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广西德福特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中国平安股票历年转股 2025-07-23 07:15:19
中国核建股票历史价格 2025-07-23 06:46:26

广西德福特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5-15 21:52:15

⑴ 聚焦“呼吸安全”,车企战疫各显真招

编辑:秦方辉

新冠疫情之下,随着近日各地企业的陆续返工,做好防护措施显然非常必要。口罩作为个人防护的必需品,其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尤其是能过滤95%飞沫核等颗粒物的N95口罩,早已变成“一罩难求“的抢手货。

相比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亚迪,广汽集团从未涉足口罩设备生产,但它步调也不慢,早在2月6日就有高层领导到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快裕达调研,了解口罩生产设备的制造、组装和调试技术。2月11日,广汽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已开始进行安装和调试,预计2月22日将完成12台设备的自制,2月底完成30台设备的安装。

当然,口罩生产不是企业的单打独斗,政府支持更是少不了。据了解,在上汽通用五菱提出生产计划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也开通了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保证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

同时,这几家车企负责人均表示,口罩生产的安排并不会影响到自身车辆的生产,多家车企也将会在2月17日前后正式恢复工厂供应。

大“疫”当前,唯有万众一心。

国家有难之时,企业能及时进行生产转型,确实也体现出了一个成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而此次“非常时期”车企特殊的高效转型,也是汽车产业作为“大工业”优势的缩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抗疫丨上汽通用五菱/广汽转线生产口罩,比亚迪拟定生产消毒液

据天眼查显示,2月5日,比亚迪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发生了变更,新增了消毒液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而这也意味着消毒液产品的生产已被提上日程,相信再过不久,“比亚迪牌”的消毒液也将成为车企驰援疫情的又一“硬核”外援。

堂哥点评

疫情当前,人人出力。驰援疫情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为疫情地区供给最紧急的物资需求。而此次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比亚迪所作出的举措均是如此,它们所生产的紧急物资,不仅能给疫情地区提供补给,同时也给我们对抗疫情增添了信心,助力中国尽快渡过难关,走向正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⑶ 2月汽车出行大事件:车企拯救口罩危机;宁德时代牵手特斯拉

[亿欧导读]?2020年2月,车企转产拯救口罩危机;蔚来官宣落户合肥,项目计划融资超百亿元;宁德时代官宣“牵手”特斯拉;计划融资200亿扩大电池项目产能

宁德时代官宣“牵手”特斯拉;计划融资200亿扩大电池项目产能

2月3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与特斯拉以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下合称:特斯拉)签订《ProctionPricingAgreement(China)》协议。上述协议中约定,宁德时代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供货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2月28日,宁德时代计划通过私募融资200亿元人民币(约合28.5亿美元),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项目建设、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以提升盈利空间。宁德时代在提交给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表示,此次融资将帮助公司扩大其在福建、江苏和四川的电池工厂的产能,预计将新增锂电池产能超52GWh,以及一个储能研究项目。

高德地图联合交管部门在上海、重庆等上线“入境登记”功能

2月6日,高德地图联合交管部门在上海、重庆、郑州、苏州上线“入境登记”功能。春节返程用户可通过高德地图在线完成健康信息登记,从而减少返程过程在疫情检查站的停留和等待时间。

Uber2019年财报发布,全年亏损超85亿美元

2月7日,Uber发布了该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Uber营收40.69亿美元,同比增长36.82%,优于分析师预期40.6亿美元;净亏损10.9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扩大24.83%,小于市场此前预期。

在2019年里,Uber营收141.47亿美元,同比增长25.53%;调整后的净收入为128.97亿美元,同比增长25.25%。值得一提的是,Uber全年净亏损更是超过85亿美元。

LyftQ4营收10.171亿美元创新高,亏损持续扩大,股价跌超10%

2月12日,美国打车平台Lyft公布了201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在第四季度,Lyft营收为10.171亿美元,同比增长52%,创下该公司史上单季度营收最高纪录,并超出分析师普遍预期的9.84亿美元;净亏损3.560亿美元,同比增长43%。从2019年全年数据来看,Lyft全年营收36亿美元,同比增长68%,同样创下该公司史上最高纪录,超出市场预期;全年净亏损26亿美元,与2018年净亏损9亿美元相比,同比扩大近3倍。

网络Apollo获IATF16949认证,加速自动驾驶量产进程

2月24日,Apollo宣布近日已获得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符合性证书,这是汽车行业内最具权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由国际知名标准认证机构T?VNORD北德颁发。与此同时,Apollo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质量管理中心中国分公司(VDAQMCChina)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作为质量管理委员会中国区(QMAChina)特邀中国企业嘉宾参与行业闭门会议。

驭势科技获新一轮融资,博世再加码中国自动驾驶

2月26日,驭势科技宣布在B轮融资中获得博世战略投资。同期投资的还有深创投(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中金资本、厦门七匹狼节能环保基金和重庆两江服务业基金等VC、PE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驭势科技称,2020年将持续开放融资,为公司发展引入更多支持者。

