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上市公司股票最小流通比例
扩展阅读
生物制剂股票代码 2025-07-11 12:26:27
民众金融科技股票股东 2025-07-11 12:09:26

上市公司股票最小流通比例

发布时间: 2021-09-25 14:55:54

A. 流通比例是什么意思

你好,个股流通比例:上市公司的总股本由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组成,其流通比例是指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比如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为1亿股,其流通股为8000万股,则其流通比例=80000000/100000000×100%=80%。
其中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发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没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份,非流通股俗称“大小非”,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上市公司的流通比例越大,说明个股在二级市场上可交易的股票越多,限售股较少,股价越能反应公司的真实价值,反之,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较多,在二级市场上可交易的股票数量较少,股价难以反应公司真实价值,同时,当这部分限售股解禁时,会转换成流通股,从而提高个股流通比例。

B. 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有没有一个规定上市流通股票的比例,即有没有限制多少比例的限售股

没有规定的流通比例,为保护公开发行的流通股利益,其余的股份会有一个禁售期! 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大盘趋势向好,积极做多,耐心持有; 投资中国美好的未来,分享经济发展的快乐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满意请采纳

C. 为什么有的股票 流通比例 为74%而流通股本和总股本的比例却是100%啊

自由流通比例=自由流通量/总股本
自由流通量
为反映市场中实际可交易股份的股价变动情况,沪深300指数剔除了上市公司股本中的不流通股份,以及由于战略持股性质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基本不流通的股份,剩下的股本部分称为自由流通股本,也即自由流通量。

公司发行在外的A股总股本中,限售期内的限售股份和以下六类股份属于基本不流通的股份:

(1)公司创建者、家族、高级管理者长期持有的股份

(2)国有股

(3)战略投资者持股

(4)冻结股份

(5)受限的员工持股

(6)交叉持股

上市公司公告明确的限售股份和上述六类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超过5%的股份,都被视为非自由流通股本。
在以往的指数计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权利进行场内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这样无论是公司发起人、国有股还是战略投资者的股份,一旦获得流通权,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但是最新公布的沪深300指数编制方案中对自由流通股作出了定义:自由流通比例是指公司总股本中剔除以下基本不流通的股份后的股本比例: ①公司创建者、家族和高级管理者长期持有的股份; ②国有股;③战略投资者持股;④冻结股份;⑤受限的员工持股;⑥交叉持股等。
根据上述定义,国有股、发起人股等许多股份即使在获得流通权以后仍然不计入指数,这样在股改基本完成和新股发行全流通的背景下,这一规定对未来的指数计算将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对宝钢股份(600019),在2008 年8 月19 日以后,目前宝钢集团持有的137.2 亿股股份(目前宝钢股份的流通股份为47.3 亿股)将全部可以上市流通,按照原来的计算方法,这部分股份将计入指数,但按照最新的自由流通股定义,这部分股份将不计入指数。再如中国银行(601988)在上市三年后,目前中央汇金持有的1713.25 亿股股份(目前中国银行的流通股份为43.31 亿股)将全部可以上市流通,按照原来的计算方法,这部分股份将计入指数,但按照最新的自由流通股定义,这部分股份将不计入指数。很显然,对于流通股的不同定义,在许多原来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相继可以上市的情况下,对其在指数中的权重的影响极大。
按照原有的处理方法,成份股控股股东的股份限售期到期后,其权重会有较大变化,而超级大盘股的控股股东的股份限售期到期后,其对指数的影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新的自由流通股定义将减小这种变化。
问题在于如果有权流通的国有股、创始人股在市场上抛售时是否对成份股的权重进行修正等没有明确的说法。此外指数编制方案对于交叉持股没有给出明确定义(按一般理解,是指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持股),因此很可能意味着今后中证指数公司对于部分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D. 上市公司股票,是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大好,还是小好

现在很多股票都是全流通了,这样说吧,全流通的股票没有面临非流通股解禁的风险,股票本身就是要资金来冲击的。你的问题就已经明了吧?但是关键还得看个股的提材以级板块。现在很多全流通的,也还在低位盘整

E. 上市公司最少要持有多少限售股

上市公司没有限售股的持有数量限制。
其数量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时,原国有股、法人股的比例大的就多一些。
所谓限售购是股权分置改革时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限售股都在逐渐流通。
股权分置改革就是把以前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变成流通股,但为了减少大量的股份集中上市给股市带来冲击,所以对这部分股份上市时间有所限制。是以该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时计算,按照1年可流通5%;2年可流通10%;3年可全部流通来限售。

F. 请问上市公司流通股占多少比例

上市发行至少25%,后来流通股随着解禁会逐渐增加。创业板是这样

G. 股票的流通比例是什么

股票的流通比例,是指股份公司可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发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没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份。流通股本是一句很有中国特色的股市术语,外国的股票从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总股本就等于流通股本;而中国的股票上市,在未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前,(个人或集体或国家)法人股是不允许上市流通的,只有部份发行的股票可在二级市场流通,这部份就是所谓的流通股本,2005年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过去的法人股也慢慢可以开始在二级市场流通,但却是有数量和时间限制,这就是限售流通股,因为监管部门担心一下子那么多的股票上市,必然会导致资金承接不住而崩盘。慢慢的,中国股市将实现真正的全流通,总股本也就等于流通股了。 在以往的指数计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权利进行场内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这样无论是公司发起人、国有股还是战略投资者的股份,一旦获得流通权,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非流通股俗称"大小非",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的,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一年以后也不是大规模的抛售,而是有限度的抛售一小部分,为的是不对二级市场造成大的冲击。而相对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反之叫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的,在股改后两年以上方可流通,因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一般不会抛)。
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

流通股的比例越大,股价越能反应公司的真实价值,也就是我们现在追求的所谓全流通。

流通股的比例越小,说明大、小非的持股越多,股价难以反应公司真实价值。一方面如果股价偏低,大非凭借绝对控股地位,可以实施资产注入,以获得更多股权。另一方面,如果股价偏高,潜在的抛售压力就大,一旦获得流通权,大小非极可能在二级市场抛售,以兑现获利。

H. 香港上市公司发行股份的最低比例是多少

主板上市公司的最低公众持股量须为5,000万港元及已发行股本的25%,如果发行人的市值超逾100亿港元,则该比例可由联交所酌情降低至不少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