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谁了解关于3M这个公司的详细情况
3M公司概述
3M公司创建于1902年,总部设在美国明苏达州的圣保罗市,是世界著名的产品多元化跨国企业。
3M公司素以勇于创新、产品繁多著称于世,在其百多年历史中开发了60,000多种高品质产品。现代社会中,世界上有50%的人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3M公司的产品。
3M公司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产品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年营业额逾196亿美元。作为世界500强的企业之一,3M公司在2003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表现50强之一,并连续两年入选《财富》杂志“最受赞赏的在华企业”之一。
3M中国有限公司—21年记实
· 成立
3M中国有限公司于1984年在上海注册成立,是中国第一家在经济特区之外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也是上海市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至今已有21年。
· 规模
3M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3亿美元。目前3M公司在中国已建立了11家公司,5个生产基地,19个办事处、1个研发中心和3个技术中心,员工达3,200人。
3M公司的办事处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杭州、南京、苏州、沈阳、成都、武汉、福州、深圳、青岛、重庆、西安、昆明、大连、乌鲁木齐、郑州等19个城市。
· 业务&服务市场
3M中国的业务部划分为七个业务组,为工业产品事业部;安保及防护事业部;医疗产品事业部;标识、交通与运输事业部;电子、电力及通讯事业部;光学产品事业部;文教及家庭用品市场事业部。
3M在中国服务的市场领域广泛,包括:工业、交通运输、电子通讯、安防、商业、医疗及个人护理、电子、电气、建筑、文教及消费等各种领域,3M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市场领域的客户的需求。
· 品牌
3MTM、Post-it® (报事贴® )、ScotchgardTM ( 思高洁® )、NomadTM(朗美®)、ScotchTM ( 思高® )、ThinsulateTM(新雪丽®)等
制造基地
3M目前在中国共有5个制造基地,分别位于上海(4)和苏州地区(1)。
3M在上海、天津、深圳三个城市设有物流中心,2005年上海将建成3M中国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
本土研发
1994年起,3M公司相继在上海、北京、广州及苏州等地建立了1家研发中心和3家技术服务中心, 总投资近六千万元。。
3M致力于本地化产品的研发;为中国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协助相关部委建立技术规范;并负责与当地科研机构共同研发高科技项目。
2005年8月, 3M建立新的中国研发中心, 总投资为4000万美元。
『贰』 新公司成立如何分配股份和员工股份奖励
目前的股份结构不用变化,仍然按照各出资人的出资比例分配。或者说原始出资人的持股比例按出资比例分配。
然后由公司股东会做出一个决议,授予需要被激励的核心员工一定的股票认购权利。第一,股票认购价格等于原始股东的认股价格,比如说一元钱一股;第二,根据重要程度授予不同的员工不同数量的股份;第三,一定要达到一定的业绩条件之后,这些员工才能真正获得股份,比如每年净利润XXXX万元,或者每年净利润增长百分之XX。
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他们有以原始价格获得股票的权利,有奔头,有干劲;第二,他们要努力才能获得这些股票,所以,他们会更加努力。这是两全其美的方案。要是万一业绩达不到因此而得不到股票,他们也不会埋怨股东。
『叁』 如何运用股权奖励员工
尽量别这样做。未必起到激励作用。首先你确保未来十年公司经营非常好。持续性增长。只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
『肆』 员工可持有公司股票的企业有哪些
