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恒大转售广汇股份股票
扩展阅读
股票新股申购22个交易日 2025-08-14 11:08:02
钴镍三元电池股票代码 2025-08-14 11:06:32

恒大转售广汇股份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4-26 18:20:51

⑴ 恒大148亿元卖出所持广汇集团全部股权,曾称可助汽车发展

在成为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三年后,恒大集团决定将所持股权全部卖出。

11月1日,广汇能源公告,2020年11月1日,恒大集团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实际控制人孙广信签署关于目标公司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的股权转让协议书,恒大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广汇集团40.964%的股权以总价148.5亿元出售给申能集团,交易完成后,申能集团成为广汇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恒大集团不再持有广汇集团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恒大此前的预想,入股广汇集团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广汇集团展开全面战略合作,推动恒大在汽车销售、能源、地产及物流等领域的发展。

而此次接手股权的买方为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87年,1996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是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申能集团作为上海市重大能源基础设施的国资投资建设主体,依据市政府能源发展规划进行市场化运作,主要从事电力、城市燃气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是保障上海市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主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恒大缺钱造车“买卖”难做148亿清空广汇股份

11月1日,广汇集团(600256.SH)发布公告称,恒大集团(03333.HK)将其持有的广汇集团40.964%股权转让给上海申能集团(600642.SH),转让总金额为人民币148.5亿元。上海申能将替代恒大成为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

另外,恒大汽车正在与海通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腾讯、滴滴出行、红杉资本等向恒大汽车投资35亿元,支持新能源车研发。造车或许恒大玩儿的并不是很溜,但许老板玩儿资本游戏的手段却不得不服。

不管是赚3亿也好,赔10亿也罢,对恒大来说或许都不算啥。“买买买”之后的恒大或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原来造车远不是简单的“买卖”就能出产品这样简单。也许,对豪横的许老板来说,造车就是“一时兴起玩儿玩儿”,资本市场玩的溜才是关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汽车大观|恒大汽车 下一个乐视

作者?|张媛媛

来源?|汽车大观

乐视因造车而亡,恒大是否会步乐视的后尘?

2014年,乐视鼎盛之时,贾跃亭信誓旦旦宣布将打造超级汽车,赶超特斯拉,建立乐视生态链。

为实现弯道超车,许家印不仅通过“买买买”的方式搭建起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还曾高调宣布与来自奔驰、宝马、保时捷、兰博基尼等顶级汽车大师成立了“恒大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专家委员会”,为“恒驰”全系列车型提供造型设计。

回想一下,这与得势时期的贾跃亭重金邀请宝马、奔驰、通用、劳斯莱斯、宾利、奥迪、法拉利、特斯拉等行业精英,组建起世界级研发团队,研发FF91,有何不同?

此外,在今年8月的中期业绩会上,恒大集团表示,正在快速筹建恒驰汽车展示体验、销售、维保售后服务三大中心,其中包括36个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销售中心、3000个自营及授权维保售后服务中心。

这与进入中国市场后迫不及待扩张的广汽菲克又有何不同?

而且从2018年年底广汽菲克经销商抗议,业绩至今没有回暖迹象的教训来看,恒大汽车此举很难说不会重蹈广汽菲克的覆辙。

许家印曾放出豪言,“3到5年成为全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距离2018年6月,恒大健康更名恒大汽车,已经过去两年半的时间,留给许家印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148亿出售广汇集团四成股权,恒大为降负债率无奈“清仓”

2020年11月1日,就在全民开始清空购物车的时候,恒大也进行了一波“清仓”。入股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简称广汇集团)两年后,恒大又售出了它所持有的全部股票。

中国恒大(3333.HK)于当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将其持有的广汇集团40.964%的股权转让给上海申能集团,总价为148.5亿元。

恒大集团对此表示,此举有助于公司聚焦核心业务,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广汇集团是A股上市公司广汇汽车(600297)的控股股东。

2018年9月21日,恒大集团以“收购+增资”方式投资广汇集团,总投资金额144.9亿元,其中股权对价66.8亿元,增资金额78.1亿元。

作为广汇集团支柱产业的广汇汽车是中国排名第一的乘用车经销商,中国经销商中最大的二手车交易代理商。

就在此次入股三个月前,恒大宣布了入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计划,并立下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股权抛售所收获的148.5亿元相较于两年前投入的144.9亿元也仅涨了3.6亿元,考虑到财务成本,对于恒大来说,这桩并不赚钱的买卖更多是无奈之举。