小马智行获丰田4亿美元投资,估值超30亿美元

2月26日,小马智行(Pony.ai)宣布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将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的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据了解,小马智行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总融资额近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高估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瓜子二手车和毛豆新车母公司车好多集团宣布降薪

2月28日,瓜子二手车的母公司车好多集团发布了2020年2月和3月份的降薪方案,集团VP层:M6及以上全序列降薪50%;集团总监层:P9M4、P10M5全序列降薪40%;集团岗位:P序列、M序列降薪30%,补偿假期13天。

编辑:张宇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从造车到产口罩,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是如何在短期内做到的

在口罩灭菌16小时,解析库挥发灭菌气体两周之后,符合相关标准的口罩才能正式进入市场。因此,即便是当下立即投产医用口罩,第一批出厂的产品也要等到半个月之后,这也就是医用口罩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所在。

口罩生产的另一个瓶颈在于医用资质和原材料供应。医用外科口罩需要的原材料包括无纺布、熔喷布、滤材、环氧乙烷灭菌、纸塑包装材料、耳带等,原材料准时供应和人员到位是决定目前产能恢复率的重要因素。

据最新消息显示,德福特已经成立了一家新的医疗机械公司,目前也完成了相关的资质认证。未来该厂将成为一家长期生产口罩等相关医疗设备的专业厂家。

对于德福特来说,有了场地设备,剩下缺的就是人手了。为此上汽通用五菱特意调派了车间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品控的相关工程师,再加上生产员工共计92人。与此同时,德福特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临时工85人,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写在最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汽车行业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颇多,有些可以转产口罩,同时车企在质量管控等方面有条件也具有优势。

我们看到,凭借全球布局及采购优势,借助自身在生产管理、市场协同、技术输出等方面的能力,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们打通了原材料采购、设备制造、产品生产等全产业链,快速发挥优势,从源头增加物资的生产供应,补充抗疫物资产能。

值得点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20万只五菱牌口罩下线!别急,比亚迪牌消毒液正在路上

最近几周的热搜榜上,接近一半的话题都是口罩!口罩也俨然成为了2020年开年以来最重要的物资,有钱也买不到的无奈愣是把广大民众折腾成了行为艺术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⑹ 疫情来袭,各大车企如何支持战疫

车企在这次疫情中有哪些动作去支持防控疫情的呢?当然捐钱捐物资是最常见了,大家从各个渠道都能获取这些信息。但也有些车企做贡献的同时也玩出了花样。

目前口罩和消毒水等等都是紧缺的物资,所以有些车企甚至玩了一把跨界。这些物资买不到了,咱就自己工厂造。最典型的就是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亚迪,咱们来说说。

之前吉利就曾向疫区捐赠了150辆嘉际,所以首批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将会安装在这150台嘉际上面。经历这次疫情,大概率会将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功能需求推向一个新高度。以后大家买车可能就不光要求豪华配置、超大空间,还希望有一套空气净化系统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呢,希望尽快度过这次难关,大家都保重,保护好自己就是做贡献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⑺ 有一天口罩不再难买,别忘了这些车企

[亿欧导读]?要口罩吗?汽车牌的!

文丨何奇

编辑丨郝秋慧/张嫣

一罩难求。

“我捐助的第一批3万只口罩是自己背回来的。”1月28日,正在泰国办事的谭杰托朋友在当地买到3万只口罩后,便定了次日凌晨四点的回国航班。

远在印度的林涵加入了当地志愿者团队,四处筹集口罩、防护服等物资。2月2日印度时间凌晨三点,308箱物资从孟买搭乘国航飞往北京。那一刻林涵哭了,过去一段时间日夜颠倒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数以万亿的海外捐赠者中,谭杰和林涵只是其中一份子。海关总署2月12日发布数据称,1月24日(除夕)至2月11日,全国海关共验放进口疫情防控物资8.7亿件,其中捐赠物资共计1.47亿件,包括口罩1.08亿只、防护服239万件、护目镜65万副,价值超5亿元。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消息,截止到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94%,特别是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口罩,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28%,但国内口罩供应仍然有巨大缺口。

随后,不少汽车企业开始跨界进行口罩生产。

在上汽通用五菱的10W级无尘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一批特殊的战疫物质——“五菱牌口罩”。2月底,上汽通用五菱的日产量将到到370万,共有12条联合生产线,11条自建生产线。

从提出想法到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上汽通用五菱仅用了不到5天时间。2月14日,已生产下线的前100万只“五菱牌口罩”在现场正式交付,同时,上汽通用五菱对外宣布口罩只赠不卖。包装盒上写着:“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不仅是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也开始投入到口罩生产中。而未来,这些汽车企业联合生产的口罩,或许将达到全国二分之一的产能。

当口罩不再难买,“拐点”也已到来。

口罩“危机”

“戴着口罩去排队,口罩没买到,还损失了一个口罩。”网上的段子却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为了买个口罩,我们得先去社区居委会登记预约,拿到凭证,才能到指定药店购买。有时去晚了,口罩就没了。”家在上海的张洋叹了口气,他尽量减少外出,采购全家生活用品的频次至少在两天以上。现在的他倒是期待上班,因为有口罩可以领。