1.员工持有股的公司有哪些:华为,万科,海尔,京瓷,国药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等。员工持股计划ESOP属于长期激励的一种,是通过全员持股的方式最大化员工的主人翁感及组织承诺。员工持股计划兴起于50年代的美国(其中又以福特公司为代表)。员工持股计划(简称ESOP)是指通过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权而使其获得激励的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涉及到所有权的变化,因此合理的公正的价值评估对于计划的双方员工和企业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国外,实施ESOP资金主要的来源渠道是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在我国现在的情况下,仍然以员工自有资金为主,企业提供部分低息借款。
2.员工持股和股权奖励区别:员工i持股计划并不需要公司实现业绩目标就能实现,而股权激励需要业绩达标才能获得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涉及面范围广,所有员工都可以是持股对象,而股权激励对象只涉及董监高和核心技术人员;员工持股计划买卖股票是免税的,而股权激励涉及的股票买卖是要纳税的。
拓展资料:
1. 员工持股是什么形式从什么方面来看:
(1)是一种新型股权形式,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或者全部股权。上市公司进行员工持股计划,势必会从二级市场上回购一部分股票,把这一部分股票作为激励奖励,派发给员工,这在短期内能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并不能长期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2)从员工持股的来源上看,员工绝大多数是以低于市场价格获得公司的股票,有些甚至是无偿方式购买该公司的股票,相对于那些以市场价格购买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有更多的亏损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股票的健康发展。利好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投资者在对一只股票进行分析时,不应只对单一的因素进行分析,还需结合其它的因素进行分析。比如,上市公司的业绩、银行利率、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等等。当一家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进行员工持股计划,并不会刺激该公司的股票大幅上升。
『伍』 公司奖励员工股票一般怎么发
一般采用企业增发股票的方式进行发放。
一般分为授权日、行权日、禁售期,禁售期后就可以卖股票。
业绩股票激励是股权激励的一种典型模式,指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到年末时达到预定的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
业绩股票的流通变现通常有时间和数量限制。激励对象在以后的若干年内经业绩考核通过后可以获准兑现规定比例的业绩股票,如果未能通过业绩考核或出现有损公司的行为、非正常离任等情况,则其未兑现部分的业绩股票将被取消。
『陆』 3M企业是什么
3M公司是座落在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首府圣保罗市的一个巨型企业,不仅在财务上创下令人羡慕的纪录,最重要的是它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文化的管理哲学,借助于这套管理文化和管理哲学,公司在创新产品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M在这方面的卓越表现,绝非偶然。在这套企业价值观的指引下,公司所采取的多元产品的发展策略,使这个巨型企业在创新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3M公司1980年的营业额高达61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500家大企业第51位,可以说是顶呱呱的“巨型企业”:迄今3M总共已经发明了5万钟新产品,几乎平均每年推出100种以上的产品,拥有40个产品部门,而且每年会有新的产品部门成立。60亿美元的营业额,3M的税后纯利润就高达6.78亿美元,位居“财星”100大排行榜第5名,仅次于索喜奥石油(Solilo)、柯达(Kodak)、IBM以及美国家用产品公司(American Home Procts)。
二、3M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
(一)培育热衷奉献的企业精神和“创新斗士”
