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收购后上市公司商誉巨大是什么意思
商誉形成的原因
在并购过程中,产生商誉是因为并购者比被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多付出的成本,或者说是比被并购公司的股票的公允价值多付的成本,为什么商家会付出比公允价值更高的成本,有的甚至是巨额成本呢?首先,一个公司立足一个行业若干年,一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行业渠道、营销策略、品牌效应以及公司信誉、专利技术和客户群,这些都是没有办法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用精确的数字衡量出的。收购企业之所以看中了被并购企业,一定是看中了该企业潜在的发展潜力,比如未来创造收益的能力,尤其是当期望收购被并购企业的公司不止一家的时候,这时候众收购公司竞相标的价格,往往反应出企业对于该被并购公司有着自己的专业评估。换个角度说,商誉也就是收购公司对于被并购公司将来发展前景的评估价值。
商誉被确认为资产的原因
商誉主要分为:购买商誉和内部自创商誉。购买商誉又分为正商誉和负商誉,并确认为资本,而内部自创商誉则不确认为资本。被并购企业的商誉值的评估实际上是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然而,企业对现有资源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作出的报告,为决策者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远远弥补了估计上的不精确性所造成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创造能力的竞争,作为核算这部分能力的价值的商誉,对于衡量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从而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因此有理由相信商誉确认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会远远弥补其估计的不精确性。因此,商誉应该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验证了本文的判断。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报告的商誉资产价值与股价之间是相关的,并且在商誉已经摊销5年之后仍然相关。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显示:报告了商誉价值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比率比较低。也就是说,帐面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商誉的确认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有价值。因此,商誉资产应该被确认。
会计分期的本身就隐含了会计核算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不确定性是会计实务随时都在面临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可以预期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与物理寿命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进一步减弱,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出可靠的估计将会更为困难,但是固定资产却不会因为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而不计提折旧,那么商誉也没有理由因为计量问题而不予确认。
⑵ 一个1000多亿的上市公司商誉规模是1亿多什么意思
就是有商誉的市值,就是他的信誉
⑶ 股票商誉是什么意思能具体说说吗
商誉通常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能够获得高于正常投资回报率的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中,被收购企业的投资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上市公司的商誉可以在年度报告中进行核对。投资股票,许多人会检查上市公司的商誉。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经营不好,它的商誉就特别好。这一次,我们买卖这只股票的时候要特别谨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可能会更大。
公司a的商誉与净资产之比越大,商誉减值的概率越高。当比率大于30%时,应注意商誉减值的风险。商誉减值是指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没有预期利润,需要重新评估价值,需要扣除高估部分,扣除部分的资产要从a公司的净利润中扣除,扣除后,公司可能已经支付了股利,扣除后,股息条件无法满足。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所有者权益减少了,所以这是个坏消息。收回商誉会导致股价下降。
⑷ 商誉规模25.25亿什么意思
商誉就是你们公司并购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经过评估机构评估总资产是10亿,可是你们公司出价15亿。原因是他们公司有什么什么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你们公司并购多出5亿万就应该记录在财务报表商誉这一栏。就形成了商誉!
