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公司股票投资财务核算
扩展阅读
京晶科技股票百度 2025-08-18 04:43:32

公司股票投资财务核算

发布时间: 2022-04-23 22:32:52

⑴ 财务会计:长期股权投资中,什么时候用成本法,什么时候用权益法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投资单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采用成本法。

一、适用范围不同:

成本法: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二、核算不同:

投资单位采用成本法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需要根据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

处理技巧

正常情况下,投资企业的投资生效后取得的投资回报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二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而这两项获益数额往往并不一致,成本法核算的总规则是:

当某项投资使得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出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部分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以前留存收益积累的无偿分享,应视为该项投资代价的减少,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即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在以后年度再进一步进行初始成本冲减额的补充登记或转回。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⑵ 请教各位高手:关于股票的会计核算。

我国企业以股票薪酬作为激励公司员工的手段的时间较短,尤其是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等新兴的股票薪酬制度采用的时间只有几年。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颁布专门的准则,同时股票期权会计在我国是一个完全新的概念,学术界很少有人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一些已经进行了股票期权试点的单位,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比较随意,有的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总体上来讲。目前企业对发放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三时点会计处理方法

采用三时点记账法的企业认为,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一般要经历三个时点:即股票期权授予日、行权日、到期日,特殊情况下还存在股票期权失效日,例如员工因终止与公司的雇佣关系而导致手中的股票期权失效等。具体办法如下:

(一)股票期权授予日的会计处理

采用三时点记账法的企业认为由于在授予日公司只是与员工达成了未来以特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合约,并没有发生股票与认购款项所有权的实际转移,因此只是相应地产生或有认股款(按约定的行权价格与期权数量计算)与或有股本(按股票面值与期权数量计算)。由于《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7条规定“企业不应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因此采用三时点记账法的企业认为:股票期权在授予日不应该在公司财务报表中予以反映,该事项只能在备查账中予以披露。以享有股票期权的人员姓名开设明细账,借记“或有认股款”科目,贷记“或有股本”或有认股款与或有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入“资本公积——股票期权溢价准备”科目。

(二)行权日的会计处理

在行权日,由于企业和期权持有人之间将发生股票与现金的交换,授予日备查账中的或有认股款将成为现实的现金流入,或有股本也成为企业现实的股本,两者之间的差额即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中反映。实际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同时在备查账中相应冲销以前披露的或有认股款。

(三)到期日及失效日的会计处理

若期权有效期内股票价格持续低于行权价格,期权持有人不会对股票期权行权,则应当在备查账中将原披露的尚未冲销的或有认股款以及或有股本予以全部冲销。其账务处理为:

借:或有股本

资本公积——股票期权溢价准备

贷:或有认股款

失效日的会计处理方式和到期日员工未行权的会计处理方式相同。

三时点记账法下对股票期权计划分为授予日、行权日和到期日这三个重要时点入账,同时由于该办法将股票期权的相关事项在备查账中予以披露,而不是视为或有事项在财务报表中入账,因此,符合现行会计准则,其科学性强于或有事项记账法。

但是三时点记账法从总体的账务处理原则来讲并没有突破或有事项记账法,其最主要的缺陷体现为:

(1)三时点记账法不能反映股票期权计划的薪酬费用,从而使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利润项目高估,而记录并合理分摊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是期权会计的核心。

(2)三时点记账法的有些会计处理办法与我国《公司法》和证监会的某些规定不相符合,例如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回购股票应以市价为准,而在三时点记账法中实际上是以行权价记录入账。

二、将股票期权视为或有事项进行核算

我国试点企业实行的股票期权一般是行权价、期权数量和行权日期等要素在颁布股票期权计划时都已经明确,因此,很多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企业在授予日即按照行权价格确认一项债权(如记作长期应收款等),同时确认一项所有者权益(如记作预计股本等);期权持有人实际行权以后,将债权转为现金等,同时将预计股本转为股本;如果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将股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支付给期权持有人,则作为企业的费用处理。从上述记账方式来看,其实质是将企业发放的股票期权视为一种或有债权,其处理方式比较简便,但也是最不可取的一种账务处理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和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相似,只是设置的会计科目有所不同而已。

虽然这种将股票期权视为或有事项进行账务处理的模式操作比较简便,但存在明显的缺陷:这是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或有事项》一章的相关精神不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第7条,“企业不应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因此上述会计处理方式在授予日将企业发行的股票期权视为一项或有债权,其记账原则与现行会计准则相冲