3M公司企业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公司所推行的热衷奉献的企业精神和培育“创新斗士”的企业战略,在这种企业理念的指引下,大力开展多元化经营策略,它所从事的行业很多,其中以胶带与其相关产品(包括透明胶带Scotch Tape)为最大,占其营业部额的17%,其他营业项目包括印刷系统、研磨剂、粘胶、建筑材料、化学制品、保护药、摄影产品、印刷产品、录音器材、电用制品、保健药品等。尽管实施了多元化战略,3M公司主要还是被化学工程师所驾驭,以发展上漆与砌合工业技术为重心,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只会开发普通毫无特色的产品。财星杂志指出,3M公司在过去两年中推出的新产品包括:用于游泳保护的防晒乳液、加速外科医生缝合伤口的特殊缝合器、不需加入昂贵的银元素的特制平版胶卷、以及可以抑制杂草生长的药剂等。
3M公司在实施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培育中,极力培育员工一个重要的观念,即“热衷、奉献”的企业精神,公司决策层指出,培育热衷奉献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从事任何工作所必须的,就拿新产品开发来说,没有热衷奉献的企业精神,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功。财星杂志对于这种观念曾作评论如下:“最令3M感到欣慰的是,公司每个人在开发新产品时,或是把别人没有信心的产品成功地推入市场时,或想出如何大量生产降低成本时,都能把产品当作自己的事业一样来处理,而且上司多半都放手让他们这样做。”3M公司非常重视建设“创新斗士”的支援系统,公司管理人员成为创新者的“保护者”。由于公司的创新传统由来已久,主管本身必然经历过发明新产品的过程,如作风怪异、不按牌理出牌、曾遭受封杀、热衷埋头苦干于某项发明工作,也许曾在那儿对着自己心爱的发明熬了十年以上。但是如今,身为主管,坐阵在那儿,负责保护年轻一辈的“创新斗士”,使他们免于公司职员冒然的干扰,适时把这些干扰者赶出“创新斗士”的避难巢。在3M公司,主管为了保护年轻的“创新斗士”,往往会来上一堂企业文化教育课,在鼓励创新者的同时,批评干扰者,为创新者开辟创新的通路、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船长那穷饶舌,不到舌头流血是不会罢休的。”这是海军用来形容年轻军宫第一次引航指挥大船进入港口的情形;但是在3M公司,则是用来形容主管把开发新产品的重要任务,交给年轻一辈的苦口婆心过程。在3M公司,“斗士主管”并非是“顶头上司”,而是雇来利用他的耐心与技术,负责培养新生代的创新斗士。“创新产品小组”(new ventureteam),是3M公司支援系统的基本单位。这种创新专案小组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由各种专业人才全力共同参与的无限期任务;全是自愿者;具有相当的自主权。
一个创新小组的成员至少要包括技术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营销人员、业务人员或财务人员,而且全部都是专职的。3M公司的决策层明白,在这种制度下,有些成员也许不能立刻派上用场,而造成人才浪费的现象。例如,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大概只需用1/3的生产制造人员,但是3M公司似乎愿意付出这种代价,好让工作人员专心一致、热衷投入工作。他们的观点是,唯有指派专任工作,才能促使员工全力以赴,专注于一项任务之中。3M另一个刺激员工效忠奉献的方法是,让创新小组的成员完全由自愿者来组成。一位3M主管表示:“小组的成员都是招募而来的,公司绝不硬性指派。这其中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假定我是个营销人员,被指派去评估技术人员的构想,在大多数的公司里,通常我只请他把所有缺点都挑出来。然后说这个构想很糟,我就能苟然脱身了事。……可是如我是自愿参加小组工作的话,这种事就不可能发生了。”最后,3M公司还特别保证,创新小组具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与工作保障。公司规定,在新产品发表会以前,小组成员不得解散。麻省理工学院研究3M公司有20年之久的罗勃斯(Edward Roberts)指出,3M公司对小组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对你们的承诺是以整组成员为单位,要你们达到公司评估工作表现的规定标准,公司自会让你们随着新产品进入市场,步步升迁,随着产品销售业绩的成长,获取应得的利润,万一你们失败了,我们还有个后援补救制度,那就保证是让你们再回到参加小组前的那个职位。”