因为,财大气粗的恒大集团这时候也有点缺钱。目前,恒大集团正在想方设法降低负债率,从而满足监管层面对房企的融资要求。

恒大此前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业绩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上半年营收收入45.1亿元,亏损达24.6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了23.82%。与此同时,恒大集团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了86%。

此前,恒大向外界透露了自己降低负债的计划,2020年到2022年,每年还债1500亿元,3年后达到4500亿元,再加上恒大今年有望实现8000亿元的销售额,此举或为其三年的降负债计划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清仓后所获得的资金也将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及量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从财报中也不难看出恒大汽车“买买买”的造车理念让企业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报告期内,仅占上半年总营收收入不到2%的汽车板块亏损达12.7亿元,超过总亏损的一半。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恒大集团还计划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投资150亿元以及100亿元。

本身负债已高,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恒大集团也转向了外部融资这一途径。9月18日,恒大汽车发布了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公告。有消息称,目前,恒大汽车第一期上市辅导已经完成。而就在上市消息公布的三天前,恒大汽车刚宣布了融资40亿港元,引入了云锋基金、红杉资本、腾讯控股以及滴滴等战略投资者。

目前,恒大汽车于八月初公布的六款恒驰车型还未实现量产,新车最快也要等2021年下半年才陆续开始量产。

在母公司自身乏力的情况下,对于恒大汽车来说,寻求外部融资渠道势在必行。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恒大出售广汇集团的股权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造车新势力自建销售端的做法改变了它最初的设想。

就在今年八月,恒大表示已经在加速布局销售渠道及售后网络。目前,恒大正筹建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个维保修售后服务中心,涵盖了全国所有主要城市的核心商圈、汽车商圈、社区及城市周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恒大汽车为什么可以上市

随着汽车厂商新动力队伍的逐步壮大,也有几喜几忧。近日,恒大宣布出售资产,再次将PPT制造商恒大汽车引入公众视野。8月10日晚,中国恒大(03333.HK)宣布正在与几家潜在的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接洽出售部分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恒大新能源汽车(00708.HK)和恒大地产集团(06666.HK)的部分权益。此前一天,恒大发布半年盈利预警,预测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48亿元,同比增长近96%。虽然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扩张,这需要在固定资产、设备、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投资,但恒大汽车从2018年到2020年每年都在亏损,三年累计亏损近136亿元。

恒大集团总裁刘永灼在《恒大2020半年度业绩报告》上表示,恒大产品将于2021年上半年试产,2021年下半年量产,2025年产销量将达到100万台。很明显,恒大有意将恒大汽车上架,但不确定明年能否如期生产。报道还称,多家国有资产和民营企业正与恒大讨论收购在香港上市的恒大股份的事宜。我始终相信,无论是资金运作还是真正的资金短缺,也许时间会告诉我们所有的答案。就汽车工业而言,初期投资如同无底洞。

⑹ 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恒大授出2.9亿份购股权,明年新车下线!

有钱真的能为所欲为?恒大告诉你,是的没错,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就在前几天,恒达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向若干董事及集团若干雇员授出合计2.988亿份购股权,相当于恒大汽车已发行股本约3.39%。

至于能不能卖掉那么多车,还真的看最终成品咋样了,只要不是发布范冰冰,量产罗玉凤,恒大完成自己的全球汽车梦还是希望的,毕竟特斯拉只用四辆车就把大哥丰田挤下去成了市值最高的车企,所以,梦想,还是要有的,能不能实现西安放一边,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奇瑞换路虎!

截止目前,除了恒大汽车外,吉利汽车港股和东风集团港股都在回归A股科创板的进程中,另外在造车新势力中,哪吒汽车、天际汽车、爱驰汽车、威马汽车也在谋划登陆科创板,届时,将很有可能打破国内理想蔚来小鹏三家造车新势力独霸江山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恒大新能源汽车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2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刘俊,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不含汽车发动机制造);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汽车充电模块销售;汽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环保技术咨询、交流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节能技术咨询、交流服务;汽车零配件零售;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等等。

据悉,恒大在2018年初,启动战略调整,透露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迹象。同年2月,恒大注册成立睿驰智能汽车(广州)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恒大智能汽车。9月,恒大入股汽车经销商广汇汽车。