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表示,复工企业要配备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职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随着企业陆续复工,疫情防控进一步升级,“一罩难求”成了企业们头疼的事情。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我国近年来就业人数稳定在7.7亿左右。按照极端条件来计算,口罩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一只的消耗量,则每天的需求量至少在7.7亿只左右。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口罩最大产能为每天2000多万只,N95医用防护口罩每天的产能仅有约60万只。

2月10日,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表示,全国22个省份最新数据显示,口罩企业复工率已超过76%。这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仍是杯水车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由于疫情暴发过于突然,口罩行业上中下游生产商处于半休状态,加上中国人口基数大等,短期内口罩将会供不应求。“即便是企业拿出全部库存,加班加点投入生产,也未必能满足市场需求。”

口罩都去哪了?

虽然人民需要口罩,但汽车牌口罩不一定能买到。

比亚迪的一位高管在朋友圈里表示:电话被“打爆”了。近日,网上有不少“拼单购买比亚迪口罩”的链接在传播,还有信息称,比亚迪口罩起售数量为100万只,2月17日发货。

比亚迪不得不第一时间进行辟谣,称首批紧缺物资将定向捐赠给特定人群,如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的司机以及志愿者、机场及空乘人员等群体。后续将结合情况,才会考虑对外平价供应。

按照投产速度,比亚迪的首批口罩将在2月17日量产出货,投入一线使用保守估计要到月底。

“五菱生产的口罩将被统一调配。”上汽通用五菱内部人士表示,口罩属于战略物资储备,一部分将交给柳州市政府统一调配,用于支援防疫一线,另一部分将会陆续赠送给防疫一线奋斗者、上下游产业链等合作伙伴。

除夕当天,工信部向国内几大汽车制造厂下达紧急生产负压救护车的任务后,华晨集团、北汽福田、上汽大通、江铃福特等12家企业便加强定制负压救护车的生产制造。上汽大通将原本需要一个月的生产研发和制造工期缩短至10天,和疫情抢夺宝贵时间、支援一线。

据亿欧汽车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3日,包括整车制造厂、汽车经销商、后市场及零部件企业在内的汽车领域企业累计近70家出手相助抗疫。

加大内产,鼓励多渠道进口,政府部门双管齐下解决口罩等防疫物资不足问题。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副司长陈达表示,政府也在积极鼓励多渠道进口,推动相关企业加大采购力度,捐赠进口口罩免征关税,协调做好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捐赠口罩入境以后的转运工作,支持相关企业使用货运包机的方式将进口口罩运至国内。

近日,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负责人表示,2月底,中国将日产各类口罩近1.8亿只,加上进口的防护物资,将很大程度上缓解供求紧张的局面。

尾声

“希望这场战疫快点结束,这样我能早日回到工作岗位。”身在疫区,在家已隔离24天的李芳希望早日回到上海,这份期盼也是每一位国人的心声。

有足够的口罩和防护设备,是回到上海并且正常上班的前提。

“汽车人”们在努力,社会各界都在努力。

海关总署2月12日发布数据,从1月24日至2月11日,全国海关共验放进口疫情防控物资8.7亿件,包括口罩7.3亿只、防护服741万件、护目镜154万副、消毒物品153万件、药品222万件、医疗器械134万件,价值28.4亿元。

口罩再紧俏,总有不再稀缺的一天。到那时候,希望每个人都还记得为此付出过的人们。

编辑:郝秋慧/张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⑻ 500万口罩/天,17日量产出货,这次我们需要为比亚迪们点赞!

一天前,我们刚发布到了比亚迪将“转产”消毒液产品和口罩,就又得到最新的消息,比亚迪的消毒液和口罩将在9天后量产出货,至2月底口罩产能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

口罩短缺、消毒液紧张!具备条件的车企不等不靠不添乱,立即发动自己的生产能力,为疫情防治为平稳市民的因担心而引起的过度抢购、储备口罩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这次紧急的转产口罩、消毒液体现了身在市场寒冬中的汽车企业的坚韧和善良,在疫情面前本身就承担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爆发出巨大的善意和战斗力,我们应该为这份善意和战斗力点赞,为这些坚韧的车企点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⑼ 比亚迪牌消毒液,五菱牌口罩,传祺义诊,大众中国CEO公开呼吁…

“无论时值顺境抑或当下这般艰难时刻,我们都是人民的、大众的汽车企业。”——近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就疫情个人发出公开呼吁。

01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这一点丝毫不用怀疑。

一场意想不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正在考验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产业,也考验着中国口罩的生产能力。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这一点丝毫不用怀疑。

赛迪顾问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产值达到102.35亿元。折算下来是,平均每天生产1300多万只。

前几天,工信部部长带队调研的时候表示过,“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这里说的是最高峰值,所以年产量50亿只应该靠谱的。

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这50亿只口罩,是包含了普通纱布口罩、日用防护性口罩、工业防尘口罩等全部类型在内的。其实很多都没有防菌效果。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