为了保证3M公司培育热衷奉献的企业精神和“创新斗士”的制度,3M公司实施奖励制度,不论是对整个小组或个人,都有鼓励作用。当他们的产品发展计划越过重重障碍,有所成就时,组里每位成员都会因此获得晋升,这样,创新斗士自然获益匪浅。那么,在3M公司中,一个成功的创新小组的工作人员,他的事业前途有何展望呢?罗勃斯作了如下的描述:“在3M公司,一个人只要参与新产品创新事业的开发工作,他在公司里的职位等级与酬佣类别,自然就会随着产品的营业成长而改变,比如说,他也许一开始只是个生产第一线工程师,领这一职位等级最高或最低的薪水,一旦他的产品打入市场后,就可晋升为‘产品工程师’。当产品每年的销售总额达到100万美元时,这个产品成为‘具有充分资格’的产品,而这时他的职称与支薪等级都有了重大的改变。等到该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美元大关的时候,他就可以做到整个产品线的‘工程技术经理’了。假如该项产品再进一步破了2000万美元大关,就可升格为一个独立的产品部门,他若是开发该产品的主要技术人员,这时就自然成为该部门的‘工程经理’或是‘研究发展主任’了。”
假如你想要深入了解3M是如何激发公司内部的企业活力的话,最好从整个公司“价值观”开始了解,尤其是它的“第十一诫:切勿随便扼杀任何新的构想。”公司有时或许会拖拖拉拉,不够积极,或是不肯准予成立一个创新小组,但它绝不会射杀新构想的创导者。为了进一步了解3M公司是如何培养整个公司企业的价值观,可以从3M公司的每一个高级主管的经历中得到有关的内容。该公司前几任董事长以及几位重要决策者都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成功发明史,整个3M公司的最高主管阶层就是年轻一辈学习仿效的典范。那些希望成为创新斗士的年轻人,往往从这些前辈的事迹中得到启示与激励,德鲁与博顿的发明过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对公司年轻的一代,常富有启发性。根据现任董事长李尔说,“我们的业务人员到汽车工厂例行检查时,注意到工人正在为新型双色汽车上漆,因为两种漆老是会流到一块,而感到束手无策。当时实验室一位名叫德鲁的年轻技师,研究开发出一种可以掩盖不需油漆部分的强有力胶带,于是不但解决了汽车油漆工的问题,同时也为3M公司发明了第一个纸带产品。到了1930年,也就是在杜邦推出玻璃纸的6年后,德鲁又研制出把粘胶涂到玻璃纸的方法,透明胶带就是这样诞生的。不过,刚开始只用于工业包装上,直到一位3M的业务经理博顿,发明了一种内有切纸刀片装置的卷轴,透明胶带才真正开始推广,广泛应用到办公室里。”这个代表性的小故事,反映出3M公司的典型作风,并具有重要的意义:1)企业与顾客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2)它也显示出并非只有技术人员才能发明新产品。3)对3M公司而言,任何新产品发展计划都具有无限的市场潜力。
(二)3M公司不畏失败、鼓励创新的企业价值观
3M公司历来有鼓励创新、不畏失败的企业传统,对于成功者,他们给以英雄式的款待,对于失败者,他们照样给以鼓励。
创新斗士一旦发明成功了,立刻会受到3M英雄式的热情款待。李尔自豪地指出,“每年都会有15到20个以上行情看好的新产品,突破百万元销售大关。你也许会以为这在3M公司不会受到什么注意,那你就错了。这时镁光灯、鸣钟、录影摄影机,全部出笼热烈表扬这支企业先锋队的成就。”就是在这样的鼓励下,3M公司年轻的工程师勇敢地、带着新构想,跨出象牙塔,到处冒险。在3M的价值观里,几乎任何新产品构想,都是可接受的。尽管该公司是以上漆与砌合工业为主流,它并不排斥其他类别的新产品。罗勃斯观察说:“只要产品构想合乎该公司财务上的衡量标准,如销售成长、利润等,不管它是否属于该公司从事的主要行业范围内,3M公司都乐于接受。”而且,在3M公司,失败者是会受到鼓励的,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公司决策层鼓励员工这样做。李尔董事长经常利用过去的实例,勉励员工,不要怕失败,即使失败也切勿气馁,应当发挥企业家奋斗的精神,他说:“在3M公司,你搞科研开发有坚持到底的自由,也就是意味着有不怕犯错、不畏失败的自由。”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在3M公司终有成功的一天。一位3M的主管指出:“我们不会随便扼杀新构想,但有时难免会把一些构想给打歪了。毕竟我们是在“人”的身上下赌注。有时你总免不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终止一个尚未成功的产品计划。但就是这样,你才能迫使那些真正狂热的发明者,想尽办法,非使他的产品计划成功不可。“