⑸ 股市里面的商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如何产生的呢
前几年市场谈论商誉较少,但在18年底大部分公司开始大规模的计提商誉,在19年市场上很多上市公司也发布商誉减值公告,为什么早几年中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商誉减值情况,在这几年的突然出现爆发式增长。下面我们重点讲解下商誉到底是什么,上市公司是如何产生的商誉,为什么目前上市商誉减值占比较多。
那我们上述讲到大部分公司在牛市14-15年完成收购,那三年之后,那就是18-19年,所以我们发现在最近一两年大量公司出现商誉减值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一旦净利润大幅度的减少后,造成了公司股价的下行。
总结:商誉是由于溢价收购所造成,溢价收购必须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那商誉就自然形成,所以大家在面对上市公司之前出现过高溢价收购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商誉一栏中资金规模较大的,要注意后期的商誉减值的风险。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⑹ 商誉规模10亿什么意思
商誉规模10亿的意思是指商誉减值规模为10亿元。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可以刻画为商业信誉的规模是商誉规模
如果说一个地方的商业信誉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之下,也就相当于这个公司或者是一个商业圈里面的商业信誉比较好一些,以至于它们的规模比较大一些,如果说一个地方的商誉的规模比较小一些,也就相当于这个地方是不怎么讲究商业的信誉的。
⑺ 股票商誉是什么意思
1、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是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企业比较,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2、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3、股票商誉其实它指的就是商誉减值测试。这个测试一般是在年底进行,但是如果你持有的股票可能存在商誉的时候,那么你就要小心了。万一你买入的股票忽然年底时要计提大额的商誉,那么一切看似美好的业绩就有可能都是假象。
(7)股票上市公司商誉规模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商誉能为企业创造间接的经济效益。它之所以作为一项资产具有价值,正是因为它的这种效益性特征。它是企业收益水平与按社会平均收益率计算的差额的资本化价格。
人们通常是采用资本化率把企业超额收益还原求得商誉价格的,而资本化率实际上又是投资(投入资本)报酬率,企业超额收益经过还原所得的就是创造这种超额收益的资本额。
所以,应把商誉的价格看作为资本化价格。商誉的值有正值,但当企业亏损时,或企业收益水平低于本行业平均获利水平时,商誉也可有负值。
二、在国内,公司收购资产时支付对价与标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举个简单的例子,B公司收购A企业,A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亿,但是B公司花了5亿买了A,那么就需要确认5-2=3亿的商誉。
商誉的评估是资产评估的一种。商誉的评估方法取决于对商誉含义的理解,商誉价值量的大小是通过企业的股票收益水平来体现的,而它又属于集合性、附着性强的一种无形资产,只能采取整体的方法进行计算,而不能像其他可确指的无形资产那样单项进行计算。商誉的整体评估可采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和割差法。
三、我国会计准则也规定,商誉只有在并购时才入账,平时不反应、不确认、不揭示,对自创商誉没有做出更明确的规定。
商誉的特点:
(1)商誉对企业整体的依附性
(2)商誉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3)商誉的不可确定性
(4)商誉的内涵式动态变化的
(5)商誉有可能是负值(即负商誉)
⑻ 股票商誉怎么看
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买股票、持股的时候都是需要认真看商誉的,比如说买入的股票在年底计提大额的商誉,那么企业公布的业绩可能都是假象,企业有可能是负资产的状态。大家可以在企业年报、半年报、季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里面找非流动资产,上市公司的商誉就在其中。
同时分析商誉的风险,还要从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来看。也就是说公司业绩表现确实优异,那么商誉的问题就不需要太过担心。而运营情况不佳,商誉又高的股票那就要注意了。
拓展资料: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普通股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现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进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司决策参与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股东大会,并有建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东权利。
(2)利润分配权。普通股股东有权从公司利润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赢利状况及其分配政策决定。普通股股东必须在优先股股东取得固定股息之后才有权享受股息分配权。
(3)优先认股权。如果公司需要扩张而增发普通股股票时,现有普通股股东有权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购买一定数量的新发行股票,从而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有比例。
(4)剩余资产分配权。当公司破产或清算时,若公司的资产在偿还欠债后还有剩余,其剩余部分按先优先股股东、后普通股股东的顺序进行分配。
优先股
优先股相对于普通股。优先股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1)优先分配权。在公司分配利润时,拥有优先股票的股东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东,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额的股利,即优先股的股利是相对固定的。
(2)优先求偿权。若公司清算,分配剩余财产时,优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注:当公司决定连续几年不分配股利时,优先股股东可以进入股东大会来表达他们的意见,保护他们自己的权利。
⑼ 上市公司商誉是什么
这个是我们财务处理上逐步接受,并量化的一个子项。
公司在建立、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商业信誉,形成了商誉。
上下游合作伙伴愿意以更优惠的价格提供商品或劳务,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公司的商品或劳务;合作伙伴愿意与公司建立更牢固的合作关系,愿意在合作中共同分享经营成果。
这种氛围的形成,就使得公司具有了超越刚刚创建的同等规模公司的优势,将这种优势进行量化,就是一个时点上的评估价值,它就是商誉。
商誉是变化的,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阶段性评估。
商誉高的企业,在融资的规模、成本、方式上都能获得更多优惠,得到发展的先机,占据更多优势。
所以,商誉高的企业,更注意维护企业形象,注重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上市公司商誉就是品牌溢价,有的是自身初始的,有的是中途收购的,都属于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在“注意力经济”的当下,影响不逊于实物资产,维护好,运用好商誉已经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