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技巧 » 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世界十大股票交易机构 2025-07-01 05:50:33
股票交易补缴税款 2025-07-01 05:48:58

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6-07 21:17:09

Ⅰ 欢喜传媒签约张艺谋了吗

5月24日,香港上市公司欢喜传媒公告称,该公司与唯臻有限公司订立合作协议。欢喜传媒向唯臻(或其指定公司)配发及发行1.5亿的股票,向张艺谋指定团队、机构支付1亿元运营费。相对应,欢喜传媒有权独家投资张艺谋今后6至10年执导的3部网剧(其中一部可改为电影项目),还将获授网剧其他衍生权利。

此次张艺谋加盟欢喜,条款约定其同样需要拍摄网剧。院线电影趋于饱和,红利已经触到天花板,势必导致影视相关人员转向网剧。董平也意识到这点,“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电影市场增长性相对而言一定不会太高了,因为到了一定的门槛。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视频平台的逐渐成熟,会分掉很多影院的票房。”这也是欢喜传媒进击网剧的一大原因。

面对大牌导演拍摄网剧的消息,外界质疑不断,担心导演转向网剧,因为载体不同,而不适合网剧的制作和拍摄。比如网友就认为张艺谋擅长的是光影、画面、镜头语言,形式上无可挑剔,偏偏剧情薄弱,而网剧最重要的恰恰就是剧情,简直是撞上死穴。之前管虎的《鬼吹灯之黄皮子坟》也是如此,从豆瓣网友对该剧的评价中看,对镜头的角度和画面质感都大为称赞,但剧情的拖沓,以及演员和配音等槽点,让该剧只获得5.2的评分,网播量也扑街,可以算作电影导演拍网剧的经典失败案例了。

但无论网友如何质疑,欢喜传媒还没有做出一部成品供检验,没准降低期待,也许反而会有惊喜。

此外,很多人表示这些导演可能不会真正拍摄网剧,而只进行挂名监制。从给大导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发掘和提拔培养有个性的年轻导演,为中国导演行业储备人才这一点来看,倒不是一件坏事。

欢喜传媒王牌导演拍摄网剧,其更大意义还是在于羊群效应。我们当然希望他们也能拍出与《纸牌屋》比肩的网剧,带动更多人入场,加入精品网剧的行列,提升整个网剧行业的质量。

欢喜传媒自创立以来,每次跟大咖导演的合作签约都能引起一阵轰动,而据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guan)了解,欢喜传媒不仅在笼络导演资源方面出手阔绰,对在线视频平台同样具有野心。董平曾经表示,在线平台是他十年前就开始想的一个问题,并且已推进,利用英国MUBI的技术支持,与电讯盈科合作,搭建欢喜首映这个平台,是一款专门为用户推荐精品电影的产品。

有人说这是跟爱优腾抢食的表现,但文娱价值官认为,这跟爱优腾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爱优腾为用户提供的是海量的视频内容,欢喜首映为用户提供的是精选内容,它的发展更加垂直,更小众,更细化,填补了一直以来为人所忽视的小众市场的空白。现在试运营阶段,用户数据已经比较可观,按照细化市场的设想,必定会繁荣这个小众市场,找到盈利商业模式。

Ⅱ 港囧》徐峥为什么不继续用黄勃和王宝强

徐峥为什么不用黄勃和王宝强?绝密档案

徐峥为什么不用黄勃和王宝强,他要告诉我们是电影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电影,换了你电影票房依旧,公司做生意也是一样,是公司成就了个人,而不是你成就了公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满怀感恩之心同舟共济,平台成就了个人以后,大部分人不知道珍视平台,反而开始找时机和平台讲条件,平台只能放弃他,机会确留给了“新人”最大的赢家是坚持和平台走下去的人,比如徐峥,港囧没上映,他已经赚1.5亿了,上映后首天票房破纪录,10.1当天10亿,黄勃拍完泰囧后曾说合约没谈好,下次要谈票房分成,结果就没有下次!人最大的智慧不是在平台上争取最好的条件,而是要保证永远在这个平台上!对于管理,管理者应该不要在任何动摇的人身上浪费时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深信离开是你的损失,感觉不对就赶紧卷铺盖走人,留下就同舟共济,共创新篇章!
如今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过,需要团队的力量,在你耍个性的时候,思考一下团队是否真缺你不可。