乍看起来,这似乎是非常自相矛盾的做法:一方面非常支持任何有潜力的产品构想发展;另一方面又绝不随便过度在这上面投资,因为3M公司毕竟是个非常讲求实际效益的公司。他们典型的做法通常是这样的:假如一个创新斗士的产品构想,已由理论阶段发展到成形阶段。他们可以开始组织创新小组,通常是五六个人一组。但计划发展到一半,忽然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时3M公司就会很快地取消这项发展计划,不过,这位创新斗士若是真的非常热衷于这项计划,公司非但不会反对,反而会鼓励他独自或是找个伙伴,花精力继续坚持下去。3M公司发现,大体而言,一个新产品要经过十年以后,市场才会真正接受它,所以,在此之首创新斗士必须经历一番盛衰更迭的命运,直到最后,市场才会成熟,时机终于来到,他的创新获得重建,开始扬眉吐气,出人头地。3M公司是第一个将产品创新视为一种数字游戏的公司。负责研究发展部门的副总经理亚当斯(Robert M.Adams)道出3M公司所持的态度:“我们公司的作风是,做一点,卖一点,然后再进一步开发一点。”他的一位同事进一步阐解3M公司的策略说:“从小处着手,朝大目标迈进。投下适当的资本,取进一步所需的知识技术、增加利润,很短的期间内,进行无数个小试验。一项新发展就是一连串的出击汇集,只要是有可能发展成大发、利市的产品,该计划决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干扰,任何新构想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因此,在3M公司,到处可以看到,“创新斗士”在那儿一个一个地试验着,但大多数都遭到失败的命运,少部分稍有收获,最后总有几个通过重重考验终于获得成功。
凡是想要组织一个创新小组的斗士,物理专才也好,微机专才也好,3M公司都乐于提供研究基金,供其使用。而且在圣保多市,器材设备齐全的总公司本身就是个优良的实验场所,他们能够把几个构想迅速地转换成几个上市的新产品,这种本领足以令人叹为观止。而且,整个新产品发展过程使用者(顾客)从头到尾都会参与其中。更令人惊讶的是,3M公司每个新产品发展计划书非常简短,平均大约只有5页。然而,一位3M公司副总裁却不以为然地说:“你们对于3M公司这一点完全估计错了,在大多数的公司里,新产品提案书通常至少在200页以上,在3M公司,第一次提出新产品提案,只需用一个条理分明的句子说明就行了。”这位副总裁接着说:“在开发的初阶段,我们不会把时间、精力无谓地浪费在计划一切都还是生死未卜的事情上。我们当然要有计划,如精密周详的销售实施计划,但一定要在研究发展到相当程度,有所端倪之后,才做这些详细的计划。在一开始,还没根据顾客的需求做些简单的实验之前,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用来写上250页的计划书?”同样的道理,3M另一位主管表示:“经验告诉我们,在新产品尚未进入市场前,我们实在无法精确地预估新产品将会有多少销售成长,因此,我们现在都是在产品上市以后才做销售预测。”在对3M公司的组织结构的评价上,罗勃说,若是单从理论上来看,3M公司的组织结构似乎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一位3M主管甚至用更强烈的措辞说:“组织结构上的形式与我们根本不相干。”话虽如此,3M公司的组织结构多少仍是有几个重要特征的。3M公司始终维持分权自主的组织结构,10年前,3M就已有25个部门,发展到目前已有40个部门,而且仍将继续成立新部门。与其集中追求一个部门的业务成长,3M宁可采取分散的方式,这一向是3M公司通向成功必经的途径。此外,在3M公司若是某部门产品开发小组的工作人员提出一项新构想,正常途径是先向直属上司申请发展基金,要是遭到上司的拒绝,这时3M公司就可以通过企业有关规章制度中的规定和企业文化手册中规定的有关条款,转向另一个申请部门,若是再度吃到闭门羹,还可再转向其他部门申请,他也许是属于开发粘胶产品小组,但可以随心所欲到其他各个产品部门,兜售他的新构想。即使他仍旧四处碰壁,几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时,3M还有个最高法庭,即“创新事业发展部门”,供他们提出最后的申诉。通常,真正非常高深特殊的研究提案,都在此获得最后的判决。
三、点评
1.为什么这样的方式能在3M公司做得如此成功呢?很简单,3M公司利用各种激励机制,鼓励主事者这样做,任何一个创新小组的筹划者,只要他能争取到外来的基金来支援小组的研究开发,他就会获得相当的报偿奖励。这项规定也同样有效地应用到部门主管之间。此外,在3M公司,还有许多直接的奖励制度,促使你寻找机会推销你的构想,或是尽量找机会发掘新构想。为了配合这套制度的发展,3M对于人事的调动非常富有弹性。例如,甲小组的工作人员的构想,一旦被乙小组的一位部门经理所采纳,那么这位工作人员便可随着他的构想一起转移到乙小组工作。还有其他相关的规则,如3M公司规定每一个部门最近5年的新产品的销售额,至少要占该部门总营业额的25%。通常这样的营业目标,在其他公司都是以整个公司为基准的,但事实上,这种目标在企业中下层各部门就可以达到的。因此,3M公司始终要求各个部门必须达到这个目标,迫使40个部门主管不得不竞相努力开发研究新产品。
