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保全上市公司股票的风险
扩展阅读
富迪科技股票查询 2025-07-05 13:12:27
大智慧如何搜股票代码 2025-07-05 12:47:30
哪些属于科技类股票 2025-07-05 12:08:17

保全上市公司股票的风险

发布时间: 2022-06-02 19:17:34

❶ 上市公司股东所持股票被冻结的后续处理方法

这些被冻结的股票不能买卖。如果涉嫌犯罪的人需要用卖掉这些股票的钱还债,那将由法院组织拍卖。拍卖地点应当是在股市以外的大宗交易市场。 追问: 谈一下你对 绿大地 这个企业本次大股东 股票 被冻结的看法好吗? 如果可以的话,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对于st大地的看法,谢谢。 回答: 绿大地 这 家公 司因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 润正 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 发行股票 罪已被逮捕。这在近年来属于定性严重的违法违规案例。 丑闻被披露后公司股价从40元一路下跌至目前12.8元。以公司10年,09年业绩来看,目前市场价格仍然太高。有许多机构深套其中。每有反弹,都是机构出逃的机会。 公司财务 问题严重, 注册会计师 的 审计意见 为:无法表示意见。公司发展前景堪忧。现在该公司是带*的公司,随时有 退市风险 。 市场上有传闻公司将“卖壳”,可能性不大。原因之一:公司与以往 上市公司 经营不善,寻求 资产重组 不同,它是以“欺诈”发行的 股票 ,证监会很难批准其重组;原因之二:公司股价还很高,没人愿意以高成本接手一个烂摊子。原因之三:公司还处在证监会的查处之中,公司的真实 资产 到底如何,尚无结论。至于原董事长手中被冻结的 股票如何 处理尚无法预计,因董事长的罪行与股票有关,如何处理至今尚无先例。 综上所述,建议不管现在已经如何亏损,还得远离该股,如果想搏个卖壳,也得当股价跌到5元以下。

❷ 上市公司出现哪些情形,上交所会对其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根据新《上市规则》,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一)公司被控股股东(无控股股东的,则为第一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或金额超过1000万元,未能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或整改;或公司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担保对象为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的除外),余额达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或金额超过1000万元,未能在1个月内完成清偿或整改;
(二)董事会、股东大会无法正常召开会议并形成有效决议;
(三)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或未按照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四)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3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
(五)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
(六)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七)公司存在严重失信,或持续经营能力明显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导致投资者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其他情形。

❸ 股票常识中上市公司的担保比例会有怎样的风险

上市公司出于业务开拓、客户维系等原因,有时候也要为无关联公司提供担保。即使这些被担保的公司负债率不高,这样的担保也越少越好。我国企业群体中,上市公司的资质普遍较高,信用等级也较高。对银行而言,如果有上市公司出具担保,承担连带责任,银行对贷款人的信用等级要求就可能人为降低——反正有上市公司承担最终还款责 任。这样一来,违约风险就会放大,而放大的风险将由上市公司来承担。因此,如果年报显示此类担保占 净资产比例过大(超过10% ),就要小心。上市公司的担保类型中,占比最高的是为自己的子公司担保。 一般而言,这样的担保风险较小。因为上市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实施控制,进而控制子公司的 还款违约风险。

❹ 申请财产保全,申请人可以用自己名下的股票提供作为担保吗

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法律风险是:(一)超范围申请财产保全,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而引起诉讼。《民事诉讼法》第94条第1款规定,财产保全仅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股权保全的操作存在一定演变过程。早在2001年时,最高院出过一个文件,法院只要向股权所在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即发生法律效力。
但是,2006年1月1日施行的《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新公司法确立了不经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股东或者股权变更不能对抗第三人的制度。因此,除了向股权所在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之外,还应当向工商局也发出协助执行通知,避免保全或执行措施上存在一定的疏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由于股票的价格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接受股票质押是有一定风险的。债权人在接受股票质押担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出质股票必须是可以依法转让的股票。《公司法》在规定“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的同时,又对股票转让作出了限制,即: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对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
第二、出质股票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债权人要审查股票的来源、持有人及票面记载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防止犯罪分子利用假股票进行诈骗活动或者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失效后销售股票等。
第三、双方应订立书面的股票质押合同,并应载明: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股票的种类、数量、编号、票面金额;质押担保的范围;股票移交时间。若出质的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还必须在质押合同签订后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四、股票出质后除非经与质权人协商同意,否则不得转让。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第五、债务人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了债务或者提前清偿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股票。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股票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股票,并从拍卖或者变卖该股票所得的价款中优先受偿。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别忘采纳为满意答案哦~

❺ 想要查询上市公司的股票风险和财务状况,可以通过哪些渠道

上市公司的股票风险以及财务状况,这个有相应的网站可以参考,但是注意参考仅仅是参考,这公司的股票风险到底如何,得看你个人去分析,你可以参考一些投资圈的这个论坛,一些大牛他们对整个板块的分析,虽然他们说的不见得绝对对,但是是有参考价值的。