再来看看徐峥的华丽转身,如今的《港囧》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处资本界和影视界的借力游戏。通过这场游戏,徐峥会理财了。
《港囧》首周末上映三天,票房累计6.8亿。如果按此走势,将很快破10亿,再到15亿,甚至破20亿也不是没可能。那这么多的钱,到底让谁赚了?
这次,徐峥不再像《泰囧》时候只拿导演费,以及光线老板王长田赏赐的10%利润分成。他以47.5%的票房净收入(扣除发行成本)成为大老板,而他自己的公司真乐道既是制作方也是第一出品方。

就在《港囧》上映前,徐峥把自己的票房占比卖给了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获利1.5亿元。而这家公司将更名为欢喜传媒,徐峥和宁浩分别持股19%,为第二大股东。
按照21控股接近90亿港元的最新市值,徐峥个人持股价值接近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
正因为如此,《港囧》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处资本界和影视界的借力游戏。通过这场游戏,徐峥会理财了。
泰囧:10多亿票房 徐峥赚的不多

首部《泰囧》,徐峥那时候还是个新导演,多次被拒绝后,找到了光线投资,制作成本约3000万,最终票房12.5466亿。按照光线传媒的官方公告,该片的票房收入截止2013年1月22日约12.4亿,分账收入约4.65亿,占票房额的37.5%。
成本方面光线声称3000多万仅包含投资成本,未算上广告宣传费用,假设其他费用跟投资成本相同,即总成本6000万。这样粗略测算光线在《泰囧》上净赚4亿左右。
一部电影是怎么分账的呢?根据行业惯例,通常是电影专项基金扣5%,3.3%营业税,剩下的院线分约57%,投资方拿43%(其中要扣除中影数字的管理费)。
在《泰囧》这部电影中,光线集制片、投资、发行方于一身,最后分到37.5%,说明剩下的投资方北京真乐道(徐峥和陶虹的公司)和黄渤工作室虽然挂名,但基本没投资什么钱,当然也没分到多少。
当时黄渤也说了,就是拿点闲钱玩玩,算不上是投资。而光线老板王长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会给徐峥10%的利润分成,也就是4000万左右。加上导演费,他的总收入可能超过4000万。另外,两位主演黄渤、王宝强会收到红包,具体多少不知。
港囧:变身资本大佬,徐峥会玩了

《泰囧》大获成功,于是有了《港囧》。这一次,影片的第一投资方、制片方变成了徐峥和陶虹的真乐道公司。光线是第二大投资方兼发行方。
资本游戏来了。今年5月13日,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发布公告称,将向9名认购方发行约17亿股,认购价总额约6.8亿港元。其中,导演宁浩和导演(演员)徐峥将分别以1.75亿港元认购21控股扩大股本后的各19%股份,并列第二大股东,同时出任非执行董事。
21控股背后,是阿里影业前主席董平,其合计持有21控股24%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董平之前为多部知名电影的投资人、制作人和联合制作人,包括《卧虎藏龙》、《亲爱的》和《心花路放》等。

此次发行完成后,21控股主业将转向娱乐及媒体相关领域,并更名为“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1控股表示,此次认购完成后公司将得到6.77亿港元资金,其中5.2亿港元将用于制作6部电影,当中3部由宁浩或徐峥完成,另有1.5亿港元用于3-4部电视剧的制作。
可是,《港囧》早在去年底就开拍了,21控股已无缘投资,如何才能让这部电影为这个上市公司的股票产生作用?
对资本玩家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9月18日,21控股发布公告,将更名为欢喜传媒,宁浩和徐峥任非执行董事。

Ⅲ 徐峥目前有10家关联企业,是否与张庭夫妇公司有关联

徐峥虽有10家关联企业,不过看起来和张庭夫妇的公司并无交集!也许这就是徐峥的精明之处吧!也许他对于张庭夫妇的营销模式一直是质疑的,所以他并未入股张庭夫妇的公司,不仅他没有入股,他的妻子陶虹入股之后,他发现苗头不对,也劝陶虹退了股!陶虹退股后不久,张庭夫妇的公司就传出了涉嫌传销的消息,这大概率不是巧合!

虽然说徐峥和张庭夫妇的公司无瓜葛,但是,他的妻子陶虹目前好像已经无法抽身而退了!官方已经公开发声称陶虹和张庭夫妇传销一案有牵连,如此,陶虹出现问题,徐峥恐怕也会受到牵连!徐峥虽然没有入股,但是,他担任了张庭夫妇名下峥酒的形象代言人,至今这一代言人都没有取消,如此这般,徐峥和陶虹此次可能会面临巨大考验!除非他们只是入股,没有参与经营,并且对一切都一无所知,否则,他们很难自圆其说,很难规避此案!

