时融的资金没有关系了.
还有,二级市场上股价的涨跌并不是股民完全根据对股票分红的预期进行的.买股票就买公司的未来,如果这个公司的前景好,未来收益被人看好,这样就有可能分红利,送红股,如果很多投资都和机构都是这么想的,买这个公司股票的人就多了,造成了供小于求,股价就必然上涨.
以上是我的一点见解,希望你能够理解.
⑹ 上市公司股票是不是发行之后就会被全部持有,股票价格经过相互买卖后形成涨跌的市场价格
1、上市公司成功发行并上市后,分为流通股和限售股两大部分,流通股马上流通并可以进行交易,限售股有一定的持股期限,到期后方可逐步解禁流通。价格涨跌的形成是有市场的供需决定的。
2、新股发行有卖不完的可能,但一般是会由承销商全部买入发不出去的部分。新股的发行是采取事先寻价,然后定价,所以不存在无人买的情况!
⑺ 关于股票发行,股票一发行成功,上市公司就把钱全拿走了
不是的。
一个公司融资上市发行后,那么,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就由股民或者机构就可以由持有者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有人卖,有人买,,只有人买没人卖那是买不到的,这中间流动的资金跟上市公司没有关系。但是公司的经营情况会直接影响人对股票价值的判断。如果上市公司经营不善,持有人觉得手中的股票价值不应该那么高,就会抛出手中的股票,相反就会买进,这只是一种理性的说法,实际市场上充满了各种炒作。
⑻ 公司上市时发行的那部分股票原先属于谁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涉及两个过程:公开发行股票及股票上市。
公开发行股票是增发的概念。
股票在交易所上市后,网上发行的股票即可在交易所交易;而发行股票前的股东所持有的股票则会有限售期的规定或承诺,限售期结束方可在交易所交易。
⑼ 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后如果有人把他的大部分股票买了是不是那个人就是他们公司的最大股东了。
你说的一点没错,但是你买的话要人家卖给你才行,如果现有大股东有51%股份,但是他不卖,那你就算把其余49%股份收齐了也成不了控股股东。楼上说的限售股也没错,但是过了限售期,理论上你是可以买这些股份的,关键还是人家要卖给你,但要是价格要是太高了,到了人家愿意以高价卖给你的程度,你买下来反而不一定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