2.在3M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也是公司一再强调的观念,那就是整体性和系统性,公司的成功绝不只是建立在一两个因素上,当然,不可否认的,创新斗士、斗士主管,以及创新小组是整个创新过程的重心。然而,他们之所以能成功,主要还是因为有众多的英雄从各方面的支援、公司价值系统的支持、有容忍失败的气度、采取渗透特殊市场的策略、密切的顾客关系、由小而大的开发研究方式、富有弹性的公司人事组织、没有过多的纸上的作业与繁文缛节、激烈的内部竞争,综合这些因素,经过多年来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使得3M公司这种创新产品的策略能有今日如此杰出成功的表现。
3.有一个积极、创新、追求成功的企业环境中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有容忍失败的宽宏雅量。3M公司的企业文化中的信条之一就是:“你必须接受失败。”爱默生公司的奈特也强调:“你需要有承担失败的能力。除非你肯接受错误,否则你不可能有任何创新、突破。”对失败的容忍精神已成为杰出公司精神内涵之一,3M公司的这个企业文化的精髓是直接由公司高阶层灌输和培养起来的,这种企业精神和创新斗士意味者企业在创新中必须经历无数的试验,遭受多次失败;否则,就无法从失败中学习新的知识,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性沟通,能将失败所带来的打击与惩罚,减少到最低程度。最严重的挫败,亦即那些真正会留下疮疤的失败,通常是在缺乏认真明确的指导沟通的情况下,任由计划进行了好几年所产生的后果。但在杰出公司里那种开放的沟通环境中,上司与属下、同事之间,开诚布公,互相沟通交换意见,你根本无法隐瞒任何事情,而且实在没有必要这样做。因此,创新斗士的支援系统很多,支援的方式更是不虞匮乏。创新斗士是不会自然而然就产生,所谓时势造英雄,要有适当的环境才能培养出来的,如公司的传统精神、多方面的支援系统、对失败的容忍态度等,鼓励培养出这批努力不懈的创新斗士,而不只限于几个富有创意的奇才。
『柒』 公司上市前给员工作为激励的股票,不是直接给吗
上市公司上市之前会给员工一定的激励计划,这是所谓的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两者听名字比较像有略微的差异。但自己觉得差异不大,都是把股权股份分给员工一部分,让员工更卖命的为公司干活。
另一种情况就是给员工的直接配伍配股,他有点像股权激励计划就面向中高层管理者那种,像普通的员工,你本身要么就是达到一定工作级别,能够给你配股,要么就是你以较低的价格去认购。普通员工估计不会给配股票的,因为就算是华为实行全员持股计划,也不是说你刚进去你就有股票,你得达到一定的员工等级,这个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是这样的。
『捌』 公司给员工发股票甚么意思
把公司的命运和每一个员工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共进退,若公司能够上市,那手中的原始股价值就会成倍的增长了
『玖』 给员工发股票作为奖励,股票从何而来回购的还是新发行的还是
这个要看不同公司通过的激励方案。像万科就是从市场专项回购的,有很多是专项增发的。中国股市很多是新问题,需要各种针对实际情况的方案。哈哈哈哈
『拾』 公司奖励员工股份,员工股份分配问题
虽然你问题比较多,也没什么头绪,我还是尽量给你解释一下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股份,股份是将所有者权益划分为相等份额,所有者权益是资产减负债之后的剩余值。给你股份,就是你占有公司的一部分权益,即占有公司的资产,也同时负有债务。比如你公司资产500万,负债100万,你持有5%的股份,那么相应的就对应(500-100)*5%=20万的价值。如果公司经营良好,比如到年底赚了100万,那么这100万中就相应的有你的分红。如果公司倒闭,破产清算之后,公司资产大于负债,最后清算完,还剩100万了,你就只有对应的100*5%=5万,如果公司资不抵债,最后还欠了100万,你就什么都得不到了。由于你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不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不需要自己再掏腰包去偿还那5万。现在你就明白,给你股份,你只有收益,没有风险。而一旦公司后期运行步入正轨,开始盈利,有大公司来溢价收购的话,那就赚大了。如果自己做大做强了谋求上市了,那就更赚了~~所以给股份是好事~
没有股权套现这个说法, 股权是在未来某一时间买入股票的权力。跟股份完全是两码事,我知道你想问的是能不能把股份卖掉。没有上市的股份,不能流通,只能通过个人之间的转让协议受让。如果有人愿意买你公司的股份,你就能购出手套现。如果没人愿意买,就只好自己持有~~经营不善的股份一般都是折价出售,而经营良好,未来潜力巨大的公司,则会高价溢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