徐峥目前有10家关联企业,对此你怎么看?

Ⅳ 徐峥为什么要卖掉《港囧》的票房

《港囧》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还是一处资本界和影视界的股权深度合作,这次他以《港囧》估值来作为未来票房净收入作金融杠杆,在《港囧》上映前,把自己的票房占比卖给了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不仅现金获利1.5亿元,更成为这家公司第二大股东,徐峥持股19%。也就是徐峥在《港囧》上映前就获得了1.5亿,同时还因为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继续享有票房的分红!,当然总体利益计算:
只考虑现金流下:
经粗略计算,当票房收入大于11亿时,对于真乐道来说,现金流方面才有所赚,而徐峥才不会亏!
考虑股票增值综合下:徐峥稳赚的机率比较大,还是很划算,而针对于真道乐来说为何要做这笔买卖,个人猜测如下:1是短期内获得较多现金流,2是港囧推动公司股价上升,进而得到部分股票的隐形增值!3、21控股主业将转向娱乐及媒体相关领域,并更名为“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港囧作为第一炮再好不过。

Ⅳ 欢喜传媒是资金盘吗

欢喜传媒当然是资金盘,不要相信他们。

Ⅵ 坐拥10家公司,闷声发大财,徐峥的商业版图有哪些

张庭的TST公司被认定为传销之后,与张庭夫妇来往密切的陶虹和徐峥夫妇也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先是陶虹从张庭夫妇经营的TST分红4.2亿的消息冲上热搜后,徐峥是TST峥酒形象大使的消息也冲上了热搜。

在TST的官网中的宣传稿中显示,徐峥是TST的老板,峥酒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徐峥的商业版图可不止一个TST,他的商业版图中涉及多个领域,从他的个人关联企业来看,徐峥与张庭夫妇的公司没有直接的股权关联。

Ⅶ 我不是药神 涨了哪些股票

6月29日,在港股的低迷行情下,欢喜传媒逆势直上,大涨逾10%。7月3日,北京文化、金逸影视午后涨停,中南传媒、唐德影视等涨幅居前。7月5日,与《我不是药神》相关度高的北京文化、唐德影视、阿里影业等继续逆势上扬。

Ⅷ 《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徐峥能赚多少钱

《我不是药神》以其过硬的质量、爆棚的口碑成为现象级电影,掀起一波观影狂潮。据猫眼平台预测,《我不是药神》的票房有望达到40亿,冲击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榜眼位置。那么,身为该片监制+主演的徐峥能赚多少呢? 《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是一部难得的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此片能够上映,是国家的进步,是鞭策!这部电影由坏猴子影业主控,真乐道属于第二投资方,第三投资方欢喜传媒投资比例为20%,北京文化次之。

现在正是中国电影票房井喷时期,以至于各方势力都想来分一杯羹。演员、歌手、作家也都转型自导自演拍电影,就连演小品的小沈阳也导演了一部。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衷心的希望中国电影市场在经过这段燥热时期后,能朝着好的方向大踏步发展,有更多像《我不是药神》这样优秀的作品呈献给观众。

Ⅸ 刘诗诗“夫妻店”稻草熊公开超购逾402倍,影视股IPO“回温”了

这场因创始人吴奇隆、股东刘诗诗赵丽颖的身影而备受瞩目的明星资本盛宴,终于拉开帷幕。1月15日早9时,股份将在联交所主板开始买卖。时隔四年多,稻草熊再战IPO,市场环境已然巨变。

去年4月,港交所宣布对“同股不同权”等三类公司打开大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与港交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创业板+H股”的模式已经正式落地,多项政策为影视公司登陆港股带来利好。

影视公司资本化回温了吗?尽管上述四家上市取得进展的公司多属业内头部,但也无疑释放出些许利好迹象。两个月之前,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基金由中宣部和财政部共同发起设立,目标规模500亿元,首期已募集资金317亿元。这同样也是一个“回春”信号。

根据同样在港股上市的影视公司来看,欢喜传媒自上市以来股价持续下行,目前的股价为1.470港元,力天影业上市首日破发,股价跌超33%。对稻草熊来说,万里长征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上市之后能否输出爆款,得到市场的认可才是更重要的。