⑶ 长期股权投资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对其他企业进行的长期持有的,通过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达到控制或者能对被投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用以分散自身风险的,为企业自身带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投资。(也就是企业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票)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又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账务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入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二、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三、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需要计提减值且不允许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准备


四、股利分发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五、处置时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即:处置收益=实际取得的价款-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银行存款等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贷或借)投资收益


权益法下,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注意】长期股权投资计算应该区分权益法还是成本法。

扩展文件; 《会计账务资料大全》

⑷ 公司购买股票如何做账

购买股票时,应进行的账务处理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按其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按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购买股票时,公司应该做如下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4)公司股票投资财务核算扩展阅读:

区别不同

⑴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的区别主要在于:

①持有的期限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着眼于长期。

②目的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着眼于控制或重大影响,金融资产着眼于出售获利;

③长期股权投资除存在活跃市场价格外还包括没有活跃市场价格的权益投资,金融资产均为存在活跃市场价格或相对固定报价。

⑵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转换可能。

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定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故长期股权投资不会被分类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⑸ 如何对股权投资做财务处理

“股权投资”的概念是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和剩余资金的再投资,股权投资业务越来越频繁,股权投资的处理也日益重要,与之相关的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不可忽视。 一、投资收益确认的处理 1:会计处理 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取得收益和处置收益都确认为投资收益,而短期投资收益确认仅限于处置收益,持有期间取得收益冲减投资成本。根据投资企业对投资企业是否拥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方法可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不同会计核算方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确认标准分别是:采用成本法时,投资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该数额的部分,冲减投资成本;采用权益法时,投资企业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额确认当期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投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冲减投资账面价值。会计制度确认股权投资收益时间根据权责发生制。 2:税务处理 税法将持有期间取得收益放在股权投资所得中核算,将处置收益放在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中处理。股权投资所得即股息性所得,是指企业通过股权投资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分配取得股息、红利性质的投资收益。股权转让所得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除另有规定外,不论企业会计账务对投资采取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只要被投资企业实际作利润分配处理,投资方企业就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 二、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 1:会计处理 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企业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确认为股权投资差额,即股权投资差额=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投资持股比例,股权投资差额应按投资准则规定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投资损益。 2:税务处理 税法规定纳税人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三、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 1:会计处理 会计制度、投资准则规定,对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要定期计提减值准备金,并计入当期投资损益。 2:税务处理 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各项资产成本的确定遵循历史成本原则,不允许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 四、企业以部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处理 1:会计处理 企业以非货币资产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如涉及补价,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股权长期投资的初始成本: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税费和补价,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税务处理 税法规定,企业以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投资企业接受非货币性资产,可按经评估确认后的价值确定有关资产的成本。

⑹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及如何选择

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1.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于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2.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于成本法核算。

3.对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重大影响的联营企业适用于权益法。

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采用权益法时,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投资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⑺ 如何看股票的财务分析

如何看股票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财务分析的方法与分析工具众多,具体应用应根据分析者的目的而定。最经常用到的还是围绕财务指标进行单指标、多指标综合分析、再加上借用一些参照值(如预算、目标等),运用一些分析方法(比率、趋势、结构、因素等)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直观、人性化的格式(报表、图文报告等)展现给用户。

⑻ 长期股权投资转让如何进行财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转让账务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 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人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 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 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因此,你公司持有95%的股权并能控制子公司,你公司按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处置时应将出售所得价款与该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会计分录 如下:借:银行存款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四 条规定,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 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第五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 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第九条规定,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加上直接相关税费减去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⑼ 公司购买股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您好.56551.由于我这几天有事.所以才看到您的留言.不好意思.关于您所提的两个问题.现做回答如下: 1.一般来说从税法的角度来看如果企业在持有短期股票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是不用缴纳任何税的.只有当企业处置了短期股票时所获得的收益税法才认定为是企业实际获得的收益,才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从会计的角度来说.按企业会计制度来核算的话企业对于短期股票投资一般来说在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是不做投资收益的,而是冲减短期投资的成本.但是如果采用新企业会计准则来核算的话,那么在会计核算上就要将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列入投资收益中.但是在税法上仍然对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不缴任何税. 2.应收股利是一个一级的会计科目.并且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中也有它一项.另外请您注意.投资收益和应收股利它们都是一级会计科目.应收股利是资产类科目.投资收益是损益类科目.二者在性质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应收股利不是投资收益的二级科目.另外当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股利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这个账务处理是按企业会计制度和老的投资准则来做的): 借:应收股利 贷:短期投资 当企业实际收到时应做如下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如果采用新企业会计准则来核算的话则: 宣告时: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请您注意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