2019年,恒大汽车加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恒大陆续收购国能汽车、上海卡耐新能源等公司,在多地布局整车、电池、电机等产研基地,与多家全球零部件公司合作,形成“生产+技术+销售”全产业链闭环。

虽然恒大在日前转让其持有的广汇汽车全部股权,但自建销售渠道的计划,将补齐“销售”环节。

目前,恒大已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其主营业务。

(7)恒大转售广汇股份股票扩展阅读:

恒大汽车发布恒驰车标

11月10日,恒大新能源正式发布了恒驰车标,采用咆哮的雄狮作为主体设计,其寓意着“保护蓝天,决胜红海,东方雄狮,傲视全球”。值得一提的,恒大集团计划在2025年将恒大新能源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恒驰车标采用盾徽的造型设计,主体为一头咆哮的狮子,前掌下是类似地球的造型,其中狮子采用金色设计,留白为蓝色,而地球为红色。

此外,盾徽车标底部为恒驰的中文和英文标识,均采用黑色字体。据悉,恒驰车标寓意着“保护蓝天,决胜红海,东方雄狮,傲视全球”。

⑻ 恒大转让所持广汇集团股份 获利148亿现金

(文/彭科峰)在叫嚣着要在科创板上市的同时,恒大也在忙着四处找钱。11月1日,广汇能源发布公告称,恒大集团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实际控制人孙广信签署关于目标公司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的股权转让协议书,恒大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广汇集团40.964%的股权以总价148.5亿元出售给申能集团。

据介绍,这笔交易完成后,申能集团成为广汇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恒大集团将不再持有广汇集团股权。此前,恒大集团曾经表示,入股广汇集团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广汇集团展开全面战略合作,推动恒大在汽车销售、能源、地产及物流等领域的发展。但显然,计划不如变化快,恒大还是最终选择和广汇集团和平分手。

据了解,此次接手股权的买方为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987年,1996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是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从民企转投国企,这对广汇集团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⑼ 恒大转让广汇股权回笼资金 专家建议与汽车经销商保持合作

恒大为回笼资金,降低负债率,转让持有的广汇集团全部股权。

日前,中国恒大(3333.HK)宣布以148.5亿元的总价,全资子公司恒大集团向申能集团转让其持有的广汇集团40.964%股权,这是恒大集团持有的广汇集团全部股权。

易车研究院分析师周丽君表示,恒大汽车自建销售渠道模式,应该会类似宝能汽车,动作效率较快。但对于能否大规模售车,他认为有待商榷,”这取决于品牌力、产品力等”。

白毅阳认为,恒大汽车自建销售渠道后,可能会影响其产品出货率,导致盈亏平衡点向后推。

自建4S店需要完成选址、开店装修、人员培训、服务流程制定等多个方面,这要花费大量时间筹备,而且大规模铺设网络渠道亦是考验。

据相关知情人透露,恒大汽车三大中心计划目前尚未正式落地。

恒大汽车首款产品计划明年上半年启动试生产,下半年陆续实现量产。

恒大汽车欲借鉴特斯拉,采用直营体验店的模式,白毅阳认为,还需等恒驰产品上市后的市场反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⑽ 恒大148.5亿元卖出所持广汇集团全部股权,买方是何来头

来源:汽车金融帮(ID:carfclub)

在成为广汇集团第二大股东三年后,恒大集团决定将所持股权全部卖出。

11月1日,广汇能源(600256.SH)公告,2020年11月1日,恒大集团与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实际控制人孙广信签署关于目标公司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的股权转让协议书。

恒大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广汇集团40.964%的股权以总价148.5亿元出售给申能集团,交易完成后,申能集团成为广汇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恒大集团不再持有广汇集团股权。

申能集团作为上海市重大能源基础设施的国资投资建设主体,依据市政府能源发展规划进行市场化运作,主要从事电力、城市燃气等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是保障上海市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主体。

此外,申能集团还从事金融企业股权的投资与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9年末,申能集团拥有申能股份、上海燃气等14家一级控股子公司。

同时,作为发起人股东,申能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持有中国太保、东方证券、海通证券、上海电气、光大银行等上市公司股权,为东方证券第一大股东。

基本形成“电气并举、产融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发展成为一家涉足电力、燃气、金融、线缆、能源服务与贸易等领域的综合性能源企业集团。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