然后如果你想要比较专业的这个数据导出,可以去参考国泰安数据库,这上面的导出要你自行去选择,你要有资质这个不是你单凭个人手机号就可以的,因为高校有这个资质,有些学校有有些学校没有,如果你个人想用的话,国泰安你可能就要从相应的网站上面买一个账号之类的人才可以,这个东西不贵几十块钱的东西。

❻ 准备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有风险吗

准备上市公司的原始股,其风险在于是否真的能够上市。
因此,你要先去调查清楚:是不是真的要上市,成功的几率有多大(若真成功你就发了 )。为此,你要调查以下情况:
1.查资产,营业收益,纳税,等等看是不是具备了上市要求,这些应该比较容易。
2.了解公司的上市计划:如委任财务顾问及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做财务审计、企业价值评估等等。
3.未来两年发展计划(包括:产品、专利权、机器设备、人员及销售计划)等。

❼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有多大

股权是股份的权利质押,一般为股权收益权买卖合同质押,虽然质押了,但是投票权你还有,你还是公司的股东哦,除非到期还不上。当然也可以全部质押,就是股份质押。
对于风险问题,如果因大股
东无力偿还贷款资金,银行会因按每股净资产值拍卖上市公司股权,遭至一部分
贷款损失: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股权拍卖也会造成上市公司的内部震荡

❽ 请问,拟上市公司股权能否进行质押,如果可以质押是否有一个最高限度的比例。万一质押有风险,有哪些后果

一般股权都有登记,如果完成登记了,进行登记的单位或机构基本都有受理股权质押的业务。只要授信方能够认可该股权及价值,就可以进行质押。
其次,质押没有法定的额度或比例。不同的机构对质押率要求不一样。
质押有风险,如果是授信还款出现违约,需要处置所质押的股权,那么届时该上市公司的相应股权上市流通了,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卖出变现,而如果没有上市,则只能另行寻找买家,时间、效率、价格等就不受控,从而遭受损失。

❾ 企业上市有哪些风险 上市公司风险分析

  1. 失去隐秘性
    (1)一个公司公开上市而在产生的种种变动中失去“隐私权”最令人烦恼。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所有账目,包括最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给中层管理人员的红利,以及公司经营的计划和策略。虽然这些信息不需要包括公司运行的每一个细节,但凡是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决定的信息都必须公开。这些信息在初步上市时就必须公开披露,并且此后也必须不断将公司的最新情况进行通报。
    (2)失去隐密性的结果是公司此时可能不得不停止对有关人员支付红利或减薪,本来这些对于一家非上市公司来说是正常的,对上市公司来说则难以接受。

    2. 管理人员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1)公司一旦公开上市,那就意味着管理人员放弃他们原先所享有的一部分行动自由。非上市公司一般可以自作主张,而上市公司的每一个步骤和计划都必须得到董事会同意,一些特殊事项甚至需要股东大会通过。
    (2)股东通过公司效益、股票价格等等来衡量管理人员的成绩。这一压力会在某种程度上迫使管理人员过于注重短期效益,而不是长远利益。

    3. 上市后的风险
    许多公开上市的股票的盈利没有预期的那么高,有的甚至由于种种原因狂跌。导致这些不如意的原因很可能是股票市场总体上不景气,或者是公司盈利不如预期,或者公众发现他们并没有真正有水平的专家在股票上市时为他们提供建议。股票上市及上市后的挫折会严重影响风险投资的回收利润,甚至使风险投资功亏一篑。因此在决定上市与否时,风险投资家和公司企业家会综合权衡其利弊。


4.上市成本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上市需要一定的成本,具体包括:承销费用、会计师费用、律师费用、评估师费用、路演费用、保荐费用、信息披露费用等。例如,在2008年6月19日上市的步步高(002251),其上市成本的情况是承销及保荐费用3300万元,申报会计师费236万元,律师费用100万元,新股发行登记费及上市初费16.52万元,信息披露费约489万元。犹如,在2008年6月23日上市的川大智胜(002253),其上市成本情况是承销费用是500万元,保荐费用是600万元;律师费用96万元;注册会计师费用83.5万元;评估费用25万元;登记托管费及上市初费8.2万元;推介媒体相关费用382万元。


5.企业信息透明

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必须披露公司相关重要消息。信息披露的义务,不仅使企业的财务状况面向全社会完全公开,而且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商业决策也必须对社会公开。企业的竞争对手会更为容易地了解该企业的经营策略,更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是采取相应的竞争手段。

❿ 股票常识中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有何风险

上市公司出于业务开拓、客户维系等原因,有时候也要为无关联公司提供担保。即使这些被担保的公司负债率不高,这样的担保也越少越好。我国企业群体中,上市公司的资质普遍较高,信用等级也较高。对银行而言,如果有上市公司出具担保,承担连带责任,银行对贷款人的信用等级要求就可能人为降低——反正有上市公司承担最终还款责 任。这样一来,违约风险就会放大,而放大的风险将由上市公司来承担。因此,如果年报显示此类担保占 净资产比例过大(超过10% ),就要小心。上市公司的担保类型中,占比最高的是为自己的子公司担保。 一般而言,这样的担保风险较小。因为上市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实施控制,进而控制子公司的 还款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